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小姨多鹤》原著:看着最是泼辣的朱小环,才是最可怜的人
文/大路解忧馆儿
朱小环本是娘家的老闺女,受尽家人的宠爱,婚后和老公张俭也是恩爱有加,可就在她安心地享受着自己幸福的小日子时,一场事故让她失去了生育能力。
公婆张站长夫妇,为了让儿子传宗接代买回了日本孤女竹内多鹤作为他们家的“生子机器”,更让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朱小环结婚第二个月,就怀上了孩子,四五个月的时候镇上的接生婆都说一看腰身就知道小环怀的是个儿子,母凭子贵的小环更是受尽张家人的宠爱。
可在胎儿七个月的时候,小环外出却碰上了日本兵,她为了保住自己的清白和保护肚子里的孩子,惊慌失措地爬上了牛背,被摔下来, 她不只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还失去了生育能力。
小环的血被一盆一盆端出来,县城医院的老大夫穿的戴的也都是小环的血。他两只血手张着,问张家老两口和小环的男人张二孩:留大人留孩子他们得给他一句话。二孩说:“留大人。”二孩爸妈一声不吱。老大夫却不走,看了二孩一眼,低声告诉他,就是保住小环一条命以后也生不下孩子了,部件全坏了。
“部件坏了”的小环无法为张家添个一儿半女了,公婆张站长夫妇为了传宗接代,花七块大洋买回了战败国日本遗留的孤女竹内多鹤,作为张家的传宗接代的工具。
对此,朱小环曾经跑回娘家表示反抗,可是小环对张俭是掏心掏肝的爱,加上那个年代,没有了生育能力的女人,底气上就亏了一大截。
因为担心张家借机休了她,她只能接受婆家的安排,忍气吞声地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别的女人发生关系,她只盼望着多鹤尽快生下孩子然后离开她的家。
她眼看着丈夫把种子洒在那个日本女人身体里,眼看着自己的丈夫和那个日本女人生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孩子。
朱小环深爱着丈夫张俭,爱到深入到心肝骨子里,可为了让张家有后代,她不得不把张俭推到多鹤的床上,她心里很清楚即使不是多鹤,张家也会选择别人。
多鹤生了丫头,她羡慕嫉妒恨,甚至因为自己生不了孩子而自卑起来,她觉得自己已经是一块荒地了。
小环不知是妒忌还是动了感情,心里和身上都一阵虚弱。不能再分娩出血肉果实来,还要这诱陷做什么?正如小环她自己,两腿间是块枯黑的荒地。
张俭睡在多鹤身边的那些夜里,小环总会胡思乱想,她也曾有离开丈夫的念头,可这念头一生,她心就疼得不能自已。
她不得不安慰自己,好在多鹤生下丫头后,她把对张俭的爱部分转移到了丫头的身上,也算让她的心有了一点慰藉。
夜深人静的时候,朱小环一想到那些要跟二孩“不过了”的念头,心都要碎了。
小环从来没料到自己会如此爱一个孩子,她没法确定自己是不是把她当半个二孩在爱。看见她嘴唇、眼睛动出二孩的影子,她心里就一阵阵地热,她把丫头紧紧地抱起,紧得似乎要把丫头揉进自己肉里。
小环有苦只能咽到肚子里,公婆把能生养的多鹤当功臣,就连丈夫的心里也慢慢有了多鹤的位置,小环却只能痛快痛快自己的嘴:“等她给你生下个儿子,就把她扔出去。”
革命胜利,解放军来了安平镇,张家怕多鹤日本人的身份和他们借腹生子的事情败露,让张俭带着小环和多鹤、丫头离开了家乡。
没有了公婆的管束,小环不但没有限制丈夫和多鹤同房,反而扮演起了婆婆的角色, 她开始催张俭赶紧和多鹤生儿子,她甚至同意三人睡在一张床上,即使是夜里偶尔被张俭和多鹤吵醒,她也只是翻个身,提醒他们轻点。
小环对于孩子已经痴迷到了畸形的程度,也自卑到了畸形的程度,似乎她让丈夫和多鹤生孩子,自己就会有很多的孩子了。
当张俭钻到她的被子下时,她都会把他轰出去,让他把种子撒在多鹤那块肥田上,不要浪费在她这块不出苗的地上。
小环有“不和二孩过了”的念头,可每当这个念头起来,她就心碎了,她舍不得他的二孩,慢慢地又舍不得她的丫头,到后来舍不得她的儿子们,甚至是舍不得多鹤。
她想那就凑和过吧,这一凑和就是一辈子了。
不论是否本意,多鹤终究是作为一个和小环抢丈夫的女人出现的,她一出现,小环就表示出不快,可小环的不快其实也不是针对多鹤,她是对自身不幸遭遇的无奈。
她无处发泄而又无法改变,她只能乐观,只能安慰自己“凑和”吧,她也想恨多鹤,可她善良的本性让她慢慢地把多鹤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不由自主地去庇护她。
平日生活里,小环本就是照顾多鹤的,她只是把对多鹤的照顾隐藏在自己的“毒舌”中,也许让她嘴上占占便宜,小环会更开心一些。
小环第一次见她,嘴就没停过,拿一条头巾给她,会说:“赶不上你们日本鬼子的头巾好看,是不是?凑合吧,啊!好看的我能舍得给你吗?”给她一双棉鞋,她也会数落:“白捡一双鞋,凑合穿,别嫌旧,想穿新的自个儿做。”每回小日本婆都两眼发亮地看着她热情洋溢地发牢骚、出怨气,然后给她鞠躬,谢谢她的馈赠。
想必小环也是无数次想过,如果没有多鹤存在的生活该是多好的,她可以和她的二孩过着他们幸福的小日子,可当小环有机会“处理掉”多鹤时,她却坚定的选择了保护多鹤。
怀了双胞胎的多鹤,在临产的时候跑到山上透气,因为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有了生产反应,她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是小环第一个找到了她,帮她接了生。
在小环准备留下多鹤,自己先抱着孩子去找人帮忙时,她突然想到了狼,那时候她是有机会丢下多鹤的,可她终究还是不忍心。
一面忙着,她一面交代多鹤一动别动,就在原地躺着,她把孩子抱回家,再让张俭来背多鹤下山。
小环看看快没气了的多鹤,忽然想到了狼。她不知这座不高的山坡上会不会来狼。多鹤眼下可别成了狼的一堆好肉。
小环突然在石沟边上站住了。她浑身暴起一层鸡皮疙瘩。不是冷风吹的,是她让心里那个她不认识的念头给吓的。那个念头其实是她不敢认识,或者认识也死活抵赖。小环活了三十多年,多少歹念头从心里生在心里灭,统统不算数,但从来没有像刚才那个念头那样,让她毛发直竖。那念头是血淋淋的:是一群饿狼你牵我拽地争食之后,世上再也没有一个无亲无故的孤女多鹤了。
正是好时候,一双儿子刚出世。
小环站在哗哗作响的排汛沟边上,听着自己的歹念头哗哗流动,流走了。
她慢慢走回多鹤身边,坐下。两个孩子被捆紧了,不再为世界的无边无际而害怕大哭。小环拉起多鹤的手,手像死了一样,手心被松树干磨得又干又粗。她告诉多鹤她不能把她一个人留给狼,谁也说不准这山上会不会有狼。
小环也曾和张俭说过“等他给你生下儿子,就把她扔了”,可张俭真的把多鹤扔了的时候,小环却骂张俭缺德,她让张俭请了假,自己也不去上班了,到处张罗着去把多鹤找回来,她已经真心把多鹤当成了亲人。
多鹤回来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开始抵触自己后,产生了“和孩子同归于尽”的想法,又是小环的闲话家常把她救了下来。
小环甚至给张俭出主意让他哄回多鹤的心,她特意带丫头出去,给张俭和多鹤腾地方。
接着她不着边际地说起女人都是很贱的,跟一个男人有了肌肤之亲,就把自己的命化在男人的命里,这女人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何况不止肌肤之亲,还生了一窝他的孩子!她不承认她把命给了你也没用,那是她自己哄自己呢!
甚至是在多鹤回到日本五年半后,回到中国探亲时,小环看着多鹤穿着不合脚的鞋子,知道她生活窘迫,小环不忍拿她的钱,也不忍再让他为了张铁出国操心。
小环接受了不得不与另一个女人共享丈夫的身体,可没想到的是,突然某一天张俭却喜欢上了作为生子工具的多鹤,两人背着小环偷偷地约会长达两年。
两人又一次在俱乐部后台约会时被别人发现,张俭被当流氓抓了起来,当人们让他坦白和他偷情的女人时,小环为了保护张俭和多鹤,不顾脸面地把“屎盆子”扣在了自己的头上。
她没想到原本把她放在心尖儿上的张二孩,竟然会这样伤她的心,会这样不要脸、丢人现眼、散尽德行,她问自己,难道是自己对他疼的不够、爱的不足吗?
她难以接受他们竟然背着她做这样的事情,竟然把她当个外人,两人伤透了她的心,她难以接受她至亲至爱的两个人竟然背叛了她。
悲哀的是,小环慢慢地醒悟过来,她对丈夫以及这个家的感情早就已经变了,她已经不是家里的妻子,她成了一个身份模糊的存在。
为了保住这个家,不伤害其他人,她又一次选择了“凑合”,可她自己呢?她已经把曾经那个爽朗大方又“毒舌”的朱小环丢了。
要是三个成年人中间抽身走一个,丫头会怎样?丫头心目中的家就塌了。就像丫头走了,或者大孩、二孩走了,小环的家也塌了。这时来分谁是谁,不是已经太晚?分不出谁是谁了。
她对自己说:咳,凑合吧,看在孩子们的份儿上吧。她心底下其实明白,哪里有这么简单?她跟张俭也是这么说的:她看的是孩子情分。他看看她,当然明白没那么简单。这么不清不楚、窝里窝囊的十来年,缠进去的,都别想解脱开。
张俭因为被指控蓄意谋杀小石被关了起来,小环哭过之后,马上就振作起来安慰多鹤:这年头谁家没个被关起来的人?
家里挣钱的主力张俭进了监狱,多鹤也失去了工作,之前一工作就“心肝脾肺肾哪都不舒服”的小环,承担起了养家的责任。
起初,没有工作的小环只能靠着四处“打猎”补贴家用,“打猎”本是偷窃,是不好的行为,可却因为“打猎”的人是小环,而让人觉得辛酸又无奈。
家里挣钱的人进了监狱,好几个月都吃寡饭,没有油盐酱醋,更吃不起荤。能顺手捞到什么就赶紧捞。
夏天的时候,她出厂子大门可就不走正路了,沿着铁道走出去,两头都通田地,先拔一堆菱角秧子,再把偷捋的苋菜、钢管菜之类藏进头巾。
在所有东西卖完、换完之前,张俭的冤案就该昭雪了,要是没昭雪她也该找到工作了。路总不该走绝吧?
张俭被判刑了,小环没有要死要活,她去派出所闹了一张营业执照,开始替人缝补衣服、做新衣,因为担心多鹤再想不开,她时时刻刻地把她带在身边。
小环结交了一群“没档次”的朋友,靠着朋友她得了探视张俭的机会,她安慰狱中的张俭: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小环把三个子女真真的当成了自己的亲生骨肉在疼爱照料,可三个子女终究都有各自要走的人生道路,无法陪伴在小环的身边。
多鹤被久美找到回了日本,张俭从劳教农场回来之后,伤了身体,为了给张俭治病,多鹤五年半后回到中国,和张俭领了结婚证把他接到日本治疗,可没多久,张俭就在日本去世了。
小环甚至没有机会见她的二孩张俭最后一面。
遵守张俭的遗言,多鹤把丫头一家办到了日本,可她们在日本的生活也艰难,就连回国探亲,为了省路费,丫头也只舍得一个人回家。
大儿子张铁心心念念地到了日本,二儿子张刚也因为成家落户到别的城市很少回家了。
陪在晚年的小环身边的,只有大狗黑子了,她每天最期望的就是收到孩子们和多鹤的信。
朱小环这个人总是说着最狠的话,干着最暖的事,无论是对张俭、对多鹤,还是对孩子们,小环嘴上总是不饶人,办事却为他们考虑。
小环在家中像姐姐、像母亲、又像祖母,却不再像个妻子,她照料着每一个人,她了解每一个人,可她唯独忘了她自己,她活着活着就把自己给弄丢了,她活成了另一个人。
小环的晚年只剩一个人,有些孤苦凄凉,这也是读《小姨多鹤》的意难平吧。
——END——
我是大路解忧馆儿,努力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坚信读书明智,世上大部分的难题可以通过阅读解决,祝愿一切都美好!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系孔子二十世孙;其七世祖孔霸,系汉元帝老师,官居侍中;其父亲孔宙,官居太山郡都尉。以前在谈到孔子的时候提到,孔子的孙子孔伋作了《中庸》,这是四书之一。孔门后人:子慎曾经做过魏国的相国;孔鲋当过陈胜(秦末大泽乡起义领袖)的博士;孔鲋的弟弟子襄曾任汉惠帝的博士,后迁升长沙太守;孔安国为汉武帝的博士,官至临淮太守。参见文章:孔子:太优秀,太厉害,怀才不遇,历尽磨难,最终成为大圣人 所以,孔门之后多才俊、大儒。孔子人格、品德、才学等方面的影响力,不仅及于其弟子、后人、全世界,还及于其子孙后代,不愧是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大圣人。
孔融幼年时期就与众不同,可称得上是神童。 十岁 的时候,他跟随父亲去京城。当时河南尹李膺比较清高,不随便接待一般的士人及宾客,吩咐守门人:若非当世名人及世交,一律不得禀报。孔融很想见李膺,就来到他的府邸,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君的世交。”于是,守门人便进去通报,李膺邀请他进去。孔融进入府邸,李膺就问:“你的祖先父辈和我有什么情谊呢?为何说我们是世交?”孔融回答:“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李老君因道德、仁义相同而成为师生朋友,那么,我们应该就是延续多少代的世交了。” 在座宾客无不惊叹孔融的答话! 不久,太中大夫陈炜前来,人们把此事告诉他。他却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回答:“听您这话,想必您小时候不够聪明吧!”李膺听后哈哈大笑,夸奖孔融:“你将来一定能干一番大事!”此事, 说明孔融聪明、反应快、有胆识、善辩论
孔融十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因为过度悲伤,他 健康 受损,依靠别人扶着才能站起来。为此, 州郡乡里的人都佩服他的孝顺。 他生性好学,既能够博览群书,又能够掌握经典书籍的精要。
我们以前听说过孔融让梨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谦让有礼。是的, 孔融不愧是孔夫子的后人,家风家教都很好,他一家人都是品德高尚的人。 当时,有一个叫张俭的人(山阳人)得罪了中常侍侯览,侯览便陷害并准备逮捕张俭。张俭因为与孔融的哥哥孔褒有交情,就逃到孔家,恰好当时孔褒不在家,而孔融在家。张俭看到孔融年龄小(孔融当时十六岁),就没有告诉他实情。 孔融见张俭面带焦急之色,就说:“虽然我哥哥不在家,但我就不能做主吗?” 于是,张俭就暂时住在孔家。
后来此事泄露,当地很多官员受到逮捕;由于张俭已经逃脱,孔褒、孔融被逮捕入狱。当地郡县官吏不知道谁犯了罪。 孔融说:“是我留他住在我家的,是我犯罪。”孔褒说:“那个人是来求助我的,不是我弟弟的过失,是我犯罪。” 见此,官吏无法判断,就只好去问孔氏兄弟的母亲。 孔母说:“家中之事是长辈做主,所以犯罪的是我。” 就这样, 孔家一家人都争着承担死罪。 郡县官吏感到疑惑,不好判断,只好将此案上报朝廷定夺。最后,皇帝下诏判决孔褒一人有罪。 此后,孔融美名远扬,州郡送来任命文书,但孔融没有接受。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多么有用、高深: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融一家人品德修养都很高,有好处的时候,都是相互谦让;有过错的时候,都是相互争抢。 这样,一家人怎么能不和谐相处?兄弟姐妹之间怎么能搞不好关系?而我们现在呢,很多家庭搞不好关系,一个重要原因和表现是, 不懂得尊重、谦让,有好处的时候都去争抢,有过错的时候都相互推诿甚至指责,如此怎能搞好家庭关系? 所以,现在人应该多学学孔融那家人的做法,这就是孔子所强调、倡导的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是孝悌。 比如,孔子在《论语》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品德是才学技艺的前提和基础。 《礼记·礼运》里面说:“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后来,司徒杨赐征召孔融到他的司徒府任职。 孔融检举揭发了很多宦官的亲戚族人。 尚书因为畏惧宦官,就召孔融前去诘问,孔融一一陈述贪官的罪恶, 义正辞严,毫无阿谀奉承之态 。河南尹何进晋升为大将军,杨赐派孔融带着名帖去祝贺。可孔融进入何进的府邸后,没有等待通报,就夺回名帖,留下弹劾奏章而返回。何府人员都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想派刺客去刺杀孔融。不过,有人劝说何进:孔融名气很大,如果杀掉他,其他的豪杰之士都会远去;不如以礼相待,显示大将军的宽广胸怀。于是,何进恭敬请回孔融。后来,孔融迁升侍御史;因与中丞赵舍意见不合,托病辞官回家。
后来,孔融任司空曙部门负责人、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董卓专权,废少帝而改立献帝。因此, 每当有机会,孔融就发表匡正国政的意见。他的正直,触犯了董卓的心意 ,便被转任为议郎。当时,北海郡是黄巾军侵扰的要塞。于是,董卓提议让孔融担任北海郡太守, 目的是报复孔融。
孔融到北海郡赴任,一方面施行仁政,一方面防备黄巾军。孔融与黄巾军交战失败,情急之下,只好派太史慈向刘备(平原相)求救。刘备大为惊奇:“孔北海竟然还知道天下有我刘备?”于是派三千兵马去援救,黄巾军才溃散而去。
此时,袁绍、曹操的势力正强盛, 孔融保持中立,没有依附于任何一方。 当时有个叫左丞祖的人,劝说孔融应当结交一方势力。孔融深知袁绍、曹操这样的人,最终要图谋汉朝政权,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所以一怒之下就把左丞祖杀了。
孔融自恃气节清高,立志要平定国难,但他志大才疏,最终没有成功。后刘备推荐他任青州刺史。建安元年,青州受到袁谭的围攻。双方激战从春天一直到夏天,孔融这边只剩下几百人。当时,双方箭如雨下,兵器相接就像密针缝纫。 但孔融却照常读书,谈笑自若。 晚上,城池陷落,孔融逃奔东山,但其妻儿被袁谭俘获。
汉献帝迁都许昌后,朝廷任孔融为将作大匠,然后又任少府。 每当上朝议事的时候,孔融都引经据典来发表意见,其他公卿大臣都是列名附议。 曾经,马日磾(太傅)奉命出使山东,但当他到达淮南,多次对袁术表达投靠之意。袁术轻视侮辱他,夺去他的符节;马日磾想走,袁术又不准,想让马日磾做自己的将帅。马日磾感到悔恨,最后吐血而亡。马日磾的灵柩回到朝廷后,朝廷想为他举行隆重的丧礼。对此,只有孔融独自上书,认为马日磾作为朝廷使臣,本应不屈不挠,却想投靠奸臣袁术,不追究他也就罢了,不可为他举行丧礼。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很多人提议恢复残害肢体的酷刑,孔融上书认为不可,引经据典。朝廷又采纳了他的意见,没有恢复肉刑。荆州牧刘表不向朝廷上交赋税,还有许多非法的举动,后来竟然模仿帝王的礼仪。汉献帝下诏公开谴责此事,孔融上书认为应当予以隐讳而加强防务。汉献帝的儿子刘冯、刘祗相继死去,想为他们举行四季祭祀,征求孔融的意见。孔融认为不可,不符合礼制及先例。
最后,孔融迁升太中大夫。 他为人很宽容,很少忌恨他人,喜欢与士人交朋友,也乐于帮助、开导晚生后辈。 等他退居闲散的职务(退居二线)后,他家每天宾客盈门。他与蔡邕很友好(此前介绍过东汉才子蔡邕的故事,参见:东汉才子蔡邕:受到董卓提拔重用,三天内连任三官,却被王允处死) 每当他听到他人的优点,就把它看作好像是自己的一样 (没有嫉妒之心); 他经常当面指出他人的缺点,而背后经常讲这个人的好处 (不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人前不说人后乱说);他认为, 如果知道某人有才能而不举荐他,就是自己的过失 对人才的爱惜、重视。因此, 当时的很多英雄俊才都很信服他。
曹操攻打屠杀邺城,袁绍家的妇孺很多受到欺凌,曹操的儿子私下迎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曹操讨伐乌桓;庄家不收、战事不断,曹操上表要求制定禁酒令……对此, 孔融都写信给曹操,对他进行讽刺、侮辱。 曹操害怕孔融的这些言论流传出去会对自己不利,非常害怕;但由于孔融的名声太大,曹操只好容忍。
所以,曹操怨恨孔融。后来有人为了迎合曹操的心意而奏请罢免孔融的官职,给他捏造了罪名。于是, 曹操命人诬告孔融。朝廷批准了这些奏折,孔融被捕入狱,后被处死于街头,时年五十六岁,其妻子儿女也被杀。 当时, 孔融的女儿七岁,儿子九岁 ,因为年幼寄养在别人家,得到保全。孔融被抓走的时候,两个儿女正在下棋,没有起身。邻居问:“父亲被抓走了,你们作为子女,怎么不站起来呢?”他们回答:“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主人给他们喝肉汤,男孩因为口渴就喝了,女孩说:“今天有这样的灾祸,又能活多久,还有什么心情去喝肉汤呢?”于是,男孩大哭起来,不再喝汤。 有人把此事告诉曹操,曹操把他们兄妹二人也杀了。 当官府的人来抓他俩的时候,妹妹对哥哥说:“要是死后还能知晓事情,就能见到父母了,这不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吗?”于是, 两个小孩伸着脖颈接受砍头行刑,面不改色 ,在场的人们无不为他们感到可怜。
后来,魏文帝非常喜欢孔融的文才,常常感叹:“ 孔融的才华,足以与扬雄、班固齐名并列。 ”孔融一生创作的诗、文章等作品共有二十五篇。
史学家评论孔融时称赞道:“像孔文举这种具有高洁志向和直率真情的人,足以感动正义、抑制野心。正因如此,才使曹操生前不能实现他篡取汉家政权的企图,而由他的后代来完成。……劲烈啊,坚贞啊,孔融的品格可以与白玉、积霜媲美!”
参考资料
《后汉书·孔融列传》
分类: 教育/科学 >> 外语学习
问题描述: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
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②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笃虽好义,明廷③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
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
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岁余,卒于许下,年八十四。
解析: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是赵王张耳的后代。张俭的父亲张成,作过江夏太守。张俭起初被举荐为茂才(秀才),因为刺史(官职名)看不起他,于是托病不做事。
延熹(汉灵帝年号)八年,太守翟超请他做东部督邮(官职名)。当时中常侍(宦官官职名)侯览的家住在防东(地名),对百姓很残暴,所作所为都违法。张俭检举弹劾侯览以及侯览母亲的罪行,上奏请求处死他们。侯览扣押了他的奏章,没有到达皇帝那里,于是和侯览结下了冤仇。乡里人有个叫朱并的,向来奸诈邪恶,被张俭抛弃。也心怀怨恨,于是上奏说张俭和同郡(山阳郡)的二十四人结党,于是朝廷发文书逮捕他。张俭逃命,困顿窘迫的逃走,看到人家就去投奔,没有一家不因为尊重他的品行,不顾家破人亡的危险收容他的。后来流落到东莱(地名),住在李笃(人名)家里。外黄县县令毛钦带着士来到李笃家门口(来抓捕张俭),李笃悄悄对毛钦说:“张俭天下闻名,他逃命因为他没有犯罪。就算找到他,您忍心抓捕他吗?”
毛钦抚摸着李笃后背说:“蘧伯玉(陈秋时期卫国贤大夫)以自己独当君子为耻,你怎么独自履行仁义?”李笃说:“我虽然好讲义气,大人今天你也有一份啊(你应该也讲义气)。”毛钦叹息着带兵走了。李笃趁一次机会送张俭出塞,张俭所以幸免于难。他所投靠的人家,被重刑处死的有好几十人,家族亲属都被处死,整个地区都因为这萧条了。
中平(汉献帝年号)元年,结党案结束(不再追究),张俭于是回到乡里。大将军、三公(司徒、司马、司空)一起征聘他,又被举荐为“敦朴”(类似于“孝廉”的称号),公车(朝廷征聘士人的礼节)特征,任命他为少府(官职名),都推辞了。汉献帝初期,百姓遭遇饥荒,而张俭的生活也几乎不到温饱,却用尽全部财产,和乡里人共享,依靠它存活下来的好几百人。
建安(汉献帝年号)初期,朝廷征聘他为卫尉(官职名),不得已只好去任职。张俭发现曹操祖上的阴德开始显灵(意思是曹操的势力越来越大),于是关门悬车(把车闲置起来,意思是不出门),不参与政事。过了一年多,在许下(地名)去世,终年八十四岁。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张俭是一位前郭县的企业家和开发商,拥有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他曾在当地房地产开发领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贡献过很多创新性的房地产项目。如今,他已是前郭县房地产行业的重要人物之一。
再读《小姨多鹤》原著:看着最是泼辣的朱小环,才是最可怜的人
本文2023-11-26 21:05:5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59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