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人口迁移的特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6浏览:2收藏

明朝初年人口迁移的特征?,第1张

前言: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这首歌谣,在我国流传甚广。

不仅是山西省境内,就连千里之遥的安徽省以及江苏省都有不少人听过,甚至不少人说洪洞(tóng)县大槐树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不过大家听过归听过,能够把这句话中涉及到的历史变迁讲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很多人在年幼时,听长辈们娓娓道来先祖的故事,得知山西大槐树的历史。

但对其中的细节却并不清楚,甚至连洪洞县的具体位置可能都不知道,只知道在山西省。

那么这个闻名全国的洪洞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那棵神秘的大槐树又是否真实存在呢?

关于这两点,我们还得从洪洞县的历史说起。

洪洞县的历史

在山西省西南部的临汾市一带,山西的母亲河——汾河流经这里,形成了临汾盆地,而洪洞县就位于临汾盆地北部。

临汾一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帝王世纪》曾记载:“尧都平阳”,即今临汾。

《禹贡》分天下为九州,平阳为冀州之地。冀州处九州之中央,故称“中国”,“中国”一词由此而来。

不过洪洞县位于临汾盆地北部,这里地势不再那么平坦,有一些低矮的丘陵。

根据史料《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洪洞县得名于义县北之洪洞岭,《山西通志》也曾言:“县北五里有洪崖古洞,县以洞名。”。

而这应该就是洪洞县最初的由来。

不过在诸多史料中,对这里也并没有太多的记载,似乎它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小县而已。

在历史长河中,这里都没有太大的名气,它的知名度还远不如关羽的故乡解县。

这一点和现代人们的一贯印象并不相符,如果洪洞县真的是全国各地人的故乡的话,那么它应该在古代就很出名了才对。

事实上,一直籍籍无名的洪洞县是从明清以来,才突然开始“名声大噪”,变得闻名起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元末战乱是移民的主因

原来,在明朝初年,发生过一件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那就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但洪洞大槐树移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从明太祖朱元璋刚刚建立明朝,明朝第一个年号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一直延续到明成祖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年间,前后长达50多年之久。

这样大规模的移民,显然并不正常,它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大环境是分不开的。

众所周知,元朝是一个外来政权,因是蒙古骑兵从马背上夺得的天下,元朝政府的铁血手段也一直贯穿到了治理国家上。

他们始终没有彻底融入中原文化,反而采取了种族歧视的政策。

在这样的背景下,元朝很快就由盛转衰了。

元朝末年,黄河发生决堤,大水将河南,安徽和江苏等广大地区变为一片泽国,一时间赤地千里,百姓难以生活。

而这时的元朝政府不仅不大赈灾,反而继续压迫百姓,划拨下来的少量救济粮也被贪官污吏们收入囊中。

穷苦大众终于忍无可忍,他们扛起了起义的大旗,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在元末的战争中,不仅元朝官军和起义军互相杀戮,甚至起义军内部也经常发生内乱。

战争从四川、湖北蔓延到安徽、江苏、浙江乃至山东这几千里的广阔区域。中原大地人口锐减,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后来,明太祖朱元璋横空出世,大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最后挥师直逼北京击溃元朝政府,一统天下,中华大地才得以重归平静。

但是刚刚完成统一的明太祖朱元璋,也面临着不小的问题,那就是多年战乱所造成的后遗症。

兵祸伴随着大灾,在元末战争期间,各种水患、旱灾以及疫病等是时有发生,让幸存下来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其中,受害最为严重的就是中原地区,水灾过后,又爆发了瘟疫。

因此直到战争结束,天灾的影响还在持续。在这种背景下,百姓为了生存开始自救。

山西移民的开端

在这个时候,与中原那凄惨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中原之外的山西了。

由于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再加上太行山脉的阻隔,无论是战争还是天灾都没怎么波及到这里。

山西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甚至这里一度成为了中国最富饶的地区。

在这种背景下,在战争中幸免的难民大量涌入山西,使得山西人口暴涨。

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河北的人口加起来大概为380万人左右。

而山西人口却多达400多万人,它比河南、河北两省的人口总和还多出20多万。

这样因为躲避天灾和战乱发生的移民,就有了一个弊端。

那就是新移民会抢占山西本地人的资源,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山西当地发生矛盾冲突是必然的事。

随着明朝局势的稳定,中原地区的天灾也在逐步消退,这就空出了不少无人料理的荒地。

一边是“人多地少”,一边是“有地无人”,因此就非常有必要进行行政干预,对这种社会现状进行平衡了。

当时的明太祖朱元璋,听取了户部郎中刘九皋, 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建议,采取了以移民垦荒为中心振兴农业的措施。

决计把农民从狭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广人稀的地方。

于是,从洪武初年开始,这场历时50多年,从山西向外的人口迁移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次大规模移民的来源地是山西省大部分地区,而并不仅仅局限在洪洞县一个地方。

为什么后来的人都认为移民是出自洪洞县呢?

移民出自洪洞县这一说法的来源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在当时临汾市属于晋南地区,而晋南又是整个山西人口最稠密的地带,在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市当属洪洞县。

所以明朝政府为了统一管理,规定了凡移民者都必须到洪洞县的广济寺办理迁移手续,然后从这里出发,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中原各地。

当时的移民大多都是二三十年前来山西的,有些人已经离世,而他们的后代出生于山西,已经不记得当初自己的故乡了。

而他们在山西生活的时间也不长,很快又进行了二次迁徙,因此对山西的居住地印象也不够深刻。反而对当年数十万人聚集在洪洞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年深日久,这些经历一代代传下去,绝大多数移民的后裔都把先辈们在山西最后的集中地点——洪洞县当成是自己的祖籍。

这次移民最主要的目标地区就是河南。

经过后来的查访,在河南省开封、南阳、洛阳等地,很多祖上从山西迁过来的人都表示自己祖籍是洪洞县,比例多达九成左右,而且很多人都有家谱为证。

除此之外,前往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的人也不少,这些人在当地繁衍生息,开枝散叶。

到了明末时期,中国又发生了大规模战乱。

随着清军南下,很多当初的山西移民进行了二次迁徙。

这一次范围就更广了,一直到云贵、两广乃至福建、台湾等地都有他们的踪迹。

这下,山西移民的足迹算是几乎遍布全中国了。

在之后三百多年里,他们在全国各地扎下根来,并和当地原住居民结合,甚至还有一部分和边疆的少数民族融合。

最终演变成“洪洞移民遍布神州大地”的局面。

在这些移民后裔的口中,普遍流传着洪洞县大槐树的传说,那么这棵神秘的大槐树又是否是真实存在的呢?

洪洞县大槐树的传说

在移民后代口中流传的大槐树传说,据说是这样的:

“当年,官府一声令下,数十万人云集在平阳府洪洞县,弄得人潮涌动,水泄不通,管理一片混乱。”

“在洪洞县的登记官吏人数并不多,无法维持秩序,后来他们想了个办法,以那棵大槐树为标志物,将登记处设在那里,然后让众人排队,终于稳定了秩序。”

大槐树的故事人人知晓,而且这和历史记载相吻合,说明这棵树确实是存在的。

而且在今天的洪洞县,也确实有一棵大槐树。

看上去此事已经毫无疑问,然而在调查时却发现,目前的大槐树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成长起来的,这一点得到了很多当地老人的证实。

这么看来现有的这棵大槐树肯定不是传说中的那棵,那么是不是本来没有这棵树,后来因为当地人附会历史传说而种植的呢?

考古人员多次到洪洞县当地进行考察,翻阅了大量的府志和县志,终于从烟波浩淼的历史长河中,找到了蛛丝马迹。

根据《洪洞县志》记,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地方有一座贾村,村西不远有一座寺庙,名叫广济寺。

这座寺庙为唐贞观二年所建,历史非常悠久,很多来往的官差和客商都会在广济寺歇歇脚。

久而久之,广济寺人气越来越旺,往来之人络绎不绝,寺里香火鼎盛。

山门左侧有一棵树身数围、荫蔽数亩的大槐树,从附近汾河飞来的老鹳都喜欢在这里“安家落户”。

它们每天围着大槐树飞来飞去,场面十分壮观。

当时的官道就在大槐树旁边,正因为如此,明朝官府才把移民办理的机构设置在这里。

既能让远处的人看到一个清楚的地标,又方便众人排队。

很多熟悉的迁徙人员结伴前来办理手续,但是由于朝廷的政策,他们也会被分配到不同的地区。

登记结束并领取了各自的路费后,就和多年的老朋友依依惜别,各自踏上自己的旅程。

在他们的回忆中,那棵大槐树就是在山西生活给他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也成了他们脑海中对故乡最后的记忆。

在那个年代,普通老百姓极少有读过书的,识字率很低。他们心中的记忆无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只能一代一代、口口相传。

由于这些移民,在山西生活过的地方没什么独一无二的特色,相反离开山西时看到的大槐树给他们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因此在口头流传的过程中,他们的后代逐渐误会了先辈的意思,认为那棵大槐树所在的洪洞县就是自己故乡的所在。

只不过他们口中的大槐树,和今天的大槐树并不是同一棵。

今天大槐树和古代大槐树的关系

在清顺治八年(1652年),有着悠久历史的广济寺在汾河发大水时被洪水冲毁了。

同时在它旁边的这棵大槐树,也遭到了灭顶之灾,此后踪迹全无。

后来的人们,为了纪念这颗大槐树,在广济寺的遗址上开辟了一个古代大槐树公园,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后裔纷纷前来参观。

他们在这里凭吊先祖,回顾先辈们艰苦创业的历程,大槐树公园也成了移民后代们寻根的去处。

那么如今的这棵大槐树,和当年的那棵古大槐树又有什么联系呢?

原来,当年大槐树的主干虽然被洪水摧毁,但是它的根却没有死,数年后在原来的大槐树根部东侧又长出一棵新树。

不过,这棵新的大槐树命运还不如它的先辈,由于汾河改道等原因,这棵大树远离水源,竟然在解放后逐渐枯萎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

而几年后,这枯死的树干也被大风给吹倒了。

后来,当地政府在那里修建了水泥底座,又把枯死的树干树立起来,用铁箍固定住,形成大槐树遗址。

然而,坚强的大槐树仍然没有彻底死去,在七十年代末,又从同一根系生出了第三棵大槐树,而这棵大树就一直生存到今天。

现在这棵大槐树依旧枝繁叶茂,似乎象征着当年走出山西的洪洞县移民,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繁衍不绝。

由此可见,虽然如今的这棵大槐树,并不是中国各地移民后代口中流传的那棵,但事实上它们出自同源。

洪洞县的这棵古大槐树,虽然经历过两次死亡,但又两次以另一种形式顽强地活了下来。

而至于一些地方的人们都说低头看一下自己的脚趾,就知道祖先来自何方,这样的说法其实也来自于洪洞县大槐树的移民举措。

洪洞县大槐树移民的历史意义

自古以来,官方组织的移民对于百姓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这种强制的迁徙会给百姓带来不小的灾难。

不过明朝这次移民虽然是朝廷强制要求的,但它的初衷是为了发展,而并非破坏,因此移民政策十分柔和。

在这次移民中,明朝政府唯一一项严厉的政策,就是要求移民将右脚的脚指甲割成两半作为特征,防止他们在半路上逃跑,成为流民。

后来,这一举措也成为移民后裔中所流传的“谁的小脚指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民谣的来源。

除此之外,明朝政府对移民的待遇是比较好的,至少没有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的情况。

而对于到了新环境,对于一穷二白的移民们,当时的朝廷方面也给予很大力度的支持,比如官府会免费提供一些种子,农具和耕牛。

如果发生水旱蝗等灾害,朝廷还会酌情减免一定的税赋。在这样的政策下,中原大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大量无主荒地得到开垦,耕地总面积大幅增加,人口数量也翻了倍,朝廷的财政也得到大幅好转。

可以说,明初的这项山西移民计划是一个惠及全国的善政,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明朝建立后迅速抚平了战争创伤,后明成祖多次远征蒙古,郑和七下西洋,明朝展现出这么强大的国力,都是与这次山西移民的政策分不开的。

据综合考证,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已经遍及18个省(市)、500个县(市)市,总共有812个姓氏在族谱上有迁徙自山西洪洞县的记录。

洪洞县移民后裔的寻根之旅

历史不会忘记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而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也不会忘记历史,数百年来,一直有当年的移民后裔回到山西寻根。

在民国二年(1903年),有个叫景大启的官员,他一直在山东任职,后来告老还乡后闲来无事。

有一天,他想起小时候的事情,他祖母曾和他这样说道:

“我们的祖先当年并不是生活在这里,我们来自山西。”

“祖先们历尽千辛万苦,从山西迁徙出去,虽然后来在这里繁衍,但我们的根却不在这里,我们的根在山西洪洞县,那里有一棵大槐树。”

景大启想起自己山西移民后裔的身份,于是动了去山西寻根的念头。

到了洪洞县后,他经过多方探访,找到了原来的古大槐树的位置,出资修建了青石碑和凉亭,还有牌坊。

牌坊横额的两面还刻有4首怀古诗,其中一首是:

“迁民往事忆当年,拄杖穿云窗夕烟。嘉木扶疏堪纪念,犹留经塔耸巍然。”

从那以后,这里就成了前来凭吊先祖的山西移民后裔必来的地方,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来这里寻根的异乡人都络绎不绝。

20世纪80年代初,当地政府修建的大槐树公园,正是以景大启修建的石碑为基础扩建而成的。

如今的洪洞县内,建有大槐树寻根祭祖园,这也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

每年都会有大型的祭拜活动,在此举行。唯一可惜的最初的那棵古大槐树,已经不在了。

结语

时至今日,山西移民后裔不仅遍布全国,甚至在海外也有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无论是南洋还是欧美,都有洪洞县大槐树的儿女们繁衍生息,他们都对自己心中的故乡念念不忘。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叶落归根”,每个人都希望回到自己的故乡。

虽然当年从山西迁移离开的人们已经在异乡安家立业了,但他们的根还在山西。

虽然他们不能时常会去,但他们的灵魂却时时刻刻保持着对故乡的追忆。

或许他们的先祖,并不都是洪洞县的人,但当年那棵老槐树已成了维系他们与山西维系的纽带。

只要这条纽带还在,他们就无法割舍曾经的故乡。

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山西移民为华夏民族的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不能忘了他们所受过的苦难,以及做出的奉献,或许你我的身上就留着当年山西移民的血脉。

中华民族能够崛起于世界,取得今日辉煌的成就,与我们的先祖分不开的。

这棵传奇的大槐树,不仅代表着洪洞县、更代表山西,乃至于整个中国。

春秋代序,中华崛起,任氏家族更是兴旺发达。山水有源,落叶归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上有祖宗,下有后人,血肉联情,承前启后,任氏家族的每一位成员在自己的大家庭中都拥有自己的位置 。

清代康熙年间,先祖任科夫妇携家自山东登州莱阳大槐树底下辗转迁居承德湾子村,后代又分支居住于槽碾沟村,后沟村,柴河窄道沟村。历时三百余载,族传十四代,先祖为后世设定家族承传字辈,以中间字为序,分别为自、绍、焕、国、先、作、受、万、久、长十代,迁居承德后又排出延、兆、文、书、显、克、井、治、家、昌十辈。并修族谱,立家规,以传后人。

族谱图表上书有一副对联:以清白贻子孙何必矜夸阀阅,唯诗书绵世泽尚祈勿坠萁裘。在这里,先祖勉励子孙要以清白忠厚为本,不能颓废堕落,以诗书孝悌为先,不可骄奢*逸。

适逢盛世,为缅怀先辈,传承优良家风,培养家族美德,发扬家国情怀,先有任长珍细化分支,重整家谱

QQ:576479403

大槐树属于山西临汾市洪洞县管辖。

详细介绍如下: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

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扩展资料: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国家AAAA级景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景区分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体验区”和“汾河生态区”四大主题区域,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树、千年槐根、祭祖堂、广济寺、石经幢、移民浮雕图、中华姓氏苑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

从明洪武2年至永乐15年,近50年的时间里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大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迁徙。这对恢复生产、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开发边疆、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等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迁徙长达50年之久,涉及1230个姓氏,由这里迁往各地的移民后裔,数以亿计。

2018年3月29日,以“根连四海 忠孝天下”为主题的第二十八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开幕。文化节期间陆续举办第二十八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开幕式、第十一届洪洞名优小吃节、传统戏曲表演、第二十八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第三届洪洞大槐树移民文化研讨会等活动。

关于洪洞大槐树移民:

一、移民原因

元朝末年,朝廷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受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繁,民不聊生。各地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反抗元朝的暴政。战争连绵不断,加上各种灾害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到了明朝初年,中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呈现着田地荒芜、人烟断绝的凄凉景象。

而这时候的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

明朝推翻了元朝之后,为了巩固新的政权,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朱元璋根据当时国家的现实状况作出了一个大的决策——“移民屯田,开垦荒地”

二、移民次数

关于移民的次数,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经学者们的反复考证,洪武、永乐两朝共有17次。简单的情况是:

洪武六年(1373年),从山西及河北正定府移民至安徽凤阳垦荒。

洪武九年(1376年)十一月,再从山西及正定府移民至凤阳垦荒。因为是冬天,政府发给移民过冬的棉衣。

洪武十三年(1380年)五月,从山西招募24万户百姓从军,后又都复员为老百姓,就地安置垦荒种地。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又从山西的泽州、潞州,挑选“田少丁多”或无田之家,迁往彰德、正定、临清、归德、太康等地垦种。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九月,山西沁州百姓张从整等116户自愿外迁屯田,户部给予奖励,让他们回沁州招募居民。

同年同月,后军都督朱荣向朝廷报告:由山西迁居到大名、广平、东昌三府的百姓,一共分给他们26万顷土地。

同年十一月,命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等迁移山西百姓,到彰德、卫辉、归德、临清、东昌等地栽桑种枣,垦荒种地。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冯胜、傅友德与常升等到山西招募百姓从军,共设16个卫所。大约是平阳府选了9卫,太原、辽、沁、汾选了7卫,每卫5600人,共有9万余人。

同年十二月,朝廷命后军都督佥事李恪、徐礼去山西招募移民共598户,分别迁至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地。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266万人,往塞北筑城屯田。

建文四年(1402年),户部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迁至北平各府、州、县。

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从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移民1万户,充实北京。

永乐三年(1405年)九月,再次从以上地区移民1万户,充实北京。

永乐四年(1406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县吏李懋等214户人愿到北京为民,户部给他们发了安家费。

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朝廷命户部从山西的平阳、泽、潞及山东的登、莱等州,招募了5000户到北京的上林苑监,牧养栽种。

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向朝廷申请到北京、广平、清河、正定、冀州、南宫等府州县为民,开荒种地,依律交税,得到政府的奖励和资助。

综上所述,明初从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半个世纪中,从山西向外地移民17次,每次数百户,甚至上万户,前后人数达到100万以上。回顾中国历史上政府组织的移民活动,汉代仅限于屯垦戍边,并没有形成全国规模;

三国割据一方,各自分散屯田;唐代移民屯垦兴盛,但安史之乱以后废弛;宋代重文轻武,屯田时盛时衰;元代全国兴屯,但很快天下大乱。所以说,明初山西移民,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官方移民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

:洪洞大槐树移民

哈哈,我是37代。你呢?

王姓是中华第二大姓,在王姓历史上形成的21个郡望中,太原王、琅琊王、三槐王影响较大。三槐王的发祥地在今莘县莘城镇王化村。三槐王氏宗祠以“三槐堂”命名。王化村现有近2000多人,本村人都姓王,现有九代人。“三槐王氏遍天下,忘不了群贤堡和王化。

“王”用作姓氏,有四大源头,即舜时的妫姓、商代的子姓、周代的姬姓和来自域外的虏姓。三槐王氏源于姬姓。周的始祖名后稷,姬姓。至东周灵王时,长子晋被立为太子,人称“太子晋”。晋因直言敢谏触怒了灵王,被废为庶人。晋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虽然最终没能登上王位,百姓却仍以帝王视之,称其为“王子晋”,称其家族为“王家”。久而久之,晋的后人便以为姓。后世的太原王、琅琊王、三槐王皆指晋为始祖,来历即在于此。

秦未,姬姓王氏后人王元因避秦乱迁居琅琊皋虞城(今山东即墨),后再迁至临沂,成为琅琊王氏一世祖。西汉未,王元之弟王威迁居太原,成为太原王一世祖。

东汉未年,姬姓王氏裔中出了王祥、王览这对名噪一时的异母兄弟。王祥性至孝。母病思食鱼,隆冬无鱼可买,王祥乃脱衣卧冰,化冰求鱼,后被列入《二十四孝图》。

东晋时,姬姓王氏后裔王导成为晋元帝司马睿的首辅。东晋的元、明、成帝在位期间,王导一直任宰相,是稳定东晋统治的重要人物,琅琊王也因而名声大噪。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也是琅琊王氏后人,他善行、隶,笔势“飘若游云,矫若惊龙”,被后人誉为“书圣”。

唐代,姬姓王氏后裔王练出任莘县尉,携家迁居莘县(《初篆王氏家乘受姓源流序》:“方则,光禄卿,再传至练,为莘县尉,遂徒莘。历数传,至言公,令黎阳。”此事《新唐宰相世系表》亦有记载)。

关于姬姓王氏移居莘县的时间,史有两说。范仲淹为三槐后代王质所撰的墓志铭中说“其先太原人”,至王言时才“占籍大名”。元代赵孟頫为王言撰写的简历《宋尚书兵部侍郎许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纪略》中亦说自王言起定居大名莘县。这是“王言迁莘说”。欧阳修和宋祁主持纂修的《新唐书》和《三槐王氏家谱》则认定王练任莘县尉时携家居莘,这是“王练迁莘说”。王练和王言均为唐代人,王言是王练的六世孙。

宋太祖未年,王祐复回朝任知制诰,不久又被奸相卢多逊排挤出京任镇国军(今陕西华县)行军司马。直至太宗赵光义即位后,才以六十四岁的年龄出任兵部侍郎,但任职一个多月即病死。王祐才华横溢,英名远播,文才人品皆在同僚之上,因而在朝中声誉颇高,大家都认为是当宰相的材料;但其仕途却是才能难展,坎坷连连,以至壮志未酬,郁郁而死。他心有不甘,又见其子王旦聪敏过人,前程可喜,便于逝世前不久亲手在自家院中植槐树三株,十分自信地预言说:“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宋代,太尉、司徒、司空三要职合称“三公”,是众臣之首。

  据传,周代宫廷外植有三株槐树,百官朝见天子时,三公皆面槐而立,后人遂以“三槐”代指三公。王祐植三槐于庭,无非是要用以表达子承父志,大展抱负的原望与信心。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王祐的三个儿子果然个个聪颖,先后踏入仁途;老二王旦是脱颖而出,一步步登上相位,使王祐的预言变成了现实。

目前王化村除留居本村的人外,在东北居住的还有1000余人。他们有的是民国年间逃 茺去的,有的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去的,有的在林业部门工作,有的地当地农村安家落户, 都为开发东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黑龙江的穆棱镇河北村,因王化人多,村干部都是王化人 ,故有“新王化”之称。在尚志县一面坡等地,也有不少王化人居住。

山西大槐树是什么地方??

大槐树属于山西临汾市洪洞县管辖。

详细介绍如下: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

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扩展资料: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国家AAAA级景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景区分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体验区”和“汾河生态区”四大主题区域,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树、千年槐根、祭祖堂、广济寺、石经幢、移民浮雕图、中华姓氏苑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

从明洪武2年至永乐15年,近50年的时间里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大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迁徙。这对恢复生产、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开发边疆、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等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迁徙长达50年之久,涉及1230个姓氏,由这里迁往各地的移民后裔,数以亿计。

2018年3月29日,以“根连四海 忠孝天下”为主题的第二十八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开幕。文化节期间陆续举办第二十八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开幕式、第十一届洪洞名优小吃节、传统戏曲表演、第二十八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第三届洪洞大槐树移民文化研讨会等活动。

关于洪洞大槐树移民:

一、移民原因

元朝末年,朝廷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受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繁,民不聊生。各地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反抗元朝的暴政。战争连绵不断,加上各种灾害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到了明朝初年,中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呈现着田地荒芜、人烟断绝的凄凉景象。

而这时候的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

明朝推翻了元朝之后,为了巩固新的政权,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朱元璋根据当时国家的现实状况作出了一个大的决策——“移民屯田,开垦荒地”

二、移民次数

关于移民的次数,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经学者们的反复考证,洪武、永乐两朝共有17次。简单的情况是:

洪武六年(1373年),从山西及河北正定府移民至安徽凤阳垦荒。

洪武九年(1376年)十一月,再从山西及正定府移民至凤阳垦荒。因为是冬天,政府发给移民过冬的棉衣。

洪武十三年(1380年)五月,从山西招募24万户百姓从军,后又都复员为老百姓,就地安置垦荒种地。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又从山西的泽州、潞州,挑选“田少丁多”或无田之家,迁往彰德、正定、临清、归德、太康等地垦种。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九月,山西沁州百姓张从整等116户自愿外迁屯田,户部给予奖励,让他们回沁州招募居民。

同年同月,后军都督朱荣向朝廷报告:由山西迁居到大名、广平、东昌三府的百姓,一共分给他们26万顷土地。

同年十一月,命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等迁移山西百姓,到彰德、卫辉、归德、临清、东昌等地栽桑种枣,垦荒种地。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冯胜、傅友德与常升等到山西招募百姓从军,共设16个卫所。大约是平阳府选了9卫,太原、辽、沁、汾选了7卫,每卫5600人,共有9万余人。

同年十二月,朝廷命后军都督佥事李恪、徐礼去山西招募移民共598户,分别迁至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地。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266万人,往塞北筑城屯田。

建文四年(1402年),户部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迁至北平各府、州、县。

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从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移民1万户,充实北京。

永乐三年(1405年)九月,再次从以上地区移民1万户,充实北京。

永乐四年(1406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县吏李懋等214户人愿到北京为民,户部给他们发了安家费。

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朝廷命户部从山西的平阳、泽、潞及山东的登、莱等州,招募了5000户到北京的上林苑监,牧养栽种。

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向朝廷申请到北京、广平、清河、正定、冀州、南宫等府州县为民,开荒种地,依律交税,得到政府的奖励和资助。

综上所述,明初从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半个世纪中,从山西向外地移民17次,每次数百户,甚至上万户,前后人数达到100万以上。回顾中国历史上政府组织的移民活动,汉代仅限于屯垦戍边,并没有形成全国规模;

三国割据一方,各自分散屯田;唐代移民屯垦兴盛,但安史之乱以后废弛;宋代重文轻武,屯田时盛时衰;元代全国兴屯,但很快天下大乱。所以说,明初山西移民,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官方移民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

:洪洞大槐树移民

洪洞大槐树景点介绍

洪洞大槐树景点介绍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洪洞大槐树景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洪洞大槐树景点介绍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二十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

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到洪洞后,士兵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罗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

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

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迁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

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着他们的牌位,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墙,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

悠悠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四百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主要景点

根雕大门

“根雕大门”是寻根祭祖园的正门,为槐根造型,东西跨度20米,高13米,其造型古老沧桑、伟岸厚重、支根入土、虬劲有力,寓意大槐树后裔同门、同根、同祖、同心。象征大槐树儿女舍小家,取大义,扎根神州大地,为国家繁荣、民族昌盛孜孜不倦地艰辛劳作和奋斗拼搏。诠释的是移民后裔共同的根,共同的老家,是大槐树儿女的魂。

根字影壁

影壁是景区的标志性景观,这个大大的隶体“根”字是由我国原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著名书画家张仃老先生题写。字体苍劲有力,稳健端庄,隐含象形,寓意深邃。饱含着浓浓的桑梓之情,悠悠的思乡之意。道尽了凝结于归乡游子胸怀间那种复杂的故园家国之感。

碑亭(古大槐树处)

碑亭是建在第一代大槐树的遗址上的,碑高一丈零五,宽二尺四寸有余,碑冠在盘龙细雕之中篆书“纪念”二字,碑阳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字,这五个字不是用笔写的,而是用刷子刷出来的。据说遗址的修建者之一刘子林一个好友非常穷,当时没有钱捐资修碑亭,只能用刷子写字,也没有留下姓名,虽然没有捐资,但是字写的非常好,就被采用了。

二、三代大槐树

这就是由第一代古大槐树滋生的第二代大槐树,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由二代大槐树同根滋生的第三代大槐树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当年移民告别故土时,无不把大槐树当作家乡的象征,迁入新地后,纷纷在庭院种植槐树,并悬挂一个吉祥物以祈求故土的保佑,寄托对故土的思恋。

千年槐根

根据考古人员鉴定,此根大约生长在宋元时期,距今约1000年左右,远在明初移民之前。槐根高度62米,其中外露部分42米。槐根盘枝错节,形象奇特,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是一棵罕见的大型古槐真根。

移民浮雕图

三组浮雕以大槐树为背景,自左至右为:移民国策、移民惜别、移民迁徙。中间有文字隔开,以文释画,文画互彰。具体讲述了大槐树移民的起因、槐乡人们别离乡土、迁徙途中的情景。

移民情景雕塑

通过朝堂决议、大槐树下、讲不完的故事三组移民情景雕塑向我们形象地展示了大槐树下的移民历史。第一组雕塑是朱元璋听取朝中大臣的奏议,下令开始迁民的场景,我们叫它朝堂决议。这第二组雕塑就是讲述大槐树下老人在与他的子女话依依惜别之情。第三组讲不完的故事可以看到当年外迁时的那位青年壮丁已经变成了老人,还在给他的子孙后代讲述着迁民的故事。

祭祖堂

内景祭祖堂是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设计与施工,建筑风格为仿明代建筑,为整个祭祖园的核心。祭祖堂坐北朝南,面阔112米,进深55米,总占地面积6160平方米。堂前置露天铜鼎香炉,堂内设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不仅体现传统文化,而且突出“祭祖”主题,是全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是天下民祭第一堂。

望乡阁

望乡阁位于祭祖堂东侧,是专门用来接待远方归客的地方,里面环境清幽,布局朴素,大家可以在这里品一品家乡水,看一看有关大槐树移民的书籍。整个茶室提供的服务都是免费的。因为前面我们看到的老茶室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回乡游子的需求了,所以我们开辟了这个茶室,它的作用、意义和原来的茶室都是一样的。一杯清茶,一瓢清水接待不远千里前来寻根祭祖的移民后裔,以此来表达老家人对各地移民后裔的一片亲情。以茶待客是一种尊贵的礼仪,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用家乡的水、家乡的茶接待老乡更有非凡的意义。

献殿

献殿是祭祀时用来摆放供品的地方,也是主祭人员的主要活动场所,位于祭祖活动区中轴线位置上,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单层重檐,廊围四边,是仿明代全木结构建筑,十字歇山屋顶与仿明戏台连为一体,其高度,跨度乃三晋之首,其华丽壮观为全国罕见。

溯源阁

溯源阁位于祭祖堂西侧,与望乡阁对称而建,是大槐树主体建筑“一堂两阁”之西阁,建筑造型为仿古四角攒尖顶三檐双层建筑,上层有爬廊与祭祖堂相连。溯源阁取义溯源,意在追溯移民史实,感念先祖功德。而溯源阁整体布局也凸显了溯源移民历史,展示老家文化这一主题。

中华姓氏苑

中华姓氏苑主要由中华民族的姓氏来源、发展演变,11969个姓氏,姓氏郡望、堂号、堂联、家训等姓氏文化布置而成。您将在这里欣赏到一场中华姓氏文化的盛宴。

移民实证展览馆

这里有移民情景泥塑群雕,这里有移民先祖生活用品、这里有许多珍贵的移民谱牒,在这里展出的每一件实物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虽然看起来很普通,但都是对移民历史最真实的见证和最珍贵的佐证。

广济寺

洪洞县广济寺为唐贞观二年所建,原址在洪洞城内永安里,金承安年间迁徙贾村汾河畔。当年广济寺寺院宏大,僧众济济,香火旺盛。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法堂、藏经楼、伽蓝殿、祖师堂、禅堂、方丈、钟鼓楼。还有斋堂、客堂、寝堂、茶座、延寿堂等。山门左侧有一棵荫蔽数亩的大槐树,这就是明初迁民之时,办理公差事务,人们不能忘怀的古大槐树。

槐木化石

槐木化石是从洪洞西山煤矿挖出来的,据专家考证已有上亿年的历史。上面的许多地方已经炭化,这就形象地说明洪洞早在亿年前就有了槐树的身影,所以被称为“槐乡大地”是当之无愧、名不虚传的。

石经幢

石经幢是祭祖园中最古老的文物,也是现存明代迁民的唯一历史见证。经幢是古代佛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唐,由多块石刻堆建成柱状,柱上有盘盖,柱身刻陀罗尼经文及佛像。由广济寺大法师惠琏于金承安五年(1201年)所建,比移民还要早200多年,是广济寺的唯一遗物,也是典型的经幢作品,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它由青石砌成,平面呈八角形,四层十五级,高94米,雕刻艺术古朴深厚,书法刚劲流畅,浮雕栩栩如生,是金代雕刻艺术的`珍品。

过厅

这座过厅为五间三开一启的过厅。门厦琉璃盖顶,吻兽齐全,正中檐下书写七绝二首。第一首意为:所有移民后裔都是杨侯国人“洪洞人”,这并不是没有根据,众多的私家碑记、谱牒都有记载。第二首意为:北京、河南、山东以及安徽滁和一带的移民后裔都是同根、同源,请不要担心互相误认,关于小脚趾为两瓣的古老传说就是我们相认的凭据。

洪崖古洞

洪崖古洞建在这里与洪洞可是大有渊源的,因为洪洞这个名字就是取自城南“洪崖”与城北“古洞”。“洪崖堑壁”与“古洞连云”这八个大字是由著名书法家董寿平书写的。“洪崖古洞”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南北长40米,东西宽20米,崖高16米,洞高4米,宽25米,洞内蜿蜒曲折。

魁星楼

民俗村最南面那个塔式造型的建筑就是魁星楼。据《汉书》记载:魁星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主宰文运。魁星楼是古代村庄里供奉魁星的圣地,读书人在魁星楼拜魁星,以祈求在科举考试中榜上有名。所谓“魁星点状元”,就是如此。魁星楼的旁边还设有北斗七星,而北斗前四星称为“璇玑”,也叫魁,又因为四颗星排列如“斗”字,也称“斗魁”。

同源渠

同源渠,顾名思义,移民后裔有着共同的源头。移民后裔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融汇于整个华夏民族,但他们的源头只有一个,就是洪洞大槐树。只要是大槐树的后裔就能在这里找到移民先祖的踪迹,都能找到同根同源的一家人。

思源潭

水流千里总有源头,人处四海难忘故土。移民先祖当年从这里开拔外迁,开疆拓土,但从没有一刻忘记过对故土的思念。几百年后,移民后裔也绝不会因时间的遥远而淡忘对自己源头的眷恋。在这里,您可以默念祖恩,掸尘净手,以虔诚的心情去祭奠您的先祖。

一代大槐树(仿)

新塑大槐树根据古大槐树的记载所建,重现了当年大槐树的风采。据记载当时的大槐树身围 “七庹零一媳妇”,也就是说,要七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手连手才能合抱,男一庹五尺,女一庹四点五尺,故这棵新塑大槐树身围近40尺,直径13尺。

牌坊

这座牌坊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它的正额与背额分别镌刻着“誉延嘉树”、“荫庇群生”。“誉延嘉树”说的是随着大槐树后裔的辗转迁移,大槐树在海内外也享有盛誉;“荫庇群生”说的是大槐树的神灵世世代代庇护着移民后裔,庇护着大槐树下的芸芸众生,辛亥革命时期槐乡大地就因大槐树而免去了一场大的浩劫。

茶楼

茶楼采用的是全木质框架结构,总高11米,南北长2365米,东西宽13米。一层是洪洞特色的农家纯绿色无公害产品,二层是仿明式的茶馆。茶楼不仅仅是一座民间的传统建筑,更是中华文化中以茶待客的老习俗在洪洞的直观体现,可以让您最真切地感受老家人的热情,并了解老家的质朴民风。

茶室

茶室,建于民国三年,专供游客歇脚休息、品茶聊天的场所。面宽1045米,进深477米,面积不大,脊高一般,形貌与民居无异,意义却不一般,它是为接待远方归来的游子而特意兴建,匾额与楹联所表述的也正是这种老家与归客之间的亲情。

三座桥

西桥取名莲馨桥,有两层寓意。其一洪洞自古就有莲花城的美誉,当时县城高而四周低,人们蓄水植莲。到夏天莲花的香气弥漫着整个洪洞城,真乃“水包座子莲花城”。其二“莲馨”谐音“心连心”,喻指老家人与移民后裔永远心连心。

中桥取名槐香桥,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这里是槐树的故乡,到处充斥着槐花的香气。二是槐香的谐音是怀念的怀,故乡的乡,意思是大槐树的后裔永远怀念自己的故乡。

东桥取名鹳鸣桥,是借鹳鸟的鸣叫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首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民谣里的老鹳指的是一种体型像鹤的水鸟,但脖子和身子比鹤短。以前在汾河边常看见它们大片的觅食,在大槐树上筑有巨大的窝[2]。

;

大槐树在山西什么地方

大槐树在山西洪洞县。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地处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东隔霍山与古县交界,西靠吕梁与蒲县相连,北与霍州、汾西县为邻,南与尧都区接壤,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

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时间从北宋末年宋室南迁开始,到明朝洪武、永乐形成高潮,一直延续到清代中叶。历时讫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至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约700余年的时间。

洪洞大槐树移民起因

经元末战争,全国户口锐减,各地居民除在战争、灾荒中死亡外,更多的是流亡在外地,成为流民,形成官府的户籍人口大减,各地人口疏密不均。北方诸省、西北地区、两淮地区人口显见稀少。而山西地理优势较好且受战争影响较少,人口较为集中,因此决定从山西进行移民。

洪洞大槐树移民时期,明朝政府实行了发给移民耕牛、种子、农具以及3-5年不征赋鼓励农民生产的措施,北方各城市附近荒闲的土地,政府又分给无地的人垦种,每人为15亩,另给菜地2亩,“有余力者不限顷亩”。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明政府又颁发额外垦荒,永不起科的诏令,规定: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的移民除纳税的土地外,其余垦荒之地,听其自有,永不征税。

明朝初年人口迁移的特征?

前言:“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歌谣,在我国流传甚广。不仅是山西省境内,就连千里之...
点击下载
上一篇:闫姓族谱字辈下一篇:朱氏族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