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司马懿的全部资料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5浏览:1收藏

要司马懿的全部资料,第1张

  简介: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属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相关评价:司马懿为人“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曹操知其“有雄豪志”晋明帝时,王导侍坐,晋明帝问起晋前世得天下的具体情形,王导不加隐饰地叙述了司马懿创业时的业绩和种种残忍手段,又说起司马昭在高贵乡公时的所作所为,晋明帝大惭,把脸埋覆在床上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房玄龄: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有符于狼顾也。

  孙权:司马懿善用兵,所向无前。

  曹操: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曹植:魁杰雄特,秉心平直。威严允惮,风行草靡。在朝则匡赞时俗,百僚仪一;临事则戎昭果毅,折冲厌难者,司马骠骑也。

  吴质:骠骑将军司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也。

  杨俊:此非常之人也。

  文钦: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讬之任。懿戮力尽节,以宁华夏。

  崔琰:聪亮明允,刚断英特。

  司马懿对别人的评价,比较经典的就是他评价司徒王朗被诸葛亮骂死时说:王朗空有满腹经纶,却是鸡肠鼠肚之辈,区区几句恶语都容不下,怎么能成就大事?

  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对诸葛亮有两句经典评价

  1、天下奇才也

  2、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其他时候每当发生什么事司马都要感慨一番,就像我们更新微博一样,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了

三国时期的世家大族论起家谱来基本上都可以上推到轩辕黄帝时期,司马懿的家谱你完全可以看东晋西晋的皇室谱系,只于现代的你难道认为是司马家还可以传承下来吗?早就在晋朝灭亡时就被斩尽杀绝,要知道晋朝是被军队的权臣政变篡位的,皇族的人还能活下来?

司马家族篡魏,用了整整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祖孙三代人,费尽心机,全靠诈力、屠杀、灭族甚至弑君获取。

一、司马懿铺路

司马懿能历仕曹魏四代,两朝托孤重臣,这不仅在三国时期,或许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也很少见。史评司马懿为人’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晋书·宣帝纪》,曹操知其’有雄豪志’《晋书·宣帝纪》。司马懿能成为一代权臣,第一是聪明睿智、善谋奇策、能忍耐、善伪装。城府极深,会装孙子,这也是他最突出的’才能’,使他能够在一次次的波谲云诡的斗争中逃过劫难。第二是能活,活到了’古来稀’73岁高龄。他从22岁被曹操所赏识开始,在曹魏集团中精心运作超过50年,熬死了曹家祖孙三代人。

二、分析司马懿如何篡魏的几个阶段:

在曹操、曹丕时期,他是既没贼心、又没贼胆。特别是面对枭雄曹操碾压之优势,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以保命为主,就是做梦都不敢奢想,只是勤于职守,废寝忘食;曹丕时期,因与曹丕关系密切,并受到曹丕的信任,基本上性命无忧,那就继续装 ,循规蹈矩,乖乖的做一个忠臣;曹叡时期,面对有着祖父曹操遗风,英武过人,把权利运用到极致的新主人,他仍旧是心怀恐惧、忌惮心里,依然循规蹈矩,忍耐韬晦,丝毫不敢有非分之想。

当征东大将军曹休、中军大将军曹真死后,他才有了出头露脸的机会,开始与诸葛亮对峙,并采取缩头乌龟战术,熬死了诸葛亮,升任太尉。后镇军大将军陈群病逝,曹丕托孤的四个顾命大臣死了三个。随着权利的膨胀,只剩下司马懿一个托孤重臣之时,他开始有贼心了,但因曹睿才智过人,而且曹氏宗族势力依然庞大,曹魏集团爪牙在朝堂盘根错节,所以其仍旧不敢有贼胆。

司马懿高祖为司马钧,汉安帝时为征西将军,曾祖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司马防为京兆尹。正如司马懿之孙司马炎所说:「本诸生家,传礼来久。」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曾一度拒绝他的授予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睿。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乘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死。265年,司马懿次子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追尊司马懿为高祖宣帝。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攻曹仁於樊城(今湖北襄樊市),当时大雨令汉水暴涨,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大水淹没,于禁被俘,庞德被斩,曹操欲自许昌迁都避关羽锋芒,司马懿、蒋济等劝阻,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坐大,可联合孙权牵制关羽。孙权果然因为觊觎荆州而袭击关羽后方。

司马懿於太和五年(231年)、青龙二年(234年)曾两度亲自率兵抗击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司马懿采取据险坚守,蜀军果然粮尽而自退。诸葛亮这两次的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在此之后,司马懿成为曹魏政权的中流砥柱,地位日益提高。

司马懿的军事才略还表现在孟达叛魏事件上。孟达原为蜀汉降将,曹丕命他守新城(今湖北房县)。丕死,达欲叛魏归汉。司马懿知道消息后,一方面写信安抚孟达,一方面潜军进讨,仅用8天行军1200里。孟达给诸葛亮信中认为司马氏来兵需要一个月时间,所以当司马懿提前二十多天赶来时,完全打乱了他的叛乱部署。后来司马懿仅用16天,就破上庸,斩孟达。

另外,司马懿还有破辽东公孙渊的战绩。

司马懿曾向曹操建议屯田制,但曹操采纳后很快就死去了(曹操死前已有屯田制),所以事实上屯田制(尤其是军屯)的推广在曹丕时期。曹魏军屯其主要基地设置在和孙吴、蜀汉对立的地带(淮河南北以及上邽、长安、槐里、陈仓等地),而这里基地的开创都和司马懿有关。青龙三年(236年),关东饥荒,司马懿调五百万斛粟运往洛阳,足见关中存有大量粮食。 青龙元年(233年),司马懿兴修水利,而「开成国渠,自陈仓至槐里筑临晋陂,引汧洛溉舄卤之地三千余顷」。

知道司马懿也是从家户喻晓的三国诸葛亮的故事里面听到的,虽他与诸葛亮周旋多年,终于拖死千古一相,实在是不得了,在历史上也应留有他一席之地,但无论百姓还是历史学家都不愿意谈及此人,顶多是对军事感兴趣的人从军事角度对他进行了一定的肯定但历史上的经典之战又一个也不与他沾边,就是对付蜀军的进攻也大都打的是防御和消耗战,当然蜀国国小力弱是拖不起的大概所有人都记住了五朝十六国的一代枭雄石勒那句雄爽豪迈的话:"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白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父子,欺负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但司马懿终究是比不过曹操的,面对的问题不如曹操之难,建立的功业不如曹操之大,而曹操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影响更不是司马懿这个武夫所能比拟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用现代的话来说,那时他也是伺奉曹家三代功勋卓著的"老一辈革命家",他老年诈病,雷霆一击灭了曹氏政权的擎天柱曹爽的全家,打一个擦边球,这最高权力就如同囊中之物,手到擒来这在封建社会这个大背景下也的确不容易

尽管有诸葛亮与司马懿斗智斗勇留下来的千古绝唱的"空城计"还有那"死诸葛走生仲达"这样出神入化的传说,当然民间还有另外的说法,据司马懿的后人说,那次诸葛亮演“空城计”,其实被司马懿识破了,当时没有杀进去,而是选择撤退,并不是畏惧,是心中另有盘算,以司马懿的聪明,那能算不出诸葛亮的兵力,是因为司马懿深知当权者卸磨杀驴的本性,杀掉了诸葛亮,蜀国将很快被灭掉,但在当时的形势下,自己力量还微薄,功高震主啊,到时自己就会陷入危险的处境,轻则失去权利靠边站,重则被主子找个名义除掉,识时务者方为俊杰,所以,就没有攻进城去。你说,司马懿够狡诈吧?但历史就是历史,这中国民间的智慧化身孔明虽为汉室复兴鞠躬尽瘁,但终未完成遗愿,留下让人千古绝唱的遗憾!就是这个而司马懿他不但是诸葛亮的克星,而且还能最后篡权成功还成就了儿孙的帝王之业!真是造化弄人当然你翻阅历史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司马懿就是在与诸葛亮对峙之时,以及与曹爽进行决死斗争之时成就自己大业的

公元二二七年,诸葛亮上<<出师表>>,次年挥师出征,这时魏延建议他带精兵五千,从褒中出,直扑长安;诸葛亮率大军从斜谷来,可以一举而攻占关中然而诸葛亮没采纳,这是为什么呢可以这样认为,诸葛亮很聪明,但往往束缚于道德的限制,不象司马懿那样狡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什么?就拿他们之间的交手来说吧,诸葛亮多次北上,和司马懿进行对决,从地理,战略方向和兵力上论述他们的关系。其实司马懿在军事上永远处于主动的位置。诸葛亮表面主动,其实被动,被司马懿招招算中,司马懿就抓住一点,在诸葛亮的补给问题狠作文章,结果诸葛亮每次都功亏一篑,司马懿是善于用兵之人,特别是平定孟达的叛变,判断准确,动手神速正是在这一年的年初,在诸葛亮与孟达相约攻魏的时候,司马懿先斩后奏,八天行军一千二百里,出其不意,一击杀了孟达,彻底瓦解了诸葛亮南北夹击曹魏的计谋,让诸葛亮当时也感到非常无奈,充分显示了司马懿过人的智慧。魏延献的这个计策司马懿不会看不出来至少有所提防所以诸葛亮认为这个策略过于危险,不如先取陇右,因而没有采用魏延的计策

公元二三一年二月,诸葛亮又率军"北伐",围祁山司马懿留精兵四千守上(圭阝),余军西救祁山,张(合阝)建议分兵驻于重地,司马懿不采,他认为分兵将会招至挫败,就如同汉高之时,楚军三分,遂为黥布所败.诸葛亮留兵攻祁山,自率兵攻向司马懿,遇于上(圭阝)之东.司马懿依险不战;诸葛亮退兵,司马懿如影幻形般跟随其后,到达卤城.真是敌进我守,敌退我追.张(合阝)认为,大军可驻于此地,再奇 兵绕出蜀军的后方;而不是像这样只是跟着诸葛亮,又不敢作战,这是大失人心的作法.司马懿不纳,仍然是紧跟诸葛亮,跟上了就登山掘营,不肯作战.司马懿手下的将领就说,你怕蜀汉,好像怕老虎一样,天下人都觉得好笑啊!这说明司马懿十分畏惧诸葛亮,不敢与之作战,也就陷入相当尴尬的状况.六月,诸葛亮以粮尽退兵,司马懿命张(合阝)追击,蜀军乘高设伏,张(合阝)中箭身死.

公元二三四年,二月,诸葛亮率军十万由斜谷”北伐中原”并约吴人同时大举.司马懿率军对抗,他说,如果诸葛亮从武功出动,依山势向东进攻,就让人担心;如果西上五丈原,诸将就没有什么事了.诸葛亮果然如他所料出屯五丈原.八月诸葛亮与司马懿已经对抗了好一段时间,司马懿是大丈夫做事,说不出来就不出来.当诸葛亮送妇人衣给司马懿,司马懿只问诸葛亮寝室之事,以觇寿命之长短,戎事何必再问!就在这个月,诸葛亮卒于军中,蜀军退,司马懿出兵追击;蜀军调转头来,司马懿立即退回,蜀军从容离去.司马懿看了诸葛亮军队屯驻的营垒处所,十分佩服,说真是天下奇才啊!古人评阅”懿按行其营垒处所,以为天下奇才.观此,则知懿已料亮之必屯五丈原,而力不能制,故为此言以安诸将之心耳.”真是司马懿之心,狡诈无比.就如一只狡诈的老狐狸,能伸能曲,“诈”术高明,读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司马懿多次“诈病”,成功躲过多次杀劫,曹操一直防备着司马懿,但都因为司马懿的成功伪装,骗过了同样奸诈的曹操,从而消除了曹操的戒心;即使是面对对手的羞辱,也装疯卖傻。说起人的奸诈狡猾,司马懿可称得上千古一师

只要看了”三国”又读了<<通鉴>>,你就会感到司马懿是一位善于用兵之人,有一定的能力,但比起诸葛亮,则又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他始终是害怕诸葛亮,同时也十分佩服诸葛亮.当然历史的想象不能用”科学”的办法来规范,那是属于艺术的范畴,是需要一点”灵心感应”的.但真实的历史却让你得出相反的结论:在曹操专权的年代,司马懿并没有展露他的军事才华,也不敢过多展露才华,怕招来杀身之祸,而是始终隐在背后,韬光养晦,陪曹丕读书。当能控制住司马懿的曹操死了后,司马懿的机遇就来了,韬光养晦半辈子的司马懿,充分利用曹丕对他的信任,对外东征西讨,建立了丰满的军事功绩,扫平了实现自己野心的外围障碍,在曹丕儿子曹睿死后,只剩下年仅几岁的孤儿和寡母时,司马懿露出了野心的尾巴,终于开始了他“篡党夺权”的阴谋道路的具体实施阶段,那时曹氏家族又有谁是他的对手呢对内,清除了朝中的政敌,如曹爽等人,确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为司马家族日后夺取政权,铺平了道路。

公元二三九年正月曹操之孙魏明帝曹睿病故,仅三十五岁,司马懿与曹爽奉遗诏辅政.曹爽是曹真之子,辈份较司马懿为低.辅政之初,曹爽对司马懿这位官高年老的前辈十分恭敬,每件事都去请教,不敢专断.然而”鼠猫不可同穴”,没多久,曹爽只维持表面的礼貌,实际的事务就不大请教司马懿了,而且把重要的职务都换了自己的亲信,朝中有不满的官员不是遭到打压就是被贬出朝廷.司马懿又不干涉他,还告老病假.曹爽就使出全付的力量,要好好地享受一番.搜罗美女,大批地收养歌妓,饮酒作乐,荒*无度.

公元二四一年,吴人出兵北伐,司马懿督军救樊城,吴军乘夜遁去.同年,邓艾在司马懿的支持下,屯田淮上,成效甚著,正始四年,曹爽要划蜀,司马懿反对无效.曹爽进入汉中,被阻,经司马懿提醒,引军退还,退军时遭蜀军居高临下的夹击,惊险万分,勉强退出,损失惨重.

公元二四七年,曹爽集团已彻底掌握了朝政,屡次更改制度,完全不理会司马懿.五月,司马懿以身体不好为由,不再参预政事.这年冬天曹爽心腹李胜出任荆州剌史.李胜向司马懿辞行.司马懿由两个婢女扶持,穿衣服时,衣服掉落在地上,口渴要喝粥,却喝不进嘴里,大都流在胸前,而且口词不清,话都听不懂,荆州和并州都分不清,还一直以为李胜要去当并州刺使呢.李胜回来向曹爽报告说”司马公神已经没了,说话颠三倒四,就差一口气了.用不着担心.”.于是曹爽等人也就再不提防司马懿了.而司马懿暗中与儿子中护军司马师,散骑常待司马昭两虎狼之子商量杀曹爽的事.

次年,也就是公元二四九年,发生了一场决定性的政变.曹爽陪皇帝去谒高平陵,司马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了洛阳,用太后的名义下令免除了曹爽等人的官职.同时占领了武库,并将军队布置在各要冲之处.然后派人去与曹爽谈判,派去的是陈群的儿子陈泰,以及曹爽最亲信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双方说好只是免官而已,并以洛水为誓.尽管曹爽的”智囊”桓范坚决反对,认为只有号召勤王,与司马决战,是唯一的生路.但曹爽却已失去了所有的勇气,接受了司马懿的条件.恒范只能伤感地说,曹真是一个很不错的人物,怎么儿子是小猪呢!你们就等着灭族吧!当然,曹爽亲信在这次政变后,不但失去权势,而且都遭到灭族的下场.

当然也不能说司马懿完全靠阴谋诡计才篡夺最高权力的,在三国中,其实主要矛盾都集中在魏蜀两家,而司马懿也是在这两国长期的政治和军事的对峙当中逐渐撑握实权的,在乱世中司马懿的军事才能除诸葛亮之外,无人能比!因此敌手特别畏惧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多年也就是司马懿晚年公元247年时,吴军进犯魏国,攻克数城,无人能抵挡时,朝中当时掌握大权的曹爽只有请年老的司马懿了,说也奇怪,这吴军一听司马懿亲率大军来了,连夜撤兵回去.当然司马懿不肯放过他们,指挥大军追杀一程,夺了不少军用物质,大获全胜.只一月就班师回朝

诛了曹爽.自此司马家族替代了曹氏家族,而三足鼎立的另外两国,蜀国和吴国,由于接位子孙不是扶不起的刘阿斗便是杀人成性的暴君孙皓,这败在新兴的又是三国中最强大的魏国司马氏手里也是不可避免的了.诸葛亮虽说一心要光复汉室,在当时来说是为了匡济天下,是站在道义的最高制高点上,也符合封建社会奠为圣旨的孔孟之道,但不合历史的潮流改朝换代很正常的,汉高祖不就是讨伐失德的秦才有机会坐上皇帝的么? 只有皇帝无能才会奸臣当道,奸臣当道才会朝政腐败,民生凋敝,皇帝不强,这是原由,不是结果,所以才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既然皇族衰落了,没有能力了,就应该选择强者,迅速的结束动乱。但是他选择了史书会给他留美名的名正——跟个八辈子没有关系的皇族后裔刘备,这虽然是正道人事会做的选择,也从此看出诸葛亮太过于恪守古贤人之训了曾国藩也是如此,如果他在打败太平天国之后,取尔代之腐朽的晚清,中国就不会当时落后世界上百年,历史也会重写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就发出这样的呐喊,孔孟之教害死人!

然而青山挡不住,毕竟东流去公元280年,晋朝名将王浚的水军攻近建业城,东吴主孙皓在进行一番几乎是徒劳的抵抗后出城投降,这标志着辉煌的三国时代终于告一段落,大晋一统天下,后人称之为“三国归晋”。

完成一统天下这一"伟业"的是司马炎,司马懿之孙,司马昭长子,司马一家三代,都是精明强干之辈,主要是玩弄权术权术搞阴谋诡计是一代赛过一代!祖父司马懿不用说了,而他父亲司马昭,不单掌控魏国大权,还南征灭了蜀汉,刘姓江山传了这么多年,终于彻底断了。到了司马炎这代,他终于取魏而代之,并一统天下。但看他家三代的历史,特别是由他家族主宰的短暂的西晋历史,总有一种正不压邪的沉闷感觉,很是无奈

司马炎不能称之为明君,全因他只打下了江山,却没有为这个江山打好基础,他志满意得,完全沉缅在荒*生活里.在他的带领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气当做体面的事,他们一面加紧搜括,一面穷奢极欲,所不幸的是晋王朝一开始就有了这样的腐败.不但如此司马炎还封了27个同姓王,这些同姓王有自己的军队,王国里的文武百官都由王候们自己任命,这完全是历史的倒退,给分裂内乱有了可乘之机正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他选的白痴皇帝和藩王领兵在外的制度为西晋的覆灭就这样埋下了祸根。

假如他的皇帝儿子不是白痴一般,而藩王即便想作乱也没机会,假如没有藩王领兵这样的制度,那朝政再乱也不会象八王之乱这样。

八王之乱象一个搅肉机,中原的力量全部耗尽于此,中原形成了真空,原本臣服于中原的游牧民族便以各种借口进入中原,这便是后世常称的五胡乱华。汉民族之后近2000年的不幸源于这个朝代。晋之后的中国开启了真正的乱世。

说到底,司马懿为儿孙争下的西晋这个王朝是历史上短暂而又黑暗的王朝,司马懿的子孙们及家族既腐朽不堪,又激烈争权夺利,爆发了影响最大也最惨烈的”八王之乱”.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南下,西晋王朝无力抵御,随之亡国

所以说看到西晋这样的下场,偶同很多人一样,对于三国终归晋这样的结局怎么也感情上接受不了,正因为这样的归晋,才有了让人民生灵涂炭的"八王之乱",才有了到"五胡乱华"的悲剧,由此还联想到十九世纪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如果司马懿的子孙们能够振奋朝纲,开辟盛世,也就另当别论了,但那段历史让人不堪回首,当然后人就把司马懿看成是中国历史上的灾星.所以对司马懿的定论只能是:一个应该受到报应的乱臣贼子,他有能力,深知他必能击败政敌,掌握大权,得到最后的成功;那是他因为善用权谋,手段高强,为了一已之私,孤媚以取天下.

可以说司马懿的所做所为是从政人士最不可心学习的负面典型.心术不正,本事越大就越害人

历史需要的是天下为公的人,也希望这样的人担当起历史的大任,为国家为民族造福!

曹操对司马懿的评价:

“足智多谋,思虑缜密,且又刚断英特,是极难得的人才。”

“此人城府太深、野心太大、心机太多、手段太毒。几欲除之而后快!然而,遍观我魏室诸臣,可与孙权、刘备这等劲敌相对抗者,也唯他一人而已。”

临终前对曹丕说:“为父给你留下了司马懿,就如同给你留下了一个‘王莽’;为父给你留下了丁仪,就如同给你留下了一个‘范增’。你要学会用司马懿之才而去其害,纳丁仪之忠而防司马懿之奸,两得其用,不可偏废呀!”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职,出自西周掌管军事大权的大臣程伯休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上古时有人重黎,为司掌天地之官,唐尧曾抚育重黎之后。周宣王时期,有重黎之后程伯休父,官至司马,执掌国家军队,佐政辅国,权势重大。后来程伯休父克平了许方,立下大功,周宣王允许他以官职为姓,其后遂成司马氏。

第一个渊源:源于生姓,出自晋朝晋元帝司马睿,属于因故改姓为氏,或以官职称谓改姓为氏。

该支司马氏出自晋元帝司马睿,原本姓生,后因职而改姓司马,其后代亦成为司马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改姓,出自姬姓许氏、郝氏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许穆之、郝惔之,他们的后代中有人因故改为司马氏。

得姓始祖

程伯休父。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上记载,追源溯流,司马氏的得姓始祖是周宣王执政时期官拜司马(管辖军政和征战的官职)的程伯休父,因他屡次征战有功,而被赐姓为司马,其后世子孙即“以官为氏”而姓了司马。程伯休父是殷、周朝时期一个诸侯,是上古颛顼帝之后祝融氏重黎的子孙所传。程伯休父的子孙,一部分“以官为氏”而姓了司马;一部分依照惯例“以国为氏”而姓了程。因此司马氏系出程氏,和程氏一族是一家人。司马氏的得姓,大约在两千七百余年前。司马氏后人奉程伯休父为司马氏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司马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一十位。

“司马”是古代官名,指调遣武装部队的武官,掌管天下军事,相传古帝少昊时期就设置有司马一职。司马氏就是担任过司马一职的人的后代。

至周宣王执政时期,大臣程伯休父为司马,征战有功,攻克了分布于淮河中下游的徐戎族,周宣王便以官名赐姓予他,其族人得赐为“司马”氏。商朝、周朝均设有司马这一武官,后代也有沿用。但此后的一些司马却可以是文官。

顺求战国时期的宋国、齐国等国,亦有公族子弟以此官职命名的。

而司马做为姓氏,由于是御族而生的,因此发展得相当快,程伯休父的子孙中就有以司马为姓的。

另外,有写人是改姓为司马氏的,如晋元帝司马睿本姓生;许、郝二姓均有改姓司马的。

司马氏望族居河内郡(今河南省西部、黄河以北地区武陟县西南一带)。

郡望堂号

1郡望: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置河内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当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期,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2堂号:

河内堂:以望立堂。

太史堂:汉朝司马谈、司马迁父子都封太史公,司马迁继续其父司马谈写成《史记》。宋朝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家乘谱牒

司马氏庆系谱六卷,(清)司马灏文重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司马氏族谱十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河内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山西涑水司马氏源流集略八卷,著者待考,清嘉靖六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字辈排行

山西涑水司马氏字辈:“过前惟微见之者明我知既效畴云弗矜□人为椎常心所荣我方柜避严敖乃行势盈□速罪连比朋先见之哲椎而不膺帝求诤臣诏来自京恳章以辞收命于成鸣人皆进我独退之众人多回我独直之直岂我名退惟我当谁其知之哲君惟皇道遐命局□矣其亡琢兹温楚水谙端良”。

历史名人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晋朝的开国君主,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司马炎为司马昭长子,曾出任中抚军;但是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但在重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265年5月被封为晋王太子。同年8月司马昭过世之后,司马炎继承晋王的爵位。次年1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国号晋。晋武帝大肆分封宗室为王并使其掌握兵权,以补曹魏由于过度压抑宗室,导致皇帝孤立最后被权臣所篡的前车之鉴;同时于268年颁布泰始律令,并于279年命贾充、杨济、杜预、王浚等伐吴,280年3月孙皓投降,孙吴灭亡,自从黄巾之乱以来的分裂局势暂时获得统一。

司马耕:(生卒年待考),字子牛,亦称司马牛。

春秋末期宋国人。唐开元封“向伯”,宋又封“楚丘侯”,后又改称“睢阳侯”。

司马谈:(生卒年待考),夏阳嵬东乡高门村人(今陕西韩城)。著名汉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

其父司马喜为五大夫。谈自幼向方士学习天文地理,拜杨向为师学习周易,拜黄子为师学习道家学说。

汉建元至元丰年间(公元前140~前110年),被封为太史令,掌管天文地理,不治政事。

汉元丰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首赴泰山举行封禅典礼,谈因病留守周南,未能与武帝同行,郁愤而亡。

临死前,其子司马迁刚好从巴蜀返回,两人见面于黄河与洛水之间。司马谈握住司马迁之手哭着说:“我们祖先大多为太史,自上世起曾显露功名。虞夏之时,即掌管天官之事。后世中断,难道到你为至吗你若再为太史,我们祖业便可接续下去。现在皇上承袭千年传统,赴泰山封禅,而我不能同去,这是天命。我死后,你必然为太史。做了太史,别忘了我终生欲立论著史的夙愿。并且你要于后世立身扬名,荣耀父母,这也是最大的尽孝之举。自孔子著《春秋》至今,四百余年间,诸侯互相兼并,记事著史之业,无人问津。今日汉朝兴旺,天下一统,既有明主贤君,又有忠臣义士。我为太史,而没有完成历史论著,使天下文字废弃,深感遗憾。这一点你能理解吗”

司马迁涕泪俱下,哭着答道:“孩儿虽然不太聪敏,一定要全部收集记述祖先积存的历史见闻,丝毫不敢有所缺失。”

听完儿子的话,司马谈便合上了双眼。

司马谈号为“太史公”,他恐怕学人对文化精神领会不准而产生迷惑,便对阴阳家、儒、墨、名、法、道德等六家的基本要旨予以论述。

司马谈逝世后,百姓崇祀其为乡贤。

司马迁:(公元前146~年待考),字子长,太史令司马谈之子;夏阳嵬东乡高门村人(今陕西韩城)。著名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初任郎中,汉元封三年(公元108年)继父任太史令,尽阅史官所藏旧史。

遍游名都大邑,探访古迹,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始编撰史书。

后因替李陵败降匈奴事辩解,触怒汉武帝而下狱,受宫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仍发愤著书,历十二年,于汉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撰成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时称《太史公书》。三国后期开始通称为《史记》。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今四川成都)。著名西汉辞赋家。

少好读书击剑,汉景帝时期,为武骑常侍。

汉景帝不好辞赋,他称病免官,来到梁国,与梁孝王的文学侍从邹阳、枚乘等同游,著《子虚赋》。

梁孝王死,相如归蜀,路过临邛,结识商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

卓文君喜音乐,慕相如才,相如以琴心挑之,私奔相如,同归成都。家贫,后与文君返临邛,以卖酒为生。二人故事遂成佳话,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所取材。

司马相如文笔很好,写了《子虚赋》,后来汉武帝看到了,非常喜欢,他又给汉武帝写了《上林赋》,于是被升任中郎将。司马相如后来还出使过西南地区,对融洽中原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做出过贡献。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在辞赋方面,他的作品很有文采,还富有音乐感,为汉朝的辞赋形式树立了典范。为此,他还写有《喻巴蜀檄》、《难蜀父老》等文。

后来司马相如被指控出使时受贿,被免官。过了一年,又召会为郎,转迁孝文园令,常称疾闲居。司马相如有消渴疾(糖尿病),后不治病逝。

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现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六篇,另有《梨赋》、《鱼□赋》、《梓山赋》三篇,但仅存篇名。收入《文选》的《子虚赋》、《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这两篇赋内容前后衔接,《史记》将它们视为一篇,称为《天子游猎赋》。

《子虚赋》假托楚国子虚先生,在齐国乌有先生面前夸说楚国云梦泽之大和楚王畋猎之盛,乌有先生则批评他“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乐而显侈靡”,但同时也把齐国的土地之广、物类之丰夸耀了一番。

《上林赋》写亡是公听了子虚和乌有谈话后,一方面批评他们“不务明君臣之义,正诸侯之礼,徒事争于游戏之乐,苑囿之大”,另一方面又在“君未睹夫巨丽”的名义下,把汉天子上林苑的富贵壮丽及天子射猎时的盛况大加铺陈夸说,以压倒齐楚,表明诸侯之事不足道。最后则以汉天子翻然悔悟,觉醒到“此大奢侈”,“乃解酒罢猎”作结。作品的主旨在于歌颂大一统王朝的声威和气魄,同时对统治者的过分奢侈也作了委婉劝戒。但因为作品的主要部分是夸张帝王的排场和享乐,末章的一点所谓讽谏之意,正如扬雄论赋所批评的那样,“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而已。

在艺术表现方面,《子虚》、《上林》两赋结体宏大,描写场面雄伟壮观,富有气魄。但终以过分夸奇炫博,内容比较空洞;而且僻字连篇。《文心雕龙·练字篇》说:“故陈思称扬马之作,趣幽旨深,谈者非师传不能析其辞,非博学不能综其理,岂直才悬,抑亦字隐。”

他的《长门赋》、《美人赋》、《大人赋》、《哀秦二世赋》均为骚体作品。其中《长门赋》比较有名,据叙中说,是为武帝陈皇后失宠而作。赋中写失宠女子的心理,委婉曲折,悲□动人,是一篇别具风格的抒情小赋,对后代宫怨一类题材的诗歌有很大影响。但后世的研究者对作者和本事都提出过怀疑。

司马相如在作赋理论上,提出“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和“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主张,说明他在作赋时比较重视资料的广博、辞采的富丽,相对忽略思想性。尽管如此,他在赋史上仍有重要地位。

他的《子虚》、《上林》,为汉代铺张扬厉的散体大赋确立了比较成熟的形式,后来的一些描写帝都、宫苑、田猎、巡游的大赋,无不受影响;而论规模、气魄,则难与相如之作齐肩。司马相如的文学创作活动,丰富了汉赋的题材和描写方法,使汉赋成为一代鸿文,所以扬雄说:“如孔氏之门用赋也,则贾谊升堂,相如入室矣。”

鲁迅也高度评价了司马相如对汉赋变体创新的贡献,说他“不师故辙,自摅妙才,广博闳丽,卓越汉代”。

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是他出使西南时为安抚巴蜀百姓而作。《难蜀父老》是一篇辩难文字,假托蜀父老非难“通西南夷”,而引出作者的正面意见,阐明“通西南夷”的重大意义。文章议论风发,说理透彻,也有一定文采,刘勰称后者“文晓而喻博,有移檄之骨焉”。它们对后世政论和告谕文体,也有一定影响。另外还有散文《上书谏猎》和《封禅文》。诗歌则仅存《琴歌》和《郊祀诗》。

《隋书·经籍志》编有《司马相如集》一卷,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其孙司马炎(即其次子司马昭之子)被封晋王后,追封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懿为晋宣帝。

  1家族背景

  司马懿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周朝,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仰为赵将,与诸侯伐秦。秦亡,立为殷王,都河内。汉以其地为郡,子孙遂以为家。自仰八世,至东汉安帝时,生征西将军钧,字叔平。司马钧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度。量生颍川太守司马俊,字元异。俊生京兆尹司马防,字建公。司马防就是司马懿的父亲(《晋书·宣帝纪》)。晋武帝司马炎在他的一个诏书称:“本诸生家,传礼来久”(《晋书·礼志》)。

  

  司马懿为司马防次子,史书称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晋书·宣帝纪》)。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司马懿生在乱世中,“常慨然有忧天下心”(《晋书·宣帝纪》)。

  2早年

  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之;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晋书·宣帝纪》)。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举他为上计椽。时曹操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汉朝国运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3就职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为丞相以后,始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对使者说,“若复盘桓,便收之”(《晋书·宣帝纪》)。司马懿惧之,只得就职。曹操让他与太子往来游处,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薄等职。司马懿在曹操手下任职,小心谨慎,勤勤恳恳,“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

   司马懿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讨张鲁,司马懿随军。他对曹操说:“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曹操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晋书·宣帝纪》)!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建安二十四年(219),当孙权向曹操上表称臣、怂恿曹操自立为帝。曹操说:“此儿欲踞吾著炉炭上邪!”司马懿说:“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知命也”(《晋书·宣帝纪》)。当时曹操手下的门阀官僚拥汉者尚多,为曹操所深忌,而荀彧、崔琰等著名人物都因对曹氏代汉有异议而不得善终。大概司马懿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早就表示支持曹操,因此曹操才对他由猜忌逐渐转为信任。

  曹操进封魏王后,升任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时司马懿“每与大谋,辄有奇策”(《晋书·宣帝纪》),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所以关系一直很好。司马懿还与陈群、吴质、朱铄并称四友。

   三国志11中司马懿中年图

  此后,司马懿更是常谋国事,多出奇策。不久,司马懿转为丞相军司马。他指出荆州刺史胡修粗暴,南乡(治南乡,今河南淅川东南)太守傅方骄奢,都不应驻守边防,曹操未予重视。

  同年六月,刘备继取汉中后,派孟达、刘封攻占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势力有所扩展。七月,孙权欲攻合肥,魏军大部调动淮南防备吴军。镇守荆州的蜀前将军关羽,乘此机会,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荆襄(魏荆州治新野,今河南新野;襄阳郡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围魏将曹仁,水淹于禁七军,斩庞德。时樊城守军仅数千人,城墙因水淹多处崩塌,曹仁曾考虑放弃樊城,被辅助曹仁的汝南太守满宠所劝止。曹仁决心奋勇抵御。胡、傅二人果然乘机降蜀。此时,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人孙狼等,亦杀官起兵,响应关羽。关羽声势一时“威震华夏”(《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当时都城在许昌,距樊城很近,曹操感到威胁,为避关羽锋芒,一度准备迁都河北。司马懿和曹椽蒋济及时劝阻:“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晋书·宣帝纪》)。曹操从其计,孙权果然派吕蒙袭取江陵,关羽被其俘杀。

  此战的胜利,曹操利用孙、刘争夺荆州的矛盾,充分运用外交谋略,坐收渔利,不仅挫败关羽的强大攻势,解除了樊城之围,而且也使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两面钳击中原的计划无法实现。更重要的是破坏孙、刘联盟,改变了当时的战略格局,掌握了主动权。

  徐晃击退关羽后,曹操嫌恶荆州及附近百姓,想把他们都迁走。司马懿认为:“荆楚轻脱,易动难安。关羽新破,诸为恶者藏窜观望。今徙其善者,既伤其意,将令去者不敢复还”(《晋书·宣帝纪》)。曹操从之,没有移民。藏窜逃亡者果然都复出归化。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惧,司马懿管理丧葬诸事,内外肃然。

  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 司马懿

  时孙权率军向西。朝臣认为樊城、襄阳缺乏粮,不能抵御吴军,请召守将曹仁回驻宛城。司马懿则认为不该放弃二城:“孙权新破关羽,此其欲自结之时也,必不敢为患。襄阳水陆之冲,御寇要害,不可弃也”。曹丕未依其言,命曹仁放火烧毁二城。后来孙权果然没有入侵。曹丕悔之不及。

  同年,曹丕登皇帝位,史称魏文帝。由于司马懿为曹丕“篡汉”出了大力,所以登基后,曹丕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

  黄初二年(221年),免去督军官职,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

  黄初三年(222年),和黄初五年(224年),曹丕两次伐吴,都以司马懿镇守许昌,并改封司马懿为向乡侯。黄初六年(225年)春二月,转任抚军大将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司马懿辞让,曹丕说:“吾于庶事,以夜继昼,无须臾宁息。此非以为荣,乃分忧耳”(《晋书·宣帝纪》)。

  同年,曹丕又大兴水军攻吴,仍命司马懿留守,“内镇百姓,外供军资”(《晋书·宣帝纪》)。临行,下诏书给司马懿说:“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使吾无西顾之忧,不亦可乎”(《晋书·宣帝纪》)!后曹丕由广陵回师洛阳,又下诏对司马懿说:“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晋书·宣帝纪》)。于是司马懿留镇许昌。

  4辅政大臣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驾崩,享年四十岁。临终时,令司马懿与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为辅政大臣。曹丕对太子说:“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晋书·宣帝纪》)。明帝即位,改封司马懿为舞阳侯。

  孙权得知魏文帝去世后,于八月出兵攻魏。命吴左将军诸葛瑾部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今湖北襄樊),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西南)。孙权一路为魏军所败,遂撤兵而走。而诸葛瑾则被司马懿击败,并斩杀吴将张霸,斩首千余级。十二月,升任骠骑将军。

  太和元年(227年)六月,明帝命司马懿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

  当初蜀将孟达降魏时,魏朝待其甚厚,司马懿认为他言行倾巧,不可信任。但皇帝不听,任命孟达领新城太守,封侯,假节。魏文帝死后,孟达失宠,蜀丞相诸葛亮即暗中与之通信,图谋叛魏。诸葛亮恐他言行反覆无常,想促他速叛,知魏兴太守申仪和他有矛盾,便派郭模到申仪处诈降,有意泄露其事。孟达闻此泄露,准备马上起兵。

  申仪将此事密告司马懿后,司马懿怕他突然发难,给他去信,详为慰解,信中说:“将军昔弃刘备,讬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晋书·宣帝纪》)。

  孟达得信大喜,犹豫不决。司马懿则暗中率军进讨,诸将见孟达与吴蜀交接,劝司马懿先观而后动。司马懿说:“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晋书·宣帝纪》)。司马懿亲自率军日夜兼程前去讨伐孟达,八天后抵达新城城下。吴、蜀派出援兵解救孟达,被司马懿部拦阻于西城的安桥、木兰塞等地。此前,诸葛亮曾告诫孟达加紧防范,不要上当,孟达写信给诸葛亮,认为:“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晋书·宣帝纪》)。等到兵临城下,孟达又写信给诸葛亮,惊叹:“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晋书·宣帝纪》)!

  上庸城三面环水,孟达在城外树立木栅,加固城防。司马懿挥师渡水,毁其木栅,直逼城下。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马懿兵分八路攻城,攻十六天,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魏军入城,擒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司马懿回军,仍驻宛城,奖劝农桑,禁止浮费。南方吏民心悦诚服。

  前初,申仪久在魏兴郡,专威弄权,擅自借皇帝名义刻制印信,私相授予。孟达被杀之后,申仪自生疑虑。当时各郡郡守见司马懿克敌制胜,纷纷奉礼祝贺。司马懿听之任之,并让人向申仪暗示。申仪只好前来祝贺。司马仪乘机将他收捕,送往京师。

  司马懿又将孟达余众七千余家迁往幽州。不久蜀将姚静、郑他等率其部属七千余人来降。

   当时边郡新附,户口不实。朝廷想加以核实,请司马懿进京,征询他的意见。司马懿认为:“贼以密网束下,故下弃之。宜弘以大纲,则自然安乐”(《晋书·宣帝纪》)。明帝又部他吴蜀都该讨伐,应该先从何处着手司马懿回答说:“吴以中国不习水战,故敢散居东关。凡攻敌,必扼其喉而摏其心。夏口、东关,贼之心喉。若为陆军以向皖城,引权东下,为水战军向夏口,乘其虚而击之,此神兵从天而坠,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明帝同意他的看法,命他仍旧驻扎宛城。

  太和二年(228年)五月,吴鄱阳太守周鲂派人送亲笔信给曹休,谎称受到吴王责难,打算弃吴降魏,请求派兵接应。曹休未辨真伪,即率步、骑兵10万人,去皖城(今安徽潜山)接应。明帝也(治晋阳,今太原西南)命司马懿率军向江陵(今湖北江陵),与曹休相策应。八月,曹休为吴军大败,残部幸得贾逵接应,方得生还。

  太和三年(227年),蜀丞相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并占据武都、阴平二郡。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决定兴师伐蜀。升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

  八月,魏明帝命曹真率主力由长安入子午谷,左将军张郃出斜谷,司马懿自荆州溯汉水出西城(今陕西安康西北),将兵分三路会攻汉中。司马懿从西城开拓道路,水陆并进,沿着沔水逆流而上,直达朐腮,攻克新丰县,驻军丹口,后遇雨班师。

  太和五年(231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第四出进攻魏,包围祁山(今甘肃东南部山地)贾嗣、魏平部,并以木牛流马运输粮草。明帝对司马懿说:“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晋书·宣帝纪》),派他西驻长安,都督左将军张郃、雍州刺史郭淮等防御蜀军。司马懿留部将费曜、戴陵率4000人守邽(今甘肃天水),自率主力西救祁山。张郃劝司马懿分兵驻扎雍、郿两地,以作大军后镇。司马懿不同意,他说:“料前军独能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于是挺进喻麋。

  诸葛亮闻魏大军将至,亦分兵一部继攻祁山,自率主力迎击司马懿。郭淮及费曜等部袭击蜀军,被诸葛亮击破。便亲率蜀军乘势抢先收割熟麦,获得军粮。

  至此,史书上对今后的作战却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

  《 晋书·宣帝纪》记载如下:……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今甘肃天水南),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二》记载如下:……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懿遇于上邽之东。懿敛军依险,兵不得交,亮引还。懿等寻亮后至于卤城。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不在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已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于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孤军食少,亦行去矣。”懿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懿病之。诸将咸请战。夏,五月,辛已,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着三千,懿还保营。六月,亮以粮尽退军,司马懿遣张郃追之。郃进至木门(今甘肃天水西南),与亮战,蜀人乘高布伏,弓弩乱发,飞矢中郃右膝而卒。

  可以看出,前者说司马懿大胜,后者则说司马懿也败过。而《三国志》中诸葛亮、张郃、郭淮等人的传记中,对此战都一带而过。现在的军事工具书也多以后者记载为准。两书对战争的总体趋势描述相同,都是司马懿保住陇西粮食,解了祁山之围,最终两军在相持中,蜀军粮草耗尽退兵。

  蜀军退军后,军师杜袭、督军薛悌都估计诸葛亮明年麦熟时还会入侵,建议趁冬天调运粮草,解决陇右粮少问题。司马懿认为:“亮再出祁山,一攻陈仓,挫衄而反。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动矣”(《晋书·宣帝纪》)。

  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蜀丞相诸葛亮率军10万出斜谷攻魏,四月,诸葛亮至郿县(今陕西眉县北),进驻渭水之南。魏大将军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诸将想在渭北与诸葛亮隔水相持,司马懿说:“百姓积聚皆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晋书·宣帝纪》)。遂渡渭背水扎营。司马懿分析形势后,对诸将说:“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则诸军无事矣”(《晋书·宣帝纪》)。

  诸葛亮果然上五丈原。魏诸将皆喜,唯独雍州刺史郭淮深以为忧,他说:“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二》),诸将多不以为然。郭淮说:“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三国志·魏书·郭淮传》)。司马懿这才意识到北原的重要性,命郭淮等率兵移屯北原。堑垒尚未成,蜀军果至,攻而未克,两军遂成对峙状态。

  五月,吴军10万三路攻魏,以配合蜀军作战。魏明帝派秦郎率2万人援司马懿,自率主力反攻吴军。七月,吴军撤走。

  诸葛亮东进的道路受阻于司马懿,从渭水前进,又有郭淮阻挡,乃移军攻取散关,陇城等地,然后回师进攻司马懿。

  八月,司马懿遵照明帝“坚壁拒守,以逸待劳”的指示,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数次挑战,司马懿均坚壁不出,欲待蜀军粮尽,相机反攻。诸葛亮便派人给司马懿送来“巾帼妇人之饰”(《晋书·宣帝纪》)羞辱之,欲激司马懿出战,司马懿仍不出战。为平息部属不满情绪,故意装怒,上表请战。明帝不许,并派骨鲠之臣辛毗杖节来做司马懿的军师,以节制他的行动。后诸葛亮一来挑战,司马懿就要带兵出击,辛毗杖节立于军门,司马懿便不出兵。

  辛毗到时,蜀将姜维就对诸葛亮说:“辛毗杖节而至,贼不复出矣。”诸葛亮则说:“彼本无战心,所以固请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晋书·宣帝纪》)!诸葛亮遂分兵屯田,做长久屯驻之准备。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来信问前线军情,司马懿回信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

  不久,诸葛亮遣使求战,司马懿不谈军事,问使者:“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使者说:“三四升。”然后对问政事,使者说:“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经过一番不经意的询问,司马懿对人说:“诸葛孔明其能久乎”(《晋书·宣帝纪》)!果然,诸葛亮于当月病故于五丈原军中。

  蜀将秘不发丧,整军后退。当地百姓见蜀军撤走,向司马懿报告,司马懿出兵追击。蜀将杨仪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中计,急忙收军退回。第二天,司马懿到诸葛亮营垒巡视,“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晋书·宣帝纪》)。司马懿据此断定诸葛亮已死,并赞诸葛亮“天下奇才也”(《晋书·宣帝纪》)。

  辛毗认为诸葛亮死否尚不可知,司马懿说:“军家所重,军书密计、兵马粮谷,今皆弃之,岂有人捐其五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晋书·宣帝纪》)。于是,率兵急追。关中地多蒺藜,司马懿派三千士兵脚穿软材料做成的平底木屐,在大军前行走,蒺藜都刺在木屐上,然后大军马步并进。一直追到赤岸,这才得到诸葛亮的确切死讯。当时人有谚语说:“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笑着说:“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晋书·宣帝纪》)。

  历时七年的诸葛亮攻魏之战至此结束。诸葛亮不顾战略上的失策,以一州之地强攻中原之魏,纵使竭忠尽智,终因实力悬殊而难以实现其战略目的。而魏国则在司马懿等人的人正确指挥下,以优势兵力采取防御战略,最终不战迫退蜀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蜀将杨仪、魏延在撤军后争权,杨仪杀死魏延。司马懿想乘机攻蜀,明帝没批准,作罢。

要司马懿的全部资料

  简介: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属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