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重庆叶姓家谱字辈?
楼主可以查一下叶氏宗祠族谱。
不过,据我所知,对于叶氏家族的分布,武隆应该是名不见经传的,即使在重庆境内的叶氏分布,武隆也是少人问津的。一般说起来,重庆境内,比较有影响的叶氏分布地主要为:
重庆江津、重庆忠县、重庆泸县、重庆大足
湖北某支叶氏字辈:文明兆瑞,继世永昌。续字辈:天星顺正,朝庭安邦,光宗耀祖,发传定章。
湖北恩施叶氏字辈:正大光明远,文章道德长,本端忠永茂,自立世炎方,仪龙仁生显,国兴振家邦,广信招宏达,思戌启元昌。
湖北武汉叶氏字辈:一本周宗,德泽恒芳,自天之佑,万世维昌,聪敏英杰,与祖争光,经伦治国,礼义兴邦,继文绍武,辉映南阳。
家乘即家谱,又称家传、氏谱、宗谱、族谱等,是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功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如今,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的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氏族谱的编修始于何时,已无从查考,就所见资料看,当在汉代就有了叶氏族谱,《梅州叶氏源流》载该族53世祖望,“字世贤,汉光禄大夫,灵帝时弃官隐居。建安二年渡江徙丹阳,宗谱源流自望创修”。蔡邕曾为之作序说:“……沈诸梁公,生于春秋,超迈等夷,尝慕孔子之道,而不得亲炙者,由子路之援引也,及为令尹司马于楚有功,封于叶,固以为姓,而为国之栋,故董仲舒于建元二年壬寅四月,作叶氏世爵赋,称其代不乏人……东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岁在己卯十一月议郎绍进爵光禄勋蔡邕伯喈顿首拜序。”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政治、社会、婚姻等方面注重出身门第,强调血缘关系的尊卑,修谱之风兴起,不但官方专设谱局编修各姓族谱,而且民间也广修家谱,此时的叶氏家谱当不在少数。隋唐开科取士,旧士族纷纷衰败,许多族谱在乱世中散佚。宋元明清各代,私修家谱风行,民间撰修有大量家谱,但保存下来的族谱多为清以后的,以叶氏族谱为例,《中国家谱目录》(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合编,1997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收录现存全国各地图书、档案部门的一百八十种叶氏家谱和《上海图书馆藏家谱提要》收录的九十二种叶氏族谱中,清朝以前编修的仅有八部,其余均为清朝和民国时期所编修。
是汉族
叶姓:名流辈出叶业繁,绿树成荫言根深
一、寻跟溯祖
叶姓来源有二:
1、出自芈姓沈氏,为帝颛顼的后代。据史书所载,帝颛顼的后裔陆终有一子名季连,赐姓芈。他的后裔鬻熊很有学问,作过文王的老师。后成王便追封其曾孙熊绎于荆山(今湖北西部)一带建立荆国,定国号为楚。春秋时,楚庄王有一曾孙叫戌,任沈县尹,有称沈尹戌。其后代就有人以沈为姓。沈尹戌后来任楚国左司马,他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深得楚人敬重。楚昭王十八年战死沙场,昭王封他的儿子沈诸梁在叶(今河南叶县南旧城),称为叶公。叶公曾平定白公胜的叛乱以复惠王,有功于楚,得封南阳,更获赐为公,后委其事于子,而退休于叶。其后人便以邑地为姓氏,称为叶氏。由上可见,沈、叶本为同宗。是为河南叶氏。
2、据《姓氏考略》所载,在我国古代的所谓南蛮之中,也有以叶为姓的。如春秋时吴国的叶雄是也。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崇信堂”:宋朝时有翰林学士叶梦得,在朝廷南渡的时候,任江东安抚使,领兵分据江津,使金兵不得渡江。朝廷升他为观文殿学士,调他担任福建安抚使。他打败金兵50多次,官至崇信节度使。叶姓还以“南阳”为堂号。
2、郡望
南阳郡:战国时秦昭王置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相当于现在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间地。
下邳郡:东汉时改临淮郡置国。治所在下邳(今江苏雎宁西北)。南朝宋时改为下邳郡。辖地北至江苏新沂、邳县,南至安徽嘉山,东至江苏涟水、淮安和清江市。
(来源:中国家谱网)
求重庆叶姓家谱字辈?
本文2023-11-26 19:45:5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59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