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家谱辈分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5浏览:2收藏

卢氏家谱辈分是什么?,第1张

盈廷定达道,朝宗秉元芳,兴邦希景茂,肇祖永名扬。

卢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67位。至2010年,按人口来排行,卢姓在中国大陆为第42位,在台湾地区为第39位。中国卢姓总人口约650万,约占汉族人口的047%,以广东、河北、广西三地居多,三省区卢姓约占中国汉族卢姓人员的48%。

相关信息:

明朝时期,卢姓约有51万人,约占明朝人口的055%,排在第四十位。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江苏,三省卢姓约占总人口的47%。

其次分布于福建、广东、山东、湖北、山西,五省卢姓约占总人口的37%。浙江卢姓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9%,为卢姓第一大省。卢姓人口流动从北向东南迁移,形成了浙赣苏、闽粤两大块人口聚集中心,卢姓中心由北向东南漂移。

现石狮市卢厝村地处锦尚镇(1999年9月原祥芝镇一分为三,祥芝、鸿山、锦尚镇)政治中心区域,系镇区乡村,辖卢厝、西坑两个自然村,村辖区面积为18平方公里,有住户668户,公安户籍人口2541人,卢厝卢氏有1900余人,(不包含许氏、杨氏、邱氏等)卢厝村卢氏于南宋卢念一(大理寺,评理),南宋末随驾入闽,约1276年。卢念一生有两子(念廿二郎和念廿三郎),念廿二郎居住本村(原村名蟾盂里,直到民国时期更名为卢厝),念廿三郎宋末迁居双阳镇前埭卢厝自然村。石狮卢厝卢氏已传世29世,卢子信系卢念一郎的第四世孙,卢子信有三兄弟,二弟卢子智(去向不明),三弟卢子仁(明朝)迁居永宁镇沙美村,繁衍生息。据卢厝卢氏谱喋记载,卢念一郎是十六承事郎(官咸宁知县)的第五子,卢念一郎有五个兄长,十七、十八、十九、廿郎,分别在福建平和、永定(任职)居住。

详细记载的有13个。

湖北广水汉川:宗祖承先业,继起著大名,鸿儒天朝贵,孝友振家声。秉良方任重,华州育贤能,品高才学广,志远辉金廷

广东潮州:惠泽益千万尚学士应光淑德在儒修诗书敏以求邦家瞻硕范平治裕鸿猷

广西藤县:盛世有贤良生才应运倡能为成大业直达进朝堂

四川盐亭:上山,发元长安里,迁居太极河,万年是盐泽,福禄有山多

重庆垫江:德荫承宗祖,传家道自光,诗书鸿远绍,永代庆荣昌

福建福州:生财有道卿相贤良才能俊秀成功可永修善克昌学宗孔孟邦国时光,天蔚日宏世代兴隆诗书济美忠孝连芳文章启运礼乐传家积德为宝作述辉明

江西铜鼓:日新全美德礼义振人纲道通和顺性雍睦裕嘉祥忠贤方晋拔泽远庆源长

湖南益阳:元基开德浩天允廷时中光明惟正达万世定荣封孝友本立启秀承宗克家傅业远芧芳声礼乐昭先铎诗书裕后昆文章华上国经济赞升平

江苏丹徒:家世兆兴克昌厚德树光培金润东其长中正广大启秀发祥

浙江灵山:礼义廉能惠爱慈谨雅淑淳清尊荣显耀谟烈鼎新肃雍敦睦伦叙修明渊源昭穆

河南信阳:景长有明广德泽耀祖昌

安徽庐江:根喜茂源士明大学道德日生克正邦国其家必兴(柯坦镇)云振之世德文佳美成业荣昌光宗思永传绍怀长(矾山镇)

山东省济阳:连新济世钦成宪宝贾宏惠泽宗汉佐名良

扩展资料:

姓氏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卢姓历代名人237名,占总名人数的052%,排在名人姓氏的第39位;卢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51%,排在并列第48位;卢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35%,排在第58位;卢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46%,排在第46位。

-卢

范阳有雷氏,以卢氏为著,又以雷、卢音相近,所以在后周初改姓卢氏。北宋初,后周忠臣卢琰,为保柴荣血脉,将其子柴熙诲收在膝下,取名为卢璇。还有,唐时,三原(今属陕西)有闾氏,讹为迁徙分布

卢氏的发源地有多处,而以地为氏立姓最早的是在今天的山东省长清县的西南地。秦时,齐国的卢邑也很出名。自田氏代齐,卢氏便散居燕秦之间,其后卢姓主要在河北省境涿郡(治今北京西南)一带繁衍,其中以涿郡的范阳最为旺盛。至汉时,又有卢绾,原从山东迁入江苏丰县,其后裔世居涿郡。同时,有卢氏已迁至宁夏固原与甘肃平凉间地。此外,战国后期,卢蒲氏改为单姓卢氏后,繁衍于今河北大兴县一带,以后属涿郡。至三国魏时,涿郡改为范阳郡,卢氏便以范阳称,俗称"范阳卢氏"。之后,范阳卢氏历代显赫,一举成为"四海大姓"之一,世称"崔卢王谢",其社会地位高于皇族。魏晋南北朝之际,卢姓开始大举南迁。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卢氏大族有随晋室南迁;又有一支卢氏迁居东北,后成为辽西卢氏大族。唐代,卢姓在北方的繁衍区域更广,其中以河南繁衍最为著称,南迁主要繁衍于江西、江苏、四川、福建等地。卢姓于唐末入闽,宋时入粤。元明清之际,卢姓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但卢姓仍以居北方居多,故历代卢姓名人也多出自北方,尤以河北最为突出。可见,历史上卢氏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大姓。卢氏。

卢氏在台湾居第43位大姓,岛内各地都有分布,尤以台南为最多,原为府辖四大姓之一,俗称“南河卢”。分布较多之县市依序为:台北县、台北市、嘉义市、高雄县、屏东县、台南县。分布较多之乡镇市区依序为:台北淡水、台北板桥、台南关庙、台北市松山区。台岛各地卢姓人中,绝大部分为闽籍人。

福建卢氏迁台始于明代。明天启乙丑(1625年)进士卢经编修的《青阳范阳卢氏族谱》记载,福建长泰青阳卢氏三世祖卢志盛操行高洁,为人厚道,得风水先生指点,本支须离祖家才得昌盛,因此渡海入台,垦荒创业,并遵指示,三百年后再回乡祭祖。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迁居台南的卢志盛派下裔孙,经300多年传衍,到清嘉靖年间(1796—1820年),已成望族。他们遵祖上训示,派人回青阳谒祖。青阳9世孙卢锡堂和10世孙卢挺等,先后到台南定居传衍。

金门贤聚卢氏,系同安卢氏始祖卢邹后裔。卢邹,唐僖宗朝(874-888年)侍御中丞,系“金瓯相裔”。光启间(885-887年),自河南光州固始县游宦入闽,先居同安瓮内(汀溪汪前瓮仔内),后迁卢岭(今汀溪镇褒美村)。至14世孙卢宗发(字希颜,号复斋),元初举家迁居浯岛(金门)贤聚村,是为迁浯始祖。金门卢氏历尽沧桑,曾经出现书声不断,衣冠甚盛的繁荣景象,后因外族侵入、倭冠骚扰、战乱不断,造成人口分迁、枝叶异流,部分人迁往台湾、澎湖,现金门、澎湖、台湾岛等处共有卢宗发后裔3000余人。金门卢若腾系南明隆武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明亡后,与旧部将领郭大河、傅象晋等到福建长泰县青阳村,伺机举兵抗清,青阳不少卢氏宗人投其幕下,后来队伍加入郑成功军。郑氏待卢若腾为上宾,拜作军师。卢若腾随郑氏入台,途中于1664年逝于澎湖,其亲属与青阳卢氏宗人随军到台湾。

福建龙海县海澄镇(旧属海澄县)西头山麓的“三社卢”(三个村社卢姓共210多户、近千口人),据载是唐初开漳将领卢如金的后裔,其肇基始祖卢震素,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入垦定居于西门坑。至清乾隆元年(1736年),族人开始陆续向台湾迁徙。其中长房第十四世孙、十五世孙移居台湾水窟头;次房第十四世孙移居台北;三房第十六世孙、第十七世孙移居基隆。三社卢氏移台后,或农耕,或经商,发展顺利,与祖家交往也十分密切。他们在台北、基隆的亲族称“龙门堂”卢氏,以示不忘祖地,老人去世有归葬祖地的,回乡建宅有称“台湾厝”的。每年清明节,必派一批人回乡祭祖,返台时常又带一批族人随往定居谋生。

据有关部门统计,明清时期,漳州府七县98姓6895人迁居台湾开基,其中卢姓有海澄县6人、漳浦县1人、南靖县6人、诏安县1人、平和县7人、长泰县2人、漳州府2人。实际上人数远不止这25人之数。目前我们已经了解到:

同安县:明永历二十五年(1671年),卢仲卿由同安之金门迁居今澎湖西屿、小池角池东。明郑南朝,卢新民入垦今台南市,其后称“南河卢”。雍正年间(1723-1735),卢忠入垦今彰化永靖。乾隆年间(1736-1795年),卢金郎、卢全疑、卢神机等,先后入垦今台北淡水。嘉庆年间(1796-1820年),卢廷少入垦今台北市万华区。

同安县大同乡感化里古屿保古庄村的卢氏族谱记载,清康熙年间就有7 2户卢人(多数是“元”、“士”字辈)入居台南和台中。

根据该谱记载的部分迁台卢人的生卒年月,可知他们迁台时间约在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长达百余年。

兴化府(今莆田市)的卢云广约在康熙中叶入垦今台北县淡水镇蕃薯里,今名“云广坑”(以卢云广名字命名)。

平和县的卢标、卢爱,康熙末叶先后入垦今彰化田中。乾隆年间,后裔卢平、卢春等人入垦今台中市。嘉庆年间,卢人逐步有入垦今宜兰罗东、五结等。

长泰县的卢仕通康熙末叶入垦今田中。

南靖县的卢良盛入垦今嘉义新港、卢质朴入垦今台中,时间皆在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卢人入垦今台北士林、南投竹山。乾隆年间,卢至入垦今南投竹山。嘉庆年间,卢倪入垦今宜兰头城。另据清道光廿五年(1845)卢焕章编录《范阳卢氏宗谱》记载,南靖和溪后林社还有10人迁往台湾。

龙溪县(今漳州市)的卢君志,雍正年间入垦今彰化县。嘉庆年间,还有卢人入垦今彰化县、宜兰头城、台中。此外,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还有海澄县(今龙海市)、诏安县、漳浦县、永定县的卢人入垦台湾各地。

台北市卢盈诚宗亲提供的由卢俊华先生修撰的《台北卢氏族谱》记载,卢氏从福建迁台的仍以漳州、泉州的为主。

因此,加强对方志、族谱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敦叙两岸同胞的亲情,而且也是切实做好姓氏源流研究工作的重要一环。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卢氏委员会会长:卢瑞华)

姓氏来源:

卢,商音。范阳郡。系出姜(子牙)姓。齐文公之子子高之孙,食采于卢,因氏焉。

注:范阳郡,即现河北省定兴县,三国魏黄初七年(226年)改涿郡置,治所在涿 县,(今河北省涿县)。西晋改为国。北魏复为郡。隋开皇初废。另外,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幽州为范阳郡,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乾元年(758年)复改为幽州。同一郡望姓氏为邹、卢、祖、燕、简、鄢。

系出姜姓者又有许、吕、章、齐、纪、强、邱、高、丁、崔、封、钭、厉、戎、赖、逄、申、郦、尚、柴、充、连、文、聂、查、淳于、申屠。

姜:商音。天水郡(今甘肃省天水市)。系出神农氏。神农氏生于姜水,因姓姜氏。黄帝时,神农氏子孙,世主太岳之祀。周武王封吕望于齐,以主太岳,复赐姓姜氏。

以下是一个伟大的姓的介绍----卢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姜姓,为炎帝(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因居于姜水流域而得氏。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四岳,他们与姬姓周族结成联盟,最后终于打败了商纣王,灭了商朝)神农氏之后裔。西周时,有炎帝的后裔姜姓,字子牙的,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名尚。春秋初期,齐太公之后,即齐文公之子名高,高之孙傒任齐国正卿,因迎立齐桓公公子小白有功,被赐以祖名为氏,因此名为高傒,并将高傒封在了卢,其后裔有以卢为氏。 2、出自复姓改单姓卢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以"卢蒲"为姓的一支,出自姜姓,是传自"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齐桓公,到后来,纷纷改了单字的卢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代北(今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莫芦氏改为汉字单姓卢氏。 3、出自他姓赐卢氏。隋炀帝时,河间人章仇(复姓)太翼,善天文,赐姓卢氏。 4、出自他姓改卢姓。如范阳有雷氏,以卢氏为著,又以雷、卢音相近,所以在后周初改姓卢氏。北宋初,后周忠臣卢琰,为保柴荣血脉,将其子柴熙诲收在膝下,取名为卢璇。还有,唐时,三原(今属陕西)有闾氏,讹为卢氏。

二、迁徙分布卢氏的发源地有多处,而以地为氏立姓最早的是在今天的山东省长清县的西南地。秦时,齐国的卢邑也很出名。自田氏代齐,卢氏便散居燕秦之间,其后卢姓主要在河北省境涿郡(治今北京西南)一带繁衍,其中以涿郡的范阳最为旺盛。至汉时,又有卢绾,原从山东迁入江苏丰县,其后裔世居涿郡。同时,有卢氏已迁至宁夏固原与甘肃平凉间地。此外,战国后期,卢蒲氏改为单姓卢氏后,繁衍于今河北大兴县一带,以后属涿郡。至三国魏时,涿郡改为范阳郡,卢氏便以范阳称,俗称"范阳卢氏"。之后,范阳卢氏历代显赫,一举成为"四海大姓"之一,世称"崔卢王谢",其社会地位高于皇族。魏晋南北朝之际,卢姓开始大举南迁。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卢氏大族有随晋室南迁;又有一支卢氏迁居东北,后成为辽西卢氏大族。唐代,卢姓在北方的繁衍区域更广,其中以河南繁衍最为著称,南迁主要繁衍于江西、江苏、四川、福建等地。卢姓于唐末入闽,宋时入粤。元明清之际,卢姓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但卢姓仍以居北方居多,故历代卢姓名人也多出自北方,尤以河北最为突出。可见,历史上卢氏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大姓。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专经堂":东汉卢植,少年时和郑玄一块儿拜马融为师。马融在讲坛上设绛纱帐,帐后设女乐,在帐前讲书。卢植只专心听讲,几年从没看女乐一眼。 2、郡望 范阳郡:三国魏时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县)。西晋改为国,北魏复改为郡。 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河间郡:汉高帝始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四、历史名人 卢 芳:东汉曾被封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称为武帝曾孙刘文伯,联合三水地区羌、胡贵族起兵,后被匈奴单于立为帝。公元40年投降东汉,被封为代王。卢芳是卢氏唯一称帝的人。 卢照邻:唐朝诗人。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所作诗多忧苦愤激之词,以《长安古意》最为有名。 卢 镗:明朝大将。在浙东参与水陆十余战,斩敌千余,成为抗倭名将,名仅次于戚继光、俞大猷。 卢文绍:清朝古籍校勘家。他校正《吕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三十八种,纠正错误多处。著有《群书拾补》。 卢 挚:元代文学家。诗文与刘因、姚遂齐名,世称"刘卢"、"姚卢"。 卢贤拔:曾被太平天国封为丞相、镇国侯。太平天国早期文献、奏章制度多由他撰定草创;历任北洋军师长。 唐代有卢氏宰相8人:卢冏、卢承庆、卢翰、卢迈、卢慎、卢杞

祖 籍:直棣顺天府(现北京市)密云县牛鲁山人,明代成化年间(1465年前后),由始祖卢德春迁于山东武定府商河县城东五里许卢家河沟。

自十八至三十三世因袭排字为:

基修本立 永培克绍 家传世延 福兴庆昭

前十七世(直系)字名为:(括号内为大约生活的年代)

德春(成化)——中(弘治、正德)——玉璧(嘉靖)——失讳(万历)——失讳(明末)——失讳(清初)(迁居安家)——七世(天聪、崇德)——失讳(顺治)——失讳(康熙)——天朋(康熙)——成(雍正)——克俭(乾隆)(再迁安家)——纬(嘉庆)——光鳌(嘉庆、道光)——埙(道光)——峻峰(咸丰、同治)——仁堂(光绪)——

自十八世起:

壤基: 诰修: 本福(7)

谚修: 本平(1)

本祥(3)

本玉(5)

堂修: 本和(2)

本瑞(4)

本勤(8)

本才(9)

庭修: 本胜(6)

垅基: 恪修: 本海(12)

本士(13)

立昭(4)

本武(14)

永修:

和修: 本德(10)

本江(11)

立强(5)

本明(15)

立勇(1)

本亮(16)

立才(2)

立胜(3)

二世次支“庸”迁居山东禹城黎吉寨。

十世“彦梓”(六世大公后,其自身为十世)迁居东关,因袭“吕”姓。

六世共有四公:

大公后代:(其它略,彦梓一支如下)

彦梓、失讳、国、(单字)、仁、(单字)、山、明、基、修、------

二公后代:(因袭排字)

长支:(十世起)志、国、大、守、(单字)、毓、秀、明、基、修、------

二支:(十世起)天、(单字)、克、(单字)、光、(单字)、峰(或扬)、堂、基、修、-----

三支:(十世起)志、国、大、守、(单字)、毓、秀、明、基、修、------

四支:(十世起)失讳、国、(单字)、守、(单字)、毓、秀、明、基、修、------

五支:(十世起)失讳、望、哲、守、思、(单字)、学、明、基、修、------

三公后代:(因袭排字)(九世起)

可、(单字)、国、(单字)、守、

洪、(单字)、守、

子、(单字)、守、(单字)、毓、学、景、基修--

四公后代:(因袭排字)(十世起)

失讳、国、(单字)、守、(单字)、文、学、明、基、修-----

东关大公后:(略)

安 家: (即本支)(略)

时 家 庄:(十世起)失讳、国、(单字)、志、(单字)、清或占、学、景、基

修、------

沙河西卢家:(九世起)泽焕、承、(单字)、

文、建、子、志、(单字)、方、(单字)、凤、殿、修、

祖、基、修、

姜 家 庄:(十一世起)良、天、志、海、亭、扬或山、(单字)、基、修、-----

朱 家 洼:大公后(十三世起)秉、子或文、丁、邦、济、廷、基、修、------

二公后(十三世起)代光、宗、志、(单字)、景、基、修、

文、振、

郭 家 庵:(十三世起)志、(单字)、毓、学、景、基、修、------

本谱历经五百余年,传代近三十世,至十八世始统一排字,于道光十九年(1840)、道光二十五年(1846)、同治五年(1867)、光绪十二年(1887)分别重修,十三世孙守元于嘉庆十五年作叙。谱中载官位至“佐郎成章”、“修职部”、“教谕”、“优贡”等。

已知中国卢姓家谱67件,含修订版约百件,共五百多卷,成册上千。

散落在偏僻民间的就不可知了。

卢氏族谱三卷——卢崧(乾隆四十年序刻本)

范阳卢氏族谱十二卷——卢贵谦等修(金瓯堂石印本)

江苏宝应卢氏家谱八卷——卢守愚纂修(民国三年南京状元境光明书庄木刻本)

江苏镇江润州关沙卢氏宗谱——卢家椿、 卢家桢(光绪六年活字本)

江苏镇江润州开沙卢氏六修宗谱十二卷——卢金坤总修(民国十年铅印本)

江苏常州卢氏宗谱十四卷——卢品璋纂修(光绪十八年敦本堂活字本)

浙江宁波甬上卢氏敬睦堂谱稿四卷——卢友(咸丰十一年刻本)

浙江宁波甬上卢氏敬睦堂宗谱四卷——卢光增识(光绪二十九年木活字本)

浙江宁波甬上卢氏敬睦堂宗谱八卷——黄家来等纂修(光绪二十九年木活字本)

浙江宁波甬上卢氏敬睦堂宗谱八卷——袁声伯等纂修(民国三十六年重修木活字本)

浙江馀姚梅川卢氏宗谱二卷——卢圣范主修(光绪十九年敬承堂活字本)

浙江馀姚半霖卢氏宗谱十二卷——卢徵清修(民国三年绪新堂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龙溪虞氏宗谱十卷——卢国蔚修(民国二十二年木活字本)

浙江象山盐仓卢氏宗谱一卷——道光二十七年梅含蕊重修抄本

浙江象山田泽湖上四房卢氏宗谱一卷——任同野重修( 民国六年木刻本)

浙江象山卢氏宗谱十八卷——包篑纂(民国三十七年木刻本)

浙江嘉兴卢氏宗谱不分卷——卢学溥修(民国二十四年木刻本)

浙江湖州卢氏宗谱二卷——卢廷杰重修(民国六年吴兴王燮记承刊活字本 )

浙江新昌彩烟卢氏宗谱十四卷——卢学明、卢学荣等纂修(民国三十六年活字本)

浙江兰溪卢氏宗谱五卷——卢福绥、卢鸿昌修(民国二十年木刻本)

浙江兰溪卢氏宗谱六卷——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刻本

浙江东阳卢氏家乘不分卷——明活字本

浙江东阳三峰卢氏家志十八卷——卢潮生纂(道光二十九年刻本)

浙江东阳安溪长堤卢氏宗谱二十卷——卢标纂(民国十八年木活字本)

浙江东阳雅溪卢氏宗谱三十卷——民国十八年重修木活字本

浙江浦江浦阳湘汘卢宅宗谱——民国二十一年重修刻本

浙江常山卢氏宗谱一卷——李先懋四修(光绪二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俊国卢氏宗谱——卢有满续修(民国十七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毛良坞乡前庄坂三坑头(存卷1、2)

浙江常山卢氏宗谱一卷——民国十九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卢氏宗谱一卷——民国二十七年木刻本

浙江临海洋渡卢氏宗谱十卷首一卷——卢幼姚纂(民国二十年木活字本)

浙江天台义里卢氏宗谱七卷首一卷——卢篪年、卢家锦等纂(光绪五年木活字本)

浙江黄岩黄邑乌岩卢氏宗谱二十四卷——卢长孺纂(光绪三十一年木活字本)

浙江黄岩黄邑乌岩卢氏宗谱——民国三十二年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首、卷2-4、26-28)

浙江云和卢氏宗谱——道光六年刊本

浙江云和县文管(存一册)

安徽太湖县任卢氏宗谱十卷首一卷——任毓兰等纂修( 民国十上年夺标堂活字本)

福建漳州卢氏家谱不分卷——卢元朴(同治十一年抄本)

江西卢氏通谱不分卷——卢聊桂等初修(民国十年石印本 )

江西宜春集溪卢氏族谱二卷——卢丙章等纂修(道光五年范阳堂木活字本 )

江西万载观溪卢氏族图谱——卢及芝等纂修(道光二十八年木活字)

江西万载观溪卢氏族图谱——卢光灿等纂修(光绪三十一年木活字本)

江西万载观溪卢氏族谱——卢光灿等纂修

江西南康县塘江卢氏宗祠合修族谱六卷——卢元汝 卢秉培等修(1900年钟灵梅友文堂木活字)

山东苗村卢氏谱光绪二十九年卢守濂钞本

山东卢氏族谱卢方然钞本

山东德州卢氏家谱六卷——卢见曾编(乾隆二十三年序刻本)

湖北黄冈卢氏宗谱八卷首二卷——卢尧卿督理(民国元年敦本堂刻民国三十三年续刻本)

湖南中湘甍门湾卢氏五修族谱二十卷——卢忠炽纂修

湖南宁乡卢氏族谱八卷——(清)卢耀南 卢邦采 卢麟书纂

湖南宁乡卢氏重修族谱十二卷——(清)卢曙斋 卢钟毓纂修

湖南宁乡卢氏六修族谱九卷末三卷——(民国)卢子谦纂

湖南新化卢氏重修族谱——(清)卢仁拔纂序(清嘉庆七年刻本)

湖南郝县卢氏家谱——光绪二年重修本

广东顺德卢民族谱不分卷——清光绪二十三年钞本

广东顺德卢氏族谱不分卷——记事至清光绪十一年钞本

广东新会潮莲芦鞭卢氏族谱二十五卷——清宣统三年刻本

广东新会范阳卢氏族谱不分卷——民国十七年写本

广东新会卢氏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民国三十八年铅印本

广东珠海卢氏家族第三房家谱——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重修钞本

广东四会卢氏族谱一卷——广东四会县龙头乡大塞村

四川蜀南仁资卢氏族谱四卷——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四川彭山卢氏族谱一卷——民国卢士选纂修

贵州遵义范阳卢氏宗谱不分卷——清同治二年稿本

台北卢氏家谱不分卷——清同治十一年序光绪十五年抄本

卢氏谱不分卷——明抄本( 北京大学)

卢氏木本水源 抄本一册——安徽徽州地区博物馆

据卢氏家谱记载,卢姓是我国的百家姓氏之一,排名第42名,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047%。卢姓的起源有六:①出自姜姓,为炎帝(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因居于姜水流域而得氏。②出自复姓改单姓卢氏,据《卢氏家谱》所载,以卢蒲为姓的一支,出自姜姓,是传自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齐桓公,到后来,纷纷改了单字的卢氏。③出自他姓赐卢氏。④出自他姓改卢姓。⑤出自少数民族姓氏。⑥出自国名。

卢氏家谱辈分是什么?

盈廷定达道,朝宗秉元芳,兴邦希景茂,肇祖永名扬。卢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67位。至2010年,按人口来排行,卢姓在中国大陆为第42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