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族谱 http://www2.webng.com/vbg668/cbg/ 可以打开吗??
可以。我打开了。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A
丁姓人家
卜氏家园
卜商联谊会
于姓的天空
王氏源谭
王氏家谱网
王氏-中华
王氏-河北
方氏谱牒
方氏网络
方氏-台湾
尹氏译站
牛氏家园
甘氏宗亲网
孔氏宗亲网
孔氏论坛
毛氏族谱x
丘氏-中华
白氏宗亲
田氏族谱
田氏宗亲网
左氏家园
冉氏宗谱
史氏宗谱
石氏寻根
五心联谊会
江氏宗谱
江-话江厝
池氏宗亲网
向氏家园
成氏网站
成氏宗亲会
伍氏家族
朱子网
朱氏家谱x
仲氏宗亲网
米姓源流x
伊达氏宗族
庄氏宗亲会
匡氏家族网
B
李姓家谱
李氏网
李氏-小港
李氏-东坑
李氏-镇海
李氏家谱
李氏族谱
李氏公会
吴氏-永定
吴氏-华夏
吴氏家族
吴氏在线
汪氏家族志
汪氏宗亲网
初氏族谱
余氏族谱
余氏宗亲会
余氏-中华
余氏宗亲网
宋氏名录
宋氏宗亲
何氏台中会
何氏-世界
巫氏网
巫氏平阳堂
吕氏联谊会
吕氏大族谱
岳氏家谱
岳飞网
岑氏族谱
狄氏宗亲网X
别姓网X
角谷氏家谱
昌氏网
周氏-中华
林家花园
林氏族谱
林姓大族谱
林氏大族谱
林姓宗亲会
林氏-苗栗
林家-屏东
林氏部落格
林姓-海陆
韦氏族谱
范氏-浙江
范氏家谱
范氏-中华
范氏宗谱
范氏部落
金氏寻根
金氏族谱
金氏联谊会
C
幸氏家族网
明氏家族网
尚氏宗族
易氏-天下
房氏介绍
房氏-中华
冼氏宗谱
孟氏宗亲网
施氏宗亲会
施氏网站
胡氏宗亲网
胡氏家谱
胡氏-汉川
段氏家谱
信氏宗亲
侯氏族谱
侯氏在线
修氏宗亲
修氏渊源
姚
姚氏宗亲网
柳哲寻根室
纪氏宗祠
席氏宗亲网
夏氏家谱
夏氏家族
洪氏-南安
郝氏中华
柯蔡宗亲网x
柯氏公会
徐氏网页
徐姓联谊
徐氏-中华
涂氏-中华
涂涂氏家族
涂氏宗亲网
秦氏文化网
翁氏家园x
耿氏宗亲网
贡氏宗亲网
马氏家族
马氏-金紫
梁氏文化
梁氏家族网x
梁氏家谱网
D
袁氏家谱
袁氏研究
西袁氏
袁氏-中华
袁氏-湖北
韦氏宗亲网
孙子研究
孙氏纪念堂
曹姓查寻网
曹氏网
崔姓家园
崔氏宗亲网
崔氏-中华
莫氏庄园
高氏宗亲
高氏宗亲网
高氏家园
高氏家谱网
高氏族谱
高氏家谱
章氏宗亲
章氏宗亲网
章氏家族
毕氏家谱
辜氏族谱
辜氏家园1
辜氏家园2
粘氏宗亲
卿氏族谱
凌氏来源
凌氏宗亲网
戚氏族谱
戚氏家园
许氏-中国
许氏-中华
许氏文化
张姓家谱
张氏族谱
张氏家谱
张姓论坛
张氏一族
张姓-中华
张姓-安徽
张姓-湖南
张氏-挥公
黄氏台湾网
黄六成家谱
黄氏-广东
黄氏族谱
黄姓宗亲会
黄氏家谱
黄氏-其它
黄姓-潮人
黄氏全球网x
黄姓大家园
E
乔氏宗亲网
舒氏-中华
云氏宗亲网
费氏-中华
焦氏论坛
路氏族谱
董氏家族
森氏家族
冯氏族谱
揭氏家谱
靳氏家谱网
强氏族谱
唐氏宗亲网
唐杜氏家谱
曾
曾子
曾氏族谱1
曾氏族谱2
曾氏家谱
曾氏宗亲网
曾氏-海南
曾氏-中华
傅氏源流
傅氏族谱
程氏家谱
程氏联谊会
程氏宗亲网x
彭家网路
彭氏族谱
彭氏宗亲会x
贺姓来源
费氏-中华
温氏宗亲会
万氏起源
蒲
蒲氏家谱
詹氏统谱
詹姓公谱
詹姓大宗族
詹姓一家亲
詹氏-中华
邱氏论坛1
邱氏论坛2
邵氏家园
郝氏-中华
邓氏-金陵
F
郭姓研究网
郭氏宗谱
郭氏之源
郭氏之家
郑氏网
郑氏古厝
郑氏家族
郑氏文化馆
邹氏宗亲网
邹氏-中华
邹氏-范阳
鄢氏家族
鄢氏考源
邝氏族谱
酆氏家谱
陈氏宗亲会
陈氏宗亲网1
陈氏宗亲网2
陈氏论坛
陈排湾宗亲
陈氏-溪湖
陈氏-下曾
陈氏-下坑
陈氏-竹角
陈氏-路口
陈氏-凌村
陈氏-广州
陈氏-永和
陈州-中华
陈氏-永春
陈氏-九房
陈氏-南海
陈氏-台山
陈四源公业
陈氏在线x
陈氏大宗祠
陆氏家园
陶氏家谱x
陶氏会馆
陶氏族谱
陶渊明故里
隋氏族谱网
汤家村
汤氏家园
杨氏-九龙
杨氏-九龙
杨氏宗谱
杨氏-湖南
杨姓一家人
杨氏宗亲网
杨氏在线
杨姓论坛
杨家将
杨氏-台湾x
齐藤氏族谱
甄氏宗亲网
翟氏族谱
经姓家园
G
葛氏宗亲网
宁氏全球网
熊氏家谱
裴氏宗亲网
廖氏增谱
蔡氏-济阳
蔡氏-建阳
蔡氏联谊会
蔡回忆录
赵氏网
赵氏家谱
赵氏族谱x
诸葛氏家谱
纵氏族谱
宾氏家族
欧阳网
欧阳氏族谱
蒋氏家谱
蒋家全传
蒋氏文化x
黎氏大家园1
黎氏大家园2
黎氏大家园3
黎氏-电白
黎氏数据库
黎氏联谊会
黎氏宗会
黎氏论坛
刘氏族谱
刘氏西港谱
刘家老伙房
刘氏家园
刘姓社区
刘氏-中华
刘氏-汉家
刘氏-兰苑
刘氏-成都
刘氏-墨庄
刘氏-泊庄
刘氏-丰县
刘氏-太邱
刘氏-湖南
刘姓宗谱网
刘氏宗亲网
刘姓宗祠
刘姓宗亲会
刘氏联谊
练氏家族网
谌族网
攀家人
薛氏家族
骆氏宗亲
H
钱氏联谊会
应氏家园
钟氏情缘
潘氏宗亲网
阎氏通谱
阎氏家谱
赖氏宗祠
赖姓宗亲会
谢氏世谱序
谢氏大族谱
鲜氏家谱
简明家谱x
简氏家谱
简姓宗亲会
简姓天下
阙氏宗亲会
聂氏家园
苏氏族谱
苏氏-眉山
罗氏家园
罗氏通谱网
罗家祠堂
萧氏书山谱
萧氏-兰
普[普,读音作pǔ(ㄆㄨ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古代鲜卑族拓跋氏,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即北魏政权的第六位皇帝显祖献文皇帝,把北魏王朝拓跋氏皇族分为七个部分,以七个兄弟分别统率之。其中,北魏献帝的第二个哥哥原名为拓跋·普乃,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其名为姓氏者,称普乃氏,其后分衍有普屯氏、普周氏、普六茹氏等。
在北魏孝文帝实施汉化政策后,普乃氏、普屯氏、普周氏等,有省文汉化为单姓普氏者,亦有改为周氏者。
在史籍《魏书·官氏志》中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后隋朝时期的上柱国周摇,就是北魏献帝次兄普乃氏(普氏)的后代。
第二个渊源:源于彝族,出自彝族普除普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
在少数民族彝族中有普除普氏族,后取其首音的谐音“普”为汉字单姓,称普氏。
据史籍《史记·西南夷列传》的记载,先秦至两汉时期,彝族被称作“嶲”、“昆明”,处于“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状态,就是彝族的先民,如今仍聚居在马头山、底尼、阿戛米等地。
据史学界一些专家的考察,认为彝族祖先有可能是洪水时代的古滇人,从易门甲浦菜子山、赵普寨子山两个新石器遗址发现的石器、陶片来看,易门早就有古人类居住,这些土著古人与南迁的一部份氐羌族融合成为当地较早的彝族先民。
水塘乡的普氏家族,祖籍在南京,迁至昆明数代后,又被外族驱至易门浦贝,最后又被逐到水塘乡一带。普氏家族有四兄弟分别占居了红木箐、上村、阿戛米、三棵树等山寨。新华浪巴铺的普氏族人在明朝时期入滇,先落籍定远,后分支庙门,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移居浪巴铺)。而凹里簸普氏族人则氏在清朝光绪年间从牟定秧田冲迁入。
自两汉以后,内地汉族人民因各种历史原因陆续迁入云南,部份辗转至易门,与当地的土著彝族先民来往密切,互相融合,世代繁衍,形成了现在的彝族同胞。
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元朝时期蒙古族普鲁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蒙古族普鲁氏部落,元朝时期据驻毗沙普鲁地区(今新疆于田),毗沙在清朝时期称“于阗”,但非汉、唐时期的于阗(今新疆和田),普鲁地区以盛产昆山美玉和葡萄干。
普鲁,在蒙语中为“火山”之意,普鲁氏部落以为部落名称,后在明朝初期以谐音汉字改为普氏、鲁氏、陆氏等。
第四个渊源:源于鄂温克族,出自鄂温克族达普图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鄂温克族达普图氏,亦称大卜苏氏,世居黑龙江雅鲁河(今黑龙江嫩江支流雅鲁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以为姓氏者,满语为所Daputu Hala,后冠汉姓为普氏、达氏、图氏等。
第五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赫舍里氏,亦称何舍里氏,满语为Heseri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于唐朝末期女真族“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纥石列氏,以及金过时期女真族纥石烈部,以部为姓。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辉发部集聚区,包括辉发城、多壁城等)、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多尔济河、黑龙江色钦及穆理哈村、塔散堡(皆今辽宁锦县南塔山)等地。后多冠汉姓为何氏,亦有普氏、高氏、康氏、赫氏、张氏、芦氏、贺氏、索氏、英氏、郝氏、黑氏、佟氏等。
②满族嘉布塔喇氏,亦称嘉普塔喇氏、嘉塔喇氏,满语为Giyabutala Hala,世居辉发(今吉林柳河)、尼雅满山(今长白山地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普氏、贾氏。
③满族普佳氏,满语为Pugiya Hala,世居杏山地区(今辽宁锦州)。后多冠汉姓为普氏、蒲氏。
普姓是罕见姓氏(即总人口数在12万到12万的姓氏),当今分布北京、天津武清、河北尚义、山东鱼台、平邑、湖北老河口、云南陇川、泸水、河口、邱北、石林等地。另外,河南、山西(有说法是说多位于山西垣曲一带)也有普姓存在。汉、藏、彝、侗等民族有此姓。
湖北应城市长江埠有两个普姓村庄,有大普村和贾普村,有普姓人口一千人以上,并有代表人物在世界名人榜。潮汕在潮州湘桥区有数户普姓。
1、广东潮州字辈:
惠泽益千万,尚学士应光。淑德在儒修,诗书敏以求,邦家瞻硕范,平治裕鸿猷。
2、福建福州市郊卢滨洲村字辈:
天蔚日宏,世代兴隆,诗书济美,忠孝连芳,
文章启运,礼乐传家,积德为宝,作述辉明,生财有道,卿相贤良,才能俊秀。
成功可永,修善克昌。学宗孔孟,邦国时光。
3、福建顺昌榜山卢氏字辈:
甲辛生金,玉贤成德。均齐方正,安富尊荣,
文章礼乐,爵鼎冠裳,功丰绩伟,祚永泽长。
4、江西修水卢氏字辈:
崇儒重道从先进,盛德鸿才作大方,忠厚传家昌世绪,文章华国启贤良,二协懿亲为令嗣,恩培吉士佐中邦,谷贻早幸前谟永,祥发同瞻福祚长。
5、江西铜鼓县卢氏字辈:
日新全美德,礼义振人纲。道通和顺性,雍睦裕嘉祥,忠贤方晋拔,泽远庆源长。
6、浙江灵山卢氏字辈:
礼义廉能,惠爱慈谨,雅淑淳清,尊荣显耀,
谟烈鼎新,肃雍敦睦,伦叙修明,渊源昭穆。
7、河南商丘卢氏字辈:
文友新田,齐圣广渊,明允笃诚,仲肃恭懿,宣慈惠和,民庆贞祥,久卫太平。
8、江苏南京卢氏字辈:乾正仕有益,春后发大枝。
扩展资料:
据卢氏家谱记载,卢姓是我国的百家姓氏之一,排名第42名,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047%,卢姓的起源有六:
1、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裔,齐太公后裔孙高傒而来,以邑为姓,据《元和姓纂》所载:“姜氏,齐太公之后,至文公子高,高之孙高傒(人称傒公),食采于卢,今卢县也,因姓卢氏”,西周时炎帝后裔姜尚,字子牙,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春秋时代,齐太公的后裔高傒食采于卢,“因邑为姓”,故其后裔姓卢也,此居卢姓主要来源之首位。
2、出自复姓改单姓为卢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代,齐桓公之后,有一支取卢蒲氏,后来改成姓卢;又据《魏书·氏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莫卢氏为卢姓,是为河南洛阳卢姓,还有一支取“葛卢”为姓的,后来也改姓为卢。
3、古代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部有姓“莫芦”的,后来改为姓“芦”,再后来则去掉草字头,归于卢姓,又有少数民族姓“吐伏卢”、“豆卢”或“奚什卢”的,也改为姓卢。
4、出自他姓赐卢氏,据《隋书·卢太翼传》所载,隋炀帝赐河间人章仇(复姓)太翼姓卢,很有才华,备受隋炀帝看重,受赐姓“卢”,子孙也就随之归于卢姓,此支是为河间郡(治今河北献县东南)卢姓。
5、出自他姓改卢姓,如祖籍河北省范阳(后望于河南省光山)的雷姓人氏在北周之初改为卢姓;唐代有三原(后望于陕西省三原)的闾姓,经当朝皇帝特批,改姓为卢。
6、春秋时代的庐子国,有人以“庐”为姓,后则改为卢。
参考资料来源-卢氏家谱
转自911chacom兰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三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 兰[兰、阑、栏、斓,读音作lán(ㄌㄢ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公族之后,属于以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君主为郑穆公姬兰,姬兰是周厉王之子姬友(郑桓公)的裔孙,其支庶子孙中,有以王父名为姓氏者,称兰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楚庄王之幼子兰,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楚庄王芈旅(熊侣)封他的小儿子芈兰(熊兰)为上官邑(今河南滑县)的大夫,芈兰的后代子孙中,有以邑名为姓氏者,称上官氏;亦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兰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楚国有大夫食采于兰邑(今山东枣庄东二十五公里),其后裔子孙中有以邑名为姓氏者,称兰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古匈奴族休屠部乌洛兰氏、拔列兰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匈奴族休屠部的凉州乌洛兰氏、拔列兰氏,在南北朝时,归附于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拓拔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乌洛兰氏、拔列兰氏两氏族被改汉姓为兰氏、石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拓拔部,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拓拔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后: ①鲜卑族拓拔部中的是兰氏,亦称是连氏,后多改为改兰氏、连氏。 ②拓拔部嗢石兰氏,亦称乌石兰氏,后多改为兰氏、石氏。 ③拓拔部乌洛兰氏,后改为兰氏。 ④拓拔部仆兰氏,亦称普兰氏、蒲兰氏,后多改为仆氏、普氏、蒲氏,亦有改为兰氏者。 第六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独孤部,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初期,鲜卑族独孤部为北魏初期核心的八大家族之一,亦是构成北魏王朝的三十六部之一,除了部分族人仍为独孤氏外,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以前即有改为汉字单姓者,为兰氏、卜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羌族,出自古羌族白兰氏部落,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改姓为氏。 古羌族白兰氏,是在历史上开发青海的少数民族姓氏之一。后在南北朝时期大举迁徙于中国西南地区,在云南、贵州地区为古兰若人,其族后逐渐演进为彝族,其中即有以原部落称谓为汉姓兰氏者;在广西地区的族人逐渐演化为壮族,其中亦有以原部落称谓为汉姓兰氏者。 第八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女真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额哲氏,满语为Eje Hala,汉义为“骟牛”,世居兰河山,后有以居地名称取谐音汉姓为兰氏、哲氏者。 ②满族辉罗氏,源于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姓氏“会兰氏”,以姓为氏,满语为Huilo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乌拉(今吉林吉林)、松花江沿岸,后冠汉姓为兰氏、辉氏、何氏等。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拉库勒氏,亦称喇库勒氏、兰库拉氏,满语为Lakule Hala,世居木楞扎喇(今黑龙江牡丹江穆棱林区),后冠汉姓为兰氏、郎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①蒙古族扎赖氏,亦称札答兰氏、札只剌氏、茶赤剌氏,是成吉思汗的劲敌札木合的后裔,世居锡喇塔拉。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alai Hala。其族人中后有冠汉姓为兰氏者。 ②蒙古族乌兰氏,汉义为“红色”,世居呼伦贝尔、黑龙江。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n Hala。其族人中后有冠汉姓为兰氏、洪氏者。 第十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出自金国女真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必喇氏,亦称别兰氏、毕力扬氏,源于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姓氏“必兰氏”,世居和悠、长白山、黑龙江、乌苏里江口等地区。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ira Hala,汉义“河川”。后冠多汉姓为兰氏、杨氏等。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达斡尔族瓦兰氏,亦称瓦然氏,为托莫氏的一个分支。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lan Hala,汉义为“巧妙”。后冠多汉姓为兰氏、乔氏等。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回族,出自元朝官员谙都刺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文献《回族人物志·元》中记载,回族中的兰氏,源自元朝官员谙都刺家族。 谙都刺,字瑞芝,生于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祖父阿思兰,元朝初七随从大将军阿术征伐南宋,转战于河南江北各地,因功官至冀宁路(今山西太原)达鲁花赤(县令)。子孙因其名兰,遂以兰为氏。 回族姓氏中虽有音同字不同的“同源异姓”现象,但回族兰氏与蓝氏却不同源,不可混同! 二得姓始祖 姬兰。即郑穆公。公元前八零六年,周宣王把同父异母少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称郑桓公,为西周最后分封的一个诸侯国。下传至公元前六二七年,郑穆公即位。传说穆公之母生穆公时,梦见天使手执一株兰草,异常恭敬的赠予她,其时幽香扑鼻,醒来似乎余味无穷,不久产下一子,遂将其子取名为兰。姬兰在位二十二年,死后谥号为穆,史称郑穆公。其支庶有的以王父之名为氏,称兰姓。他们尊姬兰为其得姓始祖。 三迁徙分布: 兰氏人口总数在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三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二百六十六位。 郑穆公时,郑国已迁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 公元前375年郑国为韩国所灭。兰氏子孙纷纷外迁,大多西迁陈(都城今河南淮阳)、宋(都城在今河南商丘)间地。此后至秦汉,兰氏基本上在中原一带繁衍发展。 两汉时期,见诸史册之兰氏仅有武陵太守兰广和兰夫人,且只有只言片语,让人难知其详。魏晋南北朝时,先秦有将军兰殊,南朝有兰子云,中昌魏(今河北大名)人兰钦、兰夏礼父子。可见此际已有兰氏因仕宦之故徙居江南。 唐朝时期有涪州人(今重庆涪陵区)兰冲虚。证明在重庆、江苏等南方亦有了兰氏人活动的身影。兰氏曾长期称盛于今河北定州,山东莒县、河南平舆一带。 宋、元之际,兰氏因仕宦,躲避兵火、瘟灾等原因始大举播迁江南各地,广泛分布于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地。 元朝末期,山西因处于表里山河的特殊地理位置。对当时中原、江东一带饱受战火的老百姓而言,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世外桃源,故山西兰氏繁衍得较为兴盛。 明朝初期,山西兰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等地。明末张献忠屠川,使川地百姓人口锐减。 清朝暑期,伴随湖广填四川的运动,两湖之兰氏入迁四川。明、清两代,始有沿海之兰氏飘洋过海,或迁居台湾,或迁居东南亚各地。 如今,兰氏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福建、江西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兰氏人口总数约占全国兰氏人口的57%,而今在青海省就有兰氏村九个:互助县有兰家寨、兰家沟、三个兰家村,大通县有兰冲、上、下兰冲村,湟源县有兰占巴村。 四郡望堂号 兰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中山郡,汉代时所置,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州);2、汝南郡,汉代时所置,治所在平舆(今河南平舆北);3、东莞郡,汉为城阳郡,晋改称东莞,治所在莒(今山东莒县),后又改为东安。 堂号: “中山”、“平水”、“东莞”等。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据我老家的村民说,我们村就是那个时候从大槐树迁移出来,以充实北部边防的,村里的家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记起的。)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二十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到洪洞后,士兵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罗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迁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着他们的牌位,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墙,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悠悠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四百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大槐树楹联:香挹行襟留快饮;荫清古道倚斜阳。茶可解饮,碧乳澄香通世味;亭堪楼迹,绿槐夹道识乡情。 柳往槐来,到此应生离国感;水源木本,于今犹动故乡恩。 举传嘉树;荫庇群生。洪武移民传说传说某年山东大水,千里汪洋,唯有一孕尼姑,以瓮作舟,方免为鱼鳖,随波漂零于安徽风阳。后生下一娃,此人便是明太祖朱元璋。不久,其母死,朱元璋乞讨来山东寻根。呼人拜问,人皆亡之。朱元璋寻觅无缘,屈念归舟。待其鸾旗龙廷,便嫉恨山东夷祖之仇,遂发兵血洗山东。山东人民被屠戮殆尽,所剩者百不之一,以至造成了荒无人烟。这才有了以后的山西洪洞县大迁民。以上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几乎到了可以乱真的地步。"如我县几部姓氏族谱的序文中,居然也煞有介事地相迎合:"朱洪武血洗山东"、"朱洪武洗人烟"等。而徐、鲍两姓族谱,则几乎一字不差地记有下列文字:"自大明洪武即位,常遇春将军率花马军平山东道,平而复起者再三,于是赫然斯怒,所过州县无论盗贼良贱,概行诛戮,虽有存焉,然百不一二,是以地广人稀……。" "朱洪武血洗山东"之说,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山西洪洞迁民到底是怎么回事?据《明史》记载,元末明初"山东、北平数千里沃野之土,自兵燹以来尽化为榛莽之地,土著之民,流离军伍,不存什一"。"死者长已矣",苟活者朝不保夕。此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啼"的凄怆景象,从我县的部分姓氏族谱中,也有一定反映。如《李氏族谱》栽:"当是时,戎马在郊,干戈倥偬,遥遥数百里,敬载木主,尽室以行",百姓"俄而城市,俄而乡曲",漂泊不定,苦无宁居。《王氏族谱》:"兵燹之余,流离失所者指不胜屈。"《徐氏族谱》:"兴废不一,治乱多故,或因兵燹而飘零异域,或因水旱而流离四方,或染疾疫而辗转流徒。"《谭氏族谱》:"逆匪交讧,戕及无辜……安适之日甚少。"《毕氏族谱》:"南匪逆境,烽烟遍地。"《张氏族谱》:"转徙倥偬,苦无宁宇……举目谁亲?"等等,不一而足。 上述正史与民间记载互相印证,足以道出了当时山东大地"荒无人烟"的悲惨景象,是符合历史的真实的。然而,造成这种惨状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事实证明,造成这种惨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元末至明建文年间的四次兵乱所致。元朝统治者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后,为制止民族矛盾,分而治之,以达到项固其统治的目的,将各故人民按贵贱划分为四个等级。其中将汉人和南人划为最下等,从政治上,经济上实行残酷的民族歧视和压榨。致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起义军四起,群雄割据,战争频繁。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刘福通等各树旗帜,进行反元战争。其中以刘福通为首的红巾军起义,其势力"东逾齐鲁,西出函秦,南过闽广,北抵幽燕(《高丽史》)。"从义之民众至十余万人。先后与元军奋战达十三年之久。其中由毛贵率领的起义军自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始,就转战于山东一带。东路北伐军二次经山东一直打到大都附近之通县,后因受挫而又败北山东,这是第一次兵乱。其次,元朝统治者内讧迭起,诸王争城夺地,相互残杀,亦末能使山东人民幸免于战祸之中。可以说,帝位的争夺是一直与元朝相始终的,如仅从1308年到l 333年二十余年时间,就换了八个皇帝。第三,朱元璋削平群雄,乘势而起,在最后推翻元王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其进军计划是: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撤其羽翼;扼守潼关守之,使关陇之兵不能出关;然后以兵北上,直捣大都。此次兵乱,山东又首当其冲。 "靖难之变"(见《辞海》"靖难之役"条),使山东又罹第四次兵乱。朱元璋死后,明惠帝(太祖孙)即位,其叔朱棣以靖难(靖,平的意思;难,指皇帝周围有奸臣当道,皇帝有难,以兵平之—)之名,起兵夺取了皇位,内战达四年之久。由于朱棣遭到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兵部尚书铁玄等的抵抗,两方动兵几十万,鏖战于济南、济阳、济宁、兖州、汶上、东平、东阿、临清等地,又使这一地区的人民残遭战争涂炭。据《明史》和我县部分家族谱记载,除上述四次兵乱外,明初,中国沿海地区还时常遭受倭寇袭扰,致使山东沿海居民大量迁入本省内地和迁他省。这也是造成山东人烟稀少的原因之一。如上述,造成山东"荒无人烟"的原因是有载于史的。而所谓'"朱洪武洗山东"的说法,则是没有根据的。史实恰恰相反,朱元璋坐殿南京的第一年就"振恤中原贫民"(见《明史本纪》。下同)。并诏谕大臣们说: "中原之民,久为群雄所苦,流离相望,故命将北征,拯民水火。元祖宗功德在人,其子孙罔恤民隐,天厌弃之。君则有罪,民复何辜?前代革命之际,肆行屠戮,违天虐民,朕实不忍。诸将克城,毋肆焚掠,妄杀人,元之宗戚,成俾保全。庶几上答天心,下慰人望,以副联伐罪安民之意。不恭命者罚无赦。""新克州郡毋妄杀","避乱民复业者,听垦荒地,复三年","鳏寡孤独废疾者,存恤之"。第二年又诏曰;"齐、鲁之民馈粮给军,不惮千里,朕轸厥劳,已免元年田租,遭旱民未苏,其更赐一年。"洪武三年,又"免南畿、河南、山东、北平、浙东、江西广信,饶州今年田租。"洪武四年,"赈山东饥。免被灾郡县田租"等等。朱洪武对山东实行如上优恤政策的同时,当然还有残酷的盘剥与压榨的一面,本文不打算论及。而要着重说的是,作为一代封建君主,朱洪武是很谙于治国之道的。如大明定鼎之初,就对其天下来朝之府州县官说: "天下始定,民财力俱困,要在休养安息(《明史本纪》)。"而所采取的安邦定国之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实行了宽、狭乡之间移民的办法,即人口稠密地区迁民于人烟稀少地区。据《续文献通考》记联;"太祖至成祖间,屡徙山西、浙江民于河南、山左(即山东一编者注)。"据《明史》,朱洪武颁诏从山西迁民往山东,始于洪武四年:"徙山后(指山西、河北及内外长城之间地区一编者注)民三万五千户于内地。" 需要说明的是,迁民之举并非属朱洪武所首创,如汉高祖刘邦就实行过徙富民实关中的办法,宋太祖也曾"命兵士迁河东民万户于山东"(《宋史本纪》)。但朱洪武的功绩在于承前启后,为后来的永乐间大规模迁民,提供了经验。朱棣篡位登基,改元永乐。全国趋于平定后,他励精图治,采取了诸多医治战争创伤,富因强兵的重大措施。其措施之一,就是继承和发扬了父王朱洪武的迁民政策。据《明史》记载,自永乐建元始连续三年,仅从山西大舰模迁民实北京就有达三次,迁山西民往山东者,也曾有过相当的规模:"成祖核太原、平阳、泽、潞、辽、泌、汾州,令其丁多田少和无田之家分其丁田,以实河北、山东。" 据记栽,当时的移民机构就设在洪洞县的广济寺内,所有移民,均在此领取护照凭证、川资。不过这些移民并非全都是洪洞县人,而是尤以洪洞及附近地区为居多,亦有集他地民于兹以分而迁之的。因寺有棵大槐树,树上有个喜鹊窝,移民临行前或者在此相互倾诉别恨离情,或者以志不忘本,采集槐种包藏,以供立村时栽种,故山东各具相当量的谱牒碑碣中多有某某始祖自山西安洪洞县"大槐树"、"大槐树底"、"老鹊窝"、"老鸹窝"、"老鸦窝"迁居的记载。这也是"问我始祖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民谚产生的历史背景。综上所述,元末明初山东各地兵连祸结,饱经战争的蹂躏和摧残,以致形成了地广人稀的格局。而山西作为当时元末名将察罕帖木儿和其子扩廓帖木儿的根据地,四次兵乱均未波及。他们凭借天险屏障,统治严厉,社令秩序相对稳定,生产得以发展,因而生齿日繁,加之难民流入,一时形成了人稠地狭的地区。明太祖与成祖为均衡人口分布,发展农业生产,恢复中原经济,富国强兵,而采取了移民的措施。这便是山西大迁民的主要原区。因此说:"朱洪武血洗山东"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的真实的。以上简要叙述了山西迁民的主要原因和大体经过。但这并不等于说明初迁至山东之民都是来自山西。从我县地名考证材料看,迁自直隶(今河北)枣强者,虽然不象《蒲氏放谱》听说;"乡中民则迁自枣强蓟者盖十室而八九",但却也占有三分之一以上比例。其次就是迁自河南、四川的,也有迁自江苏、江西、陕西、浙江、云南等地的。其中有一次性迁未的,有几经辗转迁徒逐步而来的,也有迁至一地后,其子孙又分迁所至的。再有,迁民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就我县的情况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奉记所迁。如上述之山西洪洞迁民。 (二)、为避人祸战乱而迁。如《张氏族谱》: "元白莲教倡乱,避难迁于明洪武三年,入籍临朐。" 《窦氏族谱》:"世居燕山,兄弟三人元末避地青莱间。"《赵氏墓志》:"自洪武间因红巾军之乱,昆仲弟七人迁于山东青州府临朐县。"《刘氏族谱》:"元明之乱来兹临朐。"(三)、因逃丁而徒居。如《李氏族谱》:"元末诏简民丁分遣戊辽,兄弟遂各星散,易名改姓析居他所。"(四)、随军入籍。此类又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军裔于驻地入藉。如《孙氏族谱》:"明太祖出世",其祖"往南投于麾下,至洪武二年命子中祖随驾军给户,由任临朐县礼让乡德化坊军藉"。《刘氏祖塋》:"营于临朐县东南之佛山,敕赠武节将军,此吾刘氏所自出也。"另一种是弃甲复归原籍。如《张氏族谱》:"原籍山西平阳府大梅坡村","南宋避金之乱始迁临朐","大元至正时,辽东变,奉命守辽东,统兵亿万与常遇春战,兵败回居"。《冯氏族谱》:"洪武初年诏简山东民各三户徒一人戍辽东",其祖"踊跃而往,遂家于广宁",后"复籍于临朐"。另—种是随着改朝换代,旧朝军队就地隐藏姓埋名,入籍随俗。如《张氏族谱》:"始祖母遗像者,乃戎装乘马,貂皮暖额","来时胡服戌装,盖叔侄辈数人居然蒙古之俗也。"据辛寨镇谢家营村地名考证资料记载:元末,元朝大将"率残部落荒于此,卸甲为农,因村近半冢,遂名半中营,里人则格称卸甲营。后因不雅,遂取其谐音改为谢家营,并改姓为谢"。有碑文为证:"临朐县半中营帖木儿不花立石 兀难镇抚 云父母之墓 母大伦 哈刺伦 孝子 此木儿不花拜 至正六年四月"。(五)、因官封异地而入籍。如《山东扈氏家乘》:"世居祥符","诚汴京望族","宦临淄",其后裔"徙居临朐"。《郭氏族谱》:其始祖原籍"嵩山为齐氏,后迁淮安","仕山西平阳府知府,晋升山东布政司左参议诰援中宪大夫",其子"为礼部儒官,卜居淮邑","后迁于临朐"。《安氏先塋》:"先世为中州旧族","宫济南督经历,因来朐卜居。" (六)、因逃虫、水、旱疾等天灾迁居而来。此不繁举。总之,本文从"朱洪武血洗山东"的民间传说谈起,对明初山西迁民的情况和迁民的原因、历史背景、规模以及迁民的方式,作了初步探讨。但由于资料和水平所限,错误乏处在所难免,敬请知者不吝赐教。
姓氏渊源:
1、源于姬姓,黄帝的直系后裔,因此,杨氏的起源要从黄帝说起。
一世,黄帝:世嗣少典氏。少典氏为诸侯(有熊国君)。母曰附宝,视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有孕,二十四个月后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国于有熊,故号为有熊氏。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纳四妃,生二十五子。元妃西陵氏之女,曰嫘祖,生昌意、玄嚣、龙苗;二妃方累氏,又名白节,生休及清;三妃彤鱼氏,生妃及夷彭;四妃曰嫫母,貌恶而德充,生苍林、万阳。其众妾之子十六人而已;已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八月既望,帝在位百年崩,葬桥山,年一百十岁,传子玄嚣。
二世,玄嚣:名挚,黄帝次子。母嫘祖,感大星如虹,下临华清之祥而生帝。黄帝之世,降清江水,邑于穷桑,故号穷桑氏。国于青阳,因号青阳氏。以金德王天下,遂号金天氏。能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都曲阜。在位八十四年崩,寿一百岁,葬于云阳,故后世又曰云阳氏。生子曰娇极。传位于兄昌意之子高阳,是为颛顼。
三世,娇极:玄嚣子,未继位。生子麦嗣位,是为帝喾。
四世,帝喾:娇极子,名夋。生而祥灵,十五岁佐颛顼帝受封于辛。三十岁以水德代高阳氏为天子。以其肇于帝,故号高辛氏,都于亳。帝四妃:元妃有邵氏女,曰姜嫄,与帝礼祀上帝而生稷;陈锋氏女曰庆都,有赤龙之祥,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有娥氏女曰简狄,祈于高襟,有飞燕之祥而生契;娥訾氏女曰常仪,生子挚。帝喾在位七十年崩,年一百零五岁,葬于顿丘。子挚嗣立。
五世,后稷:名弃,母有邵氏女,曰姜嫄,为帝喾元妃。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而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而不践;徙置平林,适会山林多人迁之;又弃之渠中冰上,飞鸟以翼覆之。姜嫄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因初欲弃之未果,因名为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则之。帝尧闻之,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封于邵,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卒,子檠玺立。
六世,檠玺:后稷子,袭父职,务稼穑。
七世,叔望:檠玺子,袭父职,务稼穑。
八世,不窟:叔望子,当夏太康政衰失国,不窟不务稼穑,遂失其官,逃窜西北戎狄间。生子曰鞠。
九世,鞠:不窟子。生子曰公刘。
十世,公刘:鞠子,虽在戎狄间,复修后稷之业。咸清甲子,自土沮漆渡渭,迁国于豳,百姓怀之,多从而保焉。周道之兴,实自此始。公刘卒,子庆节立。
十一世,庆节:公刘子,国于豳。庆节卒,子皇朴立。
十二世,皇朴:庆节子,嗣位豳国。
十三世,弗差:皇朴子,嗣位豳国。
十四世,毁喻:弗差子,嗣位豳国。
十五世,公非:毁喻子,嗣位豳国。
十六世,辟方:公非子,嗣位豳国。
十七世,高圉:辟方子,嗣位豳国。
十八世,侯侔:高圉子,嗣位豳国。
十九世,亚圉:侯侔子,嗣位豳国。
二十世,云都:亚圉子,嗣位豳国。
二十一世,太公:云都子,嗣位豳国。
二十二世,组绀:太公子,嗣位豳国。
二十三世,诸益:组绀子,嗣位豳国。
二十四世,公叔祖:诸盩子,嗣位豳国。
二十五世,古公亶父:公叔祖子。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因熏鬻、戎狄攻扰,遂去豳渡漆沮,逾梁山,止于岐山之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幼,尽归古公于歧下。及其傍国,闻古公贤,亦多归之。古公有长子曰泰伯,次日虞仲;其妃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太任生子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泰伯、次子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二人乃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古公卒,季历立,是为王季。
二十六世,季历:古公三子,修古公遗道,笃于仁义,诸侯顺之。王季卒,葬鄂县之南山,寿九十八岁。子昌立,是为西伯文王。
二十七世,文王昌:季历子,母曰太任。太任之性,诚一端庄,维德之行。及其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声,口不出傲言,而生文王。王生而圣瑞。及长,受殷纣命,为诸侯领袖,得专征伐,称西伯。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王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以此士多归之,诸侯响之,天下三分有其二。以服事,即位五十年,被囚羡里,后六年自歧下,迁都于丰邑,七年而崩,寿九十七岁,谥为周文王。葬雍州万年县西南十四公里毕原上(今陕西咸阳周文王陵)。太子发立,是为周武王。
二十八世,周武王发:周文王太子。商纣五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西伯(周文王)崩,太子发继位,以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爽、毕公高之徒皆左右。周武王率修文王绪业。时纣王无道,周武王以姜尚为师,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无前人,以东伐纣。周武王十一年农历12月戊午,师毕渡孟津,诸侯咸会,陈师牧野。商纣王闻周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拒周武王。周武王使帅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太公卒,驰于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心。周武王亟人,纣师皆倒兵,不战以归,周武王驰之,纣兵皆岸畔。纣走,登鹿台自焚而死。于是诸侯尊周武王为天子。十有九年十月,周武王有疾,后崩,寿九十三岁。葬雍州万年县西南十四公里毕原上。太子诵立,是为周成王。
⑴源于西周唐叔虞次子杨杼:
周朝灭掉唐国(诸侯国,今山西翼城)后,周成王把唐地封给他的弟弟唐叔(姬虞,字子平),并赏给他怀姓九宗。唐叔的儿子姬燮继位后,改唐国为晋国,这样唐叔就成周朝晋国的始祖。晋武公(唐叔虞十一世孙)时封次子于杨邑(今山西洪洞),称杨侯,是为杨氏人的受姓始祖。其世系为:
一世姬杼:周武王姬发之孙,唐叔虞之次子,晋侯燮父之弟。海南《杨氏宗谱》称其又名平杼,并尊其为杨氏开派之始祖,生于周成王二十年丙辰(公元前1085年)农历7月11日。周康王六年戊辰封杨侯,食采于杨国,始以杨为姓。逝世于周穆王二十三年(公元前999年)农历4月8日,终年八十五岁,谥号“忠廉”。葬于弘农西门外金龟形,乾山巽向。配姒氏,生于周成王二十五年(公元前1080年)农历2月2日,卒年待考,诰封贞静夫人。葬同夫山。生有二子:杨伯沃、杨仲沃。杨仲沃官拜中卿大夫,配政氏,生子杨唐。
二世杨伯沃:生于周康王二十三年(公元前1045年)农历3月3日子时袭杨侯。逝世于周孝王元年(公元前953年)农历5月14日,终年九十二岁,谥号“勤简”。葬山东武昌府东门外螃蟹形甲山庚向。配胥氏,生于周康王二十六年(公元前1042年)农历6月6日,终年八十九岁,诰封“专肃夫人”。葬同夫山,生子杨庚。
三世杨庚:生于周穆王元年(公元前1022年)农历4月20日丑时,逝世于周懿王十一年(公元前954年)农历10月16日,终年六十八岁,谥号“闵惠”。葬山东城南门外虎形,寅山申向。配贲氏,生于周穆王元年(公元前1022年)农历6月11日,逝世于公元前953年农历4月8日,终年七十六岁。葬同夫山。生子三:杨文、杨宜、杨亭。直,为邑宰,配郗(胥)氏,生子五:杨元始、杨元发、杨重邑、杨应春(青)、杨常五。杨亭官中都宰,配胥氏,生子三:杨统伯(阮伯)、杨耀高(叔蒿)、杨谓明。
四世杨文:生于周穆王二十三年(公元前999年)农历1月8日,袭杨侯,逝世于周夷王二十年(公元前913年)农历1月16日,终年八十六岁,谥号“清勤”。葬山东城南门外虎形,同父处。配山氏,生于周穆王二十三年(公元前999年)农历3月10日,逝世于周孝王二十三年(公元前930年)农历2月2日,终年六十九岁,谥号“端庄夫人”。葬山东武昌府东门外螃蟹形,甲山庚向,生子杨昭成。
五世杨昭成:生于周恭王元年(公元前974年)农历7月10日,袭杨侯,逝世于周夷王二十一年(公元前901年)农历6月10日,终年七十三岁,谥号“密察”。葬山东武昌府东门外同母处。配宣氏,生于周恭王七年(公元前967年)农历5月11日,逝世于周夷王三十四年(公元前882年)农历4月25日,终年八十五岁,谥号“敬德夫人”。葬同夫山。生子四:杨辛、杨康、杨京、杨襄。杨辛配向氏,生子六:杨冉、杨沈(游)、杨杭(慨)、杨载(栽)、杨骞、杨颜;杨京配万氏,生子二:杨羡明、杨羡光;杨襄官太傅,配华氏,诰封紫阁夫人,生子四:杨丰、杨礼、杨鳌、杨鲁。
六世杨康:生于周懿王十一年(公元前946年)农历9月14日,官周王朝卿士大臣。逝世于周夷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82年)农历12月20日,终年六十四岁,谥号“威烈”。葬古塘坳牛形,庚山甲向。配柳氏,生于周懿王五年(公元前952年)农历6月10日,逝世于周夷王三十六年(公元前889年)农历1月20日,终年七十三岁,封慈德夫人。葬同夫山。嗣祀子杨绍甲。
⑵源于西周宣王少子尚父:
西周的王位由周武王数传至周宣王时,已是西周末年,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周宣王有位小儿子,名尚父,因在周宣王时未能获得封爵,直到周幽王时才被封于杨,为侯爵,所以史籍也称他为杨侯,建立杨国,后为晋国兼并,原杨国侯族子孙从封邑命姓为杨氏。
⑶源于春秋晋太傅杨肸:
伯侨生文,文生突,食邑于羊舌,为羊舌大夫,这就成为后世的羊舌氏。羊舌辖有铜鞮、杨氏、平阳三邑。突生职,职生赤、肸、鲋、虎、季夙。其中第二子肸,字叔向,又称叔肸,是晋平公时的著名政治家,官居太傅之职,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邑(今山西洪洞),其子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称杨氏。
公元前514年晋灭强宗祁氏,羊舌氏,食我有子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今陕西华阴),称为杨氏。其后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是为山西杨氏。又据《广韵》、《通志》记载,周宣王少子尚父封于杨邑,号曰杨侯,后并于晋,因为氏。
2、源于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因为建树功勋而被统治者赐予大姓,以使其门庭生辉,光宗耀祖,是赐姓中最基本的类型。
隋朝杨义臣本姓尉迟氏,尉迟氏属西部鲜卑,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义臣之父尉迟崇,北周时为定州总管,隋初随行军总管达奚长儒与突厥交战,力战而死。当时义臣年幼,养于宫中,数年后奉诏宿卫宫掖。由于常在隋文帝杨坚左右,不免引起隋文帝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于是下诏:“义臣可赐姓杨氏,赐钱三万贯,酒三十斛,米麦各百斛,编之属籍,为皇从孙。”不仅赐予皇室姓氏,还确定了义臣在皇族的辈份,这在受赐姓者中,可谓极受恩遇。
3、源于冒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姓氏变化中另一种最普遍的现象,是他姓之人因为养父或主人姓杨而转从其姓。
西晋时候,活跃在武都仇池(今甘肃成县)一带的氏族首领百顷氐王杨飞龙,有外甥令狐茂搜,茂搜为飞龙养子,遂从其养主转姓杨氏。后来杨茂搜继飞龙为氐族首领,被晋愍帝封为骠骑将军。
从其养主现象最频繁的时期,为唐末五代。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方镇势力不断膨胀,一些方镇逐渐成为与中央相抗衡的独立王国。或出于政治野心,或为了自保其土,藩帅纷纷招兵买马,一些凶悍勇猛之徒,成为藩帅的义儿假子,转从养主之姓。宫中宦官为扩展自己的势力,也纷纷养他人为己子。从其养主而转姓的风气,一时大盛。
唐朝杨思朂,本姓苏,因为杨家养子,遂从养父姓杨。杨思朂是唐玄宗时期人,从史籍看,那时这种转姓现象尚不很多。以后情况就大不同了。杨复光,本姓乔,少时养于内侍杨玄价家,遂转姓杨。唐僖宗时,杨复光因镇压王仙芝起义军有功,被封为弘农郡公,而弘农(今河南灵宝)正是杨氏最显赫的郡望。杨守亮,本姓訾名亮,杨复光平定江西黄巢起义军时,得訾亮,养为假子,转姓杨,改名守亮。杨复恭,本姓林,因系宦官杨玄翼养子,遂转姓杨。杨复恭在唐僖宗时任左神策军中尉,后来定策立唐昭宗,权倾一时。
4、源于变姓,属于因故转姓为氏。
在中国革命史上,屡有这样的情形,革命者为了工作需要,转改姓名,以后原姓不再起用,所转之姓一直使用下去。
中共党员杨靖远,满族人,原姓赵,1938年任冀鲁边区抗日武装部队副司令员。次年1月被伪保安司令孙仲文杀害。
中共党员杨林,朝鲜平安北道人,原姓金名勋,1936年任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参谋长,在率先锋营强渡黄河的战斗中负重伤牺牲。
抗日名将杨靖宇将军,原姓马名尚德。
5、源于改姓,属于回归祖姓为氏。
有的杨氏成员因为特殊的原因,改了姓,后来又改回杨氏。
北宋名将杨继业,杨继业本名崇贵,后避北汉世祖刘崇名讳,改名重贵。杨重贵少年时投身刘崇,刘崇赐其姓刘,改名继业。刘崇之子刘承钧有养子刘继恩、刘继元、刘继忠,杨重贵赐姓名为刘继业,可能是因为刘崇长子刘贇早死无后,遂以杨重贵为刘继业而为其后嗣。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统兵攻北汉,围太原,北汉主刘继元降宋,而刘继业犹据城苦战。宋太宗喜其忠勇,喻刘继元招降继业。于是继业归宋,复姓杨氏,只名业。”杨继业归宋复姓。
过去有一户姓杨的到贵州台江巫脚乡翁慕沟居住,由于那里是苗族欧姓聚居区,这位杨氏苗民不久也改姓欧,以便同欧姓村民亲密相处。后来,他的兄弟又恢复杨氏。解放后,他的儿子也复姓杨。
6、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⑴白族:
杨氏一直是白族中的主要姓氏,人口最多,唐朝杨氏曾成为白族中的第一大姓。杨干贞,五代十国时大义宁国君主,白族,云南宾州人,先世为南诏权贵,大长和国时为剑川节度使,后为大天兴国权臣,公元927年灭大天兴国君,自立为主,改国号为大义宁国。不久因为暴虐被杀,在位八年。元朝以后,杨氏仍为白族大姓。杨鼐,白族,云南太和县人(今云南大理)。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举人,任黄州府(今湖北黄冈)通判,退休后居家四十余年,闭门读书,乡人都称他为长者。今天的云南喜洲地区是杨氏的聚居地。
⑵满族:
女真族杨氏原居乌拉(今吉林)的满族,隶属依彻满洲,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随军驻守凤凰城地区。后改为汉姓杨氏。
满族杨氏的祖先多为汉人。居住在吉林市的杨氏,祖先就居住在云南贵州,后迁居山东登州。康熙年间迁居吉林,耕种官田,因为能提前交纳五年的额粮,被批准入汉军镶黄旗,成为满人。这支杨氏自始祖杨荣至今已传十五世。
⑶纳西族:
杨昌,著名清朝纳西族散文家,云南丽江大研里人。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举人,任湖北天门等县知县,疏导江流和修筑大堤很有政绩。他的散文非常出众,著有《四下可斋》集。他还写有许多游记、杂记等,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深得士林叹服。他有大约三十篇文章被收入云南丛书《滇文丛录》《丽郡文征》等集中。
杨元之,著名清朝纳西族诗人,云南丽江大研里人。祖父杨本程,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中顺天乡试举人,任刑部主事。杨元之以善写汉、纳两读的诗出名。
⑷苗族:
杨再成,著名元朝苗族教育家,湖南城步人。大约于元皇庆元年(公元1313年)在城步建立儒林书院,对传播汉族文化、教育苗民子弟起过重大作用。
杨再兴,著名北宋末期苗族将领,原为农民起义军战将,曾在战场击毙岳飞的弟弟,后投降归附岳飞。他英勇善战,勇贯三军,后在抵御金兵时战死。
杨洪,六合人,著名明朝将领。父亲杨璟,杨洪初从明成祖北征,机警敏捷,以勇著称。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任都指挥同知,正统九年,击败兀良哈部,升任左都督,宣府总兵官,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任镇朔大将军。
⑸回族:
杨氏为回族主要姓氏之一,其来源也相当广泛。在史籍《回族人物志明朝》中记载:元朝的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之孙伯颜察儿,其后裔“居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之羊市,故改羊氏。”元朝被推翻后,为躲避战乱和免遭迫害,其后裔遂迁居山东益都,并改为杨氏。《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中记载:改“羊”为杨氏的还有明英宗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入附,授官德州卫百户的西域回回虎林比失。虎林比失有子羊羔儿,后裔均为杨氏,“遂成德州回回望族。”据河北、天津、北京、山东等地的回族家谱和口碑传说,他们均是随“燕王扫北”而来的南京钦天监杨家。明朝安徽歙县人杨光先,曾在清康熙四~七年(公元1665~1668年)任钦天监监正,其六世先祖杨凝为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的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后任南京刑部尚书,今安徽仍有其后裔。又据《蒲氏族谱》记载:“蒲本初号诚斋,东石开基公一世祖。崇漠公次子,借母氏姓杨”,今泉州有其后裔。据辽宁两部《杨氏家谱》记载:一支约在清康熙年间由山东武定府阳信县西营迁入沈阳西关,另一支是由明永乐初年从南京应天府迁至河北后,于第九世开始迁到奉天省沈阳的。在沈阳回族当中,杨氏为大姓,分支也不少,相传有“六杨”。在江苏镇江,据修于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的《杨氏族谱小引》记载:其先祖“洒公与弟西公“于唐初由西域进关,初居“陕西弘农郡”(今河南灵宝),繁衍十二世后,于宋初迁徙并定居镇江,故自称“弘农郡德润堂杨氏”。现镇江依然有“小杨家巷”的地名。杨氏至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已传至二十五世。由于“族广人繁”,分为“国、泰、民、安”四支,至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已传三十余世,始“立谱排字传世”。据推算,现今‘奇”字辈应为“洒公”。“西公’”第四十六世孙。据《回回历史和伊斯兰文化》记载:在杨氏中,也有个别是源于改氏,如明英宗时入附的西域回回老哈,其“子哈
中华大族谱 http://www2.webng.com/vbg668/cbg/ 可以打开吗??
本文2023-11-26 20:35:4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59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