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怎样同游梁宋,纵马燕赵?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5浏览:2收藏

李白和杜甫怎样同游梁宋,纵马燕赵?,第1张

杜甫与李白的交往故事

在我的想象中,李白一生浪迹天涯,漂泊不定,似乎始终都在不停地四处漫游。然而,在民间传说中,却有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讲到李白在开封有个牵系着他后半生的家。

故事发生在大唐天宝三年,李白、杜甫、高适三大诗人相聚开封,同登吹台饮酒赋诗。有一天,他们正在吹台开怀畅饮,忽听窗外传来如梦如幻的琴声。三人疑是师旷再生,不禁心生感慨。似醉非醉之间,李白即兴赋诗,挥笔在粉墙上写下了那首千古名作《梁园吟》。三位诗人走后,一位年轻貌美的白衣女子带着丫环来到这里。她云髻高耸,裙裾飘飘,站在壁前反复吟诵那气势磅礴的诗篇,如醉如痴,连僧人进房都未能觉察。僧人看到粉白的墙壁被涂得黑乎乎一片,心生怨气,举布欲擦,却被这位姑娘拦住。经过一番交涉,她取出千两银子,买下此壁,保住了墙上的诗句。不久,李白听说此事,深受感动,便托杜甫和高适作媒,娶这位宗氏才女为妻。宗氏就是李白的第四位夫人。

这个“千金买壁”的传说未必真有其事,但宗氏才女却确有此人。据郭沫若考证,李白“在梁园也有家,往来于此,累十年之久。”宗氏的祖父名叫宗楚客,在唐高宗时曾做过宰相,后因依附韦后,被唐玄宗所杀。李白和宗氏结婚后仍四处漫游,也常回家看看。直到安史之乱爆发,他才带着宗氏与她的弟弟宗昂逃到江南避难,结束了“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的生活。

我们已无法确切知道,诗人在十年间曾多少次回到这里、每次在家里住多久,但即便他是一叶任意漂荡的孤舟,想必在疲惫的时候也会停靠到自己的港湾。家是思念的方向,是梦中的牵挂,是诗人漂泊孤旅中洒到床前的那缕月光。有了这个家,李白落拓失意的后半生,便有了一份无可替代的心灵慰籍。

诗人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写道:“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关于李白的身世,历来争论颇多。按较为普遍的说法,李白祖籍陇西成纪,其先祖于隋朝未年被流放到西域。李白出生在中亚的碎叶城,五岁左右随父亲迁居四川江油县青莲乡。他有感于“铁杵磨成针”而发奋好学,“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还热衷于剑术和纵横术,青年时代就游遍了蜀中名胜。

26岁那年,李白仗剑走出巴山蜀水,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涯。在湖北安陆,他与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先后生下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此后8年,他对出仕为官满怀自信,四处求仙访道,结交各方人士,足迹踏遍近半个中国。后来,他又举家迁往山东济宁,仍然奔走于各地,向官员锐身自荐,苦苦寻求出仕的时机。不久,妻子许氏病故,李白又与一刘姓女子结婚,并迁居安徽南陵。但这次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二人分手后,李白与一山东女子再次结婚,还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颇黎。

天宝元年秋天,唐玄宗接受玉真公主和道士吴筠的举荐,征召李白入京。此时,李白已经42岁了,正住在安徽南陵一个小山村里。接到消息,他欣喜若狂,连忙烹鸡置酒,高歌取醉,还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的诗句,可谓意气扬扬,踌躇满志。他原以为,此去定可以酬其为帝王师、画经纶策的的夙愿,不料,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梦想,他得到的翰林供奉不过是皇帝为附庸风雅而设的一个闲职。

当时的唐玄宗在位已三十年,昏庸腐朽,纵情声色,久疏朝政。这使李白感到万分失望,他不能忍受“以俳优蓄之”的待遇,不甘心扮演一个跟在帝王、贵妃身后赋诗纪盛、歌咏升平的角色,时常借酒浇愁,亦醉亦狂。即使这样,他还是遭到了权贵的谗毁与排挤。“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后宫妒杀人”,在朝仅一年零八个月之后,李白便怀着失望与悲愤走出了长安。

走出长安,李白向东漫游,一路凄凄惶惶、无限迷茫。被召进宫的恩宠已恍若隔世,才济天下的宏图大愿也随京阙城楼渐渐远逝,今后的人生道路该如何走呢?疲惫与失落中,他让流浪的长靴踏进了洛阳的街巷。于是,杜甫走进了他的视野。

此时,李白44岁,杜甫刚满33岁。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一个官宦世家,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的著名诗人,父亲杜闲为奉天县令。杜甫自幼受到正统的儒家文化熏陶,七岁能写诗,十四、五岁时便“出游翰墨场”,与文士们交游酬唱。24岁时,他到洛阳参加科考,却未能及第。从此,他筑居于洛阳与偃师之间的首阳山下,过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

也许前世有个约定,让李白与杜甫终于在洛阳邂逅。他们意气相投,一见如故,几番把酒长谈之后,相约汴州同游。

他们或许并不知道,就在他们惺惺相惜、商定前往开封之际,同样落拓失意的高适,正流浪在开封街头。

高适自幼学书学剑,雄心勃勃,非常自负。与李白一样,他也不屑于走科考入仕的常道,而寄希望于经人举荐得到天子的赏识,一鸣惊人。20岁时,他曾西游长安,首探仕路,结果无功而返。此后十年间,他居住在开封一带耕田读书,等待时机。后来,又北游燕赵,试图走从戎入幕而登仕途的道路,仍然失败而归。“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良苦。”两次求仕失败,使高适贫困潦倒,但凄草荒田掩不住他过人的才气,他那雄健奔放的诗句早已让他的名字远播四方。

李白来了。杜甫来了。于是,三位诗人携手登临高台,“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酣饮豪歌,慷慨怀古,在猎猎秋风中揭开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一幕。

据说,文坛三杰吹台相会之际,都曾写下传世诗篇。高适的《古大梁行》古朴豪迈,杜甫的《遣怀》沉郁苍凉,李白的《梁园吟》则气势磅礴、波澜壮阔。正是这首《梁园吟》,让宗氏才叹为折服、如醉如痴,引出了一段流传千年的佳话。

吹台相传为春秋时期乐师师旷所筑。汉孝文帝时期,深受宠爱的皇子刘武被封到开封为梁孝王。梁孝王在吹台四周兴建亭台楼阁,遍植奇花异草,常在此饮酒作赋,因而得名“梁园”。

到了唐代,梁园的富丽堂皇早已湮灭,但开封作为全国的水运中心却日渐繁华。也许是为开封迷人的风光所吸引,怀才不遇的三大诗人来到这里,有了一次空前绝后的心灵对话。

这次欢聚深深刻进了杜甫的心灵,他一生都在苦恋着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动则写诗感叹,深情吟唱。直到晚年,他在诗中还这样写道:“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挥手告别吹台,高适东游江苏,杜甫西行长安,李白则继续四处浪游。一年之后,李白和杜甫虽然在山东又见过短暂的一面,但分手以后各自飘零,动如参商,再也无缘相见。

笃于情谊的杜甫对李白无日不忘,写下了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赠李白、忆李白、怀李白、梦李白、寄李白,杜甫写及李白的诗竟有十余首之多,而且几乎每首都是呕心沥血、情真意切的名作。“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千载之下读这些一往情深的诗句,仍然令人情动衷肠。文人历来相轻,尤其是在年龄相近的男人。萍水相逢的男人可以产生深厚的友谊,但象杜甫这样在梦中呼喊着李白的名字、醒来后情人般为梦中男人写诗的,似乎绝无仅有。

在李白的诗中,写及杜甫,也有“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等表达友情的诗句,但远没有杜甫的诗深切感人。这可能与二人当时的名气有关:李白已名震天下,而杜甫在世时诗名不显。不过,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性格使然,因为李白不是一个儿女情长的人。

李白狂傲不羁,超脱豁达。他一生都在流浪,一生都在结交朋友,却从没有哪个人能让他长久地放在心上。年轻时,他认识了比他大11岁的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表达出在他诗中极少见到的钦佩之情;应诏到长安后,李白与贺知章交好,同为“酒中八仙”,贺称李为“谪仙人”;有个名叫魏万的年轻人,对李白十分崇拜,追顺随他来到开封,随后又到山东、到江浙,千里迢迢苦追不舍,一直追到扬州才追上,李白大为感动,引为知己,还将诗稿相托付。然而,对这些朋友,李白也和对杜甫一样,相聚时酒酣意浓,分手后极少牵挂。

对朋友如此,他对妻子也显得无情无义。李白长年游荡在外,在他的诗中却几乎找不到思念妻子的作品。“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来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在仅有的几首写及妻子的诗中,也都是这样无情无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对李白来说,家在哪里似乎并不重要,无非是漂泊中的一个驿站。他一生真正情有独钟、念念不忘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出仕为官。

李白浪迹天涯,目的并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寻找机会,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任用。即使在从政失败、走出长安以后,他仍然时刻渴望着重登龙门,再摄魏阙。

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正在江南漫游。唐玄宗之子永王璘在江陵起兵,征李白为幕佐。诗人以为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满怀热忱地从戎入幕,却糊里糊涂地卷入了皇权斗争。为时不足三个月,永王兵败被杀,李白被流放夜郎。经受15个月颠簸流离的流放,遇朝廷大赦,他才得以到回到江西南昌与夫人重聚。政治上两遭惨败,他并甘心也未死心。61岁这年,听到李光弼出兵东南的消息,他按捺不住心潮的狂涌,前去投军,不幸半路病倒,次年在贫困潦倒中死去,结束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李白不适合于官场,他情绪冲动,耽于幻想,天真幼稚,放荡不羁,这种气质和性格,决定了他的仕途蹉跌和悲剧命运。他那激情浪漫的诗魂只属于山水,妻子的温柔缠绵留不住他,家庭的幸福温馨留不住他,朋友眷恋相恤更留不住他。他忘记故乡在哪里,家园在何处,走了一生的迷途。

好在他还有诗,还有酒,“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宗臣的故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站在四牌楼下,只要看到《中原才子》的匾额,即想到明代的文学家宗臣其人。宗臣(1525-1560)字子相,号方城山人。为兴化在有明一代的重要人物,文章节操,数百年来一直为后人所景仰。考其家世,亦非土著。据近人徐乃昌积馀斋所藏抄本《扬州是徵录》引《宗氏族谱》中第七世宗必大条云:“至万子,忠苘公七世孙。明太祖平元,以扬州民户寥落,自丹徒徙居高邮州茅垛。公身长八尺馀,力举千钧,曾率五十人拒伪吴张士诚于射阳。士诚陷高邮,公遂徙居兴化县,因家焉。殁后,追封英烈公。宗氏兴化总派自公始。”即以明太祖朱元璋建元洪武算起,宗氏一族,定居兴化也有六百多年之久。历经子孙繁衍,遂成名门望族。据由状元而入阁,身为宰相的邑人李春芳的《贻安堂集》而得知宗臣的父亲名宗周,字履庵,母乃徐氏。《贻安堂集》中《邵伯履庵公暨配徐安人荣寿序》一文即为庆贺宗臣父母而作。李春芳生于正德五年(1510),卒于万历十二年(1584),享年七十五岁。宗周生于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正好比李春芳长十五岁。宗周为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举人。初任山东金乡,后升四川叙州府通判,广东肇庆府同知,入为南京刑部郎官,至四川马湖府太守。

  作为明代“后七子”之一的宗臣,世人所知者,仅仅是《报刘一丈书》这篇散文,家弦户诵而名满天下,终成千古不朽之作。其实,宗臣其人,又何止于此!用现代人的眼光倒转历史,回过头来全方位的予以审视,在诸多文献史实面前,不得不叹服他所具有的那种无畏的精神和高贵的品德,使子孙后代为我们兴化早在四百多年以前即出现了象他这样一位反腐斗士,抗敌英雄和文章妙手而深感骄傲!

  宗臣为嘉靖四年(1525)润十二月生,嘉靖二十九年(1550)成进士,除刑部主事。嘉靖三十年(1551)调考功。因年少气盛,对虽“阉宦敛迹,而严嵩父子济恶”的腐败朝政深为不满,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九月解考功职,谢病返回兴化。旋即“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百花洲故址在今小南门外沧浪河畔,四面环水,北有小桥紧邻城郭之下,风荷柳线,板桥流水,乃是退隐者之世外桃源。此前,“后七子”中的王世贞、李攀龙、谢榛、徐中行与宗臣等人集聚京都,结盟“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文学流派,延请画工而作《六士图》,以张声势。因他们均与严嵩不合,颇引为顾忌。这时,在京身为翰林学士,以善写青词而得宠的李春芳,尽管厕身严嵩与徐阶的相互斗争之间,左右周旋,但对“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的严嵩亦是道路以目,甚为切齿,不过他胸有城府,不见稍露声色而已。他出于与宗臣的父亲宗周的情谊,出于对宗臣的同情和爱惜,载酒相过,殷勤寄语。并以《访宗考功百花洲》七律一首相勉励。诗云:“美人卜筑向蒹葭,载酒相过坐日斜。莫欲逃禅先辟社,岂思浮海故横槎。溪莲叶叶铺青荇,岸柳枝枝俯碧纱。共羡少年能奏赋,莫将勋业误烟霞。”情真意切,甚是感人!

  嘉靖三十三年(1554)正月,宗臣便赴京复职,以谢厚望。旋移吏部文选司,进稽勋员外郎。这时朝政的腐败更为严重;“嵩握权久,遍引私人居要地。”权势日张,以至于“诸宗藩请恤乞封,挟取贿赂。”因而“南北给事御史交章论贪污大臣,皆首嵩。”面对朝政的日益腐败,奸党们的恣意横行,他从不有畏于权势,而予针锋相对。所以,清代学者王先谦在其《宗子相先生诗集序》盛赞其“有刚正不阿之节。”“方先生为稽勋员外郎,为严嵩所恶。”嘉靖三十四年(1555)春,当他得知被严嵩排挤出京的“后七子”之一梁有誉病逝的消息后,与王世贞、吴国伦“相与为位,哭泣燕邸中。”特别是发生在同年十月的杨继盛遭受迫害,含冤而死,在他那个时代,则更表现出一种极其难能可贵的精神。杨继盛(1516-1555)字仲芳,号椒山,今河北徐水人。因曾上书言事,历数严嵩十大罪状,并向明世宗直接道出“陛下之左右皆贼嵩之间谍也。”认为“嵩有是十罪,而又济之以五奸。”十恶不赦,罪在当诛。严嵩遂恨之以入骨,乃想方设法,构祸其身。据《明史》本传云:“遂以三十四年十月朔弃西市,年四十。临刑赋诗曰‘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天下相与涕泣传颂之”。杨继盛被杀后,宗臣则不顾风险,敢冒生死,当场解衣覆尸,为之收殓,慰籍忠魂。此一震惊朝野的大冤狱,受牵连者甚众,连“后七子”之一的吴国伦,也因“倡众赙送,忤严嵩,假他事谪江西按察司知事。”宗臣当然也无例外的属于排斥之列了。嘉靖三十六年(1557)八月,终被排挤出为福建提学副使。此间,路过南京,游燕子矶,作《游燕子矶记》,并有“燕子矶头石鳞鳞”等诗篇。宗臣是一位才华横溢,有所作为的人,一到任所,广受百姓爱戴。据近人黄云眉《明史考证》第七册有云:“臣迁福建提学副使时,移郡邑学宫弟子为约八篇,其第六为谈艺篇。”另据王先谦云:“临郡县,敝衣蔬食,屏绝供张,以躬行范诸生,见百姓疾苦,语谆谆不能休。”

  作者: 钻石→王老五 2006-5-3 00:34 回复此发言

  --------------------------------------------------------------------------------

  2 兴化名人--宗臣的故事

  宗臣到了福建的第二年,即嘉靖三十七年(1558)四月,便发生了倭寇犯境之事,当时的情势颇令人发指,明代文学家归有光《备倭事略》有云:“倭寇犯境,百姓被杀死者几千人,流离迁徙,所在村落为之一空。迄今数月,其势益横。”更为可恶的是:“倭寇江南,用赵文华督察军情,大纳贿赂以遗嵩,致寇乱益甚。”不仅外敌猖獗,救援客兵亦甚非为。宗臣行军过汀州,戎马倥偬之际,作《滴水岩记》,并作《西征记》,记述客兵在汀州扰民之情景。记云:“是时,汀守徐君使使来问粤兵状,予报以尺牍,其词曰:‘归自建安则有护军之檄矣,其人咸虎而戟,日夜绳之,仅不掠涂,然亦其涂之人徙其鸡犬孥孺而内之他所,故免。足下幸传檄涂居者,毋纵鸡犬不收,毋不能一时去其孥孺以为护军使者忧也。’”又云:“其所经虽少焚劫,然鸡鸭鱼鳖门屏庐灶萧然矣,出瑞遂益大掠。而予间从舆中问父老,父老辄为予泣曰:‘吾民之苦,客兵甚于盗也。’夫当事者走千里召外击贼,岂不至急民哉,及其至,乃不肯发一矢,徒攫金而归也。”

  作为护军使者的宗臣,不仅督察左右,日夜绳之,时尚暑气未消,秋阳又炽,客兵惧热,“不日驰而夜驰”,宗臣不辞劳顿,也“与之共驰,与不鸡鸣不停也。”

  当倭寇初入,来势甚猛,日益迫近,众皆惊惧不安,而宗臣神色自如。他一再告慰大家:“我在不忧贼也。”这是何等的气概!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他虽是文质彬彬的一介书生,这时却俨然昂长七尺,顶天立地,雄姿英发,身先士卒。他把自己的卧榻安置在城楼之上,颇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帅风度。他始终与士卒与民丁同吃同住同战斗,生死相关,休戚与共。在整整五十天的战斗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宗臣是如何维护民族的尊严,抗击倭寇,又如何以人为本,时时刻刻关爱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此在他的《西门记》一文中叙述甚详。《西门记》收入陶王廷 所编《说郛续》被列入禁毁书目,故流传极少。今不妨录其一节,使我们对当时的宗臣其人及对这场战斗情况得以了然大概。记云:“戊午四月既望,予至自汀。是时,都御史阮公被逮北去,岛寇直犯闽安,省中人慌急走,而诸大夫日议守城事,遂以予守西门。西门城凡七门,而西门者,芋原、横塘、南台之所取道也。先是有司悉部勒诸父老子弟守陴,予登陴则悉罢诸所贫者、疾者、孤而懦者,留其壮。与之约曰:‘昼则家,夜则陴,击拆鸣桡而悬火陴外,不如约者以军法从事。’会明日报寇将至,六门咸闭矣,而城外人数十万大呼祈入,予遂日 西门入之。晨起辄坐城上,列健儿数十于门,人诘而入,而牛马鸡豚群群薄吾坐不问也。客有言‘ 门诚善,独奈何不虞奸人哉?’予曰:‘客休矣,予办此矣,即有奸人者,吾任之’。于是为檄召城外百里所蓄薪谷悉徙之城中,不徙者,吾纵乱兵焚之!而壮夫有不肩薪谷而入吾门者,不得入。于是城外薪谷日以万石塞门矣,城外人食城中者不下十万。城守凡五十日,而斗米不增一钱,盖以多故……当是时,兴泉之寇已南,而镇东者尚屯海上,意扬扬甚也。会督府驰至,则檄兵数千连数十大舟刍要击之,寇轻我,辄驾大舟刍逆我,而我兵奋怒,弩驳乱发,乘风大呼,寇舟刍反出其下,遂大肆擒获,馀者沉之海中。捷至,悉罢诸所守陴之卒与外兵入援者,予亦解榻还署。而父老群然别余,泪下沾衣焉。”这时的宗臣也仅仅才有三十四岁。

  宗臣在文学上的成就,在“后七子”中亦可谓之佼佼者矣。王先谦有云:“先生志行,未尝欲以文人名,而后之人颇多称其诗,盖方其年少,才高气锐,落笔辄拔出一时,一二有气力者相与张之,以为吾徒,结社要盟,主持夸异。”《明史》所谓“视当世无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所撰《宗子相集》,乃系嘉靖三十九年(1560),值其瘵疾危重之时,由其门人黄中等编次刊行。有明就正斋本,清《四库全书》本及其后裔手抄本。其诗格调清新,娟秀优美。效法李白,跌宕俊逸而稍欠气势。其文“时有佳篇,为人传诵。”如果天假其年,让宗臣把学问、才情和阅历聚焦于创作的实践之中,其所欲达到的境地,决非仅仅如此而已。因为他有自己的个性与追求;他论诗文主于变化,反对模拟古作。以为“人性之文也,是时时生焉者也,非他人之陈言庸语而借之于我也。”今录其五律二首,略窥其“天才奇秀”、“语语烟霞”。其《寄元美》云:“念尔行摇落,何以堪寂寥!凌风双鬓短,畏路一身遥。薜荔乱江雨,鱼龙犯夜潮。广陵明月好,曾听玉人箫。”其《忆弟》云:“忽是青春别,难堪白日移!江山一弟远,鸿雁尺书稀。湖上又芳草,淮南多桂枝。池塘尊酒夜,知尔重相思。”

  作者: 钻石→王老五 2006-5-3 00:34 回复此发言

  --------------------------------------------------------------------------------

  3 兴化名人--宗臣的故事

  宗臣之文,体裁多样,风格各异,“无剪红刻翠之态,有一唱三叹之妙。”其《报刘一丈书》近人甚称是明代的《官场现形记》,而内容比其更为丰富。其摹写官僚集团内部种种丑形恶态无不毕肖尽情,锋芒直指严嵩父子,颇具十分的胆量,文章的战斗意义至今仍有其认识的价值。行文技巧,更是让人叹为观止!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在其《明代文学》一书中,认为此文“淋漓喷薄,无复摹秦仿汉之习;而感慨中出诙诡,乃极似太史公《游侠列传》、杨恽《报孙会宗书》。”其《报许性之》一文,确系明代一流的小品,感情的流露,文字的雅洁,使人读之,甚觉别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妙享受。此文既不算长,也不易见,全文抄录于此,以公诸同好者:“零霜握别,倏已残春,岁序般流,离心超忽。忆昨沧洲聚首,风雨停卮,谑语雄诶,千古一快。红尘忽接,青山顿远,言念昔游,茫然兴叹。祖筵一酌,情共杯深。载锡之言,金声满楮。孤舟远情,彼此同之矣。春波正深,芙蕖渐绿,足下向所拟赋,可得遽闻乎?延结延结。”

  宗臣除诗文而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文字有待辑佚。如民国时期印行的《五百名家注史记》一书就有宗臣的眉批。

  嘉靖三十九年(1560)春初,宗臣卒于任所。他死时,“士民皆哭”。二月,“后七子”之一的王世贞闻宗臣去世的消息后,仿楚辞《九歌》而作《少歌》三章以哀悼。宗臣死后,福建的百姓们便择地而葬,备受爱戴的宗臣之墓矗立在闽赣交界而风景秀美的武夷山上。他生前所穿戴的衣冠,由福州而南京,再由南京至兴化,由他的家人和家乡父老在小南门外百花洲上筑墓埋之,所谓衣冠冢也。此后,百花洲便成为偶来兴化的名人雅士驻足流连,玄歌题咏之处。

  就艺文而言,宗臣不仅是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造诣很深的书法家。四十年前,他的后裔宗明观先生曾送我一副由他从杭州带回的墨拓联语,其文为“三千馀年上下古,八十一家文字奇。”其字体遒劲而妩媚,兼有晋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和黄庭坚之长,上下联共十四字,一气呵成,潇洒自如,甚类其为人。特别是一“八”字,如雁阵凌空,展翅翱翔,使观者顿生动感。此联语乃刻于木板之上,明观先生在杭州时请人专拓数副以送友好。后明观先生定居于在徐州煤矿工作的儿子之处,此物便也随身带去。这恐怕是至今唯一所能看到的宗臣的手迹,弥是珍贵。明观先生又尝告我;宗臣亦曾自号华阳仙子,在他生命垂危之夕所作的《绝笔诗》中,特地道出“于今重返华阳洞”,这是世人之所不知者。

  宗臣虽然是生命短暂,英年早逝,只活了三十六岁,而他的道德、文章足以垂范后世,使人永远把他怀念。

天宝三载(744年,注:天宝三至十五载、至德年号期间称“载”而不称“年”)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了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

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也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

同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

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李白到济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请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箓,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箓的盖还,为他造了真箓。此次的求仙访道,李白得到了完满的结果。

天宝四载(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济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就在这年冬天,李杜两人分手。

扩展资料:

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

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

天宝十载(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

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今陕西省蒲城县)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李白

-杜甫

宗白华简介

宗白华,中国美学家。出生于安徽安庆。年轻时入上海同济医工学堂学习“五四运动”时参加“少年中国会”并赴德国留学学习哲学、美学和历史。此后开始发表美学著作。年发表《看了罗丹的雕刻以后》年发表《流云小诗》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哲学系。抗战中随校迁入重庆。解放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美术史教授发表《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美学散步》等著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宗白华是和朱光潜齐名的美学家其美学著作清新动人堪称美学大家中的“云中之鹤”。《美学散步》内容梗概这是一本小书讲述有关诗文学和画的分界精髓在于题目“散步”两字。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小言”第二部分为“诗文学和画的分界”。在“小言”中宗白华指出了散步的意义他说散步和逻辑“并不是绝对不相容的”例如“西方建立逻辑学的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学派却唤作‘散步学派’”。散步是一种自由自在的活动是一种对于心情和感悟的自由抒发因此散步没有刻意的追求也许在路旁我们可以采摘一朵美丽的小花或者拾起一块晶莹亮泽的小石就像我们在海滩上观赏一片转瞬即逝的小小浪花一样。但我们也不用刻意保存这些小花、小石。我们可以放在桌上“当作散步后的回念”。这就是散步的意义。

它是一种悠闲散步、兴之所至、偶有所得的境界。美学的散步也应当如此漫不经心拈花微笑。接着在“诗文学和画的分界”中宗白华领着我们漫步在诗与画的小道上让我们在悠闲中用一种会心的微笑来表达心中的感悟。首先宗白华引用苏东坡论述王维的话:“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石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也。”宗白华认为王维的这首诗的确是一首“诗中有画”的诗他说“‘蓝溪白石出玉石红叶稀’可以画出来一幅清奇冷艳的画”不过他又说这首诗的后两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却不容易在画中表现出来:如果画家画一个人穿着湿衣服走在山道上则诗的意境全无。所以宗白华说诗中可以存画画中可以存诗但诗和画毕竟还是不同的。他列举世纪德国思想家莱辛的《拉奥孔》来说明诗画的不同。《拉奥孔》叙述的是雕像和史诗的区别。诗和画的分界也是如此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在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不能相代也不必相代”。《美学散步》阅读导引从宗白华的美学经历来看他一直追求的是一种轻松愉快地体验美的境界。对他来说美是一种体验是一种信手拈来的东西而不是人生的刻意追求这体现在他的《美学散步》中。

正是因为多年的感悟和思索宗白华才提出了“散步”的概念并把他的想法写在《美学散步》中可以说《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多年美学体验的结果。作为一个美学大师宗白华并没有太多的大部头著作他的美学更多的是体现在短小精悍的小文章中体现在一种感悟和偶然的所得中。因此宗白华的美学是一种脱离学究气和充满个性的美学。《美学散步》这本小书短小精悍精髓之处不在于文中对诗与画的阐述而在于题目中“散步”两个字这两个字表现了宗白华美学中的悠闲和学术人生的境界。正因为如此宗白华的美学才卓然自成一家这也是宗白华美学受到国内外学术界高度重视和评价的原因之一。宗白华是想借助德国文化、特别是德国古典文学中的伦理学的 来促进中国的变革。对于他来说最根本的是把德国思想与中国思想加以结合因此可以称他为现代的传统主义者。事实上宗氏几乎所有的谈艺文章都可看做是他基于忧患意识所作的有意识的发现、发掘传统的工作。寻文学艺术之美味从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谈起摘要宗白华先生用优美的散文笔调对美学展开讨论既是学术又是美文。他以诗人的敏感写出他眼中的李白杜甫体味一般人体味不到的妙境宗先生用他抒情的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中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去体味那些风流潇洒的人们的内在情感待得“散步”归来发觉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关键词:宗白华美学艺术宗白华先生以艺术家的态度感受着世间万物并用那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将其形诸笔端。这样写成的书绝不仅是艺术理论它还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这样一位源生于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精髓的大师在日益强大的现代化的机器轰鸣声中也许再也难以再现了。然而如何在愈益紧张的异化世界里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不正是现代人所要关注的一个世界性问题吗?《美学散步》正好能给我们以这方面的启迪。一般的美学著作总是艰深、晦涩、术语多但是宗白华先生却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中国美学的精髓《美学散步》。就像书名一样这本书用散步的感觉写美学文字清新淡雅逻辑语言流畅优美思想深刻隽永。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开门见山就是这样一段美文:“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看重逻辑统一性的人会轻视它讨厌它但是西方建立逻辑学的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学派却唤做‘散步学派’可见散步和逻辑并不是绝对不相容的。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不小的哲学家庄子他好像整天都在山野里散步观看着鹏鸟、小虫、蝴蝶、游鱼又在人世间里凝视一些奇形怪状的人:驼背、跛脚、四肢不全、心灵不正常的人很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大天才达·芬奇在米兰街头散步时速写下来的一些‘戏画’现在竟成为‘画院的奇葩’。

庄子文章里所写的那些奇特人物大概就是后来唐、宋画家画罗汉时心目中的范本。”轻掀开这薄薄的小册子伴着宗先生散步时低低的脚步声仿佛走进了美妙的王国我的近于麻木的感觉开始苏醒突然发现在我们身边处处有美处处洋溢着艺术的灵性和 。我随着宗先生疾徐有度的节奏走近了美学。智者的隽语让人回味无穷。“诗与画的分界”“、艺术表现的虚与实”、“意境创造与人格的修养”等等这些硬梆梆的学术术语到了宗先生笔下都变得如小桥流水、高天流云般易于让人接受。一个个优美的意象都争先恐后地往我的心田里钻。从这次“散步”中初步体悟了“文艺的空灵和充实”了解了“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和“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触摸到了“《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以及关于园林的飞动之美、中西绘画的不同空间表达、罗丹雕刻、康德美学思想、中国古代音乐寓言和音乐思想等等。可以说《美学散步》在一个像我这样初识美学理论的学子身上投下了一束优美神圣而气象万千的美的光开启了一个个体生命的艺术美感的心灵静照和感悟以及体验。阅读此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宗先生用他抒情的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我去体味中国和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去体味那些风流潇洒的人们的心灵。

待得我“散步”归来发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与净化。宗先生在论述魏晋文人个性、生活的篇章中提到魏晋是一个不自由的时代文人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表面看起来魏晋的文人游山玩水、放浪形骸、标榜个性但通过作者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现象背后本质的原因感到一个艺术家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个性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在魏晋如果文人追随时代的潮流会有安全感但写出的东西也会没有棱角。写好一篇文章是件容易的事只有符合写文章的各种规则就好了难的是一辈子保持自己文章的个性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从古到今那些赶潮流的人和作品都消失了只有那些有力量的作品一直流传下来。宗先生认为写西方美术史应拿西方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变化来贯穿。中国建筑风格的变迁不大不能用来区别各时代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而书法却自殷代以来风格的变迁很显著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凭借它来窥探各个时代艺术的特征。记得有人这样总结:“作为美学家宗白华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使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宗先生的《美学散步》中出现的频率最多的词就是:宇宙、人生、艺术、美、心灵、节奏、旋律、飞舞、音乐化、体验。

这些词语既解释了中国艺术的至境也显现出揭示者的人生至境。维特根斯坦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形式。同样想象一种艺术也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宗先生选择了一种“纯粹”的中国艺术也就塑造了一种淡泊、灵启式的生活方式。也许要想体验到中国艺术至境的乐趣宗白华的选择是惟一的。但是世界上的艺术是多姿多彩的因此人生也应是多元化的何况人生的至境也还有其他几种。中国古代美学遇到宗白华真可谓是一种幸运因为他学贯中西跳出来又扎进去这猛子才扎得深。也正是在宗白华的文章里中国美学的各方特色被熔炼出来并被标举到了极致。也许在他之前也曾有人发掘过但都不可能像他那样贯入一种极其深沉挚厚的生命意识这一点或许是得益于他曾深究过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宗白华先生是一位学贯中西的美学大师深得中国美学精髓。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流云小诗》曾让二三十年代的许多读者倾倒就是今天读来也让人回味不已。所以读他的美学论文就像读一首首诗是一种美的享受。他曾在跟郭沫若的通信中说过:“我们心中不可没有诗意、诗境但却不必定要做诗。”宗先生后来放弃了诗歌的创作专门研究美学。我想凡是读了《美学散步》的人一定会承认宗先生是一位诗人美学家。

因为宗先生一生都没有放弃诗意。对美敏感的人才会发现美。年轻的宗白华“喜欢一个人坐在水边石上看天上的白云的变幻心里浮着幼稚的幻想。云的许多不同的形象动态早晚风色中各式各样的风格是我心里独自把玩的对象。都市里没有好风景天上的流云常时幻出海岛沙洲峰峦湖沼。我有一天的各样境界分别汉代的云、唐代的云、抒情的云、戏剧的云等等很想做一个‘云谱’”(《我和诗》)。年夏宗白华到达巴黎。在罗丹的博物馆他徘徊观摩多次深深地被罗丹的艺术形象所感动写出了《看了罗丹雕刻以后》、《形与影罗丹作品学习札记》。艺术品启发了美学家他说:“什么叫做美?‘自然’是美的这是事实。诸君若不相信只要走出诸君的书室仰看那檐头金**的秋叶在光波中颤动或是来到池边柳树下俯看那白云晴天在水波中荡漾包管你有一种说不出的 。这种感觉就叫做‘美’……艺术最后的目的不外乎将这种瞬息变化起灭无常的‘自然美的印象’借着图画、雕刻的作用扣留下来使他普遍化、永久化。”几句话使我如梦初醒般明白了绘画的深层意义。一般的美学著作总是艰深、晦涩、术语多但这本书却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中国美学的精髓。就像书名一样这本书用散步的感觉 是妙极了。宗先生引领着我欣赏古诗文中的美他以诗人的敏感写出他眼中的李白杜甫体味一般人体味不到的妙境他还引领我走近中国书画从王羲之、顾恺之的一笔一画里探出美的因子并由此将视野放开了去谈到西方的艺术中西艺术之不同。

宗白华一会儿谈商、周钟鼎彝器及盘鉴上图案花纹与汉代壁画的关系一会儿又谈到中国古代的音乐寓言与音乐思想一会儿又把目光锁定在魏晋南北朝娓娓道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真是美不胜收啊。无论是花花草草还是坛坛罐罐宗先生总是旁征博引考证严密论述生动见解独到读来老觉得宗先生是率尔为之。谈到书的命名宗先生说:“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看重逻辑统一性的人会轻视它……”但“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到兴趣的燕石。无论鲜花或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忆。”这本书给我一种光明莹洁、烟波浩淼之感它是在一种优美的散文笔调中展开美学讨论的甚至能让读者听到作者本身的心灵脉动。既是学术又是美文寻文学艺术之美味寻美学与人之心灵相契的美妙这样的《美学散步》就如同漫步在草木华滋山色空的风景间理趣、智趣、情趣完全融为一体通体舒畅开阔。宗白华散步美学的当代启示陈永辉摘要:宗白华散步美学的中西文化之融合、审美言说方式之选择、审美教育之实施以及对现代媒介的接纳对我国现代的文化建设文学批评模式和审美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尤其对我国当前单一化、枯燥化和美育功能缺位的批评模式具有重要的针砭作用。

关键词:宗白华散步美学启示宗白华以一种自由自在的笔触进行美学批评因此其美学被学界称为“散步美学”散步美学是向美回归是一种美文化的美学批评是生命体验的诗话文论宗白华的散步美学有着重要的启示这主要体现在宗白华散步美学的中西文化之融合审美言说方式之选择和审美教育之实施。一、中西文化之融合宗白华散步美学审美性与求真性的统一显示宗白华以融合中西文化的方式来创建中国新文化宗白华散步美学的成功为我们建设中国新文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宗白华始终提倡进行中西文化相互融合反对在文化交往中的国粹主义和奴化主义。宗白华提倡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人生观其实就是要对中西文化进行融合在《我的创造少年中国的办法》里宗白华就已经指出中西文化存在的互补性他引用东方文明是森林文明西方文明是城市文明的观点认为现在西方城市文明已经非常发达而森林文明却久已堕落因此宗白华呼吁:现在我们的责任。首先是发扬我们固有的森林文明再吸收西方的城市文明以造成一种最高的文化为人类造最大的幸福。在《中国青年的奋斗生活与创造生活》里宗白华详细论述了中国重建精神文化的方向。宗白华在文章里承认虽然中国古代精神文化不在希腊罗马文化之下但中国现在的精神文化和欧美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甚至连周边国家都不如但宗白华给出的处方并不是完全放弃中国文化而是一方面保存中国旧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伟大庄严的精神发挥而重光之一方面吸收西方新文化的菁华参合融化在这东西文化两种文化总汇基础上建造一种更高尚更灿烂的新精神文化作世界未来文化的楷模免去现在东西方文化的缺点偏处。

这可以说是宗白华构建中国新文化的总纲宗白华一生就是沿着这条方向矢志不渝的进行中国新文化的创建。宗白华随之又提出了具体的融合方法就是中国要改造单纯的文学头脑吸收西方科学的精神把自己的头脑改换称文学头脑和科学头脑并存以东方天才的直觉能力和基于西方科学严格的精神来造就中国的新精神文化宗白华的散步美学充满了对如何建设中国新文化的不懈探索。尤其应该提出的是宗白华在建设中国新文化的文化选择中坚持把文化选择的根基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宗白华之所以这样的一个原因是他对西方文化的缺陷有着清醒的认识宗白华在一篇《西洋文化之理智精神》的编辑按语中指出了西方理性文化的缺点他认为:近代西洋的文化和文明虽是根基深厚有着希腊的艺术文化罗马的法制精神和基督教的宗教情绪做它遥远的基础然而文艺复兴以后的现代文明的确是理智精神的结晶然而这理智的背后却站着一个魔鬼式的人欲!各国内的阶级压榨国际间的残酷战争替人类写下了最血腥的一页。指出了单纯强调理智的局限性因此宗白华认为理智只有和同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智慧否则由理智催生的先进科技只会成为人们杀人的工具。因此他在《自德见寄书》中提出:我以为中国将来的文化绝不是把欧美文化搬来就成功中国旧文化中实有伟大优美的万不可消灭。

(P)主张中国以后的文化发展要极力发挥中国民族文化的个性而不是专门模仿因为模仿的东西是没有创造的结果的。因此宗白华的散步美学在文化选择上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即中西结合新旧增益以我为主我们对宗白华散步美学最深的感受恐怕还是那种中国传统的诗性言说这是宗白华自觉的在美学批评中发挥中国民族个性的结果吧。中国当前也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发展中国 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报告里就明显的体现出了 试图通过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方式进行文化创新把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来推动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因此宗白华散步美学对中西文化的选择策略对现代中国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二、审美言说方式之选择宗白华散步美学的言说方式对中国当下文论“怎么说”有重要借鉴和示范意义。在中国相继出现的传统文体中无论是先秦时期散见于文献中的寄生的批评文体、两汉的序跋体和书信体、魏晋的骈文体和赋体唐代的论诗诗宋代的诗话还是元明清的小说评点这些批评文体的言说方式“不仅在文体样式、话语风格、范畴构成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诗性特征而且以其言说的具象性、直觉性和整体性揭示出中国文论在思维方式上的诗性特征。”。宗白华文学化的批评文体、优美的语言和直觉的思维很好的继承了中国传统批评文体的审美特征。

但是令人感到痛心的是中国批评的诗性传统在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几乎断裂了在西方科学主义、工具主义精神的巨大影响下中国文论家抛弃了批评的民族个性以概念、判断、推理外加西方文论术语的方式来进行批评文学批评模式逐渐走向单一化模式化也越来越晦涩难懂尤其是年代兴起方法论热以来西方世纪的理论批评著作大量的被翻译到中国来文艺批评到处充满着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半生不熟的各种“主义”:以年代中期到年代批评家或生吞活剥或细嚼慢咽的摄取着西方各批评论的理论成果轮番试用着各种批评方法在十余年间匆匆掠过西方一个多世纪的理论批评轨迹。经过历史的不断筛选如今心理学批评、 批评、文化批评、社会历史批评等流派在中国多样的批评格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些批评方法的共同形式特征就是严格的概念规定、冷峻的逻辑分析、具体明确的结论向着科学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倾向发展文学批评也越来越远离民众呈现出强烈的理性色彩和浓郁的经院色彩。不可否认西方这种科学主义的批评形式使我们对文艺有了更新更深地认识但事物发展到极端则另当别论随着学术界对论文规范的遵守和体认并随着教育主管部门对发表论文与教师职称挂钩的硬性规定西方那种充满理性光辉的批评形式均趋向单一、枯涩甚至冷漠已经达到了模式化格式化的程度理性变成了惰性几乎所有人的论文格式都是同一个面孔艺术形式变得僵硬生冷失去了活泼的生命力。

一些具有忧患意识的学者感叹说这样的僵化批评“或者是西方学术新潮或旧论的中国注释或者是各种学术报表中统计数字或者是毫无思想震撼力和学术生命力的印刷符号或文字顾客”无奈和忧患之情跃然纸上。在这种惰性的的批评形式下中国传统的那种诗性的、和谐的、美的的艺术形式断裂了失语了。前几年学术界围绕中国文论的“失语”的热烈争论则显示文艺界对中国批评现状焦虑的集体自觉在这种意识下重建中国文论的话语形式便呼之欲出了。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提倡建立民族特色的批评话语并不是说就要反对在文艺批评中运用那种严谨思辨的理性形式其实西方那种充满着严谨逻辑思辨的艺术形式是人的意志的表现这种形式对文艺的洞察力是卓越的因此我们要反对的这种理性的批评形式在文艺批评中的一统天下因为当这种理性的批评形式处于垄断地位的时候理性的批评形式就已经变得不理性了变成了盲目的模仿和追从变成了不思进取的惰性批评形式。其实这就把一个重大的问题摆到了我们面前:那就是中国文论现在应该“怎么说”其实这个问题孔子早在千年之前就已经回答我们了他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种优美的趣味性表达显然要比一种晦涩生硬的批评要高明百倍。如今人们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对上一世纪的文艺批评形式回顾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集中到宗白华的散步美学批评上和其它著名的美学家相比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批评虽然融入了现代的思维方式呈现出求真的实证色彩但其最鲜明的特征是继承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因子尤其是他那种行云流水充满生命创造的涌动和诗情画意的诗性特征暗合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人们在宗白华流荡着音乐节奏的美学散步里如痴如醉的感受着宗白华那种诗化的思考品味着宗白华那优美又充满情感的话语体会着他那种“不渋言路玲珑透彻”、“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直觉体验。

因此宗白华的美学批评形式可以说是我们构建艺术形式的楷模他启示着我们对艺术形式进行不断的创造使批评形式走向充满生命涌动的审美之维。三、审美教育之实施宗白华散步美学之所以用一种空灵优美又情感真挚的笔触来书写除了其自身的个性和知识构成外还源于宗白华对审美教育美育的追求宗白华追求美育功能对当今情感教育意义重大。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市场经济和科技大行起道的社会二者使我们这个社会的物质财富空前增长起来但是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人的精神生活的充实相反二者往往出现相悖的情况。市场经济上片面流行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鼓励人们疯狂消费而这往往会 我们的物质占有欲陷入唯利是图的实利主义泥沼。赚钱不仅是人们生活手段而且是人们生存的目的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中心内容更可怕的是人们形成了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就是以挣钱多少作为评价一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准盲目的消费主义和对金钱的狂热追求使当代人的物欲过分膨胀导出形形 的物化心态。在文化上消费社会和现代传媒技术所形成的大众文化以其平面化、技术化、复制化、传媒化、大批量的生产优势迅速攻占了人们的心灵据点大众文化消解了人们对生命的深层思索把审美活动还原为 裸的感性活动。人们沉迷在美食、肉体以及悦目的形象的感性 中麻木着神经钝化着感觉剥蚀着心灵在不断的感性 中灵魂渐渐远离了人随之伴随的是道德沦丧、精神悲观、人性压抑、人格失衡生命逐渐褪化成为一种动物性的存在物欲的大众文化使人们在在感性的迷狂中丧失了自我。

这是我们现代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也是我们迫切要探索解决的问题。宗白华早就看到了单纯实施功利主义教育的弊端和蔡元培先生一起提倡美育:中国近几十年来因迫于国际形势及国家需要教育家对提倡实用主义教育这是应付一时的需要绝不是国家教育的基本原则徒然提倡实用不注重精神人格的培养在这国家危机的时候流弊也很大。蔡先生独具只目于民国建国之初就屡屡提倡美育并细究其实施办法。宗白华认为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可以减少人们的烦闷和痛苦可以高尚社会人民的人格可以使人的生活优美、丰富、有条理、有意义使人生变得饰和整饰、一致从而使人生像一个优美高尚的艺术品。宗白华散步美学的美育功能就是以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来承担国民精神与情感的重建通过塑造高尚丰富的人格以达到改造社会建设新文化的目的这也是宗白华特殊的文艺功用观。联系到当下宗白华的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愉悦可以为人们疲劳的心灵提供一个诗性的空间进行歇息暂时忘记世俗的劳累和烦恼。并且审美意识可以使人们从过分的物欲中解脱出来并克服技术的一统天下通过审美想象、直觉和创造力唤起人们的感性尤其是被技术压抑的感性使人走向感性和理性的融合走向道德精神的升华走向具有敏锐感知力、同情心、富有创造力的人生从而提高人的艺术化生存能力最终达到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创造合理美好的人生的社会目的。

因此审美教育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形式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人格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除了上面几个现实启示外我们还要积极利用新的媒介发展新的批评文体。宗白华的批评文体就不限于传统的序跋体、书信体、论诗诗、评点体等而是积极利用现代传媒媒介发展媒介批评体、书评体和现代论说体并且有意识的探索大众所喜欢的艺术形式并取得了理想的传播效果。现在不仅有像报纸、杂志、书籍这样的纸介媒介而且涌现了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尤其这几年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使人们进入了电子媒介时代图像文化发达因此我们应该与时推移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铺就一个争先斗艳各领 的批评文体大花园。因此宗白华散步美学的中西文化之融合审美言说方式之选择、审美教育之实施以及及对现代媒介的接纳对我国现代的文化建设文学批评模式和审美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对我国当前单一化、枯燥化和不注重美育功能的批评模式具有重要的针砭作用。

西周 西周的文化和科技成就

西周享国近三百年,这一时期创造的文化亦是灿烂多姿。

文化方面的成就

第一、“五行”与《周易》。

西周末年就已出现了对“五行”的认识。《尚书•洪范》把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称为“五行”,并认识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认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墙;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 “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火曰炎上”,是指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木曰曲直”,意思是指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金曰从革”,是指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土爰稼墙”,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西周时期的人们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

此外,儒家经典五经之首的《周易》就是在西周时出现的,其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武术、炼丹、养生、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民俗、心理、伦理、军事、宗教、卜筮、堪舆等诸多方面。《周易》是以八卦构成的,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卦辞与爻辞是经文,称为《易经》,后人对卦辞和爻辞进行说明、解释,甚至加以发挥,这些文字叫做传文,称为《易传》。现存的《周易》十卷,包括《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

据《史记·周本纪》说:西伯被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原来西伯侯在狱中弹琴之馀将伏羲的先天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内含天地造化之妙、阴阳不测之机。因六十四卦为周文王(西伯)所推演,故名《周易》。周易就是后天易学。《史记正义》解释说:《乾凿度》云:“垂黄策者羲,益卦演德者文,成命者孔也。”《易正义》云:“伏羲制卦,文王卦辞,周公爻辞,孔十翼也。”因此,文王益卦是一种较早的记载。

司马迁曾说:“《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 《说文解字》易部解说道:“日月为易,象,阴阳也。”八卦由阴爻和阳爻组成,“易”字由上日下月组成象,其象也是阴阳。日为阳,月为阴,是以阴阳的消长、盛衰、变化来阐明宇宙万事万物的变化之理。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都是如此。

《周易》内容丰富切如此,是人们了解宇宙、世界的一个通道。是故深得孔子喜爱,孔子为读它竟然三次磨断了扎书简的绳子。“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中国儒家的经典是四书五经,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是《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易》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可见儒家对它的看重。

此外,《周易》还是中国传统医学之源,二者之间密不可分。正如明代名医张景岳在其著作《医易义》中所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无赐,《易》不可无医”。

《周易》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弥久而不衰。

第二、文字与文学

西周流传下来的甲骨文与青铜铭文,与商代基本相同,但西周时期出土的器物较多,铭文的篇幅也较长,所以成为金文的主要部分。金文的文字内容比甲骨文更丰富。从殷商器上的一两字到西周春秋器上的数百字,记录了祭典训诰、征伐功勋、赏赐策命、盟契誓约、婚嫁家用等史事。跟青铜器一起铸成的铭文,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

较长篇幅的西周金文的代表是陕西岐山出土的有近五百字的毛公鼎,记述了关于西周的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史实,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陕西临潼出土的记述武王伐商的利簋、岐山董家村出土的裘卫诸器等器,都载有铭文。通过这些文字,更加丰富了后人关于西周社会历史研究的内容。

今人容庚《金文编》 收录了二十世纪五十代以前出土的铜器铭文近三千单字。此后数十年间中国又出土了大量的商周铜器,又增加了不少金文新字。这就说明西周时期是中国古文字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世传周太史籀作大篆,经过长期流传下来的籀文,在书法上与金文或有某些不同之处,但在当时是一般比较通行的文字,与铭刻在器物上的金文是一致的。西周金文形体演变的主要趋势是线条化。

现存《尚书》中的“周书”和“逸周书”等,就是经过后人选编而保存下来的西周文献典籍的一部分。这些篇章是当时的重要历史文献,文章结构复杂,文辞简练,表现了当时严谨的文风。

第三、礼乐

周代是最早对“礼”(祭祀、朝飨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详细规定的时代,这就是所谓“制定礼乐”。周代的礼乐制度有两条基本内容,一是规定等级,二是规定伴随礼的乐舞基本是雅乐。

周代礼乐制,等级森严,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所用乐器也不同。如祭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 ;祭地示,“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 ;祭山川,“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 两君相见,用大雅《文王》;诸侯设宴招待来访使臣用小雅《鹿鸣》、《四度》、《皇皇者华》。又如天子祭祖用的《雍颂》,士大夫则不能用。

在周雅乐中,器乐、舞蹈、歌唱往往分别进行,并不完全合在一起,舞蹈由与笛相似的管和歌唱配合,歌唱由弹奏乐器瑟或簧管乐器笙伴奏,器乐即所谓“金奏”,是钟、鼓、磬的合奏。“金奏”规格很高,只有天子、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单单用鼓。钟和磬以其宏大的音量和特有的音色交织成肃穆庄丽的音响,加上鼓的配合,确实能造成天子、诸侯“至尊至高”、“威严”无比的功效。当时可以看到“六代乐舞”,即黄帝时的《云门》、尧时的《咸池》、舜时的《韶》、禹时的《大夏》、商时的《大濩》、周时的《大武》。

周代还有采风制度。即通过收集民歌,来观察风俗和民情,因此保留了大量的民歌。春秋时经孔子删定,汇成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入乐诗歌一共三百零五篇。《诗经》中最优秀的部分是“风”。它们是流传于以河南省为中心,包括附近数省的十五国民歌。此外还

李白和杜甫怎样同游梁宋,纵马燕赵?

杜甫与李白的交往故事 一 在我的想象中,李白一生浪迹天涯,漂泊不定,似乎始终都在不停地四处漫游。然而,在民间传说中,却有一个浪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