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家谱
陈 GENG 陈姓修订:介绍|族谱 修订史:介绍|族谱 在线族谱 纪念馆
--------------------------------------------------------------------------------
陈姓留言 | 网上宗祠 | 宗祠联络 | 功德薄 | 发展规划 | 宗祠排行
陈姓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姓。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灭掉了,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
陈姓除了源于国名,还有从其他姓氏改名而来的,其中有一支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成的。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时期鲜卑贵族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侯莫陈改为单姓陈。
一、陈姓迁变
经过数千年的繁衍生息,陈姓人已遍及中华大地,形成了以颍川、汝南、下邳、广陵、东海等地为中心的陈氏家族。陈姓由发源地向南迁移,始于西晋太尉陈伯,他举家南迁到今江苏丹阳县。后来,他的孙子陈世达做了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令,于是陈姓人又迁居到了浙江。陈霸先建立南朝陈,使陈氏家族显赫一时,遍布长江和粤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唐高宗时候,陈姓人进入福建和广东等地。五代十国以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又有大批陈姓人南迁,甚至向海外发展,从而进一步壮大了江南陈姓人的队伍。今日,陈姓已成为中国大陆第五大姓,台湾第一大姓。
二、陈姓辉煌耀乾坤
纵览古今,陈姓人在其家族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春秋时有孔子弟子之一陈元。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先河。汉朝初年的陈平曾辅佐刘邦,汉末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学家陈琳。西汉后期的陈汤曾多次出击匈奴。王莽统治时期的陈遵,权重一时,被封为嘉威侯。三国时有陈登,曾与父合谋离间吕布与袁术。晋朝陈寿的《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最受欢迎的史书之一。南北朝时期则有名将陈庆之、陈伯之等,而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陈姓人就是南朝陈的建立者陈霸先了。
唐宋时期,陈姓人也是名家荟萃、人才辈出。在政治上,唐朝时期有宰相陈叔达、陈希烈、陈夷行;宋代有与宦官斗争的陈禾、刚正不阿的陈俊卿。在文学、诗歌上,唐代有陈子昂、陈鸿、陈陶;宋代有陈彭年、陈师道、陈与义。此外,还有思想家、文学家陈亮,画家陈居中。唐宋时期还涌现出一批农民起义领袖,如唐末农民起义军的女首领陈硕真,南宋时期的陈、陈峒、陈三枪等。除此以外,唐宋时期的陈姓名人还有本姓陈的唐代高僧玄奘、名将陈玄礼等。元有红巾军将领陈友谅;明有散曲家陈铎,爱国诗人陈子龙,文学家陈继儒,旅行家陈诚、陈忱;清代有旅行家陈恭尹、陈文述、陈维崧、陈沆、陈端生、陈澧,思想家陈建、陈献章、陈确,画家陈洪绶等。出将入相的则有明末抗清名将陈子龙,清乾隆年间的东阁大学士陈宏谋,鸦片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陈化成。领导农民起义的则有清末天地会的首领陈开,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青年将领陈玉成、陈得才。清代还有经学家陈奂、陈立、陈乔枞,文学家陈澧。近现代有民主革命家陈作新、陈天华,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陈延年、陈毅、陈赓、陈云以及早期***的***陈独秀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国民党高级将领陈立夫、陈果夫、陈诚等。还有近代史学家陈寅恪、陈垣,著名学者陈望道,数学家陈景润,文学家陈衍,著名诗人陈三立、陈去病,画家陈衡恪,戏曲音乐家陈彦衡,剧作家陈墨香,**艺术家陈波儿。此外还有许多著名的华侨人物,如造福桑梓的陈宜禧、爱国实业家陈嘉庚、孙中山的密友陈友仁等。
三、陈姓名人
1农民起义领袖陈胜
陈胜,字涉,阳城人。陈胜年轻时靠给别人当长工为生,一次跟伙伴们在田间休息,他对伙伴们说:“如果我们之中有的人将来富贵了,可不要忘了老朋友啊!”大伙听了好笑,说:“你给人家卖力气种地,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唉,燕雀怎么能懂得鸿雁的志向!”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人被征去屯戍渔阳。当他们走到大泽乡的时候,连降暴雨使他们耽误了行程,按照秦朝的法律应该处斩。陈胜、吴广决定起义。他们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在一块白绸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把它塞在别人家捉的鱼的肚子里。兵士们买了鱼回来,发现了这块白绸上面的字,十分惊奇。到了半夜,吴广又悄悄跑到营房附近的一座破庙里,点起篝火,先装作狐狸叫,接着喊道:“大楚兴,陈胜王。”全营的兵士听了,更加又惊又怕。
陈胜、吴广见起义时机成熟了,于是杀掉带领他们的两个军官,在大泽乡发动了起义。起义队伍发展迅速,并在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自立为王。接着陈胜派兵攻打赵、魏等地,并派主力进攻关中地区,但由于秦军优势兵力的反扑,陈胜兵败后被叛徒庄贾杀害。
2《三国志》的作者陈寿
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自幼师从著名学者谯周,成年后在蜀汉任卫将军的属官主簿,后来成为皇帝身边管理奏章的重要官员。蜀汉后期,他被刘禅降为无级别的文书小吏——书佐。西晋建立以后,晋武帝又举他为孝廉,让他负责编修国史。他所著《三国志》被视为史学名著“四史”之一。
传说陈寿将要编纂《三国志》的时候,一天偶然遇到一位姓丁的梁州刺史,此人是丁仪、丁兄弟的后人。陈寿非常傲慢地对他说:“如果你给我一千斛米,那么我就给你的父辈们写一个非常好的传记。”那位刺史对他未加理睬,于是陈寿竟真的没有给丁氏兄弟立传。因此,当时的人们都以此事鄙薄其为人。不过陈寿所著《三国志》,文笔简洁,记事详实,是研究三国鼎立时期的重要史料,也成为后世《三国演义》的蓝本。
3醉眼丹青陈洪绶
陈洪绶,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老迟、悔迟、悔僧等,浙江诸暨枫桥人,明末著名画家。
陈洪绶幼年即喜爱画画,传说他五岁时,母亲叫他到舅舅家借竹筛,他见舅舅家新粉刷的墙案,忍不住登案画起了关羽像。画中关羽一手捋须,一手执《春秋》,长八九尺,神采奕奕,吓得舅舅直叩头。陈洪绶10岁时,拜著名画家孙伙、蓝瑛为师。据周亮工《读画录》上说,陈洪绶少年时曾把杭州府学李公麟所书的七十二贤石刻拿回家来反复进行临摹,并拿摹本向蓝瑛征求意见。蓝瑛说很像了,他很高兴;再进行临摹后又问,蓝瑛说,不像了,他反而更高兴了。由此可见,陈洪绶自幼就领悟出摹古不能拟古,而要从学习前人成就中创造自己的风格来。
陈洪绶的习画兴趣主要集中在人物画。14岁那年,他的作品只要一上集市,就有人出钱购买。15岁时他就应邀为人作寿图、寿文。他的代表作有《水浒叶子》、《博古叶子》、《九歌》、《西厢记》等绣像插图,均被名工木刻,被当代国际学者推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之中的第一人”,著有《宝纶堂集》、《避乱草》等。
陈洪绶虽然是明末杰出的画家,但一生境遇坎坷。他年轻时曾数次赴京应试而不中,不得已卖画积钱进入国子监,后看透了朝政上的黑暗、腐败,就拂袖而去。清朝政权建立后,有位王姓朋友劝陈洪绶去应试,他在诗中写道:“二王莫劝我为官……一双醉眼看青山。”他对明王朝既留恋又绝望,终于落发为僧,死时55岁。
陈姓网同第一馆 陈继儒 (陈继儒) 建馆于2000-3-21 9:36:39
陈姓网同最新馆 华侨实业家陈嘉庚纪念馆 (陈嘉庚) 建馆于2005-12-19 19:52:26
陈姓网同人气馆 电力公司-陈云生纪念馆 (陈云生) 当前访问量为241319人次
陈姓网同第一谱 陈氏家谱集 (110728) 园区
陈姓网同最新谱 宁波陈氏山东博山分支 (16904) 园区
陈姓网同人气谱 陈氏家谱集 (110728) 园区
描写江南小镇总喜欢用“小桥、流水、人家”。虽然落入俗套,可我却感同深受。这里水多,桥多,真可谓,“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有一种 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柳桥通水市,河港入湖田的独特景观,她就是同里,美丽的江南小镇。
初到小镇,没有半点陌生,儿时的记忆油然升起,一条条小河,一座座小桥,一股淡淡的鱼腥味,一句句陌生又熟悉的吴侬语,她真的是我梦中的故乡。一踏上小镇,我便目不暇接,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雪丽不知是受到了周作人先生《乌篷船》的蛊惑,还是对此船情有独钟,一进镇就想乘船。于是,我们便决定乘船游玩。
周先生笔下的乌篷船: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而我们乘坐的乌篷船全然没有竹片,只是一只小木船,简单,干净,坐在上面十分平稳。小船在水中飘荡,刚刚下过雨的河水有些浑浊,水纹细小柔美,涟漪渐生渐散,水面莲叶摇曳,几只鱼鹰立在船头……小船穿过一座座小桥,最有名的当然是“三桥”。这三桥位于镇中心,呈三足鼎立的姿态伫立在三条小河的交汇处,三座沧桑的小石桥都小巧玲珑,构筑典雅,每桥均有花岗石凿刻的楹联,其中一桥的楹联为:“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淡淡地道尽了同里的魅力。 同里人有“走三桥”的民间风俗。那是消灾避难、吉祥幸福的象征。他们说,走过太平桥,一年四季身体好;走过吉利桥,生意兴隆步步高;走过长庆桥,青春长驻永不老。船在一处码头停靠,我们走进了小镇。
镇内街巷逶迤,街回路转,幽深曲折。漫步在青石板路上,眼前的一座座宅院庄重而凝重,带来了太多沧桑感。一位面容秀美的姑娘走到我们面前。她身着碎花蓝布衣裤,脚踏一双粉红色拖鞋,手持一把雨伞,乌黑的头发简单而又自然,整个人看上去十分清丽。她的声音甜美,对于古镇的历史却能娓娓道来。这是个沧桑的小镇,有太多的历史沉淀,也有太多的历史故事。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里,养育了许多的名人。自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7年)至清末,同里先后出状元一人,进士四十二人,文武举人九十三人。古代著名里人有叶茵、徐纯夫、莫旦、邹益、梁时、何源、计成、王宠、朱鹤龄、沈桂芬、陆廉夫、袁龙等。近世以来,著名里人有陈去病、金松岑、严宝礼、费巩、王绍鏊、蓝公武、冯新德、杨天骥、费以复、刘汝醴、范烟桥、金国宝、沈善炯、冯英子等。倪瓒、顾瑛、韩奕、姚光孝、董其昌、殳丹生、沈德潜等也曾流寓同里。正有如此之人,才会创造出如此厚重的文化。
我们走进一处宅院,门匾上写有“退思园”。这座园子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内阁学士周德润勋任兰生盘踞利津、营私肥已。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处分,旋因查所勋都不实,部议革职位。任兰生落职回乡,花十万两银子建造宅园,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诗有“题取退思期补过,平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见园名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字东篱,诗文书画皆通。他根据江南水乡特点,因地制宜,精巧构思,历时两年建成此园。园占地仅九亩八分,既简朴无华,又素静淡雅,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明朗之感。
该园堂之北点缀建筑小品,堂之南的露台面临荷池,站立露台可环顾全园。沿曲径南行,至菰雨生凉轩。此轩又有一绝,轩底原有三条水道,荷池碧水循环其间。故轩内阴湿凉爽,自菰雨生凉轩穿过假山洞,沿石级盘旋而上,便来到堪称江南园林一绝的天桥,视野豁然开朗。眼前,波光粼粼,朵朵并蒂莲,漂浮在水面,水中鱼儿畅游,仿佛走入画中。步入庭中,遍植丛桂,早秋时分,也是馥郁芬芳。这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见绚丽多姿。
走出退思园,依然沉浸在美景之中。饥肠辘辘的朋友迫不及待的走进一家餐厅。一会儿,美味佳肴摆满桌子,一只浓油赤酱烧的状元蹄,红得发亮,吃在嘴里软糯甜香却又不腻,糯米鸭,太湖三白(太湖白鱼,太湖白虾和银鱼炒蛋),莼菜汤,清淡可口。主人的盛情令我们大饱口福。
这个周末,过得十分开心,江南小镇更是十分迷人。同里与周庄,一个大家闺秀,一个小家碧玉,我更喜欢这个大家闺秀—同里。
虎丘原名海涌山,位于苏州市西北,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誉,是我国现有城市园林中最早的名胜园林,乃闻名中外的风景旅游胜地。
春秋时虎丘为吴王行宫,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传说葬后3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另有说法是山丘之形似虎而得名。晋代司徒王旬和弟司空王珉在此建别墅,后舍宅为“虎丘山寺”。唐时因避太祖“李虎”讳,曾改名“武丘”。宋时改称“云岩禅寺”。清康熙时改为“虎阜禅寺”。唐代白居易任苏州郡守时,筑堤凿渠直达山前,人称“白公堤”,即今山塘街。以后又凿山麓,引水环山,风景更美。宋代诗人苏东坡曾说;“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
过山塘桥向东折北,就到虎丘的头山门,山门面对山塘河,对岸照壁上有“海涌流辉”四个大字。进门过海涌桥,即为二山门,也称断梁殿。系元代建筑,正梁分两段接合,结构特殊,且斗拱雄健,庄重而优美,乃虎丘山重要文物。出断梁殿上山,路西侧有“憨憨泉”,此井泉脉极佳,至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路东侧有一巨石中开如截,传为吴王阖闾的试剑石,事实上是典型的凝灰岩,沿着裂隙风化而成。再前路左是“枕头石”,相传晋时高僧生公倚此石读经,曾枕石而眠。路右侧为“贞娘墓”。有亭覆于其上,贞娘为唐代名妓,不甘污辱而自尽,与杭州西湖苏小小墓齐名。真娘墓东面土丘有“孙武子亭”,春秋时孙武曾在此演习兵法,操练娘子军。
上山大路尽头有巨石,平坦如砥,气势雄壮。相传阖闾墓筑成,吴王夫差怕泄漏秘密,把千余工匠杀死于此,遂称“千人石”。另一说生公在此说法,其下有千人列坐听经而得名。石旁有白莲池,池中有“点头石”,成语“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就源于此。附近石壁上“生公讲台”四字,为唐李阳冰篆书。“千人坐”三字为明胡缵宗书。千人坐北有“二仙亭”,乃纪念吕纯阳、陈抟两人,相传二仙曾在此下棋消遣。亭西石壁上有石刻两方,上书“虎丘剑池”四个大字,相传是唐颜真卿所书,但岁久剥蚀,“虎丘”二字为后人摹补。因此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千人坐后“别有洞天”圆洞门之内即为剑池,史载:“阖闾葬其下,以扁诸、鱼肠等剑三千殉葬,故以剑池名”。池呈长方形,水深约6米,终年不涸,两岸峭壁如削,藤萝斜挂,上跨飞桥,险峻奇丽,实为虎丘景色之最。剑池东崖壁刻“风壑云泉”,笔法圆润,相传为北宋米芾所书。西崖篆刻“剑池”二字宛转古拙,相传为王羲之墨迹。
从剑池循石级而上经“可中亭”,过“解脱门”,折向西便是“双吊桶”,即横跨于剑池上方峭壁间的石拱桥桥面上的两个井口,原为山最水所用。过桥西行便是“虎丘云岩寺塔”。俗称虎丘塔。原是晋王旬琴台故址。塔高482米,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它是苏州现存古塔中最早建造的仿楼阁式砖塔,雄浑古朴,有“江南第一古塔”之称。近300年来,此塔不断向西北倾斜,塔顶向北偏移234米,倾斜角为3°59',它是著名的中国斜塔,比意大利比萨斜塔早建400余年。近年经过多次加固修缮,塔身不均匀沉降得到了控制。塔院仙有御碑亭,亭北壁镌有康熙帝御诗。
虎丘塔西南,山顶最高处建有“致爽阁”,此处高阁幽雅,平台旷朗,远眺西南诸山,有“狮子回头望虎丘”之景观。致爽阁东南铁华岩下有“第三泉”,原名陆羽井,唐代茶圣陆羽评品为天下第三。泉旁建有茶室,供游人品茗,三泉水冲泡碧螺春茶也可谓“双绝”。泉南建有冷香阁,四周有梅树数百株,每值春寒料峭,暗香浮动,故名。阁南拥翠山庄依山而筑,园内有抱瓮轩、阁泉亭、月驾轩、灵澜精舍等建筑,大门前壁上嵌有“龙、虎、豹、熊”四个大字,清代陶茂森书。
虎丘白莲池东有石级53阶,俗称“五十三参”。取佛经“五十三参,参参见佛”之意。至顶到“云岩禅寺”正殿,内供释迦牟尼佛。大殿东是“五贤堂,再东为”“小吴轩”,轩处山的东南隅,飞驾出崖外,势极险峻,五十三参东有“仙人洞”,春秋时,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夫妇曾栖身于此,也称“勾践洞”。
虎丘山西南麓有“南社”发起组织者陈去病墓。东南麓有苏州独一无二的盆景园“万景山庄”,苏州盆景多以树桩为主,以古拙、清秀、淡雅自然的风格自成一派。
虎丘山后山恬静幽深,近年修复了“通幽轩”、“玉兰山房”,整修了“小武当”、“十八折”、“一百零八级”等景观。四周生态环境保护良好,丛林茂密,从1983年以来常有大群苍鹭飞至栖息,安度冬季,增添了“千万苍鹭聚虎丘”的奇观。
虎丘东首1公里许,山塘街青山绿水桥畔还有五人之墓,葛贤墓及明代《重修白公堤记》石幢等名胜古迹。
以上是从景点及历史源头来写,当然你也可以从虎丘的春夏秋冬,日出日落的景象来写,或者从虎丘一隅来写。写景寓人 寄情于景 等等 都可以写。
游玩的景点:
黎里镇
古镇黎里位于吴江东南30公里,地处江浙沪交界处,和同里,吴兴的织里,常熟的古里,共称江南“四里”,东距上海90公里,北离苏州45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唐时黎里为村落,南宋时成为集市,明代弘治年间升格为江南大镇,至今保存着明清遗存的古民居9万多平方米,保存着宋元古井及清代牌坊。
古镇丁字形市河全长2000余米,建于明清时期的古驳岸4000多米,横跨着10座始建于元代至清代的古石桥,河埠式样众多,有淌水式、双落水、单落水和悬挑式,双落水和单落水又分内凹式和外凸式等多种。驳岸和河埠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缆船石,有暗八仙、笔锭、如意、犀角、双桃、双桔、如意得鹿、瓶生蜂猴、瓶生三戟和五色旗等254颗,属江南古镇之最。
江苏省重点文保单位柳亚子故居,本是清乾隆时期工部尚书的私邸,前后六进,有乾隆题写“福”字、大学士稽璜题匾而得名的赐福堂,有太平天国将领遗留的龙凤瓦当,有栩栩如生的砖雕门楼,还有乾隆的梅花碑、刘墉与著名画家合作的祝嘏图。柳亚子故居收藏着国家一至三级文物藏品120件,待文物藏品152件,还有其他书画文物500余件。
除省文保单位柳亚子故居外,黎里尚有鸿寿堂、洛雅草堂、端本园、写韵楼、新咏楼、周宫傅祠堂、居退一步处等市级文保单位8处,市级控制文物单位18处。鸿寿堂内18个圆台形的木础,正是明代早期江南古建筑的特殊遗存,极富研究价值。
黎里的弄堂堪称江南古镇一绝,至今完好保存85条,其中70条为暗弄,57%以姓氏命名,以“周陈李蒯汝陆徐蔡”黎里八大姓命名的最多。弄堂多数超过60米,更有5条超过百米。弄堂是黎里民众在明清600余年中成功的生活实践,生活的需要、历史的沉积,弄堂的结构发生了种种变异,有双弄,有弄中弄,也有暗弄接明弄而成的三仚弄。
黎里历来人才辈出,南宋有特奏状元1名,进士26名,举人61名,贡生43名,秀才无数。南宋时有赵磻老、魏宪,至今留存的东圣堂就为纪念赵磻老而建。明代有太常寺少卿凌信,出使安南凭外交安抚了安南国王。清代有位居工部尚书的周元理,浙江布政使蒯士芗,抗击沙俄建立战功而晋升兵部尚书衔海军帮办张曜,徐达源编撰了第一部《黎里志》,蔡丙圻编撰了《黎里续志》,1903年,倪寿芝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校,开一代学风。辛亥革命后,涌现的名人更多,袁世凯复辟时宣布吴江独立讨袁的殷佩六、爱国诗人柳亚子、女革命家张应春等。还有南社、新南社的人物,较为著名的有:蔡寅、毛啸岑、朱剑芒等20多人。当代名人更多,有名医金一新、朱莲舫、金诵盘,第一代影星殷明珠、国际大法官倪正噢、水利专家汝贤、翻译家出版家蒯斯曛、世界著名教育家柳无忌、中国社科院副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汝信等等。
柳亚子纪念馆
柳亚子纪念馆在黎里镇中心街30号,占地近四亩,建筑面积3513平方米。南面街临河,北枕后河,东、西与民居相邻。整体建筑三路六进,前后以备弄相通。原为清乾隆工部尚书周元理(1706-1782)的宅邸——赐福堂。民国11年(1922),柳亚子向周氏后裔典租赐福堂的第四、五进房屋,从此就成为他生活起居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1980年列为吴江县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3月25日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5月辟为柳亚子纪念馆,1995年列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9月10日,柳亚子纪念馆被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纪念馆由门厅、茶厅、正厅、起居楼、藏书楼和碑廊组成。门厅“柳亚子纪念馆”额为屈武题赠。序厅陈列柳亚子汉白玉雕像,两侧墙面为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和柳亚子唱和词手迹,周恩来赠柳亚子的题词“铁肩担道义,棘手著文章”为楹联。正厅内以《峥嵘岁月,光辉一生》为题,按“青少年时代”“南社革命文学时期”等5个部分,用150余件历史文献和实物,系统地介绍柳亚子奋斗一生事迹。起居楼与藏书楼组成“走马堂楼”。楼上是柳亚子家庭20年代生活起居的复原场景。藏书楼客厅是柳亚子与同道好友纵论国事,探讨诗文的场所,磨剑室书斋位于东首,柳氏在此完成近200万字的文章、诗歌创作。藏书楼曾藏书44000余册。楼上西侧有“复壁”,民国16年(1927)5月8日夜,他藏身于此逃过当局的搜捕。后庭院内设柳氏家谱碑廊,存有书条石36方,为研究柳氏家族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纪念馆是收藏、保存、研究、陈列柳亚子与南社文物的专题纪念馆,藏品近千件。
赐福堂始建于清康熙(1161~1722)年间,乾隆(1736~1796)重修。大学士嵇璜(1711—1794)题赐福堂匾。主体布局规整,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堂内装饰,集雕、塑、绘于一体。四座门楼构筑精美,集中民间雕刻艺术的精华,厅前“竹林七贤”门楼,因其构图题材丰富,雕刻工艺精湛,50年代被移至江苏博物馆收藏。藏书楼前的砖细墙门,字额“天赐纯嘏”为康熙翰林学士许汝霖所题,为建筑的断代提供实证。
黎里公园
黎里公园位于黎新社区。1992年11月,黎里公园建设工程启动,当年新建永久性围墙240米。是年底,因太浦河疏浚工程开工,后场荡为水面湖荡排泥场,黎里公园建设只能缓慢进行。1995年,黎里公园利用疏浚太浦河而冲积的淤泥改造地形,是年筑堤1179米。1997年,黎里公园第一期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土机堆土山进行地形改造,新建主干道路480米。10月,黎里市政工程队承建公园门楼,门楼设计为外方内圆,圆门上方镶装草书铜字“黎里公园”,由时任吴江市委书记汝留根题。11月,由城建开发公司投资、第三建筑公司承建的17间公园营业店面房破土动工。1998年,公园内部地形改造全部完成,人工土山堆垒成形,山顶建古亭两座;店面营业房(600平方米)竣工;公园西北角建5间118平方米玻璃花房;园内假山、人工瀑布、荷花池、水潭小湖一一建成;河道、桥梁配套完工;铺设主要道路650米及部分卵石小路;公园门前建停车场。1999年,完成道路建设1200米,园内主干道路、曲径小路全部环通;配套建成路灯、桥头灯、草坪灯、围墙灯、投影灯共90盏;建重檐亭1座,南侧建30米葡萄架长廊。同年,完成茶室(可供100人同时享用)、儿童乐园、垂钓池(在茶室南)、门球场(两块)及镇文化活动中心。儿童乐园为园中园,占地约2000平方米,拥有大型滑梯、各式秋千、转椅、跳跳床、月亮船等10套儿童娱乐设施。是年,植树13400株,铺设各类草坪32000平方米,培育各种盆花15000盆;园内满目葱郁、绿茵缤纷。1999年6月1日,投资约360万元的黎里公园正式对外开放。10月1日,文化活动中心落成开业。
2000年8月,黎里公园内建国家级全民健身工程,省体委、苏州市体委的主要领导参加揭牌仪式。全面健身工程总投资211万元,其中国家、省、苏州市、吴江市体育行政部门共投入16万元。同年,黎里公园除管好园内花卉生产区外,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开发苗木生产基地约60亩(在黎里中学北)。2002年,黎里公园再投入25万元,完成公园内173米河道两侧的太湖石堆放和造景工程;并对园内的铸铁栏杆、儿童乐园设备、茶室、亭子、休闲铸铁凳全部油漆一新;当年公园吸引游客23万人次。2003年改造高羊毛草坪8000平方米,培育四季草花5000余盆。
黎里古桥
江南市镇,水多桥也多,黎里就是这样一个多桥的古镇,且听老话“出门就是两座桥”、“三步上下两座桥”,可见古镇桥梁之多。时至今日,黎里古镇保留着12座古桥,8座是原汁原味的古桥。
进登桥
进登桥又名夏家桥,在市河中段,跨中心街和建新街,南北走向单孔梁式石桥,花岗岩砌置。
初建无考,明嘉靖七年修建。乾隆三十八年,里人重建。光绪元年,里人公捐修整。光绪二十年,里人集捐重建。
梯云桥
梯云桥又名唐桥,在市河中段,跨中心街和建新街,南北走向单孔梁式石桥,花岗岩砌置。
初建无考。清乾隆三十八年重建。清光绪二十年,里人募捐重建。民国2年再建。
道南桥
道南桥在老街下岸,跨市河分支南港河,东西走向单拱石桥,桥西堍为双落水坡,东堍单落水坡,桥石均为花岗岩。清康熙五十一年建。
清光绪二十三年,里人重建。
秋禊桥
秋禊桥又名叽咕桥,在老街西北部秋禊道院旁,跨“定字型”市河北栅出口,东西走向三孔梁式石板桥。
清初里人建。清雍正十三年重建。
望恩桥
望恩桥又名亭子桥,跨梨花街和西新街,明嘉靖五年建,嘉庆五年修建,康熙五十三年咸丰二年重建,武康石、青石花岗岩三种石料,桥面有轮回,是一座拱桥。
迎祥桥
迎祥桥又名汝家桥,跨平楼和街九南街,明正统六年建造,清嘉庆四年重建,同治八年再建。
梁式三孔,有砖砌栏杆。
清风桥
清风桥又名新丰桥,跨梨花街和西新街,初建无考,明嘉靖十六年重修,光绪十一年再重修,花岗岩材质,梁式三孔。
青龙桥
青龙桥又名相家桥,跨平楼街和九南街,明成化十八年建,乾隆十八年再建,道光二十九年重建,武康石青石和花岗石三种石料,桥面有轮回纹饰,有石栏,是一座拱桥。
美食:
黎里油墩
油墩本是著名的黎里小吃,色泽金黄,形似三节腰的纸灯笼,质地外酥内软,味道极美,香醇爽口。
记忆中,清晨的威风,吹醒了湖边的柳树,老街上的门面房木门移开了,热气腾腾的油墩早就在黑黑的扁平锅子旁静静地躺着,等待着顾客们的享用。旁边的它们的兄弟姐妹大饼和有条,还在锅子里、烤炉上一个个等待降临。
据说,又一次,乾隆皇帝路过吴江继续南下前往浙江巡视,龙舟行至一个水域非常宽阔的地方,只见一座敌楼在前面的雾气中时隐时现,胜似仙境中的玉宇琼楼。乾隆惊问:“这是什么地方”当地的随行官告诉皇帝:“这里是唐家湖,湖中有个名叫盛墩的小岛。这小岛上有一座高高的敌楼名叫吞海楼。”本来龙舟要到平望停船吃晚饭过夜,想不到迷了路饿了一夜。这时一行人发现湖心岛上有一座寺庙,岂知这寺庙冷落多时了,方丈只得叫烧火和尚用糯米粉包进豆沙馅,揉成球,放入油锅煮成点心,硬着头皮端了上去。乾隆饥不择食,吃后大为赞赏,问侍臣:“此物何名”侍臣不知,连忙问方丈,方丈只得实话说:“此糕点是第一次做,尚无名字。”乾隆见所食之物,圆溜溜,扁塌塌,活像大殿中菩萨香案前的蒲墩,就笑笑说:“此物真像油锅里的蒲墩,就叫油墩吧。”
制作方法
首先,将酵面、明矾、纯碱放入盆中,加清水3500克搅匀溶化,再加入面粉揉匀,洒清水250克,饧15分钟,用手反复揉至光滑不粘手时,让其发酵,至面皮起大泡。 然后,平锅置旺火上,倒入芝麻油(锅内油平面不超过油墩高度的一半),待油烧至七成熟时,两手用竹筷挑制,即把左手执的筷子挑一点面,占上精盐和葱花,用右手竹筷刮平,顺着盆子边沿,两只竹筷卷进面内绞3圈,将面拉断。接着,右手将筷子抖动成直径约17厘米的圆面筒,将左手筷子上的面搭在右筷子上,作成似灯状的墩子,顺着锅边放入锅内煎炸,依此法一个个地挑制下锅,炸到油墩浮起呈**时,翻面再炸,直煎炸至两面呈金**时,起锅即成。
如果你想要制作出香甜可口的油墩,那么你在制作的过程中还要特别的主意一些细节:1做面墩生坯时要用巧劲,两根筷子运用自如,才能造型美观;2锅内加油适中,以半炸半煎为宜,两面煎黄至熟即成。
油墩通常有豆沙馅、肉馅两种。考究的在馅子中加入猪油、白糖、松子、桂花,这种油墩其香极浓,不仅软糯香甜,而且口齿留香,沁入心脾,神仙吃了也不肯放手。
在今时的黎里,油墩这古老的小吃在小镇人们的心里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黎里菜场门口依然还有每天早上5点多开始卖油墩至午饭时分结束的店家。黎里,能让人们记住的小吃不单是辣鸡脚,更有那土生土长,圆通金黄,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黎里油墩。
黎里套肠
套肠是黎里的特产,以其口感香糯劲道著称。从选料、清洗、套肠、烧煮、切片几个步骤完美结合制作出了香嫩的套肠。完工后浇上葱花、调味酱油。套肠切成一指宽的片,里面的圈圈一下子就展现在面前,雪白粉嫩的套肠即刻在葱花和酱油的映衬下立体起来,轻轻咬下,嫩滑无比的大肠透出一股清爽的醇香,弹性十足。
做法:首先,选料。要选用本地猪的大肠和小肠。本地农户喂养肉猪比较考究,猪没经过长途运送的惊吓和疲劳,肠子质地好而更加清白。
其次,清洗。清洗猪肠比较费功夫,要想套肠成品不肥腻必须清除附在肠上的油。大肠的肥油尽量去除干净,撕小肠的肠油的时候,尽量要轻些,以免撕破肠子,剩少许一些便可以了。撕油过后要用热水浸泡,并加面粉和醋反复搓洗,以去除肠子里的粘液和腥臭味。然后再用清水反复清洗,直到非常干净为止。
第三,套肠。用竹筷将小肠塞入大肠,粗的大肠可以塞进十几根小肠。一般的大肠可以塞进七八根小肠。套肠子要将外面的大肠皮子塞的薄薄的,可以依稀看到里面的小肠,但是又不可以把外面的肠皮给塞破。做到恰到好处,才是真正的“套”肠。
第四,烧煮。将塞好的肠子进锅,放上水,加入适量的料酒、盐、姜,先用急火烧开,捞去浮沫,然后再小火闷炖。
最后,切片。将套肠切成一指宽的片,撒上葱花。
以下文字来源:姑苏晚报 作者:高戬
黎里古镇新蒯家弄巷口,有一爿非常不起眼的小饮食店。几乎每个食客都会点同一道菜“套肠”,而这家小店的字号也以这道菜和老板的姓氏命名,叫做“阿王套肠”。“套肠”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何能倾倒这么多的食客老板王黎平现场从铁锅里捞出一根向记者展示,从外表看,“套肠”和普通的白煮猪大肠没多大区别,但切开以后,里面还另有玄机———大肠里面套着一根根小肠,从切面来看,和莲藕有些相像。“套肠是黎里古镇著名的小吃,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王黎平告诉记者,套肠的用料非常讲究,必须要用本地农户家里养的生猪现场宰杀后取出的大肠和小肠,“并不是说外地猪的肉质不好,而是外地猪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无法喂食,猪饿了就会分泌胆汁,而胆汁会使肠子的味道变苦。”除此之外,还必须符合肠壁厚、肉质多、光洁度好等条件。
制作套肠的关键是清洗。王黎平介绍说,清洗小肠时首先要将外表清洗干净,然后翻转过来用面粉涂抹,再反复清洗;清洗大肠除了上述步骤,还要将带血筋的肠油全部剔除干净。
清洗干净后,将小肠一根根地塞进大肠里,“要塞得非常紧,粗一点的大肠至少要塞进七八根小肠。”接着,将生套肠投入滚水锅里汆一下,再捞出来洗干净;然后再取一锅清水,放入盐、葱、姜、料酒以及秘制的香料,旺火烧滚后用文火焖煮两小时左右即大功告成。套肠须趁热吃,吃时佐以酱油、葱、麻油等调料。盘中的套肠犹如片片洁白的莲藕,配上碧绿的葱花,夹起一片细细咀嚼,只觉酥而不烂,肥而不腻,口感劲道十足,味道醇香,丝毫吃不出猪下水的膻味。
黎里辣鸡脚
黎里辣鸡脚,江苏著名的汉族小吃,源于川菜泡椒凤爪,需要十几种佐料。糖、醋、小葱、老姜、大蒜头、辣椒、盐、料酒等。每一种佐料以及应该放的量都决定着辣鸡脚的味。酸中带甜、甜中带辣,吃起来酥鲜入味,那是黎里辣鸡脚的独特之处。
前面冠以地名的美食小吃,要么就是当地独有,要么就是美味绝伦,如南京板鸭或武汉鸭脖子。在吴江,以这种方式命名的小吃非常少见,黎里辣鸡脚是个特例。
据当地资深吃货介绍,黎里辣鸡脚始兴于上世纪80年代,属于外来品,其原型是泡椒凤爪,但泡椒凤爪实在太辣,于是当地的卤菜师傅遂对其加以改良,黎里辣鸡脚就这样问世了。
在黎里古镇上,做辣鸡脚名气最大的是王记辣脚店。老板王占修是个来自安徽的新吴江人,厨师出身,多年前来黎里在一家卤菜店打工,学成手艺后自己创业,还注册了“王记辣脚”的商标,据说,现在他的卤菜店每天能卖出500斤的辣鸡脚,小小的店面门前经常排队。
王占修告诉记者,他选用的原料是优质冰冻鲜鸡脚,制作流程的第一步,是将生鸡脚用清水煮熟,然后剪去趾甲,并在鸡脚上剪出口子以便泡制时入味,剪好后再用凉开水反复清洗,一直洗到水面上看不到一点油星才捞出沥干。
洗净沥干后的鸡脚进入了卤汁泡制程序。卤汁的主要原料是糟卤和料酒以及白糖、盐、醋等配料,其中最关键的是香料,据王占修说,卤汁中的香料有十多种,至于到底是些什么香料,则是不能细说的“商业机密”,“此外,辣椒酱也是我自己独门研制的。”在卤汁中浸泡了两三个小时后,辣鸡脚就大功告成了。
黎里辣鸡脚到底是个什么味当地的一名吃货评价说,和泡椒凤爪相比,黎里辣鸡脚辣得“温柔”,可以在嘴巴里细细咀嚼品尝,不像泡椒凤爪那样辣得人丝丝哈哈地抽凉气。“它的味道,融微辣、微麻、微咸、微甜于一体,五味俱全但每一种味道都十分平和,就像我们这里人的性格一样,吃起来非常鲜、非常嫩、非常脆、非常爽,我们这里的女生都把它当成零食吃,一个小时就能吃上一斤。”
海棠糕
海棠糕是苏州传统糕点,不仅名字好听,而且美味可口。吴江区黎里古镇汇聚各种具有江南特色的名点,这种风味小吃当然是少不了的。
金秋时节,黎里古镇老街(浒泾街)传来阵阵香甜,原来是张记海棠糕开业了。海棠糕用面粉、白糖、豆沙、芝麻、饴糖等食材制作烘烤而成,其口感松软,可作为早饭和闲暇点心。张记海棠糕原先是小小的一家摊位,因其制作工艺的传统和三代人的坚持不懈,每天销售量上千只,生意很好,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
海棠糕,创制于清代,因糕形似海棠花而得名,后逐渐成为苏州、无锡风味小吃之一。它将面粉,酵粉用冷水调成浆状,在特制模具里刷上少许水油,注入面浆放入豆沙、鲜肉、菜猪油等馅心,再用面浆盖面,加上糖猪油丁和红、绿瓜丝、瓜子仁和芝麻等等,盖上撒白糖的铁板放在煤炉上烤熟即成。海棠糕香甜可口,热食尤佳。
制作工艺
1、用水50克将碱化成碱水。在25克花生油中注入50克水,调和成水油。
2、将赤豆,白糖750克,花生油50克制成湿豆沙馅心。
3、将猪板油切成80粒小丁,加白糖100克,制成糖板油丁。
4、将面粉倒入拌面缸内,用冷水拌和成浆状,掺入老酵,加适量碱水搅匀,至面浆无酸性,色不黄为佳。
5、将海棠糕模型工具放在特制的炉火烧热,刷上少许水油,将面浆注入模型深度的一半,在每个模型内放入豆沙20克,再次将面浆注入,盖住豆沙直至模型表面,上面加糖板油丁一粒,四周撒些黄瓜丝,烘5分钟左右。在另一铁板上撒些白糖,将模型内的糕挑出来,面贴铁板,底朝上,放于炉上,待铁板上的白糖深化,再用铁盘把粒翻过来,即为成品。——信息来源于小镇微报
陈 GENG 陈姓修订:介绍|族谱 修订史:介绍|族谱 在线族谱 纪念馆
--------------------------------------------------------------------------------
陈姓留言 | 网上宗祠 | 宗祠联络 | 功德薄 | 发展规划 | 宗祠排行
陈姓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姓。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灭掉了,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
陈姓除了源于国名,还有从其他姓氏改名而来的,其中有一支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成的。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时期鲜卑贵族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侯莫陈改为单姓陈。
一、陈姓迁变
经过数千年的繁衍生息,陈姓人已遍及中华大地,形成了以颍川、汝南、下邳、广陵、东海等地为中心的陈氏家族。陈姓由发源地向南迁移,始于西晋太尉陈伯,他举家南迁到今江苏丹阳县。后来,他的孙子陈世达做了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令,于是陈姓人又迁居到了浙江。陈霸先建立南朝陈,使陈氏家族显赫一时,遍布长江和粤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唐高宗时候,陈姓人进入福建和广东等地。五代十国以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又有大批陈姓人南迁,甚至向海外发展,从而进一步壮大了江南陈姓人的队伍。今日,陈姓已成为中国大陆第五大姓,台湾第一大姓。
二、陈姓辉煌耀乾坤
纵览古今,陈姓人在其家族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春秋时有孔子弟子之一陈元。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先河。汉朝初年的陈平曾辅佐刘邦,汉末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学家陈琳。西汉后期的陈汤曾多次出击匈奴。王莽统治时期的陈遵,权重一时,被封为嘉威侯。三国时有陈登,曾与父合谋离间吕布与袁术。晋朝陈寿的《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最受欢迎的史书之一。南北朝时期则有名将陈庆之、陈伯之等,而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陈姓人就是南朝陈的建立者陈霸先了。
唐宋时期,陈姓人也是名家荟萃、人才辈出。在政治上,唐朝时期有宰相陈叔达、陈希烈、陈夷行;宋代有与宦官斗争的陈禾、刚正不阿的陈俊卿。在文学、诗歌上,唐代有陈子昂、陈鸿、陈陶;宋代有陈彭年、陈师道、陈与义。此外,还有思想家、文学家陈亮,画家陈居中。唐宋时期还涌现出一批农民起义领袖,如唐末农民起义军的女首领陈硕真,南宋时期的陈、陈峒、陈三枪等。除此以外,唐宋时期的陈姓名人还有本姓陈的唐代高僧玄奘、名将陈玄礼等。元有红巾军将领陈友谅;明有散曲家陈铎,爱国诗人陈子龙,文学家陈继儒,旅行家陈诚、陈忱;清代有旅行家陈恭尹、陈文述、陈维崧、陈沆、陈端生、陈澧,思想家陈建、陈献章、陈确,画家陈洪绶等。出将入相的则有明末抗清名将陈子龙,清乾隆年间的东阁大学士陈宏谋,鸦片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陈化成。领导农民起义的则有清末天地会的首领陈开,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青年将领陈玉成、陈得才。清代还有经学家陈奂、陈立、陈乔枞,文学家陈澧。近现代有民主革命家陈作新、陈天华,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陈延年、陈毅、陈赓、陈云以及早期***的***陈独秀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国民党高级将领陈立夫、陈果夫、陈诚等。还有近代史学家陈寅恪、陈垣,著名学者陈望道,数学家陈景润,文学家陈衍,著名诗人陈三立、陈去病,画家陈衡恪,戏曲音乐家陈彦衡,剧作家陈墨香,**艺术家陈波儿。此外还有许多著名的华侨人物,如造福桑梓的陈宜禧、爱国实业家陈嘉庚、孙中山的密友陈友仁等。
三、陈姓名人
1农民起义领袖陈胜
陈胜,字涉,阳城人。陈胜年轻时靠给别人当长工为生,一次跟伙伴们在田间休息,他对伙伴们说:“如果我们之中有的人将来富贵了,可不要忘了老朋友啊!”大伙听了好笑,说:“你给人家卖力气种地,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唉,燕雀怎么能懂得鸿雁的志向!”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人被征去屯戍渔阳。当他们走到大泽乡的时候,连降暴雨使他们耽误了行程,按照秦朝的法律应该处斩。陈胜、吴广决定起义。他们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在一块白绸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把它塞在别人家捉的鱼的肚子里。兵士们买了鱼回来,发现了这块白绸上面的字,十分惊奇。到了半夜,吴广又悄悄跑到营房附近的一座破庙里,点起篝火,先装作狐狸叫,接着喊道:“大楚兴,陈胜王。”全营的兵士听了,更加又惊又怕。
陈胜、吴广见起义时机成熟了,于是杀掉带领他们的两个军官,在大泽乡发动了起义。起义队伍发展迅速,并在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自立为王。接着陈胜派兵攻打赵、魏等地,并派主力进攻关中地区,但由于秦军优势兵力的反扑,陈胜兵败后被叛徒庄贾杀害。
2《三国志》的作者陈寿
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自幼师从著名学者谯周,成年后在蜀汉任卫将军的属官主簿,后来成为皇帝身边管理奏章的重要官员。蜀汉后期,他被刘禅降为无级别的文书小吏——书佐。西晋建立以后,晋武帝又举他为孝廉,让他负责编修国史。他所著《三国志》被视为史学名著“四史”之一。
传说陈寿将要编纂《三国志》的时候,一天偶然遇到一位姓丁的梁州刺史,此人是丁仪、丁兄弟的后人。陈寿非常傲慢地对他说:“如果你给我一千斛米,那么我就给你的父辈们写一个非常好的传记。”那位刺史对他未加理睬,于是陈寿竟真的没有给丁氏兄弟立传。因此,当时的人们都以此事鄙薄其为人。不过陈寿所著《三国志》,文笔简洁,记事详实,是研究三国鼎立时期的重要史料,也成为后世《三国演义》的蓝本。
3醉眼丹青陈洪绶
陈洪绶,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老迟、悔迟、悔僧等,浙江诸暨枫桥人,明末著名画家。
陈洪绶幼年即喜爱画画,传说他五岁时,母亲叫他到舅舅家借竹筛,他见舅舅家新粉刷的墙案,忍不住登案画起了关羽像。画中关羽一手捋须,一手执《春秋》,长八九尺,神采奕奕,吓得舅舅直叩头。陈洪绶10岁时,拜著名画家孙伙、蓝瑛为师。据周亮工《读画录》上说,陈洪绶少年时曾把杭州府学李公麟所书的七十二贤石刻拿回家来反复进行临摹,并拿摹本向蓝瑛征求意见。蓝瑛说很像了,他很高兴;再进行临摹后又问,蓝瑛说,不像了,他反而更高兴了。由此可见,陈洪绶自幼就领悟出摹古不能拟古,而要从学习前人成就中创造自己的风格来。
陈洪绶的习画兴趣主要集中在人物画。14岁那年,他的作品只要一上集市,就有人出钱购买。15岁时他就应邀为人作寿图、寿文。他的代表作有《水浒叶子》、《博古叶子》、《九歌》、《西厢记》等绣像插图,均被名工木刻,被当代国际学者推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之中的第一人”,著有《宝纶堂集》、《避乱草》等。
陈洪绶虽然是明末杰出的画家,但一生境遇坎坷。他年轻时曾数次赴京应试而不中,不得已卖画积钱进入国子监,后看透了朝政上的黑暗、腐败,就拂袖而去。清朝政权建立后,有位王姓朋友劝陈洪绶去应试,他在诗中写道:“二王莫劝我为官……一双醉眼看青山。”他对明王朝既留恋又绝望,终于落发为僧,死时55岁。
陈姓网同第一馆 陈继儒 (陈继儒) 建馆于2000-3-21 9:36:39
陈姓网同最新馆 华侨实业家陈嘉庚纪念馆 (陈嘉庚) 建馆于2005-12-19 19:52:26
陈姓网同人气馆 电力公司-陈云生纪念馆 (陈云生) 当前访问量为241319人次
陈姓网同第一谱 陈氏家谱集 (110728) 园区
陈姓网同最新谱 宁波陈氏山东博山分支 (16904) 园区
陈姓网同人气谱 陈氏家谱集 (110728) 园区
携程网:中国美国领先的在线旅游服务公司,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Ctripcom为超过5000万注册会员提供包括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度假预订、商旅管理、高铁代购、旅游资讯等全方位的旅游服务。目前,Ctripcom拥有超过5000家海内外会员酒店进行预订,是国内领先的酒店预订服务中心,每月酒店预订量超过50万晚。在机票预订方面,Ctripcom是国内领先的机票预订服务平台,覆盖所有国内外航线,在45个大中城市提供免费机票派送服务,月出票量超过40万张。详情请参考参考资料!江苏省旅游局网:是江苏省旅游局官方旅游服务网站。
江苏哪个乡镇值得游客前往旅游?
说到江苏的乡镇旅游,最推荐的估计是苏州的周庄、同里和乔峰古镇。其实无论哪个小镇都有自己的特色,都值得一去。
今天我要推荐的是周铁古镇,一个相对低调,略小的江南水乡,位于江苏省太湖西岸。
几年前,我有幸在江苏无锡宜兴的周铁镇呆了一周。所以我对周铁镇有所了解。
我们从安徽芜湖开车到周铁。在导航员的指引下,我们从G50沪渝高速——G25沈畅高速230省道到达宜兴周铁镇。在路上,我们沿着太湖西岸走了很长一段路,周铁的东部也离太湖很近。
当我们第一次到达周铁时,我们完全是陌生人。我们开始活动的区域很小,只有新区和工业区。除了惊叹江南小镇的工业密度和环境远胜于我们大陆,我对周铁没有其他印象,甚至有点鄙视她。——只是个小镇!
两天后,随着同伴的离去,周铁只剩下我一个人。在业余时间,我开始慢慢扩大在周铁的活动范围,并对周铁友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们沿着太湖从南到北从东方来到周铁。我们去的单位在北环路,我们住在解放路和薛倩路的交叉口。
因为夏天很热,所以我没有。除了公事,我入住后不会往南走和往西走。所以眼前的小镇和我们大陆的小镇一般,没什么特色。小镇虽然离太湖很近,但当时太湖西岸还未开发!
剩下我一个人后,为了找一间有电脑的客房,我沿着小路往西走。我没有不用走多远,桥就流过。直到那时我才发现周铁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在那座桥的西端,一间客房突然映入我的眼帘。和原来的房间价格一样,都是120元,但是变成了单间。我让老板给我加一台电脑。非常满意!
居住环境很好,但它可惜今年的天气!预报每天37~38度,烈日炎炎,连早晚都热的人也我受不了了。它呆在外面真的很难!除了看沿河的街道,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空调和电视上。然而,随着我在镇上呆的时间的延长,我每天都会学到一些关于镇上的新东西!从古巷的老房子到新区的新景象,走在周铁的街道上,我们可以看到周铁政府做了什么!干净的环境,标准化的垃圾桶(箱),在建的公共工程,漂亮的学校,标准化的医院,幼儿园
当然也有遗憾!我看到居民们把垃圾直接倒进河里后,把各种杂物和脏水桶都洗了。河水被严重污染,旧房子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许多街道和小巷的新旧房屋混杂在一起,失去了传统房屋的特点。对古代文物的保护方式不当,用的是新建的方式,比如几位名人故居,朱熹书院,让人一看太新,一点历史感都没有!
我记得有一天,下了一场小雨后,刮起了一阵微风。晚饭后,我沿着河岸一路向南。我感觉到微风温柔地爱抚着我,我看到垂柳轻轻摇曳。河水波涛汹涌,新旧建筑在河的南北两端延伸。刚刚下过毛毛雨的天空已经放晴了,西边的晚霞里有红色、紫色和黑色的云。真的是红的黑的黑的,而且都是低的,好像要被盖住一样。
周铁镇很安静,那时没有游客。各种各样的商业商店都是针对镇上的居民的,一点也没有景点的喧闹和浮华。人很奇怪,怕噪音,又很期待。我就是这样的人(别人看我就知道我是陌生人,因为我走在大街小巷,别人总是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就像我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和他们周围的一切)。我是一个孤独的人一点都不觉得冷,一遍遍孤独寂寞的在周铁的大街小巷,冷眼旁观,看着周铁的一切!
周铁历史悠久,在古代属于京畿。据史料记载,周铁镇早在周朝就已形成,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改景邑为洋县,周铁属洋县。
在周铁古镇的城隍庙前,有一棵1800年前的古银杏树。据说这是16岁的孙权在杨现领后,由他的母亲种下的。这棵树的树干结实而正直,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苍桑充满了历史。据传说,这棵千年老树多次显示其威望,它有五大奇迹人们津津乐道。第一,砍树枝的人不吉利;第二,树干又细又粗;第三,树瘤,如平顶蘑菇,如an空中平台;第四,春夏秋之交盘旋的白雾,称为白蛇吐雾;第五,一技之长;树瘿像这个男孩崇拜上帝。
据报道,供奉在周铁城隍庙里的城隍是明朝朱元璋身边敬爱的将军杨国兴元帅。杨国初本名袁,改名国兴,生于濠州定远(今安徽)。十七岁时,他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帐下当了先锋,身经南京、镇江、常州、金坛、宜兴等地,身经百战。最后,这位右翼元帅在周一星坐镇,打败了太湖对岸的张士诚军队,并俘虏了张士诚夏侯_的弟弟张士信拥有六万水军。攻打苏州长门时,不幸被箭射伤,救治失败。他死在长门,死得壮烈。那时,他只有三十六岁,他的儿子接管了他。吴杨国兴在位期间,保卫宜兴,为人民做出了贡献,被授予宜兴城隍第四品仙游伯(公司第四任产品主管冼友波),并获仙香荣誉。
在周铁,还有一个孙氏节孝广场。它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还是乾隆亲自建造的。故事发生在乾隆三十一年和乾隆三十二年。那时,孙氏已经五十九岁了。她于康熙四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生于孙氏,雍正六年二月十七日嫁给夏泽来。在她结婚后的第三年,她死在了东郊(孙氏的丈夫)。在她丈夫去世的那一年,她家举行了三场葬礼。在亲戚和邻居的帮助下,照顾完婆婆美国事务,孙氏的岳父召集他的人宣布将接管尹家的未来,并公开给她一个哥哥的儿子在东郊。
有三个兄弟在殷的东郊,还有他们的叔叔他的名字叫智良。他们只活到28岁,所以还剩下一个寡妇。三叔她的名字叫智联。36岁时,夫妻双双去世,只留下三子一女。两个寡妇都带着,她的大侄子把这件事上报县里,乾隆降旨建这个作坊。
在两侧的垂直列上
周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阳羡状元之乡,周铁教授的故乡。这里湖光山色、人杰地灵、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造就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建国以来两位中央委员,三位中国市人大代表美国国会中,六名中国人周铁镇涌现出了中国政协委员和两位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尹瘦石在周铁。据统计,中国有多达531名来自周铁的教授和高级工程师。
我离开周铁很多年了,时代变了。我相信周铁现在不再孤独了!
在这里,我想把周铁介绍给你,我希望我能再去周铁!
江苏哪个镇值得一去?
那太多了。今天主要推荐古镇,比如同里古镇、木渎古镇、乔峰古镇、永治古镇、周庄古镇。有时间可以一个一个去玩!
同里古镇,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古镇的特色是15条小河将古镇分成7个小岛,49座古桥将它们连接在一起。景区内有许多园林和明清名人故居,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主要景点有明清街、更乐堂、同里湿地公园、王绍松纪念馆、松石坞花园、陈去病s故居,罗星洲等等!
木渎古镇,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古城西部,是江南著名景点。它被称为吴中第一镇和美景冠江南。古牧镇经历了2500多年,是国家AAAA风景名胜区,也是太湖风景名胜区13景之一。
以乔峰街和寒山寺巷为主体的乔峰古镇,成为一座有河有城、有街有水的江南古镇。乔峰是清代中国最大的粮食集散地。据说在乔峰的池塘边听到了米价。唐伯虎有一首诗:金阊门外的乔峰路上,万灯迷烟。乔峰古镇公司地址在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
直古镇,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以水多、桥多、巷多、老房子多、名人多为特色。主要景点有:宝圣寺、叶圣陶纪念馆、江南文化园。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环境优美镇,中国风景旅游名镇。
周庄镇,被称为中国第一水乡,是国家AAAAA风景区。周庄,位于苏州昆山,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周庄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具有独特的文化景观,是中国水乡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此外,江苏参观了许多有特色的城镇和村庄,包括南京夫子庙的玄武湖,苏州拙政园的虎丘圣无锡郭市。
陈家家谱
本文2023-11-26 17:57:4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58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