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集由来及历史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5浏览:2收藏

大黄集由来及历史,第1张

(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这个,但是看在我辛苦整理手打没有直接抄百科的份上,求采纳!!!

((٩(//̀Д/́/)۶))你不会真的无视我吧。)  

ps:如果是大黄集镇,记得往下看哦。帮你整理了历史大事和周边集镇。资料好少

由来:

  大黄集镇地处黄河下游南岸,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由西高东低略有倾斜,平均坡降约为1/8000。地势较平坦,西北部呈沙碱地,中部、东部为淤地。

  历史沿革

  1963年3月成立黄集人民公社,辖湾杨、杨帽头、宋庄、朱庄、安陵、岗李、张老庄、张集、郭寨、田海、周集、刘三门、徐庄、黄集、杨湖、于寨、何寨、耿寨、东赵寨、李七寨、黄庄、后楼、聂庄、毕寨、沙窝赵、沙窝李、李八老、刘佰台、毕寨、孙赵寨大队,30个村庄。

  1968年3月经菏泽县委员会批准建立黄集公社革命委员会。1985年7月设大黄集乡,湾杨、朱庄、杨帽头、宋庄、岗李、张老庄、沟张庄、前张集、后张集、郭寨、田海、杨湖、周集、刘三门、徐庄、后楼、黄集、周庄、夹堤王、聂庄、孙刘庄、张海子、刘佰台、沙窝李、沙窝赵、毕寨、李七寨、东赵寨、孙赵寨、宋堤口、何寨、耿寨、于寨、寇家、李北、李南、杨斜、安东、安南、安北、安西、王庄、李南43个生产大队改建为村民委员会。

  1993年3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撤销大黄集乡改建大黄集镇,划出湾杨、朱庄、寇家、安东、杨帽头、宋庄、岗李、张老庄、沟张庄、前张集、后张集、郭寨、田海、杨湖、周集、刘三门、徐庄、黄集、后楼、夹堤王、孙赵寨、周庄、黄庄、聂庄、李八老、刘佰台、沙窝李、沙窝赵、毕寨、李七寨、东赵寨、宋堤口、耿寨、于寨、何寨36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

  郭锡章曾在此活捉赵锡田

  1946年9月2日,郭锡章整编第3师在第6纵队2个团的节节阻击下,伤亡1500余人,进占秦砦、桃园地区。整编第47师进占黄水口、吕砦地区。此时,郭锡章将整编第3、第47师会攻定陶的计划,改为整编第3师进攻菏泽,整编第47师进攻定陶,这样该两师的间隔即由原来的75~10公里扩大到10~125公里。而其余各路国民党军分别被阻于东明西南、曹县以南和单县、城武以东地区,距整编第3、第47师达40~100公里。郭锡章当即决定乘徐州、郑州两路敌军钳形攻势尚未合拢,整编第3师已经疲惫,且与整编第47师间隔加大之机,于3日晨放手诱整编第3师冒进,并将战场由韩集西移大杨湖地区。待整编第3师进入预定战场后,右集团主力向南,一部由东向西攻击;左集团先楔入整编第3、第47师之间,然后主力由南向北攻击整编第3师,一部向南阻击整编第47师。

  3日下午,整编第3师第3旅被诱至大黄集,师部进至天爷庙,第20旅进至大杨湖;整编第47师进至三丘店、常路集以南。23时30分,晋冀鲁豫野战军左右两集团突然对整编第3师发起攻击,首先把攻击重点指向较弱的第20旅,同时以一部兵力佯攻和牵制其师部和第3旅。

  4日,整编第3师在飞机、坦克配合下顽强抵抗,晋冀鲁豫野战军仅歼其3个营。整编第3师师长赵锡田发觉已陷入重围,紧急求援。刘峙令其他各师驰援。4~5日,整编第47师企图由南面向整编第3师靠拢,被第3纵队阻于桃园地区;其余各师亦向整编第3师增援。

  5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向整编第3师发起全线猛攻,战至6日晨,于大、小杨湖地区全歼其第20旅,重创第3旅,并进逼其师部。中午,整编第3师师部与第3旅残部向南突围,晋冀鲁豫野战军于秦砦附近地区将其全歼,俘抵中将师长赵锡田。

  

周边村县

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后楼村

  鲁西南村庄,隶属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镇。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镇后楼村。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大举内迁中原,,清朝康熙十一年,张洪由大黄集至此立村,称张大庄,清顺治年间改为今名。其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辈出人才。

  宛朐县( 冤句一般指宛朐县)

  秦置宛朐县,亦作冤句、冤朐,汉因之。故城在今山东菏泽市牡丹区西南。西晋属济阳郡。北魏、隋属济阴郡。唐属曹州。宋改宛亭县,金圯于河。《史记·封禅书》:“黄帝得宝鼎宛朐,问于鬼臾区。”汉景帝封楚元王子执为宛朐侯,皆其地也。

  中文名称 宛朐 别 名 宛亭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济阴郡、曹州 地理位置 今菏泽市牡丹区境内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相关记载

  历史沿革编辑

  秦置宛朐县,亦作冤句、冤朐,汉因之。

  西晋属济阳郡。

  北魏、隋属济阴郡(治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

  唐属曹州(治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宋改宛亭县,金圯于河,故城在今山东菏泽县西南。《史记·封禅书》:“黄帝得宝鼎宛朐,问于鬼臾区。

  汉景帝封楚元王子执为宛朐侯,皆其地也。[1]

  相关记载编辑

  1、《史记·封禅书》

  其秋,上幸雍,且郊。或曰“五帝,太一之佐也,宜立太一而上亲郊之”。上疑未定。齐人公孙卿曰:“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卿有札书曰:“黄帝得宝鼎宛朐,问於鬼臾区。”[2]

  2、《史记·孝武本纪》

  其秋,上幸雍,且郊。或曰“五帝,泰一之佐也。宜立泰一而上亲郊之”。上疑未定。齐人公孙卿曰:“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

  ”卿有札书曰:“黄帝得宝鼎宛朐,问于鬼臾区。区对曰:“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筴(策),后率二十岁得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仙登于天。[3]

  3、《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高祖之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下方与。方与反,与战,却适。攻丰。击秦军砀东。还军留及萧。复攻砀,破之。下下邑,先登。赐爵五大夫。攻蒙、虞,取之。

  击章邯车骑,殿。定魏地。攻爰戚、东缗,以往至栗,取之。攻啮桑,先登。击秦军阿下,破之。追至濮阳,下鄄城。攻都关、定陶,袭取宛朐,得单父令。夜袭取临济,攻张,以前至卷,破之。击李由军雍丘下。攻开封,先至城下为多。后章邯破杀项梁,沛公与项羽引兵东如砀。自初起沛还至砀,一岁二月。楚怀王封沛公号安武侯,为砀郡长。沛公拜勃为虎贲令,以令从沛公定魏地。攻东郡尉於城武,破之。击王离军,破之。攻长社,先登。攻颍阳、缑氏,绝河津。击赵贲军尸北。南攻南阳守齮,破武关、峣关。破秦军於蓝田,至咸阳,灭秦。[4]

  4、《汉书·地理志》

  济阴郡,故梁。景帝中六年别为济阴国。宣帝甘露二年更名定陶。《禹贡》荷泽在定陶东。属兖州。户二十九万二十五,口百三十八万六千二百七十八。

  县九:定陶,故曹国,周武王弟叔振铎所封。《禹贡》陶丘在西南。陶丘亭。冤句。莽改定陶曰济平,冤句县曰济平亭。[5]

  5、《汉书·傅靳蒯成列传》

  信武侯靳歙,以中涓从,起宛朐。攻济阳。破李由军。击秦军亳南、开封东北,斩骑千人将一人,首五十七级,捕虏七十三人,赐爵封号临平君。又战蓝田北,斩车司马二人,骑长一人,首二十八级,捕虏五十七人。至霸上。沛公立为汉王,赐歙爵建武侯,迁为骑都尉。[6]

  6、《旧唐书·地理志》卷三十八

  冤句 汉县。武德四年,分县西界置济阳县,属杞州。贞观元年,废济阳,并入冤句。[7]

  7、《太平寰宇记》卷十三

  冤句县。西四十七里,旧十乡,今八乡。本汉旧县也。

  汉初属梁国,景帝时属济阴郡。后汉及晋同宋无冤句县。后魏复置,属郡不改。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曹州。煮枣故城。在县西北四十里。[8]

  8、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三

  冤句城州西南四十里。汉县,属济阴郡。冤,一作宛;句,音朐。景帝封楚元王子埶宛朐侯,是也。后汉仍属济阴郡。隋属曹州。唐因之。乾符初,黄巢倡乱于此。

  中和四年,李克用击黄巢,追至冤句而还。宋仍属曹州。大观二年,改为宛亭县。金时圮于河。《九域志》:冤句城,在州西四十五里。

  都关城,亦在州东北,秦县。汉初周勃攻都关、定陶,袭取冤句,是也。汉亦为都关县,属山阳郡,后汉省。[9]

  9、杨守敬 《水经注疏》 卷八

  《郡国志》曰:冤朐县有煮枣城,即此也。[10]

大杨湖

鲁西南村庄,隶属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镇。初,杨姓人士定居于此,明朝时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大举内迁中原,杜氏家族来此繁衍生息,今占据村庄人数主流,后又有王姓入居。其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辈出人才。解放后,木板生意渐具规模,家庭作坊流行至今,村中日渐富足,昔时凋敝,渐行渐远。

220国道大黄集镇驻地东行约3公里,就到了大杨湖村。在大杨湖村村头竖立着一块村名碑。村名碑的正面书有“大杨湖村”几个大字。碑的背面刻有村名的来源:明永乐年间(1402年-1424年),杨氏由曹县迁此建村。1946年,著名的大杨湖战斗就在此爆发。村名碑上的记载和该村的《杨氏家谱》上的记载基本吻合。据《杨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杨氏世祖杨成由曹县徐圈前来建村,因地处灉水和汜水之间,以河为湖,取名镇杨湖。明正德年间,杜姓和王姓先后迁入,议商改村名为大杨湖。

解放战争时期,大杨湖村因发生过著名的大杨湖战斗而名闻天下。因电视剧《亮剑》的热播,该村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因为指挥这场战斗的指挥员就是王近山将军,而王近山就是《亮剑》的主人翁李云龙的生活原型之一。进入该村中心街,街两边到处存放着桐木板。原来该村目前是大黄集镇重要的桐木拼板加工基地,村中80%的家庭从事桐木加工生意。村民王昌银介绍,该村共有村民1500多人,杜姓村民约占三分之二,其他姓氏有杨姓、王姓、戴姓、郭姓等。 采访中,记者见到一位须发俱白的老人。老人姓杜,名遂容,今年93岁,是村中最高寿的老人。杜遂容老人告诉记者,“大杨湖村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那场残酷的战斗。”曾经经历过大杨湖战斗的杜遂容老人忆起当年,心潮澎湃。

历史沿革

1946年8月下旬,国民党出动14个整编师共38万人的强大兵力,向晋冀鲁豫解放区发动进攻。当时刘邓大军刚刚打完陇海战役,人困马乏,粮弹两缺。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刘伯承、邓小平决定集中现有兵力,首先歼灭孤军冒进、占领革命根据地大杨湖村的敌整编第三师,一举扭转我军在中原地区的被动局面。在刘、邓首长主持召开的各纵队司令员参加的作战会议上,时任六纵司令员的王近山主动要求担任主力,并勇立军令状。王近山慷慨领命,率部直扑整三师师部所在地——大杨湖。当年的大杨湖村是一个仅有2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经过一场残酷的较量,王近山攻克了大杨湖,全歼敌三师,活捉师长赵锡田。杜遂容老人说,“大杨湖战斗前,乡亲们都躲了出去,战斗结束后,我们才回家。可是回到家之后,我们才知道,全村的房屋全部毁于战火,村里到处是死尸,光敌人的尸体就抬了三天。”

马姓家谱介绍

宗族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大特征,家谱(又称族谱)则是宗族文化的重要体现。

一部优秀的家谱,记录着一个家族的发源、发展及流布的历史。

马氏家谱,正是一部部马姓家族的发展史,是一部部维系马姓家族的圣物。

修谱

中华民族有着追源寻根的优良传统,表现在国家中,便是重修史书,表现在家族中,便是重修族谱,视修史、修谱为不朽之伟业。

家谱的渊源,一般推于《周官》,然而事实上,《世本》便是我国谱牒的最早著作,司马迁的《史记》就取法于此。

历史上的马姓,与中国广大族姓一样,非常重视本族历史的编修。

最早的马氏家谱修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是,作为汉代的名门望族,马姓在东汉时已有家乘谱牒。

唐宋之际,谱牒之学大兴,加之马姓名人辈出,马氏修谱也蔚为大观。

明清之际,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马氏修谱更至 ,甚至一些少数民族马姓也开始兴修家谱。

例如道光年间辽宁满族马佳氏(后改为马姓)修有《马佳氏族谱》,同治年间云南玉溪 马氏修有《玉溪龙门马氏宗谱》。

解放后,大陆马氏曾一度停止修谱,而港台地区仍然流行。

最近几年,大陆马氏又开始续修、整理家谱。

历来马氏都非常重视修谱,并且将家谱视为维系整个马姓家族的圣物,这在马氏家谱的序文中一般都有体现。

例如,每次修谱都先注明受领人的姓名,开列谱牒部数。

同时,又非常重视族谱的收藏保管,要求子孙不得胡乱涂改,不能让虫鼠咬蚀,更不能出典等,否则严惩不贷。

修谱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修谱的意义和作用,一般的马氏家谱都有详细说明。

《锡山马氏修谱序》写道:“圣人别礼莫重于宗族,宗族之辨,莫详于谱书,谱书之传,莫大乎宗法门”“祖宗之传,叙人道之本也。

古者系出支录、小史之官,所以定世次、辨昭穆,俾后之子孙知其宗族之所由来,亲疏之所由别,敦本以序繁,莫善于谱矣。

”同时,又讲了不修谱的危害:“后世谱牒不修,而宗法不讲,数传以下,遂相视如途人,焉能厚宗族而追崇其祖也哉。

由此可见,马氏修族谱是在宗法制度败坏后所采取的一种挽救宗法礼法、维系血统纯正的措施。

有了族谱,就可以区别、分明自己属于马氏的哪一宗、哪一支,从而就不会乱认祖先。

正如扶风《马氏修谱序》称:“今日之举,亦惟宗其宗而无冒他人宗,祖其祖而无舍自出之祖,斯免不仁不之讥矣。

”修谱时必须“考古而征先,信今传后”。

因为“非其裔也强授之不智,得其而故弃之不仁”。

《马氏宗谱原序》更概括“马氏谱牒”的作用为“系所生以尚嫡也,明穆以尚祖也,序长幼以尚齿也”。

家谱体例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和苏洵都倡修族家乘,他们不仅亲自编写了本姓的族谱,且提出了编写族谱的体例和方法,并逐成为后世修谱的规范。

马氏家谱于欧、苏体皆有所采,或者干脆将两种融合。

如暨阳扶风马氏宗谱》采用苏洵“谱法”,“凡子而后得为谱,为谱者皆存其高祖,而迁高祖之父”,用“小宗之法”,即只记五。

《锡山马氏统谱》则采用欧阳修“谱法”,而自可见之世,印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别自为世”。

原则上是以远近、亲疏为别,乙远者、疏者略之,近者、亲者详之”。

马氏家谱采用欧、苏两种谱法,但不是单的模仿、套用,而是结合马姓的家规、族等具体情况而有所变通,这就形成了独特马姓家谱编写凡例。

如《暨阳扶风马氏宗凡例》有20条,其一说:“系图为谱之纲,传为谱之目。

凡有官爵者,制诰敕论等文当备载于谱首,无官爵者,生配、死葬、序赞、传文亦宜附载于后,俾后之子孙得有所观法而兴起焉。

”其四说:“总图五世一提者,仿苏老泉遗式;盖取五世,外亲尽之义也。

”其五说:“各派复为旋图,以引其传者,盖取曾南丰式,为分别小宗之义,明亲疏也。

对于哪些族人不能入谱,马氏家谱一般都有明确规定,这通常与其家规、家法密切相关。

如《暨阳扶风马氏宗谱凡例》规定:“子孙为僧道者,不列行第,不登图叙,以其外宗族,而趋异端也。

”“子孙有过恶、训诫不悛者,会众声罪,谱削其名,以其玷宗祖也;如能改进,则复之。

”“同族结婚,即同族同谱者,风化攸关,应禁入谱。

”“某子配合某氏,已经结婚者,倘某子亡故,某氏转配族人,则不论尊卑、适合与否,一概不得入谱。

”不得入家谱,也就相当于赶出族门,这对于重根崇源的中国人来记,走臭大的耻辱与惩罚。

马家家法之严,由此亦可见一斑。

马姓 详见 马国栋

马姓家谱介绍

家谱体例分类

各家马氏家谱体例分类不一,内容详略也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大同小异。

一般的马氏族谱都有以下内容:谱名、谱序、目录、凡例、恩荣录(敕诰)、遗像及像赞、五服图、家规家法、宗支世系、谱系本纪、仕宦为官记、家传、祠宇、坟茔、艺文、族产、派语、后跋、领谱字号等,有的还包括马氏聚集地图,如《会稽马氏家谱》附有马氏集中的吴融村的村图。

谱名即家谱的名称,一般写在家谱的封面,内容也各不相同。

马氏族谱一般称作“马氏(家)族谱”、“马氏家谱”,或者“马氏家乘”、“马氏宗谱”,也有的称“马氏统谱”、“马氏通谱”、“马氏统宗谱”或“马氏支谱”。

有的还详细注明地域、分支或堂号,如《京江马氏宗谱》、《崇伦堂马氏宗谱》。

谱序是族谱中极富文史价值的部分。

一部族谱往往有多篇序文,往往由本族名人或与本族有渊源的学者、名流,或者政界要人撰写。

其内容或论族谱之重要意义,或述本族修谱的历史及本次修谱的缘起经过,或记本族姓的源流、分布。

因此,谱序往往是族谱之“目”,是本家族历史的凝缩,同时,又常常是一篇篇散文佳作。

凡例是族谱的编纂体例,从中可以看出修撰者的谱学思想、修谱方法,甚至家规家法等。

如前所述,马氏家谱大多采用欧阳修、苏洵“谱法”,并结合本家族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变通,于是形成了马姓独特的宗谱编写体例。

像赞,往往附于本族名人画像后,多由著名学者、社会名流或本族亲友题写,内容多概括评价此人功绩及一生。

例如《马氏统》中马援的像赞由马家外甥郑禹题写,全文如下:“经籍深富,辞理遐亘;浩如江海,郁若昆郑。

”马融的像赞亦由郑禹题写,内容如下:“妙极生知,睿哲惟宰,精理为文,秀气成来。

”此外,“后周平南将军山阳侯”像赞由朱熹题写,“宋祭酒止蕃公”像赞由文天祥题写,“唐中书令宾王公”像赞由韩愈题写,“宋丞相正惠公”像赞由文天祥题写,“宋左丞相碧梧公”像赞由谢枋得题写。

世系,是族谱中最主要的内容,它同族谱中的“家传”,往往可以补正史之不足。

例如从《马氏统谱》世系中可知马周为马援第十一世孙,马燧为马周第五世孙,马知节为马周十八世孙,马廷鸾为马周二十一世孙。

但是,由于修谱时人们往往拉拢、靠近本姓名人以抬高自己一支,因此家谱中的“世系”、“家传”也有失实之处。

马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对联

具王佐才,筑砦钓渭;

步隐沦躅,授业著书。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典出唐代银青光禄大夫马周,字宾王,茌平人。

嗜学,善《诗》、《春秋》。

武德中辅州助教。

不治事,去职,筑砦钓渭,后被重用。

下联典出宋代承事郎马端临,字贵与,栾平人。

咸淳中漕试第一,博极群书,以荫补承事郎。

元初起为柯山书院山长,终台州学教授。

所著《文献通考》,贯穿古今。

高堂设教,绛帐授徒;

云台列像,铜柱标功。

——庄温英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典指东汉•;;马融,授徒时,施绛纱帐授生徒。

下联典指东汉•;;马武、马援。

马武佐光武帝中兴, 其图形绘于云台阁;马援征交趾,立铜柱表功。

乌威圣德,万古流芳英烈将;

玉面神光,千秋垂泽崇仁军。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此联为清代乌面将军马信庙联。

马信,原是郑成功的一位部将,陕西人。

到台湾后,进驻彰化县之燕雾上堡(即今陕西村),后不幸阵亡。

后人为他立庙祭祀。

庙在今台湾漳化县秀水乡陕西村。

设绛帐以授生徒,白眉继烈;

铸铜标而载功绩,青海重光。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典指马融和马良。

马融字季长,东汉茂陵人,历官郎中、武都南郡太守、议郎。

博学高才,为当时通儒,常有生徒讲学,身后列女乐。

著有《三传异同说》,注经籍多种。

马良,字季常,三国时蜀汉宜城人,兄弟五人都有才学,名字中都有个“常”字,马良眉中长有白毛,当地民谚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曾随刘备任从事、侍中。

下联典指马援和马腾。

马援字文渊,东汉茂陵人,少年时即有大志,先跟王莽,后归光武帝。

隗嚣据陇西叛乱,马援用米垒成山谷,为光武帝指画形势,得以破隗嚣。

后因功拜伏波将军。

率军南征,平定交趾,立铜柱以表其功,封新息侯。

马腾字寿成,马援后人。

灵帝末年,青海氐羌族叛乱,马腾 从军,因征战有功,拜前将军,封槐里侯。

铜柱堂、宝善堂、驷德堂,诸支挺秀;

扶风郡、临安郡、华阴郡,各郡争芳。

——庄温英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全联典指马姓的名郡和名堂。

铜柱今犹未倒,愿吾宗后裔继承,再镇边疆传祖迹;

绛帷长可宏开,喜尔辈生徒环立,重披古典讲儒经。

——马季常撰马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肥西县程店马氏宗祠联。

全联典出马援、马融事迹。

以激励后人。

马姓宗祠七言通用对联

远浦帆归曲致远;

长春留引经季长。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嵌入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名字。

下联典指东汉经学家马季长,在联尾嵌入季长之名。

骨气乃有老松格;

神妙直到秋毫颠。

——马曰璐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此联为清代诗人马曰璐(约康熙、乾隆时人)撰书联。

马曰璐、字佩兮、江苏省江都人。

有《南斋集》。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马寅初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此联为当代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1882-1982)自题联。

马寅初,浙江嵊县人。

著有《新人口论》等。

夫人卖饼得夫婿;

皇后含饴弄子孙。

——庄温英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典出唐初大臣马周。

曾听善相术的袁天纲说:“京城里 有个卖饼的女人,以后当有大富贵。

”后来果然应验。

下联典出东汉明帝皇后马后,大将马援之女,以贤德闻名后宫,从不因私干涉朝政。

元曲大家名致远;

科班一帜艺连良。

——庄温英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嵌入元代戏曲家马致远。

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下联嵌入当代京剧艺术家马连良。

9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受业于叶春善、蔡荣桂、等。

10岁登台,演出《定军山》等剧。

出科后向孙菊仙、贾洪林、刘景然诸名家学习,并 吸收余(叔岩)派艺术之长,经长期艺术实践,发展为独树一帜、风格卓异的马派艺术。

族谱:族谱是记录家族成员间血缘关系的簿书。中国人很早就对家族世系有详细的记录。据史载,国史、方志、谱牒都肇始于奴隶社会的西周时代。族谱有其重要的社会、政治功能,儒家学说的宗旨就是用“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规范维系家庭关系,通过家庭的稳定以调节社会的道德秩序,取得全社会对皇权的忠顺。所谓“三纲”,君臣、父子、夫妻也。因此一个社会就由国家、宗族和家庭三个秩序层次构成。一个国家若要寻求稳定,家庭和宗族的管理就十分有效和有用。于是族谱和氏姓、郡望、堂号等姓氏文化的其它内容一样,成为宗法制度的重要条件。所以说族谱缘起的历史条件,是宗法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在文明开始发达的周代掌握文化的王族阶层就有需要开始编纂族谱,以明确自己家族成员的血统及等级,以致编族谱成为他们的特权。至东汉恒帝,“诏责太邱长呈家状姓谱,以齐贵贱之由来,品源流之优劣,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从而促使全国望族竞相修谱。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完全以门第高下作为做官大小的标准。士族成为社会上层,统治了整个社会,门阀保证保证了士族成员的社会政治地位、仕途和家族的势力,使社会产生对士族的崇拜。士族就是采用族谱来表明自己纯正的贵族血统,国家也严格考查士族的族谱来取士命官,因而修谱是士族的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社会对族谱修订有严格的规定,寒族以致很难冒入豪门。到唐朝,这种门阀制度仍然十分重要,但唐朝统治者较为开明,为了招揽国家可用之才,采用了科举取仕的制度,寒族得以进入高级领导层,门阀制度才在门阀官僚阶层与寒族官僚阶层的斗争中逐渐衰弱。随着唐朝的灭亡,士族门阀在农民起义的屠杀之下更加迅速衰落,族谱失去了政治功能,谱学渐渐式微,至北宋,谱学又重新兴起,却又成为滥觞,修撰族谱成为民间一件平常的事情,国家社会也无法再严格管理,而出现宗族为光耀门楣,往往不顾事实,找一个名人作自己的祖先,混淆了历史真实。年代久远后,再也很难辨识事实之真相。其实在门阀制度十分严格的魏晋南北朝也已出现伪造族谱的现象,掌握特权的寒族就想方设法修改族谱使自己的家族摇身变得高贵,而在后世民间伪造族谱的情况那就更严重。

族谱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目录、谱序、谱例、姓氏源流、先祖考辨、先祖图像、像赞、世系表、恩荣、人物传记、坟墓图、族产、祠堂图、五服图、祭祀图、艺文著述、家规族约、宗族礼仪、契约文书、书院义塾、后跋、领谱字号、杂录等等。当然,各家各种族谱的内容有详有略,并非每种族谱都有上述内容。族谱的研究基本上可以涉及到以下几方面:一、 族谱与移民史研究;二、族谱与历史人口研究;三 族谱与社会史研究。当然族谱也有其局限性,伪造祖先世系就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另外,家谱所记载的内容,从本质上说都属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或家族上层,与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更难于代表家族的底层、内部的实际。一般的家谱无不扬善隐恶,如果不了解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我们必须客观实际地对待族谱的资料,不能以之为事实之全部。

关于推进特色村庄规划建设工作的函(含附件)

关于推进特色村庄规划建设工作的函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根据魏书记在泗阳县李口镇八堡村等村庄调研时要求,现将近期特色村庄规划建设工作有关要求函告如下:1建立特色村庄名录库。我局已根据村庄布局规划成果,在第一批特色村庄名录的基础上梳理了第二批特色村庄名单(初稿),近期将上报市政府予以公布。请贵县(区)结合实际情况对第二批特色村庄名单(初稿)研提意见、补充完善相关内容,确保名单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2明确近期启动的试点。根据市领导要求,请贵县(区)在第一批、第二批特色村庄名录中选择特色村庄开展规划建设工作,其中生态经济示范镇中必选一个特色村庄。请于6月29日(周四)下午下班前将第二批特色村庄名单意见和选择的试点名单纸质稿(加盖公章)和电子稿一并反馈至我局。此函。(联系人:李敏;联系电话:84387020;传真:84387255;电子邮箱:sqczc@163com)附件:1第一批特色村庄名单2第二批特色村庄名单(初稿)宿迁市规划局2017年6月26日

附件1宿迁市第一批特色村庄名单

县区 乡镇 村名 特色类型 小计

沭阳县 茆圩乡 厚邱村 历史文化型 11

潼阳镇 臧墩村 历史文化型

万匹乡 蔡庄村 历史文化型

贤官镇 鲍庄 历史文化型

新河镇 举人圩 历史文化型

周圈村 历史文化型

堰头村 经济产业型

颜集镇 花晏村 历史文化型

堰下村 经济产业型

庙头镇 聚贤村 经济产业型

冷庄村 经济产业型

泗阳县 穿城镇 史楼村 历史文化型 9

三庄乡 夫庙村 历史文化型

临河镇 云渡村 历史文化型

城厢街道办 南园村 历史文化型

卢集镇 成河村 水网风貌型(生态特色)

爱园镇 倪圩村 水网风貌型(生态特色)

高渡镇 高湖村 经济产业型

李口镇 八堡村 水网风貌型(生态特色)

众兴镇 杨集村五组 历史文化型

泗洪县 梅花 赵庄 历史文化型 8

上塘镇 垫湖村 历史文化型

双沟镇 下草湾村 历史文化型

石集乡 柳山村 水网风貌型(生态特色)

峰山乡 时庄 水网风貌型(生态特色)

黄岗村 水网风貌型(生态特色)

龙集镇 应山村 历史文化型

尚咀村 经济产业型

泗洪县 天岗湖乡 大陈咀 水网风貌型(生态特色) 2

半城镇 穆墩岛 经济产业型

宿城区 龙河镇 桥庄 水网风貌型(水圩庄台特色) 11

窑庄 水网风貌型(水圩庄台特色)

同安里(乱庄) 水网风貌型(水圩庄台特色)

双蔡 水网风貌型(水圩庄台特色)

洋北镇 后张圩村 水网风貌型(水圩庄台特色)

何洼村 水网风貌型(水圩庄台特色)

大陆庄 水网风貌型(水圩庄台特色)

王官集镇 唐圩村 水网风貌型(水圩庄台特色)

朱海村 水网风貌型(生态特色)

蔡集镇 牛角村 水网风貌型(生态特色)

蔡集镇 月堤湖 水网风貌型(生态特色)

宿豫区 来龙镇 陵园村 历史文化型 5

新庄镇 陈墩村 历史文化型

仰化镇 复隆村 历史文化型

关庙镇 陆相村贵堂组 水网风貌型(生态特色)

顺河镇 林苗圃村 经济产业型

湖滨新区 皂河镇 街东\街西村 历史文化型 3

孙柳村 水网风貌型(水圩庄台特色)

黄墩镇 李甸村 水网风貌型(水圩庄台特色)

洋河新区 郑楼镇 古城村 历史文化型 1

合计 50

附件2宿迁市第二批特色村庄名单(初稿)

县区 乡镇 特色村庄名称行政村(自然村庄) 特色类型 特色资源 小计

沭阳县 悦来镇 枣林村(红草圩) 历史文化型 古墓 8

茆圩乡 茆圩(小官庄) 经济产业型 草莓种植

扎下镇 明庄村(王庄) 经济产业型 生态旅游

西圩乡 郝庄村(郝庄) 生态特色型 /

刘集镇 桥南村(周圩) 经济产业型 /

万匹乡 银杏村(花园庄) 经济产业型 /

沂涛镇 沈集村(沈集街) 历史文化型 古街道

塘沟镇 王华村(街中) 历史文化型 烈士王华故居

泗阳县 众兴镇 大兴社区(大兴) 经济产业型 木业 9

二桥村(徐庄村) 经济产业型 农家乐

来安街道 东和平村(东和平) 历史文化型 红色文化(吴大园烈士墓)

张束村(张集) 生态特色型 名树古木(古银杏树)

姜丰村(姜集) 经济产业型 传统集市

史集街道 凌城村(邵庄) 历史文化型 凌城遗址

程道村(程道) 历史文化型 程道口战役

王集镇 跃进村(跃进) 经济产业型 粉丝、木材

武集村(武集) 经济产业型 木材、花卉

县区 乡镇 特色村庄名称行政村(自然村庄) 特色类型 特色资源 小计

泗阳县 王集镇 花园村(花园) 经济产业型 花卉种植 20

刘湾社区(刘湾) 生态特色型 水网型

徐渡村(徐渡) 经济产业型 畜禽养殖

梨树村(梨树) 经济产业型 山羊养殖

新袁镇 于湾村(吴庄) 经济产业型 山羊养殖

马庄村(后堆) 生态特色型 水网型

三岔村(三岔) 历史文化型 美食文化

裴圩镇 营顶村(水营庄) 经济产业型 秋葵

和平小区(和平村) 经济产业型 菌菇

新四村(新四) 历史文化型 红色文化

陈集村(陈集) 历史文化型 百年老树

黄圩居委会(黄圩) 历史文化型 百年老树

爱园镇 松张口(松张口社区) 历史文化型 松张口战役

爱园村(东园) 经济产业型 果树基地

李口镇 农李村(农李人家) 生态特色型 水网型、传说

罗圩村(罗圩) 经济产业型 山羊养殖

谭坝村(谭坝) 经济产业型 渔网

高渡镇 高集村(大庄圩) 经济产业型 有机稻米

周岗嘴村(周岗) 经济产业型 水产养殖、有机花菜

南大滩村(尤嘴) 经济产业型 水产养殖

县区 乡镇 特色村庄名称行政村(自然村庄) 特色类型 特色资源 小计

泗阳县 张家圩镇 大元村(大元) 历史文化型 回民村 12

穿城镇 油坊村(尹庄) 经济产业型 水蛭养殖

河北村(河北) 经济产业型 木材加工

八集乡 六塘村(六塘) 历史文化型 学成庙、特色产业雪菜

双桥村(双桥) 经济产业型 花生基地

南刘集乡 花井村(花井) 历史文化型 /

三庄乡 毕滩村(程道口) 历史文化型 /

槐树村(槐树) 历史文化型 /

黄徐村(王老庄) 历史文化型 /

黄徐村(唐王庄) 历史文化型 /

里仁乡 朱家圩村(圩东) 经济产业型 /

庄圩乡 水庄村(水庄) 生态特色型 /

泗洪县 梅花镇 凤墩村(韩井) 8

川城村(川城)

前老居委会(塘怀新村)

段庄村(高圩康庄小区)

归仁镇 七里村(大张庄)

七里村(七里庄)

江桥村(新村)

张宅村(董圩子)

县区 乡镇 特色村庄名称行政村(自然村庄) 特色类型 特色资源 小计

泗洪县 归仁镇 潘山村(后潘山) 20

大口村(大口子)

青阳镇 顺河村(顺河集)

宏伟村(大陈庄)

侯路居委会(朱庄)

汴河居委会(汴河小区)

秦沟村(花园)

后陈居委会(后陈小区)

朱湖镇 苗圃村(河西)

新行村(新行)

新行村(新行小区)

臧桥村(臧桥)

臧桥村(小区)

太山村(下行台)

吴湾居(小洪庄)

孙园镇 中洼村(小朱庄)

洋井村(洋井集中居住区)

上塘镇 马巷村(赵庄)

大周村(四朱庄)

大周村(小杨庄)

县区 乡镇 特色村庄名称行政村(自然村庄) 特色类型 特色资源 小计

泗洪县 上塘镇 胡桥居(大李庄) 20

瓦坊居(魏瓦坊)

瓦坊居(张庄)

桑园村(桑园社区)

大向村(大向庄)

向阳居(小吉庄)

郑集村(郑集社区)

石庄村(西石庄)

双沟镇 双淮村(双淮新村)

魏营镇 豆冲村(沙冲)

刘营村(刘营小区)

四河乡 潼河村(潼河)

中潼村(中潼新村)

养殖一场(潘大庄)

淮胜村 (淮胜四组)

天岗湖乡 漴潼村(漴潼)

沈行村(夏咀)

姚宋村(后宋)

潘岗居委会(大潘岗)

瑶沟乡 瑶沟居(桂湾)

县区 乡镇 特色村庄名称行政村(自然村庄) 特色类型 特色资源 小计

泗洪县 瑶沟乡 崔庄村(小胡庄) 20

大庄居委会(大庄)

峰山乡 塔河村(塔河)

张郭村(张郭村)

金锁镇 沈庄村(南许村)

白庙村(白庙)

太平镇 许台村(许台村三组)

洋沟村(洋沟五组)

香城村委会(香城康居小区)

周咀村(赵庄)

界集镇 安东村(安东)

姬楼村(姬楼)

王滩村(王滩)

山头村(前韩庄)

颜圩村(徐庄)

黄泥村(裴王庄)

杜墩村(丁岗)

曹庙乡 武岗村(陈庄)

毕沟村(老孙圩)

朱家岗(朱家岗)

县区 乡镇 特色村庄名称行政村(自然村庄) 特色类型 特色资源 小计

泗洪县 曹庙乡 瓦庙村(东湖家园) 19

梨园村(梨园新村)

陈圩乡 马浪湖林场(马浪湖一组)

顾北村(城北小区)

刘宋村(刘宋小区)

张秦(张敦)

大王村(大王庄)

祖姚村(祖姚小区)

穆庄村(谢庄新苑)

渔沟村(小鱼沟)

城头乡 周台村(周台居住区)

林业四场(林业四场)

迎湖示范园生活区(迎湖村二组)

临淮镇 洪胜村委会(洪胜村)

半城镇 安河口(安河口村二组)

车门乡 王沟村委会(陈圩子)

马公村(马公店)

大刘居委会(车朱庄)

团结村委会(团结村委会)

宿豫区 仰化镇 保祥村(卢庄) 1

县区 乡镇 特色村庄名称行政村(自然村庄) 特色类型 特色资源 小计

宿豫区 仰化镇 同义村(卜南庄) 自然风貌型 油菜花种植 10

大兴镇 卢集村(项庄) 历史文化型 项式家族聚居地

丁嘴镇 登山村(吴庄) 经济产业型 金针菜

周夏村(周庄) 历史文化型 历史建筑

陆集镇 陆集居委会(陆庄) 经济产业型 芦蒿种植

侍岭镇 吴圩村(圩里) 历史文化型 烈士陵园

新庄镇 朱瓦(杜庄) 经济产业型 自然风貌

朱瓦(朱瓦) 经济产业型 自然风貌

曹集乡 小岭村(花园) 经济产业型 蔬菜水果

保安乡 东张圩村(后场) 历史文化型 南墩遗址

宿城区 耿车镇 刘圩村(刘圩) 自然风貌型 村庄风貌 10

大众村(蔡庄) 经济产业型 木质家具制作、电子商务

埠子镇 肖桥(胡宅) 经济产业型 经济产业

破圩(破圩) 自然风貌型 村庄风貌

街南(秦庄) 经济产业型 蚕丝

龙河镇 董王(龙井组) 历史文化型 高跷文化

中扬镇 岭桥村(北五) 历史文化型 回民聚居地

陈集镇 苗庄村(后韩) 历史文化型 饮马潭

王官集镇 苗圩村(苗圩) 经济产业型 花木种植

尹黄村(尹黄) 经济产业型 花木种植

59

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关于推进特色村庄规划建设工作的函(含附件)

关于推进特色村庄规划建设工作的函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根据魏书记在泗阳县李口镇八堡村等村庄调研时要求,现将近期特色村庄规划建设工作有关要求函告如下:

1建立特色村庄名录库。我局已根据村庄布局规划成果,在第一批特色村庄名录的基础上梳理了第二批特色村庄名单(初稿),近期将上报市政府予以公布。请贵县(区)结合实际情况对第二批特色村庄名单(初稿)研提意见、补充完善相关内容,确保名单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

2明确近期启动的试点。根据市领导要求,请贵县(区)在第一批、第二批特色村庄名录中选择特色村庄开展规划建设工作,其中生态经济示范镇中必选一个特色村庄。

第 1 页

请于6月29日(周四)下午下班前将第二批特色村庄名单意见和选择的试点名单纸质稿(加盖公章)和电子稿一并反馈至我局。

此函。

(联系人:李敏;联系电话:84387020;传真:84387255;电子邮箱:sqczc@163com)

附件:1第一批特色村庄名单

2第二批特色村庄名单(初稿)

宿迁市规划局

2017年6月26日

附件1

大黄集由来及历史

(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这个,但是看在我辛苦整理手打没有直接抄百科的份上,求采纳!!!((٩(//̀Д/́/)۶))你不会真的无视我吧。)  ps...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