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在百家姓中排名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6浏览:2收藏

宁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张

“”宁”百家姓排名第241

宁姓来源有四:1、春秋时卫大夫宁俞之后。2、出自姬姓。据《姓氏急就篇·注》及《姓氏考略》所载,文王之子卫康叔之后有卫成公,成公封其子季〓于宁邑(今河南修武),子孙以邑为氏(实与①相矛盾,宁俞为卫成公时忠臣,成公不可能把一地封于两人,与古制不符)。3、出自嬴姓。据《元和姓纂》所载,宁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以谥为氏。4、出自他族改姓而来。清满洲八旗姓宁古塔氏、宁佳氏等均有改为宁姓者;今满、蒙古等少数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宁俞。即宁武子,春秋时卫国人,卫文公、成公时大夫。成公无道为晋所攻,失国奔楚、陈,卒为晋侯所执。宁俞不避艰险,周旋其间,卒保其身,而济其君。孔子曰:“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因宁俞机智果敢,忠心耿耿,故后世宁姓尊宁俞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宁姓发源于春秋时卫国之宁邑,得姓不久,便风光显赫,见诸史册者有宁俞(宁武子)及其子宁相,宁殖(宁惠子)及其子宁喜(宁悼子),宁速(宁庄子)等均为卫大夫,另有被放逐于秦的卫国大夫宁跪,这样宁跪子孙和秦宁公之支庶便在陕西相融合,另宁戚仕于齐,子孙便落籍山东。战国时,有周威王师、赵国中牟(今属河南)人宁越,秦时有魏(今河北临漳)人宁昌,东阳(今安徽天长)人宁君,西汉时有东平亢父(今山东济宁)人宁寿,南阳穰(今河南邓州)人宁成,东汉有朝歌(今河南淇县)人宁季,广汉(今属四川)人宁叔。这些史实表明,在两汉时宁姓已分布于今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等黄河中下游省份,并有进入安徽、四川等南方省份者。魏晋南北朝时,宁姓曾繁盛于今山东济南一带,故后世宁姓有以济南为其郡望堂号的。当然,这一时期的宁姓也同其他中原士族一样,有避乱南迁进入今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份者,就连祖国西南端的广西也有了宁姓人家的足迹。隋唐两代,宁姓名人再次多见于史册,一改魏晋南北朝时期沉顿的局面,使宁姓发展呈现新局面。两宋以后,宁姓人南迁者渐渐多起来,并逐渐播迁于广东、福建。明初,山西宁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山东、河北、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有河北、京津等地之宁姓进入山海关以北繁衍生息,并有四川、广西之宁姓入迁云贵。张献忠屠川后,有湖南、湖北之宁姓填四川。清康乾年间以后,山东、河北、河南之宁姓随闯关东的风潮进入辽宁、吉林等地,并有闽粤沿海之宁姓入居台湾,山西之宁姓入迁内蒙,陕西之宁姓进入甘肃。如今,宁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吉林、陕西、湖南、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六省之宁姓约占全国汉族宁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

郡望堂号 宁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的郡望主要有:济南郡——汉代设置。治所在东平陵(故城在今山东章丘西),晋移治历城(今山东济南)。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章丘、济阳、邹平等地。

堂号:“济南”、“宽廉”、“解衣”等。�

宗族特征 1、宁姓济济多才,早在先秦时期,其名人便竞现史册。2、宁之古体有两种写法,一作宁,乃秦宁公之支庶,一作甯,乃卫康叔之后,但如果追根溯源的话,他们统统都是黄帝之裔,又加后俱简化为宁,所以宁姓人更无须分彼此了。3、曾任齐国上卿的卫国人宁戚,他用来打动齐桓公的歌曲可以说是古代较早的一首诗。歌曰:“南山矸白石烂,中有鲤血长尽半,生不逢尧与舜……,长夜漫漫何时旦。”

名人精粹 宁戚:卫国人,春秋时齐国大夫。他怀才不遇,隐于商贾,宿齐东门外。桓公外出他正在喂牛,叩角而歌。桓公闻而异之,谋于管仲。管仲根据他的擅长,向桓公推荐,遂任为大田(农官),后拜为大夫。宁成:南阳穰(今河南邓州)人,西汉酷吏。贪暴残酷,武帝时任内史,后畏罪解脱归家。再起为关都尉。人说:“宁成治,如狼牧羊。”宁纯:钦州钦江(今属广西)人,唐代官吏。世为俚帅。父为宁宣,隋时为合浦太守。唐高祖武德中归唐。父亡后,以纯为越州刺史。善抚众,能以诗书教其宗人,民俗向化,徙刺合州。宁赓: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唐代官吏。僖宗广明中黄巢起兵,赓与弟宁衮统乡兵拒之,守饶、歙二州。官至御史大夫。宁涛: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宋代画家。善画,师范宽,多作关右风景,以精雅称。宁智:绛州曲沃(今属山西)人,北宋学者。举乡贡进士。通《五经》,教授晋绛。其德性学问,为时所重。宁时凤:饶州浮梁(今属江西)人,南宋官吏。进士出身,官蕲春主簿。金兵至,众皆惊惧,独时凤慷慨陈词,卒死于难。宁玉: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元代将领。膂力绝人,从世祖渡江有功,授百夫。后攻襄樊、灭南宋,累官浙西道都元帅兼沿海上万户。宁正:凤阳府寿州(今属安徽)人,明初将领。沉着有胆略,随朱元璋征讨四方,并屯田数万顷,兵农饶足,积功至四川都指挥使,后守云南。宁钦:湖广衡阳(今属湖南)人,明代官吏。正德时为御史,谏武宗南巡。又奏革吉王府渔税,定递马之制,减带征之数。宁完我:辽宁辽阳人,清初大臣。天命间归降后金,后隶汉军正红旗。皇太极授为参将。后抚明朝百姓,主张仿明制,访六部、言官,又献灭明之策,皆被采纳。顺治时起为大学士、《明史》总裁官等。宁调元:湖南醴陵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诗人。留日期间入同盟会,民国成立后,任广东三佛铁路总办。后因参加二次革命,被袁世凯所杀。有《太一遗书》。

宁是中国第173个人口最多的姓氏,相对集中在河南、辽宁、湖南和河北。现在宁姓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57%,总人口约71万。

宁的名字和图腾:

宁的本义是安定、安宁。简,古代的一种房子,意思是有房子住。在心菜上,表示可以放心吃,安心吃。菜,是盛放食物的器具,意思是食物和饮料。有房有饭是稳定人心的两个主要因素。后来宁字后面加了一个丁,表示和夏天万物生长一样旺盛,也表达了强烈的和平愿望。或者只是添加它(_________________200000000以后,“蜜”这个字就被废弃了,而“福”和“子”这两个字就通用了。在古代,宁字多用作人名和地名。宁人把和平作为氏族崇拜的原始图腾,选择宁作为族名和族徽。

宁姓氏的由来与演变:

宁姓的来源有两种:姬姓和夷姓。

第一个出自姬姓。宁,商朝古国,位于河南获嘉东北,是商朝国王重要的狩猎场。商宁国是西周初年姬宁国的姓氏,后为晋义。康舒之后,魏武公生,吃于宁,之弟,叔许,跪以夷为氏。

第二项支出由姓氏赢得。是的曾孙施宁公,知书以施为氏。

外来基因的流入:

宁氏外来血液的流入最早发生在隋代,宁钦州刺史似乎是一个黑话民族。唐朝时,西苑蛮的酋长也姓宁。黎族和西苑蛮是今天广西壮族的先民。清初满族改姓汉时,满族八旗中的宁古塔、贾宁等姓氏都改姓宁氏。后来蒙古人被命名为奥格德格、宁嘎德、吉雅德,都改汉族姓氏为宁氏。

历史上宁姓的分布与迁徙:

先秦时期,宁氏主要居住在豫北地区。

到了宋代,宁姓人口稀少。宁姓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陕西、山西、甘肃、江西等地。

明代姓宁的约有8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9%,是明代第160个姓氏。宋元明六百年间,宁姓人口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可能与宁姓在华南地区汉化加速有关。宁姓主要分布在广西、福建、山东、湖南,62%的宁姓人口集中在这四个省份。其次,分布在江西、河北、山西、安徽等地。广西是宁姓第一大省,约占宁姓总人口的29%。全国形成了以梁光、民活乡、陆机为中心的宁姓三大聚集区。

宁姓在当代的分布与图谱:

宁姓人口约71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057%,居全国第173位。自宋代以来的1000年间,宁姓人口增长率一直呈形。目前在我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河南、辽宁、湖南、河北、安徽、山西、广西,约占宁总人口的61%。其次分布在陕西、山东、黑龙江、江西、内蒙古、广东,这六个省份占25%。河南是宁姓大省,宁姓人口占总人口的12%。全国重新形成了以河南为中心,北有河北、辽宁,南有湖南、广西的宁姓分布区。

宁姓分布在河南、陕西、河北东北部、山西大部、甘肃东部、新疆西北部、山东西部、湖北大部、重庆北部、安徽南部、江西、湖南南部、福建西部、广东南部、海南、

在广西大部分地区、云南西部、黑吉辽和内蒙古东北部,宁姓在当地人口中所占比例一般在012%以上,而

宁的传统文化:

姓宁的郡是祁县。还不如拿难度当它的堂名。“唐吉”这个名字来自春秋时期的雨凝。宁是魏武子。当龚伟掌权时,他从不上法庭。魏成功没有办法的时候,经常上朝,谈心,劝解。他被晋国挟持的时候,帮你恢复国家,世人称他为忠臣。孔子称赞他说:“如果一个国家有办法,这将是明智的,但如果它没有办法,这将是愚蠢的。”遥不可及,难。

宁姓的重要对联有四幅,如下:

这本书的整个章节;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

修改历史教科书的所有章节;辅助君主显示他的忠诚。

扣一首歌,就要当恶霸;生读书之气,死为王师。

智或愚,以保健康,助丰功伟绩;让我们唱首歌并保持住。朱维清是个天才。

名人频率和家族贤人:

从755到79000,支付了31位宁姓名人,占名人总数的007%,在名人姓氏排行榜中排名第208位;宁名医占全国医学博士总数的004%,排名第239位。宁姓艺人占全国艺人总数的003%,排名第241位。

历史上宁姓重要人物有:春秋时期魏大夫雨凝、齐上卿宁齐;宁岳,战国时周威公的老师;西汉都城卫宁城;魏横野,关震将军主簿毛宁;隋朝钦州刺史宁;唐朝在越州刺死宁淳,谏大夫宁体元,御史纪宁;宋代画家宁涛、宁九中;元浙西路元帅雨凝;明朝平羌将军、船山兵郑宁将军、大理左成、大理左智、御史高宁;弘文大清宁愿读完我;民国民主革命家宁调元。

宁姓血型:

宁人血型分布如下:O型占338%,A型占285%,B型占289%,AB型占88%。

是的,600年前宁氏家族山东章丘宁氏祖先落难,先后让两子向西跳,与西落脚,老二在山西稷山西位村落户,老大过河陕西合阳西王庄落户,现山西西位村己发展四千多宁氏后裔,陕西西王庄己发展一千六百多宁氏后裔,陕西宁氏三分一枝落户在合阳桥头河宁家湾,三百家前宁家湾分枝陕西汉中宁强县,宁强县有300多人。

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八十七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五。�

寻根溯源 宁姓来源有四:1、春秋时卫大夫宁俞之后。2、出自姬姓。据《姓氏急就篇·注》及《姓氏考略》所载,文王之子卫康叔之后有卫成公,成公封其子季〓于宁邑(今河南修武),子孙以邑为氏(实与①相矛盾,宁俞为卫成公时忠臣,成公不可能把一地封于两人,与古制不符)。3、出自嬴姓。据《元和姓纂》所载,宁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以谥为氏。4、出自他族改姓而来。清满洲八旗姓宁古塔氏、宁佳氏等均有改为宁姓者;今满、蒙古等少数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宁俞。即宁武子,春秋时卫国人,卫文公、成公时大夫。成公无道为晋所攻,失国奔楚、陈,卒为晋侯所执。宁俞不避艰险,周旋其间,卒保其身,而济其君。孔子曰:“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因宁俞机智果敢,忠心耿耿,故后世宁姓尊宁俞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宁姓发源于春秋时卫国之宁邑,得姓不久,便风光显赫,见诸史册者有宁俞(宁武子)及其子宁相,宁殖(宁惠子)及其子宁喜(宁悼子),宁速(宁庄子)等均为卫大夫,另有被放逐于秦的卫国大夫宁跪,这样宁跪子孙和秦宁公之支庶便在陕西相融合,另宁戚仕于齐,子孙便落籍山东。战国时,有周威王师、赵国中牟(今属河南)人宁越,秦时有魏(今河北临漳)人宁昌,东阳(今安徽天长)人宁君,西汉时有东平亢父(今山东济宁)人宁寿,南阳穰(今河南邓州)人宁成,东汉有朝歌(今河南淇县)人宁季,广汉(今属四川)人宁叔。这些史实表明,在两汉时宁姓已分布于今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等黄河中下游省份,并有进入安徽、四川等南方省份者。魏晋南北朝时,宁姓曾繁盛于今山东济南一带,故后世宁姓有以济南为其郡望堂号的。当然,这一时期的宁姓也同其他中原士族一样,有避乱南迁进入今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份者,就连祖国西南端的广西也有了宁姓人家的足迹。隋唐两代,宁姓名人再次多见于史册,一改魏晋南北朝时期沉顿的局面,使宁姓发展呈现新局面。两宋以后,宁姓人南迁者渐渐多起来,并逐渐播迁于广东、福建。明初,山西宁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山东、河北、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有河北、京津等地之宁姓进入山海关以北繁衍生息,并有四川、广西之宁姓入迁云贵。张献忠屠川后,有湖南、湖北之宁姓填四川。清康乾年间以后,山东、河北、河南之宁姓随闯关东的风潮进入辽宁、吉林等地,并有闽粤沿海之宁姓入居台湾,山西之宁姓入迁内蒙,陕西之宁姓进入甘肃。如今,宁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吉林、陕西、湖南、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六省之宁姓约占全国汉族宁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

郡望堂号 宁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的郡望主要有:济南郡——汉代设置。治所在东平陵(故城在今山东章丘西),晋移治历城(今山东济南)。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章丘、济阳、邹平等地。

堂号:“济南”、“宽廉”、“解衣”等。�

宗族特征 1、宁姓济济多才,早在先秦时期,其名人便竞现史册。2、宁之古体有两种写法,一作宁,乃秦宁公之支庶,一作甯,乃卫康叔之后,但如果追根溯源的话,他们统统都是黄帝之裔,又加后俱简化为宁,所以宁姓人更无须分彼此了。3、曾任齐国上卿的卫国人宁戚,他用来打动齐桓公的歌曲可以说是古代较早的一首诗。歌曰:“南山矸白石烂,中有鲤血长尽半,生不逢尧与舜……,长夜漫漫何时旦。”

名人精粹 宁戚:卫国人,春秋时齐国大夫。他怀才不遇,隐于商贾,宿齐东门外。桓公外出他正在喂牛,叩角而歌。桓公闻而异之,谋于管仲。管仲根据他的擅长,向桓公推荐,遂任为大田(农官),后拜为大夫。宁成:南阳穰(今河南邓州)人,西汉酷吏。贪暴残酷,武帝时任内史,后畏罪解脱归家。再起为关都尉。人说:“宁成治,如狼牧羊。”宁纯:钦州钦江(今属广西)人,唐代官吏。世为俚帅。父为宁宣,隋时为合浦太守。唐高祖武德中归唐。父亡后,以纯为越州刺史。善抚众,能以诗书教其宗人,民俗向化,徙刺合州。宁赓: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唐代官吏。僖宗广明中黄巢起兵,赓与弟宁衮统乡兵拒之,守饶、歙二州。官至御史大夫。宁涛: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宋代画家。善画,师范宽,多作关右风景,以精雅称。宁智:绛州曲沃(今属山西)人,北宋学者。举乡贡进士。通《五经》,教授晋绛。其德性学问,为时所重。宁时凤:饶州浮梁(今属江西)人,南宋官吏。进士出身,官蕲春主簿。金兵至,众皆惊惧,独时凤慷慨陈词,卒死于难。宁玉: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元代将领。膂力绝人,从世祖渡江有功,授百夫。后攻襄樊、灭南宋,累官浙西道都元帅兼沿海上万户。宁正:凤阳府寿州(今属安徽)人,明初将领。沉着有胆略,随朱元璋征讨四方,并屯田数万顷,兵农饶足,积功至四川都指挥使,后守云南。宁钦:湖广衡阳(今属湖南)人,明代官吏。正德时为御史,谏武宗南巡。又奏革吉王府渔税,定递马之制,减带征之数。宁完我:辽宁辽阳人,清初大臣。天命间归降后金,后隶汉军正红旗。皇太极授为参将。后抚明朝百姓,主张仿明制,访六部、言官,又献灭明之策,皆被采纳。顺治时起为大学士、《明史》总裁官等。宁调元:湖南醴陵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诗人。留日期间入同盟会,民国成立后,任广东三佛铁路总办。后因参加二次革命,被袁世凯所杀。有《太一遗书》。

1、宁戚

宁戚,春秋卫惠公时人,姬姓,甯氏,名戚,是现代甯(宁)姓始祖,卫国(今河南卫辉)人,早年怀经世济民之才而不得志。公元前680年,齐桓公拜宁戚为大夫。后长期任齐国大司田,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

杰出的政治家管仲十分推重宁戚,帮助齐桓公用好宁戚之长。他建议立宁戚为大司田主管农业的官员,他认为宁戚是有才能的农业专家,自己不如宁戚。宁戚由此负责齐国的农业生产,主持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并兴渔盐之利。奖励垦荒,薄取租赋,齐国很快富裕强盛起来。

2、宁喜

又称宁子、宁氏。谥悼子,宁惠子(姬姓,名殖)之子。春秋时期卫国卿大夫。卫献公三十~三十一年(公元前547~前546)在卫国任卿大夫。卫献公复位后厌恶宁喜恃傲专权,于是在卫献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46年)借大夫公孙免余之手杀死了宁喜,并将其陈尸于朝。

3、宁悌原

一名宁悌原,世称宁谏议,钦江县人,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44年)出生于钦江县。 出生宦海门第,宁氏家族在当时的钦廉地区为显族,能以中原文化教导蛮夷,开化族民。在南朝梁至唐初的一百多年间,宁氏“五世七刺史”。曾祖为廉州刺史,父封谏议大夫。

唐武后永昌元年(689年)会试考取进士,又参加宫廷贤良策试,当时应试者有1000多人,以成绩优异排名第九,官授秘书省校书郎。武后时授职校书郎,后累次升迁为谏议大夫。睿宗时,积极参与国事谏议,其见解深得睿宗赏识。唐玄宗时,原悌以谏议大夫兼修国史。

4、宁成

西汉酷吏。南阳郡穰县人。景帝时,先后任济南都尉、中尉。因贪暴残酷,宗室豪杰人人惴恐。武帝即位,徙为内史。后畏罪解脱归家,在家乡放高利贷,购陂田千余顷,役使贫民数千家,致产数千金,从骑数十。

约公元前124年,义纵从河内调任南阳太守,听说宁成在南阳家中闲居,等到义纵到达南阳关口,宁成跟随身后,往来迎送,但是义纵盛气凌人,不以礼相待。宁成也被株连有罪,至于孔姓和暴姓之流的豪门都逃亡而去,南阳的官吏百姓都怕得谨慎行动,不敢有错。

5、宁完我

宁完我(1593—1665年),字公甫,辽阳(今辽宁辽阳市)人,清朝初期大臣。后金天命年间,投降努尔哈赤,隶汉军正红旗。久预机务,遇事敢言。历任内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兼太子太傅。康熙四年(1665年)四月卒,谥号文毅。雍正年间,入祀贤良祠。

宁完我。是明末辽阳的边民,清太祖天命年间,宁完我投降了后金。投降初期为颖亲王萨哈廉做事,隶属于汉军正红旗。天聪四年,清军攻克了永平,后金命宁完我与满达海一起到永平宣谕安抚民众。接着又跟从清军攻克了大凌河并招抚察哈尔,因功被授为世职备御。

-宁戚

-宁喜

-宁原悌

-宁成

-宁完我

宁戚:卫国人,春秋时齐国大夫。他怀才不遇,隐于商贾,宿齐东门外。桓公外出他正在喂牛,叩角而歌。桓公闻而异之,谋于管仲。管仲根据他的擅长,向桓公推荐,遂任为大田(农官),后拜为大夫。

宁成:南阳穰(今河南邓州)人,西汉酷吏。贪暴残酷,武帝时任内史,后畏罪解脱归家。再起为关都尉。人说:“宁成治,如狼牧羊。

”宁纯:钦州钦江(今属广西)人,唐代官吏。世为俚帅。父为宁宣,隋时为合浦太守。唐高祖武德中归唐。父亡后,以纯为越州刺史。善抚众,能以诗书教其宗人,民俗向化,徙刺合州

。宁赓: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唐代官吏。僖宗广明中黄巢起兵,赓与弟宁衮统乡兵拒之,守饶、歙二州。官至御史大夫

宁涛: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宋代画家。善画,师范宽,多作关右风景,以精雅称

宁智:绛州曲沃(今属山西)人,北宋学者。举乡贡进士。通《五经》,教授晋绛。其德性学问,为时所重

宁正:凤阳府寿州(今属安徽)人,明初将领。沉着有胆略,随朱元璋征讨四方,并屯田数万顷,兵农饶足,积功至四川都指挥使,后守云南。

宁在百家姓中排名

“”宁”百家姓排名第241宁姓来源有四:1、春秋时卫大夫宁俞之后。2、出自姬姓。据《姓氏急就篇·注》及《姓氏考略》所载,文王之子卫康叔...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