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姓余,想找下哪里有余家的家谱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宰相由余之后。由余,周携王
余姓图腾
姬余臣之孙。出生于春秋时天水一带。由余的祖先原居当时的晋地,因避乱迁入西戎。传至由余,在西戎为官,世居歙州(今安徽黄山歙县),成为为新安大族。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嬴任好贤德大度,遂留在秦国为臣。由余在秦国,为秦穆公谋划了征伐西戎之计。周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采用由余之计,率军先攻占北地郡和陇西地区,割裂了西戎诸部落之间的联系,之后逐个击破,灭西戎十四国,拓地千里,使秦国成为了春秋时期的西方霸主。秦穆公因由余之功,赐封其为秦国上卿(即宰相)。由余的后代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一部分称余氏,一部分称由氏。由、余二氏同宗同源,史称余氏正宗,读音作yú(ㄩˊ)。
余氏族人大多尊奉由余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姒姓,出自上古禹帝的小儿子姒罕,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源流三
源于赤狄族,出自秦、汉时期赤狄族隗姓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四
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梼余(读音为“涂”,非“鱼”)部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族人中有取原居地名称为汉姓者,称余氏。(待考)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云南镇雄县余氏,自称系蒙古族铁木复姓所改,为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家。有诗为证:“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前传诗句词如此,后嗣相逢系本家”。
源流六
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古蜀国褒余之道,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李白在著名的《蜀道难》中对褒余栈道有明确的描述。世代居于褒余栈道沿途之民众工匠、驿站官吏、商家栈伙等,皆有以居地名称为姓氏者,称褒余氏、褒斜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褒氏、余氏、斜氏,余氏读音作xié(ㄒㄧㄝˊ)。
源流七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尼玛哈氏,源于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尼漫古不姓氏、金国时期为尼庞古部,以部为氏,满语为Nimaha
Hala,汉义“鱼”,世居辽阳(今辽宁辽阳),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余氏、俞氏、于氏、胜氏等。
⑵满族裕瑚噜氏,满语为Yúhúrú
Hala,以地为氏,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安楚拉库(今吉林安图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带)、长白山、裕瑚鲁(今黑龙江右岸俄罗斯耶拉布加),后多冠汉姓为余氏、玉氏、裕氏、于氏、娄氏等。
源流八
源于傈僳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九
源于羌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十
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十一
源于古氐族,出自唐朝时期白马氐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十二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苗族、彝族、布依族、土家族、白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余氏族人分布。
2始祖编辑
由余:春秋时秦国的上卿,也作繇余。其祖先原为晋人,逃亡入西戎(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初在西戎任职,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便留秦国为相,很得穆公信任。时秦作为众多诸侯国之一,其地位并不显要。由余为上卿后,果然不出穆公所望,他助秦穆公谋划攻伐西戎之策,灭国十二,拓地千里,而称霸西戎,最后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由余因曾为秦国富强、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人引以为荣,遂以其字为氏,尊其为余姓的得姓始祖。
余良:字宁仲,初名史咸,字亨仲。自歙州徙洪之分宁安居坳下初开长茅为始祖。寿九十八,卒葬长茅六墓埚子午兼癸丁向。与长茅祖居南北想望事详宁州志。宋真宗仁宗朝赠刑二部尚书。元配:南宫氏,葬合夫墓。有五子:革、贲、旅、咸、升。
余琥:字炳雯,呈珀菴。明正德元年丙寅五月十四午时生,万历十三年乙酉九月初八日酉时没,寿八十,葬旧尊阳都八甲社坟土地现称沙田乡卽松木潭对河之马蹄段屋侧。是为迁长始祖炳雯公世系始祖。
现从中华余氏网上看到余姓的派语各不相同;我也姓余是新安堂从我谱派语世系源流洁到文章观上国 礼乐焕皇猷的乐字辈已有77代了我的始祖是谁从哪来汩罗长乐余里也还不清楚还待看族谱
(1)谱名:为明血统,防乱宗,谱名一般包含里籍,如《韶山毛氏族谱》、《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包玉刚),有的还加编修时间、次数,如《同治九年进贤刘氏重修族谱》、《中湘陈氏六修族谱》等。
(2)谱序:内容涉及修谱缘由、姓氏渊源、家族迁徙、修谱理论等,续修谱一般保存以前的谱序。大多由本族人撰写,也有名人撰写,如朱熹、文天祥等。
(3)凡例:阐明修谱的原则和体例,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如民国时有些谱凡例规定女子也入谱。
(4)遗像:刊载祖先及族中重要人物遗像及赞语,诸如“秉姓忠直”,“忠悬日月”等。
(5)恩荣录:登载皇帝对家族中官员、亲属、烈女等的勅书、赐匾、赐碑等。
(6)姓氏源流:考述本族姓氏来源、本姓历史、始祖、始迁祖、家族迁徙经过,各支派远近关系等。
(7)族规家法: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内容具体,包括忠君、孝亲、祭祖、禁赌、财产继承、约束妇女等。
(8)祠堂:记载祠堂建筑图案,修建经过、规模、地理位置,祠堂内祖先牌位排列次序。
(9)世系、世传:记载始祖至撰修该谱时本家族各世代成员的姓氏、生卒年月、科第、妻室、子女、葬地等,是家谱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往往占到一部家谱的四分之三的篇幅,是寻根的主要依据。
(10)传记:又称行状、行述等,记载家族中重要人物,如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主要事迹。
(11)族产:家族集体财产,如坟地、祀田、义庄、学田、山林、房屋等数量、位置以及管理办法。
(12)契约:登载与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宗族内部关于承嗣、分家等契约,卖买田地、房屋、邻里纠纷等文据。
(13)坟墓:包括墓图、坟向(如乾山坤向),祖坟、各支派坟的地理位置,便于后人祭祖扫墓,“不忘祖先”。
(14)艺文:收录族人著述、诗词、奏疏等。
(15)字辈、排行、行第:记载族人世系人名的排行用语。
(16)领谱字号:家谱严禁公开,内部发行,印数按家族房数决定,多余一二部存放祠堂。各房领家谱则按谱号领取,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并有记录,到时检查。
从上述内容看出,家谱具有以下特点:记载范围的宗族性,系本族人的事迹,本族人撰写;记载内容的广泛性,实是本家族的一部百科全书;记载体例的多样性,史、图、表、志、传,兼容并蓄。
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体例的变化与内容丰富是此前谱牒所少有的。正德元年所纂《余氏会通谱》内容包括新旧序、跋、辨、图、外传、外纪图、世系图、茔域图、卷末跋、后序。《休宁文昌金氏世谱》内容已较全面,包括序、凡例、列士、金氏本国、世系、事略、行实、行状、墓志铭、杂著、记、诗、赞、规约。嘉靖十八年许璞、许汉纂《许氏统宗世谱》内容涉及序、名人传记、行状、墓志、世系。嘉靖三十四年朱世恩纂《朱氏统宗世谱》内容涵括历代谱序、敕命、凡例、像赞、祠屋图、墓图、传、世系图。嘉靖三十七年黄侍、黄仁德纂《左田黄氏孟宗谱》内容包括序、图、地理志、姓氏源流、世系、文翰。隆庆六年许可复、许凤翔纂《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吸收并总结了嘉靖以前家谱的有关内容,且有所扩展。该谱涉及历代谱序、目录、世系图、考、先世文翰、序、说、传、记、寿叙、赋、诗、歌、词、挽诗、行状、赞、祭文、谱说、后骗子、领谱字号等诸项内容。
万历以后,字谱内容较前更为丰富。隆庆、万历年间歙县殷氏宗族“始为谱,其大凡有姓氏、本原、世系三考”,其后内容又扩充了“世德、规范、训典、文献、宅第、丘墓、遗文、遗迹、里社九考。”万历五年吕仕道纂《吕氏续修宗谱》涉及目录、书法、凡例,历代谱序、像赞、迁源源流、祠墓寺图表、里居图、姓氏来源、世系、世德、规范、训典、文献、遗事、丘墓、祭田、家规、修谱衔名、修谱总论、后序、跋等内容,该谱的列诸项涵盖了后世家谱所具备的基本内容。万历十八年程弘宾纂《歙西严镇百忍程氏本宗信谱》分谱序、谱例、纪源、传疑、传信、世系、世传、内传、保莹、遗翰、族约、续后十二篇。万历末年修成的休宁《曹氏统宗世谱》涉及序列、题辞、谱引、谱歌、谱诗、恩荣录、曹氏先达、迁徙源流、坟墓、后序、跋、谱约、支谱图、统宗谱系小叙、系图、事略、重修族谱叙略、家乘序、诗集序、遗嘱、跋等内容,名目纷繁,同万历以前所修宗谱相比,内容得到大规模扩展,几乎囊括了与宗族相关的所有事项。通过对上述明代宗谱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与宋元谱相比较,明谱新增加的内容主要体现为家规家训、祠产族产等宗族制度的相关方面,这也正是明代宗族制度较前有所发展的一个反映。
关于体例方面,明谱在因袭欧苏谱例的同时,增加了“志”“图”“考”“录”等项新内容,这是明修宗谱进一步吸收正史和地方志编纂学上成果的重要体现。据翟屯建先生研究,明代宗谱体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纲目体,以纲统目;二是条目体,一事一目,互助统辖;三是纲目与条目的混合体。且愈往后,这种混合体的方法在宗谱编纂中愈益得到广泛的运用。与明代以后所修宗谱相比较,有明一代所修宗谱的体例已比较完备,且大体上已定型,此后清、民国年间所纂宗谱在体例上基本承袭明谱,变更甚微。
余 3403山东泗水余氏会通世普五卷 (明)余瑷纂修 明正德三年(1508)刻本 北图 安徽徽州地区溥 3404江苏盱眙源余氏族谱四十七卷首一卷 (清)余建五 余仲元等重修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刊本 十四册 日本 美国 3405江苏盱眙丰源余氏族谱四十二卷首一卷 (清)余逢元等修 清道光八年(1828)木活字本 二十册 美国 3406江苏镇江京江余氏宗谱四卷 (清)余燮修 清道光十年(1830)永言堂刊本 四册 上海图 3407江苏镇江余氏宗谱四卷 (清)余景瀚等纂修 清咸丰二年(1852)丰乐堂活字本 四册 吉林大学 3408江苏常州毘陵余氏族谱八卷 (清)余鼎勋 余斯浩纂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毘陵余氏端本堂木活字本 北图 上海图 江苏档(存卷1、7、8) 江苏常州市图 美国 注:此谱余庆瀛始修於清乾隆十七年。 3409浙江淳安遂安西涧灃南余氏族谱三卷 (清)余之 纂修 清康熙间余氏维新堂刻本 北图 3410浙江鄞县鄞东冰厂跟余氏宗谱十二卷首一 卷末一卷 (清)余章乾 余德淇纂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锦乐堂木活字本 四册 天一阁 3411浙江鄞县鄞东冰厂跟余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 (民国)余光纹修 李向荣纂 石聘玉编辑 民国十七年(1928)锦乐堂木活字本 六册 浙江图 3412浙江鄞县鄞东冰厂跟余氏宗谱十卷 民国十九年(1930)锦乐堂木活宇本 天一阁(存卷4-7) 3413浙江象山峰北余氏宗谱一卷 (民国)郑敬之重修 民国八年(1919)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3414浙江长兴麻园余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余树南主修 余福豪协修 民国三十二年(1944)致和堂木刻本 浙江长兴县煤山乡 3415浙江绍兴咸欢河沿余氏家谱一卷 (清)余嘉福修 清光绪六年(1880)钞本 一册 历史所 注:此为始修本。 3416浙江绍兴咸欢河沿余氏家谱一卷 (民国)余嘉福重修 民国二十年(1931)敬义堂钞本 一册 历史所 注:清光绪六年余嘉福始修。 3417浙江绍兴会稽冢斜余氏家谱不分卷 (清)余肇杞 余乾行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明德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日本 美国 3418浙江绍兴会稽余氏支谱十卷首一卷 (清)余坚 余蕃祚等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敦睦堂刊本 四册 美国 3419浙江诸暨暨阳高潮余氏宗谱十八卷 (清)余凤祥等重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雍肃堂活字本 三十册 北图 3420浙江诸暨暨阳高潮余氏宗谱三十四卷 (民国)余寿萱等重修 民国十四年(1925)雍肃堂活字本 三十四册 北图 3421浙江诸暨暨阳高潮余氏宗谱三十七卷 (民国)余文祥等重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雍肃堂活字本 三十六册 北图 3422浙江金华赤松北山口余氏宗谱二十五卷 (清)余本滨等续修 清宣统三年(1911)活字本 二十册 北图 3423浙江兰溪余氏宗谱四卷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甘溪乡 3424浙江龙游高阶余氏宗谱六卷 (清)余天灿 余瑞旭等续修 清这光二十八年(1848)刊本 三册 日本、美国 注:版心作《行一公祠宗谱》。 342s浙江龙游高阶余氏家谱谱目录序例□□卷 (民国)余绍宋纂 民国二十二年(1933)刊本 浙江图 民国十一年(1922)木刻本 注:始修於明嘉靖间。 3429浙江常山里方山宗氏重修宗谱四卷 (民国)余元贞 余元亨重修 民国十五年(192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招贤乡里方山村 注:余凡锦、余凡盛始修於清嘉庆元年。 3430浙江常山定阳黄岗余氏宗谱五卷 民国十五年(192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何家乡黄岗村 3431浙江常山萝蔓塘余氏宗谱二卷 (民国)徐燮续修 民国二十年(1931)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狮子口乡塘底村(共四部) 注:首修於明万历十七年。 3432浙江仙居乐安余氏宗谱□□卷 曲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2) 3433浙江黄岩芦洋余氏宗谱稿□□卷 民国间稿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首) 3434安徽余氏族谱□□卷 清光绪三十年(1904)台堂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卷3、12、18、23、26、27) 3435安徽徽州新安余氏世系像谱不分卷 (清)余克制纂修 清光绪二年(1876)敦睦堂手写本 一册 历史所 注:余荣叔始修於元大德三年。 3436安徽徽州新安郡余氏家谱□□卷 (民国)余日院修 民国三十四年(1945)刻本 福建图(存卷9) 3437安徽休宁余绍贤堂族谱三十卷 (清)余家修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石印本 十四册 河北大学 3438安徽歙县蓝田余氏统宗世谱□□卷 (清)余天柱编 清嘉庆五年(1800)钞本 一册 河北大学 3439安徽歙县余氏族谱不分卷 明修钞本 一册 安徽博 注:最晚谱序撰写於明永乐二十年。 3440安徽黟县古黟环山余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末一卷附件一卷: (民国)余攀荣 余旭昇纂修 民国六年(1917)木刻本 北图 历史所 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浙江图 安徽博 安徽徽州地区傅(又一部存四卷) 四川图 注:明成化二年始修,此为四修。 3441安徽桐城余氏宗谱十四卷 (清)余光玺 余绍融等重修 清同治六年(1867)忠裔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 日本 美国 3442安徽桐城余氏宗谱四十五卷首二卷末二卷 (清)余文辅 余桂清等五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敦本堂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卷2、6、8、14、39、42、卷 首下,卷末上) 注:余上驷等首修於清乾隆二十六年。 3443安徽桐城余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 (民国)余梦诗六修 一九八二年复印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卷1-10,12-17、卷首) 注:明嘉靖四十五年余腺首修。 3444安徽潛山余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二卷 (清)余辉炯 余宗彰等编 清光绪九年(1883)木刻本 二十四册 安徽图 3445安徽潛山新安郡潛阳余氏宗谱四十三卷 (清)余泰恒 余森等续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笃亲堂活字本 四十五册 人民大学 3446安徽潛山余氏宗谱三十卷首二卷 (清)余谊亲编 清宣统二年(19l0)木刻本 安徽图 3447安徽潛山余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 刻本 上海图(缺卷首) 3448安徽舒城龙舒余氏宗谱十二卷 (清)余绍瑞 余恩聪等续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敦睦堂活字本 十二册 人民大学 辽宁大连市图(缺卷1一4) 日本 美国 3449福建建阳书林余氏重修宗谱不分卷 (清)余振豪等修 传钞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新安堂刊本 十二册 福建图 福建师大 3450福建安溪余氏族谱不分卷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钞本 一册 台湾 3451江西婺源沱川宗氏族谱不分卷 (明)余懋学撰 余光詒辑 清钞本 一册 美国 3452江西婺源沱川余氏家乘□□卷 清钞本 二册 北图 注:有朱笔点校。 3453江西妇婺源长溪余氏正谱二卷 (清)余章耀等编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木刻本 安徽图(存卷首) 3454江西婺源长溪余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余有横等修 民国十八年(1929)宝善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3455江西抚州梨溪余氏宗谱□□卷 活字本 江西档(存卷9、10) 注:记事至清光绪间。 3456江西黎川宏村西山余氏族谱八卷 (民国)余会元纂修 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 江西黎川县宏村乡余家排 注:版心作《余氏六修宗谱》。初修於明嘉靖六年。 3457江西铜鼓余氏宗谱一卷 江西铜鼓带溪高岭村榧子洞 3458湖北余氏宗谱不分卷 (清)余崇福撰 清咸丰八年(1858)钞本 湖北当阳县档 注:该族散居宜都、枝江、当阳等地。 3459湖北武汉丹徒余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余毓溥编辑 民国十年(1921)余氏排印本 一册 武汉图 3460湖北新洲余氏宗谱□□卷 (民国)余作朋 余文焕等创修 民国七年(1918)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幸福乡徐贵村 3461湖北新洲余氏宗谱二卷 (民国)余寿卿 余华山续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新胜乡乐岗村(不全) 注:余洪集创修於清乾隆四十八年。 3462湖北新洲余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余朗亭 余彬珊续修 民国三十四年(1945)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白洋乡洲上村 3463湖北新洲余氏宗谱十卷 (民国)余仲明 余朗卿续修 民国三十四年(1945)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绿化乡周山村 3464湖北新洲余氏宗谱二十九卷首六卷 (民国)余希纯等续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余集乡余集村 3465湖北黄冈余氏宗谱□□卷 (清)余□□撰 清光绪间余氏刻本 武汉图(存卷首1-6、卷1、5-10、12-22) 注:其中记事至清光绪二十六年。谱创修於明万 历四十二年。 3466湖北黄冈余氏宗谱二十七卷首一卷 (民国)余骏勳编纂 民国十九年(1930)余氏刊本 三十册 武汉图 注:创修於明万历四十二年,此为六修本。 3467湖北黄冈余氏宗谱□□卷 (民国)余宗全 余正财等纂辑 民国三十四年(1945)余氏亲睦堂木活字刊本 武汉图(存卷首、卷1-3、5、6、8、9) 注:余良瀚、余正财等创修於清嘉庆十三年,此 为四修。 3468湖南中湘余氏延堂三修族谱十卷 (清)余发初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延祝堂活字本 十一册 北图 3469湖南长沙谷塘宗氏三修族谱十卷 (民国)余家晟 余兴炫、余彦之等纂 民国三十一年(1942)培元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5、7-10) 3470湖南宁乡余氏四修族谱二十一卷首一卷 (民国)余品香 余和生修 余云樵 余剑龙纂 民国十四年(1925)新安堂活字印本 湖南图(存卷首、卷18-21,又一部存卷首、卷21) 3471湖南临湘余氏宗谱一百一十八卷 (清)余昌祖 余作诰纂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刻本 湖南图(存卷首下、110、112、114) 3472湖南临湘余氏七修宗谱□□卷 民国二十二年(1933)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2) 3473湖南湘阴览渡余氏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二十年(1931)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1-8) 3474湖南汉寿余氏续修族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余烈炳 余谟智等修 余烈汝 余谟福纂 民国九年(1920)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1-15、19-21、末) 3475广东余氏族谱三十卷 (清)余振新 余泽探等编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修 民国元年(1912) 获海绍贤堂石印本 广东中山图(二部) 中山大学 美国 注:版心、卷端作《余绍贤堂族谱》。 3476广东守籍房余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余章彦编 民国二十四年(1935)香港永新印务公司铅印 本 一册。 美国 注:该族散居台山、新会等地。 3477广东下邳余氏源流本房世系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余章彦编 民国二十五年(1936)香港永新印务公司铅印本 广东中山图 美国 注:该族散居台山、新会等地。又名《余氏本房 家谱》、《泽汉房余氏家谱》。 3478广东曲江余氏族谱四卷 (清)余有璋等纂修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 四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宋皇佑二年,此为三修。 3479广东乳源余氏族谱十卷 (清)余衍箕 余大林等台修 清光绪七年(1881)凌云书院木刻本 十册 河北大学 3480福建长乐余氏世谱家传不分卷 (清)余国纲纂修 清同治元年(1862)钞本 二册 台湾 3481四川长寿余氏族谱一卷 (民国)余肃宇修 民国三十一年(1942)写本 四川长寿县沙石乡场上村 四川长寿县葛 兰乡先桂村 3482四川荣县余氏族谱四卷 (民国)余懋昭 余锡朋等纂修 民国二年(1913)木活字本 四册 四川图 3483四川泸县余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余隆起 余明晖等纂修 民国十七年(1928)石印本 一册 四川图 3484四川合江余氏族谱□□卷 (清)余观和编 清木刻本 四川合江县焦滩乡老泸村柿子林(存一卷) 二、 家乘谱牒 山东:泗水余氏会通世谱五卷外纪一卷 江苏:镇江京江余氏宗谱四卷、镇江余氏宗谱四卷 浙江:淳安遂安西涧沣南余氏族谱三卷、象山峰北余氏宗谱一卷、长兴麻圆余氏宗谱十二卷绍兴会稽余氏支谱十卷首一卷、常山余氏宗谱七卷 安徽:余氏族谱(卷数不清)、徽州新安余氏世系像谱不分类、休宁余绍贤堂族谱三十卷潜山余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 福建:安溪余氏族谱不分类、长乐余氏世谱家传不分卷 江西:抚州梨溪余氏宗谱(卷数不清) 湖南:新洲余氏宗谱二十九卷首六卷 广东:余乐族谱三十卷、曲江余氏族谱四卷 四川:长寿余氏族谱一卷、荣县余氏族谱四卷
希望采纳
本人姓余,想找下哪里有余家的家谱
本文2023-11-25 22:18:0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54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