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槐的“王”氏源源
“王”用作姓氏,有四大源头,即舜时的妫姓、商代的子姓、周代的姬姓和来自域外的虏姓。三槐王氏源于姬姓。周的始祖名后稷,姬姓。至东周灵王时,长子晋被立为太子,人称“太子晋”。晋因直言敢谏触怒了灵王,被废为庶人。晋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虽然最终没能登上王位,百姓却仍以帝王视之,称其为“王子晋”,称其家族为“王家”。久而久之,晋的后人便以为姓。后世的太原王、琅琊王、三槐王皆指晋为始祖,来历即在于此。
秦末,姬姓王氏后人王元因避秦乱迁居琅琊皋虞城(今山东即墨),后再迁至临沂,成为琅琊王氏一世祖。西汉未,王元之弟王威迁居太原,成为太原王一世祖。
东汉未年,姬姓王氏裔中出了王祥、王览这对名噪一时的异母兄弟。王祥性至孝。母病思食鱼,隆冬无鱼可买,王祥乃脱衣卧冰,化冰求鱼,后被列入《二十四孝图》。王览性亦孝,且与异母兄王祥手足之情勘笃。母虐待王祥,王览每每舍命护之。西晋初,王祥官拜太保,进爵为公;王览官至光禄大夫、太傅,封即丘子。
东晋时,姬姓王氏后裔王导成为晋元帝司马睿的首辅。司马睿曾任琅琊王,与王导友善。司马睿称帝后,王导任宰相,王氏族中有多人身居要职,手握重兵,故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东晋的元、明、成帝在位期间,王导一直任宰相,是稳定东晋统治的重要人物,琅琊王也因而名声大噪。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也是琅琊王氏后人,他善行、隶,笔势“飘若游云,矫若惊龙”,被后人誉为“书圣”。
南北朝时期,姬姓王氏后裔王俭娶南朝宋明帝之女阳羡公主为妻。其曾孙王褒始在南梁任职,后任北周光禄大夫、少司空,封石泉康侯。
唐代,姬姓王氏后裔王练出任莘县尉,携家迁居莘县(《初篆王氏家乘受姓源流序》:“方则,光禄卿,再传至练,为莘县尉,遂徒莘。历数传,至言公,令黎阳。”此事《新唐宰相世系表》亦有记载)。”
关于姬姓王氏移居莘县的时间,史有两说。范仲淹为三槐后代王质所撰的墓志铭中说“其先太原人”,至王言时才“占籍大名”。元代赵孟頫为王言撰写的简历《宋尚书兵部侍郎许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纪略》中亦说自王言起定居大名莘县。这是“王言迁莘说”。欧阳修和宋祁主持纂修的《新唐书》和《三槐王氏家谱》则认定王练任莘县尉时携家居莘,这是“王练迁莘说”。王练和王言均为唐代人,王言是王练的六世孙。王练迁莘说见于正史,安徽滁州三槐王氏家谱中又有其先祖王练任莘县尉并携家居莘的明确记载,此说应十分可信。王练官职不大,其后代却不乏位高爵显之人。大官携家在外任职,其祖籍莘县并不为人知晓。至王言出任滑州(今河南滑县)、黎阳(今河南浚县)令时,距莘县不足三百里,老家莘县才渐为人知。至王旦成名时,人皆知其曾祖父王言是莘县人,曾任黎阳令,以上各代情况不详,更不知王练曾任莘县尉之事,故范仲淹给王旦的侄子王质写墓志铭时,敢于断言王家由王言那一辈“占籍大名”。至元代赵孟頫给王言撰写简历时,距王旦所处的时代已近三百年,并没有注意到《新唐书》中关于王练曾任莘县尉的记载(县尉这官实在是太小了),而是对范仲淹的结论深信不疑,这也是情理之中。如此一误再误,王氏迁莘的时间便由王练时期变成了王言时期,阴差阳错地被推后一百多年。”
最近一部《上阳赋》让很多人对历史上琅琊王氏这个大家族感到非常好奇,尤其是王蔺直接给当朝太子打了一耳光的这段情节,看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但其实放在琅琊王氏的身上,就很说得通了。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琅琊王氏到底有多大的权力,曾有一种说法叫做王与马,共天下,这个王就是琅琊王氏,他们真的比皇帝还要厉害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琅琊王氏的起源
秦始皇建立帝制以后,中国的王朝兴替基本都走不出国祚难超300年的魔咒,然一些未曾登顶权力巅峰的家族,反倒能够维系数百乃至上千年的风光,其中琅琊王氏公认是排在第一位的。据统计,从两晋到唐末琅琊王氏一直维持强盛势头的家族,总共出了五品以上官员199人,高居首位。
琅琊王氏的发迹,是从一世祖王吉开始的。
汉武帝时期,王吉因精通五经,学问和人品都相当出众,因此被推举为孝廉,后任昌邑国王中尉。王国中尉,掌管国中军队,是郡国中非常重要的武官。王吉以文官身份,出任这么重要的职位,可见朝廷对他的信任。
在昌邑国,王吉辅佐的昌邑王在历史上赫赫有名,那就是后来的汉废帝、海昏侯刘贺。
史载,刘贺游猎无度,王吉苦苦劝谏,没用。但刘贺为了感谢王吉的忠心,曾派人赠送王吉500斤牛肉。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其无子,大将军霍光便召刘贺入朝,立为皇太子。谁都知道,西汉的朝政当时已被霍光牢牢握在手中,王吉赶紧提醒刘贺说:臣愿大王事之敬之,政事一听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意思是要刘贺韬光养晦,向霍光示弱,待时机成熟再夺回国家统治权。
后来的结果证明,刘贺又没听王吉的劝谏。仅仅当了27天皇帝,刘贺就被霍光废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的皇帝。霍光还黑他,说他在位27天,干了1127件荒唐事。
王吉因此受到牵连。他曾告诫子孙毋为王国吏,就包含了他自身的惨痛教训。
王吉的儿子王骏、孙子王崇,谨守王吉的训导,做官不仅恪守臣道,而且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韬光养晦,趋利避害。两人最后官都做得很大,位居三公。
2、琅琊王氏的发展
王崇之后,琅琊王氏大约传了六代人,到王祥这一代,开始真正的爆发。
王祥是谁?就是二十四孝里卧冰求鲤的主人公,被后世称为孝圣。(这个故事就不再说了。)
民间演绎的故事有些夸张,但历史上,王祥确实是因为孝行而受到地方政府的关注。州郡多次请他做官,他都拒绝了,直到继母去世,他才在同父异母弟弟王览的劝说下出仕为官。
此时,正好是魏文帝曹丕当政时期,用人政策一改其父曹操唯才是举的做法,首推品行,再看才能。王祥以孝行闻名天下,自然受到朝廷器重,其后为官30余年,步步高升,位列三公。
西晋代魏之后,王祥仍为三公,并进封睢陵公。
王祥临终前,给子孙留下48字遗训,此后成为琅琊王氏族人遵循的家训。遗训这样说: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让。此五者,立身之本。
白话文就是:为人表里如一,有始有终,信守诺言,不圆滑世故,这是诚信;把荣誉和成绩让给他人,勇于担当过失和责任,谦逊低调,任劳任怨,此为推美引过;孝有大小,孝敬父母只是小孝,而提高修养,建立功业让家族扬名、父母有光,才是大孝;兄弟团结,家族和睦,此为悌;面对利益懂得谦让,生活保持清廉俭朴。
这五条,便是王祥所坚守的立身之本。临死前,他希望他的子孙后代都能谨记敦行。史书记载,琅琊王氏子孙皆奉而行之,王祥也因此成为琅琊王氏家风的奠定者。
3、琅琊王氏有多厉害
从王祥这一代起,琅琊王氏逐渐进入历史长河中最灿烂的一段。具体来说,琅琊王氏此后有三个支系人才辈出,影响两晋南北朝300多年历史:
一支起自王祥。他有5个儿子,3个早亡,剩下两个均官至太守,第三代、第四代也都是五品官。东晋南迁后,王祥这一支留在洛阳,后来慢慢衰落。
一支起自王祥的同父异母弟王览。王览以悌出名,保护哥哥王祥免受继母迫害,后来做到三品官。他有6个儿子,其中三品官2人、六品官4人。到第三代,出了王导、王敦、王旷等牛人,一下子把琅琊王氏推至家族显赫的顶点。第四代则有王羲之、王允之等人才。
整个琅琊王氏,王览这一支,人才是最盛的。史书说奕世多贤才,兴于江左矣,指的就是王览的后人在东晋建功立业。
还有一支起自王祥、王览的从祖兄弟 (同一个曾祖父、不同祖父的兄弟)王雄。王雄有2个儿子,一个做到梁州刺史,一个做到平北将军。第三代出了两个牛人,一个是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另一个是王戎的堂弟、清谈大师、玄学领袖王衍,曾统帅西晋十几万军马,后被石勒围歼。总之,王雄这一支,在西晋末年的名声,盖过了王祥、王览那两支。
西晋王室衰微之际,琅琊王氏已为家族未雨绸缪。当时,认定中国已乱的王衍,分别派弟弟王澄、族弟王敦,出镇荆州和青州,说你们两个在外,我留在洛阳,这样家族就有三窟,可以确保无虞了。与此同时,王览的嫡长孙王导则举族奉琅琊王司马睿南下。这成为东晋王朝的起点。
至此,琅琊王氏四点两面对朝廷政治所形成的牵制格局已经形成。
司马睿移镇建康 (今南京) 后,南方的士族并未把这位向来没啥名气的西晋皇室放在眼里。很长时间,都没有一个士大夫来拜见他。
王导有意树立司马睿的权威,就和族兄王敦商定,在上巳节当天,让司马睿出游,而他们兄弟俩跟随在后。江南大族一看,琅琊王氏这样的北方望族都对司马睿这么毕恭毕敬,于是纷纷下拜。后来,王导又亲自出面,说服纪、顾这两个江南大族的人出来辅佐司马睿。纪、顾带头后,示范效应就出来了,史书说此后百姓归心。
西晋灭亡后,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北方世家大族迫于战乱,纷纷南迁,但他们看到司马睿后,都大失所望,认为此人不能成功立业。当他们见到王导,并与他深入交流后,这才放下心来:江左有辅佐霸业的管仲,我们可以不必担忧了。
在东晋,王导辅政,王敦掌军,朝中军政要员,多为琅琊王氏家族出身。琅琊王氏迎来全盛时期,史称王与马,共天下。
后来,王敦想为家族谋取更进一步,两次起兵作乱。由于失败,琅琊王氏从全盛时期进入守成阶段。
一直到唐朝时,李唐皇族刻意打击山东旧世族,并以科举取士取代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琅琊王氏虽然衰落了,但仍未解体。等到唐朝灭亡,所有世家大族均烟消云散,琅琊王氏才连同着彻底失落。
家风是什么又是如何影响到家族的每一个成员在山东省“齐鲁家风与时代精神——弘扬齐鲁优良家风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中,齐聚济南的17位齐鲁文化世家后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家风的作用。
曲阜孔氏 孔令绍后人分居各处仍和睦相处
治理一个大家庭,必须让每个家庭成员有所遵循,既要有硬性规定的严格要求,又要有家庭文化的软性影响。我的高祖就拟定了一套家规,其内容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自我检点,不扯滥务;居身简朴,辛勤劳杵;一丝一缕,恒念力物;粗茶淡饭,慎近酒酤;恪守信义,邻里互助;苦读诗书,繁我孔族。
多年来,我们的家规和家风发挥了巨大影响力,家族后人虽已分居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却仍一往情深,和睦相处。
受家风的影响,我截取几点简要一谈:再苦也要读书;饿死不贪不义之财;以平常心对人对事;老实忠厚也要有阳刚之气。
邹城孟氏 孟淑勤家风就是金科玉律
家是国家的基本组成。孟子说过,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孟氏家族的家训家风集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正心诚意、怀仁举义、积德扬善、尽孝为悌、富贵不*、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浩然正气。这也是孟氏族人信奉的金科玉律。
孟子之后,孟氏先贤名人辈出、彪炳史册。西魏孟信,名如其人,不卖病牛的故事成为古今以诚信示人的典型代表;明朝末年孟子第六十代嫡孙孟承光抗击闻香教,被俘之后威武不屈,以身殉国。
嘉祥曾氏 曾令霞忠义仁爱为曾子后人传承
曾子作为孔子的得意弟子,在儒学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修德行孝是曾氏家族的优良传统。历代曾氏族人恪守祖训,立身修德,忠孝传家,爱国爱民,继承和弘扬曾子思想。
修身是曾子重要的思想,自我反省是建立在严于律己的基础上的,他还强调“慎独”,即使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曾子的修身思想,在曾子家族中体现在重视家教上。此外,忠义、仁爱也为曾子后人所传承。
琅邪王氏 王军宝“信德孝悌让”家训遵守至今
王祥侍奉后母极孝,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王览孝友恭恪,名声仅次于王祥。
王祥死前遗言:“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后世子孙以“信、德、孝、悌、让”当做琅邪王氏家训,遵守至今。
明嘉靖皇帝朱厚熜亲题“孝悌格天”匾额,并改南仁里为孝友村。使吏部给予王览以奉祀生待遇,此后,琅邪王氏发祥地临沂孝友村,王氏三人世代有奉祀生待遇:王祥、王览、王羲之。
东海徐氏 徐学林续修家谱,好家风影响后代
徐氏最大的特点,一是民族观念、氏族意识比较强,非常团结有凝聚力。世界徐氏宗亲会总会现已成立近半个世纪,各省、市、县现在都有徐氏宗亲分会。
二是家庭文化的传承,用好的家规家训、好的家风教育影响后人。徐氏是大家族,根据所居住区域、郡望有总番号、分番号,各支系都有家谱,谱中都有家规、家训等内容。通过家谱的续修,将家族文化好的家风影响到后代。
齐州房氏 房道国名人辈出得益于独特家风
房彦谦,唐朝名相房玄龄之父。贯通经义,长于吏治,颇有政绩,被隋文帝誉为“天下第一能吏”。房玄龄,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
纵观北朝隋唐时期的房姓历史,文武兼备,名人辈出,既得益于齐鲁大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与其独特的优良家风相关。概言之:“文武兼修,爱国敬业”。文臣以房彦谦、房玄龄为代表,武将有唐初大将房仁裕等。
菏泽晁氏 晁岱明孝义之士满载于家谱中
晁姓一族,不但孝义之士满载于我们的家谱之中,而且出了不少名臣良吏和饱学之士。
宋代晁氏诗书传家,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族,人才辈出,文献相承。晁氏家族历数百年而家声不坠,与晁氏文化传承与文献相续密切相关。晁氏一千多年前就开始创修家谱,千年的家族历史绵延不断,以之为载体,家族忠贞尚文的精神也一路延续至今。
临朐冯氏 冯玉红修身济世内化到精神
临朐冯氏自明代中叶起,形成了一个受到历代评论家赞许的文学世家。
冯裕开拓的青州诗坛以抒发性情为宗旨。自冯裕始,冯氏数代习染理学,躬行实践的品格和修身济世的思想已经积淀为一种家族“集体无意识”,内化到冯氏的精神世界。冯氏成员的立身行事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在朝则遇事敢言,持正不阿;在乡则立德行善,赈济贫乏。家学的影响使冯氏带有浓厚的理学气息。
在理学的熏染下,临朐冯氏也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在家族内部,家学与家风互为表里:精英人物传承家学,一般子弟亦不坠家风。
新城王氏 王毓棠400年长盛因秉承门风
新城王氏近400年长盛不衰、代不乏人,究其根源来自秉承门风、传承家训、身体力行和严明的家教。
王重光曾制定家训,突出“道义读书”四字箴言。王之垣着的《炳烛编》、《摄生编》字字珠玑,《历仕录》句句箴言,作为家训。
王渔洋,秉承家学门风。身为高官,平易近人。而对自己与家人生活上节衣缩食,公事之外,布衣粗履,毫不夸矜,对子女后代则身体力行并严加管教。在康熙三十六年,三子王启汸被任命为唐山县令后总不放心,专门写《手镜》五十条戒律,嘱托其为官之道,务必按其遵照执行,今天看来也不失为做官规范。
聊城杨氏 杨清润下传八代辈号就是家训
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楼是我国晚清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总计珍藏宋、元、明、清木刻印刷古籍四百余种,22万余卷,金石书画不胜枚举,为中国历史上官私藏书的典范。杨氏藏书始于“海源阁”第一代主人杨以增之父杨兆煜。
杨氏先人杨以增的父亲杨兆煜起名写下“以邵彝训,清白传家”,八字既是下传八代的辈号,更是传承家训。杨氏家人不仅取名体现了先人的思想,在行动上都做到了为官清廉,厚德忠孝。
诸城王氏 王金铃志承笔耕,不敢半日偷闲
王氏族风家风,相融不二。代接薪传,累世不泯。其特点为,重教擅学,端悫忠懿,蕴深博远,喜文好史。故尔,人育标望之才,吏有命代之士,赫然于世者众。
时至近现代,相州王氏中的王统照、王希坚、王愿坚,包括迁至台湾的王意坚等,是现代山东文学史上必不可少的录志****,其现象不能不说与族风家教有关。
本人作为相州王氏的后人,亦受族风家教影响和熏陶。先范若炬,祖训如令,遂约身以效,志承笔耕,不敢半日偷闲。
莱阳宋氏 宋彦仁人志士容不下一丝尘埃
宋氏家族明朝末年的兴盛,科举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而科举的成功,又以经学与文学的成功为基础。
明末清初,朝代更替中,我们家族的表现又是一个非常有民族气节、大义凛然的家族。崇祯十五年,面对异族的侵略,家族先人宋应亨、宋玫、宋瓘等率众守城而卒,用自己的行动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悲壮的英雄之歌。
这或许就是我们家族的魅力所在,诗人那独特的傲骨与浪漫思想的交融,使我们家族仁人志士容不下一丝尘埃,即使隐居,甚至败落也不低头弯腰的大无畏英雄主义气概凸显。
博山赵氏 赵扞东尊孝道讲仁义是共同精神
从我们家族人才辈出来看,赵氏家族存在着共同的家族精神。
我把它归纳为:第一,遵从孝道。这次续谱,我寻访了一百多个支系,所到之处,无不听到孝贤精神。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第二,讲求仁义。大家普遍认为,我们族人在做事与为人方面,非常注重言行,言必信,行必果,宁可自己吃亏,也不会坑害别人。这是我们的为人做事之道。
第三,崇尚教育。各地族人只要条件允许,都为子女提供最好的教育。教育子女要做好人,做善事,努力学习,服务社会。这是我们对未来的希望。
聊城傅氏 傅尚甲“和、清、勤”就是傅氏家风
自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之后,傅氏家族仕宦辈出、享誉齐鲁、名满东昌,成为鲁西一带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近代,傅氏家族除了博古通今、学贯中外的傅斯年这位着名大学者外,还出现了傅乐成、傅乐焕、傅乐淑三位历史学家。
如果用几个字概括傅氏家风的话,那就是“和”、“清”、“勤”。和,即和睦,和谐,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家庭和睦,团结四邻。清,即清廉,清白,居官清廉,清白做人,注重名节。勤,为官勤政爱民,做人勤奋进取。
德州田氏 田西娄即使才分有限,也不能不读书
田氏主要有以下家训:
读书明志,以礼自守,崇文尚学,尊法守礼:子孙才分有限,然不可不使读书。
勤俭朴素:制财用之节,量入以为出;勿奢华,稍存盈余。
孝悌:和睦勤俭者家必隆,垂戾骄奢家必败;无暇之玉可为国宝,孝悌之子可为家瑞。
慎交友:交游太广不止无益,往往多生是非;不孝不悌不可与为友。
栖霞牟氏 牟日宝乐善好施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乐善好施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牟氏庄园门前,长年都维持着一支数量庞大的“吃白食”人群,因为庄园一日三餐都会供应饭食。每逢大灾,口耳相传的灾民更是蜂拥而至,但牟家对于上门的灾民几乎全面赈济,对于本地贫户,也会以工代赈,尽量给他们饭吃。
安丘曹氏 曹生成家族教育重视个人品德
曹氏家族具有重教尚文的教育传统,家族教育既以科举出仕做官为目的,也非常重视家族成员个人品德素质的教育,从而使家族逐渐形成孝悌节义的良好家风。
安丘曹氏家风,从初期的勤俭持家,到“有余力则学文”,在吸取优秀的儒家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实际情况逐渐形成。这里面更多的是来自家族成员的言传身教,以家训族规规范家族成员行为,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最直接有效的家族教育。(齐鲁晚报 朱洪蕾刘春亮)
中国有一民间传说,讲的是孝圣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王祥是晋朝人,他的生母去世得很早,后来父亲娶了一房继室朱氏,可是继母朱氏对王祥并不好,有时候还在王祥的父亲面前搬弄是非,搞得父子俩的关系十分紧张。
王祥善良孝顺,即使面对这样恶毒的继母,他也万般孝顺。有一年的冬天,朱氏生了病,她对王祥说自己很想念鲤鱼的味道,要是能吃上一顿鲤鱼,病说不定就好了呢。孝顺的王祥一听吃鲤鱼能让继母的病好起来,就在天寒地冻的天气下去河里捕鱼。此时的河面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冰,王祥便脱掉上衣,卧于冰上。
说来也奇怪,按照正常的冰的融化速度,王祥只怕要冻死了,可是就在王祥卧上去的那一瞬间,冰面瞬间裂开一个口子,两条鲜活的鲤鱼就从裂缝中跳了出来。王祥见此,赶紧把鱼儿捡起来带回家了。
后来,朱氏又说自己想吃黄雀,黄雀很难抓到,王祥苦恼地坐在院子里惆怅如何抓捕黄雀的问题,结果就有好多好多只黄雀飞了过来。王祥拿网一收,抓了很多只。
就这样,王祥与朱氏这对继母子之间发生的一连串事情被传到了乡里,大家都称赞王祥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王祥的名声越来越大,朝廷听说以后,便征召他入朝为官。
历史上的王祥是西汉谏议大夫王吉的后代,他的祖父王仁甚至还官至青州刺史,王祥身为官宦之后,却在民间隐居了二十多年。王祥的父亲王融就是一个不愿意出仕的人,那时朝廷三番五次的征召王融入朝为官,都被王融拒绝了。我们不知道王融为何拒绝朝廷征召,却知道王祥隐居二十多年的原因,是他的继母和弟弟。
跟白雪公主的恶毒后妈一样,王祥的继母也不是个好的,在她的挑唆下,王融竟然命令王祥去打扫牛圈。王祥天性孝顺,又忠厚老实,被继母欺负了也不说,而是更加尽心尽力的孝顺父母。父母生病了,他衣不解带的照顾,还亲尝汤药。他家院子有棵红沙果树结了果子,朱氏命令王祥看好这棵树,每逢大风雨,王祥都害怕树被摧残死了,就抱着树哭泣。(有点夸张了哈)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为了让朱氏与弟弟过得平安,王祥这才决定隐居在庐江,朝廷多次征召他,他也不离开弟弟和继母。
后来,朱氏去世,王祥悲伤不已,到了走路都要拄拐杖的地步。再后来朝廷来征召,他才答应担任别驾从事史。王祥刚赴任就碰到了盗寇之乱,他带领士兵亲自上阵清剿盗寇,最后将他们一一击破。
司马炎建立西晋称帝以后,拜王祥为太保,进封睢陵公。那时王祥年事已高,他觉得自己不适合再担任如此重任,就多次向晋武帝请辞,结果晋武帝非常相信他,拒绝王祥辞官。
王祥85岁时病逝,那时刚遇上晋武帝的生母王元姬去世,晋武帝事务繁忙,等伤心完了母亲的死,就说:“睢陵公的丧事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朕到现在为止每次想到他的死都还是很伤心,现在就正儿八经为他哭一场吧!”说完就痛哭起来。
之前,吕虔有一把刀,有人见过此刀后说这把刀的主人将来必定会成为朝廷三公,吕虔认为自己不是做三公的料,就把刀赠送给了王祥,王祥实在拒绝不了才接受的。后来王祥果然位列三公,临终前,王祥将这把刀传给了弟弟王览,后来王览的后代之中多贤才。
王东槐的“王”氏源源
本文2023-11-26 23:50:2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60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