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樘传原文及注释翻译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6浏览:5收藏

吴樘传原文及注释翻译,第1张

原文如下:

吴樘,字仲桨,常州人。因避孝宗讳,故以字行。仲桨生时,会天暴雨,屋舍被淹,水初及股,后可没人。父十八将妻子拆户为舟,以樘为桨,当是时,天雷滚滚,妻腹痛产子,十八以樘、桨名字之,户难负重,故自沉以活妻子。仲桨襁褓流离,未识而孤,性聪慧恭谨,耽思坟籍,事母亲以孝闻。仲桨善真行草书,识者谓得晋人笔意,单牍片纸人争宝之,不翅金玉。束发举秀才,弱冠举进士一甲第一,赐宴礼部。改庶吉士,授编修。正德末,历侍读、右谕德。世宗嗣位,为讲官,寻迁侍读学士。嘉靖四年,擢礼部右侍郎。俄以忧归,哀毁骨立,上欲夺情擢礼部尚书,为国子监祭酒严嵩沮。仲桨闻之曰:“知我者,惟中也!”言讫涕下。仲桨为人木强,然其未知嵩之险恶。向者,每论政多戾驳,遂有隙,而仲桨未察。服阕,为户部右侍郎。复改礼部,亡何,代贾商书为尚书。其性纯孝,服虽除,菜蔬寝苫不改,不啖鱼肉,哀戚过礼。遇事英发,掀髯论辩,法家拂士不能过之。奉命往核泉舶,芥视珠犀,少不留目。七年冬月,两广总督王守仁卒,遗言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仲桨恸哭三日。

九年,上欲以公主妻魏国公子,因宠甚,欲厚嫁妆倍于长公主,问群臣可不。嵩曰:“甚善。今河清海晏,陛下当假此示我天朝上国之威。”仲桨讽之曰:“曩者汉明帝欲封皇子,帝曰:‘我子岂得与先帝子比!’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纵河清海晏,礼不可废,诚愿陛下三思。”嵩闻言不豫曰:“吴尚书知故事,嵩独不知不?汉明帝北击匈奴,帑廪为之空,今方盛世,民间适女尚尚贵重,况皇室乎!且夫汉明帝虽有政绩,然性褊察,吴尚书言此,岂非怀祸藏奸,言陛下弗如汉明帝乎!”御史甄厅画附议。仲桨欲引古谊以折之,然不善辞令,色红涨,手足唇须皆颤栗,良久,乃曰:“严嵩毁我!老匹夫敢尔!”嵩恚曰:“吴尚书诡谲多端,包藏莫测,畏人言耶?”仲桨奋起以笏击之,为同僚邀,上怒不可遏,曰:“去!尔曹视朕为雾霭耶!”坐咆哮朝堂,出知襄州。

仲桨下车大崇威惠,民夷悦服。前尹以刻深为治,或谓宽处为患,仲桨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襄州有国戚陈美男恃宠用事,受赇无数,官民皆惧之,仲桨视事月余按之,请付法。上乃特原之,仲桨疏曰:“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何不曲赦之,臣请将挈家趋爪哇国,以为忠贞将来之戒!”上无奈乃许之,由是襄州肃然。

十年春,会天大旱,仲桨躬身祈雨,剪其发,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雨乃大至,仲桨立于雨中,雨沾足乃止。明年夏,涝且飞蝗,襄州大饥,人相食,至有黔首啖泽中雁矢,民相聚为盗,所在蜂起。或请以兵击之,仲桨曰:“民岂乐为盗哉时艰无食,故相率剽掠苟活耳。”遂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奏蠲逋税银十万。帝将鬻淮、浙余盐及所没产,易银振之。或曰:“易银缓,非发帑金不可。”嵩阴沮之,事遂寝。仲桨发仓为糜以食饥者,活者甚众。仲桨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间,如是旬余。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疫大作,仲桨遍问疾苦,妻子侍医药,民皆得之。是年秋,襄州颗粒无收,仲桨乃商度地势,佣黎庶以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如此水患不足虑,民亦得钱为生计。邑人德之,至绘像立祠。越明年,乘舆巡行,盛赞之,欲委之重任。嵩谏曰:“仲桨兴土木于饥馑之年,民多衔之,未黜已为恩,如何进之?”遂寝。后邻州大蝗,侵入襄州界辄死,岁屡有年,且以丰稔闻,百姓歌之。

仲桨擅属文,喜谭兵,雅谙韬略。时有倭寇夏港,或谏仲桨可击之,转常镇兵备副使。襄州黎元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仲桨,未果。及去,元元邀涕泣,声震十里,至有黄发拦马、垂髫牵衣。仲桨有识略,军政甚肃,每行师,诘旦,必行香祝日:“愿军民无犯吾令,违者一毫不贷。”倭寇黠甚,公使人觇之,乃定计,未几,夏港大捷,追歼之靖江,已,偕从巡抚蒙枫趁倭出海。飞表献捷,天子壮之,累进河南右布政使。十八年,改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甫至,军饷不继,士哗噪将变,仲桨慰荐之,趣台司发饷,军乃戢。寻大军入蜀,道宁夏,师进,次于郊,军兴旁午,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公行部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转都督佥事。仲桨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内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仲桨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仲桨为吮之,众皆帖然,无乖令者。

二十四年,入为兵部右侍郎。嵩子世藩尝以父荫入国子监,当是时,世藩初迁太常寺少卿,父子率与仲桨不业,厅画、李牙之属尽害之,乃短仲桨曰:“自恃功高,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帝亦疏之,不用其议。适山獠作乱,仲桨请出为资州刺史以镇抚之,曰:“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上嘉之,乃听用。既到官,时獠攻围大牢镇,仲桨单骑造其营,谓群獠曰:“我是刺史,衔天子诏安养汝等,勿惊惧也。”或谓其矫制,以尚方宝剑登示之,诸贼莫敢动。于是晓以利害,谕以祸福,渠帅感悦,解兵而去,前后归附者十馀万口。期年,领屯田员外郎,持节招纳夷人。夷始恫疑,衷甲以逆,仲桨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至夷壁。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于是安堵,遂罢镇兵五千人。先是,军中多掠妇女,仲桨檄营帅,籍所掠送家资遣,凡数十人。帝说甚,迁布政使。仲桨在资州三年,绥抚将士,不惮勤苦,甚得夷夏之心。

帝令仲桨典边事,思为久长规。而嵩、世藩之属害其能,白帝曰:“资州民祗知有布政使,不知有天子。”帝忧甚,惮其变,乃诏仲桨复入为兵部右侍郎。三十二年,安南贡异兽,谓之麟,众皆为祥瑞称贺,独仲桨曰:“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风。越明年,彗星见,未几荧惑守心,紫微黯淡,乃至日食,民皆惶然。有司奏曰:“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仲桨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又陈改税制,曰:“天象非常,务在德泽万方。昔管仲有云:‘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今当革税制以利万民。”厅画素动必稽古,愤曰:“祖宗之法岂可变哉?”对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上可其言,虽未革税制,然蠲税五百万银,终无变故,上益信仲桨。时世藩为工部左侍郎,上欲迁其为尚书,仲桨显语曰:“脱世藩为工部尚书,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世藩贪财无厌,未及尚书,仲桨力也。

先是,太子载_薨,皇储久未立。当立者乃裕王朱载_,而嵩党拥景王朱载圳,且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三十九年,礼部参赞郭希颜疏请建储,忤龙鳞,见弃市,有为之出者就髡钳,一时无敢言者。帝好黄老,龙钟日甚,仲桨疏请裕王为储,不报,复进之,至四至五,严党因之讥谗不绝,帝怒,廷杖四十,黜为贵州龙场驿丞。

四十一年,嵩见黜,仲桨迁南京刑部主事。帝梦溺水中,有女冠自西南来以桨救之。道士蓝道行解之曰:“陛下有贵人在西南,且名字当含‘桨’。”帝大喜,超迁礼部尚书。仲桨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其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未及半岁由礼部尚书入阁,有谨愿诚恪之称。四十三年,仲桨疾病,请致仕,帝亲幸视,力留之,赐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后数使中官探视。越明年,卒官,车驾往临吊,时年六十六岁,谥曰文襄。民思其德,为立祠于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帝耽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存仲桨庙。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仲桨之仁心慕义无穷,复以文官典边事,又以武将入朝堂,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翻译如下:

吴樘,字仲桨,是常州人。因为避明孝宗朱_樘的名讳,所以以字来代替名。吴仲桨出生时,恰逢天降暴雨,房屋都被淹没了,洪水最开始到大腿,后来能淹没整个人。吴仲桨的父亲吴十八带领妻子和孩子拆掉一扇门作为船,用门框做桨。这时候,天上雷声滚滚,吴十八的妻子腹痛生下一个孩子,吴十八便用樘、桨来为孩子取了名和字,门板难以负重,所以吴十八自己沉入水中使妻子和孩子得以存活。吴仲桨从小流离失所,还没记事就失去了父亲,天性聪慧恭敬谨慎,深思钻研古代典籍,侍奉母亲以孝顺为人所知。吴仲桨擅长楷书、行书、草书,行家认为他的书法颇得晋人书法的精髓,他书写的零张片纸,人们都把它当作宝贝收藏,不亚于对金银宝物的珍视吴樘15岁考中秀才,20岁考中进士一甲第一名(状元),皇帝为其赐宴礼部。改选庶吉士,授职编修。正德末年,历任侍读、右谕德。明世宗嘉靖皇帝登基后,他担任讲官,没过多久升迁为侍读学士。嘉靖思念,吴仲桨擢升为礼部右侍郎。没过多久因为遭逢母亲的丧事辞官回家,因为过分悲伤而异常消瘦,身体好像只剩下一副骨架子支撑着。皇帝想要夺情擢升他为礼部尚书,被国子监祭酒严嵩阻止。吴仲桨听说后说:“了解我的人,是惟中啊!”说完(感动得)落下泪来。吴仲桨为人正直刚强,不知道严嵩的险恶。之前,每次议论政事,吴仲桨多反驳严嵩,于是生出嫌隙,而吴仲桨却没注意到。守丧期满除服,吴仲桨担任户部右侍郎,又改任礼部,没过多久,代替贾商书成为礼部尚书。他性情非常孝顺,虽然已经脱去丧服,但吃菜蔬、睡草荐还是没改,他不吃鱼肉,悲痛伤感超过常礼。他遇事时,英气勃发,撩起胡须,侃侃论辩,即便是忠臣贤士也超不过他。吴仲桨奉命前往核察泉州的船政,视珍珠财宝如草芥,连看都不看。嘉靖七年十一月,两广总督王守仁去世了,遗言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吴仲桨(知道后)恸哭了三天。

嘉靖九年,皇上想要把公主嫁给魏国公的儿子,因为非常宠爱她,想要把嫁妆的数量增加至超过长公主的嫁妆,问群臣是否可行。严嵩说:“非常好。现在天下太平,陛下应该凭借(公主大婚)这件事来展示我天朝上国的声威。”吴仲桨委婉地劝说道:“以前汉明帝想要封皇子,汉明帝说:‘我的儿子怎么能和先帝的儿子比呢!’所谓长公主,实在是因为长公主要比公主尊贵,纵然现在天下太平,但礼数不能荒废,实在希望陛下能三思。”严嵩听后不高兴地说:“吴尚书知道典故,我严嵩就独独不知道吗汉明帝向北攻打匈奴,国库、粮库为之空虚,现在正值盛世,民间百姓嫁女儿尚且崇尚贵重,更何况是皇室呢况且汉明帝虽有有政策,但是心胸狭隘、苛察,吴尚书说这些,难道不是包藏祸心,说陛下不如汉明帝吗!”御史甄厅画附议。吴仲桨想引用古代道理来折服他,但是不善言辞,脸色红涨,手脚唇须都颤抖了很长时间,才说:“严嵩诽谤我!老东西竟敢如此!”严嵩愤怒地说:“吴尚书性情怪异多变,包藏祸心不可估测,(难道还)怕人说吗”吴仲桨奋然起来用笏板打他,被同僚阻拦,皇上怒不可遏,说:“走开!你们把我看成是雾气吗”吴仲桨因为咆哮朝堂获罪,被调离京城做襄州的知州。

吴仲桨刚到(襄州)任所,大展声威,宣示恩泽,汉民族和少数民族都心悦诚服。前任府尹治政苛刻严酷,有人说宽厚处理会造成祸患,吴仲桨说:“宽厚和刚猛相互结合,这是圣人的教诲。正应该去除以前的苛刻,还担心做得不够,哪里会因为宽厚造成祸患的道理。”襄州有皇后的族人陈美男凭借宠信专横当权,收受了很多贿赂,官吏和百姓都害怕他,吴仲桨到职理政后一个多月就把他审理了,并请求将其交付法司论罪。皇上竟然特许宽容了他,吴仲桨上疏说:“您为什么要怜惜一个犯了罪的人,而使王法招致玷污呢你一定不想查办他的话,为什么不特赦了他,我请求带着家人去爪哇国,以作为将来忠臣的鉴戒!” 皇上无奈这才同意了处置陈美男这件事,从此以后,襄州秩序井然。

嘉靖十年的春天,恰逢天下大旱,吴仲桨亲自求雨,剪掉头发,用自己的身体作为祭祀用的牺牲,用来向天神祈福,这才下了很大的雨,吴仲桨站在雨中,知道雨下足了才停止。第二年夏天,发生了涝灾和蝗灾,襄州遭了严重的饥荒,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甚至有百姓吃湖泊中的雁屎,百姓聚在一起成为盗贼,所在的地方蜂拥而起,抢劫财物。有人请求出兵打击他们,吴仲桨说:“百姓难道愿意做盗贼吗时势艰难没有食物,所以相继剽掠以求苟活罢了。”于是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连邻近县的百姓都依赖他。他又奏请朝廷免除拖欠的赋税十万两白银。皇上打算出售淮、浙两地剩余的盐以及所罚没的产业,换得银两赈济。有人说:“(卖东西)换得银两太优了,定要从国库中拨发银两才可以。”严嵩暗中阻止,(从国库拨款)这件事于是就搁置了。吴仲桨开仓煮粥给饥民吃,救活的人很多。吴仲桨穿着轻便的衣服,冒着风雨亲自去了很多个村子,这样过了十多天。早晚劳心力从未稍微懈怠,事无论大小必定亲自处理。给病人吃药吃饭的开销花的多是自己的钱。瘟疫大起,吴仲桨到处访问疾苦,妻子和孩子(也来)侍奉医药,百姓都感激他们。这年秋天,襄州颗粒无收,吴仲桨于是勘察地形,雇佣百姓开凿山阜,破除水中沙石,径直截断沟涧支流,筑堤阻遏冲要之处,疏通河道中堵塞之处,每隔十里立一个闸门,使河水回旋灌注,不再有堤岸决口、渗漏的祸患,这样不必再担心水灾,百姓也得到了可用于生计的佣钱。乡里人感激他,甚至为他画像建立生祠。第二年,皇帝巡行到此,对吴仲桨大加称赞,想要对他委以重任。严嵩进谏说:“吴仲桨在饥荒之年大兴土木,百姓有很多怨恨的,不罢免他已经是恩泽,怎么能给他升官呢”于是这件事搁置了。后来邻州受大面积蝗灾,蝗虫侵入襄州境内就死,襄州秋天庄稼丰收,之后连年丰收,并且以丰收为人所知,百姓都歌颂他。

吴仲桨擅长写文章,喜欢谈论军事,非常熟悉用兵作战的谋略。当时有倭寇侵犯夏港,有人进谏说吴仲桨可以前去攻打倭寇,吴仲桨转任为常州镇兵备副使。襄州百姓仰慕他的美德,大家亲自到京城上书,请求留下吴仲桨继续留任襄州,没能成功。等到吴仲桨离开的时候,百姓拦路哭泣,声音传出了十里地,甚至有老人拦着马、小孩牵着衣角(来挽留)。吴仲桨有见识谋略,军中政务非常整肃,每到出兵的时候,第二天早上,一定会焚香祈祷说:“希望我的士兵和百姓没有违犯我命令的,违背命令的一点也不宽恕。”倭寇非常狡猾,他派人前去侦查后,才定下计策,没过多久,夏港之战大胜,吴仲桨追击敌人到靖江,之后,和从巡抚蒙枫追击倭寇出海。飞快地传回捷报,皇帝赞赏了他的勇猛,多次升迁后为河南右布政使。嘉靖十八年,改任右佥都御史,前往宁夏巡查。吴仲桨刚到,军中粮饷不能接继,军士们喧哗着将要叛变,吴仲桨抚慰兵士,催促台省发军饷,军队才安定下来。没过多久大军进入蜀地,取道宁夏,军队前进,临时驻扎在郊区,军队征敛繁多。老百姓疲惫困顿,士卒却更加骄横凶悍,有时偷窃掠夺,无人敢呵问制止。三月己亥日,吴仲桨巡行部域,来到郊外,看见几个骑兵从车前快跑猛冲而过,吴仲桨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转任为都督佥事。吴仲桨完全知晓各边关的险要关隘,亲身参加部队作战,修治进攻和防御设施,接爱投降和归附的人,多次出兵直捣敌人的巢穴。敌寇屡屡残害其他的边镇,唯独宁夏完好。吴仲桨和最低级别的士兵同衣同食,和士兵分担劳苦。士卒中有长毒疮的,吴仲桨亲自为他吸出脓汁,众人都服从他,没有违背命令的。

嘉靖二十四年,入朝为兵部右侍郎。严嵩的儿子严世藩曾经凭借父亲的恩荫进入国子监读书,这时候,严世藩刚升为太常寺少卿,父子二人都与吴仲桨不和,甄厅画、李牙这些人都嫉妒他,于是说吴仲桨的坏话:“吴仲桨自己依仗功劳大,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于是皇帝也疏远了他,不采纳他的提议。恰逢山獠发动叛乱,吴仲桨请求离京担任资州刺史前去镇压平定他们,说:“推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护和信不够。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可能(或希望)会有用处。”皇上嘉奖他,于是听从了他的谏言。吴仲桨到任后,当时獠人正围攻大牢镇,吴仲桨单兵匹马造访他们的军营,对众獠人说:“我是刺史,奉天子的诏令来安抚宣导你们,你们不要惊慌害怕。"有人说他假传圣旨,吴仲桨立即拿出尚方宝剑给他们看,众贼没有人敢轻举妄动。于是晓以利害、祸福关系,他们的首领感动高兴,让军队撤围而去,前后归附的有十馀万人。满一年后,兼任屯田员外郎,拿着符节招纳夷人。夷人开始害怕怀疑,衣服里面穿铠甲来迎接他,吴仲桨让几十名卫兵都撤离,一人独往夷人军营。夷人望见后欢快高呼,扔下兵器服从命令。从这以后那里的人都安居,便撤除镇守的兵士五千人。此前,军队中掠夺了很多妇女,吴仲桨给各营时主帅发去文书,将这些劫掠来的女子登记在册并给她们钱后送回家中,总共有数十人。皇帝很高兴给他官升一级,后来升为布政使。吴仲桨在资州三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很得少数民族和汉人的拥戴。

皇帝让吴仲桨主持边疆事务,让一个宦官告知他,打算作长久规划。但是严嵩、严世藩这些人嫉妒他的能力,对皇帝说:“资州百姓只知道有布政使,不知道有天子。”皇帝很担心,害怕他发动叛乱,于是诏令吴仲桨再次担任兵部右侍郎职务。嘉靖三十二年,安南国贡纳一种奇怪的野兽,说是麟,众人都为得到祥瑞而恭贺皇帝,唯独吴仲桨说:“真假不得而知,即使是真的,不是自己来的也不能说明是祥瑞之兆,希望送还他们的所献之物。”他又写了一篇赋进行讽谏。第二年,出现了彗星,没过多久出现荧惑守心的天象,紫微星黯淡无光,甚至出现日食,百姓都很惶恐。有关部门官员上奏说:“按惯例日食不满度数,或京师看不见,都应当上表祝贺。”吴仲桨说:“四方都看得见,京师看不见,这说明君王被阴险邪恶的小人蒙蔽;天下的人都知道,唯独朝廷不知道,它所带来的灾害会更厉害,不应当庆贺。”又陈请改革税制,说:“天象不同寻常,务必要恩德施及百姓。”以前管仲说过:‘作为国君,要以百姓为天,如果顺从那么家国安定,人才辅佐国家就会强盛,民心不向着国家就会有危机,百姓背叛那么国家就灭亡了。’现在正应该改革税制来让百姓得到好处。”甄厅画向来行动必须依据古制,愤怒地说:“祖宗之法怎么能改变呢”吴仲桨回答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必仿效旧法度。所以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能王天下,夏殷不更换旧礼制而灭亡。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皇帝认为他说的对,虽然没有改革税制,但免除了五百万两白银的赋税,最终也没有发生什么变故,皇帝更加信任吴仲桨。当时严世藩担任工部左侍郎,皇上想要升他为尚书,吴仲桨扬言:“如果让严世藩做工部尚书,我一定身着白麻在朝廷上哭来破坏这件事。”严世藩贪婪钱财没有满足的时候,没有成为尚书,正是仲桨的功劳。

此前,太子朱载_去世,皇储久久位定。应当被立为皇储的应是裕王朱载_,而严嵩一党却拥立景王朱载圳,并且说:“陛下正当壮年,为什么急着做不吉祥的事呢”嘉靖三十九年,礼部参赞郭希颜上疏请求立太子,忤逆了皇上,被处死,有为他开脱的人遭受了髡钳之刑,一时间没有人再敢提这件事。皇帝喜欢黄老之学,越来越老态龙钟,吴仲桨上疏奏请皇帝立裕王为皇太子,没有得到回复,又上疏,(依然没有回复),又上疏四五次,严嵩一党趁机不断进谗言,皇帝很生气,当廷杖责四十,罢黜为贵州龙场驿丞。以前王守仁也曾被贬谪到这里,想到这个,吴仲桨颇觉慰藉。

嘉靖四十一年,严嵩被罢黜,吴仲桨升迁为南京刑部主事。皇帝梦见溺水,有个女道士从西南方而来用船桨救了他。道士蓝道行解梦说:“您在西南方有个贵人,而且名字中当有‘桨’字。”皇帝非常高兴,破格升迁吴仲桨为礼部尚书。吴仲桨选拔文武官员,充分发挥这些人的才能。举发剪除奸恶盗贼,决不畏避退缩。他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还不到半年,就由礼部尚书入内阁,有谨慎老实的名声。嘉靖四十三年,吴仲桨病重,请求辞官,皇帝亲自来探望,(并)极力挽留他,赐他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这三项特权。后来又多次派遣宦官前去慰问。第二年,吴仲桨死在任上,皇上前去祭吊,这一年他六十六岁,谧号文襄。百姓思念吴仲桨的恩德,为他在京城附近建立了祠堂,每餐都要伴着礼乐献上祭品。皇帝沉迷于黄老学说,将所有的祠堂全部毁去,惟独专门下诏书要保留吴仲桨祠堂。

太史公说:《诗经》里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然我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我的内心是向往的。吴仲桨的仁爱心怀、向慕道义终生不止,以文官身份掌管边疆事务,又以武将身份进入朝堂,是多么见多识广、博学多知的君子啊!

1、刘备字玄德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从张松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入川,刘备襄助自己对付张鲁,法正、庞统在此时劝刘备图取益州。刘备遂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自将数万步卒入蜀,与刘璋会于涪。

期间张松、法正、庞统皆劝刘备袭杀刘璋,刘备以初来到蜀地,人心尚未信服,不宜轻举妄动为由拒绝。刘璋上表推荐刘备代理大司马,兼领司隶校尉,配给刘备士兵,督白水军,令他攻击张鲁。刘备北至葭萌,驻军不前,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2、关羽字云长

关羽对樊城发起猛攻,樊城进水,城墙崩塌,而曹仁的守军也因为多次战败而大量削减,只剩下几千人,樊城被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也快被吃完,众将都惶恐不安。曹仁在 满宠的劝说下,与将士们盟誓,以死守城。关羽又派别的将领把将军 吕常包围在襄阳。荆州刺史 胡修、南乡太守 傅方都投降了关羽。

同年十月,陆浑民 孙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乱,南附关羽,遥受关羽印号,为之支党, 关羽的声势一度 威震华夏。

3、张飞字翼德

刘备自己亲自驻扎江州,另一方面令张飞驻扎阆中,进攻张郃。张飞率军与张郃相据五十余日。张飞率领精兵万余人主动进攻宕渠的张郃,张郃率兵迎击,张飞将张郃引到瓦口关,山道狭窄,张郃军前后军不得救应,被张飞打得大败,张郃为了逃命,只得放弃战马攀山而逃,率领部下十余人逃到南郑。巴西郡自此获安。

4、曹操字孟德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先声夺人的优势,而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制",为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曹操坚持"荐贤任能,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多方延揽人才。在军事上曹操"自作兵书十余万言",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深得兵法之要。

他的一生主要是在征战中度过的,指挥作战"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若神"。从39岁至53岁的14年间,他经历50余战,先后消灭了杨奉、韩暹、袁绍、袁术、陶谦、吕布,收降了张绣,征服了乌桓,统一了北方。

5、周瑜字公瑾

周瑜身体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为历史背景,以刘关张三兄弟、诸葛亮、东汉、曹魏、蜀汉及东吴六大路线为中心,讲述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至魏、蜀、吴三国鼎立,到西晋统一为终结。小说通篇精巧叙述谋略,虽与史实多有出入,仍誉之「中国谋略全书」;努尔哈赤、毛泽东等亦嗜好阅读《三国演义》。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进士。次年,初任南京兵部车驾清吏司主事,不久,升迁兵部武库清吏司署郎中。他办事不推诿,敢于承担风险。当时各地藩王赴京,路过南京,随从人员乘机骚乱人民,文华调查核实后,下令通缉随从,使随从不敢妄为。文华秉公执法,不避权贵,博得朝野称赞。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擢升为湖广按察司提学佥事,领提学道。此后10年间,历任四川右参议,督桂学,参鲁政,擢赣藩,转授河南左布政司。任中勤于王事,忠于职守,严禁贪暴,推荐人才,劝农种桑,修复水利,政声雀噪,博“贞勤忠亮”之誉。

文华任江西右布政司时,在全省清理土地,丈量田亩,制止兼并,平均赋役。革除豪强转嫁田赋于民的积弊。在河南左布政司任上,正遇连年干旱,灾荒严重,灾民外出逃荒,他想方设法筹集款饷,召集民工,筑堰通渠,垦荒耕种,使流离失所的百姓,陆续迁回故土安居乐业。

万历元年(1573年)神宗登基,下诏表彰天下施政成绩超群人物25人,文华名列榜首。万历三年(1575年)晋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广西。时广西旱情严重,地方官照样横征暴敛,闹得民怨沸腾,瑶民骚乱。文华下车伊始,便请赈恤,募垦荒,核田赋,均驿传,然后着手整顿兵戎,加强士卒的训练,不到一年,先后平定南乡、陆平、周塘、板寨诸瑶。五指、白冒诸侗,招抚民众2万余人,建堡2l座,垦荒26万余亩,广西混乱的局面得到初步治理。

万历四年(1576年),柳州北山叛乱,文华遣将平定,采取声东击西、欲擒故纵的战术,乘叛众懈怠之时,连破70余寨,斩首4800级。是役,文华所率兵不及万,费不逾千,竟能以少胜众,为明王朝立下大功。惜因忤逆当道,仅获薄赏。

万历十三年(1585年)春。广东大水没庐舍,文华亲率小艇济渡落水百姓,并下令开仓发粟,赈济灾民。又上疏朝廷,请求留余金7万余两,以备随时赈济。由是两广社会日趋安定,士民安居乐业。万历十五年(1587年)初,文华升任南京工部尚书,离任之日,粤人建生祠以祀,并在高岩上刻记其功。大学士叶向高赞他“功垂社稷,泽被四陲”。数月后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上书朝廷,疏陈六事:练兵、葺械、选锋、修城、重权、严管,并极力加以振刷,使禁军的军容、军纪、军风大为改观。

万历十八年(1590年),文华率诸卿奏劾太监张鲸劣迹,皇上不纳,遂“引疾乞休”。在连江闲居10年间,为县民办几件实事:调解民小,平息纠纷,捐赠学田,兴修学宫。置“义田”赡养族中贫者,募修含光塔,捐资修桥浚河等。

在长达三十余年的官宦生涯里,吴文华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时人赞曰:“骏烈光乎一代,清风冠于八闽。”明万历十六年(1598年),也就是他退休前两年,在家乡连江斗门山上建造七级浮屠——含光塔,高耸挺拔,雄伟壮丽。如今,含光塔已成为连江县标志和游览圣地,常年游人络绎不绝。

闲居故里十年间,他足迹遍及连邑大地。他题诗玉泉山的摩崖石刻:“巾舄相随蹑紫烟,闲从鸟迹访金仙。宦情迢递浮云外,梵影依稀落照前。古洞苍鳞涵宝月,香厨清玉控灵泉。坐阑得悟如莲偈,万籁空无一事悬。”书法苍劲有力,瑰奇磅礴,游人常驻足观赏。他的住宅在学前铺义井街,原有鹿园、敕楼,东园有旷如亭、万乐窝等诸胜,可惜今已皆圯。

明万历二十六年,他还为军事重镇定海作《定海七井碑记》,也就在这一年秋,卒于里第,享年七十八岁。赠太子少保,谥襄惠,乡人俗呼“吴尚书”。其墓葬在光临里宝溪山(今连江县潘渡乡宝溪村西山山麓),墓坐西南朝东北,面临敖江,江水宛如一条玉带自西向东绕过,周围林木葱翠,山明水秀,风景秀丽。墓凤字形,花岗石砌建,墓顶条石压盖。墓位前筑有三层墓埕,深157米,宽15米。墓桌中间竖青石磨光刻制墓碑,书刻“钦赐太子少保谥襄惠公文华之墓”。墓位深285米,宽545米,墓穴五圹并列,三合土筑造。主圹为墓主,边圹为妻妾。墓埕前方两侧有神道,各宽4米,排列石羊、石马、翁仲、石烛等石刻。神道前方凿大鱼池,中间为桥堤,西侧池底下,凿有小井2口,上盖小池亭,似两盏明灯,照耀着神道。鱼池前竖墓道碑(已圮)。明万历间钦赐祭葬。清雍正元年(1723年)奉旨给修茔表,仍饬地方官保护,迄今为县内保护最完整的明代古墓,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华学识渊博,文武兼修,嗜好书法,遗墨草书《干字文》帖,笔走龙蛇。有怀素之遗风。传世之作有《读史随笔》10卷、《督抚奏议》6卷、《留都疏稿》2卷、《济美堂文集》4卷、《济美堂后集》等。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与世长辞,享年77岁。赠太子少保,谥襄惠。墓在光临里宝溪山,明万历间,钦赐祭葬。

吴文华酷爱寿山石,有石数百方,为寿山石收藏第一人。

阿会喃:八十七回,孟获管下第三洞洞主,蜀军南征被张翼所擒,释后为获所杀

卞喜:二十七回,并州人,汜水关守将,善使流星锤,为关羽杀。

卞氏:六十八回,曹操妻,生曹丕等四子,被立魏王后。

步骘:四十三回,字子山,东吴谋士。

步阐:一百二十回,晋西陵太守,为陆抗杀。

邴原:六十六回,与华歆、管宁善,号为龙腹。

卑衍:一百六回,公孙渊将,为夏侯霸杀。

毕轨:一百六回,曹爽门客,字昭先。为司马懿斩

白寿:九十七回,蜀将,病亡。

张翼,字伯恭,犍为武阳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都亭侯。为乱兵所杀。

宗预,字德艳,南阳安众人,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关内侯。

张翼,字伯恭,犍为武阳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都亭侯。为乱兵所杀。

宗预,字德艳,南阳安众人,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关内侯。

陈蕃:一回,汉灵帝时太傅。

陈耽:二回,司徒,为十常侍害。

陈琳:二回,袁绍主簿,字孔璋。降曹。

陈宫:四回,字公台,初为中牟县令。离操后为东郡从事,后投张邈,再助吕布,为徐晃擒,杀。

陈翔:六回,汝南人,字仲麟,江夏八俊之一。

陈生:七回,襄阳人,黄祖部将,为韩当斩。

陈登:十一回,广陵人,字云龙。

陈炜:十一回,太中大夫。

陈武:十五回,字子烈,庐江松滋人。东吴将,为庞德斩。

陈兰:十五回,袁术将,

陈珪:十六回,陈登父。

陈纪:十七回,袁术将,操擒杀。

陈震:二十六回,南阳人,字孝起,袁绍谋士。归刘,

陈横:十五回,刘繇部将,为蒋钦射死。

陈孙:三十四回,江夏贼,为张飞杀。

陈氏:三十四回,刘表前妻,生子刘琦。

陈就:三十八回,黄祖将,为吕蒙斩。

陈矫:五十一回,曹将,为刘备军擒放,后为兵部尚书。

陈应:五十二回,桂阳管军校尉,会使飞叉,为赵云斩。

陈群:五十八回,字长文,治书侍御史、镇军大将军,司空。

陈式:七十一回,蜀军牙将,为夏侯渊擒,后放回。后取箕谷,兵败,为诸葛亮斩。

陈造:九十五回,魏将,为马岱斩。

陈泰:一百七回,魏尚书。

陈泰:一百七回,郭淮副将。

陈骞:一百十一回,魏安东将军。

陈俊:一百十二回,魏将。

陈元:一百二十回,羊祜部将。

程旷:一回,十常待之一。

程远志:一回,黄巾军,为关羽所杀。

程普:五回,右北平土垠人,字德谋,使铁脊蛇矛。

程昱:十回,东郡东阿人,字仲德。

程秉:三十八回,字德枢,汝阳人。东吴谋士。

程咨:四十四回,程普长子。

程银:五十八回,韩遂将,为曹军杀。

程畿:八十一回,蜀军参谋。兵败,自刎乱军中。

程武:九十二回,程昱子,参军。

岑晊:六回,南阳人,字公孝,江夏八俊之一。

岑壁:三十二回,袁谭将,为吕旷斩。

岑威:一百二回,魏镇远将军,为王平斩。

岑昏:一百二十回,吴中常侍。为众臣碎割。

成廉:十一回,吕布将。为乐进射杀。

成宜:五十八回,韩遂将,为夏侯渊杀。

成何:七十四回,于禁督将。

成倅:一百十二回,魏将。为司马昭斩。

成济:一百十四回,魏将。为司马昭斩。

曹节:一回,十常待之一。

曹操:一回,沛国谯郡人,字孟德,小字阿瞒。遇鬼惊风病故。

曹嵩:一回,操父,本姓夏侯,曹腾养子。为张闿乱军所杀。

曹腾:一回,中常侍。

曹仁:五回,字子孝,病亡。

曹洪:五回,字子廉,

曹德:十回,曹嵩之弟。为张闿乱军所杀。

曹豹:十回,吕布之泰山,为张飞杀。

曹性:十一回,吕布将,射瞎夏侯敦一眼,为其所杀。

曹氏:十六回,曹豹女,吕布次妻。

曹昂、十六回,曹操长子,张绣军杀。

曹安民:十六回,曹操侄,张绣军杀。

曹丕:三十二回,字子桓,卞氏长子。废献帝为王。后感寒疾亡。

曹植:三十四回,卞氏三子。字子建。

曹氏:六十六回,曹操女,献帝贵妃,伏后死,为后。

曹纯:五十一回,曹仁弟,

曹休:五十六回,大将军,大司马,兵败石亭,疽发背而亡。

曹永:五十八回,曹仁部将,为庞德杀。

曹彰:六十八回,卞氏次子,字子文。黄须儿,勇而无谋。

曹熊:六十八回,卞氏四子,曹操死不奔丧,自缢。

曹真:八十四回,大将军,大司马,字子丹,为诸葛亮气死。

曹睿:九十一回,字元仲,为甄氏生,魏明帝。遇冤魂索命,病亡。

曹遵:九十三回,曹真宗弟,为魏延斩。

曹宇:一百六回,曹丕子,燕王

曹芳:一百六回,曹睿乞养之子,字兰卿,为王。被司马师废。

曹爽:一百六回,曹真子,字昭伯,大将军,为司马懿斩。

曹羲:一百六回,曹爽弟,中领军。为司马懿斩

曹训:一百六回,曹爽弟,武卫将军。为司马懿斩

曹彦:一百六回,曹爽弟,散骑常侍。为司马懿斩

曹文叔:一百七回,曹爽从弟。

曹据:一百九回,曹睿弟,彭城王。

曹髦:一百九回,字士彦,曹霖子。高贵乡公,为王。为成济杀。

曹霖:一百九回,曹丕孙,曹髦父,东海定王。

曹奂:一百十四回,曹宇子,原名璜,字景明,司马昭立为王。为司马炎废为陈留王。

蔡邕:一回,议朗、侍中,字伯喈。王允缢死。

蔡瑁:六回,襄阳人,赤壁之战为曹操杀。

蔡阳:二十六回,曹将,为关羽所杀。

蔡氏:三十四回,蔡瑁姊,刘表妻,刘琮母。为于禁军杀。

蔡中:三十四回,蔡瑁族弟,为甘宁杀。

蔡和:三十四回,蔡瑁族弟,为周瑜祭旗。

蔡勋:三十四回,蔡瑁族弟。

蔡(王熏):四十五回,蔡瑁弟,为甘宁杀。

蔡琰:七十一回,即蔡文姬,蔡邕女。

蔡林:一百八回,吴都督,降魏。

淳于琼:三回,左军校尉,袁绍将。失乌巢,为绍斩。

淳于导:四十一回,曹仁部将,为赵云杀。

淳于丹:八十四回,吴将。

崔毅:三回,十常侍乱政辞官归庄,救献帝。

崔烈:三回,崔毅兄。死于国难。

崔勇:十三回,郭汜将,为徐晃杀。

崔琰:三十三回,字季珪,清河东武人,青州别驾,为操待为上宾。后不满操为魏王,杖杀狱中。

崔州平:三十七回,博陵人,诸葛亮友。

崔禹:八十二回,朱然部将,为张苞擒,斩。

崔谅:九十二回,魏安定太守,兵败诈降,为张苞杀。

崔夫人:一百十八回,刘谌妻。

昌豨:十八回,泰山寇,

昌奇:六十七回,杨任部将,为夏侯渊斩。

单于:三十三回,乌桓老大。

车胄:二十回,曹将,车骑将军。为关羽杀。

常雕:八十五回,曹仁将,为朱桓杀。

爨习:九十一回,蜀偏将军。

彻里吉:九十四回,西羌国王

董卓:二回,陇西临洮人,字仲颖。

董重:二回,国舅,骠骑将军。自刎。

董太后:二回,刘苌之妻,汉灵帝之母。为何后废害。

董旻:三回,董卓弟。

董璜:八回,董卓侄。

董母:九回,董卓母。

董承:十三回,国舅。衣带诏事发,为操杀。

董昭:十四回,济阴定陶人,字公仁,洛阳令。进言加九锡。

董袭:十五回,字元代,会稽余姚人。东吴将,濡须战,淹死江中。

董贵妃:二十四回,董承妹,为操缢死。

董和:六十四回,刘璋将,益州太守,字幼宰,南郡枝江人,

董祀:七十一回,蔡琰夫。

董衡:七十四回,曹操七军领军将校,为庞德斩。

董超:七十四回,曹操七军领军将校,为庞德斩。

董治:七十九回,治曹操陵事。

董允:八十五回,蜀黄门侍郎。

董厥:八十七回,蜀掾吏。国亡忧死。

董荼那:八十七回,孟获第二洞元帅。为张嶷擒。释后为获所杀。

董禧:九十二回,曹将,为关兴杀。

董寻:一百五回,魏司徒,谏言被废为庶人。

董朝:一百十三回,吴中书郎。

丁原:三回,字建阳,荆州刺史,为吕布杀。

丁管:四回,尚书,为董卓害。

丁奉:三十八回,庐江人,字承渊。

丁斐:五十八回,渭南县令。

丁夫人:六十八回,曹操元配,无出,被黜。

丁仪:七十九回,字正礼,与丁廙兄弟,曹植友,沛郡人,为许褚擒,曹丕杀。

丁廙:七十九回,字敬礼,与丁仪兄弟,曹植友,沛郡人,为许褚擒,曹丕杀。

丁咸:九十一回,蜀笃信中郎将。

丁立:九十七回,蜀将,病亡。

丁谧:一百六回,曹爽门客,字彦靖。为司马懿斩

丁封:一百十七回,吴将,

典韦:十回,陈留人。张绣军杀。

典满:十七回,典韦子。

邓茂:一回,黄巾军副将,为张飞所杀。

邓龙:三十八回,黄祖将,为甘宁杀。

邓义:四十回,荆州治中。降曹。

邓芝:六十五回,蜀将,降刘。义阳新野人,字伯苗,汉司马邓禹之后。为田续杀。

邓铜:九十七回,蜀将,病亡。

邓飏:一百六回,曹爽门客,字玄茂,邓禹之后。为司马懿斩。

邓艾:一百七回,义阳人,字士载,口吃。

邓忠:一百十一回,邓艾子,

邓程:一百十三回,吴官。

邓敦:一百十五回,魏前将军。为司马昭斩。

邓良:一百十八回,蜀驸马都尉。降魏。

邓贤:六十回,刘璋将,为黄忠射杀。

邓贤:九十四回,孟达甥,出首孟达。

杜远:二十七回,廖化同伴,为其所杀。

杜袭:六十六回,汉侍中。

杜袭:七十一回,夏侯渊部将,

杜琼:八十回,蜀议曹、谏议大夫。

杜路:八十二回,洞溪汉将,兵败降吴。

杜微:九十一回,蜀尚书。

杜义:九十一回,蜀裨将军。

杜祺:九十一回,蜀武略中郎将。

杜睿:一百二回,蜀将。

杜预:一百二十回,晋镇南大将军。

段珪:一回,十常待之一。为闵贡杀。

段煨:十七回,杀李傕有功封汉荡寇将军。

戴员:三十八回,丹阳督将,谋杀孙翊,为傅婴、孙高杀。

戴陵:九十九回,魏将,

窦武:一回,汉灵帝时大将军。

督邮:二回,官名。

貂婵:八回,王允歌伎,吕布妾。

党均:一百十三回,魏官,襄阳人。

朵思大王:八十九回,秃龙洞洞主,死于乱军。

带来洞主:九十回,孟获妻弟,八番部长。

大乔:二十九回,孙策妻。

E

鄂焕:八十七回,高定将,使方天戟,为魏延、王平、张翼合擒,降,封益州牙将。

俄何烧戈:一百九回,羌将。兵败自刎。

F

傅婴:三十八回,孙翊心腹,报仇后封牙门将。

傅巽:四十回,字公悌,荆州东曹掾。降曹,封关内侯。

傅干:六十六回,曹参军,字彦才。

傅士仁:七十三回,关羽将,荆州失,降吴,后归蜀为刘备剐。

傅彤:八十一回,蜀将。军败,于阵中吐血亡。

傅嘏:一百八回,魏尚书。

傅佥:一百十二回,蜀将。兵败自刎。

伏皇后:十三回,汉献帝妻。为华歆捕,操杀。

伏德:十三回,国舅。

伏完:二十回,伏皇后之父。为操杀。

樊稠:三回,董卓将,韩遂友,被李傕杀。

樊建:八十七回,蜀掾吏,

樊岐:九十一回,蜀武略中郎将。

费观:六十四回,刘璋妻弟,降刘,

费祎:六十五回,蜀将,降刘。字文伟,长史,

费诗:六十五回,蜀将,降刘。前部司马。

费耀:九十七回,曹真中护军大将。中计自刎。

范滂:六回,字孟博,山阳高平人,江夏八俊之一。

范康:六回,字仲真,渤海人,江夏八俊之一。

范成:十四回,洛阳令。

范疆:八十一回,张飞将,刺杀飞,降吴。后为吴送归,为张苞剐。

冯方女:十七回,袁术妻。

冯礼:三十二回,袁尚将,降曹,为审配射杀。

冯习:八十一回,蜀将。兵败,死于乱军。

冯(纟枕):一百二十回,晋臣。

封谞:一回,十常待之一。

方悦:五回,河内名将,为吕布杀。

逢纪:七回,袁绍谋士,辅袁尚,为袁谭杀。

法正:六十回,字孝直,右扶风郿人,父贤士法真。归刘,张松、孟达友。亡故。

郭胜:一回,十常待之一。

郭汜:三回,小名郭阿多。为伍习杀。

郭妻:十三回,郭汜妻。

郭嘉:十回,字奉先,颖川颖阴人,水土不服,死于易州。

郭图:二十二回,袁绍谋士,辅袁谭,

郭常:二十八回,某庄主,留宿关羽。

郭常子:二十八回,盗关羽马。

郭奕:三十四回,郭嘉子。

郭恩:六十九回,家中有鬼,为管辂卜出。

郭淮:七十回,太原阳曲人,字伯济,魏雍州刺史。为姜维射杀。

郭永:九十一回,安平广宗人,郭贵妃之父。

郭贵妃:郭永之女,号女王,后为曹丕后。

郭攸之:九十一回,蜀侍郎。

郭夫人:一百五回,得曹睿宠,被立后。

顾雍:二十九回,字元叹,蔡邕之徒,东吴谋士。

妫览:三十八回,丹阳督将,预占徐氏,为傅婴、孙高杀。

干休:一百十三回,吴曲阿老人。

公孙瓒:一回,刘备友。北平太守,号白马将军。为袁绍败,自焚。

甘夫人:二十二回,小沛人,刘备妻,生子刘禅。病亡。

甘宁:三十八回,字兴霸,巴郡临江人,锦帆贼,降刘表,曾救黄祖,后投吴。患痢疾出征为沙摩柯射杀。

巩志:五十三回,武陵从事,降刘备。

关羽:一回,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败走麦城,为马忠擒,斩。

关纯:七回,韩馥别驾,为文丑杀。

关定:二十八回,某庄主。

关宁:二十八回,关定长子。学文。

关平:二十八回,关定次子,学武,过继为关羽义子。败走麦城,为东吴擒,斩。

关兴:七十四回,关羽次子。字安国。病亡。

关索:八十七回,关羽三子。

关彝:一百十九回,汉寿亭侯,死于乱军。

高升:二回,黄巾军副将,为张飞所杀。

高顺:十一回,吕布将。为操擒

高翔:九十一回,蜀玄都侯。

高柔:一百七回,魏司徒。

龚景:一回,青州太守。

龚都:二十六回,汝南黄巾军。后随刘备,为夏侯渊杀。

龚起:九十七回,蜀禅将,为王双杀。

戈定:五十三回,太史慈将,刺杀张辽不成,死。

谷利:六十七回,东吴牙将,合淝救孙权。

管亥:十一回,黄巾军,为关羽杀。

管宁:六十六回,与邴原、华歆善,号为龙尾。后与歆割席坐,不仕魏。

管辂:六十九回,字公明,平原人,善周易。

管辂舅:一百六回。

官雝:九十一回,蜀典军中郎将。

苟安:一百回,蜀都尉,解粮误期,为诸葛亮杖责,降魏。

耿武:七回,韩馥长史,为颜良斩。

耿纪:六十九回,字季行,洛阳人,侍中少府,讨曹操,被斩。

葛雍:一百十回,毋丘俭将。

侯览:一回,十常待之一。

侯成:十一回,吕布将。降曹。

侯选:五十八回,韩遂将,降曹。

何进:一回,大将军,起身屠家,国舅,为十常侍所杀。

何顒:一回,南阳人。

何太后:二回,何进妹,贵人,生刘辩。为李儒摔死。

何苗:二回,何进弟,钩结十常侍,为乱军杀。

何仪:十二回,黄巾军,为李典擒杀。

何曼:十二回,黄巾军,为曹洪杀。

何宗:八十回,蜀祭酒。

何平:一百五回,蜀将。

何晏:一百六回,曹爽门客,字平叔。为司马懿斩

何曾:一百十九回。

何氏:一百二十回,孙皓母。

何植:一百二十回,吴司徒。

韩忠:二回,黄巾军,乱军射杀。

韩馥:五回,初为冀州刺史。

韩当:五回,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使大刀。

韩遂:十回,西凉太守,与马腾交厚,后降曹。左手为马超断。

韩暹:十三回,山贼,奉诏救驾,封征北将军,降袁术。关、张杀。

韩胤、十六回,袁术将,吕布擒,曹操杀。

韩融:十三回,汉太仆。

韩嵩:二十三回,刘表从事中郎将,归曹。加为大鸿胪。

韩福:二十七回,洛阳太守,为关羽杀。

韩猛:三十回,袁绍将。

韩莒子:三十回,袁绍将

韩珩:三十三回,幽州别驾,不降曹。

韩浩:三十九回,韩玄弟,曹将,为黄忠斩。

韩玄:五十三回,长沙太守,为魏延杀。

韩德:九十二回,西凉大将,开山大斧。为赵云杀。

韩瑛:九十二回,韩德长子,为赵云杀。

韩瑶:九十二回,韩德次子,为赵云擒。

韩琼:九十二回,韩德三子,为赵云杀。

韩琪:九十二回,韩德四子,为赵云杀。

韩祯:九十四回,蜀西平关守将。

韩暨:九十八回,魏太常卿。

韩综:一百八回,魏将, 为丁奉杀。

黄盖:五回,字公覆,零陵人,使铁鞭。

黄琬:六回,太尉,为董卓罢为庶民。

黄祖:七回,刘表心腹将,为甘宁射杀。

黄劭:十二回,黄巾军,为许褚擒杀。

黄承彦:三十七回,诸葛亮岳父。

黄忠:五十三回,南阳人,字汉升。初为韩玄将,归刘备。为马忠射伤,归营亡。

黄奎:五十七回,门下侍郎,黄琬子,为操害。

黄权:六十回,字公衡,西阆中巴人,刘璋主簿。降刘,右将军,光禄卿。兵败降魏。

黄皓:一百十二回,蜀宦官。为司马昭凌迟。

黄氏:一百十七回,诸葛亮妻。

黄崇:一百十七回,蜀将,兵败亡。

皇甫嵩:一回,中郎将,加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后被十常侍罢官。

皇甫郦:十三回,李傕同乡,

皇甫闿:一百十六回,魏将。

胡轸:五回,华雄副将,为程普杀。

胡赤儿:九回,牛辅心腹,为吕布杀。

胡邈:十三回,字敬才,侍中。

胡才:十三回,山贼,奉诏救驾,死于乱军。

胡车儿:十六回,张绣之偏将,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

胡华:二十七回,曾为汉议郎,

胡班:二十七回,胡华子,荥阳从事,救关羽。后归蜀。

胡济:九十一回,蜀昭武中郎将。

胡质:九十六回,魏东莞太守。

胡忠:一百二回,蜀将。

胡遵:一百六回,魏将,征东将军,

胡奋:一百十二回,魏将。

胡氏:一百十五回,刘琰妻。

胡烈:一百十六回,魏将。

胡济:一百十五回,蜀将。

胡渊:一百十九回,胡烈子。

胡冲:一百二十回,吴中书令。

华雄:五回,董卓将,关西人,为关羽杀。

华佗:十五回,字元化,沛国谯郡人。为曹操杀。

华歆:二十九回,豫章太守,降孙策。后为曹操用,谄魏。曾与邴原、管宁善,号为龙头。

华核:一百十九回,吴中书丞。

桓阶:七回,孙策之军吏,与刘表有旧。

桓范:一百六回,字元则,魏大司农,"智囊"。为司马懿斩。

桓嘉:一百八回,魏将,为丁奉杀。

桓彝:一百十三回,吴尚书,为孙綝杀。

郝萌:十一回,吕布将。为张飞擒,操杀。

郝昭:九十六回,魏将,太原人,字伯道。陈仓太守,病重惊亡。

和洽:六十六回,汉侍中。

霍峻:六十二回,字仲邈,南郡枝江人,蜀将。

霍弋:一百十九回,蜀建宁太守。

花永:一百十回,魏将。

汉灵帝:一回,刘苌之子,中平六年崩。

后槽:五十三回,张辽军养马后槽,刺杀张辽不成,斩。

J

蒋钦:十五回,字公奕,九江寿春人。

蒋奇:三十回,袁绍将,为张辽斩。

蒋义渠:三十一回,袁绍将。

蒋干:四十五回,九江人,字子翼,周瑜友,曹操帐下幕宾。

蒋琬: 六十三回,字公琰,零陵湘乡人,荆襄名士,归刘,

蒋舒:一百十二回,蜀将。降魏。

蒋斌:一百十三回,蜀将。降魏。

蒋显:一百十八回,蜀太仆。

贾诩:九回,字文和,李傕谋士,降汉,魏太慰,病亡。

贾华:五十三回,东吴将。

贾逵:七十九回,汉谏议大夫,魏建威将军。

贾范:一百六回,公孙渊副将。谏言被公孙渊斩。

贾充:一百十一回,字公闾,贾逵子,司马昭心腹。

吉太:二十三回,字正平,皆呼吉平,洛阳人,太医,为操获,撞阶而死。

吉邈:六十九回,吉平长子,字文然,起事为乱军杀。

吉穆:六十九回,吉平次子,字思然,起事为乱军杀。

金尚:十七回,兖州刺史,不从袁术,为之杀。

金旋:五十三回,武陵太守,为巩志杀。

金祎:六十九回,韦晃心腹,与王必交厚,讨曹操,为乱军杀。

金环三结:八十七回,孟获第一洞元帅。为赵云杀。

靳祥:九十七回,蜀将,陇西人。

姜叙:六十四回,与杨阜为姑表兄弟,抚彝将军。

姜叙母:六十四回,杨阜姑,为马超杀。

姜维:九十二回,天水冀人,字伯约。兵败诈降不成自刎。

沮授:七回,袁绍谋士,被绍下狱,为操获,不降,斩。

沮鹄:三十二回,沮授之子,为张辽射杀。

句安:一百七回,蜀将。降魏。

蹇硕:一回,十常待之一。为郭胜所杀。

纪灵:十四回,袁术将,山东人,五十斤三尖刀,为张飞杀。

简雍:十八回,字宪和,涿郡人。明阴阳。

孔融:五回,北海太守,字文举。鲁国曲阜人。为操杀。

蒯良:六回,延平人,字子柔。

蒯越:六回,延平人,字异度。刘表谋士,降曹,封江陵太守。

阚泽:三十八回,会稽山阴人,字德润,献诈降书。

轲比能:八十五回,辽东鲜卑国国王。

刘焉:一回,幽州太守。江夏竟陵人,汉鲁恭王之后。刘璋父。益州牧,患病疽死。

刘备:一回,字玄德,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祖刘雄,父刘弘。

刘元起:刘备之叔父。

刘表:六回,荆州刺史,字景升,山阳高平人,汉室宗亲。江夏八俊之一。病死。

刘范:十回,左中朗将。

刘晔:十回,字子阳,淮南成德人。曹操谋士。

刘繇:十一回,扬州刺史,字正礼,东莱牟平人,刘岱之弟,刘宠之侄,

刘艾:十四回,汉宗正,

刘宠:十五回,汉室宗亲,太尉。

刘璋:五十九回,益州牧。字季玉。降刘备,打发去南郡公安。

刘安:十九回,猎户,杀妻食刘备,瞎搞。

刘延:二十五回,东郡太守,

刘辟:二十六回,汝南黄巾军。随刘备,为高览杀。

刘勋:二十九回,庐江太守,为孙策败。

刘子扬:二十九回,鲁肃友。

刘禅:三十四回,刘备子。小名阿斗。

刘琦:三十四回,刘表长子,病死。

刘寔:一百十六回,魏相国参军。

刘(王睿):一百十八回,刘禅长子。死于乱军。

刘瑶:一百十八回,刘禅次子。

刘琮:一百十八回,刘禅三子。

刘瓒:一百十八回,刘禅四子。

刘谌:一百十八回,刘禅五子,北地王。国亡,杀妻、子,自刎。

刘恂:一百十八回,刘禅六子。

刘璩:一百十八回,刘禅七子。

刘氏:三十一回,袁绍后妻,袁尚之母。

刘氏:一百七回,曹爽妻。

李傕:三回,西凉人,为段煨杀。

李儒:三回,董卓婿,王允杀。

李肃:三回,虎贲中郎将,吕布友。斩董卓首级,后为吕布杀。

李典:五回,山阳巨鹿人,字曼成。

李蒙:九回,董卓余党。死于马超之手。

李别:十回,李傕之侄,为许褚斩。

李膺:十一回,河南尹。

李封:十一回,吕布将。为许褚斩。

李暹:十三回,李傕之侄,为许褚斩。

李乐:十三回,山贼,奉诏救驾,封征东将军。为徐晃杀。

李丰:十七回,袁术将,操擒杀。

李通:十八回,江夏平春人,字文达,操将。为马超杀。

李孚:三十二回,袁尚主簿。

李氏:七十四回,庞德妻。

李伏:七十九回,汉中郎将,令献帝让位曹丕。

李异:八十二回,孙桓之大将,为关兴杀。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前将军,假节钺,壮缪侯。被东吴偷袭兵败被杀。

关兴,字安国,关羽子,侍中、中监军,壮缪侯。

关统,兴子,官至虎贲中郎将,壮缪侯。

关彝,兴庶子,彝壮缪侯。

关平,羽义子。与关羽一起被杀。

张飞,字翼德,涿郡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桓侯。被部下张达、范强暗杀。

张苞,飞长子,桓侯。

张遵,苞子,尚书。

张绍,飞次子,侍中、尚书仆射,桓侯。

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威侯。

马岱,马超弟,平北将军,陈仓侯。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后将军,刚侯。

黄叙,忠子。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镇军将军,顺平侯。

赵统,虎贲中郎,督行领军,顺平侯。

赵广,牙门将。随姜维出征沓中,临阵战死。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司马徽称他为南州士之冠冕。军师中郎将,关内侯。围攻雒县,为流矢所中,时年36。

麋竺,字子仲,东海朐人,安汉将军。

麋威,竺子,虎贲中郎将。

麋照,威子,虎骑监。

麋芳,字子方,东海人,南郡太守。降吴。

孙乾,字公佑,北海人,从事中郎,秉忠将军。

简雍,字宪和,涿郡人,昭德将军。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尚书令。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

马谡,字幼常,良弟,为人言过其实,绵竹成都令,越希太守,街亭之战失误,被斩,39岁。

陈震,字孝起,南阳人,卫尉,城阳亭侯。

陈济,震子,城阳亭侯。

孟达,字子敬,宜都太守。

彭漾,字永年,广汉人,阳江太守。

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长水校尉。被流放汶山郡。

李丰,严子,朱提太守。

刘琰,字威硕,鲁国人,固陵太守,都乡侯。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孔明死后与杨仪不和被杀。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有才干,丞相参军长史,绥军将军。因不满地位被流放汉嘉郡,自杀。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梓潼太守、裨将军。

霍弋,字绍先,峻子,监军、翊军将军,建宁太守。

王连,字文仪,南阳人,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

王山,连子,江阳太守。

向朗,字巨达,襄阳宜城人,左将军,显明亭侯。

向条,朗子,御史中丞。

向宠,朗兄子,中领军。延熙三年,征汉嘉蛮夷,阵亡。

向充,宠弟,射声校尉、尚书。

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辅汉将军,领留府长史。

张毣,裔子,三郡守、监军。

张郁,毣子,太子中庶子。

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蜀郡太守,越骑校尉,关内侯。

黄元素,汉嘉太守。

费诗,字公举,犍为南安人,谏议大夫。惧罪降魏。

郤正,字令先,河南偃师人,揖子,祖父俭,灵帝末为益州刺史。官至令史。

张通,汝南人,殿中督。

吕凯,字季平,永昌不韦人,云南太守,阳迁亭侯。为叛夷所害。。

马忠,字德信,巴西阆中人,为人宽济有度量,镇南大将军,彭乡亭侯。

马修,忠子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孔明称之“社稷之器”,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大将军、录尚书事、安阳亭侯。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好郑氏学,有文有武,督中外军事,大将军,平襄侯。被军乱兵杀死。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邓禹后代,领兖州刺史,阳武亭侯,大将军。

不好意思不全还好象有重复的

1 语文文言文翻译

终于找到了!

赵璜,

吴樘传原文及注释翻译

原文如下:吴樘,字仲桨,常州人。因避孝宗讳,故以字行。仲桨生时,会天暴雨,屋舍被淹,水初及股,后可没人。父十八将妻子拆户为舟,以樘...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