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字辈谱的来历
字辈谱,又称字派、行第、派序,是用来表明同宗家属世系血缘秩序的定名字辈序列。按照字辈谱制度,姓为祖先遗传,名字中的第一个字是家族辈份的象征,第二个字是父母的意愿。所以,一个人的姓名,是祖先、家族、父母所赐予。
相传,刘登强之后,有“万、飞”两辈,从第四代开始,按30字辈论字排辈。30字辈分别是:
2001年,故城村刘培明、刘培贤,对30字辈立碑铭记。
2018年6月17日,我到故城村寻找此碑时,村民说那块手刻石碑因破烂,已找不到。
这块石碑是故城宗亲寻祖祭祖的见证,但内容中有几处需要斟酌,在此提出:
1、“文”在前,“士”在后。
2、“应”,而不是“映”
3、“士”,而不是“仕”
4、“明”,而不是“民”
2011年,故城村刘培先、刘怀存,立碑铭记家谱。该块石碑现存于故城村观音殿。
据刘家畔村刘忠锡(小名润润,1925年生)介绍,前十字来源已无人知晓;中间十字由刘家畔刘万升(应字辈)从北京天文台请回;后十字由刘万升之子刘士元(忠字辈)续成。
”应、忠“是前十个字的结尾,应字辈刘万升、忠字辈刘士元在前十个字即将用完之际,及时请回后面二十个字,是合情合理的。
经我考证,前十字辈谱可能源于故城人刘维世,在《 刘维世考证 》一文中作了详细论述。
据保守统计,截止2018年,故城村已传至第19代“毓”字辈,刘家畔村已传至第17代“致”字辈。
从《保德县胶泥圪垯故城刘姓支系家谱》来看,主编刘岐彪,1946年生。记录的“岐”字辈家族成员如:刘岐跃、刘岐英、刘岐峰、刘岐海、刘岐兵、刘岐敏、刘岐波、刘岐干、刘岐祥、刘岐水等,下一代“致”字辈有刘致鹏、刘致兵、刘致军、刘致远、刘致武、刘致功、刘致凯、刘致刚、刘致浩、刘致林等。”致“字辈及之前,取名用字十分严格和统一。再下一代“勇”字辈的取名,如:刘俊良、刘一帆、刘哲、刘永、刘永吉、刘永瑞、刘乃畅、刘畅、刘永曦、刘泽等,取名用字的自由化现象十分明显。
刘家畔在”培“字辈,及之前比较严格地使用家谱字辈,从”歧“字辈开始呈现自由化现象,但是,姓名中使用“岐”和变通的“其”字的仍然不在少数。
《保德县故城刘氏胶泥圪垯支系家谱》指出,故城早在清朝雍正、乾隆年间(1736年)开始使用以标示辈份的字命名。这一结论不知从何而来。
我刘家畔一族,以我的家族世系为例,姓名依次为:刘培→刘文华→刘士恭→刘天道→刘克常→刘忠礼→刘凤玉→刘培富。在”朝“字辈刘培一辈,同时期的还有:刘越、刘染、刘宗、刘定、刘禹、刘桐、刘羲、刘银、刘策、刘德、刘明、刘买驴汉、刘财、刘润等,并无使用家谱字。而之后的”文“字辈,有刘文彦、刘文通、刘文荣、刘文智、刘文凤、刘文珠、刘文情、刘文英、刘文泰、刘文林、刘文占、刘文杨、刘文溪、刘文科、刘文贵、刘文聚、刘文皆等,清一色严格使用家谱字。
这说明,家谱前十字自”文“字辈开始在刘家畔全面启用。
刘万升请回中间十个字之前,前面十个字并没有用完,为什么他不用呢?刘万升之子刘士元,请回后十个字,但他自己却在姓名中用字不讲究,这又当作何解释?
刘万升三兄弟,“富升、保升、万升”,一家用“升”字相串。刘士元,本名刘恩统,一家用“恩”字相串,本家兄长还有恩文、恩武、恩梁、恩德、恩魁、恩华、恩赢。
事实上,三十辈字谱用在取名上,只作为一种引导和参考,并无强制性的约束,只要知道在哪个字上、不乱辈份即可。
家谱字辈请族中名望高、有学识文化的族人来共同商议,选取有意义的字句组成词句,经过反复推敲确定。
字辈也叫作字派,是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分,俗称派语、行辈、行弟等。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一直延续到现代。最早最正式的字辈应该是起源于唐朝,其主要的形式有类诗体(四言类诗体和五言类诗体)、对联两种。
字辈应该说是一部家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个家族的印记。其实字辈也算是一种比较随意的文学形式,其随意性就在于它不像律诗那样的讲究严格也不像词曲那样套用现有的名牌。人们通过字辈把两个不认识的人联系在一起,对于家族来说有利于其内部的团结稳定,从而增强各群体间的凝聚力,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寻根问族的重要依据。
字辈形式
四言类诗体属于比较常见的,其广泛被各大家族使用。比如山东日照丁氏,他们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六修丁氏家乘时,从第十三代开始将字辈定为:“惟我家谱,履历备详,原籍海州,肇始武昌,明初来照,相宅河北,天启开科,崇祯任职,乡贤名宦,德言事功,显扬令绪,繁育兴隆,聿愿同心,孝敬和睦,世代绵长,丕承祖泽”这套字辈以四言的形式。
五言类诗体应用比四言要更广一些,通常情况下五言的读起来更通畅,记起来更容易。五言类诗体字辈如程氏四箴堂自始祖元谭四十世开始为:“伯伟尚嘉芳,浩天大发祥,闻知尊典训,正直集材梁,礼义为贤度,谦恭有道光,齐家先孝友,之国尚文章,学问通经济,功名奏天堂,祖训欣永振,百世受其昌”。
除了类诗体以外,还有以对联形式出现的字辈。但是这种形式的不是太常见,最早的就是赵匡胤为其后代拟定的字辈加上自己的匡字组成一副对联“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再有就是山东蓬莱井湾周家周氏辈分,自十六世开始由前清秀才瀛泉拟定“敬绍成勋,林田自云可乐;广启善道,本宗永得其昌”。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字辈应该说一部完整家谱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家族的印记。一般上,字辈谱所选之字是由开基祖(始迁祖)订的,并被写入家谱,具有宗族的权威性,后裔子孙按照字辈谱取名,一辈一字,世次分明地传承下去。
族谱——是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是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功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如今,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的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姓同一代人用一个字表示,比如孔姓自孔子以下到今天大概70几代了,每一代一个字不重复,孔姓这个字辈古时是请皇帝题的,一次请20个字,用完了再请;孔姓是特例,其它姓,比如李姓,全国李姓并不是一个祖宗,所以字辈不统一,一般是同修族谱的用一个字辈,字辈用字是循环的,江南李姓有一支用裁缝和木匠工具(谐音)做的字辈,有一句记得是剪子针线袋(贤、子、珍、先、代)。大体意思如此,具体说法可能有错。
三十字辈谱的来历
本文2023-11-25 21:01:3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54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