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辅臣:索尼、鳌拜、遏必隆和苏克萨哈为人怎么样?
1索尼:
索尼对清朝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据记载,他兼通满、汉、蒙古语言、文字,在后金对外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皇太极亲征喀尔喀时,索尼与奥巴所部斗勇斗智,迫使奥巴叩首,决计入朝,悔罪投诚。在对明朝的战争中,索尼因熟悉汉语得到了重用。后来,索尼还救过皇长子豪格。
顺治五年,多尔衮遣索尼去盛京拜祭昭陵,出发时,贝子屯齐诬告索尼与图赖等人谋立肃亲王豪格,论罪当处死,朝廷予以从轻处理,索尼被夺官抄家,安置到了昭陵。顺治八年,顺治亲政之后特召索尼回来,恢复之前的世职。累进世袭一等伯,提拔为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 。
索尼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顺治帝的认可,走向了权力巅峰。他的父亲硕色,世居都英额,后又迁徙至哈达。努尔哈赤攻哈达后,硕色投奔了建州女真。索尼的父亲硕色和索尼的叔父希福虽身居高位,但没有太多突出的功绩。
2鳌拜:
早年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忠于故主,始终不渝,是功臣也是忠臣;康熙初年辅政时期飞扬跋扈,把持朝政,颇多恶迹,最后败在少年康熙手中,虽然免于刑戮,但身死禁所,成为中国历史上强悍不逊的权臣。
鳌拜不仅是战场上的一员骁将,也是皇太极忠心耿耿的心腹。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皇太极逝世,满洲亲贵在帝位继承上出现矛盾。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立。皇太极生前统领的正黄旗与镶黄旗拥立豪格,而多尔衮自领的正白旗与镶白旗则拥立多尔衮。双方争持不下,形势极其严峻。
鳌拜作为“天子自将之师”镶黄旗的重要将领,忠心事主,始终不渝,在皇太极去世后坚决拥立其子为皇位继承人,甚至不惜兵戎相见,最终争得福临继位。他为此与睿亲王多尔衮结下怨仇,在后者摄政期间,多次遭受残酷打击,三次论死。
鳌拜面对险恶处境,却仍然不屈不挠,始终没有迎合多尔衮。就此而言,鳌拜作为清初一员骁将,其性格是梗直倔强、敢于抗争的。他对故主皇太极忠心耿耿,一片赤诚,而对顺治也始终坚守臣节,称得上是一个难得的忠义之臣。
3遏必隆:
钮祜禄氏,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第十六子,母为努尔哈赤之女。遏必隆与鳌拜一样,也立下了赫赫战功。
1641年,遏必隆跟随皇太极进攻明朝,攻蓟州、攻夏津等战役,他都有参加,且立过首功,被授予牛录章京世职。1645年,遏必隆随顺承郡王杀李自成侄子李锦。此次,进二等甲喇章京。后蒙冤被贬。
顺治帝亲政后,遏必隆复职,授议政大臣,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4苏克萨哈:
苏克萨哈是忠臣吗?不能只看他一时期的表现。在他归顺于顺治帝后,倒也算得上是兢兢业业。但是苏克萨哈在处理事情的问题上并不是那么完善。他身为正白旗的族长,却胳膊肘往外拐,使得族人对他的领导极其不满意。
在顺治帝去世后,苏克萨哈与其他重臣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与族人的矛盾也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并且,苏克萨哈在行使权力的期间,也并非绝对的公平公正。时常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其他族人的利益,为了讨好别人而加害自己的族人。从这方面看苏克萨哈并不讲究道义。
苏克萨哈什么清朝重臣,也确实为清朝社稷的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为国家大事做出过重要的分析和决策。但是苏克萨哈也看重自己本身的利益,为了本身的利益不惜不顾道义。
扩展资料:
四大臣辅政,康熙初年,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受顾命奉幼帝玄烨嗣承大统,为辅政大臣,史称“四辅政时期”。至康熙八年(1669)五月,玄烨正式亲政,凡八年零五个月。清世祖福临死时,清圣祖玄烨年方六岁。清廷汲取顺治初年多尔衮摄政时给统治阶级带来混乱的教训,不复以亲贵辅政,而以索尼等异姓勋戚功臣辅政。
顺治本意四个辅臣可以互相牵制,不至于出现权臣专权。可他没想到,鳌拜会一枝独秀,权倾朝野。仔细想来,这种大臣辅政形式本身就存在问题。如果几个辅臣中一头独大,势必造成专权。如果几个辅臣势力相当,则势必造成党争。无论哪种结果,都会造成政局的动荡,威胁皇权。
历史上只有一个辅臣造成专权的实例很多,对顺治而言,多尔衮便是至深至大的痛。但有多个辅政大臣,最终仍然造成专权的实例也不少。汉武帝临终前,任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共同辅佐少主。最终,金日磾死后,霍光与上官桀、桑弘羊之间矛盾激化。上官桀策划诛杀霍光,反被霍光先发制人,一举挫败上官桀的政变图谋。此后,便形成了霍光的专权。
有:张廷玉、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
1、张廷玉
张廷玉(1672—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完善了军机处制度。
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致仕归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家中,享年八十四岁,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张廷玉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
2、索尼
赫舍里·索尼(1601年—1667年),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开国功臣之一、一等公爵,顺治帝指定辅助康熙帝的四位辅政大臣之首。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位时期,因索尼与其父硕色等通晓满语及蒙、汉文字,所以特命硕色与赫舍里·希福一起入直文馆,赐号“巴克什”。
授索尼一等侍卫之职,并从征界籓、栋夔等部。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崩后五日,睿亲王多尔衮在三官庙召见索尼议谈册立新帝之事。经过一番争议,决定奉六岁的皇九子福临即位。
顺治五年(1648年)睿亲王多尔衮遣派索尼祭奠昭陵,贝子屯齐揭发索尼与图赖等密谋立肃亲王豪格为帝,罪应处死,最后减轻处罚。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顺治亲政,召令索尼回京,官复世职。累进一等伯世袭,擢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遗诏让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同辅政。康熙四年(1665年),其孙女赫舍里氏成为康熙帝的首任皇后(孝诚仁皇后)。康熙六年(1667年),索尼去世,谥号文忠,其三子索额图继承大学士、辅政大臣之位。
3、苏克萨哈
苏克萨哈(?—1667年),纳喇氏,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历官议政大臣,巴牙喇纛章京,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顺治七年(1650年),告摄政王多尔衮图谋不轨,多尔衮被追黜。后率军镇湖南,屡败刘文秀军于岳州、武昌、常德。
康熙初年,受遗诏为辅政四大臣之一。与鳌拜不合,常不得志。康熙帝六年,被鳌拜及大学士班布尔善诬以不欲归政,列二十四罪。康熙六年(1667年)被杀。有现代小说和史籍记载。
4、遏必隆
钮祜禄·遏必隆(?-1673年),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钮祜禄·额亦都第十六子。
顺治十八年(1661年),与索尼、鳌拜、苏克萨哈三人并受顺治帝遗诏为辅政大臣。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惩治鳌拜,并下狱遏必隆。亦被康亲王杰书以十二项罪名弹劾,遂削去其太师之职夺世爵,论死罪。
康熙九年(1670年),康熙帝念其为顾命大臣,而且是勋臣之子,命仍以公爵宿卫内廷。
康熙十二年(1673年),遏必隆病重,康熙帝亲临府邸慰问。是年病逝,谥号“恪僖”。生有一女孝昭仁皇后。
5、鳌拜
鳌拜(约1610年 [1] —1669年,满语:Oboi),清初权臣,出身瓜尔佳氏,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生年不可考,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以战功封公爵。
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晚年则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康熙在黄锡衮、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政于朝,后定下计策,在武英殿擒拿鳌拜。鳌拜被生擒之后,老死于囚牢中,他是位影响清初政局的一个重要人物。
-爱新觉罗·玄烨
有两个原因。
一是四个辅政大臣中,索尼的资历最老,功劳卓著。索尼从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就跟从皇帝,侍奉了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朝,到康熙即为,已经是三朝元老。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时候,索尼就在文馆做官,赐号“巴克什”,并被授予一等侍卫,从征界籓、栋夔。而其他三个辅政大臣资历则不能和索尼相比,他们展露头角则都在太宗皇太极时期。选择索尼为首辅,对于牵制嚣张跋扈的鳌拜也是有大作用的。
二是索尼是皇权父死子继传统的捍卫者。索尼隶属正黄旗,正黄旗作为上三旗之一,是皇帝亲领。索尼在正黄旗中资历老,地位高,有很强的话语权。这在皇太极死后继承人选择上充分体现。皇太极死后,十四王爷睿亲王多尔衮想当皇帝,以索尼为首的两黄旗大臣坚决反对,要求拥立太宗皇太极的儿子,即使不是大阿哥豪格,也应该是其他皇子。结果多尔衮也不得不妥协,拥立九子福临为帝,是为顺治帝。我想,顺治或者孝庄在选择辅政大臣时,绝对考虑到了皇帝死后父死子继的传统,而索尼无疑是这一传统的捍卫者。
因为索尼对顺治帝有拥立之功,同时,从政治派系上看,索尼是多尔衮的政敌,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帝就重新启用索尼,并在临终之际任命其为首辅大臣。
索尼最初是清太宗皇太极身边的一等侍卫,忠心耿耿,跟随黄太极南征北战,先后参与了宁锦之战、己巳之变,由于表现英勇,屡立战功,受到朝廷提拔重用。
公元1643年,皇太极猝死,由于没有遗诏,导致诸多势力都蠢蠢欲动,觊觎争夺皇位。其中皇位热门人选硕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的冲突斗争愈加白热化。多尔衮在征求索尼意见时,索尼明确表态应当从先帝的皇子中选立君王。多尔衮因此有所顾忌,认为自己继位条件尚不成熟,最终做出妥协,同意索尼意见,拥立先帝幼子福临继位。
福临继位后,即是顺治帝。由于顺治帝年幼,由多尔衮摄政,独揽大权,权势煊赫一时,甚至多尔衮将玉玺放在自己府中方便随时使用,所用仪仗均等同于君王标准。顺治帝随着年龄增长,对多尔衮一手遮天、僭越皇权的局面心生不满,甚至怀疑其有谋权篡位的野心。但由于实力无法与多尔衮抗衡,只能隐忍下来。待多尔衮一死,顺治帝立即对其展开残酷清算,剥夺其一切封典,并对其掘墓毁尸。
顺治帝亲政后,重新启用了索尼。之前索尼因不阿附多尔衮,遭到多尔衮的打击报复,将其削去爵位。顺治帝不仅恢复期爵位,还进一步提拔为内大臣。索尼在任期间,主张赏罚分明,按功行赏,在朝廷上起到了很好激励和警示作用。同时还积极保护商人利益,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
正是由于索尼公正无私,尽心竭力辅佐顺治帝,顺治帝对其极为倚重。公元1661年,顺治帝临终托孤,任命其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共同辅佐幼主。
索尼是满清初期的朝中重臣,他在年少时跟随皇太极征战天下,随后又与多尔衮拥护顺治皇帝登上王位,在顺治皇帝驾崩之际又临危受命成为朝中四大辅政大臣之首,辅助少年康熙皇帝,在康熙与鳌拜的争斗中索尼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跟随皇太极征战天下
索尼出生于赫舍里家族,在年少时索尼就追随皇太极征战天下,作为皇太极的侍卫,索尼在追随皇太极的过程中很好的保卫了皇太极的安全,取得了皇太极的信任。索尼帮助皇太极很好的处理了科尔沁草原上各个部落事宜,帮助朝廷解决了草原的归属问题,这也使得索尼大受赏识,逐渐成为了朝中重臣。
二成为康熙年间的辅政大臣
在顺治皇帝驾崩之际,索尼临危受命成为康熙年间的四大辅政大臣之首,但当时鳌拜势力非常的大,在朝中已经威胁到了康熙的统治地位,索尼也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虽然在朝堂之上索尼总是推脱生病暂避鳌拜的锋芒,但是在私下他却经常性的为康熙出谋划策,正是在索尼的帮助下年少的康熙才有了和鳌拜相抗衡的实力,最终铲除了鳌拜逐渐成为一名成熟的帝王。
三孙女赫舍里氏成为皇后
索尼通过自己的运作将自己的孙女赫舍里氏嫁给了康熙皇帝,虽然是政治联姻但是赫舍里氏却是是一名非常好的女子,她主动帮助康熙解开了心结和顾虑,并且经常陪伴康熙处理奏折,在康熙少年时给予了他莫大的鼓励,她为康熙生下两位皇子,二皇子胤礽被立为太子,赫舍里氏在去世后也被康熙追封为孝诚仁皇后。
索尼的一生确实是波澜壮阔,他辅佐过三代君王,在康熙年间声望达到了顶峰,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对于大清王朝绝对是忠心耿耿。
索尼是清朝大臣,为一等公爵,是清朝的开国大臣。要说索尼此人有什么重大的历史影响,除了他在清朝立国之初,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奠定大清基业,并在后来跟随顺治帝和摄政王多尔衮叩开关门,入主中原,成为大清的开国功臣之外,最大的影响就在于他维护了康熙的统治,辅助康熙亲政,剪除奸臣鳌拜羽翼。
清朝的康熙皇帝在清朝的影响有多大,根本无需多说。只说他的庙号,号称圣祖就可以知道。中国古代的庙号并不是随便取的,依据古代礼仪,一国只有一祖,大多数都为开国皇帝,号称太祖。清朝的情况比较特殊,虽然大清是皇太极所建,但是在大清之前,就已经有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所以大清建立之后,皇太极尊努尔哈赤为清太祖,他自己则为清太宗。但是就算是这样,也没有第二个“祖”的出现。但是到了康熙这里,却被号为“圣祖”,若不是有超绝的功绩,又如何当的起这样的一说呢?
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郑氏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以尼布楚条约确保清王朝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
正是因为康熙的存在,维护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开创了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局面——康乾盛世,奠定了清朝兴盛的开始。就算放倒今天,康熙皇帝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可谓不小。中国现有的版图,大部分都是在清朝建立的,其中尤以康熙皇帝为最。
尽管康熙皇帝的名号,在后来享誉后世,但是在他继位之初,也只是一个稚儿。因为年龄弱小的关系,大权旁落,由四位辅政大臣参政辅政。
顺治皇帝为自己幼小的儿子留下四位辅政大臣,愿意是为了在康熙亲政之前,保大清江山稳固。而设立四位,又可以保证四人互相牵制,不至于出现皇权衰弱,被人窃国的可能。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随着时间的发展,原本势力最弱的鳌拜崛起。在他斗倒同为四大辅政大臣的舒克萨哈之后,已经隐隐有了超脱其他几位的意思。当时遏必隆旁观中立,索尼年老,已经没有太多的心思放在政事之上。
鳌拜的势力越来越强大,气焰也越来越嚣张。幸好当时孝庄太后下了一手好棋,将索尼的孙女娶进皇宫,成为康熙皇帝的皇后。这才迫使索尼不得不打起精神,与鳌拜斗争。
正是有索尼在前朝牵制鳌拜,这才使得康熙能够顺利亲政,也才有了后世的盛世局面。所以说索尼此人最大的历史功绩,历史影响,绝对是辅佐康熙皇帝亲政。
四大辅臣:索尼、鳌拜、遏必隆和苏克萨哈为人怎么样?
本文2023-11-25 23:33:3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55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