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姓氏的由来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温姓氏的由来,第1张

  起源一

  源于己姓,出自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夏朝大臣平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距今已有约四千年的历史。

  起源二

  源于己姓,出自商末周初大司寇苏忿生的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起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郤至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广韵》、《万姓统谱》等的记载,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诵封弟弟叔虞于唐,号唐叔虞,字子于。

  起源四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通志》记载,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有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等氏族部落。

  起源五

  源于改姓,出自唐朝时期官吏刘升,属于因故改姓为氏。史籍《唐书》记载,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逝世,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两个月后,武则天废唐中宗,改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唐永昌元年(公元689年),由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曌(武则天)称制。

  起源六

  源于国名,出自唐朝时期康居国国王,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唐书》记载,唐朝时期,西域地区有个康居国,是大月氏族人后裔所建之国,为著名的“昭武九姓”核心国。

  起源七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斡恩真氏,源出蒙古豁罗剌思部,亦称火鲁剌思部,即后来的郭尔罗斯部。

  起源八

  源于回族,出自明朝时期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群岛)东王巴都葛叭答剌(译音)之子温喀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温氏,源出明朝时期融于回族的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岛)的苏禄东王巴都噶·叭哈利之子温喀刺及后裔。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东王巴都喀·叭哈剌率领包括家人在内计三百余人的庞大使团来燕京访问,因病逝世于今山东德州,留王妃及次子温塔刺和三子安都鲁守墓并定居中国。后因温安兄弟俩皆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又近同于回族,后来便融入了回民族当中。雍正九年(1731年),当时的苏禄国王苏老丹来中国访问,途经德州时瞻拜东王墓,东王第8代孙温宗楷、安汝奇向其提出加入中国籍的请求。苏禄王苏老丹到京后立即摺奏清廷,很快得到清朝的批准,并取两位王子名字的第一个字:温、安为姓入籍中国,温塔刺取名字首音为汉姓温氏,安都鲁取名字首音为汉姓安氏。(苏禄国东王墓现存于山东德州)

  起源九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长白先民传》、《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布特哈志略》记载:

  ⑴满族温佳氏,满语为Wen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襄平(今辽宁辽阳),所冠汉姓即为温氏。

  ⑵满族温察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撒部,满语为Wenca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即为温氏。

  ⑶满族温都氏,亦称文都氏、温敦氏、温屯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都部,以部为氏,满语为Wendu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乌苏里江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称温都尔氏。后多冠汉姓为温氏、孔氏、都氏、文氏、闻氏等。

  ⑷满族温察拉氏,满语为Wencara Hala,世居黑龙江讷穆尔河温察拉屯(今黑龙江上游支流),所冠汉姓即为温氏。

  ⑸满族温彻亨氏,满语为Wenceheng Hala,满语“神鼓”。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叶赫(今吉林梨树)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温氏。

  ⑹满族温登额氏,亦称文车亨氏、稳赤亨氏、温都尔氏,满语为Wendenge Hala,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温氏。

  ⑺满族温特赫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温迪掀部,金国时期称女真温迪罕部,以姓为氏,满语为Wentehe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朱舍里(今吉林临江松花江上源塞朱伦河即二道江流域)、吉阳(今黑龙江萝北黑龙江支流集达河北岸一带)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温氏。

根据公开资料,满族温姓的原来姓氏是温佳氏。

镶黄旗有正经营业鹅,爱新觉罗氏,俗称红带子。清朝最著名的红带子是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的嫡系子孙,清朝的皇室。镶黄旗中有温多尔家族,原姓温多尔氏。后有温、温佳、温特赫、吴雅氏族,其中温氏为满族镶黄旗。

满族姓氏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历史上有满族八大姓,但具体姓氏数量远远不止这些。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仅满洲旗分内就有654个姓氏,其中只有262个姓氏没有查出其原属汉族姓氏。而同一姓氏的源流也各不相同,如:金佳氏,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以姓为氏。本契丹人,远祖分支入居辽东海阳(今辽宁庄河)因兰乌川居多,故名焉。后被金国视为上族,加金为姓。明朝时期,金佳氏有被赐姓为关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关氏、金氏、国氏、英氏等。

因此,温可能是满族镶黄旗中的温多尔氏族。

周姓悠久历史 文王以国为氏

曾经统治中国达874年之久的周文王、周武王这一家人,究竟是不是现在姓周的最早祖先周朝与周姓之间又有什么连带关系

根据《姓纂》的记载:“帝喾生后稷,至太王, 邑于周,文王以国为氏。”由此可见,原本姓姬的周文王,当初也跟其他有封邑的人一样,拿封地的名称当作自己的姓氏,而世代沿用下来。

由此,可以获得这样的结论:周文王是周姓的鼻祖,周姓 的血缘,可以追溯到远古的黄帝轩辕氏。

文王以国为氏。

当时周国的位置,就在现在陕西省的岐山县一带。

后来周家父子取得天下,国都设在镐。

镐的位置,是在现在陕西省长安县的西方。

到了懿王的时候,国都迁往槐里。

槐里在今陕西省兴平县的东南方。

由此可见,周姓的最初发源之地,应该是在陕西这个地方,以后才逐渐繁衍到其他地方去的。

周姓的繁衍,应该是自西而东,也就是从陕西逐渐地迁移到河南。

以周文王父子为周氏的始祖,是历来被普遍采信的说法。

不过,周姓之见诸史书,并不始自周文王,早在黄帝的时候,就有过周姓的出现。

据《姓氏考略》的记载,黄帝有一位大将叫做周昌,商代也有一名太史叫做周任。

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分散在汝南、庐江、浔阳、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等地。

这段记载,虽然指出财周氏的姓源并不仅仅为周文王的一脉,然而却提供了一个可贵的事实——周姓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汉族姓氏。

“文王之治”,是传统上的一个政治崇高境界,所以周文王不但被共认为周姓汉族的始祖。

更是5000年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

他对历史的影响之大,真可以说是无与伦比。

这正是数千年来每一位周姓人的共同荣耀。

是的 

姜子牙, 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尊称太公望,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商朝末年人。汉族(华夏族),东海上人(今临泉县姜寨镇)。姜太公后裔姓氏   姜太公后裔姓氏繁多,大致上有以下姓氏:姜姓、吕姓、丁姓、高姓、齐姓、卢姓、邱姓、丘姓、庆姓、贺姓、桓姓、查姓、柯姓、年姓、浦姓、柴姓、崔姓、骆姓、章姓、聂姓、国姓、高堂姓、太公姓、卢蒲姓、淳于姓、厉姓、易姓、青姓等等。

  钓鱼台:(南皮)县城西五公里处有一村,名钓鱼台(1983年划入泊头市)。相传商代纣王,荒*无道,建筑鹿台。下大夫姜子牙直言相谏,触怒纣王,欲杀子牙。子牙气愤逃走,隐居此地,常在水边钓鱼。周文王访知子牙乃贤士,遂以礼相聘。封为太师。因辅佐文王之子武王伐纣灭商有功,封为齐侯。后来,把姜子牙垂钓的地方和村名,称为钓鱼台。——引自河北省《南皮县志》第九篇《民情习俗》第940页。

温氏世系歌:

叔虞始封唐,

太原实发祥;

有晋乃南渡,

忠武著建康;

江右再迁播,

岭表献荣光;

箕裘世济美,

种族日蕃昌;

贤豪相继起,

富贵海天长;

宗团期永固,

奕冀庆流芳。

温氏世系简谱 资料一

(根据贵和公曾孙潮阳阳溪里温琪公所编族谱整理)

辈序 名讳

1 叔虞公(唐国侯)

2 燮公(晋侯)

3 传公

4 定公

5 垂公

6 远公

7 效公

8 党公

9 滔公

10 改公

11 尧公

12 禹公

13 良公

14 汴公

15 濂公

16 谅公

17 缓公

18 意公

19 秀公

20 旺公

21 思沅公

22 相公

23 兰公

24 曷公

25 胤公

26 爽公

27 集公

28 回公

29 署公

30 诰公

31 逊公

32 华公

33 仓公

34 兜公

35 疥公(汉恂侯)

36 琰公

37 怡公

38 谷公

39 岩公

40 乐公

41 何公(太原始祖)

42 琼公

43 褒公

44 衍公

45 序公

46 升公

47 敬公

48 宏公

49 峻公

50 瑚公

51 忠公

52 志舜公

53 庆瑞公

54 启公

55 开平公

56 英公

57 原孙公

58 通富公

59 兴公

60 钟庆公

61 思聪公

62 时汉公

63 廷用公

64 恢公

65 宗公

66 周公

67 峤公

68 宇公

69 思广公

70 才公

71 泰公

72 时贤公

73 绳公

74 祖公

75 彦宏公

76 春公

77 明吴公

78 皋公

79 穆公

80 颙公

81 俐公

82 璋公

83 十承仕公

84 八官人公

85 十二学士

86 少三郎公

87 少四郎公

88 同保

89 元旺公

90 瑗翁公

91 三郎公

92 汝翁公

93 后淳公

94 少一郎

95 谔翁公

96 五十五郎公

97 以德公

98 德峤公

99 紫相公

100 君全公

101 安颐公

102 仕益公

103 桂图公

104 朴约公

105 柱石公

106 祥宛公

107 议祥公

108 纯仕公

109 德兴公

110 容端公

111 桂清公、贵和公

温姓氏的由来

  起源一  源于己姓,出自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夏朝大臣平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距今已有约四千年的历史。  起源二  源于己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