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祖宗祠堂为什么写着豫章是什么意思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5浏览:4收藏

罗氏祖宗祠堂为什么写着豫章是什么意思,第1张

豫章是古代江西的一个地名。而罗氏族谱最早者,可能为修于宋代开宝年间的“豫章罗氏” (俗称“柏林罗氏”)族谱。

国朝江西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谢旻等监修的《江西通志》载:“罗珠汉高祖时跟随灌婴,平定豫章,有功德于民”。

译文:罗珠公跟随汉朝开国功臣灌婴,平定了豫章县,对人民有功。

罗珠公,字怀汉,仕汉惠帝,先为“治粟内史”,后改为“大农令”,故世称为“大农公”,罗珠与灌婴平定了九江郡。汉景帝时,在南昌一带置豫章郡,建筑城堡,并环城广种豫章树(樟树),其后世子孙遂被称为豫章罗氏。

扩展资料

罗氏后裔、上海市高级工程师罗时实以1993年版《豫章柏林罗氏重修大成族谱》记载为据。该族谱卷五载曰:“罗珠仕汉惠帝为治粟内史,后之所称必曰大农令者,盖以秦制掌货财之官,曰治粟内史。汉景帝改治粟之官为大农令,故曰大农,遵汉制也。”

卷三《大农祠记》又载:“惠帝三年,表大农令罗君珠来守斯土,有章安故祖之思,遂手植豫章于庭,乃偕妹婿石固缮完城郭,以终灌侯之绩。”“适灌侯有筑城之功未毕,公偕妹婿石固继其功,民亟趋之,劳而无怨,恪完城郭,即豫章城也。”

凤凰网-谁筑造了豫章古城

-罗姓家谱

-豫章

-豫章罗氏

我国罗姓的家族共同标帜「像章」,天下皆知。

豫章,本来是树名:豫,就是枕木;章,就是樟树,都是高大而坚实的巨树。

或许正由于豫、章二树的高大坚实,我国的古人,是很早就已经拿它来作为地名的,「左传」的「定四年」 一段上有「蔡侯、吴子、唐侯伐越,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之语,所谓的「豫章」,应该就在现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一带地方。

不过,「豫章」的地名虽然早在春秋时代便已出现,但是到了汉朝初年,也就是大约两干一二百年以前;这个地名却被搬移到江南去了——当时,汉朝在现在的江西省地区设置了一个「豫章郡」,郡治设在南昌,一直到隋代才被庆治,所以长时以来提起「豫章」这个古地名,绝大多数人都只知江南有,而不知江北也会有过。

两千两百年前,汉朝大行郡县制度,为什么会拿「豫章」两个字作为郡名?

这就跟罗姓大有关连了!

原来,当时豫章郡的郡治所在地南昌城,是在大将罗珠的手晨兴建完成的,竣工之日,罗珠曾经在城内亲植豫、章之树,并且举家搬到南昌城定居落籍。后来,朝廷决定在此设郡,就由于罗珠曾为南昌城手植豫章,为了纪念罗珠的筑城之功,也为了豫、章两种树木已经成为南昌城的特有景观之一,使将该地命名为「豫章郡」,把这个地名,自江北搬到了江南豫章的首城,是由罗氏所建,豫章的郡名,系出罗氏而来;而豫章一地,又很早就是罗氏的主要繁衍中心;罗氏之以「豫章」为郡望。当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关于罗姓与「豫章」结缘的经过,前清道光年间江西的一项「罗氏大成谱序」;有十分清楚的说明,是这样的:

「吾族世系,出于黄帝,延至周,妘郐公号匡正,分封罗国,世守宜城。至凌甫公,以功显秦王,遂迁国于枝江,守陇公徙长沙,以国为氏。

秦有武陵令均用公,次子讳珠,仕汉,与灌婴侯;定九江郡,筑城于南昌首府,工成告竣,手植豫章,因家其地。景帝间,吴连七国反,命太尉周亚夫,逮十八邑,请定为郡,始有豫章之称。其后罗氏为豫章郡望,派衍繁盛,星罗苍布,晋宋齐梁之间际,散居天下,虽以会归,惟柏林衍庆,有会归焉。」

「豫章罗氏」的源头在江西,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我国的每一个姓氏家族都是源远流长,在血缘方面上溯炎、黄二帝,罗氏的源流,当然也不会只能追溯到两千两百年前的江西地区而已。以下,便从开创「豫章」郡望的罗珠的身上, 说明他们在血缘上的来龙去脉。

罗氏的得姓始祖,是出生于商纣甲寅年,也就是公元前一O九八年的匡母生。他由于辅助周文王夫于灭纣与周有功,被封于宜城,是一个子爵之国,负责为周室镇守楚北。根据历来罗氏族谱的记载,当时匡正的封地,共有南漳县等八十里,由于当地有一条罗水,所以就定国名为罗——这个地方,就是今湖北省的宜城县一带,应该算是罗姓中国人的最后根源所在。

跟周天子的其他诸候和附庸一样,匡正所开创的罗国,爵位也是世袭的,自他以下,第二世为奕芳,三世为祥,四世甲应;五世文波,六世德;七世操;八世进贤;九世慎;十世璇;十一世辇,十二世赞,十三世静,十四世洪统;十五世彦一,曾于周平王东迁时统宁一百卅七营官兵拒楚,使周室得以易地延续,十六世班,就是本文第一四五篇「赖罗传三姓联宗」曾经提到过的,那位大败入侵的楚军于鄢水,保全了罗国的了不起人物。

班的儿子,是十七世的震,此后,十八世为博古,十九世为乾,廿世为晖;廿一世缙,廿二世敬,廿三世家斯;到了廿四世的万通,罗国的国势已渐衰微,周定王十一年(公元前五九八年),楚庄王为报鄢水之耻,派出大军灭了罗国,万通出亡罗到下邑,国的宗室也自此星散。

国亡之后,逃亡下邑的万通传子二十五世的苍;二十六世为乱;廿七世利达;廿八世秀扬;廿九世学,卅世程正。

卅一世凌甫,是罗氏家族发展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他不但复兴了罗国,开始「以国为氏」而姓了罗,而且为罗氏编纂族谱,使得罗氏的世系,迄今源源本本,有条不紊。

罗凌甫的名字是乘,他对维氏家族的不朽贡献;明载于历来的罗氏家乘如下:

「凌甫公,讳乘,恨罗国被楚所灭,计能灭楚者秦也,故事于秦,至周显王三年,秦奉献么爵于上卿,封陇西邑为公采邑,公不受,恳秦助兵复国,自楚灭罗至此二百三十年,始克恢复故物。

后见罗国在宜城山中偏僻;乃迁都于南郡枝江,今荆南道枝江县有罗国之政治。公迁国后见宗人散徙,罔知所宗,追寻源流,取上祖祝融居穴正,微子之音,匡正公乃封于宜城,陇西之郡,以从郡叶音,以国为姓,自祝融之后历世源流,朝为家谱垂于诸后也,罗氏之有谱自公始也。公薨于周显王二十八年庚辰,享寿九十有七,墓在枝江城北。」

罗凌甫为罗姓编纂族谱,是周显王十四年(么元前三五五年)的事。当时,他曾亲撰了一篇谱序,迄今仍存,留待下文介绍。

罗姓字辈

湖南桑植城关镇罗氏(包括湖北仙桃、红花堤等地同族)的派次是:季道伏存暹,人宏大士万,瑞嗣胤延世,益昌启俊贤, 自承祖宗德,文国福朝先,荣显旌加远,希绍永兴蕃。

湖南安化罗氏(杞公)老派语共28字:辰梦文兴绍远泰,万天寿日祥光发,鸿开俊彦正芳华,贤才昌盛宗英拔。

新派语共80字:慎守先贤烈,昌隆代贵荣,绵延敷善泽,蔚焕益明新,礼义贻来哲,诗书训后人,道高期立达,教迪久同遵,辅佐贻梁栋,仪型重玉金,辉煌馀藻采,培植积兰芬,麟瑞资钟毓,鹏程庆允升,源长咸锡福,嘉运启崇英。

湖南滦湾市罗氏派次为32字:教振家声 大宜克笃 茂本培元 植基广泽,迪惟前光 恒崇先烈 继序其荣 宏开佑锡

湖北天门罗氏所用派序为:楚用钦邦 世显文方 盛永吉祥 士宝其昌(罗钦顺立),功德远扬 笃滇贤良 赞绪丕美 家道之光(民国时新增)。

家谱渊源甚早,一般都推始于《周官》,实际上《世本》乃是我国谱牒最早的著作,司马迁《史记》的世表、年表取法于此,实为后来家谱宗谱之滥觞。在谱学发展史上,经历由专官之掌,演为专门之学,最后变为私家之谱这样三个发展阶段(参见邵晋涵《南江文钞》卷六),修谱也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唐、宋 元明清三个发展高潮。

尤其是清代可说已达到顶峰,有人统计,“宋元以来,清人修谱最多,保存至今的族乘,至少在二万种以上,清人修的占重要成分,且质量较高”(《清人社会生活》)。到了民国,修谱之风仍不少衰。

“考我国古代社会,夙重宗族。自大儒欧阳氏、苏氏创谱牒制后,千百年来言家乘者,遵制法古,群相倡导,驯至举国上下,无族无谱”,民国三十七年修《罗氏杞公戊子族谱序》中的这几句话,反映了我国清代、民国期间“族族有谱”这一历史事实。罗姓之族谱家乘,当然亦不例外。

罗氏族谱最早者,似为修于宋代开宝年间的“豫章罗氏” (俗称“柏林罗氏”)族谱。罗颖在《源流总序》中称:“吾祖家豫章,抵颖身,三百余年”,其间“文献足征”,因此族谱中既有唐代科甲鼎盛、罗氏人才辈出的实录。

又记有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的赠诗之类,且溯源重黎,以罗君用为先祖,并及“十八世祖”罗企生,堪称源远流长、后裔繁茂的世家望族。

后来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写诗《罗氏谱赞》云:

豫章世家,洪州望族。忠孝一门,节义两顾。

文德武功,名留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

礼义仁昭,天伦攸笃。贤子贤孙,旋踵芳躅。

以此家风,遗风善俗。

扩展资料: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苏洵倡修族谱家乘,最为积极得力。他们不仅亲自动手编写本家的族谱,而且提出了编写族谱的体例和方法。欧阳修的“谱例”是:“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原则是以远近、亲疏为别,“凡远者疏者略之,近者亲者详之。”

(《居士外集·欧阳氏谱图序》)苏洵的“谱法”是:“凡嫡子而后得为谱,为谱者皆存其高祖,而迁其高祖之父。”

他主张一般家庭修谱用“小宗之法”,即只记五世,而政治经济地位比较稳定的皇室贵族等,则可以按照“百世不迁”的“大宗之法”来编写族谱(苏洵《嘉佑集》)。在编写方法上,他们一采叙述式,一采图表式。他们虽然在体例方法上有别,但“敬宗收族”的目的则相同。

宋仁宗以后,欧阳修、苏洵的族谱成为宗谱形式的规范,影响至为深远。宋绍定元年罗氏《秀川家谱叙》有言:“古人之意,莫重于族,亦莫严于谱。谱者,推其祖之所自出,而合其族之所由分矣。”

“先王制礼,以明宗为大务。是以古者有大宗、小宗之别,使其派有所统而不紊。又重之以岁时蜡祭之会,冠婚丧祭之礼,乡射燕饷之仪。其目委曲而繁重若此者,盖所以习其揖让长幼之节,隆其亲亲老老之恩,厚其睦姻慈爱之义,使人人知有忠敬孝友,醇固而无浇薄之风。”

因此,罗氏族谱的编写,也基本是效法欧、苏二氏。但这种效法,不是简单模仿,而是有所选择、有所变通的,因为两者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取长补短的关系。直至清代、民国,罗氏修谱或“谱体采苏式”,或“参用欧、苏两式”、“集欧、苏两氏之长”。

--罗姓家谱

山东桓台岳、罗、朱、齐、赵、方、王七姓都是岳家人 (2009-09-21 17:35:50)转载▼

标签: 世系 白巾 岳飞家史考 后裔 桓台 杂谈 分类: 关于岳家

岳霖次子岳琛山东桓台县后裔考

山东桓台县岳飞后裔,系岳飞三子岳霖之后,岳飞—霖—琛—宽—速—温—超之—让-瑜-河-选-讲,十二世讲祖为桓台岳姓发派祖。根据桓台县《岳氏世谱》记载,十二世讲、训、诲兄弟三人,原始居河北枣强,明洪武四年(1371年)奉旨迁山东,讲迁桓台,诲转迁博山,训留枣强加会。十二世讲祖迁桓台时,有世系图传世,万历丙申(1596年)大水淹没了桓台城,东北三关房舍无存,世系图遗失,数代之后的子孙,只知道自己是岳飞之后,而不知属于哪一支,前几年续谱,先人们都想寻根问祖,但由于条件限制,未成其事。1999年,博山族人、二十七世岳禄昌,东奔西走,查找祖根,后终于在岳力先生主编的《岳飞家史考》二册72页东明世系中查到训、讲、诲兄弟是岳飞十二世孙,系岳飞三子岳霖之后,岳禄昌拜访了东明县西关村,东明县岳氏祖茔碑文中亦有记载。2000年11月,岳飞思想研究会主要负责人岳力先生为此到淄博进行了考察。

据东明族人讲,讲、诲兄弟是奉旨随同其他移民,坐船沿运河北上至直隶(今河北省)枣强县移民集中点,而分发至桓台、博山的。桓台讲祖,在索镇定鼎后,当时周边地区黑恶势力突起,以“白巾”为号的白巾贼,作乱于桓台、长山、高苑(今高青县)、博兴与临淄等地,他们抢劫掠夺无恶不作,民不聊生,故里众乡皆知桓台岳讲一家,父子八人坚毅刚强,伸张正义,具有先祖遗风,胆略过人,拥其带领乡众,剿战乌河河畔,追杀白巾,灭贼数人,溃败而去,乡里称快。因此,贼心抱恨思毒岳氏,岳讲深为此惧,弥留之时,即命其长子独一本姓,迁居桓台城里,即现在新城北关岳家胡同。以下六子,各迁其妻父家,并随妻姓,其后代起名,也只改其姓,辈份仍按岳氏排辈不变。从此,在桓台出现了众所周知的岳、罗、朱、齐、赵、方、王的七姓一家,此乃桓台“岳七姓”之由来也。

在桓台县索镇乌河两岸,原有一官亩3314亩茔地,其中只有一墓,名曰七姓祖坟,在桓台很有名气,是桓台八景之一。

十二世岳讲迁居桓台,迄今已有630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现已繁衍人口6800余人,分布数省市县,散居70余个村庄,传世快慢距离甚大,慢者二十五世也还有老翁,快者三十四世也见新人。

桓台《岳氏世谱》已续修五次。分别为雍正十二年(1734年),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嘉庆十年(1805年),民国八年(1919年)和1995年。在第四次、第五次续修中,都聘请了名人作序。为了不至于犯讳重名之谬,在嘉庆十年第三次续修时,规定了从二十二世开始,排辈世系按“毓德振宗,端本可大,维道乃兴,念祖先发”十六字辈,民国八年第四次续修时又增加了“儒业传家,英俊华国”八字辈。当前,适逢盛世,在迎接纪念岳飞诞辰900周年之日,终于把飞祖与讲祖这段谱系衔接起来。

岳飞至今,时近900年,其后裔遍布海内外,各地人才辈出,美不胜举。且看桓台后裔,发扬先祖岳飞公“尽忠报国”精神,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卓越的人才英杰,现将他们的名字与业绩载入《岳飞家史考》这部光辉史册。

在军界,二十六世有跟随傅作义南征北战、坚持抗日的高级将领岳锡峰;二十七世有在越南战场上履立战功的27军后勤处处长岳本祯,有渡江南下的干部王本江;二十八世有空军飞行大队长岳可星,有26军军务参谋岳可双(城东),有沈阳军区司令部飞行大队长兼教练岳可信;二十九世有淮海战役中多次立功、第一船上岸的渡江英雄赵大贵,有多次立功晋升为团长的王大峰,有省部级干部、上海农垦局局长罗大明。

在政界的县处级干部有,二十五世岳宗秀;二十六世岳淑德、岳淑祥;二十七世朱、罗本田;二十八世岳可村、岳可云、岳可信;二十九世罗大纯、罗大博、罗大智、赵大明。

科局级干部有:二十六世岳端前、岳端宝、岳端玉、岳端杰、岳锡岭;二十八世岳可功、朱可军、罗可绪、罗可义、罗可让、罗可普、岳可生;二十九世岳大永、罗大义、罗大前;三十世岳维杰、岳维新、罗维贤。

近期还出现了一批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硕士,有识之士,层出无穷,名繁不胜枚举。

1岳飞—2霖—3琛—4宽—5速—6温—7超之—8让-9瑜-10河-11选-12讲丶—13贵德—14吉—15继成—16东山—17良善—18冲儒—19安—20怀印—21景运—22毓琪—23德溥—24振声—25宗沂—26端方—27本泰—28可登—29大德—30维顺—31道岗—32乃福—33兴中

(《岳飞家史考》(第六册)36-39、107—109页)

(文本录入:河南社旗岳宗高)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6

喜欢

阅读(496)┊ 收藏(0) ┊转载(3) ┊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前一篇:岳飞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罗氏祖宗祠堂为什么写着豫章是什么意思

豫章是古代江西的一个地名。而罗氏族谱最早者,可能为修于宋代开宝年间的“豫章罗氏” (俗称“柏林罗氏”)族谱。国朝江西巡抚、都察院右...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