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左氏十二修族谱》中的石泷左家(之二)——补记
寻找《左氏十二修族谱》中的石泷左家(之二)——补记
一、衡东县石山村左家湾就是石泷左家
二○一五年八月十九日10时37分,我乘高铁第四次到达衡阳东站,然后换乘出租车,于13时40分到达100公里之外的衡东县杨桥左家湾左国光家里,这位热心的本家,听说我要再次来左家湾,补拍《左氏十二修族谱》卷八册中所欠缺的几页(49至60页)内容,就一直在家等我。
这次到衡东左家湾,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按《左氏十二修族谱》卷十一册中的第1页“石泷祖祠图”、以及98页、99页、101页、104页、105页、106页、108页的阴阳图,让石山村左家湾和石门村四组左家两地族人对照图分析,以确立“石泷左家”(衡山石门有石泷村,为左氏开族处,与凤凰山接壤,毓秀钟灵……)的准确地点。
后来左国光带我到他兄长左立根先生家里,当地的左氏族人们,听说我的来到,都热情的围了上来招呼我入座喝茶,这些人中有:69岁的左根耀和他的妻子刘开英;左国光夫妻二人;左立根夫妻二人;5公里外的石门村四组左家的左洁元也赶了过来;还有一位我不知名字的左姓本家,自我介绍说是左家湾左观生先生的弟弟。
对照《左氏十二修族谱》中的“石泷祖祠图”及阴阳图,请在场的左氏族人确认哪里是“石泷左家”?在场的几位左氏本家,很快就异口同声的回答:石泷祖祠遗址,就在门前株樟江小水库(对岸)的山脚下,阴阳图中的山名,地名,如“石泷冲”、“高公岭”、“石泷祖祠”都在我们石山村左家湾的地盘上……。
至此,可能肯定:衡东县石山村左家湾就是我要寻找的“石泷左家”——“衡山石门有石泷村,为左氏开族处”无疑。
二、石泷左氏源流
据《左氏十二修族谱》卷二部分“衡山石泷衍派源流序”载,左姓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公子(左公子),后裔迁江苏丹阳珥陵,先辈中有左思、左恢、左思贤等人。南唐时期,左思贤之孙左邺官居衡州司马,秩满,寓居江西永新逢桥,是为本支左氏基祖。
元朝至元(1264—1294)年间,邺公后裔左公圭之子左淼龙由逢桥初徙衡山,复迁居攸邑,卜其地曰石桥铺,生子一,名道益,道益生子三:善铭、善鉴、善铨。
善铨徙寓云南曲靖府马龙州,公裔殷盛未述。
善铭公之裔世居攸邑之左家冲、鸾山,之派孙支殷繁,难以尽述。
善鉴生子三:允禄、允寿、允年。允年之裔有徙本邑(指衡山县)之松角塘、亦从松角塘徙居安仁牛冲界牌。而吾派之允禄公生子六,第六子曰左立鼎,左立鼎生二子,长子左德荣,自大明成化(1465—1487)年间由攸邑石桥铺复迁衡山,择其地曰石泷冲,为石泷之开祖。
而据上述可知:道益公为以下几支左氏的祖先:
1、攸县石桥铺左家;
2、攸县鸾山左家;
3、衡东县石山村左家湾;
4、衡东县石门村四组左家。
三、寻访攸县石桥铺左家(之一)
——新市镇新联村后背岭组的左家冲
《左氏十二修族谱》中反复提及的攸县石桥铺左家,在哪里呢?
据《同治版攸县志》卷二图考、县境全图所载,县城北部略偏东处,同一个地点标有石桥铺和新市两个地名。而卷十一注“新市、石桥铺去县五十里”。也就是说,石桥铺、新市同处一地,距离县城50里。
二○一五年八月十九日16时,离开衡东县杨桥镇石山村左家湾,绕近道,经石门村左家,向攸县新市镇出发,去寻找石桥铺左家的准确地点。
石山村左家湾到攸县新市镇,汽车导航显示约有40公里的路程。进入攸县新市镇境内后,边走边打听新市左家,都回答不知道新市有左氏村庄。到达新市镇区后,才有人说,在镇区南边的新联村,有左氏人家。
从新市镇区向南行驶约2公里,离开大道,向西(右)进入村道,然后再向北,行约2公里,即为新市镇新联村左家。这里是《左氏十二修族谱》中所提及的石桥铺左家吗?
这里四周都是起伏不大的小丘陵,给人的感觉,山青水秀,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看来我们左氏先祖,有陶渊明先生的风范,迁徙之地都是“种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风水宝地,很适合隐居生活。
在一个小路口,向西,上小坡,行20至30米,就是左姓人家。听说我来寻找左家,有一位面部黝黑的中老年村民,马上停下手中忙碌的事情,十分热情的接待我。后来我得知他叫左三定,生于1955年9月13日(应为农历)。他介绍说本地左家名为“新市镇新联村后背岭组的左家冲”。他还说,攸县、衡东两县的《左氏十三修族谱》、《左氏十四修族谱》两次合修谱,他都参与了。看来我是找到“明白人”了。
我拿出修于民国38年的《左氏十二修族谱》复制本请他翻阅,并向他询问,这里是不是石桥铺左家?这位老实的农民、我心中的“明白人”,十分热情、真诚而又严肃的回答我一些问题:本地不是石桥铺左家;我手中的《左氏十二修族谱》与他们无关;本地左氏是“道益”公的后裔……
在左三定与我交流时,围上了一些左氏村民。其中有一位骑着电动车载着纯净水空桶的精瘦、肤黑、身材偏矮的中年男子,坐在电动车上与左三定交谈着他们这支的左氏源流。给我的感觉,这位“精瘦肤黑”左姓男子特别的倔强(jiang)且自以为是,他比左三定更加肯定的说《左氏十二修族谱》与他们没有丝毫关系,他们是“道益公”的后裔。
还有一位瘦而干净、中等身材的60多岁的抱着小孩的老年男子,基本上不发表言论,但他的表情,是十分赞同左三定和“精瘦肤黑男子”意见的。
看来此地左氏“明白人”不少,貌似对本支源流“了如指掌”。
请看,《左氏十二修族谱》卷二所载:至元(1264—1294)年间,永新县逢桥邺公后裔,左公圭之子左淼龙由逢桥初徙衡山,复迁居攸邑,卜其地曰石桥铺,生子一名道益,道益公生子三:善铭、善鉴、善铨……。善铭公之裔世居攸邑之左家冲、鸾山,之派孙支殷繁……。
《左氏十二修族谱》卷三,整卷所载的内容,均为攸邑新市(石桥铺)左家冲这支的世系录:道益公位下善铭、允祥、成达、成连、左杰、左俨、左伋、左伟、左值……
当时我想:“数典忘祖”这个成语,用在这种场合,是否合适?
也有真正的明白人。正在我感到十分无奈和万般无趣准备离开此地时,有一位50多岁偏胖的男子,骑着摩托车(或是电动车)载着夫人路过此处,非常热情的跟我交谈起来,并问我:“你是不是前几个月去过鸾山左家?你在寻找石桥铺?鸾山左家有人向我提起过你,说你在寻根问祖、宣传左氏源流文化……”。
后来我知道他叫左美田,我答应回北京后复制一套《左氏十二修族谱》邮寄给他,以便他更加清楚的了解这支左氏的源流,顺便教育那些所谓的“明白人”,不要再犯“数典忘祖”的原则性错误。
此地左氏族人还向我介绍:本组(地)有左姓50户约220人;在不远处的新市左家坪(又名樟树下)还有100多名左氏族人……。
四、寻访攸县石桥铺左家(之二)
——新市镇大桥头村樟树下左家
二○一五年八月十九日17时,沿路返回,进入新市镇区,向北行驶了十几公里,沿途打听樟树下左家,都说不清楚樟树下左家在哪。
后来得知,新市一带,有两个“樟树下”的地名,而大桥头村的樟树下,才有左氏人家。找到这个地方时,已是下午6点钟了。左氏人家在这里不多,只有十几户约80人。这些情况是名为左冬青的先生给我介绍的。左冬青生于1940年11月,个子不高,面部清瘦白净,衣着整洁,对人真诚和蔼。给人的感觉是知书达理、彬彬有礼。
左冬青说家里收藏有《左氏十二修族谱》,并马上搬出来给我看。这套《左氏十二修族谱》,领谱字号为钟字号,因保管不善和年代久远,已十分破旧。我答应赠送一套翻印的《左氏十二修族谱》给他收藏。
左冬青先生对石桥铺左家的迁徙历程比较了解,他说,先祖迁石桥铺时,最早是在左家坪(又名左公坪)立基,后来才搬到不远处的新联村后背岭组左家(左家冲)。现在左家坪(或左公坪)已无左姓居住。
故石桥铺左家,主要是指新联村左家冲的左家,也包括樟树下左家。
五、《左氏十二修族谱》中的“丝图齿录”(世系图)
据民国38年版的《左氏十二修族谱》卷一目录,左氏“丝图齿录”(世系图):
1、道益公开派善铭公房;
2、攸邑(攸县)左杰公房;
3、道益公开派善鉴公房;
4、石泷德荣公位下长房一亢公、二房斗一公下通公、相辅公房;
5、斗一公派分通公位下相弼、相昭公房;
6、通公位下相穆公房丝图齿录;
7、相穆公位下长房应瑞、二房应珂、四房应海公丝图齿录;
8、相卿、相宰公房丝图齿录;
9、远公位下相会、相鲁、相鱼公房;
10、斗一公位下左近、左逊、左巡公房;
11、三房参一公位下丝图齿录;
12、四房星一公位下丝图齿录;
13、五房翼公位下丝图齿录;
14、六房轸六公位下丝图齿录;
15、或一公位下丝图齿录;
16、德达公位下丝图齿录;
17、戬康公源流图、位下胜公丝图齿录;
18、戬康公位下忠公房玉珍、玉现丝图齿录;
19、白衣港忠公位下玉琦公房;
20、大门楼尚期位下丝图齿录;
21、戬信公源流图;
22、温辉公房丝图齿录;
23、良辉公位下本秀、本气两房丝图齿录。
潜江城南门外左家台左代华
二○一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下午于北京万寿路
盼望几年的日子终于到来!大约五、六年前,从寅宾教授那得知有宗亲倡议进行周氏联谱研究,我很感兴趣并寄予期待。今天川渝周氏联谊会正式成立,我有幸能够参加,心里特别高兴。“联谱”工作的实质是溯源。川渝两省、市现有人口超过一亿,周姓为其中‘大姓’之一,周姓人丁数按百分之一计都超过一百万人。如此浩瀚之量如何联法,把这一百多万人名单罗列出来并不困难,公安机关的电脑数据库内早有存放,但它检索不出族谱中的世系表、瓜藤图或齿录等系统资料。族谱可贵之处,它将族中每一个人的三大方面关系(上下-父母子女,左右-兄弟姊妹,姻亲-妻室女婿);三大事件的时间地点(生,移,殁);和三种称谓(名、字、号,职称-邑生、举人、进士,职位)用世系表、瓜藤图和齿录等方式规范化表述出来,系统分明,简洁准确。这种民间家族史料,不是政府户政档案能够取代的,所以族谱能够长存不衰。瓜藤图是对家族结构最直观和形象化的表逑,瓜瓞绵绵既是族人的期望,也是必然的结果。家族不断繁衍扩大以后,因居住、生产条件等限制,或战乱、移民等原因,部份族人迁徒外地,族谱的记载也常因此分离。老族谱上只记明“移居某地”,不再续其世系。徒居者常另立世系,成为新的“始祖”。建立族谱是一种民间行为,无强制性。徒居者忙于立业、无此爱好或受时代背景影响,未留下由来的资料,其后裔立谱时只能从可查知者开始,从而形成宗族世系中断,不知所由,这是现有族谱中较为普遍的情况。修纂族谱的中心内容是理清和完善本家族中的世系关系,自然地产生溯源需求,通过溯源把本支的源头与老家的族谱联起来,或两个支头追溯到一个共同的祖源点,是“联谱”的最佳结果,也是我们对“联谱”工作的实质希望。基于这种认识,为了协助做好川渝周氏“联谱”工作,我曾整理了一份《仁德公移川裔孙户名谱》和《川渝仁德公裔孙直系表》(示例性质),送供我分卷编委会参考。我祖仁德公是南宋末期由福建移居广东长乐(现名五华)县的一位周姓后裔,其孙必达公立图谱时,不知祖之所由,故遵之为始祖。俟后,裔孙繁衍日众,至清朝康雍干年间应诏填川(包括现川渝省市),记之于谱者即达四百余户,其中,多为仁德公的十四世至十六世裔孙。我裉据广东的《仁德公裔周氏族谱》和原成都仁厚堂的《周氏宗谱》整理出,能够查清从仁德公起,分别至此四百余户填川祖公的历世直系祖公名讳,部分明细到从五华某某乡移至四川某县某乡,其中,只个别世系未详者。这就为现有川、渝的数十万仁德公裔孙,寻根溯源准备好了“下端接口”。只要你的世系能追溯至你的入川祖公,然后与相应“下端接口”对上,就能一直追溯至七百余年前的始祖仁德公,由之与其他仁德公裔孙的谱系沟通,实现“联谱”。“湖广填四川”的年代距今已有300年,当年入川祖公繁衍的后裔亦已拾代左右,也就是说,现有仁德公的后裔多为廿四、五代的人了。另一份《川渝仁德公裔孙直系表》,则是将已经与“下端接口”联通的现有家族成员中,各选一、二位仍住在川渝的代表列入表中,实现直观的族间横向联通。按理说,“填川”时的四百多位入川祖公的后裔,都应建有各自家族世系的族谱,在每一位入川祖公的族谱中选择现有的一两个代表,列入《川渝仁德公裔孙直系表》,汇集以后就相当于把这四百多本周氏族谱横向联起来了,而且脉络清楚地统都归源于仁德公名下,从而实现真实意义的“联谱”。每位入川祖公繁衍的后裔,都是成百上千,例如,落户双流县的十六世祖衍麟公,现有后裔就是两千多人(包括娶进门的媳妇),换句话说,现在属于仁德公后裔的川渝周姓人数将按十万计,利用这份《户名谱》和《直系表》就能够把这几十万周姓人氏,以代表方式全部联接起来了。当然,实际能够联上多少户,还要看联谊工作的进展情况,反正“端口”已经留上。组识“联谱”专题小纽将具有同源线索的联谊会成员组成专题小组。中华周氏网上有一幅用“辈行”或称“字派”寻亲溯祖的专题网页,我分会周晓宗亲就在上面提供了许多资料,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具有相同字派的家族应该是近亲,即共同的祖源不会相距太远,把几家的谱牒或已有的资料凑在一起,相互补遗考证,必有所获。比如,派行诗同为“荣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的家族在永川、内江、成都都有,这是具有相同祖源的重要线索,建议这几个家族的联谊会成员组成一个专题小组,专门研究探索他们的祖源世系,比较容易发掘出翔实确切,联通他们几个家族的世系图表。将这种图表纳入《川渝周氏联谱分卷》,也就实现了类似上节所述的“联谱”。同样情况,字派同为“国正天心顺,官高弟泽崇,……”的家族,在新都、广汉、双流都有,他们也可组成一个专题小祖,如法炮制。当然,应该还有其他线索,可以组成专题小组。比如只知道祖源来自外省同一个县乡,但世系有中断者。我在整理《仁德公移川裔孙户名谱》时发现,当时移川者常有相对集中于同一乡村,同一支系的情况。前面有人带了头,互通消息,后面就跟着来了,此亦合符情理。这样一来,《川渝周氏联谱分卷》中有一部份将是若干分离的骨干世系图表。它们的下端是分居在川渝各县市周氏族系的接口,和这些族系代表的现住地和直系联谱表;上端则是希望能够从其他省市的世系谱中获得联系的始祖概况。比如,我们这支的始祖仁德公,是南宋末从福建宁化县迁入广东长乐,他有七弟兄,仁金、仁玉、仁富、仁贵、仁福、仁寿和仁德,分迁不同省县,希望借助这些线索,在相关省市的联谱卷册中获得切实衔接,直到真实可靠地溯源至更加古远。当然,如果在这次各省市编纂联谱的过程中,利用编辑工作会、简报、或互联网等交流发掘成果,从而使某些支系实现省际“联谱”,既是成立周氏联谊会原意的一项实际体现,也会产生类似“考古”者有所发现的鼓舞效应!县级周氏联谱一个县或县级区内的周氏常分属几支,联合成立编修族谱理事会,将全县各周族世系汇编于一册,定名为某县周氏族谱,这种联谱方式过去就有。例如《梅县周氏族谱》就是一本,包含先后在当地开基的六位周氏祖公所繁行世系的族谱。序言中说明了六位祖公的名讳及开基所在的乡村地址,然后在 “梅县周氏源流”章节中,分专题说明各支祖公的流源,及有关考证。我祖仁德公的一位五世孙就是其中一支。族谱的主体部份则是先按支系,该支系下又按乡村编列周氏裔系。各支系开基所在地的乡村,在它的首页先有一段简述,说明最早在此乡村落户祖公的世系由来,和相关迁徒情况,比如尚有兄弟几人分别移居某地或某国等。然后按苏体罗列世系,即自上而下,自长到次,一家到底。其间有某世祖之某子迁外地者,予以注明,迁本县其他乡村者,暂放置,接体例继续编列,直到居住在本乡村的后裔全部记完。随即按上述‘暂放置’者的先后,选定下一个乡村,继续编排世系,……,直至六个支系的裔系全部完成。这六个支系都是早期迁入梅县的周氏族人,对近期才迁入定居的周姓家庭,亦将其祖籍源流和世系逐一编入,无所遗漏。这本族谱还记载了一段重要和有意义的考证结果。元代至正年间迁入梅县菏泗开基七位公的源流,以前有三种说法。1997年修谱时,根据一本老族谱提供的线索,实地查考,证实江西省会昌县羊角水村子祥公的第七子元七,才是梅县荷泗周氏开基祖七位公。以前的三种说法都不对。同时,经过调查考证和收集到的资料,说明梅县荷泗村的开基祖七位公,和隆文村的开基祖南公,他们都是周文王七十五世孙周思文的后裔。这两个支系既然上溯到了共同的祖源,也就实现了联谱,可以排出统一的辈次,七位公既是荷泗的开基祖一世,也是以周文王为一世祖的世谱85世;南公既是隆文的开基祖一世、也是世谱93世。这种经过实地调查,多方考证,溯源寻得共同祖源,实现联谱,从而排出统一辈份的思路和办法值得学习,但本例则应是,所引用的周文王以后世系属实才能成立。这种汇编方式的族谱,实际上是尚未追溯到,或未全部追溯到共同祖源的联谱方式,它含盖的支系数和人丁数都不宜太多,适合一般县级区域采用。当然,人口不太多的自治州或市,也可成立编修单位。从理论上说,如果各县级区域都有这种联谱,不仅所有周姓都入了谱,而且编辑省、市联谱也有了雄厚基础。慎重考证 保障联谱的史学价值通过溯源,找到两支世系上流的“祖源会合点”,达到真实意义上的“联谱”,但必须强调,在溯源过程中,一定要慎重考证,务求真实。旧的周氏家谱中颇多自称为周勃、周瑜、或周敦颐等名人之后,而且其间世系完整,如果就以之为根据,计为“祖源会合点”而实现“联谱”,则有待商确。因为,名人后之说,比较普遍,多为转抄而来,未经考证,其中常有不实者。比如,我的入粤始祖仁德公的祖源有两种说法,其中之一就是周敦颐之后,且周敦颐之后的说法又有三种,这些说法,各自存在一些疑点,经多方查证,至今尚未获得切实可信的结果,即据以“联谱”,显然不妥。在族谱的开宗明义中,缅怀周氏先祖的丰功伟绩,学术造诣,名言懿行等以提高族人的自豪自信、爱族爱国。学习上进的精神,当然完全正确,也很必要。但为硬要找到祖源,凭一些似是而非的线索,或主观意愿,就编凑成某某名人之后,则有失于编纂史料的根本原则,致真假莫辩,再经辗转传抄,影响面越来越大,也必然延及这次“联谱”工程。我想采用“排除法”校正此中弊端,也许可行。比如,有一份确切、完整的周敦颐之后接近十代裔孙的齿录资料作为蓝本,凡与之对不上口者,俱予排除。当然,蓝本本身的确切和完整很重要,数据都经过考证,所有名、字、号、溢,生卒年,世系,迁徒史等都尽可能齐全清楚。致于如何借助这种蓝本,使用“排除法”,则是族人自已的事。总之,“联谱”工作与周氏各家的族谱有关,但它并不能代替各家的族谱,而是通过 “联谱”,宣扬周氏文化,提高我族谱牒的史学价值,加强我族各谱间的联系,促进和睦团结。同时,编纂好“联谱”不是“编委会”单独就能完成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和参与。提供以上管见,亦基于此,仅供商讨。2010年清明仁德公二十二世裔孙光墉谨识于成都。(作者系川渝周氏联谊会名誉会长、四川邮电总局总工程师)
录 拼 音 lù 部 首 彐 笔 画 8 五 行 火 繁 体 录 五 笔 VIU [录]基本解释
1记载,抄写 :记~。载~。抄~。~供。
2记载言行或事物的书册 :语~。目~。回忆~。
3采取,任用 :~取。收~。~用。甄~(经审查鉴别而任用)。
[录]详细解释〈名〉
(形声。从金录声。本义:绿色金属)
同本义
录金色也。——《说文》
记载言行事物的册籍
录记之具也。——《广雅·释诂三》
皆辨其物而奠其录。——《周礼·职币》
又如:言行录;名人录
次第次序
今大国越录。——《国语·吴语》
〈动〉
总领
融为太尉并录尚书事。——《后汉书·章帝纪》
又如:录公(对总领台阁尚书事者的敬称)
抄写(含有有选择地照样誊写的意味)
手自笔录。——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
余之手录。
又如:抄录(抄写);录黄(宋代中书省枢密院承旨抄录颁送门下省的档案)
记载
《春秋》录内而略外。——《公羊传·隐公十年》
录功而与官则莫敢索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又如:采录(采集并记录);笔录(用笔记录);录囚(审讯登录囚犯的罪状)
采取
君既若见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录用(录取任用);录遗(选录遗才)
记;惦记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逮捕
吏录一犯夜人来。——《世说新语·政事》
收集;收藏
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世说新语·政事》
[录]百科解释录,lu,金文像井上辘轳(lu lu)之形,是“辘”的初文。 更多→ 录
[录]英文翻译record
[录]为谜底的谜语1山形依旧枕寒流(打一字)
[录]组词 记录 附录 录音 灌录 齿录 笔录 翻录 选录 登录 辑录 摘录 录制 实录 抄录 更多录组词 [录]相关搜寻 录音 录音机 录像 录像机 录制 录加走之念什么 录取的反义词 录用 录入 录影机
一、族谱大致有二种体例:欧体和苏体。
二种体例,并无原则上的区别,只是齿录编排上有所不同。
欧体适合于房份较多,人口较多的情况。它的原则是“五世一提”,具体做法是,在齿录前画出世系图,以备检索。然后在编排齿录时,根据房份支派,将某房的某一支派五代安排为一个段落,编完了这一支,再编另一支的五代,编写了这五代,再编下一个五代,以此类推。
苏体适合于房份不多,人口较少的情况。它的原则是“一辈一辈”。具体做法是:从第一世起,将所有同一字辈的人先后排列,再第二世、第三世……以此类推。
二种体例,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欧体,使人对自己的近亲的了解比较明了,苏体对自己的同辈的了解比较明了。我曾经作了比较,但在采用苏体的同时,也应注意吸收欧体的长处,可以在齿录编排时详细注明房份支系,可以起到合二为一,优势互补的效果。
无论欧体还是苏体,强化检索系统是关键。家谱国际在传统欧式苏式的基础上添加更多的功能,大大增加了检索能力。编辑应在族谱的目录、书眉等地方详加标注,使阅读者能顺利地找到他所需要的资料。
这是一个由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带来家谱编修的问题。
女儿能否入谱,并不是指女儿可不可以修入族谱(历代修谱,女儿本就记录在内了),而是指女儿能不能够作为本族的传承之人。
之所以说这是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一个问题,因为这在以前并不成为问题。某人无子只有女儿,他当然算是“绝代”了,但这种情况不多,因为过去生育子女不受限制,而且,一定继续生,到生了儿子为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不要以为这个无后是没有后代,它特指没有儿子。
没有儿子,意味着断了香火,不能以子传子,子子孙孙了。
从1970年代,特别是1980年代,政府开始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被强制推行,特别是在城市,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这样独女户的情况就多了起来。我本人就只有一个女儿,估计这辈子也不准备要儿子了。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特别是只有女儿的人就提出,女儿也可以作为传承之人。
我的看法是,尽管无奈,尽管可以理解,但还是不能一概而论。我的意思是说,要看族人的反应和其本人的意愿,这一点要在凡例中说明清楚,作为一条制度规定下来,要行都行,一视同仁。我们林氏家族在修编族谱时采用的办法是:在女儿的齿录中载明女婿的相关信息,再载入所生子女的姓名、性别等信息,对其第二代以下暂不延伸登载,广大族人普遍接受。
族谱说到底,是父亲氏族的一个产物,在过去,它有它一定的规则和标准,但并不一定只能是以子传子,子子孙孙。这倒不是歧视妇女、男女不平等的问题,而是按照传统的宗法制度只能如此。不然的话就会乱。我曾经研读过一本《韩氏女谱》就是如此,也就是说,你只能采用一个标准。
打个比方,某人只有一个女儿,女儿当然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但在一些家族,谱名只能随父姓。她长大以后要结婚,结婚之后要生孩子。如果这个人坚持要将女儿、女婿、外孙修入自己的族谱,那他的这个外甥是不是应该改姓?你要求改姓,他的爸爸、爷爷会同意吗?再如果到时候女婿的家族也要修谱,那她的女婿和外孙修不修?
所以,女儿入谱的问题不是没有办法。有一种情况就是可以变通的。那就是如果女儿、女婿育有二子,他同意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或者虽只有一个儿子,但他们同意随母亲姓,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入赘的方式叙其齿录了。但如果计划生育政策不放松,这种情况也会很少出现。换句话说,过去出现过继或领养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就是采取了这种方法处理的,比如李鸿章原本应该姓许,但他的祖父改为李姓,他自然也就不再姓许了。
组织、经费、编辑只是修谱的三个不同侧面,其实紧密相连,合为一体的,不应人为割裂。我从这三个方面分而论之,是为了思路更清晰。 翻印损耗效应
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来诠释家谱传承所隐藏的重大危机。
将一张记载信息的纸张放进复印机中复印,再将得到的复印件进行复印,每次都用上次的复印件进行复印,多次重复这个操作,将发现复印件纸越来越模糊,最后得到的是一张毫无价值的纯黑色废纸。
这是因为每次翻印都会产生误差,而一次次误差叠加将导致这个最终结果。
家谱在历史传承中,每隔数十年重新修谱都要:翻录旧家谱—>添加新族人—>印刷家谱书。这一次次修谱的过程不正如同翻印纸张的过程!
传承影响因素
在以前家谱秘不示人的家规下,很多家族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后,旧的家谱除留下一两本保存在宗祠或族长手中外,其余都全部销毁掉。
如经历战争、饥荒、动乱等灾难,家谱保存无比艰难!仅近代就有:太平天国运动;日本侵华战争;文革的“破四旧”…… 让无数的家谱被焚毁,甚至孤本也不曾留下,家族历史从此中断!
且因家谱书纸质的原因,在历史岁月中容易受到火灾、水浸受潮、自然磨损等影响而阻碍家谱向后世传承。
寻找《左氏十二修族谱》中的石泷左家(之二)——补记
本文2023-11-27 00:59:2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61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