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冶镇都有那几个村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6浏览:2收藏

铜冶镇都有那几个村,第1张

截至2021年10月,铜冶镇下辖25个行政村:南铜冶村、北铜冶村、西铜冶村、南甘子村、北甘子村、羊角庄村、东任村、南任村、西任村、岭底村、北故邑村、南故邑村、桥门沟村、永壁东街村、永壁南街村、永壁西街村、永壁北街村、耿家庄村、西良厢村、南杜村、北降壁村、莲花营村、小张庄村、南张庄村、南李庄村。 

铜冶镇:

铜冶镇,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地处鹿泉区西南部,东与寺家庄镇接壤,南与元氏县交界,西与上寨乡毗邻,北与上庄、韩庄两乡相连, 截至2021年10月,铜冶镇辖4个社区、25个行政村。 

建置沿革

1949年,铜冶镇境内属获鹿县第九区。

1952年,成立铜冶初级社。

1953年,设为南铜冶镇。

1956年,成立高级社。

1958年,成立铜冶公社。

1984年,改置铜冶镇。

1996年1月,永壁乡并入。

以上内容参考 -铜冶镇

湖北省十堰市有10堰。

清朝中叶,人们在陈家街东侧的百二河上拦河筑堰,沿河先后筑起6个堰;在花果境内的犟河上拦河筑堰,筑起4个堰,两处共10个堰,总称十堰。

关于堰的命名排序,都是根据在百二河上拦河筑堰,至此为第几个堰而得名叫几堰,并从而逐步形成区域性名称。十道堰历经沧桑,堰址早已不存在了,但是其中一些堰名如今仍在沿用。

1、头堰在花果头堰水库

头堰水库处,“头堰水库”几个大字出现在水库的大门上,表明这里就是头堰。据1999年12月出版的《十堰市志》记载:头堰水库1966年12月动工兴建,1970年5月竣工。1973年开始发挥效益。《十堰建设志》也记载,头堰水厂以头堰水库和黄龙水库为水源,两库调剂使用。

2、二堰在人民路、朝阳路南段两侧

二堰位于人民路、朝阳路南段两侧。相传人们为灌源农田,在百二河上拦河筑堰,至此为第二个堰而得名。建市后,这里成为市中心区重点建设地段之一。

《十堰地名溯源》一书还有关于二堰沟的描述,二堰沟在张湾区花果街道办事处的二堰村一带,即在方山路附近,从方山路界牌垭开始,往西直到二堰铺子。

3、三堰在十堰市老城区中部,泛指人民路南段。

三堰在十堰市老城区中部,泛指人民路南段,西临百二河。传说此地为百二河上所筑的第三个堰塘,故名。早年是一个山村,建市后,发展成为市区区片,十堰市城区繁华地段之一。三堰区片基本为原十堰市十堰公社三堰大队的范围。

4、四堰在朝阳中路。

在朝阳中路人保财险十堰分公司的路口,可以看到立着“四堰巷”的标识,百二河道旁边则竖有“四堰路”的路标,墙上还张贴着五堰街办四堰社区政策宣传栏。

5、五堰在五堰街道办事处辖区中部,是十堰城区最为繁华的地带。

五堰在五堰街道办事处辖区中部,城区人民路的中段。传说当地过去为了灌溉农田,在与人民路大致平行的百二河上拦河筑了几个堰塘,此地所筑的堰塘是第五个,故名。

十堰市建市是从五堰起步的。最初的市党政军机关就曾经设于五堰地段的李家岗村。五堰街道办事处是以辖区五堰区片之名来命名的。五堰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原属十堰公社的二堰、三堰、五堰、十堰、垭子大队,以及上门公社的土门、夏家店大队的辖区。

6、六堰在十堰市老城区中部。

六堰为城区区片名称,在十堰市老城区中部,泛指人民路、公园路与汉江路交界地带,为张湾区汉江路街道办事处辖区。传说此地为百二河上所筑的第六个堰塘,故名。早年是一个山村,建市后发展成为市区区片。六堰区片基本为原十堰市十堰公社六堰大队的范围。

7、七堰巷在张湾区实验中学路口

汉江中路张湾区实验中学路口处,有一条巷口立着“七堰巷”的标识,旁边是标名为“制动蹄厂”的公交车站台。

8、八堰路在汉江路刘家沟

在汉江路刘家沟沟口立着“八堰路”的标识,沟里为市社会福利院旧址,现为十堰市救助管理站所在地。

9、九堰在汉江路4路车终点站。

在汉江路4路车终点站,在东风社区北山法治文化广场旁边,可以看到路边竖有“九堰巷”的标识。

10、十堰并不是 “第十道堰”所在地。

《十堰地名志》也给予同样的解释,十堰不是第十个堰的所在地,今十堰所在地并没有堰,它的实际地点在百二河上的头堰与二堰之间即陈家街。

自从筑成10个堰以后,十堰则成为行政区划的一个专名,为后来历史上属郧县所辖的十堰保、店、乡、区、公社、大队等行政区划的驻地名称,而原陈家街的名称就自然消失了,人们惯称这里十堰。

参考资料:

十堰晚报--十道堰究竟在哪里?

2017年8月31日下午,红旗渠干部学院互动教学讲述“红旗渠的故事”。第一个走上台的红旗渠故事主人公就是救人英雄李改云。

 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改云桥”,坐落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东庄村的红旗渠总干渠上,它是红旗渠上唯一以人名命名的桥。当年修红旗渠时,李改云舍己救人的事迹就发生在这里。

李改云的娘家是姚村镇李家岗村的,1942年,她6岁时,由于天灾兵荒,父母带她和弟弟逃荒到山西省静乐县,1952年才回到家乡。她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16岁时加入共青团。19岁时,嫁给了井湾村的常保。她曾经在村里当过互助组组长、初级社社长、高级社妇女主任,1959年在井湾村入党。

红旗渠工程动工后,24岁的她响应县委号召,带人在这里施工,担任妇女营长。她干活身先士卒,关心姐妹们的生活,深受大家的爱戴。

1960年2月18日,她到这里的工地检查安全,抬头发现上面的山坡上有零碎石头滚落下来,十多方土石正在坍塌,而下面的民工们正在埋头干活,对从天而降的危险却全然不知。

她急忙大喊:“山石要塌了,快躲开!”绝大多数民工听到喊声都迅速跑到了安全地带,但是16岁的女青年郭焕珍却被这突如其来的险情惊呆了,眼看石头就要砸到她头上。千钧一发之际,李改云一个箭步冲上去,奋力将郭焕珍推开,自己却被砸倒了。

民工们急忙把她刨出来,送到了红旗渠总指挥部医院。1960年3月18日,林县县委作出《关于开展学习***员李改云模范事迹的决定》,她的英雄事迹很快传遍了整个红旗渠建设工地。她的壮举,变成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了红旗渠建设。

 1960年4月18日,河南省委专门派一架直升机到林县,把她接到郑州医治。经过精心治疗,她的生命保住了,但是右腿却终生残废。后来,她被表彰为红旗渠建设特等劳模。

  后来县委将李改云安排在林县图书馆工作。1993年光荣退休。在职期间和退休后,她多次到林州市的机关、厂矿、学校讲述当年修建红旗渠的事迹。现在她不顾年事已高,又来到红旗渠干部学院给我们讲述57年前的往事,她的精神感人至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2015年,辖36个村委会:王营村、

廓丰村、司龙庄村、高庄村、侯岗村、万岗村、双河村、

后楼村、王庄村、贾庄村、丁庄村、赵庄村、和庄村、

文岗村、叶冲村、丰山村、王鸣皋村、赵和庄村、

周庄村、草场铺村、优雅庄村、十里铺村、

门庄村、刘学庄村、大谷庄村、小谷庄村、

何桥村、汉店村、余庄村、泥河村、杨庄村

、霍口村、榆林平村、房庄村、李家岗村、尚营村。 河南省方城县清河乡地图

李鸿章祖父:祖父不详,因为李氏一族是从李鸿章父亲中进士才兴起,才有史料记载;李鸿章父亲:李文安;

李鸿章同辈:李瀚章、李鹤章、李蕴章、李凤章、李昭庆;

李鸿章子辈: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李经溥、李经义、李经馥、李国芝、李经翊、李经方、李经榘、李经叙;

李鸿章孙辈:李国杰、李国洵、李国源。

扩展资料

其先祖本姓许,从江西湖口迁至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李鸿章的八世祖许迎溪将次子慎所过继给姻亲李心庄。李家到李鸿章高祖时,终于勤俭致富,有田二顷。

父亲李文安(1801-1855)经多年苦读,终于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使李氏家族成为当地名门望族。

道光三年正月初五(1823年2月15日),李鸿章出生于合肥县东乡(今肥东县,现属合肥瑶海区)磨店乡。李鸿章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大哥李瀚章(1821-1899),后来也官至总督;三弟李鹤章、四弟李蕴章、五弟李凤章、六弟李昭庆(1835-1873),后来也都非富即贵。

-李鸿章

铜冶镇都有那几个村

截至2021年10月,铜冶镇下辖25个行政村:南铜冶村、北铜冶村、西铜冶村、南甘子村、北甘子村、羊角庄村、东任村、南任村、西任村、岭底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