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姓的家谱文献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6浏览:3收藏

留姓的家谱文献,第1张

清源留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福建省泉州市博物馆。

清源留安留刘氏族谱,著者待考,明嘉靖戊戌十七年(公元153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福建省泉州市博物馆。

姓氏起源

源流一:源于帝舜,以字或技艺为氏。

东汉圈称《陈留风俗传》:“舜陶甄河滨,其后为氏,出中山、河南二望。”唐代张说《广州都督甄公碑》:“昔胡公绍舜,奄有大邦。楚子县陈,乃成乐土。当烈王之世,有陈通奔周,王以为忠将,美其族,言舜居陶甄之职,命为甄氏,赐姓因生。”宋代庄绰《鸡肋篇·甄氏旧谱·甄复》:“舜子商均后,周封于陈,为楚惠王所灭。至烈王时,有陈通奔周,王以为周将,以舜居甄陶之职,命为甄,皆通之后而居中山,于邯郸为近。”

以上关于甄姓起源诸说,皆认同甄姓出于帝舜后裔。

前说是帝舜在瓠子河滨帮助东夷部落人制造陶器,其子孙后人因职业、职官以“甄”为姓氏;这些甄氏后人,大都出于中山、河南这两郡的望族。后二说是周灭商后,封帝舜子商均后裔妫满于陈国(今河南淮阳),楚灭陈后,胡公妫满后裔陈通因忠于周天子而被赐甄姓,并授陶正之官于洛阳,其后人居于邯郸附近的中山国(郡)。

东汉与唐宋人的著述,有司马迁《史记》相关记载可考。今人胡尧据《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的记载,在《中国姓氏寻根》里考证说:“由于舜仁义慈爱,所居之处人民纷纷前来归附,往往一年成村落,二年成城邑,三年成都市,因此他烧陶的地方很快形成一个城邑,叫做鄄城(在山东鄄城,古代甄、鄄通用)。舜有子孙留在鄄城任甄官,后来就成甄氏。”

对甄姓起源于帝舜,各地甄氏后人族谱也有记载:明万历年间进士黄淳为《广东甄氏族谱》序云:“甄氏之族,古谱谓舜陶于河滨,遂取甄陶之义,而以甄为氏,是甄之先祖系出虞姚,盖亦轩辕裔胄也。”山东鄄城县甄庄和鱼台县东甄庄保存明嘉靖年间编修之《甄氏族谱》记载:“陈胡公生二子,长名犀,袭爵于陈,为申公;申公早卒,次子皋羊代立为相公,后逊位于侄。周成王改封皋羊于甄为陶官,即陶甄故地,其后世便以甄为姓氏。”此说与《史记·陈杞世家》所记相契合,并提供可考线索:即帝舜血统胡公妫满的子孙,从河南陈地到鄄城陶甄故地,与帝舜先前“陶甄河滨”留下来的甄氏子孙汇合,从而构成了后来固定的甄姓。

根据史籍和谱牒的记载,可以合理推定:中华甄姓起源于帝舜,山东鄄城和河南淮阳乃甄姓之发祥地。

源流二: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郁都甄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是甄姓族群中流入外来基因的重要的历史时期。北魏孝文帝改华北近百个鲜卑族姓为汉姓,其中郁都甄氏改为甄氏。“郁都甄”乃“郁筑鞬”之异译,为东部鲜卑种姓,后来这支甄姓发展成为河南的望族。

源流三: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清朝初期,在满洲人、蒙古人、朝鲜人由相继出现了甄姓,形成了东北地区的甄姓的基础。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1)、满族富森氏,亦称敷臣氏,满语为Fuse Hala,汉义“孳生的”,世居开原(今辽宁开原老城镇),后多冠汉姓为甄氏、珍氏等。

(2)、满族尼珠珲氏,亦称尼竺浑氏,满语为Nijuhun Hala,汉义“珍珠”,世居长白山区地,后多冠汉姓为甄氏、尼氏等。

迁徙传播

发展主脉:河北中山无极甄氏家族

古代,有“中原甄氏无极枝”与“中山五姓甄第一”之称。《汉书》、《后汉书》记载,西汉前期,甄氏先祖已在中山无极境内聚居,在土地兼并中出现高门大户,著名的人物有甄丰、甄邯、甄寻、甄阜等。到西汉末年,无极甄氏家族,已成为中山郡的“仕宦望族”。

东汉末年,无极甄氏家族与争霸天下的袁绍、曹操、司马懿三大家族联姻,受赐赏封,家道殷富,满门显贵。甄邯后裔甄洛,先嫁袁绍子袁熙为妻,后被曹操子曹丕纳为夫人,生子曹睿。226年(魏黄初七年),曹睿称明帝,追谥母甄洛为文昭皇后,追赠外祖父甄逸为安乡侯,对甄氏家族赏赐累巨万。外祖母去世,封赠安喜君,魏明帝身穿孝服,亲临吊唁,百官陪位。尔后,有十数人受封公爵、侯爵和入朝拜官,时有“甄半朝”之称。无极甄氏家族步入鼎盛时期。

两晋、南北朝,是社会大动荡时期。此时无极甄氏家族,仍朝中职官如云,保持其公侯世卿地位。代表人物西晋有甄德父子,南朝宋有甄法护兄弟,南朝梁有甄彬父子,北朝魏有甄凝、甄琛、甄楷祖孙三代,北朝周有大数学家甄鸾等。甄德先后娶司马师、司马昭之女为妻,官至大鸿胪,加侍中、光禄大夫。甄彬有“赎苎还金”之美誉,深受梁武帝赏识重用。甄琛是北魏三朝元老,官至吏部尚书,任内颇多建树,去世后,孝明帝追赠其为孝穆公,并亲临祭奠,扶舆出殡。甄鸾北周时任司隶校尉、汉中郡守等职,是中国第一位系统研究军事数学的学者,主要著作《五曹算经》、《五经算术》、《数术记遗》辑存于《算经十书》,并精通天文历法,编有《天和历》,颁行十八年。

隋、唐朝代,科举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无极甄氏家族虽不及前时显赫,但仍有不少人官居高位。如甄鸾子甄族为汾州刺史,孙甄绍为沁州刺史,绍孙甄封为宋州刺史。甄封第四子甄亶,是盛唐时期一颗耀眼的政治新星。他文武双全,博览经史典籍,精通书法;八次挥师疆场,战功显赫,五次出使藩国,政绩斐然,深得一代女皇武则天赏识。开元年间,甄亶出任广州都督兼岭南按察五府经略讨击使,集南中国军政大权于一身。任职期间,致力改善岭南人民的居住及医疗条件,为岭南地区的安定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唐天宝年间甄济,在“安史之乱”中视死如归,以大智大勇保存气节。其子甄逢因父名未列国史而奔走,后得元稹、韩愈力荐,朝廷追爵甄济四品官。

甄姓名人见诸《二十五史》者59位,大都出于无极甄族。考其显赫世系,可知河北中山无极甄氏家族,是中华甄姓氏族发展的主脉。

当代族人聚居最集中地区:广东“四邑”

当代中国甄姓族人聚居最集中、人口最多的地方,是广东省台山、开平、恩平、新会“四邑”。

据1451年(明代宗景泰二年)及1580年(明万历庚辰年)的广东《甄氏族谱》记载,并对七百余年前先祖墓葬考证:岭南甄姓族人,系出河北中山无极甄氏家族甄彬、甄琛、甄济支脉。南北朝至唐宋时期,仕途的无极甄族人,随着官职迁调流寓各地,后有宗脉落籍广东。“安史之乱”后,甄济应大将来瑱之聘,到襄阳做官,定居宜城。济翁后裔甄廷宣,南宋高宗时考取进士,任国史修撰,出仕南京安庆州,定居安庆。廷宣翁孙甄善庆,南宋光宗绍熙癸丑科进士,任广东南雄州推官。善庆翁在任上去世,长子景福携眷扶父灵柩回安庆,次子景贤落籍南雄珠玑里。景贤生四子,取名如金、如璧、如圭、如锡。次子如璧,便是岭南甄姓开族“始迁一世祖”甄舜河公。

南宋末年,因避战乱,甄舜河家族从南雄珠玑里向珠江三角洲二度迁移。第一次,1273年(南宋度宗咸淳九年),为避战乱,舜河公率子世茂、长孙可立、曾孙素善、仕达,举家从南雄沙水珠玑里迁往冈州(新会)大岳甄村。第二次,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军追击南宋王室攻陷崖山,丞相陆秀夫背宋帝赵昺在崖门投海自尽,南宋覆亡。冈州人四处逃避兵祸,其时舜河公已八十高龄谢世,由四世素善、仕达率族西迁新宁(台山)德行都(今开平新昌地区)。舜河族人在德行都新昌地区定居后,家业渐兴,人丁日旺。甄素善有五子十三孙,始居旺北,后分支霞坑;甄仕达有三子十三孙,始居石海,后分支簕冲。经过若干代繁衍,形成旺北、霞坑、石海、簕冲四大房系。“虽其间徙居他境者亦不一而足,而总以马蹄冈堡之四村为大宗。”(《岭南中山甄氏重修族谱序》)

四世素善后代分支情况是:五世云谥(素善长子),官任东莱府太守、云南提学副宪。他生五子,长子畴卿居霞坑,后代分支恩平平塘和锦地冈、阳春、台山冲蒌霞洲和下川岛;次子余卿裔居新会城;其余三子遂卿、奇卿和益卿裔居旺北,分支台山三合、开平金鸡镇盘村和广西。五世云嵩(素善次子),生一子善卿,迁居广东高州。五世云聚(素善三子),官任广西巡检,生三子仁伯、仁长、仁寿,仁长裔居广东德庆。五世云岫(素善四子),生三子达明、理明、得明;五世恩佑(素善五子),生一子仁日,裔居情况族谱未见记载。

四世仕达后代分支情况是:五世连山(仕达长子),官任连州太史,生四子昆祥、昆玉、昆彦、昆政,裔居石海,分支新会五显冲、恩平那吉镇等地。裔孙甄松年,清干隆己酉科进士,诰授奉政大夫,历任文渊阁检阅,武英殿分校,金殿傅胪,内廷方略馆纂修等职,是嘉庆皇帝的老师。去世后,干隆皇帝赐御葬,墓地在新宁德行都,建有石牌坊和石狮子。五世台山(仕达次子),生三子广大、广遂、广安,由石海迁居开平仙塘(沙塘镇),分支恩平沙湖和电白县。五世云山(仕达三子),生六子文保、文益、文卿、文质、文子、昆泽,裔居簕冲,分支台山县花瓶、上川和阳江、南海、始兴、遂溪、惠州及广西等地。

随着支脉繁衍,甄姓族人遍布广东、广西各地,但主要聚居在广东台山、开平、恩平、新会,形成以“四邑”话为谱系特征的岭南甄氏宗族血轮。清代以前,甄姓族人向外地迁居不多,清初仍保持着旺北、霞坑、石海、簕冲四大乡村聚居为主的格局。后来,人口、房派日增,才逐渐出现大量向外迁移的势头。从1736年(清干隆元年)起,四大房系子孙先后向台山县海宴地区大规模迁徙,在该地建成甄姓人聚居的村乡。后来,又有许多舜河子孙到台山县的广海、三合、冲蒌、端芬、白沙、下川岛等地落户。

鸦片战争后,帝国列强在广东沿海掠夺廉价的劳动力,甄舜河子孙也加入了“契约华工”的行列,随着历史的进步,华侨地位改善,出洋的人更多,这成为甄族后人向外发展的重要出路。香港、澳门开埠后,大量甄族人又到两地谋生,从事经商和各种职业。据不完全统计,甄舜河子孙在香港、澳门定居的有三万多人,移民海外的有近五万之众。他们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委内瑞拉、墨西哥、哥斯达黎加、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其中,在美国的人数最多,尤以三藩市、洛杉矶、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城市为集中。旅居海外及港澳的甄族人,还成立了“甄氏宗亲会”,三藩市的“甄舜河堂”组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甄姓族人在海外始建的“第一堂”。这些组织,对联系宗亲,沟通乡情侨情,兴办各种福利事业,增强对祖国家乡的凝聚力,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郡望堂号

郡望

中山郡:《郡望百家姓》云:甄氏望出中山。战国时为中山国。秦代为巨鹿郡领地。汉高帝置中山郡,治所卢奴,在今河北省正定县。汉景帝后改为中山国,相当于今河北省北部地区。

堂号

还金堂:源出典故“甄彬还金”。

中山堂:因为甄氏的郡望为中山,所以得此堂号。

舜河堂:2006年由甄氏后人成立于美国纽约。

2002年4月26日 指墨轩的画家

从古到今,东大街都素以商业发达著称,街面上的商铺连成了一片。而下东大街上一家“指墨轩”的画室却成为商海中一处少有的文化亮点,门前悬挂的“四川西蜀艺术社”更让人瞩目。画室的主人,也是艺术社的社长周正元已届花甲之年,他十五岁便拜国画大师陈子庄为师,为陈老的开门弟子,工山水、人物等国画,更擅长于手指头书画艺术,故将自己的画室起名为“指墨轩”。

周老师谈吐爽朗,他说,是他父亲先来东大街落户,然后又接来祖辈,算起来四代人在此已居住了80多年。由于是文化人的缘故,他对东大街的历史和轶闻知之甚多。

周正元的祖籍是广东五华县的客家人,系周氏仁德公的后裔。据说韩素英原也姓周,于1916年的中秋节这天出生于东大街,故起名周月宾,也是广东客家人仁德公之后,算起来应该是周系甚至同辈。看来,东大街也是出文人的地方。

周正元的“指墨轩”在东大街上已有些年头了,专门冠以“指墨”的画室在全国各地恐怕也属凤毛麟角。随着东大街的拆迁,“指墨轩”又会移向何处?周正元一家正忙于整理,对此也无定见。他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灵才能人杰。”看来,这位老画家想到的不仅仅是居住环境如何改变,他的着眼点是,为了绘画艺术的更高追求,应该有一方更好的水土。

当老面孔的东大街消失之后,人们不知道是否还会记得,在这里还曾经有过一家挺有名的画室:“指墨轩”。

(除署名外文图均为陈道洋)

2008年1月17号 “指画”回深寻根源 中国文化产业网 时间: 2008-01-17 来源:深圳商报 记者 胡云涌 字体:大中小

一口浓重的四川话,一双粗糙、沁满墨色的大手,昨日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指画”家周正元说他是地道的广东人,原籍五华县,祖上在清朝时移民四川。如今他拿着爷爷留下来的家谱,寻到了深圳,寻到了在深圳的周姓后人。尽管已不会讲粤语,也不习惯快节奏的生活,可周正元还是决定留下来,留在深圳,除了归根,周正元还想寻找另一个根源——“指画”。 传统中国画讲究的是笔墨运用,在纸绢上绘出浓淡墨色,渲染各种色彩。“指画”是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画法,它是用指头、指甲和手掌蘸上水墨或颜料在纸绢上作画,是一种介于行为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边缘艺术。“指画”起源于唐代,真正开宗立派则是清代画家高其佩,近代画家潘天寿也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指画”艺术。相传高其佩专事“指画”逾五十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有高其佩“指画”数十幅。17岁时,高其佩随叔父游宦广东,跟一位广东籍画师习得“指画”,再加以传承,广东可以说是“指画”的发祥地。周正元说他回深圳定居就是想寻回“指画”的那一点根脉。 周正元是著名画家陈子庄先生的第一个学生,陈子庄先生擅画传统中国画,同时也精于“指画”,在陈子庄先生的众多学生中,只有周正元至今还一直坚持画“指画”。“十指连心,本于自然。”“指画”能更直接地展现一种心灵迹象。画“指画”难度大,首先笔墨要达到一定的造诣,而周正元的“指画”即有笔墨的味道,又有指头的感觉。 “指画”一般是在熟宣纸或绢上画,因为在熟宣纸和绢上画容易控制墨色,而周正元却喜欢在生宣纸上画,他觉得在生宣纸上画“指画”更能增添表现力,化不利为有利,化缺点为优点,化困难为简易。周正元画“指画”已有五十多年,至今保存下来的却只有五六十幅,因为只要稍有不满意,周正元就会把画撕毁。来到深圳后,周正元决定闭门数月,再新创作一批“指画”,然后在深圳办一个全国最大的“指画”展。小螳螂、大山水、墨菊……这些岭南景物在周正元的指尖栩栩如生。

2010年9月6日 指尖一点红梅生巨幅指画现蓉城

2010年09月06日05:09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字号:T|T

周正元在家中展示作品师从陈子庄,用指作画,磨剑两年半,一幅高37米,长17米巨型指画在周正元手上创作完。

2012年2月16日 捐出幅4高难度指画 周正元父子同献爱心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黎摄影吕甲  ●著名指画大师周正元,将向本报捐赠指画作品《珠(朱)梅迎春》  ●其子周翔现场创作两幅指书作品,与父亲一起为留守儿童献爱心  ●本报继续征集“守望·爱”慈善晚宴拍卖品、爱心志愿者  中国著名国画大师陈子庄先生的开门大弟子、著名指画大师周正元,也表示将捐赠4幅指画作品——《珠(朱)梅迎春》,与此同时,周正元的儿子周翔还现场创作两幅指书作品,与父亲一起为留守儿童献爱心。  周正元父子捐书画 关爱留守儿童    看到华西都市报“留守儿童”的报道,周正元立即把前年精心绘制而成的4幅《珠(朱)梅迎春》指画拿了出来,挂在了客厅。  “这些孩子孤苦伶仃,我看到了心里难过,华西都市报做这个活动很好,做慈善,我们当仁不让。”周正元表示愿意将这一组指画全部捐赠出来。  作为知名的指画大师,周正元创作的4幅《珠(朱)梅迎春》图,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具个性和难度的一组。  记者看到,这组指画所用纸张为透水性很强的撒金宣纸,每幅画各有各的姿态与韵味,每一朵梅花也都形  态各异,颜色深浅相宜。由于用指头作画,画法独特,图中每一笔都印刻着周正元的指纹,无法复制。  “我画了55年的梅花,很多都是以清雅为主,用朱砂画成的红梅不是很多。”周正元说,这4幅画朝气蓬勃,给人以向上的力量。  除了周正元捐献出4幅指画,他的儿子周翔早上6点多就起来,专门为活动创作了2幅指书作品,“宁静致远”“福慧双修”8个大字,也将和周正元的指画一起,捐赠给“守望·爱”——2012“三八”节大型慈善晚宴活动。  人物简介    周正元,号雪生,中国著名指画大师,1942年生于中国成都。幼习书画,1957年(十五岁)拜中国著名国画大师陈子庄先生为师,系先生开门大弟子,主攻书画艺术,兼好多种艺术门类,尤长指头书画。作品曾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好评;被港、澳、台地区和英、美、日、马、新等海内外名流珍藏。  2006年12月,中国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后,主编的首套首册画集《2006年中国画名家年鉴》周正元卷,于2007年2月正式出版。  2010年1月应邀赴马来西亚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更以现场示范指画令马来西亚艺术界大开眼界。

2012年7月24日 》

陈子庄弟子周正元携指画巨作参加“川报60周年书画展”

2012年07月24日

  

  四川日报创刊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川报60周年——我最喜爱的书画作品”中国现代川籍书画名家精品展,得到了川内诸多艺术大家的积极支持和响应。中国著名指画大师、国画巨匠陈子庄的大弟子周正元刚刚完成了一幅长3米7,高2米6的巨画《六合同春》,他不光要拿此作参加展览,而且还将它赠予川报集团,以作其60周年的贺礼。  华西都市报记者前往周正元家中,第一时间看到了这幅墨迹未干的恢弘巨作,画作上万 多 梅 花 怒 放 ,让 人 感 到 震撼。周正元很激动地说:“我和川报渊源极深,所以专门创作了这幅画。”此外,周老还写下对联“无冕担道义,光辉耀文明”祝福川报60周年。  {创作}  伏地两周完成巨画   周正元自幼喜欢画画,他主攻书画艺术,兼好多种艺术门类,尤长指头书画,其指画功夫独步中国艺坛,他的作品曾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好评,被海内外众多名流和艺术机构珍藏。  记者在周老家中看到了刚刚创作完成的《六合同春》,只见三张竖幅八尺宣纸挂在客厅墙上,一株巨大的梅树仿佛破纸欲出,焦墨技法画就的枝干旁逸遒劲,密密麻麻的梅花娇艳盛开。  周老的儿子周翔向记者介绍:“父亲两周前就开始创作这幅作品,由于尺寸太大,画案无法摆下,于是他就把画纸铺在地上,每日就伏在地上创作。”伏地绘画十分辛苦,一个壮年画家蹲在地上创作时间长了都会头昏眼花,他身体如何能吃得消?周正元笑着说:“我练过功夫的,这对我不算什么。”  {画境}  梅花寓意坚韧不拔   据周正元介绍,他光是用手指点绘画中上万朵梅花就用去了整整两天。  这幅梅花图取名《六合同春》,周正元说,六合是指天地四方,有四方来贺之意。选择梅花作为画面主题,是因为它代表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高尚品质,而新闻工作者就应该具有梅花那样的品性。  关于梅花,周老还讲了一段自己和恩师陈子庄的故事。“我1957年拜国画大师陈子庄为师,那年我15岁,而老师教我画的第一幅画就是梅花,老师画的梅花艳绝画坛,所以我以后也喜欢上了梅花,对它一直都有一种情结。”  据了解,《六合同春》是周正元这两年来创作的尺寸最大的一件作品。  {渊源}  川报多次报道“指画”  当代中国画坛的指画名家寥寥无几,因此周正元功力深厚的指画艺术频频见诸报端其中川报也多次报道过他的指画创作。聊到自己和川报的渊源时,他说,“早在1986年,四川日报就曾报道过我的书法,多年来,川报一直都很关注我的指画艺术。”记者在周正元家中还看到一份2002年4月26日出版的《四川日报》,上面有篇名为《指墨轩的画家》就对他的指画有详细记载。  华西都市报记者杨帆摄影陈羽啸

留姓的家谱文献

清源留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福建省泉州市博物馆。清源留安留刘氏族谱,著者待考,明嘉靖戊戌十七年(公元153...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