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有几个儿子
朱标(1355年—1392年5月17日),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明惠宗朱允炆之父,安徽凤阳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生于太平陈迪家。[1] 朱元璋称吴王时,立朱标为王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2] 。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朱标天性仁慈,对兄弟十分友爱,秦王朱樉、周王朱橚及晋王朱棡等曾多次有过,朱标从中调护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在诸王中威信颇高。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病逝,八月附葬孝陵东,谥“懿文”。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称帝后复称懿文皇太子,南明弘光元年明安宗朱由崧复称孝康皇帝,清修《明史》亦称[3] 。
子女
子
虞怀王朱雄英:常氏生,早夭,追封。
建文帝朱允炆:吕氏生,以皇太孙即位为帝。
吴悼王朱允熥:常氏生,被明成祖废为庶人并囚禁,南明弘光帝恢复其王位并追上谥号。
衡愍王朱允熞:吕后生,被明成祖废为庶人并囚禁,南明弘光帝恢复其王位并追上谥号。
徐简王朱允𤐤:吕后生,被明成祖降封瓯宁王并与母亲安置于懿文太子陵,死于大火,南明弘光帝恢复其王位并追上谥号。
少子朱某:吕后生,早夭,无爵、无谥号。
女
江都郡主: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长兴侯耿炳文之子耿璿。
宜伦郡主:永乐十五年下嫁。
朱氏:失考。
南平郡主:未下嫁。永乐十年(1412年)薨,追册。
明初太子朱标没有绝后,明惠宗朱允炆就是朱标的次子。
朱标,明太祖朱元璋第一个儿子,母亲孝慈高皇后马氏,明惠宗朱允炆之父,明成祖朱棣异母兄。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九月, 朱元璋称吴王时,立朱标为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朱标从小接触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多次有过错,朱标从中调和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在诸王中威信最高。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八月葬孝陵东侧,即明东陵,谥“懿文太子”。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称帝后复称懿文太子。
扩展资料
明惠宗朱允炆,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在位期间的业绩:
1、改革法制
朱允炆改进了明太祖所实行的严厉的法律制度。在他即位以后,禁止以诰文为根据来进行审理和判案,同时停止张贴榜文,这就使他用正式遵守律令的手法,巧妙地掩盖了他事实上对他祖父的指令的否定。这些变革后来被永乐帝一扫而光;他恢复了太祖的所有严厉的诰文和榜文中的法律效力。
2、实行削藩
朱允炆对诸藩王封地里的行政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设置了宾辅和伴读,并让翰林学士以儒家的为政传统教育和辅导诸幼年王子。
3、税改
建文朝廷制定了一些新措施,以减轻前朝某些过重的税收。其中最重要的是减少了江南的过度的土地税,尤其是减少了富庶的苏州和松江这两个府的土地重税。这些减税措施是继续了洪武朝即已开始的减免政策,但是它们大大超过了以前的办法。
- 朱标
- 朱允炆
靖难之役后,朱棣将朱标的儿子都贬为庶人后或自然死亡,或被杀;而对于朱标的几个女儿就没怎么下毒手。
为了确保明王朝的长治久安和加强皇室力量,朱元璋建国后大封藩王分驻各战略要地,拱卫京师。1392年太子朱标病薨,1398年其子建文帝即位,感觉到诸王权利过大,不好驾驭,登位后不久建文帝即开始削藩。朱棣知道自己也逃不过此劫,于1399年起兵并得到各藩王支持,经过几年征战,于1402年进入京城,登基为帝,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作为“窃国”的胜利者,当然要防止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那朱标的子女、建文帝的兄妹就是首要的隐患,因此需要除去。朱标共有10个子女,其中长子朱雄英和第六子都在此之前就已夭折,因此还有8位。在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时皇宫起了火,事后发现几具尸体说就是建文帝即朱标二子朱允炆的,但无法确认,因此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个谜,伪装成和尚逃走、远遁海外等说法一直在民间流传。
三子朱允熥先是被朱棣降封为广泽王,居住在漳州,没几个月就被召回废为庶人,并一直禁锢在凤阳,在1417年抑郁而死。四子朱允熞和三子一样,先是降封为怀恩王,居住在建昌,然后和三子一起被召回废为庶人,也禁锢在凤阳,直到老死。五子朱允熙被朱棣降封为敷惠王,和他母亲一起居住在懿文太子的陵墓,1406年死于一场火灾,至于是不是人为的就不得而知了。
四个女儿除了三女没有历史记载外其余三女相对来说还没受到什么折磨。长女江都公主在1395年就嫁给了耿璿,在耿璿因为装病不任职被朱棣杀死后也被降为郡主,后来忧虑而死。次女宜伦公主1617年嫁人。四女南平郡主1412年去世,具体原因没有记载,但应该不是被朱棣害死的。毕竟作为女子在古代一般是没法对皇权产生影响的。也不会像因憎恨建文帝而将其女眷充当军妓那样对待。
朱标这一支没有后代,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不久,朱棣于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他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靖难之役爆发后,朱棣成功夺取了皇帝宝座,朱棣和他父亲很像,属于绝不留情的那一类人。朱标做太子的时候,先后有过两个太子妃,一位是常玉春的女儿,可惜在生朱允熥时,难产去世。而她生的皇长子朱雄英,也在洪武十五年时,生病而亡。
朱标的第二个太子妃,是太常寺卿吕本的女儿,一共育有三子,分别是朱允炆,朱云熞和朱允熙。当年,朱棣将吕氏请到了自己的军营中,向她阐述一番,自己为什么要起兵的原因。这不过是朱棣自圆其说罢了,做给全天下人看,同时,也给自己顺理成章做皇帝找了一个台阶。
如果朱标能够晚死几年,那整个明朝的历史都将改变。朱元璋英明一世,可能他也没想到自己选择孙子朱允炆当继承人,会导致自己的后代相残。最后朱棣赢了这场战事,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摆在他面前有一道难题,就是该如何处置大哥朱标的儿子们呢?都说帝王之家无亲情,各朝代皇室为了争权不顾亲情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次朱棣又是如何做的?
1、靖难之役
朱棣打开南京城,自己当皇帝后,对于大哥朱标还在世的妻子吕氏,还有几个侄子算是非常刻薄的,一直都说朱棣很尊敬他大哥朱标,但是朱棣靖难之后的行为,的确是有些不念旧情了。
要知道,朱标还在世时,朱棣是屡次受到了朱标的照顾的,朱元璋也好像有意偶尔挑一挑这些有能力但是又非常跋扈的儿子们的毛病,于是朱棣每次被责罚,都是朱标去帮弟弟善后,但是朱棣却对朱标的儿子们不太友好。
朱标在历史上记载有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是常遇春的女儿常氏,是朱标原配,给朱标生下了俩儿子,大儿子朱雄英,还有三儿子朱允熥。后来常氏早逝,比朱标走得还早,于是朱标原先的侧室吕氏成为了正妻,吕氏给朱标生了四个儿子,二子朱允炆,四子、五子朱允熞、朱允熙,而朱标的六子早夭。
当然,朱标应该想不到,他的好弟弟朱棣后来把他仅存的四个儿子间接逼死两个,另外两个囚禁起来,可以说朱棣这个做叔叔的,的确有些不讲亲情了。
建文帝朱允炆在登基不久后,开始对叔叔们亮出了屠刀,这是众多叔叔们都想象不到的。其实朱棣和朱允炆的矛盾早已经显现,朱棣对于储君朱允炆十分鄙夷,而后来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又不允许朱棣带着兵马入城,两人互相攻击,这一切的对峙,在削藩的浪潮下,让朱棣面临第一次死亡危机。
为了保住自己,朱棣只能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
这场看起来不可能战胜的战争,胜利的天平却一直缓缓向朱棣倾斜。
本来朱允炆还下令不要在战场上击杀朱棣,但谁知道,他手下的李景隆却是一直给朱棣送装备,屡次大败,朱允炆最后丧失主动权,而后李景隆和朱橞打开了金川门,迎接朱棣进京,这也是朱允炆覆灭的金川门之变,自此之后,朱允炆在历史上失去了消息。
2、朱标儿子结局
朱允炆的下落成了谜,后世人众说纷纭,但能看得到的才是历史事实,当时在南京城里的,是朱允炆的几个兄弟,还有朱允炆的儿子、母亲。因为朱棣是朱允炆叔叔,其次朱棣的靖难之役,并不是打着造反的旗号,所以按道理来讲,朱棣应该维持住朱允炆的直系亲属才对,可是朱棣并没有这样做。朱允炆的三弟朱允熥本来是吴王,但是朱棣登基后,把朱允熥给削掉了,削成郡王,是为广泽王。
除了朱允熥以外,朱允炆的四弟朱允熞本来是衡王,却被降格为了怀恩王,朱允炆的五弟朱允熙本来是徐王,却被降格为了瓯宁王,这三个建文帝亲兄弟都被降格,可以说朱棣对这几个侄子都比较刻薄了。可是这还没完,刻薄的还在后面。
本以为说,即便降为了郡王,那么给这几个侄子好吃好喝,也算报答了当年大哥朱标的恩情,可是关于朱允熥和朱允熞,朱棣在对他们进行了一番试探后,将他们囚禁于凤阳老家,而且在此之前,二人的郡王都被废掉,成为了庶人,在朱元璋的安排中,子孙几乎很难成为庶人,可是朱标的这两个儿子,就倒霉地成为了庶人。
两人先后在朱家的祖地先后死去,虽说不是朱棣亲自下手了解,可他们的命运和下场是悲惨的,不说朱棣和朱允炆的矛盾,朱允熥和朱允熞是朱标之子,又没有了威胁,朱棣如此对待是非常不妥的,起码历朝历代没有这样的处理方式,所以说,朱标若是知道如此,想必也是对这个弟弟十分失望。但一切没有假设。
上面只说到了朱标另外两个被废掉的儿子,而朱标还有一个朱允熙还没说。这个朱允熙,没有被废掉郡王之位,在表面上看起来朱允熙好像因为排得最小而得以善终,可实际上,朱允熙最惨,因为他是被活活烧死的,火灾发生的原因并不明确。
朱允熙当时年纪不大,仅是十几岁出头,朱棣先给他封了敷惠王,让他去朱标的陵墓附近居住,说白点,就是让朱允熙给朱标守陵,陪着朱允熙的,正是朱标的第二任妻子,建文帝朝的太后吕氏。这个安排对于朱允熙和吕氏而言都是残忍的,但是他们也不可能违抗。可在几年后,朱允熙的府邸发生了火灾,年仅十六岁的朱允熙被活活烧死,为什么发生这场火灾,情况并不详细,朱允熙更是死得莫名其妙。
3、帝王之家无亲情
而吕氏也自此断了记载,有说吕氏被降格为了王妃,也等于被朱棣囚禁了起来进行豢养,但这也是民间的声音,在正史的记载上,吕氏更加神秘,因此也等同于下落不明,堂堂前朝太后变成这样,可以说也是非常荒唐的。
朱标身边重要的人,几乎都被朱棣清扫了,真正和善终沾一点边的,是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圭。
朱文圭是朱允炆次子,在金川门之变时,朱文圭年龄还很小,史书记载是孩提之时,当时建文一朝的太子是朱文奎,但是后来建文帝和皇太子下落不明,就剩下朱文圭。
不过朱棣也没有给小小的朱文圭封什么爵,而是将年幼的他豢养了起来,朱文圭是个庶人,但却居住在宫中,这其实就是一场囚禁,不过这场囚禁也非常残忍,因为朱文圭整整被囚禁了五十多年,几乎没有和外界有过接触,是后来明英宗朱祁镇觉得朱文圭不应该承受这种虐待才将他放出来。
朱祁镇给了朱文圭一定程度的荣华富贵,可惜朱文圭还没怎么享受就逝世了,因此他只能和善终沾上一点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朱文圭也都不是善终,甚至要比另外几个朱标的亲人更惨。
因此后世人总说朱棣要背负造反的骂名,其实正和朱棣对朱标儿子、妻子、孙子的处理方式刻薄有关,因为朱棣这样的行为,将自己在道德上的位置再次降低,朱标如何说都是大哥,而且他还是篡位者,一系列刻薄的对待难免让人有所微词,而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朱标的几个儿子的确没有了威胁,朱棣如此行事,动机十分奇怪。
有可能是报复建文在削藩之时对他造成的屈辱,朱棣为此牵连了朱标的几个儿子。
而朱标这一个悲情太子,他的血脉几乎都是被朱棣弄得近乎断绝,也是朱棣的扼杀,让朱标一脉一蹶不振,朱文圭正是最好的写照,所以朱标不仅自己悲情,他的后人也同样很悲,造成这个结局,也不知道是该怪他的儿子朱允炆削藩太过着急,还是怪他弟弟朱棣,做人太过无情。
但俗话说得好,帝王总是无情家,后来朱棣自己的儿子都想着夺嫡,而朱棣为了稳住朱高煦,还屡次忽悠朱高煦可以当太子,最后也造成了朱高煦这个人物的悲惨结局,对待自己的儿子都用了冰冷的帝王心术,更何况对待自己的侄子、侄孙呢。
这也是帝王之家的必然结局,假若朱标还在世,他可能也要进行削藩之事,当年他极力庇护的弟弟们,也难说不会造成兄弟反目的局面,朱元璋打造的家天下的背后,也必须有个人跳出来做恶人,而朱棣刚好成为了这个人选。
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是明朝第一位皇太子,可惜最后因病去世,未登上皇位。之后朱元璋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继承皇位。朱允炆继位后,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和侄子争夺皇位。经过四年大战朱棣成功夺取皇位。
朱棣夺位后,作为朱标的后代成为了明朝最尴尬的存在。朱棣为了让自己成为正统,对朱标一系进行了残酷的迫害,终明朝一代,朱标的后人始终是宗室中最悲惨的存在,他们不允许有名字,只被称为庶人,没有政治地位,甚至连自由都没有。朱标有五子三女三孙,这些人最后的结局都很悲惨。
长子朱雄英,其母为常遇春的女儿,不过朱雄英在洪武十五年去世,年仅八岁。次子朱允炆,其母为继妃吕氏。朱标死后,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后来继承皇位,为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靖难之役朱允炆战败,朱允炆最后下落不明,是死是活无人知道。
三子朱允熥,其母为常氏,朱允炆登基后被封为吴王,封地为杭州,但是朱允熥并没有去就藩,朱棣夺位后被改封为广泽王,送到福建漳州居住。不久被废为庶人,被称作“吴庶人”关在凤阳。永乐十五年死在监禁中。后来明英宗赦免朱标之后,家属只剩下八十多岁的庶母等女眷。
四子朱允熞,其母为继妃吕氏。朱允炆封其为衡王。朱棣夺位后降为怀恩王,送到建昌居住。几个月后被朱棣下令和兄长朱允熥废为庶人,关到凤阳,后来死在监禁之中。
五子朱允煦,其母为继妃吕氏。朱允炆封其为徐王。朱棣夺位后降为敷惠王。朱棣为了显示自己宽宏大量,给大哥留一条血脉,特意没有废掉朱允煦,而是让他和母亲一起居住在朱标的陵墓,给朱标守墓。后来改封为瓯宁王。但是在永乐四年(1406年),朱允煦的住宅突然起火,十六岁的朱允煦就这样被活活烧死。对于这起突发事件,朱棣并没有调查,因此人们普遍对朱允煦的死存在疑问,认为是朱棣故意害死的。
长孙朱文奎,朱允炆长子,朱允炆登基立为皇太子。朱允炆战败后,下落不明,时年七岁。次孙朱文圭,朱允炆次子,靖难时年仅两岁,被朱棣关在凤阳宫中,称为建庶人。一关就长达五十多年。明英宗复辟后释放,没过多久就去世了。三孙朱文坤,朱允熥遗腹子,朱允熥死后下落不明。
长女江都公主,嫁给长兴侯耿炳文之子耿璿。但是靖难之役,耿炳文被朱允炆重用,统帅大军哥朱棣作战,其子耿璿忠于朱允炆,曾经计划攻打朱棣封地北平。后来朱棣取胜后,耿炳文虽然归顺但是被朱棣记恨,最终被弹劾逾制,最后自杀。耿璿气愤至极,称病家中最后被朱棣找罪名牵连被杀,江都公主生死不详,估计结局不好。次女宜伦公主,永乐十五年(1416年)下嫁于礼,此后没有记录,估计朱棣并没有给她公主待遇,应该是朱标子女中结局最好的,毕竟过上了平常人生活。三女南平郡主永乐十年去世。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朱棣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朱棣还是非常厉害的,朱标死后朱棣就上位了,但是很多人非常的好奇这个朱棣是怎么对待朱标的后代的,特别是这个朱允炆的下落非常的让人好奇了,所以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
朱标有五个儿子。
嫡长子朱雄英八岁夭折。无嗣。
次子朱允炆就是建文帝。
靖难之役期间,朱允炆失踪。至今为止,关于他的下落都是迷。
按明朝官方的说法,朱允炆是自焚而死。因为朱允炆死了,才最符合朱棣的利益,如果朱允炆不死,朱棣就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称帝。
但明朝官方的说辞,历来备受质疑。很多人认为朱允炆没有死于战火,认为是朱棣故意篡改了历史。
这些人对朱允炆的下落有三种猜测。
一是说南京城破前夕,朱允炆在一个叫做王钺的太监的帮助下,化妆成和尚,走水路逃出了南京。后来流亡到海外。朱棣因为要寻找朱允炆,所以才有了郑和下西洋。
二是说朱允炆躲在民间隐居了,善终。死在了朱棣之前。胡濙通过多番查访(朱棣派到民间寻找朱允炆的官员),得到消息,连夜向朱棣报告。两人为此事密谈至深夜。史料记载,朱棣至是疑始释。大概就是听完胡濙的汇报后,得知朱允炆死了,朱棣露出欣慰笑容的意思。
三是说朱允炆化妆成和尚出逃后,对夺回帝位失去信心,找了座庙(道馆)出家了。具体是哪座庙(道观),说法不一,有浙江余杭东明寺、江苏吴县普洛寺、江西上饶三清宫等几种说法。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说法。也有很多人声称自己就是建文帝。比如明宪宗时期就有一个老头声称是建文帝,结果被朝廷咔嚓了。
由于这些推测都缺乏有力证据。所以朱允炆到底是怎么死的,还是个迷。
朱允炆有两个儿子,长子叫朱文奎。朱棣攻入南京后,朱文奎失踪。明朝官方的说法是朱文奎与父亲朱允炆一起自焚而死。
官方之所以给出这套说辞,动机很简单。朱允炆是皇帝,朱文奎是太子。这爷俩,一个都不能留。不然朱棣无法顺利继位。
朱文奎到底下落如何,史料记载不详。被人杀了,伪装成自焚,也是有可能的。毕竟朱文奎当时只有六岁。
南明时,弘光帝追复朱文奎太子身份。
皇次子叫朱文圭,朱棣攻入南京时,朱文圭只有一岁多。由于年幼,且不是皇储,对朱棣够不成威胁。所以他也就没有被失踪。
不过虽然朱文圭侥幸活了下来,但他的一生也是非常可怜的。在他两岁时,朱棣就下旨将他禁锢于凤阳的广安宫。这一禁锢,就是五十多年。直到1457年,夺门之变,明英宗复辟后,他才被释放。(英宗也被囚禁了八年,对同样被禁锢的朱文圭动了恻隐之心,所以才有此之举)
据说朱文圭被释放后,见识只有几岁小孩子水平,连牛马都不认识,如同白痴。为了帮他传嗣,英宗赐了婢妾十余人,并派专人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就这样,他才有了子嗣。
明英宗复辟后的第三年,有官员上奏,请英宗下旨,将建庶人、吴庶人重新押到有军队的城中看守,明英宗不许。这时候,朱文圭已经死了,所以此处所指的建庶人,肯定不是朱文圭,很可能是他的子孙。
明孝宗时期,又有一个叫缪恭的老百姓上书孝宗皇帝,请求给建庶人封王,以奉祀懿文太子朱标。
另外根据近年专家的研究,早在明宣宗在位时期,朱文圭就结婚了。
史籍中提到的被明英宗赐婚的人,可能不是朱文圭,而是明代宗的遗腹子见庶人。
英宗复位后,故意把见庶人过继到建庶人名下。然后又修改史书,把朱文圭在明宣宗时期的婚配纪录划掉。
史料记载很乱,研究结果更乱。这里就不深究了。总之,朱文圭应该是有子嗣的。而朱文圭有子嗣,那说明朱允炆也有子嗣。只是这些皇室后裔不被明朝官方承认。
(建庶人传后谱)
南明时,朱文圭被追复王爵。
朱文奎和朱文圭是亲兄弟,母亲是光禄少卿马全之女马氏。南京城破后,马皇后据说也自焚而死。
朱标的第三子叫朱允熥,他和朱雄英是同母亲兄弟。与朱允炆只是异母兄弟关系。按照继承顺位,朱标死后,大明的储君原本应该是朱允熥。但朱元璋考虑到朱允熥年幼,可能会被外戚控制(外公是常遇春),于是朱元璋也就选了朱允炆。
结果就因为朱元璋的一念之差,朱允熥的人生彻底改变。
朱允炆继位后,朱允熥开始走霉运。他虽被封为吴王,但不能就藩。因为他才是正牌的嫡长子,对朱允炆的威胁比朱棣大,所以他一直处在朱允炆的监视中。他与周王、齐王等藩王一样,被朱允炆视为眼中钉。
靖难之役后,周王等人重获自由。朱允熥则没份,朱标儿子的身份导致他继续被朱棣视为眼中钉,继续被囚禁。
1417年,谷王朱橞诈称崇阳王朱悦燇(蜀王朱椿的儿子)为建文君,意在谋反。后被朱棣镇压。
不久后,朱允熥就暴毙而亡了。
明朝官方说是暴毙,其实真实原因不过就是朱允熥威胁到了朱棣的皇位。朱棣不得不把他抹除,一劳永逸解决后患。
不幸生在帝王家这句话,用在朱允熥身上非常贴切。
他原本是储君,而且本该是第一顺位,本该继承皇位。但就因为爷爷一念之差,他的命运就被改变了。落了个惨死下场。
朱允熥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字不知道,详细生平也无记载。
次子叫朱文坤,据民国二十四年版的《莱阳县志》记载,朱允熥暴毙而亡时,身边的心腹抱着尚在襁褓的朱文坤逃到莱阳隐居。后经百年繁衍,有百余户后裔。
另外,明英宗复辟,释放建庶人时,也一并释放了吴庶人。而当时朱允熥已经死了快四十年了,吴庶人不可能是朱允熥。所以朱允熥也应该是有子嗣的。只是这些后裔不被明朝官方认可。
插一句。所谓建庶人,吴庶人,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特指一个群体。朱文圭是建文帝的儿子,但被踢出了皇族,沦为庶民。所以他的他的子嗣,就统称为建庶人。朱允熥的爵位是吴王,但被踢出皇族,沦为庶民。所以他的他的子嗣,就统称为吴庶人。
有明一朝,不止有建庶人,吴庶人,还有齐庶人等群体。
朱元璋的第七子齐王朱榑谋反,全家被踢出皇族,贬为庶民。后来朱榑的三个儿子被明宣宗处死(史书记载为暴毙),只留下一个小儿子朱贤爀没杀。朱贤爀以及其后人,在明朝就被统称为齐庶人。这个群体直到嘉靖时期才获得自由。
朱允熥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分别是四子朱允熞和五子朱允熙。两人均是建文帝的胞弟,均为吕皇后所生。
朱棣继位后,废了大哥朱标的帝号,吕皇后的后位自然也被废除,改称为皇嫂懿文太子妃。
也就是说,朱棣只承认大哥大嫂的太子和太子妃身份。
吕皇后晚年的生平记载不详,有自焚而死的说法,也有善终的说法。
朱允熞和朱允熙的记载就很明确了。
朱允炆在位期间,两人封亲王。朱棣废除朱标的帝号后,两人不再是皇子,便降封为郡王,并被软禁。
朱允熞死于1417年(或之前),死因和朱允熥一样。
朱允熙死于1407年,因住所失火被烧死。死的比较蹊跷。朱允熙当时16岁,已经快成年了。而且他虽然被软禁,但毕竟还是郡王,身边是有下人服侍的。一个大活人被火烧死,实在让人不得不怀疑是朱棣下的黑手。
朱允熞和朱允熙都没留下孩子。绝嗣。
另外,朱标还有四个女儿。
大女儿的封号是江都公主,嫁给了长兴侯耿炳文子耿璿。靖难之役期间,耿璿曾经劝父亲耿炳文直捣北平,结果因此得罪朱棣。靖难之役后,朱棣清算耿璿,将其处死。江都公主也被降为郡主。自己夫君被杀,自己也被降爵。打击来的太大,江都公主一时接受不了,便忧虑而逝了。
二女儿的封号是宜伦郡主,生平记载不详。
三女和四女记载也不详。只知道四女没出嫁就病死了,死后追封南平郡主。
总的来说。朱棣夺得皇位后,对大哥朱标一家人不怎么样。从老的到幼的都没放过。女儿还好,儿子全部沦为阶下囚。可见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可能朱棣起兵之初,也没想到事情会弄到这幅田地。但既然选择了造反,又无法回头,他也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不过,朱棣也没把事做绝。朱允炆和朱允熥都有子嗣传承。只是记载不详,很难列出详细的传承了。
朱标有几个儿子
本文2023-11-26 01:20: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5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