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楷书怎么写?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6浏览:3收藏

毛笔楷书怎么写?,第1张

毛笔字——是指按传统法度书写的毛笔字,而不是用毛笔随意写出的字。它是学习书法的第一阶段。怎样写好毛笔字,是一个很复杂、很具体的大问题,不是一篇千字文所能讲透彻的。

  基本要领

  要想写好毛笔字必须掌握好笔法和字法。

  执笔——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五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适当高度),保证笔杆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笔的外侧,既加强食指捏笔的力量,又发挥把笔往里钩的作用;无名指的甲肉之际抵在笔杆内侧,起着把笔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无名指的指肚下部,辅助无名指把笔往外推。握笔时要如古人所说:“令掌虚如握卵”,这样便于运笔。学书要经常练习握笔、钩回、推出和旋转笔杆(加上腕的作用)练习画直线和弧线。执笔的高低和是否悬腕、悬肘,由所书字的大小来决定,小字低执,枕腕;大字高执,悬腕;再大则需悬肘。

  书法是线条造型艺术。所谓笔法主要的就是怎样创造理想线条(点画)的用笔方法。

  提按——笔按下去写,笔划就粗,提起来就细。就像人走路的两只脚,一只落下,一只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样,笔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惟其如此,才能产生出粗细绝不相同的线条来。

  每写一个笔画,都有入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入笔有“露锋”法,顺笔而入,使笔画开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锋法”,逆锋入笔,横画欲右先左,竖画欲下先上,使笔锋藏在笔画中,笔画开端基本呈圆形。行笔要学会“中锋用笔”,使锋尖常在点划中间运行。为使笔画有力度,还要学会涩势用笔,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华。收笔有“露锋”(把笔逐渐提出纸面,画呈尖形,如悬针竖、撇、捺、钩),有“藏锋”(将笔尖收回画中,如垂露竖,笔画尾端呈圆形)。

  结字——又叫结体或间架结构。启功先生曾指出,写毛笔字一要把握间架结构,二要练好笔画特点。间架结构比点画特点重要。间架好的字,笔画特点不突出,也还顺眼;反过来就不行了。因此,认真研究并把握好字的结体规律十分重要。所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学写字应先从楷书或隶书入手。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其它书体就有了基础。临帖是练好字的必需手段。不临帖,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是上不了路子的。学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学习楷书必不能越过的“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 ,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tì),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相传为隋代智永或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因其为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

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以后,王羲之的孙子智永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虞世南,再后来,经过很多书法家一直传了下来。相传,王羲之曾到天台山,被那里的风景深探吸引,便在山顶住了下来,终日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并且从中获得了书法灵感。他每天不知疲倦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最后竟然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可见其对书法研究的痴迷程度。有一天深夜,王羲之还在练字,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但还是不满意。后来实在疲倦不堪,趴在桌亡睡着了。这时.忽然刮来一阵清风,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我看你每天潜心研究书法,十分用功,现在我教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你伸过手来。”王羲之听到这里将信将疑地伸手过去。老人在他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书法技艺会越来越高的。”说罢就消失在空中了。这时王羲之急忙喊道: “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看着老人走了之后,王羲之一看手心,原来是个“永”字,思考了一整夜,终于明白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画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了。白云先生教授的真是好笔诀啊!此后,王羲之练字更加勤奋了,书法也更加洒脱高超了。后来有一次,王羲之和朋友在兰亭欢聚时,便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为世人传颂。

基本释义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划,以柳宗元所着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3)竖为弩(用力也);

(4)钩为趯 (跳貌,与跃同);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8)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1、点法

点,也就是“侧”。在书写时需要把毛笔的笔锋侧过来,因此得名。点是汉字的根源,横、竖、撇、捺等笔画都始于一点。

点有上点、下点、左点、右点、左上点、右上点、左下点、右下点等。

2、挑法

挑,形状像钝角三角形。“策”、“啄”、“ ”三者的书写都与挑法类似。

挑有上向挑、下向挑、左向挑、右向挑、左上挑、右上挑、左下挑、右下挑等。

3、横法

横,也就是“勒”。所谓“勒”,原意指马缰的末端衔在马口,取其不平不直,形状相似。横画在书写时,起笔和收笔需要勒住笔锋,因此得名。

横有平横、凹横、凸横、腰粗横、腰细横、左尖横、右尖横等。

4、竖法

竖,也就是“弩”。在书写时笔锋犹如拉弓射箭,因此得名。

竖有直竖、右弧竖、左弧竖、腰细竖、腰粗竖、上尖竖、下尖竖等。

5、撇法

撇,也就是“掠”。一般习惯称为“撇”。

撇有直撇、弧撇、腰细撇、腰粗撇、弯头撇、弯尾撇等

6、捺法

捺,也就是“磔”。在书写时好像曲折的水波。

捺有直捺、弧捺、尖头捺、方头捺、长捺、短捺等。

7、厥法

厥,笔画形状像人弯腰的姿势,因此得名。古人又称为“勾裹法”。

厥有直厥、弧厥、高厥、矮厥、斜厥等。

8、钩法

钩,笔画形状“如长空之新月”。与“ ”末端相似。古人又称为“戈法”。

钩有直钩、弧钩、高钩、矮钩、斜钩等。

永字八法意义浅释

中国书法艺术,修身养性,传承千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书法造型虽形态纷繁,莫不以「点」为基始。由「点」引伸则横、竖、撇、捺各种笔画应运而生,得气象万千。「永字八法」流传至今已二千余年,成为习书者的学习宝典。

永字八法, 教学独特,方法简便,强调从书写大字入手,由大而入小,可培养扎实的书法基本功底。同时以基本笔画「右侧点」为笔法之基,依照笔画进阶顺序:点→横→竖→撇→捺→勾→挑→折,循序渐进,详实分析用笔、行笔、力道、劲道及用墨等心法。让初学者能充分了解到毛笔特质,灵活驾驭毛笔,在短时间内熟识永字八法的基本运笔方法,再配合十种基本字体结构的分析,了解字型组合间架要领,触类旁通,逐渐契入书学的无穷妙境。

永字八法,人人可修,老少皆宜。小孩子能安住下来,培养静定功夫,提升专注力。成年人在学习中,不但能让身心获得宁静的欢喜,同时个人修为,性情,学养亦能得到提升。老年人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心情得到舒展,身体亦能在书法与太极的相辅相成下,处于和谐状态,不会觉得劳累。于此轻松愉悦的状态下,不失为身心同修的养生妙计。

一支简单的毛笔,一组朴素的文房四宝,如果能得到明师指导,就能令人沉浸其间,应定生慧,涵养性情,享受书法艺术的深沉与静美,这就是传统书法艺术赠予我们的无穷意义。

八法渊源

永字八法是以永字点画写法为例,说明楷书用笔和组字的方法。其来源有以下几说:

1、王羲之说

唐张怀瓘《玉堂禁经》:“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这里的隶,不是隶书,是指楷书,唐代楷书称之为隶书,东晋时王羲之也以此称,现在我们认为的隶书,那时称八分)

元李溥光《雪庵八法·八法解》:“历代以下,书者工于笔法之妙。其名世者,如魏晋之钟繇、王羲之,唐之欧(阳询)、虞(世南)、柳(公权)、颜(真卿)之辈,亦各家有书,所传之,惜乎沦没日久,真迹不存,惟羲之‘永’字八法,共《三昧歌》,流传在世。”

《法书苑》:“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

2、智永说

宋陈思《书菀菁华》:“隋僧智永,发其指趣,援于虞秘监世南,自兹传授遂广彰焉。”

3、张旭说

宋朱长文《墨池篇》、《张旭传永字八法》,同《柳八法颂》及《颜鲁八法颂》。

清冯武《书法正传》中《书法三昧》云:“凡学必有要,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永’字者,众字之纲领也,识乎此,则千万字在矣。”

精解

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侧是倾斜不正之意,点应取倾斜之势,如巨石侧立,险劲而雄踞。如点成平卧或正立,则呆痴失势。永字点以露锋作收,是为与下边横画相照应。

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横取上斜之势,如骑手紧勒马缰,力量内向直贯于弩(竖)。如卧笔横拖或下斜则疲沓无力。逆锋落笔,缓去急回,保持“逆入平出,有往必收”之势,不宜顺锋滑过,以免轻飘板滞。

竖为弩(同努)

努是有力的意思,竖画取内直外曲之势,如弓弩直立,虽形曲而质含无穷之力。所以竖画不宜过直,须配合字体之全局,于曲中见直,方有挺进之势。过直如枯木立地,虽挺直而无力。

钩为趯(跃的样子,同跃)

谓作钩时,先蹲锋蓄势,再快速提笔,然后绞锋环扭,顺势出锋,力聚尖端。如人要跳跃,需先蹲蓄力,然后猛然一跃而起。锋不平出,为的是与策(挑)画起笔相呼应。

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策本义是马鞭,这里其引申义策应之意。挑画多用在字的左边,其势向右上斜出,与右边的点画相策应,形成相背拱揖的形势。永字的策画略微平出,主要是与右边的啄(横撇)相策应。两个笔道虽错落不相地称,而其心气相通相应。势略上仰,用力在发笔,得力在收锋。

撇为掠(掠是拂掠之意)

如篦之掠发,状似燕掠檐下。谓写掠画应如以手拂物之表,虽然行笔渐渐加速,出锋轻捷爽利,取其潇洒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则就会飘浮无力。

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谓写横撇应如鸟之啄食。行笔快速,笔锋峻利。落笔左出,锐而斜下,以轻捷健劲为胜。

捺为磔磔音哲,裂牺为磔,笔锋开张之意

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指磔画在字体结构中的作用而言,磔本义是指肢解祭祀用的牺牲,含解体张裂之意。楷书中的捺画承隶书的波磔而来,而隶书的波磔正是为了解散小篆屈曲裹束的形式,使字体向外开放。所以隶书又叫分书,楷书中的捺也起到这个作用。楷书捺笔,力虽内聚形却外张,使字体开展舒畅、开放。其二是说这一笔直要写得刚劲、利刹、有气势。磔本义是肢解,肢解必以刀劈,磔画即取刀劈之意。写时要逆锋轻落,右出后缓行渐重,至末处微带仰势收锋,要沉着有力,一波三折,势态自然。

八法结语:

卢肇说:“永字八法,乃点画尔。”但八法并非孤立存在,我们在考虑每个点画如何安排,实际已涉及字的结体法则。因此,八法作者意图,在想通过永字的剖析,来说明基本点画的写法和组合。

论八法

1、唐-李阳冰

“昔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 ”

——唐李阳冰

《翰林禁经》(唐李阳冰)论永字八法

点为侧,侧不得平其笔,当侧笔就右为之;横为勒,勒不得卧其笔,中

高下两头,以笔心压之;竖为努,努不宜直其笔,直则无力,立笔左偃而

下,最要有力;挑为趯,趯须蹲锋得势而出,出则暗收;左上为策,策须斫

笔背发而仰收,则背斫仰策也,两头高,中以笔心举之;左下为掠,掠者拂

掠须迅,其锋左而欲利;右上为啄,啄者,如禽之啄物也,其笔不罨,以疾

为胜;右下为磔,磔者,不徐不疾,战行顾卷,复驻而去之。

2、清-包世臣

《艺舟双楫·述书下》:“聚字成篇,积画成字,故画有八法。唐韩方明谓八法起于隶字之始,传于崔子玉,历钟、王以至永禅师者,古今学书之概括也。隶字即今之真书。”又云:“以‘永’字八画而备八艺,故用为式。”

——清包世臣

包世臣论八法:夫作点势,在篆皆圆笔,在分皆平笔;既变为隶,圆平之笔,体势 不相入,故示其法曰侧也。平横为勒者,言作平横,必勒其笔,逆锋落字,卷(这个字不甚妥当,我以为应该用铺字)毫右行,缓去急回;盖勒字之义,强抑力制,愈收愈紧;又分书横画多不收锋,云勒者,示画之必收锋也。后人为横画,顺笔平过,失其法矣。直为努者,谓作直画,必笔管逆向上,笔尖亦逆向上,平锋着纸,尽力下行,有引弩两端皆逆之势,故名努也。钩为趯者,如人之趯脚,其力初不在脚,猝然引起,而全力遂注脚尖,故钩末断不可作飘势挫锋,有失趯之义也。仰画为策者,如以策(马鞭子)策马,用力在策本,得力在策末,着马即起也;后人作仰横,多尖锋上拂,是策末未着马也;又有顺压不复仰卷(我以为应当用趯字)者,是策既着马而末不起,其策不警也。长撇为掠者,谓用努法,下引左行,而展笔如掠;后人撇端多尖颖斜拂,是当展而反敛,非掠之义,故其字飘浮无力也。短撇为啄者,如鸟之啄物,锐而且速,亦言其画行以渐,而削如鸟啄也。捺为磔者,勒笔右行,铺平笔锋,尽力开散而急发也;后人或尚兰叶之势,波尽处犹袅娜再三,斯可笑矣。

3、现代-沈尹默

书法上有讲究,所谓“永”字八法,这个包含了8个笔法(笔画:点横竖撇捺提钩,撇有两种竖撇、斜撇)的永字,代表了练习书法的起点和功底究竟有多深。我们引申它:

第一,做人要像“永”字的“点”,昂首,充满自信和朝气;

第二,做人要像“永”字的“竖”,挺胸,充满力量与美;

第三,做人要像“永”字的“撇”,飘逸潇洒,看轻一切成绩和荣誉;

第四,做人要像“永”字的“捺”,脚踏实地,做好每一天的功课。

希望能合你意。

我字楷书写法介绍如下:

一、基本笔画

在书写“我”字之前,我们需要掌握毛笔楷书的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点、提、钩等。这些基本笔画是构成“我”字的基本元素,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才能更好地书写毛笔楷书。

二、笔画顺序

在书写“我”字时,需要注意笔画的顺序。毛笔楷书的笔画顺序有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如横画要先写中间的横,再写两边的竖;竖画要先写上边,再写下边等。正确的笔画顺序能够使字形更加美观、自然。

三、结构特点

“我”字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需要注意其结构特点。首先,要保证字形的匀称和平衡,避免出现头重脚轻的情况;其次,要注意字的重心要稳,不能过于偏斜;最后,要注意字的比例和大小,做到适中、协调。

四、书写步骤

1 观察字形

在书写之前,需要认真观察“我”字的形状和结构,以便更好地掌握其特点。同时,要注意观察范本或字帖上的字形,以便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用笔方法。

2 用笔姿势

在书写时,要注意握笔姿势的正确性。一般而言,毛笔的执笔方法是“五指执笔法”,即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笔管,无名指和小指则垫在笔杆的下端。此外,还要注意手腕的动作和用力的方式,以便更好地控制毛笔的走向和力度。

3 书写笔画

在书写“我”字的笔画时,要注意笔画顺序和用力的变化。首先写左上角的小短横,然后写左侧的斜撇,再写右上角的短横。接着写斜钩,最后写右下角的点。这些笔画要写得紧凑、有力,注意控制好笔画的走向和粗细变化。

4 完善结构

在完成笔画书写后,要注意字的整体结构和比例如。果发现字形偏斜或大小不合适,可以进行适当地修整和完善,以达到整体美观的效果。

五、注意事项

1 选笔与选纸

在书写毛笔楷书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毛笔和纸张。毛笔要选用弹性好、锋利且适合自己的毫毛;纸张要选用质地均匀、不透光且有适度吸水性的宣纸或毛边纸等。

2 心态与环境

在书写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和良好的环境氛围。避免过于急躁或紧张的情绪影响书写效果;同时要注意保持环境的安静和整洁,以便更好地集中精力进行书写。

3 临摹与创作

初学者可以通过临摹范本或字帖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在临摹过程中要认真观察范本或字帖上的字形和结构特点;同时可以适当地进行创作练习,逐步锻炼自己的书法功底。

总之,要写好楷书“我”字需要不断练习和实践。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注重细节和情感表达的培养,才能真正展现出毛笔楷书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初学者,我建议是欧阳询的,其笔法森严,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司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而且能为以后练习其他字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里,我强烈推荐田英章的,正可谓的欧体之真传

初学楷书最好找一本自己喜欢的字体字帖进行练习,欧,颜,柳,赵都是可以的,找到教学的老师应该是最好的了,如果自己练习,最好结合视频来练,看哪个老师教得好,使你听得懂 。

本人觉得首先按规范要选唐楷,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的字是最具代表性的。然后自己凭兴趣去选,最喜欢哪种就选那一种,我当时选的是柳公权,觉得最符合我的审美情趣。喜欢了,缘分就深,学起来事半功倍!大部分人学书法是为了丰富生话增加乐趣的,没有几个是一开始就想要去当大师的,先培养兴趣,再看自己书法方面的天赋,再定书法练习计划和长远目的的比较好。

楷书书法可供选择的书体,比较常见的是四大家的书法,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柳公权的书法。这个时候我们选帖的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秉持自己喜欢的原则。如果你喜欢比较秀气一点的,比较严谨一点的。然后挺拔的,硬朗的,那么就选择欧阳询的楷书。

选帖要选权威的、规范的、经过验证的古代法帖,不要选现代人的帖,因为今人的字帖都加入了个人的理解,丢失了一些原帖的东西。楷书的古帖很多,各有优缺点。一般而言,初学书法宜先构骨力,欧字是最理想的书体,但欧字难写,学欧不当,易滑入板滞一路。其他碑帖也是如此。

学习毛笔楷书,我们主张学习古代优秀字帖,最好是唐楷,因为我们今天写得楷书依然是唐人的楷书,可以说,唐人已经把楷书写到了极致,不会再有什么大的突破和创新。既然学习唐楷,“楷书四大家”便是最好的选择,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书体。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是第三学段。

第一学段(1-2年级):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第二学段(3-4年级):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的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

第三学段(5-6年级):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第四阶段(7-9年级):写字姿势正确,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欣赏名家书法,体会审美的书法价值。

练字的好处

1、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每天书写规范的完成家庭作业,老师看到了,自然会对孩子进行表扬,在班上公开表扬,让大家以孩子为模样,鼓励大家写好字,孩子被表扬了,自信心也提高了,自然而然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2、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们应该提醒孩子,字迹太潦草,当心被扣分。一张考试卷中,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的试卷,对于阅卷的老师来讲是件非常舒服的事情,在语文考卷中,特别是在作文这块内容上,孩子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不相上下,可遇到字迹潦草的,阅卷老师连看都不想先去看,直接来个中等偏下。

3、树立一个良好的印象。字如其人,孩子字写好了,给老师,给同学都会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对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都会有所帮助,学校里有什么活动,老师首先会先考虑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4、可以开发孩子的大脑。动手即动脑,二者是不可分开的,孩子在动手练字,潜意识的也在动脑,一边练字一边锻炼大脑,提高孩子的脑力记忆力,这样何乐而不为!

理解行书,首先要考虑到楷书的基础状况。毛笔行书与毛笔楷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楷书笔画形态独立而完整,行书笔画形态便捷而简略。在书写行书时,可以在不影响基本笔画和整个字的形体轮廓的前提下省略或改变楷书的一些次要笔画。

(2)楷书用笔匀稳,行书用笔流畅。一般来讲,楷书由于用笔讲究完整,故起、行、收三个过程处处分明,而行书则不同,由于用笔的流畅,与楷书中行笔的方向相比会时有变化。

(3)楷书用笔方折,行书用笔圆润。行书的体势摆脱了楷书力求方正的要求,在字形上,大小正斜不一;在笔画上,倾斜角度被加大;在风格上,放纵、飘逸掩盖住了严谨

(4)楷书运笔速度慢,行书运笔速度快。由于行书的书写速度较快,往往只保持了楷书的基本笔画和形体轮廓,而在具体点画的书写上则淡化了楷书的笔法

行书的章法布局

行书的章法布局与楷书有所不同,由于行书有灵活多变的特点,无论是在用笔上,还是在结构方式上,比楷书都有着更大的灵活性。所以行书的字与字之间的连贯性比楷书也就更加突出,前后字距更紧密,加上行书在结构上有多形的变化特征,故人们常用“纵有行,横无列”来概括行书字距紧密、行距宽松的章法形式。传统行书作品的章法布局有以下几类:

(1)字距分明,行距分明。这类情况在楷书中常见,行书中也比较常见,是行书普遍采用的方式。在这种格式里,字形大小错落变化,用笔的轻重变化等十分明显,字与字之间的关系生动含蓄。

(2)字距紧密,时而连挂。这类情况常常是因作者在书写过程中控制字距时感到不能尽意,行气不畅达,于是以连挂的方式来加强贯气的效果。这样的方式,通篇看起来既有流美之感,又能得到换气的稍息,富于顿挫

(3)字字相连,通行畅达。其特点是通行有一泻千里之势,通篇一气呵。

成需要注意的是,行书在要求章法的同时,往往也要求字形的变化,以使通篇布局达到高度和谐自然的表现。一幅好的行书书法作品对字形大小的变化,用笔的轻重、快慢、虚实,墨气的调整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些都要求在平时加强训练。初学者在练习行书时要注意避免故意做巧,做到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协调、自然。

毛笔楷书怎么写?

毛笔字——是指按传统法度书写的毛笔字,而不是用毛笔随意写出的字。它是学习书法的第一阶段。怎样写好毛笔字,是一个很复杂、很具体的大问...
点击下载
上一篇:安定堂总的有几姓下一篇:张氏家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