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主题曲的伴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5浏览:1收藏

大宅门主题曲的伴奏??,第1张

是《柳青娘》

请参见:

京腔京韵“大宅门”——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音乐特色

关键词: 大宅门 **电视音乐

声明:任何媒介,媒体或个人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刊登,否则将追究法律其责任。

内容摘要:

我在仔细阅读了《大宅门》的小说剧本,反复观看了电视连续剧《大宅门》,领会其京腔京韵的艺术风格后,综合音乐、戏曲、音画常识等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对40集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音乐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自己收集的详细的视听笔记,专门分析了使用完整的京剧曲牌和京剧打击乐作为电视剧的配乐,在人物塑造、场景气氛烘托、音画结合等方面所达到的良好艺术效果,并肯定了电视剧《大宅门》的音乐创作在电视剧音乐民族化道路上的

题目来源:

2001年我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40集电视连续剧《大宅门》。当时觉得这部讲述了现代中国药业世家白氏家族几度兴衰的故事十分精彩。剧中的人物形象有棱有角,戏剧冲突起伏跌宕,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加上众多名演员的出色演技以及跨越数十年的老北京风貌使我看得很过瘾。在感叹它算得上是一部出类拔萃的电视剧的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我又注意到了剧中的配乐是如此的独特,使用了许多京剧音乐和京剧打击乐,很好的烘托了剧作的京腔京韵,我觉得这部电视连续剧的配乐作为电视音乐创作民族化这样一个现象,值得我仔细品味,分析一下。

2002年,当我得知自己幸运的被推荐为影视音乐方向的研究生之后,使我更加重视了对影视音乐的关注,并且提前进入了研究生学习的状态,我与导师的接触也多了起来,从老师那里,我逐步吸收了更多的分析研究影视音乐的方法,也就是抓住不同影视剧中音乐的不同特点,从美学的角度超越视、听各自的形式特点真正把握影视剧音乐的艺术特质。这使我觉得在分析的时候有了落笔点。

有了值得分析的对象,有了分析的方法,也就促使我选择的这个论题,并对此进行仔细的分析。

关键词:风格、造型音乐、曲牌、柳青娘、撕边、四击头、急急风、

音画同步、主题歌、

一、浓郁的风格特征——京腔京韵

40集电视连续剧《大宅门》描写了清末至民国北京一家著名的中医药世家的传奇故事,展现了一部气势恢弘、荡气回肠的家族画卷。它以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可歌可泣的人生磨难,深刻揭示了世道无常、人生苦短、悲欢离合;它以众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现了“宅门”中人性的复杂多样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是一部具有豪迈民族气势、蕴含丰富的民俗知识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整部电视剧以地道的京腔京味儿,展示了独特的北京风俗和举世闻名的中医药文化,描绘了古都北京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从整体来看,这个剧无论是剧作的内容,无论是演员们在剧中的表演,无论是它的主题歌与音乐都具有相当突出的京腔京韵。应当承认,浓烈醇厚的京腔京韵是电视剧《大宅门》的一大艺术风格。为了突出这种京腔京韵的风格特征,《大宅门》的音乐创作者特意运用了京剧曲牌和京剧打击乐,将它们与电视剧剧情有机的结合了起来,恰到好处的塑造了人物形象,烘托了剧情内容,发挥了影视剧音乐应该发挥的艺术作用。在电视剧中,各种类别功能的音乐都是为电视剧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化的运动过程服务。故事情节和戏剧性制约着音乐的内容和形式、音乐的表达方式和风格。从故事内容上看,《大宅门》中的人物与京剧有着不解之缘,比如剧中提出了这样一些情节:主人公白景琦,他不但爱听京剧,唱工也不一般,扮上妆就能唱上一出,连生活中都常常喜欢念京剧《挑滑车》中的台词:“你看那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它个干干净净”;白颖宇(白家三老太爷)更是一生都与京剧相连,尤其是他临终前还在念道着京剧台词,最后导演将他的死安排在了平日里唱堂会的舞台上;对京剧最痴迷的要数景琦的妹妹白玉婷,从小时候痴迷京剧,成年后又爱上唱京剧的人(万筱菊),最后竟与戏子的照片结婚了。这样的剧情使我感到使用京剧来烘托这样一些人的故事是合适的。正如导演郭宝昌所言:“我拍的整个故事《大宅门》是京城的故事,我们整个的风格也提倡是京味儿的风格,在音乐上毫无疑问必须采用京味儿的音乐,所以我觉得用京戏,用京剧音乐应该是最合适的。”从《大宅门》的故事发生历史时代来讲,正是清末民初,而京剧的兴起辉煌正好是在这段历史时期。“四大徽班”在北京扎下了根,戏曲音乐正是那时候的主流音乐,在戏曲中京剧又是最有代表性的。所以说,在电视剧《大宅门》这部反映清末民初的故事中使用京剧音乐更符合这时候的社会气氛,从剧中我们也能看到,无论是孩子办满月酒,还是新宅子落成,还是白文氏的70大寿,庆祝形式都没有离开请个戏班子来唱堂会,由此可见整个剧作与京剧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使用京剧音乐和京剧打击乐作为这部电视剧的配乐,有利于发挥电视剧的风格特征,结合了剧情内容,突出了时代特征,使整部剧形成了内容和形式上风格统一。《大宅门》里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也正是在京剧音乐的烘托中,演绎的轰轰烈烈。

二、烘托全剧风格的京剧曲牌和京剧打击乐

1、用京剧曲牌为人物造型服务

作为一部展现家族画卷的连续剧,《大宅门》中轮番出场着生动而又富于个性的人物。其中主人公的妹妹白玉婷,出场次数不多,但是却有着突出的个性。她从小就对京剧有着一种痴迷,委婉的性格中带着浓浓的叛逆。她的大多数出场都与“京戏”有联系,比如:她浇花的时候,嘴里也要唱着《苏三起解》;她被哥哥背着进了家门,也是因为去戏园子听戏把鞋挤丢了;而她在戏园子里专注的听戏表情,更成了表现她痴迷京剧的主要镜头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长大后的白玉婷又对唱京剧的人有着一种痴情,比如除了反串花旦万筱菊以外,别人的戏不听,听完万筱菊的戏就会离开戏园子;到后来,这种痴情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发展到一边看戏,一边哭泣,甚至哭喊、向舞台上抛洒首饰。这样的戏剧发展为后面的她因爱情不能实现,情痴到宁愿嫁给万筱菊照片的故事铺下了伏笔。她在剧中有一段属于自己的造型音乐——京剧曲牌柳青娘:

2/4

6 65 3 56 6535 2312 3532 0 5 32 5 7

6 1 2 21 61 3213 21 6 6 1 2 3

4 3 2 2 7 6 5 46 5 6535 6

6 5 3 56 6535 2312 3532 0 5 3 2 5 7

6 1 2 21 61 3213 21 6 0 1 2 3

4 3 2 35 7 6 5 46 5 6535 6

6 65 3 56 6535 2312 3532 0 5 3 2 5 7

6 1 2 21 61 321 216 0 1 2 3

4 3 2 2 7 6 5 46 5 6535 6

0 7 6 0 7 6 0 7 6 7 6 7 6 7

6 7 6 7 6 7 6 7 6 7 2 2 ―

2 - 2 - 2 7 7 ―

7 ― 7 ― 7 6 6 ―

6 ― 6 6 1 6535 6

这样的一个与京剧有着如此缘分的人物,使用京剧曲牌柳青娘作为她的造型音乐,可以说,使人物更为丰满,十分相衬。这段曲牌是胡琴曲牌,在剧中用京胡演奏,音乐随着白玉婷的情感出现,伴随着她的表演,着重表现人物的特点,本就娓婉缠绵的曲牌柳青娘以其一眼一板的形式很好的塑造了白玉婷这个人物形象,同时也为演员创造了表演空间,使这个配角也能演绎的有声有色。导演的设计赋予了这段京剧曲牌某种人物符号的意义。使我们看到在电视剧的音乐中,将完整的程式化的京剧曲牌音乐与画面和人物个性相结合,对塑造人物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曲牌柳青娘在剧中首次出现是在第二十六集,烘托了白玉婷第一次与万筱菊的正面接触和情感表露场景。当时白家在新宅子里办堂会,万筱菊演唱完,正在卸妆,玉婷手捧紫砂壶站在万的身边,要给万筱菊喂水,音乐响起,一番推让后,万筱菊没有接受;玉婷又去帮他卸头饰,无奈有专人帮他整理。有着浓浓爱意的白玉婷,此时深情的看着镜中的万筱菊,在柳青娘的伴奏下,柔声问:“听见我叫好了吗?”似乎渴望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无奈万筱菊却夸景琦是个行家。有些失望的玉婷,手中拿着手绢,几次差点把手放在万的肩膀上,却没有。音乐衬托着她的细小而优雅的动作,充分表现了她心中不被人所知的痴情。

在第二十九集中,玉婷的痴情已经无法压抑。散戏后,她尾随万筱菊的车来到他家门口,看着他们一家三口走进大门。痛苦的她靠坐在马车上,陷入了无限的幻想。曲牌柳青娘又出现了,伴着她幻想着与万筱菊在场院中排戏,在屋中与他结婚拜天地,在床头与万一起斗孩子玩。音乐是那么的委婉,显得这个幻想是那么的甜蜜,一声惊雷带着人们回到现实。幻想的甜蜜和现实形成反差,在观众心中造成一种冲击,使人们对她的遭遇既同情又无奈。

在第三十五集中,已经36岁仍然没有结婚的白玉婷,想嫁给当红的戏子万筱菊却不能实现。由于各种原因,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大宅门里的贵**是不可能嫁给社会地位低下的戏子的。而这位万筱菊也是已有妻室的人,更不敢娶白玉婷。这时痴情的白玉婷决定与万筱菊的照片结婚,就在结婚这场戏中,这段曲牌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而电视剧赋予这段曲牌的人物形象意义也在此达到了极点。这个曲牌的舒缓、抒情在这里给人一点凄婉甚至还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当白玉婷被丫头搀进洞房,撩开盖头,柳青娘便响起,音乐的冲击,使观众的心随着白玉婷的动作颤动,让人为她的这种痴情,这种真情所激动。她一步步走向万筱菊的照片,她的特写镜头与照片的特写镜头不断转换,使人感到似乎她一定会去吻照片,结果都没有,而是白玉婷模仿万筱菊在表演《虹霓关》这出戏的时候,常用的动作,将照片上的绣球咬了下来。这场戏一句话也没有,都是在柳青娘的伴奏下进行的,然而正是这段京味十足的京剧音乐,烘托了演员的动作,把白玉婷的人物形象,她的情感细致的烘托了出来。

可以看出,这个曲牌在剧中一直随着白玉婷的情感波动出现,在结婚这场戏中,达到了完满。在《大宅门》中,柳青娘这个京剧曲牌已经与白玉婷这个人物的情感、性格、气质及人物形象发展融为一体了。爱京剧的人伴着京剧一路走来。可见京剧音乐用在合适的电视剧中作为配乐,在人物塑造方面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2、京剧打击乐对情绪、气氛的烘托

“情绪音乐”在电视剧中常作为短小的片断乐曲而存在,大多与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情绪相适应,在《大宅门》中使用了京剧打击乐作为情绪音乐,同样与全剧的风格保持了一致,并对场景情绪气氛的烘托产生了良好的作用。京剧打击乐以节奏为主,带有程式化的特征,有着自己的表现情绪,当它参与到剧情中以后,又多了渲染剧中人物情绪,烘托场景气氛的附带职能,增加了电视剧画面的表现色彩。

在第三集中,白家的姑老爷关少沂因自己的孩子意外被摔死在了白家,而怀恨在心,要把小白景琦摔死,来一命顶一命。白文氏用激将法,将小白景琦送到关少沂手中,让他摔。镜头表现的是关少沂手中抱着白景琦,盯着孩子的脸,呆站在屋中。虽然没有语言,但是此时他的内心世界应该是极为丰富的,一边是死去孩子的痛苦,另一边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在他手中对他笑。当孩子送到关少沂手中那一刹那,起撕边这一锣鼓经:

三大件 )0( 0 仓

鼓 嘟~~~~~ 拉0 巴

(按)

撕边的音响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锣鼓的疏密、力度的强弱、时间的长短、音乐的起止,都要随着人物的动作而细致的演奏,演员的面部表情、内心节奏、手势眼神也都融入到了这锣鼓点儿中。在剧中,当把孩子送到关少沂手中,撕边打得强,鼓点密,一种矛盾的情绪油然而生。而胖胖的小白景琦不断冲他发出笑声,关少沂不犹得眼泪一滴滴撒在景琦的笑脸上。失子的痛苦和不忍的情绪交织起来化作鼓点,此时撕边的速度放慢了,鼓点也软了下来。当关少沂决定把孩子还给白文氏时,把孩子放在丫环手中,快速走出了屋门,撕边又强了起来,表现他的痛下决心,最后以一声大锣结尾。整个这场戏不过17秒,虽然没有一句台词,却用鼓点的节奏变化表现了人物情绪的变化。京剧锣鼓音乐在这里敲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很好的烘托了人物的情绪。

在第四集中,兵马司的朱顺奉命到白府来抓被人诬陷的大爷白颖园,官兵在白家院中分列两行,十分威严。当他跟老太爷交代完来意,从上房中推门走出时,音乐用了一个四击头,锣鼓谱如下:

小 锣 0 0台 台 - 台 台 台 台 台 0

铙 钹 0 0 才 - 才 才 才 才 才 0

大 锣 0 0 仓 - 仓 — 仓 — 仓 0

鼓 0 大 大 0 大大 大大大大 0

板 鼓 0 大衣0 大 0 大大 大大大大 0

(伸~~~)

念 法: 大台 仓 - 仓 才 仓 才 仓 0

但是为了调动观众的情绪,烘托场景的气氛,这里的四击头调整了它本身的节奏特点,放慢了速度,配合了电视剧场景的气氛。画面上,朱顺步态有力的向前走,推开平门,整个场院鸦雀无声,只听到他用宏亮的声音喊:“带白颖园!”四击头伴着他的步伐和声音渲染出一种紧张的官兵抓人的气氛。这样一个慢节奏的四击头将观众的心提了起来。它的运用适应着这个场景的氛围,和场景的气氛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在剧中还用了京剧锣鼓经急急风,紧张、急烈是急急风的特点。在《大宅门》这部电视剧中它发挥了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第十一集中,白家的百草厅被查办后,由十几个股东承办,股东们正在一起吃饭商量经营不利的对策。却有人喝醉了酒,要出手打作为股东之一,做尽坏事的白家三爷白颖宇。场面混乱起来,这样的混乱配上京剧的急急风,使这场没有主角出场的戏也敲出了精彩。

3、京剧锣鼓点体现的音画同步

电视剧开篇是本片的男主角白景琦降生的一场戏,他的出生本不奇怪,奇怪的是他一出生就不会哭,只会笑,而且越打笑得越厉害。这样反常的现象,似乎向观众预示着这个人物的重要性。借用剧中人物的一句话就是“这孩子不会哭,自然带了一种刚性;生下来就笑,那是把世道都看透了。有这两样一定能成就大业。”当老太爷白萌堂得知这个消息,觉得非常奇特,连说两句奇了奇了,准备给孩子起名字。而这个起名字的过程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当写名字的过程以特写镜头出现时,白宣纸上已经有了白字和景字,就在老太爷写琦字的第一笔时,起了锣鼓经四击头。当琦字最后一笔写完时,四击头也正好收住,这段打击乐与起名字的过程形成了节奏性的音画同步,这种同步似乎向我们预示着一个重要人物出场了。尽管这个孩子刚刚出生,但是却能引起观众的极大注意,感觉到他作为男主角的分量。

同样,在第十集中还有这样一个例子,已经长到十几岁的白景琦顽劣不堪,气走了几位教馆的师傅。宅门中的胡总管费尽心力,给请来了文武全能的季宗布先生,当这位季先生第一次踏进宅门,就要亮相时,四击头起,他踩着四击头的节奏步入大门,镜头给他特写时,刚好四击头结束,响亮的节奏与画面的同步使观众眼前一亮。短短的一段节奏,向我们预示着这位老师在景琦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是一位起决定性引导作用的人物。

由京剧打击乐在《大宅门》中巧妙的应用,可以看出在电视剧的配乐中选用京剧锣鼓音乐还是很有挖掘潜力的,不光是对于电视剧风格的烘托,在音画结合上也是很有利的。当然《大宅门》中的京剧锣鼓音乐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比如:“重要事件的气氛锣鼓,不能着急的事都用急急风。比如:清朝覆灭,民国诞生,就可以用战场等锣鼓经去表现。在戏曲中,战场多用于交战场面,尤以较长时间的对打为多用,可见它的气势。这样似乎更能表现这个社会的伟大变革。反复使用一两个锣鼓经,没有表现出京剧锣鼓的丰富性,确实有些遗憾。当然这与电视剧在音乐制作上的投资和导演考虑到的观众的接受能力,以及保持电视剧的整体统一都是不可分割的。

三、韵味十足的片尾主题歌

主导性音乐在电视剧中是一种举足轻重的音乐。由于中国人传统的音乐接受习惯和对声乐形式的偏爱,以声乐形式陈述的“主题歌”成了当今电视剧中主导性音乐的主流。“主题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是:“**、歌剧、话剧、电视剧中能概括地表现主题的歌曲。”(P1643)根据主题歌在剧中所处位置的不同,细细分来,又有片头主题歌、片尾主题歌、首尾呼应主题歌等。它们常常是以高度凝练的歌词语言概括全剧的思想主题,或对人物事件的评说,或对全剧中心人物赞叹感慨或对主要事件的褒贬。歌曲旋律则按歌词所提供的意境、情绪和电视剧特定的人物、时代、社会、地域特点为依据,遵循歌的艺术规律而创作产生,以流动、多变的音符,以及完整的旋律,形成了完美的歌曲艺术。

《大宅门》的片尾主题歌(文后附录谱子)概括了以医药为生,带有豪迈民族气势的大宅门,历经百年风雨所惯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一概括,提纲携领,将具体的故事总结,提炼后,升华到精神领域,使观众在看完电视剧后又能细细品味这有价值的精神,由于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每集必播,从而形成了一种重复渲染的强大力量,使得“宅门文化”得以体现,升华:

由来一声笑,情开两扇门,乱世风云乱世魂。

平生多磨砺,男儿自横行,站住了是个人。

有情意有担当,无依无傍我自强,这一身傲骨敲起来铮铮的响。

有情意有担当,无依无傍我自强,集百草要让这世界都香。

无悔一腔血,有意济苍生,百年风雨大宅门。

像这样既与剧情、人物联系紧密,而且又能超越剧情表现出一种人生的况味,是电视剧主题歌最理想的境界。

在音乐艺术领域,歌曲实质上是一种音乐与文学的综合艺术形式。这首歌的旋律正是吸收了京剧散板,撷取了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曲调、风格,并且用民族唱法演唱,虽为女声独唱,但是整首歌曲却是充满深沉,带有豪情,加强了这部电视剧的民族特性,统一了整体剧作风格;依据剧情、歌词,运用配器等多种创作手段,对旋律进行丰富和发展,配器中更是用到了急急风这个京剧锣鼓经,借以突出京腔京韵这一艺术个性,达到了深化这部电视剧主题思想的目的。

这样,歌词与音乐的融合已使它不单具有文学(诗)的特征,而且赋有一种能够吟诗的音乐韵味,这种音乐特质,使作为文学形式的歌词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同样,由于有了歌词这一借助文字表达内容的文学样式,音乐本身的不确定性也有改变。歌词的具体表达使音乐旋律具有了确定的内涵,因而产生了鲜明具体的确定性,“有情意有担当,无依无傍我自强”,“站住了是个人”正是主人公白景琦的写照。

四、结语

电视剧《大宅门》的成功与其中运用了有特色,能够与电视剧的整体风格相统一的电视剧音乐这一原因是不可分开的。无论是电视剧导演,还是广大的电视观众,已经把好的电视剧与好的电视音乐视为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电视剧音乐已日趋形成视听艺术中一个与**音乐并存的新的音乐艺术支脉。《大宅门》完整的使用了特色浓郁的京剧曲牌和京剧打击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我看到它在电视剧音乐民族化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步。以往有不少运用民族音乐作为创作素材,进行影视音乐创作的例子。而像《大宅门》这样选用完整的京剧曲牌、京剧打击乐曲牌并不多见,并且在运用到剧中之后与画面、故事情节和艺术风格很好的融合起来,在塑造人物,渲染场景情绪、气氛等方面显示出了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操作可行性。

参考资料:

1、 参考书目:

《大宅门》 作者:郭宝昌 作家出版社

《冲击视觉的音波 作者:曾田力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影视剧音乐美学探索》

《京剧打击乐浅谈》 作者:鲁华 人民音乐出版社

《京剧曲牌简编》 合编:张宇慈、吴春礼 中国戏剧出版社

《电视音乐与音响》 主编:陈义成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

——音乐舞蹈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参考杂志:

《当代电视》 2001年

《人民音乐》 2001年

3、 音像资料:

40集电视连续剧《大宅门》VCD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发行

注①:曲牌一词的由来,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和民间的音乐活动中,通行以旧曲填写新词,并据新词改变旧曲的方式进行创作,那些经过筛选流传下来,并常被后人用以填写新词的曲调便被称为曲牌。

注②:鼓打轮击,其声音均匀犹如撕裂绸缎一般故而得名。

注③:根据中国民间打击乐或戏曲锣鼓音乐的念唱口诀——锣鼓经记写的谱式。

《大宅门》中的关静山是关少沂的小儿子,是白雅萍被关少沂休了之后,二房给关家生的儿子。 关于关静山的背景,在剧情里没有过多的交代,但是可以根据相关剧情推断,他应该是二房给关家生的儿子,白家和关家是世仇,相比于老一辈,关静山的手段要更狠毒一些。

先是趁白家二奶奶过寿,以自己军官的身份讹诈白家。在日本人来了之后,又成了汉奸,并和王喜光相互配合,来骗取白家秘方。在最后时刻,应李香秀挑拨,王喜光被关静山打死。最后关静山被击毙!

扩展资料

《大宅门》主要剧情:剧中讲述了医药世家白府经历清末、民国、军阀混战、解放等时期的浮沉变化,忠实地反映了同仁堂这个大家族随着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而发展的渐变过程。

故事横跨光绪年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1911年清朝覆灭、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官场恩怨、情场爱恨、商场输赢。谱写了一曲“宅门”史,展一幅波澜壮阔动荡社会生活画卷,父母子孙、妻妾丫妓、至爱亲朋;“宅门”人,谱一曲世态炎凉悲欢离合命运之歌。

《大宅门》片头曲就叫《大宅门》。

歌曲《大宅门》是斯琴高娃、陈宝国等主演的电视剧《大宅门》的主题曲。由易茗作词,赵季平作曲,胡晓晴演唱,该歌曲融合了京剧的元素,使人感受到中国古典戏剧文化的魅力,同时也生动地描述了该剧的主题。

《大宅门》演唱者胡晓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被称为“百变歌后”。80年代初在百名歌手演唱《让世界充满爱》时,胡晓晴是其中主唱之一。1986年被评为神州歌坛十二星之一。胡晓晴先后录制了《恋人》、《百变》、《梧桐树》、《远山》、《恋人》、《夏日季节》、《痴情》、《西部狂热》等专辑及拼盘80多盘。

胡晓晴曾为**《红楼梦》、《哥儿们发财记》、《幻影》等20多部**配唱主题曲和插曲,曾为《西厢记》、《王昭君》、《大宅门》、《海灯传奇》等50多部电视剧配唱主题曲和插曲。

《大宅门》剧情介绍

1880年(清光绪六年),医药世家白府与官宦世家詹府,由于詹府的大格格一对私生子女的纠纷而结下深仇。正值宫中死了一位女嫔妃,乃詹家的二格格,詹府王爷乘机将白府大爷白颖园牵连在内,打入死囚牢。虽用掉包计将其救出,也只能隐姓埋名远走他乡。那对私生子女的生父武贝勒,怕受连累弃大格格而去。

而白府亦被宫中矛盾所累当了替死羊。百年老号《百草厅》老药铺被查封,全府陷入绝境。老太爷白萌堂悲愤交加,与世长辞,全府重担落在了二儿媳白文氏一人身上,三爷白颖宇乃一纨绔子弟,百般要挟终使三个房头分了家。

白文氏于内外交困中运筹帷幄,费尽心机终将老号盘回。白府复兴,白文氏一举成为白府的权威、当家人;然而她却管教不了自己的儿子白景琦。这个从降生之时便不会哭的人,从小顽劣不可救药,后终于被文武双全的老师季宗布所降伏,长大成人充满了愤世嫉俗的反叛精神,竟与仇家詹府的私生女黄春私定终身。

 《大宅门》由郭宝昌出任编剧和导演,2001年荣获中央电视台收视冠军。

  剧中讲述了医药世家白府经历清末、民国、军阀混战、解放等时期的浮沉变化,忠实地反映了同仁堂这个大家族随着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而发展的渐变过程。它以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深刻揭示了世道无常、人生苦短、悲欢离合。官场恩怨、情场爱恨、商场输赢。谱写了一曲“宅门”史,展一幅波澜壮阔动荡社会生活画卷,父母子孙、妻妾丫妓、至爱亲朋;“宅门”人,谱一曲世态炎凉悲欢离合命运之歌。16岁开始撰写,3次原稿被毁,历经40年风雨--中国“第四代导演” ****之一郭宝昌倾其一生心血自编自导的“自家事”。

一部气势恢弘、荡气回肠的家族画卷;一部讲述大家族兴衰的现代“红楼梦”,跨越半个世纪,倾诉四代纠葛。

  我也只能给你概述下:给你提示下:

  清光绪六年,医药世家白府与官宦世家詹府,由于詹府的大格格一对私生子女的纠葛的纠纷而结下深仇(应对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冤冤相报何时了!一句)。正值宫中死了一位女嫔妃,乃詹家的二格格,詹府王爷乘机将白府大爷白颖园牵连在内,打入死囚牢。虽用掉包计将其救出,也只能隐姓埋名远走他乡。那对私生子女的生父武贝勒,怕受连累弃大格格而去。而白府亦被宫中矛盾所累当了替死羊。百年老号《百草厅》老药铺被查封,全府陷入绝境。老太爷白萌堂悲愤交加,与世长辞。全府重担落在二媳女文氏一人身上,三爷白颖宇乃一纨绔子弟,百般要挟终使三个房头分了家。白文氏于内外交困中运筹帷幄,费尽心机终将老号盘会。白府复兴,白文氏一举成为白府的权威、当家人;然而她却管教不了自己的儿子白景琦。这个从降生之时便不会哭的人,从小顽劣不可救药,后终于被文武双全的老师季宗布所降伏,长大成人充满了愤世嫉俗的反叛精神,竟于仇家詹府的私生女黄春私定终身。 (引发出当今社会越来越值得考虑的问题,从而净化人们日常忙碌的心灵,回归最深处)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三爷颖宇当了汉奸,在烧、杀、抢中,自己的表妹白雅萍被鬼子轮奸。而景琦对侵略兵充满仇恨,与一反战日兵结为好友;又为了给老师季宗布报仇,杀死了一个德国兵,连闯大祸。在三爷颖宇的威胁下,白文氏不得不将景琦和已怀孕的黄春赶出家门。景琦挟妻黄春闯荡到济南,发奋图强,创下了一番事业;却又因与名妓杨九红难舍难分的感情纠葛,得罪了提督大人,被下了大狱,后被唐姐白玉芬救出。此时的京城白府也是一波三折,深知颖园逃狱底细的无赖韩荣发,混入白府进行讹诈,气死了颖轩二爷。景琦回京为父奔丧,怒打了韩荣发并把他逐出府去,埋下了祸根。杨九红抱着小女佳莉也来到京城,却被白文氏以妓女出身有违有规而拒之门外,景琦只好将其安置在外宅,白文氏又设计通过黄春和白雅萍将九红女儿佳莉骗到手中,杨九红忍无可忍决定返回济南。

  穷困潦倒的武贝勒得知自己的私生女嫁给了白景琦,便找上白府认亲,被景琦和黄春拒之门外。武贝勒一怒之下,又勾结了无赖韩荣发,摸清了当年逃狱的白颖园的下落,在大理寺出手,将景园之子白景怡打入死牢,多亏当年牢头朱顺舍身救出;武贝勒又生一计,终使白景琦认了岳父。杨九红又怀孕,白文氏为了留下即将降生的婴儿,不许九红回济南。景琦第一次违背母命,将九红偷偷放走。

  1911年清朝覆灭,大宅门在军阀混乱中日渐没落。白家子女不肖,景琦之子白敬业挥霍无度,在三老爷白颖宇的唆使下,干尽了坏事。白府管家王喜光,本为宫中太监,竟瞒着景琦娶了三房姨太太。白文氏苦苦支撑,为子女一一安排了后路。1921年,白景琦自立门户,武贝勒在景琦门下依然如故,干尽了坏事,竟被自己的儿子黄立劫持到乡下,当着大格格的面,活活打死。杨九红再一次进京进了新宅,眼见女如鱼得水长大成人却只认奶奶不认娘,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白文氏七十大寿得知女儿白玉婷三十未嫁,竟是为了看中一个戏子尤筱菊,痛斥了白玉婷。玉婷虽也不反抗,却始终钟情未改。白文氏终因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大宅门上下兴起衰,,连猫狗都戴了孝,但白文氏临终竟留下遗嘱,不许九红戴孝,九红无地自容,自杀未遂。景琦为尽孝道迫使全家送葬,酷暑当头,病重的黄春和白雅萍竟死在送葬的路上。白文氏死前又将丫头槐花许给景琦为妾,大宅门更无宁日。一直暗恋万筱菊的白玉婷由于世俗偏见、门第差别终不能如愿结合,竟在景琦主婚下,与万筱菊的照片行了结婚大礼,并终身厮守照片未嫁。佳莉由于白文氏留下的遗训,始终仇恨其母杨九红,杨九红为了报复竟设计将佳莉的女儿到手中,埋下了更深的仇恨。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药材禁运,老字号《百事厅》断了货源,面临危机,杨九红竟女扮男装,出关运货历经艰险将药运回,挽救了老号的危急。尽管她去东北期间,一直把槐花带在身边以防失宠,却不料家中景琦与丫头香秀修好,杨九红悔之不及,将一怒火,满腹醋意发泄槐花身上,致使槐花悬梁自尽。景琦惹上官司。而管家王喜光作恶多端,终于东窗事发,被景琦逐出府门,因而怀恨在心,见有机可乘,便落井下石,将景琦送进大牢。机智的香秀上下周旋,终将景琦救出,景琦决定娶香秀。

  七•七芦沟桥事变,景琦长孙白占元参加了***的抗日组织,白府成了侵略军注意的焦点。景琦因拒绝与日军合作而被逼躲到了香秀家,终于决定违反家规将香秀续弦,立即遭到了全族人的反对,景琦立排众议挥刀明誓,全族震尺,终与香秀成亲。日军又通过当了汉奸的王喜光逼迫景琦做药行商会会长,并以危害占元相威胁,景琦坚决不做汉奸,可又担心孙占元受害,无法解脱。此时,深受日军伤害的年已八十的白颖宇挺身而出当了会长,在就职大会上痛斥日军宣传抗日,悲壮殉国。至此,白家大宅门卷入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洪流中。

大宅门主题曲的伴奏??

是《柳青娘》 请参见: 京腔京韵“大宅门”——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音乐特色 关键词: 大宅门 **电视音乐 声明:任何媒介,媒体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