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类人猿的核心区别是?
人类的基因只有30000~50000种,甚至还没有小麦、玉米的多,许多物种的全基因组测序的结果也表明,基因数量的不同对于物种的构造并没有太多的贡献,因此如果从基因数量差异入手寻找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差别,结果必定错误。
1921年,一个叫西奥菲肋斯·佩因特的美国医生,将几个精神病人自虐切割的睾丸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现,那些只有一套基因组的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似乎为24。30多年后,人们运用更好的仪器,清晰地看见人的染色体只有23对。在当时,这是一个冲击宗教界的发现,因为在当时所有的猿亚目动物中,染色体数目都是24。并且之前传说约柜的血液也是24对。80年代,由于核型分析技术的发展,可以将人和灵长类的染色体进行详细比较,发现染色体几乎都能一一对应,只有人类的2号染色体看起来完全是猿类的两条中等大小的染色体首尾相连融合后(罗氏易位)的新产物!这就类似64染色体的家马和66染色体的普氏野马的基因差异。
为什么会选择出2号染色体?分子进化方式给我们带来了解释。基因是自私的,被选择的条件是基因缔合模式更容易传递下去。人类祖先与黑猩猩的分支进化出现在500万年前的更新世。某一部分可能逆转录病毒感染的猿祖先留下了后代后就撒手“猿寰”了,这些新生的“猿”看起来有点不同:它们的脚不再是与黑猩猩一样那么弯曲,而是更加平板状,不再适合四足奔跑,更适直立;它的矢状脊也消失了,大脑变得更大,同时,牙齿的咬合力降低了。那时,它们的基因与自己的先辈并没有太大差异,但是却实实在在的少了一条染色体:虽然人类的基因中也有X0,XXY,甚至XXXY等不同数目,来自上辈病态的改变使其中两条染色体连在一起后就从此无法分开。这样的染色体畸变,因为没有造成表达区基因功能的缺陷,只是使他们的身体激素分泌出现异常,甚至改变了身体的发育模式。他们(而不是它们)站得更直了,在陆地上可以直立奔跑了,获取环境信息的量更多且更快了。这一切都刺激了智能的提高。
造成这些的是染色体数量的改变,这就是所谓的生殖隔离的开端,使两个不同的群落最终成为两个不同的物种。就像野猪在全世界有27个亚种。亚种间和亚种内核型都有一些差异,染色体数(2n)在36~38之间,如西欧野猪2n=36或37,日本野猪2n=38,彼此间虽然染色体数不同,但是没有繁殖障碍。染色体数为56的野牛与染色体数为60的黄牛杂交后也有可育后代,却是不同的亚种。古猿与现代人类的分歧时刻,也许就发生在两条黑猩猩染色体融合的瞬间,那一刻,被称为“2号染色体”的一条新染色体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物种也就随之诞生。2号染色体正是人类从类人猿中脱颖而出的钥匙!
(作者:陈青山)
三趾马的家谱
马,不但一直是牧民及赛马者偏爱的动物,也是古生物学家所偏爱的,因为根据北美洲马类化石的确定,可以把马的进化阶段清楚的列出来。马的进化时代是从第三纪的始新世开始到现代,经过了始(新)马、山马、渐(新)马、草原古马、(上)新马和真马阶段。
始(新)马在开始进化之际,已经从原始哺乳类那里继承了前肢4个趾、后肢3 个趾的特点。从山马到(上)新马,前肢均具三趾,进化至真马时前后肢仅剩一趾。在世界上(上)新马(具三趾)和真马(具单趾)常作为划分第三纪及第四纪地层界线的标准化石。而我国却不同,在我国第四纪更新世早期,仍有三趾马和真马同时存在的情况,那时有长鼻三趾马。需要指出的是,与真马同时出现的三趾马是不可能再进化到真马了。生物界进化的特点是:当主干上新的生物已经出现,与它共生的大部分旧种类就要被淘汰,退出历史舞台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这一现象在脊椎动物进化中表现得极为明显。在我国常见的三趾马是马类进化中的一个侧支,是从中新世纪由草原古马阶段分化出去的,生存时代为距今1000 多万年至100 多万年前,当时它们在数量上还占有很大的优势。
进化历程
从挖掘的马类化石上我们能够将马进化过程描述出来:始新世纪时,马生活在森林中,形体似狐狸,背部弯曲,前肢具4 趾,后肢有3 趾,以吃树叶和嫩枝为生,前肢可撑着树干将身体直立起来,觅食高处的食物,行动机警。森林中猛兽很多,加上气候趋于干旱,草原面积增大,三趾马便来到草原求发展。草原的环境与林中大不一样,天高地广,障碍物少,便于奔跑,
同时沟坎壕堑也需要跳跃。更主要的是,草比树木低矮得多,草原光线明亮,活动动物体很容易被发现,故始马在吃草时要时常抬头观看四周,同时也要让自己的身体向高长,才能看得更远,而且要不时地奔跑来躲避危险。这些变化使原来的身体结构不能适应了,首先趾数多跑不快。我们都有这种体会,行走时全脚掌着地,而奔跑时只有前脚掌着地速度才能快。始马为了各种原因都需要奔跑,于是腿、掌、趾骨都开始增长,支撑力也主要放在中趾上;身体长高了便于观察周围环境,步幅增大了跨沟跃坎的不在话下。就是一点不好:个儿长高了,低头也吃
不到地上草,只好努力地伸长脖子与前肢等长,一低头就能吃到脚边的草。朝着这个方向的演化,到山马阶段前肢就变成三趾了。从它开始到新马阶段,前后肢一直都是三趾,这好像没有什么进化,其实马的进化一直没有停下:身体仍在不断地长高,腿、掌、趾骨也不停地加长,脊椎变得平直,保护内脏不受剧烈震动;脸部骨头加长了,头颅加大脑量增多,长智慧了;前后肢虽仍为三趾,但侧趾已经明显地缩短变细,尤其是到了新马阶段时,侧趾已沾不到地了,完全由粗大的中趾支撑着全身,奔跑速度有了很大提高;变化最大的还是牙齿,门齿变宽、犬齿退化、前臼齿臼齿化,牙体变长,咀嚼面扩大褶皱复杂化。
变化的结果是加快了吃草的速度,适应了吃草的能力,尤其是冬季吃干草,
与此同时它的内脏器官也做了相应的调整,腹部小利于奔跑,肠胃也比牛、羊等动物短,食物消化时间短,排泄快,其中很多养分来不及吸收就被排出体外,要靠大量吃草来弥补这一缺点。由此看来,这种动物的进化方向并不先进,有人做过统计,一匹马的日进草量相当于1~2 头牛,对草场占有率很大,因此包括马在内的奇蹄目动物现在正趋向绝灭中,而马类若不是人类因其速度快而驯养、利用,在自然界也就绝灭了,现在野生的马类仅剩下斑马和普氏野马,而普氏野马也曾经过了一段保护性圈养的时间。
已经灭绝。
根据科普中国网页显示,法国《费加罗报》2月22日报道称,根据一项最新DNA分析研究,地球上野马早已经灭绝,这项发现意外改写了马系“家谱”。世界上的野马已经灭绝。这是根据马祖先最新的DNA分析,重写系统树后得出的意外结果。据日本雅虎新闻网报道,刊登在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上的论文称,大部分人认为普氏野马是地球上现存的唯一野马,但普氏野马实际上是从饲主那里逃出来的家马的后代。并不是真正的野马。所以说野马已经灭绝了。
人类与类人猿的核心区别是?
本文2023-11-26 00:29:0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55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