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鸿章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6浏览:3收藏

介绍李鸿章,第1张

李氏家族

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亦称李合肥,汉族人,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其先祖本姓许,从江西湖口迁至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李鸿章的八世祖许迎溪将次子慎所过继给姻亲李心庄。李家到李鸿章高祖时,终于勤俭致富,有田二顷。父亲李文安(1801-1855)经多年苦读,终于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使李氏家族成为当地名门望族。 道光三年正月初五(1823年2月15日),李鸿章出生于合肥县东乡(今肥东县,现属合肥瑶海区)磨店乡。李鸿章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大哥李瀚章(1821-1899),后来也官至总督;三弟李鹤章、四弟李蕴章、五弟李凤章、六弟李昭庆(1835-1873),后来也都非富即贵。 至于李鸿章本人,生前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身后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清朝追赠其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清代汉族官员京师建祠仅此一人。

编辑本段入仕之前

李鸿章

李文安在科举入仕前,长期在家乡以课馆为业。 李鸿章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李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10 首,以抒发胸怀。其一云: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即今馆阁须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马是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篇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他日燕台南望处,天涯须报李陵书。”[1]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第一次科考落榜,住京曾国藩宅邸受曾补习教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二十四岁的李鸿章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三年后翰林院散馆,获留馆任翰林院编修。

编辑本段结交恩师

李鸿章字词

赴京途中,曾写下脍炙人口的《入都》诗十首,为世所传诵。有“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一句。他以诗言志,有“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之宏愿。入京后,他在时任刑部郎中的父亲引领下,遍访了吕贤基、王茂荫、赵畇等安徽籍京官,得到他们的器重和赏识;同时,由于科场顺利,使他得以有广泛的交游和开阔的眼界,当时与他同榜的甲辰(举人)、丁未(进士)两科中,人才济济,不少人日后膺任枢臣疆寄,李鸿章与这些同年一直保持着密切而特殊的关系。就科举正途而言,出身徽商又为苏州世家的主考官潘世恩,以及作为李鸿章太老师的翁心存(孙锵鸣之师),在青年李鸿章任翰林院编修时,对其经世致用世界观的形成,均有一定的启迪;而以潘、翁为领袖的苏南豪绅,对李鸿章后来组建淮军迅速崛起于江苏,也予以极大的支持。然而,最令李鸿章庆幸的是,他在初次会试落榜后的“乙丙之际”(即1845~1846年),即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湖南大儒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奠定了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 当时,曾国藩患肺病,僦居城南报国寺,与经学家刘传莹等谈经论道。报国寺又名慈仁寺,曾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栖居所。面对内忧外患,强烈的参与意识使曾国藩步亭林以自喻。他在桐城派 姚鼐所提义理、辞章、考据三条传统的治学标准外,旗帜鲜明地增加了“经济”,亦即经世致用之学一条。李鸿章不仅与曾国藩“朝夕过从,讲求义理之学”,还受命按新的治学宗旨编校《经史百家杂钞》,所以曾国藩一再称其“才可大用”,并把他和门下同时中进士的郭嵩焘、陈鼐、帅远铎等一起,称为“丁未四君子”。太平军起,曾、李各自回乡办理团练,曾氏又将自己编练湘军的心得谆谆信告李鸿章,足见期望之殷。

编辑本段湘军幕僚

李鸿章签名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1851年1月11日),以广州塾师洪秀全为首的农民,在广西桂平紫荆山麓金田村树旗造反,建号太平天国,军曰太平军,经过两年多的战斗,便从广西一隅直入长江流域,奠都南京,建立了一个与清朝抗衡之政权,并开始北伐西征。 当时清朝的达官贵人和主要支柱绿营兵腐朽不堪,于是咸丰帝一面用高官厚禄和严刑峻法来制止文官武将和绿营兵的溃逃,驱使他们继续为国效力;另一面努力争取汉族士绅的支持,动员他们凭藉自己在本乡本地的的政治、经济和宗族势力,“结寨团练”,“搜查土匪”,配合清军镇压太平军。 咸丰三年(1853年),从武汉顺江东下的太平军占领安庆,杀死巡抚蒋文庆。咸丰帝诏谕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前往安徽,办理团练防剿事宜。吕贤基以李鸿章籍隶安徽,熟悉乡情,奏请随营帮办一切,遂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 咸丰八年(1858年)冬,李鸿章入曾国藩幕府襄办营务,负责起草文书。他生活散漫,晚睡懒起,曾国藩教训他:“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惟一诚字而已。”言讫拂袖而去,李鸿章“为之悚然”。其后安徽巡抚翁同书(同治帝、光绪帝之师翁同龢长兄)对太平天国战争时弃城逃跑,曾国藩起草《参翁同书片》时采用李鸿章之草稿:“臣职份所在,例应纠参,不敢以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当时翁同书之父翁心存正处高位),并因此更欣赏李鸿章的才华。但李鸿章也因此与翁同龢结下不共戴天之仇,日后翁同龢处处刁难北洋水师,乃至甲午一战,一败涂地。 咸丰十年(1860年),李鸿章统带淮扬水师。湘军占领安庆后,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带募勇。 同治元年(1862年),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国轮船抵达上海,自成一军,称为淮军。旋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在掌握地方实权后,在江苏大力扩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俨然乃新式陆军,使淮军在2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后来的淮系军阀集团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李鸿章到上海后,同外国雇佣军(后组建为常胜军)进攻太平军。 同治二年(1863年)和三年(1864年),李鸿章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基本剿灭太平天国。接着李鸿章又镇压了捻军,因功加封为协办大学士,且保住了即将崩溃的清王朝,因此被誉为“中兴名臣”。

编辑本段组建淮军

李鸿章的官服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一支经制军主力。在太平军猛烈攻势下,江南豪绅地主,纷纷逃避到已经形同孤岛的上海。为了免遭灭顶之灾,在沪士绅买办一面筹备“中外会防局”,依赖西方雇佣军保护上海;另一方面又派出钱鼎铭等为代表,前往安庆请曾国藩派援兵。钱鼎铭先动之以情,每日泣涕哀求,言江南士绅盼曾国藩如久旱之望云霓;继而晓之以利,说上海每月可筹饷六十万两,这对时感缺饷的湘军,不啻是一大诱惑;同时,钱鼎铭还利用其父亲钱宝琛是曾国藩和李文安同年的关系,走李鸿章的门路要说动曾国藩。曾国藩最初属意派曾国荃领兵东援,但曾国荃一心要攻下天京,建立首功,而不愿往。随后,曾国藩又函请湘军宿将陈士杰出山,但陈亦以“母老”力辞,曾国藩最后转商于李鸿章,李欣然应命,于是开始了淮军的招募与组建。 两淮地区,民风强悍,尤其是“兵、匪、发、捻”交乘的皖中腹地,民间纷纷结寨自保图存。庐州地区的团练武装,以合肥西乡三山(周公山、紫蓬山、大潜山)的张(树声、树珊)、周(盛波、盛传)、刘(铭传)三股势力最大,百里之内,互为声援。咸丰十一年(1861年)夏,西乡团练头目得知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安徽人李鸿章在幕中主持机要时,就公推曾任李文安幕僚的张树声向李鸿章、曾国藩上了一道禀帖,洞陈安徽形势,并表示了愿意投效的决心。曾阅后大为赏识,亲笔批示“独立江北,真祖生也”。由于庐州团练的这些基础和李鸿章在当地的各种关系,淮军的组建、招募比较顺利。 李鸿章首先通过张树声招募了合肥西乡三山诸部团练。接着,又通过前各个时期的李鸿章(20张)来安庆拜访的庐江进士刘秉璋与驻扎三河的庐江团练头目潘鼎新、吴长庆建立联系。潘、刘自幼同学,又同为李鸿章父亲李文安的门生,吴长庆的亡父吴廷香也与李文安有旧交,自然一呼而应。同治元年(1862年)春节过后,淮军最早的部队树(张树声)、铭(刘铭传)、鼎(潘鼎新)、庆(吴长庆)四营(淮军四字营或四大营)即陆续开赴安庆集训。与此同时,李鸿章还命令三弟李鹤章回合肥故乡招募旧部团练,响应投军的有内亲李胜、张绍棠,昔年好友 德模、王学懋,以及父亲李文安的旧部吴毓兰、吴毓芬等(这些东乡团练与西乡周盛波、周盛传兄弟的“盛”字营,均属第二批成军的淮勇,后由陆路陆续开赴上海)。 首批四营淮军抵达安庆后,曾国藩极为重视,亲自召见各营将领加以考察,并亲为订立营制营规。曾国藩担心新建的淮军兵力太单薄,还从湘军各部调兵借将,其中整营拨归淮军的有:1、属于湘军系统的“春”字营(张遇春)和“济”字营(李济元);2、太平军降将程学启“开”字两营;3、湖南新勇“林”字两营(滕嗣林、滕嗣武)以及后到的“熊”字营(陈飞熊)和“垣”字营(马先槐);4、曾国藩送给李鸿章作为“赠嫁之资”的亲兵两营(韩正国、周良才)。其中,以桐城人程学启部“开”字两营作战最为凶悍,士卒多系安徽人(丁汝昌当时即在该部)。这样,李鸿章初建的淮军,就有了14个营头的建制(每营正勇505人,长夫180人,共685人)。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曾国藩在李鸿章陪同下,检阅已到达安庆集结的淮军各营,淮军正式宣告建军。随后,上海士绅花银18万两,雇英国商船7艘,将淮军分批由水陆运往上海。由于“济”字营留防池州,因此乘船入沪的淮军共计13营约9000人。

编辑本段镇压起义

李鸿章发迹史

李鸿章本人于三月十日随首批淮军抵沪,半月之后,被任命署理江苏巡抚,十月十二日实授,次年二月又兼署通商大臣,“从此隆隆直上”,开始了他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四十年。 李鸿章受任之初,形势极为严峻。当时上海是全国最大的通商口岸,华洋杂处,是江南财富集中之地;淮军抵达时,正值太平军第二次大举进攻,能否守住上海并徐图发展,是摆在李鸿章面前的最大考验。李鸿章牢记恩师的教诲“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而由上海官绅组建的“中外会防局”,一心指望外国雇佣军抵御太平军,对洋人百般献媚,他们和外国军队对淮军不以为然,“皆笑指为丐”。面对这种情况,李鸿章激励将士说“军贵能战,待吾破敌慑之”。不久,淮军果然于当年下半年独立进行了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顿时令中外人士对淮军刮目相看。 初步站稳脚跟后,李鸿章开始从“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入手,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在人事上,他罢免了以吴 、杨坊为代表的一批媚外过甚的买办官吏,改为起用郭嵩焘、丁日昌等一批务实肯干的洋务派官员,同时建立了不同于湘军幕府,以务实干练、通晓洋务为基准的淮军幕府。在军制上,他从实战中领略到西洋军械的威力,从而产生“虚心忍辱,学得洋人一二秘法”的想法。淮军到沪未及一年,“尽改(湘军)旧制,更仿夷军”,转变成了装备洋枪洋炮,并雇请外国教练训练的新式军队,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同时,李鸿章还采用一系列招降纳叛,兼收并蓄的措施,扩充实力,不到半年内,淮军就迅速扩军至50个营头,约2万人,此后更进一步急剧膨胀,至攻打天京前夕,淮军总兵力已达7万余人。在军费上,李鸿章采用“关厘分途,以厘济饷”的政策,以关税支付常胜军、中外合防局及镇江防军的军需,而以厘金协济淮军,随着军事进展和湘淮军力的壮大,厘卡也层层添设,从而确保了饷源。在对外关系上,李鸿章利用洋人赫德和士绅潘曾玮当说客,巧妙地平息了因苏州杀降而引起的戈登率常胜军闹事事件,并最终巧妙地解散了常胜军,初步显露出他的外交手腕。 李鸿章的生活(11张) 同治元年(1862年)十一月十八日,常熟太平军守将骆国忠投降。李鸿章乘机率淮军发起收复苏、常的战役。经过与前来平叛的太平军反复激战,淮军最终攻克常熟、太仓、昆山等地。在初步扫清苏州外围后,李鸿章制订了三路进军计划,中路程学启统率,由昆山直趋苏州;北路李鹤章、刘铭传从常熟进攻江阴、无锡;南路则下攻吴江、平望,切断浙江太平军增援的道路。二年(1863年)七月,程学启部兵临苏州城下,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军自天京往援,与北路淮军大战于无锡大桥角,太平军失利。是时,苏州太平军守将纳王郜永宽等发生动摇,与程学启部秘密接洽献城事宜。十一月初五,郜永宽等杀死守城主将慕王谭绍光,开城投降。但淮军入城后,太平军八降王率部屯居半城,不愿剃发解除武装,而是索要官衔及编制。为此,李鸿章采纳程学启的建议,诱杀了八降将,并遣散余众。苏州杀降,尽管引起戈登的不满,一度闹得不可开交,但就李鸿章来说,毕竟消除了“变生肘腋”的隐患,正如其在禀母亲的书信中所称“此事虽太过不仁,然攸关大局,不得不为”。曾国藩接报后,赞赏李鸿章“殊为眼明手辣”。 李鸿章

此后,淮军节节胜利。同治三年(1864年),攻克常州,太平天国护王陈坤书被捕杀。苏南地区的太平军基本被肃清。 当时,湘军久攻天京不下,清廷屡次诏催李鸿章率淮军前往会攻。李鸿章从自己与曾氏兄弟的关系考虑,染指金陵必会被认为抢功,而得罪曾氏。于是,他一面在苏、常按兵不动,一面掉头南下攻入浙江,结果惹恼了闽浙总督左宗棠,左上奏朝廷,告李鸿章“越境掠功”,由此开始,二人做了一辈子对头冤家。五月十三日,李鸿章闻知湘军攻城地道将成,又因为朝廷一再催促,遂派刘士奇炮队及刘铭传、潘鼎新、周盛波等二十七营会攻天京。十五日,曾国荃出示李鸿章发来的出兵咨札,激示众将曰:“他人至矣,艰苦二年以与人耶?”,众皆曰“愿尽死力!”,第二天,湘军终于攻克天京。事后,曾国藩曾执手向李鸿章表示感激:“愚兄弟薄面,赖子保全”。江苏肃清,湘淮军将帅均得加官进爵,李鸿章受封一等肃毅伯,赏戴双眼花翎。 太平天国失败后,在湘淮军的去留问题上,曾国藩与李鸿章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曾国藩在攻下天京后不到一个月,就将他统率的湘军大部分遣散,当时,北方的捻军起义正如火如荼,曾国藩不顾清廷责成他再顾皖省军务的命令而毅然裁军,固然是因为湘军“暮气已深”,更重要的是,曾国藩担心功高震主,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而李鸿章则认为:“吾师暨鸿章当与兵事相始终,留湘淮勇以防剿江南北,俟大局布稳,仍可远征他处”,他并进一步看到“目前之患在内寇,长远之患在西人”,因此他主张保留湘淮军的用意,不止于“靖内寇”,更在于“御外侮”。 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二十四日,剿捻统帅僧格林沁全军覆没于山东菏泽。清廷即任命曾国藩为钦差大臣,北上督师剿捻,以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负责调兵、筹饷等后勤事宜。由于湘军大部已裁撤,因此曾国藩北上率领的多为淮军。起初仅“铭”、“盛”、“鼎”、“树”四军共27万人,另带湘军刘松山部约8千人。后又命李鸿章的六弟李昭庆招练马队2千人,并增调淮军杨鼎勋、刘秉璋、刘士奇、吴毓芬、王永胜等部共27万人,加上刘铭传新募的新营,总兵力6万余人。曾国藩一到前线,即采用刘铭传、李鸿章等拟定的方针,决定“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寇”,在安徽临淮、河南周口、江苏徐州、山东济宁四镇屯扎重兵,一省有急,三省往援。后来,曾国藩又在运河、黄海、沙河和贾鲁河一带分兵设防,实行“画河圈地”之策。但是,一方面,当时捻军正值势旺,作战快速多变,枯守堵御一时难以奏效;另一方面,曾国藩也无法有效指挥淮军。因此,历时一年半,曾国藩督师无功,清廷不得不于同治五年(1866年)十一月初一,改命李鸿章为钦差大臣,接办剿捻事务,令曾国藩仍回两江总督本任。 曾、李瓜代后。淮军继续扩军,李昭庆所部一军扩至19营,名武毅军,并添调“魁”字2营、亲兵1营、“凤”字7营。此外,又借调唐仁廉马队3营。合计剿捻兵力达7万人。李鸿章于十一月二十三日抵达徐州时,捻军已一分为二,赖文光、任柱等率东捻军仍留在中原作战,张宗禹、邱远才等则率捻军入陕西。李鸿章首先决定倾全力对付东捻军。他虽然仍坚持采用“以静制动”的战略方针,但鉴于曾国藩分防太广,难以奏效的教训,改为“扼地兜剿”的战法,即力图将捻军“蹙之于山深水复之处,弃地以诱其入,然后各省之军合力,三四面围困之”。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 lǐ

注音:ㄌㄧˇ

古字 :

部首: 木

字码 U:674E;GBK:C0EE;

郑码:FYA

五笔 :SBF

笔画:7

笔顺 :一丨ノ丶フ丨一

名词

一种树,落叶乔木,春天开白色花

李树的果实

行李,代指“行囊”内物品

狱官。通“理”

星名。即角宿二,为室女座 δ星

三、姓氏起源

1、源出嬴姓说。

即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 ,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 ),先为理氏,后为李氏。 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世。

2、李树图腾说。即认为李姓起源于图腾崇拜, 以李树为图腾。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 后因理徵避难以木子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为野生李, 故由理氏培育成为家生李树, 并以李树为神树, 亦即图腾树。故凡李氏子孙, 常于宅旁种李以为象征, 至今还保存这个习惯。入李白家有桃李园, 唐朝皇宫苑园多植李树。

3、源出姬姓(虎图腾)说。

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

有一种观点认为李氏图腾不是李树,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陈楚地区的图腾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语“老虎”。 巴人以虎为图腾,巴语读虎为李,当虎图腾演化为姓时,巴人崇仰汉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

4、源于封赏赐姓与恢复李氏。

蜀汉时期,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

汉晋时期,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内附,部分匈奴人和鲜卑人随之被赐为刘、李等姓;

北魏时期,孝文迁都洛阳后,实行文化上全面汉化政策,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被封为李氏 。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实为汉将李陵后裔。

西夏皇室拓跋李氏,唐末时被赐为李氏,名义上是赐姓,实际是恢复李姓,因为西夏皇族拓跋氏为汉将李陵后裔。

唐朝时期,皇室赐予大臣或武将为国姓,先是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建国有功从李唐皇族姓李,稍后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李彦升和波斯人李铉、李珣均被王侯赐姓,再后来沙陀、氐、回纥、契丹、高车、吐蕃以及犹太、安息、高句丽、党项等外来少数族裔因功或者内附,多被封赏为李姓。

四、得姓始祖

见姓氏起源

五、人口分布

先秦时期,李姓的活动由河南开始,到战国末,李姓的活动地域已扩大到山西、河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秦汉时期是李姓向各地迁移的重要阶段。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瓯时,李姓始入两广地区。李耳的后裔入甘肃,发展为陇西李姓的望族,居河北的成为赵郡李姓的名家。东达山东,东南抵赣浙苏,南面南海及北部湾。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时期,陇西李氏王朝传19帝,历时289年,李姓贵为国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皇亲国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胀。唐朝初李姓开始大批进入了福建和海南。明朝时,李姓进入入台湾。

600年期间,李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和东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流动方向。

唐代是李姓族群的急剧膨胀期,赵郡李氏、陇西李氏、赐姓李氏、唐宗室后人多达官贵人,一夫多妻制的生活,使李氏人丁兴旺,在当时已成为全国大姓。但随着朝政的变化,在唐代即有许多李姓人物贬官南下,又有许多人为免遭祸害而逃至全国,使李姓遍及全国。

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其中,迁徙人数较多的是宋朝“靖康之变”时的南迁。

元末明初的政权更迭,以及明际的"靖难之役",主战场布置在山东西部、河北、河南北部的部分地区,迁延数十年,民不聊生,造成百姓得流就食,四散逃离,致使十室九空。

明廷在政权稳定之后,从山西平阳、太原一带(晋商首富李家大院族谱可以佐证当地富庶安定),向华北的荒芜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明代进士登科录》、阳泉李氏族谱等可以佐证)。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定居于今冲绳岛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带。据《明会要》记载,明洪武二十五年,明朝曾赐给琉球国“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其中就有李姓。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

明末清初,四川经过多年战乱,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上书朝廷,要求朝廷动员全国人员往四川迁徙,川内李姓较多都是从湖广宝庆府等地迁来,便形成了“湖广填川”。

清朝及民国时期,李氏族人移居海外者更多。

六、家谱文献

全国:陇西郡李氏族谱不分卷

全国:李氏近房过谱不分卷

全国: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

全国: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

全国:李氏族谱

北京宛平:李氏家谱不分卷

天津:延古堂李氏族谱不分卷

河北汉县:汉邑李氏族谱四卷

河北:汉县李氏族谱五卷

河北卢龙:李氏家谱二卷首一卷

河北高邑:李氏族谱不分券

河北永年:李氏支谱二卷

河北唐县:李氏族谱不分卷

河北蔚县:蔚州李氏家谱十卷

河北青县:李氏家谱

河北南皮:李氏家谱不分卷

河北任邱:(李氏〕张恕堂本支谱十卷

河北:任邱李氏四门支谱不分卷

河北:交河李氏八修族谱不分卷

山西:榆社李氏世系谱不分卷

山西介休:李氏家谱不分卷

山西:曲沃庄简公李氏家谱四卷

山西:洪洞李氏宗谱四卷

辽宁海城:李氏宗谱不分卷

辽宁铁岭:李氏谱系四卷

辽宁铁岭:长白山李佳氏族谱不分卷

辽宁铁岭:长白李氏家谱

上海: 溪法华李氏族谱四卷

上海: 溪法华李氏族谱六卷

上海:李氏家乘一册

上海南汇:竹冈李氏族谱十卷首一卷

上海松江:陇西[李氏〕宗谱不分卷

江苏:镇江扬州李氏合谱不分卷

江苏:夫椒李氏家乘八卷

江苏沛县:李氏族谱二卷宗图一卷

江苏溧水:芝山李氏续修宗谱□□卷

江苏南京:师德方山葛桥南李氏宗谱八卷

江窦泰州:李氏族谱十四卷

江苏:江都李氏族谱八卷

江苏:江宁李氏宗谱不分卷

江苏丰县:李氏家谱□□卷

江苏丰县:李氏三房支谱四卷

江苏泰州:李氏家乘十卷

江苏盱眙李氏:岐阳世家文物图像册不分卷

江苏江都:李氏族谱四卷

江苏江都:李氏宗谱十二卷

江苏泰兴:李氏重修家谱□□卷

江苏:兴化李氏世谱不分卷

江苏南通:李氏家谱六卷首一卷

江苏南通:通州李氏宗谱四卷

江苏南通:通州李氏宗谱十卷末一卷

江苏:如皋西乡李氏族谱十二卷

江苏镇江:京口倪庄李氏重具备宗谱年表八卷

江苏镇江:京江李氏宗谱二卷

江苏:镇江李氏支谱四卷

江苏镇江:京口李氏七修宗谱四卷首一卷末

江苏镇江:京江李氏族四卷

江苏丹徒:新篡李氏宗谱四卷

江苏丹徒:新篡李氏续谱二卷

江苏丹徙:陶裔山门李氏续修族谱二卷

江苏:丹徙陶裔李氏族谱二卷

江苏:丹徙李氏家乘六卷

江苏:丹徙开沙李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江苏丹阳:云阳李氏宗谱十六卷

江苏丹阳:李氏宗谱□□卷

江苏句容:李氏宗谱十卷

江苏武进:石桥李氏宗谱六卷

江苏常州:李氏迁常支谱八卷

江苏金坛:李氏宗谱一百二十三卷

江苏常州:李氏迁常支谱十卷

江苏无锡:锡山李氏世谱三十六卷首一卷

江苏常州:毘陵殷薛镇李氏宗谱三十卷首一

江苏无锡:锡山李氏世谱五卷首四卷

江苏常州:毘陵李氏宗谱十二卷

江苏无锡:锡山李氏世谱二十四卷

江苏常州:毘陵李氏西里桥派支谱不分卷

江苏常州:毘陵李氏西里桥派支谱不分卷

江苏武进:王堰桥李氏宗谱八卷

江苏常州:莘村李氏宗谱十六卷

江苏常州:毘陵辋川里李氏宗谱三十八卷首

七、郡望堂号

陇西李氏,是中国历史的中古时代一个以陇西郡为郡望的李姓家族。

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设置,因在陇山之西

得名。相当于今甘肃省东乡以东及陇西一带。

赵郡: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将秦代原有的邯郸改为赵国,治所在邯郸(今河北省中部)。东汉建安年间(公元2世纪末)改为赵郡。相当于河北省中部赵县、邯郸一带地区。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此外还有渤海郡、襄城郡、江夏郡、梓潼郡、范阳郡、南阳郡等。

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青莲堂:唐代大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李姓后人为纪念这位大诗人,便以“青莲”作堂号,永示缅怀。

此外还有赵郡堂,平棘堂等。

八、字辈排行

湖南宁乡鞠公口源头李氏字辈:“崇志奉正宗祖方应兆龙荣华发达茂永远曜先公文光恢世绪良泽启廷封长振家声大祯祥国祚雍忠孝功名显诗书道业隆宏开景象家世克昌承宜祖德永锡贤良”。

湖南沅江李氏陇西堂字辈:“景继修凤玉应春世时之成大学文名显鸿勋泰运新克勤功益懋遵道治常隆守训承先志敦行尚本真有恒斯建业能立定增荣”。

湖南上湘李氏龙门堂字辈:“志必仁本政文仲湖廷钦就可世宗树德景先正存心学大贤忠良维国祚孝友作家傅积善徵余庆修身华福缘昌隆符泰运兴发定科联”。

湖南中湘河头李氏字辈:“序茂廷溪峰宇文元大邦世绍光宗泽家声裕楚湘志笃贤儒道心怀孔孟乡俊显昭潭士伦常正益昌”。

江苏南京开沙李氏字辈:“太干福寿荣禄祥智英宗元孚恒丰俭裕孝顺谦恭纯诚恺悌宣慈惠和明允笃敬纯厚为良德振兴必有成笃敬儒行名贤经师瑞徵家庆善培迈基人文蔚起功纪鼎彝长承祖佑百世傅之”。

江苏京江李氏字辈:“福泽由天定心田在而耕”。

江苏高桥李氏字辈:“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江苏三桥李氏崇礼堂字辈:“远世思明德昌时衍令谟彦奇蕃克绍昭朗盛宏敷”。

湖北随州李氏字辈:“洪为祖德永世群方传佳友本”。

湖北京山李氏字辈:“学义忠礼士国正万方永福德承前泽诗书启后昆”。

湖北荆门李氏字辈:“以文常会友维德能辅仁孝亦传家本”。

湖北广水李氏字辈:“(长)龙凤呈祥帮家志国”。

李先念家族字辈:“玉树承先绪孚全升义泰”。

浙江尖山李氏宗派字辈:“思志单名廷单名世国春天地元光大文章昭著景运肇开祖德崇长贤才佑启先猷式守敦笃彝伦和敬锺祥家声永振远怀前哲高亮恢宏克裕贻谋道明礼顺达仁由义慎诏后昆世颂清芬丕承骏泽”。

浙江金华竹马馆东李氏排行字辈:“成震泰可忠茂礼志倚谟葵普光曾愿启信怡云建慈昂济得信端恭良壬拱华进敬尚瑷文胜长魁顺记余贵厚忠共盛福献成元处宗秀继忠皋绪绍缵维纲绮纾绸致”。

浙江慈溪李氏排行字辈:“季安仁伟信义俨侦佳贵显承思宠忠良远益昌宏能思继绪奕裔永芬芳久大家声振绵延祖德长椒聊蕃百世荣富集千祥”。

福建东山李氏字辈:“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福建城福李氏字辈:“珑庭文成甫乡仁新志仕山本宗春继龙中日之可登大任世际明良原善其修催德斯昌敬心恒存天锡福光荣行裕嗣万年永长”。

福建安溪龙船港李氏字辈:“德以仕大万李春胜赐隆先光开联荣荫人文蔚起升朝辅政世泽孔长家风愈盛”。

云南滕冲叠水河李氏字辈:“自立根肇守诚振本性生天其钟有庆端显永炳文”。

云南滕冲青乔李氏字辈:“自维天端立家其显根本中承希性有炳成生庆文”。

云南曲靖李氏字辈:“福本迎国光仙朴平鹏扬春芬崇根茂德永济朝唐居家承孝友盛世选忠良克昌纯祖武鸿文绍宗繁”。

山东高密李氏排行字辈:“元宪诒敦迪嗣符亶毓衍祚最隆翼永传赞厚”。

山东商河李氏字辈:“清澍孝友仁广官发贤良德敬尊守久朝先辰继长”。

山东南郭李氏字辈:

本原派:“居均元景丕基式廓文献日存英明朝作规启来哲道裕先觉美继西昆盛傅东洛奕叶香腾新枝秀擢甘雨和风增辉花萼”;

湛公长房支派:“谷琰宣闳伯居均元景昌思时嘉显廷希承李会象淑廷德茂储荣恩”;

湛公二房支派:“谷琰宣闳伯居均元必宽本沅理春家恢宏学时逢泰”。

四川广安李氏字辈:“应大光明远含春……”

四川盐亭李氏字辈:“世庆友廷仲兴朝永国正全元天佑吉美盛邦作长才显运时泰着善万代昌明良相遇合光华定大纲”。

四川巫山、巫溪李氏字辈:“天启如龙象祖功宗德长尽忠传孝友家世衍书香”。

甘肃陇西李氏初定字辈:“经纶承祖泽光裕振家声肇建洪模永宗支裔代荣亯叙傅谟典洪基肇吉安泰和家政协鼎甲焕新班”。

甘肃陇西李氏字辈:“荣祖显宗大德永福左昭右穆至道崇仁”。

江西井岗李氏排行字辈:“秀公九族亲甲第冠千军石羊发基址均志李连陛应尚仕忠臣国太永安宁荣华光宗祖富贵远傅名道德辉先泽诗书裕哲昆文章称寿世学业建经纶”。

江西建昌李氏字辈:“辂德宝弼岑林松荣义乾朝集千端可夫亭文本处如吉士春韶淑近日开正大光明显忠厚传家鸿儒”。

重庆奉节李氏字辈:“居世成善国秦楚正光华文明朝尽应道德永传家”。

重庆龙河李氏绵达堂字辈:“兴元铎镜钢锦铃铖文东荣秦兰芳茂馨鸣搤劳有能用荣受志忠轰秉元汝御衡茂”。

陕西曲江李氏字辈:“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河北高邑李氏字辈:“发荣从晋钟秀在高世继昌盛光裕永昭”。

岩田李氏排行字辈:“仁信兴邦本忠诚忠具辉高实从正发滋赞美明颀俊秀潜龙跃簪缨起凤飞诗书光德业文采焕珠玑”。

云湖李氏前编字辈:“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李氏陇西郡列李观脉字辈:“绍祖隆先泽道德传家良学士登魁首荣华万载香光宗思继述世代发籍长久远绵祖德永赖振纲常”。

李氏陇西堂一支字辈:“国正添必茂高腾秀(品)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李氏陇西堂一支字辈:

本原派:“山老派起语派纪长相承续祖义秋均太官人讳义司千两派承更增君应万秋卽林傅均”。

黑山支派:“卫嗣瑛耀玉立志潮添荣光辉廷秀美隆盛遇先春”。

井山支派:“文景荣人金胜绍木太雍学高邦大美隆盛遇先春”。

改正支派:“卓武宏忠俊贤良佑上宾善能崇祖绪阅代益昌兴恢声源自远后启象全新蠨范开元运咸恒垂泽清南雅其祥合西都本度呈和敦观左有富有庆安平”。

李氏万叶堂一支字辈:“天正启贤远傅宗系大显家声孝思维德”。

李氏锦潇堂一支字辈:“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启开新”。

李氏叙乐堂一支字辈:“森堂惟思永珠仕忠正春良善惟思永兴隆福寿昌孝友傅家学诗书显国长”。

李氏近房一支字辈:“崇成如永延长维世洪熙光文肇启文明万国咸宁进德修业云龙风虎刚健中丄得主有常承天时行含章可贞敬义立并方大”。

李氏丰鉴堂一支字辈:“皋陶伯馨思成理徽利贞吕祖彤德酋孙硕宗乾耳宗同兑清烙洪翼族敢禹承先长宗君况本次公轨隆艾雍柔弇昶暠欢重耳熙天锡虎昺润世民恪”。

李氏衍庆堂一支字辈:

偶公股前支派:“万荣道兴恺明常崇德彰春应贞元泰雍熙乐允祥”;

贤公股前支派:“才文寿炒广永玉万森崇应一启振家声川长必祥”;

偶贤两支合汀后派:“忠义开鸿绪龙族著烈光经纶昭实学廉敬历官方根本培深厚芝兰奕世香”。

李氏列李金脉字辈:“荣升芳建定万代承宗明世时乾坤太子文应必兴”。

李氏一支字辈:“永远纯良富贵吉祥发源道学诗书绪长谨遵先训佑启寿康声名显达绍美周唐”。

李氏一支字辈:“笃志承先怿同心翼后贤见龙徵瑞兆科甲必集联”。

九、姓氏名人

先秦

李冰:战国时期秦国著名水利工程专家。曾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悝:法家始祖,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所著《法经》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末年著名军事家。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李斯:战国时上蔡人(今河南上蔡),秦朝丞相。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故有“千古一相”之名。

李信:战国时代秦国著名将军。

汉朝

李广: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箭法出众著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陵:字少卿,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名将李广之孙。著名西汉将领,后战败投降匈奴。

李广利:汉朝将领。

李通: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贵戚第二位。因功勋卓著,娶光武帝之妹宁平长公主——即大名鼎鼎女中豪杰的刘伯姬。

李傕:凉州北地郡人,汉末三国时群雄之一。东汉末年的凉州军阀、权臣,曾挟持汉献帝,专政四年。

三国

李典:曹操庙庭元勋第二十一位。曾与张辽合力以步卒八百,大破孙权兵马十万。其人深明大义,崇尚儒雅,有长者之风,为曹操、曹丕重视。

李登(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国时期魏国音韵学家。任左校令。著《声类》十卷,以宫、商、角、徵、羽五声区别字音,尚未分立韵部,是最早的一部韵书。

晋朝

李密:西晋文学家。所著《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

李充:东晋著名的文学家、文论家、目录学家、书法家。

李暠: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政治家,文学家。曾著有《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容赋》等多篇。

李歆:十六国时期西凉皇帝

李恂: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子,西凉后主李歆的弟弟,十六国时期西凉君主。

李雄:十六国时期成汉建立者。

李班:字世文,成汉武帝李雄的侄子,李雄之兄李荡第四子,十六国时期成汉国君主。

李期:字世运,成汉武帝李雄第四子,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

李寿:字武考,李特之弟李骧的儿子,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338年―343年在位。

李势:字子仁,成汉昭文帝李寿长子,十六国时期成汉最后一位皇帝,343年―347年在位。

南北朝

李宝:北魏镇北将军(?―公元459年),字怀素,小字衍孙,陇西狄道(今甘肃秦安)人,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子李翻的儿子。

李虎:西魏府兵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戎马倥偬,功勋卓著,嫡孙唐高祖李渊。

李弼:西魏府兵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冲锋陷阵,所向无敌,曾孙瓦岗山李密。

李贤:北周骠骑大将军、河西郡公,与弟李穆、子李崇,俱是一代名将。至隋朝时,其子孙出将入相,誉满天下。

李冲: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北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李安世:赵郡人。北魏政治家,上疏建议实行均田制。

李诡祖:魏孝文帝时任曲梁县令,清廉爱民,去世后立祠祭祀。在汉族民间称增福相公,文财神,增福财神,福善平施公。

李密: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

李子通: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615年称帝。

李春:中国桥梁专家。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李渊:唐高祖(公元566年1月13日~635年),字叔德,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唐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李渊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国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世代显贵。李渊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时官至太尉,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渊的父亲李昞,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李渊七岁袭封唐国公。

帝王

李世民:唐太宗、天可汗(公元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李治:唐高宗(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

李隆基:唐玄宗(685年~762年),大唐皇帝(712年-756年在位),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玄宗在位前期,用人有方,开创了历史以来最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李靖:(公元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李豫:唐代宗,初名李俶,唐肃宗长子,唐朝第八位皇帝。收复两京,荡平余孽。代宗之朝,馀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

李适:唐德宗,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长子,在位26年,享寿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在位前期,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

李纯:唐宪宗(778年~820年),宪宗在位期间,勤勉政务,着手削藩,开创了唐朝的中兴气象,史称“元和中兴”,是唐朝后期最杰出的皇帝。

李炎:唐武宗,本名李瀍,后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唐文宗弟。武宗时期,对内打击藩镇和佛教,对外击败回鹘,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

李忱:唐宣宗(810年~859年),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宣宗在晚唐的皇帝中也是得到较高声誉的一位,《资治通鉴》载:"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李孝恭:唐初宗室名将,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二,为唐开国元勋。

李道宗:字承范,陇西成纪,唐朝初期重要将领,一生参与破刘武周,破王世充,灭东突厥、吐谷浑,征高句丽等诸多战役,为唐王朝的统一和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

李泌:唐朝中期杰出的政治家,谋略家,官至宰相。

李适之:李唐宗室、大臣。玄宗朝宰相。唐太宗李世民曾孙。

李晟:中唐著名将领,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勇烈有才,善骑射,平朱沘之乱。

李愬:中唐著名将领,雪夜入蔡州,平吴元济之乱。

李吉甫: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朝宰相,地理学家。

李德裕:在唐文宗和唐武宗两度为相。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李吉甫之子,中唐宰相。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代表作有《会昌一品集》、《左岸书城》、《次柳氏旧闻》等。

李淳风: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家学者,岐州雍人(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天水市秦安县),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人称“诗仙”。

李龟年:别名乐圣,唐时乐工,开元初年的著名乐工,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五代十国

李克用:唐末将领,生前被封晋王,其子李存勖建后唐时,追尊为后唐太祖。

李存勖:建立后唐,为唐庄宗。

李嗣源:后唐皇帝

李昪:建立南唐,为南唐烈祖,又称李先主。

李煜:南唐皇帝,又称李后主,被誉为“千古词帝”。

李处耘: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的著名将领。与子李继隆并称“雄将、能臣”于当时,次女明德皇后亦为贤后之垂范。

李继隆:大宋名将。大宋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位列第八,宋太宗皇后明德皇后之兄,一生战功显赫以千余马步大破契丹骑兵数万而流芳于后世。

李沆:北宋“圣相”,大宋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位列第五。

李谷:五代大臣,传见《宋史·李谷传》。

李纲:北宋名相。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李冶:金元四大数学家之一。

李杲: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

李俊民:金代文学家。有《庄靖集》十卷。

西夏

李元昊:西夏开国皇帝,李陵之后裔。

李仁孝:西夏最有作为的皇帝,仁宗时是西夏的鼎盛时期

明朝

李文忠:明朝开国名将,开国功臣位列第三。

李善长:明朝开国丞相。

李春芳:有“青词宰相”、“状元宰相”之称。

李如松:明朝名将,共父辈子辈祖孙三代满门忠烈,与父李成梁同为朝廷倚重的北方屏障,父子二人威名远胜戚继光。

李定国:明末伟大的民族英雄,军事家,忠心扶持南明抗清二十余年,战功彪炳,封晋王。

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汉族,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

大顺

李自成:党项族首领李继迁的后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大顺开国皇帝,曾短暂统一北方。

李光地:福建人,清朝著名的清官、理学名臣,也是有争议却又深得康熙帝信任的人物。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李鸿章:清末政治家、外交家。

赐姓或改姓

李思摩、李国昌、李勣、李抱玉、李忠臣、李国臣、李光弼、李光进、李元谅、李茂勋

新加坡

李光耀:(广东人)新加坡前总理,新加坡建国国父。新加坡建立者最高***。

李显龙: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之子。新加坡最高***。

以上资料为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在收集中……

李鸿章的家训:

一、修养篇

1、天资聪明还需勤奋配

2、铁面无私对恶人

3、巧治恶人手段高

4、身处高位不忘修德

5、不取不义之财

6、敢于第一个吃螃蟹

7、友情超越国界

8、勤俭节约弃浮华

9、团结一心其利断金

10、饮食起居重养生

二、进取篇

1、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敢学商鞅冒死变法

3、、核心技术需要自己掌握

4、提高自身实力才能克敌制胜

5、经济是行动的后盾

6、冲破阻力的根本来源

7、用科学手段致富

8、用敌人的先进技术武装自己

9、跨出国门求富强

三、学识篇

1、付出汗水才会换得成功

2、大树底下好乘凉

3、敌人的长处要虚心学习

4、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5、学习要从娃娃抓起

6、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7、三顾茅庐只为人才

8、提携后辈甘当人梯

9、不拘一格用人才

四、处事篇

1、与人打交道要有自主性

2、用兵之道攻心为上

3、弱国力争有外交

4、合纵连横护颜面

5、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6、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

7、间接路线以退为进

8、成大事者能伸亦能屈

9、宽仁之心对他人

李鸿章后人,以道、永、昌辈居多,遍布海内外,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望族。

他的3个儿子都从事外交。过继来的长子李经方是职业外交官,在他死后出任驻欧洲的大使,;次子李经述韬光养晦准备接李鸿章的班;庶出的三子李经迈曾任钦差出使奥国。子孙中还有驻日、驻英、驻美、驻奥、驻比、驻秘鲁、驻墨西哥、驻缅甸的公使。

李鸿章的女儿李菊藕是张爱玲的祖母,嫁的时候有一座老房子陪嫁,也就是在这栋老房子里,张爱玲完成了很多重要的作品。

李鸿章之重孙,李家瓛先生是解放军外语学院的英文教员,2002年病故于上海。

李鸿章之弟李鹤章的第五代孙,李道增是学术最高的一位,目前担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清华大学首任建筑学院院长。

扩展资料: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

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李鸿章家训

-李鸿章

我国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曾经说过这样子的一句话,子孙如果像我这般厉害就不需要留钱,如果子孙不如我,那么留钱也没有用。这句话的主要思想就是不要给子孙后代留财产。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如清末时期的大富豪盛宣怀,以及晚清时期重要的臣子李鸿章,都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无尽的财产。不是有小伙伴好奇他们的子孙是如何走向末路的?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一看。

一、李鸿章的子孙

李鸿章去世的时候,给他的子孙后代们留下了非常惊人的财富,其中包括田产和房产。但是在李鸿章儿子去世之后,到了李鸿章孙子这一辈。他们开始吸食鸦片,甚至将全部的精力放在赌博上面。后来直接败光了所有的财产,包括田契和房契。后来因为受不了贫穷的生活就填入塘里自杀。

二、盛宣怀的后代

盛宣怀是期末时期中国著名的富豪之一,后来胡雪岩的破产,让盛宣怀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首富。后来盛宣怀去世的时候,留下的财产高达几千万两白银。加上自己最疼爱老四盛恩颐,所以大部分财产都留给了他。但是盛恩颐非常的喜欢赌博,有的时候一晚上就把上海的100栋楼输给了别人。所以等到盛恩颐晚年时已经非常穷困潦倒。甚至还成为乞丐,然后一个人死在房门里无人知晓。

三、财富的意义

从李鸿章和盛宣怀子孙后代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李鸿章和盛宣怀的本意是想给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财富让他们可以发展家族。但是他们的子孙后代却觉得有了家族财富的庇荫,可以肆意妄为。甚至沾染赌博的恶习输光家产导致自己贫困如洗。由此也可以看出给后代留下财富是一件好坏并存的事。

介绍李鸿章

李氏家族 李鸿章李鸿章(1823-1901),亦称李合肥,汉族人,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其先祖本姓许,从江西湖口迁至安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