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北条氏的历史沿革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5浏览:2收藏

后北条氏的历史沿革,第1张

一代早云开创基业

宽正五年(1464年),上京的早云作了足利义视的近侍,早云生于永享四年(1432年),此时已经23岁,在当时算是出头较晚了。

不过,他侍奉的不是将军义政,而是其弟义视,这件事对早云的将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果义政按惯例把将军位让给义视,早云也就跟着顺利的进入幕府的中枢,在里面一展身手出人头地。但是,因为义政和日野富子生了义尚,就产生了义视和义尚谁来继承的问题,这间事不用多说,因为它引发了应仁之乱。

应仁元年(1467年)正月,应仁之乱爆发。义视由东军的细川胜元拥戴,一时间没地方可待,只好去了伊势(三重县),作为近侍的早云也跟着去了伊势。但是第二年,形势好转,义视又被迎回京城。而早云却留在了伊势没有再返回京都,这样他就成为一名浪人,这就和穷浪人说合上了。此后,早云作什么就无从知晓了,最后他到了骏河(静冈县)。此前,应仁之乱开始时,骏河守护今川义忠领兵进京加入东军,这期间见了早云的妹妹北川殿并娶了她。北川殿知道哥哥作了浪人后,就捎信让他来骏河,说是“希望你来辅佐我丈夫义忠”。

到了骏河的早云,一时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可是因为妹夫今川义忠的早逝,使得早云很快得到了一个表现的机会。

文明八年(1476年)四月,攻打远江(静冈县)的义忠战死。义忠和北川殿所生的龙王丸刚6岁,今川家由此发生了一场继承权之争。这时,早云出面进行调停,达成了“龙王丸成人之前由小鹿新五郎范满代为执政”的协议。此后,范满违背协议不想交出权力,长享元年(1487年)十一月,早云突袭了骏府今川馆的小鹿新五郎范满,使龙王丸继承家督。龙王丸元服后取名氏亲,对功劳最大的舅父早云赐予兴国寺城,这是不是早云自己所求也不可知。此后,早云就担当了今川家东面的防御任务。

兴国寺城地处伊豆的咽喉要道。站在兴国寺城址上,也还能清楚的俯视伊豆半岛。当时,伊豆的情报少有这里不知道的。

早运因为年岁已高,常去修善寺的温泉泡澡,自然也顺便收集伊豆的情报。从这里得到的情报中,早云知道了堀越公方的内乱。

那时,伊豆最大的势力就是堀越公方。所谓堀越公方,原是镰仓府之主镰仓公方,将军义政之弟政知到关东就任,因入不了镰仓,只好在伊豆堀越定居下来,这就是堀越公方的由来。

第一代堀越公方足利政知有三子。长男茶茶丸,二男润童子,三男清晃(即后来的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澄)。长男为前妻所生,其余两子为后妻圆满院之子。圆满院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润童子能继承家业,找借口将茶茶丸关入大牢。

延德三年(1491)四月,足利政知病死之时,茶茶丸趁乱脱狱成功,杀死圆满院和润童子后,宣布自己是第二代堀越公方。但是,茶茶丸和政知时代的堀越公方重臣不和,这一情报流入了早云的耳中。

一直以来,早云侵入伊豆的时间被认为是延德三年。但这一年政知、圆满院、润童子相继死去,所以,早云的行动应该是两年后才对。

早云先在兴国寺作攻城的演练,又从今川氏亲及葛山氏处借来援军,以总共五百多兵夜袭了堀越御所。茶茶丸逃到附近的守山后自杀,从此堀越公方灭亡。

《北条五代记》一书中,说是此时伊豆国中“风病”蔓延,早云散药以救之。又说将年贡从五公五民降为四公六民,还说伊豆一国只一个月就被平定等等。这些无非是想冲淡这次行动是“国盗”的印象。早云在掘越御所附近建了新城并将此定为居城,这就是韭山城。

早云的伊豆侵入,一直被作为战国时代的开端。这是因为此前,都是守护大名之间互相交战,早云的伊豆侵入则和他们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堀越公方本来是作为镰仓公方到关东来的,应该算是室町幕府的派出常驻机关。而消灭它的却不过是骏河守护今川氏亲的一名武将。地位低的代替地位高的,这称为下克上,它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真髓,也就是弱肉强食。从这种意义上说,早云的伊豆侵宣告了战国时代的来临。

按一般人的想法,成功的占有伊豆一国的早云,先应该专注于伊豆的统治,确保战果。但早云并不满足与拥有伊豆一国,他又把眼光投向了相模。这看起来不可思议,但却是战国大名的宿命。

战国大名们在领土扩大战中夺取胜利,将新夺取的土地赏给有功的家臣,以此才能保住对领国的控制。

早云等来的机会是位处西相模要害之地的小田原城主大森氏赖之死。即使是早云也没办法对付氏赖,只能等到氏赖之子藤赖继位才有机会下手,开始对小田原城进行实际的攻城作战。

早云先是常送礼物给大森藤赖。有人要巴结你、常送礼物给你,谁也不会拒绝的。早运以此骗取了藤赖的信任,使藤赖不再提防他。

一天,“关系良好”的早云写了封信给藤赖,说是“在伊豆猎鹿时,鹿都跑到小田原城后面的山里,请允许我派些人去把那些鹿赶回伊豆来”。一点也没想到这是早云计谋的藤赖,很快就答应了这个要求。明应4年(1495年)9月,一支化妆成打猎的早云部队,从小田原城后面一口气攻下了小田原城。这是有纪念意义的一步,早云这时已是64岁高龄。

理所当然的,拿下小田原城后,不可能不向东扩张。到永正13年(1516),攻下了三浦半岛的新井城,消灭了三浦道寸、义意父子后,相模一国也被平定。

三年后,早云在韭山城去世,享年88岁。

二代氏纲奠基武藏

北条早云去世前一年,将家督让位给儿子氏纲。氏纲生于长享元年(1487),此时32岁。

纵观后北条家五代,以初代早云最突出,三代氏康也很活跃,夹在中间的氏纲就显的被他们的光芒掩盖了,没有什么作为似的。事实上,正是氏纲为后北条家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在军事上的突出表现是进攻武藏。大永四年(1524)正月刚到,氏纲就利用当时江户城主、扇谷上衫朝兴的重臣太田资高投诚过来的大好时机,在武藏高轮原与扇谷上杉朝兴开战。

早云死后,这还是氏纲第一次自己指挥战斗,结果以氏纲的胜利结束。这一仗标志着后北条家的势力开始扩张到武藏。

在此前后,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将姓由伊势改为北条。

遗憾的是,象“从今天起,我们家由伊势改姓北条”这样的话并没有见过,因此,具体的改姓时间也就无从考证。

氏纲的晚年,天文七年(1538),在下总的国府台迎战小弓公方足利义明和里见义尧的联军,这被称为第一次国府台之战。因为这一战的胜利,后北条家的势力向(安)房(下)总方面扩展。

此后,氏纲卧病在床,天文十年(1541)五月二十一日,留下五条遗言给儿子氏康后去世。

三代氏康巩固势力 河越夜战 氏康生于永正12年(1515),身为长子,小名也叫新九郎。享禄3年(1530)六月,氏康16岁时,第一次参加战斗。虽然年仅16岁,却在武藏小泽原击败扇谷上杉朝兴,已初显名将的风采。

父亲氏纲并不仅仅教会氏康会战,这可能就是北条家能够取得飞跃的原因,那就是从小进行政治见习。例如,在天文六年(1537)7月23日交给镰仓鹤冈八幡宫的文书中,就是由氏纲、氏康父子联名签署。氏纲有意让氏康分担责任,促使他提高自觉性。

天文十年(1541)年7月19日,趁氏纲去世,扇谷上杉朝定活动起来,不仅是扇谷上杉,山内上杉也一样,都认为这是打倒北条家的好机会。

就这样,代表关东旧势力的两上杉家和新兴势力后北条家的关东霸权之战越来越近。

关东战国史的分水岭之战,终于在天文十五年(1546)年4月拉开。这就是河越夜战。此时氏康可以动员的最大兵力只有八千。与此相对,扇谷上杉朝定、山内上杉宪政、古河公方足利晴氏的联合军在十倍以上,总数达八万人。虽然八万是有点夸张了,但兵力占压倒性优势却是事实。但是,实际战斗却是氏康的夜袭作战取得少有的成功,以完全胜利结束了这场战争。

河越夜战的胜利消除了氏康控制武藏的绊脚石,此后,两上杉和古河公方的影响力急剧下降。

氏康强盛的秘密是什么,说法很多,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各国招揽熟知兵法之人。这里面特别有名的有三个:小笠原播磨守、伊势备中守、大和彦三郎。三人都是从京都请来的,得到他们的帮助,氏康的战法远在原关东战法之上,这也证明氏康的过人之处。

另一点引人注目的是,氏康常说“用兵谋略之事,不管身份有多低,只要有好主意,就可以对我说”。后北条家的活力就是这样出来的。 领国治理 后北条氏从早云开始就是以战国大名的身份出现。战国大名和以前的守护大名不一样,其一就是与守护大名相反,战国大名是否定庄园制的。另一点就是守护大名要获的幕府将军的批准,战国大名则是完全独立的。

否定庄园制的表现形式就是战国大名的检地行动。后北条家从早云就开始了检地行动,此后,每当家主去世时,都会进行大规模的检地行动。这被称为“换代检地”,氏康也同样对相模中部,武藏南部、东南部,伊豆的一部份进行了检地。

不过,这一次检地,不仅是对北条家的直辖地,还包括主要家臣和寺院神社的领地,这被看成是氏康集中权利的手段。

同时,天文十九年(1550)氏康开始计划中的税制改革。这以前北条家的领国,从前代原封不动的继承了各种各样繁多的税制,氏康整理后,统一成“贯高”的百分之六是段钱,百分之四是悬钱。

农民除了年租外,只要交段钱,悬钱和栋别钱,虽然没有根本上减轻农民的负担,但比起地主可以随意剥削来,生活状况已经是有大幅改善了。

因此,氏康的又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编制了“小田原众所领役帐”。顾名思义,这是一本家臣所领的台帐,但不仅包括小田原众,玉绳众、江户众、伊豆众、津久井众、三浦众等全部十八众都有。这本台帐即有家臣的所领,也有与之对应的军役、普请役等。 政治情况 对氏康,不仅要写检地、税制改革、“小田原众所领役”,还要加上“小田原评定”。

提起“小田原评定”,大家想到的是丰臣秀吉的小田原讨伐前,小田原城中意见对立,白白浪费了时间,那种“什么结果也没有的会议”。其实,“小田原评定”的本意是北条家不是专制统治,重臣们作为评定众,进行民主合议的一种制度。战国大名给人的印象是那种要求“闭着嘴照我说的去作”的武将,北条家可不是这样。

再说外交上。氏康有八个儿子,除了长子早逝外,其他七子都被有效利用了。二男氏政留在小田原继承家业,三男以下都派了出去。这其中一些是作别人的养子,如三男氏照、四南氏邦、六男氏忠、八男氏秀。以氏照为例,氏康在统一武藏时的最后一个对手是大石定久,氏康采用送照作养子的方法收编了大石家。氏邦、氏忠也一样,只有氏秀稍有不同,他是作为人质送到上杉谦信家当养子的。另一些,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去开分店了。领国扩大后,如何有效的统治成了大问题。氏康把领国分成若干领,每一领设有支城,城主由儿子们担当。五男氏规,开始是三浦半岛三崎城主,后任韭山城主。七男氏尧是小机城主。女儿们则成了政略结婚的工具。长女作为“甲相骏三国同盟”的一环嫁给今川义元之子氏真。有了这个同盟,氏康没有了后顾之忧,集中力量向东、向北发展。

四代氏政合纵外交

永禄二年(1559)12月,氏康将家督让给氏政后隐居,这一年氏康45岁,像他这样身体好好的就退位的还真是很少。

继位的氏政刚22岁,还嫌年轻,氏康就留在小田原城的本丸,人称“御本城”。

在氏政的时代是北条家的领国扩大到最大的范围,同时这也是个艰难的时代。继承家督的两年后,永禄四年(1561)3月,长尾景虎(上杉谦信)的兵围小田原就是代表。

后来,被认为是铁三角的三国同盟也开始动摇。氏政终于和武田信玄断决了关系,信玄的女儿,氏政的正室,也被遣回娘家。

永禄十二年(1569)10月,信玄率大军包围小田原,此后两军在三增山口发生激战。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中,元龟二年(1571)10月,隐居的氏康去世。死前,氏康留下了和信玄和好的遗言。氏政遵照遗言,重新和信玄同盟。

信玄死后,后继着是四男胜赖。氏政倒是可这个胜赖关系很好,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他。但这个外交政策从结果看是失败的。因为对武田家过去的荣誉过于看重,对当时的形势就不能正确判断,加上情报收集工作不合格,这些都对北条家产生了负面影响。

永禄年间,作为战国代表的名将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都没能攻下小田原城,这给了氏政过度的自信。正是对小田原城过于自信,才使的在丰臣秀吉攻击小田原时作了错误的判断。

不过,氏政后来还是和武田家断绝关系。这是因为上杉谦信死后,氏政的弟弟氏秀(景虎)和景胜两人争夺继承权时,胜赖支持景胜。氏政为此和织田信长通好,与胜赖交战。

五代氏直继承家督

天正八年(1580)八月,四代氏政也是在身体很好的时候将家督让给其子氏直,自己隐居。他甚至比氏康还年轻,当时才43岁。

但氏政只是名义上隐居,实际上还握着实权,所有事情的决断还要由氏政决定。

信长被明智光秀谋杀后,和信长通好的氏政、氏直父子可以保持通好的形式,和秀吉继续通好,可他们却选择了和秀吉一刀两断。

那么为什么能协助信长统一天下,却拒绝协助秀吉统一天下?这一点很难明白,只能推断是对信长,北条家是以同盟的身份,而对秀吉,却要以臣属的身份。对于关东王北条家来说,这一点不可接收。

当秀吉的势力越来越大时,单独对抗已不可能时,德川、伊达和北条结成同盟。以东国国家对康秀吉统帅的西国国家。但随着德川脱离这一同盟,使秀吉能够实现天下统一的梦想。

太阁时代北条灭亡

丰臣秀吉在平定了西国后,就剩下关东和东北。

1588年,秀吉将后阳成天皇请到自己的城聚乐第,并号令天下大名出席,氏政、氏直父子没有出席。因此秀吉一抓到口实后,就下令攻打下田原。

北条家早就知道有这一天,不但修筑了支城,还建了包含小田原城下町的大围墙。同时,武器、军粮、弹药等也都作了准备,真正进入了临战状态。

氏政父子命令所有村中的成年男子全部从军,北条家的领国共能动员出56000兵。这个数字,作为一个战国大名确实是很惊人的,但秀吉的兵力在21万到22万左右。

不仅是量上,质上也相差很远。北条军是以农民为主力,秀吉已完成了兵农分离,主力是专业武士。在这种大军面前,氏政倚仗的是对上杉谦信及武田信玄的攻城战经验(上杉谦信及武田信玄都曾经攻打小田原城不下)。

秀吉在能俯视小田原全体的笠悬山建成一城设置大本营,这就是石垣山一夜城。

小田原包围战持续三个月后,氏直开城投降。战国大名后北条家灭亡。秀吉命令氏政、氏照及老臣大道寺政繁、松田宪秀自杀,氏直被流放到高野山,原本打算让氏直复归大名的计划被迫取消。

江户时代的北条氏

北条氏规在小田原之战时向丰臣军投降,拥有七千石的领地,嫡男北条氏盛拥有四千石,关原之战前,氏规病死一个月后,家康承认他与其父的七千石的领地,合共1万1千石,自此成为狭山藩(今大阪府狭山市)的藩主,直到幕府,子孙仍然拥有该藩的内政权。明治时代更新华族的身份成为了子爵。

此外北条氏邦(氏政之弟)的义子北条直定成为德川家的家臣,成为了纪州德川家的藩士。氏直之弟直重成为了阿波国蜂须贺家政的家臣,后来姓氏改回伊势。

除了狭山藩的藩主,后北条氏子孙曾成为大名,北条纲成儿子北条氏长的儿子北条氏胜成为了岩富藩的大名,后来义弟北条氏重继承,经过了多次调藩以后,最终成为了挂川藩三万石的大名。但是因为没有子孙的继承,领地被迫改易。近亲北条氏长被幕府以500石登用。后来成为了4千石的旗本。

武田,丰臣都死光了。

目前各大名姓氏人口情况:

北条氏

  目前使用的人口大约两万一千人,就分布上来说全日本都有。如果是神奈川县(相模国)的就多少与后北条的支族有关联。另一个分布较多的则是在大阪府约有近百人,这些则是江户时期河内狭山藩北条家的后代,是后北条的嫡系。末代藩主北条氏恭一家至今仍在,而且与天皇家有往来。原因是北条氏恭在维新后曾担任明治天皇的近臣。长崎一带有些姓北条的人家,依据考证是昔日鎌仓幕府前北条氏派去镇守九州的西国御家人后代。

德川氏

  目前约两万人之数。这些大多跟德川的御三家多少有一些关系,其中也不乏御三家与御三姓的后人。东京都内的使用德川姓氏者有近百人则是末代将军德川庆喜的后人。

织田氏

  大约有近三万人使用。依据研究其中只有百分之一跟尾张织田(信长一族)有所关联,其他的大部分是其他各地所原本就有的织田氏后裔。织田这个姓氏目前在日本排的上千名以内的大姓。

丰臣氏

  只有约四十人使用这个姓。依据考证,这些使用丰臣姓氏的人都是在明治时期允许平民使用姓氏时所选用登记的,与丰臣秀吉无关。会选用这个姓,想必也是想跟秀吉多少沾些边吧?

武田氏

  使用者非常多,将近有二十一万人在使用这个姓氏。分布地点从北海道到鹿儿岛都有,但是只有千分之一的人才与甲斐武田氏有微薄的血缘关系。另外在关西地区也有一些是但马武田的后裔。

上杉氏

  大约有两万五千人使用这个姓氏。目前以关东地区的使用者比较多。据说越后上杉氏(谦信、景胜)的外系分家还留存著,目前住在东京。

毛利氏

  目前有三万六千人人使用。日本全国各地都有分布这个姓氏的使用者。目前毛利的嫡系也还留存,住在东京。

伊达氏

  目前约有一万八千人使用。主要分布在关东地区与宫城县仙台市。仙台伊达家目前当主为第三十四世的伊达泰宗。泰宗目前任职於伊达纪念博物馆。而宇和岛藩伊达家的嫡系也是留存著,当主为第十二代的伊达宗礼。两家目前往来都十分频繁。

岛津氏

  近三万人使用这个姓,主要都分布在关西与九州。岛津家的嫡系目前当主是第三十二代的岛津修久。岛津家目前在鹿儿岛县拥有一个大规模的综合企业,主要经营项目有观光、幼教、烧陶、琉璃器皿、博物馆、运输、建筑等。这个企业直接以岛津为公司名称。

三好氏

  三好-人数众多约有七万五千人。分布状况是全日本都有,各地都能见到使用三好姓氏的人。

松平氏

  目前大约八千多人使用。松平这一姓氏的分布范围分散很广,全日本都有这个姓氏的踪迹。爱知县与关东地区较多。松平这一姓氏与德川的渊源深厚,很多姓松平的人或多或少都与德川有血缘关系。据说男艺人松平健(饰演暴坊将军的吉宗者)是三河松平氏的其中一支。

足利氏

  使用人数大约三千五百多人。分布的状况是全日本都有,但是仍以关东地区为多。福冈一带也有部分地区聚集较多姓足利的人。

朝仓氏

  大约有三万多人此用这个姓氏。分布的情况以畿内地区为主,京都与大阪两地都可以很容易的看使用这个姓氏的人。

浅井氏

  目前人数约有八万六千多人。朝仓在姓氏排名上目前有在前五百大之内,算是人数庞大的一支姓氏。分布状况是全日本都有。

今川氏

  大约有两万多人使用今川这个姓氏,主要分布都在东海道的静冈与爱知两县。不过使用这个姓氏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明治维新以后平民去登记使用的,与曾经称霸东海道的今川家没有关系。

六角氏

  目前只剩一千多人在使用,而且分散在全日本。

大友氏

  目前使用者约三万七千人之多。这个姓氏全日本都看的到,但主要的分布地以九州地区与北海道居多。

里见氏

  目前仍有一万多人在使用中。主要分布的地区仍不出关东一带。

九鬼氏

  约三千六百人使用,目前在全日本分布的很散。

南部氏

  目前约有一万两千人在使用这个姓氏,主要分布地也是在东日本的山梨县还有岩手县居多。

大内氏

  目前有五万八千多人在使用这个姓氏。这个姓氏只要分布在中国与北九州两个地区。中国地区以广岛县为最多。

长宗我部

这个姓非常稀少,依据纪录目前登记使用的只有三十人左右。而另一个与长宗我部相近的香宗我部则更是稀少,大约只有十来人。

一 北条早云

北条早云 经“应仁之乱”,日本进入了内战频仍的“战国时代”。这一时代的社会特征是“下克上”,即旧有秩序和旧的权威阶层的倾覆。各地百姓和国人(地方的地主)纷纷展开反抗领主,争取自由的斗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485年底在山城(今京都府东南部)爆发的“国人一揆和1488年爆发的持续了百余年之久的“一向一揆”(佛教一向宗信徒起义)。 在封建领主阶级内部,旧有的等级秩序破坏殆尽。大名不把将军放在眼里;家臣又背叛大名,攻杀主家;同族相残,子弑父,弟杀兄,到处是刀光剑影。在争夺领地的生死搏斗中,一些和中央幕府权力无关的地方领主和武士们,依靠实力逐渐成长起来,各自控制一方,取代了幕府任命的旧的守护大名。他们被称为“战国大名”。北条早云是“战国大名”的先驱。其势力范围在关东南部(今神奈川县、静冈县)一带。

北条早云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浪人。关于他的出身与前半生的经历,由于缺乏可靠的史料,而有多种说法,但出身于京都伊势氏家庭则是比较一致的看法。

北条早云(ほうじょう そううん)原名伊势新九郎长氏,又名氏茂,他的姐姐是骏河(今静冈县东部)守护大名今川义忠的侧室。因此,他早年曾依附今川义忠为食客。1476年,在他四十五岁时,今川义忠受幕府之命,向属于斯波氏的领地远江国扩展势力。在归途中,遭敌方余党袭击身死。今川氏一族因继承权问题发生内讧。今川氏的家臣们也都想乘机控制领国的统治权,于是纷纷介入今川氏同族之争。骏河是室盯幕府通向关东地区的要害之地。因此,今川氏的内讧也引起幕府方面的关注。当时关东将军(“崛越公方”)足利政知派上杉政宪,关东管领上杉定正派太田道灌相继率兵镇压今川氏内乱。在这危机时刻,北条早云通过谈判,巧妙地制止了外部干涉,并说服了今川氏的两派家臣,共同拥立他的外甥龙王(即以后的今川氏亲)继任骏河守护。由于这一功劳,他成了兴国寺城的城主,领有富士下方十二乡。这是他逐步扩张的起点。

当时,伊豆半岛是室盯幕府将军足利义政之弟足利政知的居住地。政知立茶茶丸的异母弟润童子为后嗣。足利政知病死后,茶茶丸遂杀死润童子及其母,当上关东将军。以此为导火线,两派家臣不断混战。邻近的北条早云密切注视着这场内争,企图夺取伊豆半岛。不久,伊豆的领主们大都开往前线,关东将军府所在地崛越防守空虚。北条早云认为时机已到,便向今川氏亲借兵三百人,合计五百人,趁黑夜渡过黄濑川,急袭崛越。茶茶丸仓惶出逃。此后不到三十天,北条早云就完全控制了伊豆半岛。一个不为人知的城主,转瞬间成了大片领地的主人,这件事震惊了日本。当时北条早云已是六十岁的老人。

北条早云控制伊豆后,便着力巩固他对伊豆的统治。他认为,使农民生活安定,是稳定经济的基础,也是加强自己军事力量的源泉。因而他努力限制武士对农民的剥削,以恢复遭到战乱破坏的农业生产。他号召逃亡农民返回家乡。归乡者“可免除以往一切债务”。他曾说:“君是父,民是子,安有父不爱其子者耶。”他指责武士“巧立名目,课百姓以重税,自己则耽于奢侈生活。”他广立告示,严禁部下抢惊和侵凌百姓。他推行租税改革,把田租降为“四公六民”,即农民将收获的四成交给领主,自己留下六成。宣布地头不许任意追加,除年贡外,“不再加征公役,若有违背此法者,百姓可向上告发。地头违法,当罢免其职”。他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收买民心。例如,在他刚刚占领伊豆的时候,当地恰好流行瘟疫,于是他命令部下向病人发放药品和食物,制止了瘟疫的蔓延。许多逃往深山躲避的百姓,因而安心地返回了家园。他还把许多手工工匠组织起来,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从事土木工程和制造军需品,并分给他们土地以保证他们的生活。在当时的日本,采取上述吸引民众,恢复生产的措施,并不多见。他巩固伊豆统治的第二项措施,便是把在兴国寺城时代就追随自己的武士和由百姓擢升的家臣,安排到伊豆的各险要地区。至于伊豆当地的武士,只要是不反抗他的,就让他们保持原有领地。这使许多伊豆武士纷纷臣服,成了北条早云对外扩张的得力助手。对于反抗他的伊豆武士,则毫不容赫,残酷镇压。

北条早云在占领伊豆后,虽未立即向外扩张,但他念念不忘把自己的势力伸展到整个关东地区。当时控制关东地区的是世代为关东管领的山内上杉氏和扇谷上杉氏。为制造战胜上杉氏的舆论,以鼓舞部下的士气,北条早云伪称自己曾作过这样一个梦:“我梦见原野上长着两棵大杉树,看到有一只大老鼠正在啃杉树的根。让人吃惊的是老鼠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老虎。”他解释说:“这两棵杉树大概是指统治关东的上杉两家。我是鼠年生的,所以啃那两棵杉树的是我。这个梦预示我不久就会打倒上杉两家,我的子孙将成为关东的主人”。

地理形势表明,阻挡北条早云由伊豆进入关东的第一障碍,是扇谷上杉氏的名将大森氏赖防守的小田原城(今神奈川东部)。大森氏赖是一员文武双全的名将,小田原城又十分坚固,北条早云是难于得手的。因此,他与氏赖结为挚友,以等待时机。1494年,大森氏赖病,其子大森藤赖极其昏愚。北条早云一面仍不断地与藤赖友好往来,一面则暗中设计巧取小田原城。

1495年2月,早云派使者向藤赖说:“近来狩猎时,野猪和鹿常常跑向箱根山,猎获物殊少。因此,如有可能,请允许我方的猎人进入您的领地,把野猪和鹿赶到我的领地上来。”藤赖不知是计,便允诺了早云的要求。于是,早云选拔了几百名年轻勇士,伪装成猎人,潜入藤赖的领地,隐藏在小田原城附近。入夜,在海螺声中,北条军驱赶一千余头角上燃着松明的牛,呐喊着攻入小田原城。城主大森藤赖及部下毫无戒备,看到城内火光四起,杀声不断,错以为大军来袭,不战自溃。就这样,北条早云轻取了小田原城,时年六十四岁。

占领小田原城后,北条早云依旧竭精殚思于掌握民心,他把这一带的租税也降为四公六民,并很快地制服了当地的武士。

1504年后,北条早云不断出击关东,但战局的进展并不顺利。1510 年,他煽动扇谷上杉朝良的家臣上田政盛叛乱,并趁机出兵。但遭到扇谷上杉氏和山内上杉氏两家的包围,形势对早云十分不利。北条早云不得不求和撤兵,以避免于己不利的决战。

北条早云经略关东进展不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扇谷上杉氏的重臣、固守三浦半岛冈崎城和新井城的三浦义同,义意父子从侧面威胁他。于是,早云便把进攻的主要矛头指向了三浦氏父子。1512年8月,早云一反往日用兵惯例,派兵强攻,终于攻陷三浦义同守卫的冈崎城,并打退了来援的敌军。三浦义同父子不甘失败,屡屡反击。1516年,北条早云从海陆两方面猛攻三浦父子固守的新井城,终于彻底肃清了三浦父子的势力。由1495年攻占小田原城到消灭三浦父子,耗费了早云二十年的岁月。

1518年,早云八十七岁。他把家督的位置让给嫡子氏纲,便隐退了。

1519年8月15日,北条早云病死与韭山城,享年八十八岁。

北条早云死后,子氏纲,孙氏康,继承其遗志,稳步经营,终于先后五代雄踞关东。

北条早云是当时少见的军事家。他熟悉兵法,爱读六韬三略,善于寻找时机,运用灵活的战略和战术,使他从一个无名的小城主成长为最早雄踞关东的战国大名。

北条早云能够取胜的重要原因,是他懂得向民众让步和恢复经济的重要性。尤其是实行了“四公六民”的新税制,对恢复生产起了推动作用。早云的主观目的虽是为了确立军事扩张的经济基础,但客观上却在他所控制的地区,稳定了人民的生活,发展了生产,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

后北条氏的历史沿革

一代早云开创基业宽正五年(1464年),上京的早云作了足利义视的近侍,早云生于永享四年(1432年),此时已经23岁,在当时算是出头较晚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