为什么南方人那么重视宗庙和祠堂,但是北方却几乎没有?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7浏览:2收藏

为什么南方人那么重视宗庙和祠堂,但是北方却几乎没有?,第1张

众所周知,我国南北方地区自古以来都有非常多的差异,但要深究其中原因却是非常不容易的,从大致上讲,气候、饮食、文化、风俗、地理位置等等都是构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正所谓生活在不同地区环境的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当地固有的生活习惯以及风俗习惯,而在前段时间的影视剧破冰行动里,林氏族人商议大事以及处理族人都会在祠堂里举行,这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热议。祠堂对于南方人来说并不陌生,而在北方却非常少见,这是因为在历史上北方战乱多,所受到的文化冲击次数多,导致北方几乎没有祠堂。

首先,在历史上北方战乱多,宗族观念相对较弱。纵观我国古代历史,北方历来都是经常发生战乱的地方,历来中原王朝都受到如匈奴、西夏、蒙古等游牧民族的虎视眈眈,因此北方地区一直都是战乱不止,这也导致北方百姓为了躲避战乱而被迫搬迁,所以北方在历史上经历了闯东关等多次的人口流动,而频繁的人口流动使得同一姓氏的族群开始分散,因此北方人对于宗族概念没有那么多强烈,同时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融入,使得宗祠文化在中原文化和外族文化的相互渗透下不断淡化。而相比之下,南方地区战乱比较少,有稳定的生活环境以及肥沃的土地,使得南方的农耕业以及经济文化得以稳定发展,非常有利于壮大宗族势力,因此在儒教文化以及礼教文化的熏陶下,南方地区形成了浓厚的家族关系,人们开始修建祠堂,建立自己的族谱,因此形成了南方多祠堂而北方几乎没有的情况。

然后,由于历史上多次受到文化冲击而造成了北方祠堂少的现状。众所周知,北方在历史上曾出现过胡汉杂居的时期,当时胡汉人民通婚混血,因此对中原传统礼仪文化也开始变得越来越不重视,并且经过五胡乱华、安史之乱等事件之后,中原地区的汉人不断南迁,因此使得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的宗族观念更加强烈,其次历史上曾出现过破旧运动,当时北方距离政治中心较近,因此北方地区受到的文化冲击也是最大的,当时北方地区很多古建筑、寺庙、祠堂等都受到巨大的破坏。而南方地区所受到的冲击相对来说比较少,大部分祠堂都得以保存下来,比如在广东和福建等地还可以看到历史悠久的祠堂。

最后,祠堂不仅承载了历史文化的韵味以及宗族文化的信仰,更是能让后人感受到宗族文化的象征。

  小时候看电视都说把谁谁逐出族去,从家谱除名,就觉得家谱是个极其高大上,有很高权威的东西,我就问过家人我们家是不是有家谱,遗憾的是没有,我甚至连自己的辈分都不知道。现在,能知道自己辈分,还按辈分取名字的少之又少了。也许在农村还能找到有家谱的,按辈分起名的家族。

  家谱的流失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古代的时候战乱频繁,人们饱受战火侵蚀,很多的人死于战乱,侥幸活下来的,也多是孑然一身,自己上路,还怎能保住家族宗祠里的家谱。并且可能全族都死完,只剩寥寥几人,家谱对那些不知能不能活过今日的人来说,也就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东西。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自然灾害对人的影响都是最大的,人类最大的天敌就是自然灾害。只不过在过去,水灾旱灾就能让全村人选择离开生长的土地,逃荒到新的地方。

  我们家就是在太爷爷辈逃荒来到现在生活的地方的,那时候真正的老家发生旱灾,颗粒无收,再在家乡呆下去只能是全家老小饿死的命运。太爷爷毅然决定带着家人迁徙,路上还是有人去世,命大的,来到了现在的土地,开启了新的生活。这样的情况下,就与本来的家族失了联系,再过一代两代,完全找不到自己的辈分,也寻不回自己的根。

  还有就是现在社会的发展,让人们曾经落叶归根,家族思想越来越淡。现在来说时隔三辈就出了亲了,有些人知道是亲人,但还不如朋友亲,从小没长在一起,见了面也都不认得。我表姐表哥的孩子,见了我都肯定是认不得的,等我有了孩子肯定也是认不得他们的孩子,也认不得他们。因为各自在不同的城市发展,爷爷奶奶都不在了,也没有相聚的理由。

  

咱们经常会用“地大物博”这四个字来形容我们的祖国,在这片超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十四亿多中国人由56个民族构成(实际还不止),所以中国不仅地大物博,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习俗与文化,比如广西的壮族、云南四川的彝族、东北的满族……民族与民族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

除此之外,因为中国幅员辽阔,所以地域文化差异也非常明显,比如南方与北方就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到南方 旅游 ,比如浙江福建又或者江西湖南,就会发现在南方地区到处都可以看到遍地都是各种姓氏的宗族祠堂。

但是在北方,却很少能看到类似的宗祠建筑。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儒家尊崇孝道,因此宗庙宗祠这些供奉和祭祀先祖的场所,自然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体现。

儒家文化,众所周知是起源于北方,比如山东是孔子故里,也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按理来说北方会更注重宗族文化的建设。

那为什么在南方随处可见的宗族祠堂反而在北方却很少看见呢?难道北方人没有宗族观念吗?又或者是因为北方人没有宗族传统吗?

在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宗祠制度, 历史 上最早的宗祠制度产生于周代,那个时候的宗庙是天子专有,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一律没有,直到宋朝,在宋朝大儒朱熹的提倡下,允许每个家族建立自己的家族祠堂,并在祠堂里面供奉“高曾祖祢”四个牌位,也就是高祖、曾祖、祖父以及父亲的牌位。

祠堂,不仅用于祭祀先祖,还是一个家族议事和举行各种重大仪式和婚丧嫁娶等大型活动的场所,宗族之内族长的地位最高,手握宗法大权,比如行使家法、主持祭祀。那么中国现存最大的宗祠,其实就在北方,也就是北京的太庙,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室家庙。

其次,山东曲阜的孔庙,实际同样也是传统意义的祠堂,只不过因为孔子和儒家文化在 历史 上有着超然的地位,所以孔庙被赋予了更为神圣的意义。那么还有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作品《白鹿原》中的白鹿祠堂,就是非常正统的宗族祠堂。

因此,北方的祠堂实际上并不少,只是没有南方那样常见而已,南方比北方祠堂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历史 上北方天灾人祸相对较多,比如常见的战乱,每一次的改朝换代都难免生灵涂炭。

当战争爆发,最先受到冲击的往往就是那些兴盛的大家族,谁家的祠堂最大最豪华,就会最先被洗劫,再加上洪水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很多家族开始举族南迁,而那些留下来的家族,因为缺失安全感也慢慢失去了建造宗族祠堂的热情。

那么南迁的那些家族,为了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反而更注重宗族文化的建设,因此相比于北方会更热衷于修撰族谱和建立祠堂。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种种 历史 原因导致北方的祠堂遭到大量破坏,而南方的祠堂受到的冲击力度较小,这也使得南方现存的祠堂数量要明显多于北方。

其实,无论南方或者北方,作为中国人来说,其实在骨子里面都有同样的家国情怀,全体中华儿女就是一个完整的大家族,无论有没有宗族祠堂,全体中国人永远都是血脉相连的,这也是中华文化能延续数千年并不断前行的根本所在!

宗祠,聚族而居的产物,有缅怀先祖,团结族人,商议家族大事的作用,宗祠是中国姓氏文化的一大特色,尤以南方最多,以江西,福建,广东,浙江,台湾五省密度最高,基本上是村村都建有宗祠。

那么为什么南方多宗祠而北方却很少看到呢?其实这要牵涉到我们古代的移民史,让我以中国古代移民大省福建为例,大家就能很好的明白为什么南方多宗祠而北方很少了。

在上古中国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北方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方山林密布瘴气汹汹乃不毛之地,人烟稀少人迹罕至,两广闽浙赣一带更是百里无人烟,至东晋永嘉年间八王之乱,中原板淡西晋灭亡,有八姓衣冠入闽 ,为陈,林,黄郑詹等八姓,这八姓是最早进入福建的一批移民。

这些人进入福建后在当地落地生根开支散叶,到了唐中叶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入闽开发闽南,唐末王潮,王审之兄弟入闽主政,这两拨人都从河南带来了大批移民,慢慢的又扩散开去,不仅融合了本土人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此后又以福建为起点继续向台湾,两广迁移。

这些原籍北方的南渡移民每到一地必聚族而居兴建宗祠宗庙,慢慢的形成了许多世家大族,比如九牧林氏,颖川陈氏,江夏黄氏,而且家族传承有序,族谱记载清晰,字辈排行无差,这是南方姓氏在千百年来的迁徙中所形成的共同特点。

而北方宗祠很少乃是因为北方姓氏庞杂村落各姓混居较多,而且大部分南方姓氏都来源于山西,河南等省,不少姓氏南盛北衰,比如林是南方第四大姓在发源地河南却极少有人姓林,又如吴,谢,黄,梁等姓进入南方后发展迅猛人口众多,在北方却呈下降趋势,北方聚族而居的村落少,杂姓混居,没有大量的同姓人口支撑就没有存在建宗祠的必要。

宗祠文化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文化,实际上宗祠文化正符合中国人团结自强追源朔宗凝聚家族力量的传统美德,而且宗祠也是宝贵的建筑财富,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因为像徽派建筑、八闽建筑、岭南建筑等,多少都与祠堂有点类似,但其实祠堂建造并没有统一的规格,各地祠堂仅从外观上看,基本都融合了当地民居的特征,只不过因为南方祠堂数量较多,所以给人造成了祠堂起源于南方的假象。

实际上,不管是从祠堂祭祀文化,还是从祠堂的家族文化上来看,北方都是祠堂的发源地,且祠堂鼎盛时期,北方祠堂数量要多于南方。 首先说说祠堂的祭祀文化,印象中祠堂不但是家族议事的场所,像电视剧中所演的那样,祠堂正中摆放着大量牌位都是真实的,而祭祀文化起源于儒家中的孝道。

历史上儒家文化起源于鲁国,并逐步在中原地区发扬光大,而历史上的中原主要指今天的河南、山东、河北一带,故而完全有理由认为祠堂起源于北方。

再从家族文化上来看,祠堂最开始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建设,普通人根本没有实力,更没有权利去建设,后来随着逐渐解封,祠堂才在民间兴起,当时祠堂在不同地区,又可称之为家庙、宗祠、家祠等,从这几个称呼上就不难看出,祠堂不仅象征着一个家族的传承,更象征着家族荣誉、荣耀。

历史上,如果某个人因某件事触犯族规,被逐出宗族,那这个人在社会上很难立足,因为古代用人都讲究来源、出身,甚至一个人的出身都融合在姓氏中,比如公孙X、公子X、孟姜女等,所以古代家族出身往往能影响一生,而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族基本都集中在北方(中原),故而当时北方的祠堂数量也很多。

这种情况下大量汉人渡过长江(衣冠南渡),进入江浙、岭南一带,比如今天的客家人、广府人祖上基本都是中原汉人,而这些南下的汉人不仅带去了大量人口,也带去了祠堂文化,久而久之南方祠堂遍地生根,且为了不忘记中原祖先,南方祠堂也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到了近现代,北方祠堂、族谱还在“破四旧”运动中遭到了灭顶之遭,而南方祠堂则因为远离中心,得以大规模保留,这最终呈现的画面,南方祠堂规模、数量都高于北方。

家谱是由族中专人负责修订的。并且,每当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后,旧的家谱除留下极少几套保存在宗祠或族长手中外,其余都要全部销切,而代之以新的家谱。这种特殊的风俗习惯,为古老家谱的保存制造了人为障碍。

很多家族都在旧的家谱散佚,新的家谱却无人修订的过程中中断了家谱的传承。

祠堂是祭祖的地方。它承载着一个宗族的精神信仰和文化信仰,是儒家文化在民间的延伸。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仁”。宗祠正是儒家文化精神在宗族间灌输和传承的圣地。

作为北方(陕西关中)70年代的后人,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祠堂,也没有听到父母或祖父母的消息,甚至没有我们家族的家谱。

即使环顾四周,也从未见过其他姓氏有自己的祠堂。至多,少数宗族有自己的家谱。

与南方人相比,北方人确实鄙视寻根寻祖。北方人真的对氏族漠不关心吗?这个问题使我困惑了一段时间。

要对北方人的祠堂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就要归功于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白鹿原》正是以陕西关中农村近百年(从清末到80年代)的历史演变为线索,展现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呈现出壮丽史诗般的格调。

同时,“寻根观念”的作者色彩浓厚。当我们沿着寻根观念向上游走去,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根”无疑是儒家伦理文化。基于一种外在的形式,它就是祠堂。

宗祠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如制定宗族规章制度、举行宗族成员的婚丧嫁娶、奖惩一些宗族成员、讨论宗族内部的重大事件、在节日期间举行大型的宗族聚会等。

在白鹿原多次出现的白鹿祠,是白鹿原上白族与鲁氏家族共有的祠堂。它在弘扬儒家伦理的同时,也为整个宗族积累了丰富的宗族文化,其作用不言而喻。

事实上,宗祠文化和宗族文化早在汉代就已形成,这与“唯尊儒学”的文化理念基本同步。据《汉书·文翁传》记载,文翁(汉景帝后期蜀郡郡长)终于来到蜀中,官民建立了祠堂。随着时间的推移,祭祀仪式从未停止过。这句话说明,在汉代,祠堂和宗族文化已经形成规模,广泛存在于民间。

以后,各有一定实力的宗族都会建自己的祠堂。豪门宗祠犹如深宅大院,气势恢宏,规模宏大。普通家庭的祠堂与民居的祠堂相似。无论大小,人们在祠堂的正殿里,都会按照家谱的顺序,摆放祖先的牌匾供后人祭拜,让人们了解自己的根。

迁徙之后,现在北方的祠堂已经不多了,但在南方到处可见。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需要从历史原因和人文环境两方面来看待这一问题。

首先,从历史进程来看,南方人大部分是从北方中原地区迁徙过来的。南方许多家庭离开家乡后,在北方建立了祠堂,以纪念祖先。

中华民族诞生于黄河流域,后来逐渐发展壮大到周边地区。当中原和关中地区发展成为富裕地区时,江南地区仍然人烟稀少,甚至荒芜。

随着北方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当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时,北方人为了争夺资源,不断发生冲突和战争,为了避免战争,人们向南方迁徙。

修祠堂并续族谱,

血脉延续知源头;

继往开来添光彩,

家兴族旺国永固。

作为族人当投入,

出谋划策捐钱物;

男女老少付真情,

功在当代利千秋。[赞][赞][赞][玫瑰][玫瑰][玫瑰]

是件好事。李氏若有人续家谱我愿意捐款!

谢谢!这位师友的问题我还真是刚刚在做这件事。去年我老家七十四岁的本家爷们,召集村里在外边工作的乡亲开会,说是要续写家谱和修家庙,得到了大伙的一致赞同!因为,这续谱是我们农村传承的优秀美德吧。从我们村建立开始,就开始论资排辈的续写家谱了。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就赞助钱了。我对续写家谱很赞同,也尽其所能进行赞助,但对修家庙提了两点看法:一是不赞成修家庙。因为,我们村的这个家庙年久失修,已经是破败不堪了!我小时候这里是村里的一个小卖部,那时候它还可以吧;大门前有两棵大槐树,我们经常爬到上边玩。后来,西边一棵先死去了,东边一棵被革委会砍去做了办公桌椅了。家庙里东西两边的厢房已经是荡然无存,仅剩主堂三间了,也已经是少砖缺瓦了,如修完整投资较大。二是修家庙如无人管理,还会重蹈覆辙吧!况且,不能提倡烧香拜神的迷信的风气。尽管我的意见没有被本家爷们所接受,但仍调整了少化钱只做简单整修的办法。目前,续写家谱已接近尾声;前段时间,我受乡亲们所邀,参加了家谱的付印仪式,看到了众多乡亲老少爷们的高兴劲儿,尤其是负责组织的七十多岁的本家爷们,好象年轻了许多岁!精神抖擞的给大家详解家谱续写过程以及又加了那些现代元素。并介绍家庙筹修情况。我深切地感到,中国传统的优秀美德和文化,在群众中深深地扎根,只要对 社会 发展有利,我们还是要努力地传承下去好啊!个人观点,请师友指正!谢谢!

修家谱乃正道,国史、方志、族谱中华文化之根,不可废也。中国人历来讲究"落叶归根"、"认祖归宗",在过去年代,若被逐出祠堂,清出家谱是非常可耻的事。所以,老家族人来信约你,你应感到荣幸,说明族人没忘记你,你要极积支持参与,否则,活着是无根飘萍,死了是孤魂野鬼。

续家谱是正确的,是值得肯定的,每个家族都应该做。修家庙也是好事,有条件应该修建,不过修家庙要有经济实力,不仅仅只是修起来,还要管理好,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才行,家族没有凝聚力是做不好的!

这个是民间的活动。不过,对族群的记载还是有意义的。家里邀请参加,应该参加。

应该全面支持,这是一个百年福泽绵长,恩在千秋的伟业,为子孙后代能够寻根溯源的好事,修祠堂宗谱都是孝子贤孙,有话古话叫有德者修谱!你作为子孙一定要好好支持。没有家谱同宗不识,长幼无序!

好哇,续家谱总可以让族里人有点团结意思。

我为什么会采取支持和赞成的态度呢? 我觉得了解和理解家谱与家庙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家谱的作用

1、家谱能追根溯源。

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的根底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现在不知道自己祖父母名字的人为数不少,更谈不到自己是哪支哪房,所以修家谱,意义重大。

2 、家谱能凝聚血缘亲情。

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庭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是忘不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埋葬着他们的祖先。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有着他自己祖宗的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的习惯,这就是谱,只要有了谱书,凡与族人有关的人和事,谱上都有记载。

3、家谱能教子育人。

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人伦的教导。用什么教育他们,谱书中就有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后人的言行。谱书中收录了历代经典,例如,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有很多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她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族争光。

4、家谱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修家谱一是上对先人,二是下对后辈负责,先人千辛万苦创业,育人,为 社会 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我们这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

(二)家族祠堂(家庙)在现代 社会 的作用。

(湖南常宁廖氏宗祠外景)

1、祭祖

祠堂是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牌位、瞻仰祖先德能的地方。

2、团结交流的基地

族人通过在祠堂内进行一系列传统 健康 有益的活动,进一步调动族人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团结族人、增强凝聚力,促进交流,增进友谊,最终达到互帮互敬,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

3、传承和发展乡俗文化的平台

祠堂本身就是家族变迁史的集中地,也是一个地域的民俗博物馆,是家族内的精神家园。通过了解祠堂的建筑风格、文化起源、 社会 历史 作用;族谱、族规、族训的文化渊源,先祖的开拓创业精神,历代贤达明智的进取意识等等。达到了解家族、传承、变迁的缘由,掌握家族、民族 历史 ,进一步掌握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同时影响、教育族人,特别是年轻人要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勇于开拓,不断进取,为家族、为 社会 、为国家多做贡献。使家族、 社会 、国家更加兴旺昌盛。

我老家去年刚修了家谱,刚开始我也认为是封建的家族观念,后来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感觉还是蛮有意义有必要的。

老年人的家族观念都很强,花二百块钱不仅让父母开心,还能增强家族对我的认同感。

去年中秋,老家来人说修家谱,要每家出200块钱,我出了。不想父母又另出了500块。父母平时省吃俭用,我不禁问这会怎么这么舍得,父母只说了一句“身从何处来?”

想想也是,自从我大学分工以后,父母也搬离了老家,这么多年爷爷奶奶的坟也是三五年才回老家祭一回,都靠老家的亲人维护着。每次回去,今天某爷爷奶奶接喝茶,明天某伯伯叔叔喊吃饭,后天某兄弟姐妹请喝酒,人家凭什么招待你?都是看祖宗面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现代 社会 ,老了“归根”不是很现实了,但“根”不能忘。

家谱中的记载的家风家训,让我们了解到许多家庭文化,受益很深。

老年人的家族观念很强,我们年青人不能理解。看过家谱以后,我感觉古人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实际上很有必要。

腊月的时候,房族一个堂兄送来一本家谱,外面用红绸子包着,看上去就知道老家对修家谱很慎重。我打开一看,里面除了血缘关系图表以外,还有家风,家训。我在老家名字叫“昌盛”,原来我那是按辈份爷爷给我取的名。父亲是世字辈,我昌字辈。

这辈份排名像诗一样,也体现了祖辈的朴素的家国情怀。我们上一回修家谱,是清朝家族出了一个进士,入了瀚林院,还当过大官,后来归隐老家,晚年专门为家族修谱。

还有许多对做人处世的要求,这些家风家训对我们做人多有教益。

家谱中记载的血缘图表体现生命的接续性,使我明白生命不仅是我的生命,也是大家的生命,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在家族和 社会 中的位置,承担一份责任。

我们的祖先是清朝从江西逃水荒到湖北,一路上励精图治,筚路蓝缕,始有今天子孙兴隆的局面。

在近代和现代,家族人才辈出,有人清朝科举出仕,得到康熙的接见;有人在民国读过黄埔军校,是抗日名将;有人参加革命牺牲,有人成为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面对家族如此辉煌的 历史 ,如此优秀的基因,如此优良的传统,感觉自己也要发奋图强,争取为国为家多尽点责,争取干出成绩来,不能让祖宗脸上无光。

总之,续家谱不能简单看作封建思想,它不仅给我们清白的出身,让我们融入家族,接受古朴家族文化的洗礼,同时了解祖辈辉煌的 历史 不仅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还能增强我们的责任感,使命感。

为什么南方人那么重视宗庙和祠堂,但是北方却几乎没有?

众所周知,我国南北方地区自古以来都有非常多的差异,但要深究其中原因却是非常不容易的,从大致上讲,气候、饮食、文化、风俗、地理位置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