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一个故事:智氏的覆灭,真的是因为德不配位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5浏览:4收藏

《资治通鉴》第一个故事:智氏的覆灭,真的是因为德不配位吗?,第1张

公元前453年,53岁的智伯带领韩康子、魏桓子围攻晋阳城,试图剿灭晋国另一个卿大夫赵襄子。但是在破城在即之际,韩魏两氏却突然倒戈。智伯由此兵破身亡,智氏一族被灭,史称“晋阳之战”。

这一战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智氏覆灭之后,韩赵魏三家分了智家的田,不久之后又向周天子要求封侯。随着周威烈王官方承认三家的诸侯身份,三家分晋的事实得到了官方正式确认,中国历史进入到各大诸侯逐鹿中原的战国时代。而这一段历史被司马光拿来做了《资治通鉴》的第一篇故事,用以说明对于一个治国之君,“才有余而德不足”会遭至什么样的灾难。

在评述这个故事之前,我们需要对当时的背景做一个简单的了解。春秋时期,战争通常都是诸侯之间的纷争引起的,大夫阶层只是诸侯自己分封的封臣罢了,通常都是跟着诸侯的指令行事的。但在这个故事里,主角却是晋国的四个卿大夫,他们的生杀夺予似乎不受诸侯的任何制约。那么晋国的国君到哪里去了?

这要说起由晋文公建立起来的晋国的六卿制度。晋文公重耳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当年晋献公诛杀公室宗亲,诸公子纷纷外逃,重耳便是其中之一。重耳在流亡十九年之后重回晋国掌权,开创一代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由于公室遭晋献公屠戮,晋文公启用了大批的异氏人才辅佐自己的大业,并以此作为基础建立了六卿制度。

六卿指的是晋国三军的六个统帅,每军设将、佐两个首长,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其中中军将为正卿,执政晋国,相当于宰相了。六卿可以说是晋国的高层,辅佐晋国的君主治理国家,而且是世袭的。他们有自己的分封土地和直属军队,有点类似于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关系。也就是说,六卿不是职业经理人搭建的管理团队,而是六个贵族家族的结盟体。

晋文公时代,六卿是对晋侯忠心耿耿的心腹大臣,但过了几代,关系就变了。晋国的公室如周王朝一样衰落,大权在握的六卿开始互相争抢土地,打得你死我活。《史记》描述这段期间的晋国形势,用了六个字:“六卿疆(强),公室卑”。打到最后,六卿就剩下智、韩、赵、魏四家,其中智氏势力最大,独掌晋国大权。而晋侯的公室掌控的土地,仅剩下绛、曲沃两邑。

《资治通鉴》讲述这个故事是从选定接班人开始的。

智宣子将以智瑶为后,但智果表示反对,说:“不如(智)宵也”。他说智瑶有五大优点,但却有一个缺点,而这个缺点是致命的。这个缺点就是“不仁”,当政者最基本的品质是“仁”,没有这个东西,能力再强也是白扯。而这一点正是司马光要通过这个故事来表达的中心思想。

但智宣子没有理会智果的反对,还是立了智瑶为后,也就是前面说的智伯,谥号为智襄子。看到这种情形,智果认为“智宗必灭”,就把自己一族的氏给改掉了,改成了“辅”,脱离了智氏宗族。所以后来晋阳之战,智氏被灭族的时候,智果一族逃过了一劫。当然,那个时候他已不叫智果了,而是叫辅果。史书的记载方式让人觉得智果真的是高瞻远瞩,智慧过人的人。但我猜他当时脱离智氏更多的考虑还是怕遭到智伯的报复。以当时智氏的势力,除非时光穿越,我不相信有人能预言它会一代而亡。

司马光又列举了赵氏选后的过程,表扬了赵简子的英明,以突出智宣子在接班人问题上犯的致命错误。

赵简子有两个儿子,大的叫伯鲁,小的叫无恤,不知所立。于是写了两个训戒书简给两个人,要求时时研习。三年后,当赵简子问起这个书简,伯鲁完全蒙圈了,那书简早不知丢到哪里去了。而无恤则诵其辞甚习,求其简,竟从袖中掏了出来。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司马光想表达的是,智宣子是用能力标准立了智伯为接班人,赵简子则是用品德标准立了赵襄子,最终结果品德压过能力,赵襄子获胜。但像我们这样从小看着历史剧、宫廷剧长大的人,却嗅到了浓浓的阴谋味道。无恤狼子野心,背后必有高人指点呀。伯鲁作为长子,就这样莫名其妙被夺了继承权。

继承问题一向是王朝顺利延续的核心问题,一旦出现状况便是血雨腥风,江山不保。最理想的方式当然是在诸候选人中选择最贤者,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会遇到巨大的困难。首先,何为“贤”,这个标准很难确立;再则,就算确立了这个标准,也会各执其词,弄虚造假,恶性竞争。中国的王朝是以农耕文化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一套稳定的体系,君王的贤与不肖对政体的稳定运转其实影响不是很大。反倒是皇子之间的争权夺位,会动摇整个王朝的根基。

所以,从周朝开始,中国就实行了“嫡长继承制”,也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其原则就是,继承人不以能力为标准,正妻生的嫡长子是第一继承人,然后依次按正妻生的嫡子的年龄排序;如果正妻没有孩子,那么从其他孩子中选择年龄最大的;如果年龄相同,则选能力强的;如果都差不多,那就通过占卜决定。

但在这里,“嫡长继承制”好像失效了。智伯这个名字让人猜测他是个长子(比如刘邦叫刘季,刘老三的意思),但智果却公然反对立他为后;赵简子则根据自己的判断,干脆立了小儿子无恤。

司马光似乎并不赞同严格遵守“嫡长继承制”,而是用“仁”这个标准去选择继承人。但后来的历史一再证实,不管以“贤”立后也好,以“仁”立后也好,设立这种主观性颇强的标准,往往在执行层面会出现问题。反倒是简单粗暴的“嫡长继承制”是成本最低也是最容易达成共识的操作方式。

智果在反对立智瑶为后的时候,向智宣子指出了智瑶的五大优势,他用了“贤”这个字,可以理解为能力。智果用下面这五个词指出了智瑶的五个优势:

1 “美鬓长大”:高大威猛,一表人才;

2 “射御足力”,擅长骑射,力大无比,是个武将之才;

3 “伎艺毕给”,才艺双全,涉猎广泛;

4 “巧文辩慧”,文笔口才俱佳,文化层次很高;

5 “强毅果敢”,意志力、决策力都尚佳。

从这里可以看出,智瑶几乎是一个完美的领导型人才!既有作为领导者颇有魅力的外表,又有作为领导者的心理素质,其能力更是可以用文武双全、多才多艺来形容。

《史记》记载,晋出公17年(公元前458年,也就是晋阳之战前5年),智伯带着韩魏赵三家将六卿中的另两个家族,即范氏和中行氏给瓜分了。晋文公闻讯大怒,向齐、鲁求援,要讨伐这四个卿大夫。四卿惧,反过来攻打晋出公。晋出公兵败逃往齐国,在途中死掉了。智伯于是立了晋昭公的曾孙为晋君,是为晋哀公。晋昭公是晋出公的曾祖父,所以晋哀公和晋出公的辈分是一样的,但血缘关系就远了去了。智伯是找了一个没有根基的旁系立为晋君,从此便完全掌握了晋国的军政。有一点后世曹操的味道了。

《史记》上说,智伯与晋哀公的父亲姬忌比较要好,但姬忌死得早,智伯本想把晋室吞掉,但又有所顾忌,就立了忌的儿子为晋君。这就相当于立了一个象征性的傀儡共主,真正的晋国国君其实是智伯自己。

所以,说智伯是能力超群,雄才大略的枭雄,完全不为过。

虽说智伯雄才大略,但《资治通鉴》自有它自身的叙事逻辑。司马光是要证明智宣子选错接班人,致使智氏灭族。那么,智伯必须是刻薄不仁、刚愎自用的那种人。

于是就有了智伯在宴会上戏弄韩康子和侮辱他的策士段规的傲慢无礼一幕;有向三家索要土地的蛮横贪婪一幕;有韩魏两家有明显造反迹象,却视若无睹的昏庸无知的一幕。

先看看第一幕。书中只用了一句:“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如何戏和如何侮,没有交代,重点在下面。智国劝智伯,侮辱了人家君相一定要多加提防,不然“难必至矣!”。智伯却大不以为然,说:“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这一幕虽然反映了智伯的傲慢,但从侧面可以看出,晋国已是智伯一手遮天,其他氏族他完全没有放在眼里,连表面起码的尊重也不用给了。或者说,他这是故意为之,以显示智伯远高于韩康子的地位,即智伯是君,韩康子是臣。智伯是要让韩康子习惯被他踩在脚底下。

智伯独尊的地位和其他氏族唯唯诺诺的处境,在智伯围攻晋阳之时视察水势的描述中有鲜活的反映。《资治通鉴》写到:“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这是什么意思?古代贵族出行都是坐马车的,马车有三个座位,左边是一般是主公坐;中间是驾驭马车的人,也就是司机坐;右边是一般是武士陪侍,也就是保护主公安全的人坐,可以理解为保镖。《史记-项羽本纪》有一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就是说,刘邦的保镖是屠狗出身的武夫樊哙。可以看出来,虽说是四卿都是一个等级,智伯已经是享受君王的地位了。他把魏桓子当司机用,把韩康子当保镖用。怪不得智伯可以随意侮辱韩康子而不以为然。

再看看晋阳之战快打赢的时候,有人提醒智伯要当心韩、魏的一幕。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然后又详细说明了他的理由,没想到智伯竟然一转身就把他说的话告诉了韩康子、魏桓子。看起来智伯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也根本就不相信以韩康子、魏桓子这样的角色还敢造反!

智伯可以随意把韩、魏踩在脚下,那么他对赵襄子是什么态度?

我觉得可以用恨之入骨又有所忌惮来形容。只要赵氏被灭,韩、魏便会更加无足轻重,智氏取代晋君的道路就一马平川了。所以,智伯突然向三家索地,绝不是任性胡为,而是智伯精心策划的灭赵的一步棋。

智伯以加强晋公室为由,以晋室的名义向三家索地,但索地的要求对三家却不尽相同。对于韩、魏,智伯只是要求提供土地,而对于赵氏则明确要求割让蔡、皋狼之地。韩、魏忍气吞声,同意割让一万户规模的邑,也就是小城,而赵襄子则坚决不予退让,给了智伯发动战争的借口。

很明显,智伯知道韩、魏不敢造次,必会同意割地。只要韩、魏同意,则会给智伯必要的道义优势。三家一心扶持晋室,唯有赵氏不予配合,这无异于背叛。要知道智氏在索要土地之前,自己主动割让万户之邑给了晋公室。当然,这对于智伯来说只是左手倒右手罢了。

对于赵氏,蔡、皋狼之地的重要性在哪里并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但我相信必然是生死攸关的战略要地,不然赵襄子不会宁愿决一死战也要守住这两地。猜想如果割让,赵氏可能会成为智氏的囊中物,任人宰割了。

何以智伯要针对赵襄子?从上面选后的故事中,可以看到赵襄子是一个城府极深,很有心机的政治家,智伯对他是有所忌惮的。除此之外,智伯和赵襄子有着极深的私人恩怨。三家分晋后,“赵襄子漆智伯之头,以为饮器。”这该是怎样的深仇大恨,脑袋砍下来还不解气,要做成酒器把玩!

《史记》记载了这样的一幕。

“晋出公十一年,知伯伐郑。赵简子疾,使太子毋恤将而围郑。知伯醉,以酒灌击毋恤。毋恤群臣请死之。毋恤曰:“君所以置毋恤,为能忍訽。”然亦愠知伯。知伯归,因谓简子,使废毋恤,简子不听。毋恤由此怨知伯。”

智伯攻打郑国的时候,不但喝醉酒打了无恤(赵襄子),而且还劝赵简子不要立无恤为后,造成无恤非常仇恨智伯。但也可以看到无恤的隐忍,智伯应该是看到无恤将会是未来潜在的政敌。

还有资料显示,智伯打郑国的时候,无恤按兵不动,造成智伯成就寥寥,颓然归国。智伯醉打无恤是否是这个原因呢?无论如何,两个人一早就结下了梁子,智伯对赵襄子是要除之而后快的。智伯的策略很到位,而且离成功就差一线之遥了,结果被他完全没有考虑到的因素打乱,功亏一篑。不仅如此,还灭了族。

故事讲完,《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叙述了自己的观点。

智氏为什么会灭?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又说:“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

为政之人没有德行,必遭覆灭,这是司马光的观点。正如刚开始智果所预言的,智伯有五贤,但不仁,所以智伯上位“智宗必灭”。

但我看不到德与覆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孔子周游列国而大失所望,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遵从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德”绝对不是领导者的首要品质。说到“德”,瓜分晋国的韩赵魏三家,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在屠杀智氏一族,又瓜分晋国的时候,他们的“德”表现在那里呢?

反倒看智伯的诸多品质,倒是符合时代的要求。其实智氏一族的最高峰正是在智伯的带领下达到的。可以说智伯被灭绝对是小概率事件,只不过它莫名其妙就发生了,给了中国历史一个大惊喜。不然,可以猜想,智氏将效仿齐国的田氏,取代晋君。那么,战国就会是五国争雄,历史的轨迹就大为改变了。

其实,历史的发展并不一定就具有必然的逻辑的,反倒是诸多偶然的因素汇聚在一起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历史就是多个不同的力量互相博弈和互相寻找均衡的过程,每一个新的因素都会打破原有的均衡,而很多这样的因素往往是以偶然的形式出现的。

如果说一定要找出智伯覆灭的原因,那么他的傲慢和盲目自信可能是其中之一吧。剪除赵氏,然后进一步吞并韩魏的战略目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他却没有认真评估晋国的整个政治局势。他低估了韩魏两个手下,也低估了赵襄子的政治能力。他的战略意图太过明显,让韩魏两家感受到“唇亡齿寒”危险,才让即将覆灭的赵襄子有机会串联两家,成功策反。

三家分晋后,智伯之臣豫让上演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可歌可泣复仇故事。虽然刺杀赵襄子未能成功,但他的士的精神却青史长留,受后世敬仰。就此明代的李贽就对《资治通鉴》的叙事提出来质疑。如果智伯真的“不仁”,何能得国士如豫让,为他舍身取义?

智伯在人生的最巅峰轰然覆灭,让人读之唏嘘!

三家分晋开启了战国的序幕,当时晋国内部几大氏族相互争权,其中智氏最为强大。后来赵、韩、魏决定联盟,反而是智伯遭到盟友的背叛,导致智氏就此灭亡。此后魏武侯﹑韩哀侯和赵敬侯将晋室瓜分,分别成立了魏国、韩国和赵国,为什么在这次内斗之中反而是势力最强的智氏成了牺牲者呢?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这段历史,看看从春秋过渡到战国的关键事件,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

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君权衰弱,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只剩下韩、赵、魏、智四卿。其中以智氏气焰最盛。

野心庞大的智氏之主智伯,向其他三家提出了一个无理要求:每家献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名义上,这些是贡献给国君,用来增强国力的。其实,智伯的真实目的是吞并三家,独揽大权。

魏氏之主魏桓子和韩氏之主韩康子迫于无奈答应了,只有赵氏之主赵襄子坚决不从。智伯一怒之下,联合魏、韩两家,一起讨伐赵襄子。

公元前455年夏天,晋国境内的晋阳城(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竟成了一片汪洋泽国,城墙仅剩六尺未被淹没。原来,战事进行了两年,赵襄子且战且退,死守晋阳城。水攻,是智伯对付赵襄子的杀手铜:他先在上游筑坝拦水,等雨季水满后,再挖开水坝,河水轰然而下,晋阳城顷刻便泡在水中。

智伯端坐在马车中,看着涌向晋阳城的河水,得意洋洋。这辆马车由魏桓子驾驶,韩康子则坐在车右,担任护卫。眼看滚滚洪流似千军万马,仿佛要将孤立无援的晋阳城一口吞噬,智伯感到心意无比舒畅,不禁脱口而出: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让人亡国啊!

智伯话音刚落,韩康子与魏桓子就做了个小动作。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踩了一下魏桓子的脚,作为回应。智伯的话提醒了他们:魏氏的封地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临汾水,韩氏的封地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临绛水,和晋阳城的地理位置十分相似。

说者无心,智伯说水能亡国指的是眼前赵氏的困局。听者有意,韩康子、魏桓子想到的则是家族未来的命运。一旦智伯消灭了赵氏,那接下来因水亡国的未必不是自己。

是继续支持智伯灭亡赵氏?还是为家族未来考虑反戈一击?

韩康子与魏桓子心中的天平,激烈地摇摆着。最终,对未来的担心占据了上风。在赵襄子谋臣张孟谈的斡旋下,赵、魏、韩三家顺利结成同盟,约定反攻智伯。智伯万万没有想到,得意之际的感慨,竟会成为盟军背叛的导火索,并最终给了自己致命一击。在夹攻下,智伯全军覆灭,土地也被三家平分。

智氏的灭亡,令晋国卿大夫的势力重新洗牌。九死一生的赵氏再度崛起,和魏、韩两家势均力敌,最终造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王室,从此开启了中国历史上风起云涌的战国时代。

晋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国,但晋国的消亡历史却耐人寻味。如果按照历史推进规律来看,晋国非但没有成为一统的大国,反而成为了第一个分裂的诸侯国。这源于晋文公时期的三军六卿制度,晋国一味打压排挤公族,导致卿大夫手中权力越来越大,更为甚者是手握朝政权力,最终形成尾大不掉的形式。不过在赵魏韩三家之前,曾还有一个智氏。智氏一共出现了三位晋国正卿,其中智瑶最为出色,被誉为是晋国执政大臣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但正是这么一个人物,在资治通鉴中被视为有才无德。而且亲手缔造智氏家族辉煌的他,也把智氏推向了灭亡。 智瑶 有才无德 智瑶是智氏家族中位列正卿的第三位,而且将智氏家族发展成了晋国四大卿之首。不过在智瑶接管智家大权时,曾有过不认同的反对声音。在《资治通鉴》中记载:「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 ”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智宣子在选择智瑶为继承人时,智氏家族中的智果不同意。认为虽然智瑶有才,但是有一个短处,那就是「 ”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同时智果还做出预言,认为智瑶将会把智氏家族带入万丈深渊。从最终结果来看,智果颇有先见之明。但凡事都以成败论英雄,未免有些偏颇。不妨先看看智瑶的所作所为,再行定论。 智瑶 智果口中的智瑶一共有五个长处,《资治通鉴·周本纪一》记载:「 ”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长得帅,善于弓马,才艺双全,巧言善辩而且果敢坚毅。这五个优点集于一身就足以看出智瑶的不平凡之处,事实情况也是如此。 智氏再现辉煌 智氏的始祖是荀首,荀首在晋成公时期受封智邑,所以该为智氏。等到荀首之子智武子位列公卿时,智氏面临一大危机,因为智氏的宗子早夭,智氏面临无人继承的尴尬。后来晋平公为了能够加强君权,曾一度想要废除智氏。好在中行氏的庇护,才让智氏得以保留,并且让尚未成年的智跞继承智氏家族。在这期间因为晋国范氏和中行氏攻打赵氏,所以晋国宣布范式和中行氏为叛党,在其他四家赵氏、智氏、魏氏、韩氏的攻打下,晋国只剩下这四个大家族。也在这期间智氏因为一直蒙受中行氏的庇护,所以并未出兵,而是以执政晋国的身份留守。而统帅军队讨伐的赵鞅逐渐崛起,甚至超越了位列正卿的智氏。 赵鞅 等到赵鞅去世后,智瑶正是登台,这也就迎来了智氏家族的第三次辉煌。三家分晋之后被历史划分为战国时期,实际上在此之前争霸战争就已经出现了转型,成为诸侯混战的局面。而晋国作为老牌强国,却因为政出私门导致战斗力锐减。所以在智瑶接管后,将晋国图霸作为首要目标。为了恢复晋国国力,智瑶先后攻打齐郑,前472年时与齐国对峙,在战斗中智瑶身先士卒。然而在攻打郑国时却遭到了内部牵制,第一次攻郑,齐国出兵救援导致不了了之。第二次时郑国没有抵抗,但是在最后时刻晋国赵氏赵无恤不听从智瑶指挥,最终导致功败垂成。 赵无恤 正是因为晋国政出私门,所以智瑶在为晋国图霸的过程中屡受牵制。因此智瑶决定削弱另外三家公卿的实力,便有了之后四卿献地的故事。智瑶分别向三家提议,一人交出一百里土地给晋公。智瑶率先给出了一万户邑献出,其他三家并不认同。但韩、魏两家因为「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的计策,决定答应智瑶请求。但在过程中赵氏不肯,因此智瑶率领其他两家一起攻打赵氏。 功败垂成 三家攻打赵氏,赵无恤自然无法抵挡,但是依旧坚守在晋阳。此时智瑶决定水淹晋阳,同时智瑶感叹道「 ”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这是韩魏两家打起了算盘,《资治通鉴》记载:「 ”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原来如今赵氏受到水淹,难保下一个不会是自己。最后韩魏两家为了自保,暗中联通赵氏反戈一击。《资治通鉴》记载:「 ”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从此智氏灭亡,随着智氏的垮台三家公卿也不再满足自身地位,这才有了三家分晋。 胜利者的历史 智瑶虽然是失败者,但一味抹黑有失公允。在正史之中多有记载智瑶的不仁之处,例如《泰族训》中记载:「 ”赵政不增其德而累其高,故灭;智伯不行仁义而务广地,故亡其国。”;然而在抨击智瑶的所作所为时,变相承认了赵魏韩三家的不臣行为。最终分晋的是赵魏韩,而且违背献地信约的也是赵国。但最终承受骂名的却是智瑶,所以胜利者享受果实,失败者只能遗臭万年。当然也有反对的看法,例如李贽在《史纲评要》中就曾说道:「 ”智伯贤而不仁,乃能得国士,异哉!贤之与愚,其亡一国也,然而愚主断不能得国士矣。” 三家分晋 其中说到的国士就是豫让,在智瑶去世后,豫让为智瑶报仇刺杀赵无恤。失败后不惜毁容生吞火炭以达目的,更是留下士为知己者死的美名。从此看倘若智瑶真的不行仁义之事,何来国士追随?客观来说智瑶的所作所为谈不上是一心为晋,但至少是想要为晋国图霸,消除内斗因素,所以才不断打压其他三家公卿。就算智瑶有不臣之心,毕竟晋国君还是国君,而不像胜利者赵魏韩三家,以下犯上瓜分土地,难道这就是历史应该去推崇的吗?

到了春秋末期,晋国国内的卿大夫家族经过百年攻伐吞并,只剩下了四家韩、赵、魏、智,能在这晋国百年卿族争霸赛中活下来的,哪个也不是好惹的,个个都是狠角色。而在这四家当中又以智氏家族的实力最为强大,堪称晋国版的一超多强。

然而,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局势没有按照强大的总会灭亡弱小的这样的历史规律演进,反而上演了一出弱弱联手灭强的逆袭剧。究竟发生了什么,能让强大的智氏灰飞烟灭,是我们这里需要探讨的。

一、一超多强,众卿畏惧。

在晋国末期,卿族之间经过不断攻伐,只剩下了韩、赵、魏、智这四家。而且这四家的实力并不均等,其中的智氏要远远强过其他三家。正是凭借如此强大的实力,智氏家族的话事人做人做事就不那么讲究了。

在此之前,智伯就曾联合韩、赵、魏三家灭了范氏和中行氏。事前曾约定共分这两家的人口土地,但事成之后,智伯却大耍无赖,将范氏和中行氏的大部分土地人口吞并,进一步壮大了自己家族。

从这个角度来说,智伯已经成了晋国卿大夫家族们的共同敌人,因为只要他一直存在,就会不断攻伐别的家族,迟早要把三家吞掉,直到晋国只剩他智氏一家。

二、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三家都明白的道理,聪明睿智的智伯能不明白,但他并不在乎。他就是喜欢看韩赵魏三家既仇恨他却又奈何不了他的样子,这已经成为他精神娱乐的一个项目。

他家族的实力可以让他们牢牢闭紧自己的嘴巴。而现在他又想到了一个新的让三家愤怒却仍然无可奈何的娱乐项目了。

三、自以为是,智氏终灭。

硬话是说了,可事还得干,眼看着智伯拉着韩氏、魏氏如法炮制,打算重复昨天的故事。赵襄子赶紧跑回赵氏的根据地晋阳(太原),和智伯死磕。

就这样,三家围攻赵氏,可打了三个月没有攻破,于是又围了一年,依然没有攻破。这时,智伯想出挖开汾河水倒灌晋阳城的法子来。看着水漫金山,智伯很高兴,韩康子和魏恒子却不太高兴。

可是智伯忘了这样一个道理——唇亡齿寒,如果赵氏灭了,只剩下韩魏两家,他们就不会成为下一个赵氏吗?此时对于韩魏两家来说已经不是与智伯联手三分赵氏以自大的问题,而是迫不及待需要与赵氏联手灭智伯以自保的问题了。

总结:作为晋国末期最有实力和可能消灭所有卿族从而取代晋君,最终一统晋国的卿族,智伯却反而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智氏的宗主智伯为人骄横傲慢,凭借自身家族的强大实力肆意侮辱其他卿族的宗主。却忽视政治斗争的策略,几乎同时侵犯了其他所有卿族的根本利益。

春秋末期,晋国君主处于弱势,而世族强势。晋国沦为世族的傀儡。晋国的实际权力由世族掌控。那时百姓只知智、赵、魏、韩四大家族而不知国君,这四个家族又以智氏为首。那时的智氏家主在晋国可谓是一手遮天,上可把持朝政,左右君主。下可号令百姓,镇压世族。这样权势滔天的智氏家族就是怎么落到满族被灭,家主头颅被做成酒器的呢?这要归结于以下原因。

我国有一句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俗语,富不过三代。这句话是说,一个家族的传承不同,延续的时间就不相同。如果代代相传的是道德,家中长辈对子孙后代严格要求,那么这个家族的品行能传承十代。如果一个家族由上至下传递的是诗书学识就要次一些了。如果一个家族传承的是富贵权势,那么这个家族通常延续不到三代。天底下的事向来不能一概而论,但大多是如此的。

这是家族就是这样,祖辈从微末之时谨小慎微,饱受磨难,才有了家族滔天的富贵。然而子孙没有经历过这些磨砺,自幼生在钟鸣鼎食之家,身边仆从环绕,和他交往的人大多都是为了讨好他。他想要什么不用努力,自然会有人双手奉上。这样的人即使拥有才能也容易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到了智伯这一代更是如此。

智伯这个人有才能,有胆气,却没有仁德之心。他想将晋国的权利把控在他自己的手里,不愿意四大家平分,欲吞灭其他三国,不料引起其他三大家族联合对抗。最终落到凄惨的下场。其实就当时而言,智伯是有实力吞并其他三个家族的,但是智伯刚愎自用,不知道谨慎为何物,最终导致智氏家族的土崩瓦解。

涂姓,中文姓氏之一,是一个很古老的姓氏,可以追溯到大禹时期淮河流域的涂山氏国。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涂姓的起源与家谱,希望能帮到大家。

涂氏

分布地区

豫章郡:亦称南昌府、南昌郡。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楚、汉之际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历陵、彭泽、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后期曾改为钟陵县,再后又改为南昌。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清诸朝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其时辖地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

南昌郡:即今江西南昌。

宜黄郡:即今江西宜黄县。

历史来源

涂(tú)姓源出

1、源于智氏,“三家灭智”,智家军兵败,智伯被杀,祸殃智氏族属,赵、韩、魏瓜分了智家的土地、财产,智氏家族面临着空前灾难。智徐吾(六世祖,智申之弟),晋国涂水大夫,以封邑“涂”为氏,这支族人又得以保全,即延续到现在的涂氏。同时,也为中国的姓源,开创了“以水为姓”的先例。

2、源于地名,出自两汉时期古洪州涂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3、源于涂山氏,出自夏朝大禹之妻涂山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4、源于回族,属于以地名汉化改姓为氏。

5、源于鄂温克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6、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7、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得姓始祖

涂钦,字敬祖、一字文思,号石麓,公元246年(即蜀汉后主刘禅延熙十一年)生于安徽淮南寿春(今寿县),卒于公元337年(即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享年九十有一,谥忠武。葬于现今江西省丰城市秀市镇涂坊村西南,原丰城县南乡三十二图,后称“侯墓岗”的地方。

堂号

豫章堂:以望立堂。

南昌堂:以望立堂。

宜黄堂:以望立堂。

五桂堂:涂俛,让公子,宋任黄州知府,封谏议大夫,生子济。涂济,字时甫,宋封朝散大夫,资治少尹,生五子:长子涂大任,宋元符三年已卯科(公元1100年)进士,同李釜榜,中书舍人。次子涂大琳,宋元祐六年辛未科(公元1091年)进士,任湖广汉阳府通判。三子涂大经,宋绍圣元年甲戌科(公元1094年)进士,任南昌太守,“封南昌伯,敕祀乡贤”。四子涂大明,宋元和元年戊戍科(公元1118年)进士,授湖南善仅知县。五子涂大节,宋绍兴十二年壬戍科(公元1142年)特奏名进士,任河南开封府祥符知县。涂公五子,俱登进士,为官显赫,时称“五桂”,因此,涂氏堂号又称“五桂堂”,涂氏专用堂联:“十州世第,五桂家风”。

家族名人

涂溍生:宋经学家。抚州宜黄人,三试礼部不第,授山长。精通《易》学。以《四书断疑》、《易义矜式》等易学专著而受到后人的推崇。

涂天相:(1668年-1740年),清臣。字燮庵。孝感人。著有《目迩编》、《静用堂文集》。

拓展阅读:

涂姓女孩的名字

涂艳月 涂夏岚 涂语蝶 涂梦凡 涂梦凡 涂梦凡 涂子涵 涂子涵

涂家怡 涂梦璐 涂静香 涂静香 涂心苹 涂美雪 涂美琪 涂张煜

涂张昱 涂清涵 涂晶涵 涂雅璐 涂雅涵 涂婧涵 涂筱涵 涂晓涵

涂嫤涵 涂瑾涵 涂俪萦 涂梓芙 涂可馨 涂瑾瑜 涂佳婷 涂盈盈

涂窈悦 涂丝媛 涂译文 涂译文 涂逸萱 涂淑彤 涂嫦媛 涂嫦嫒

涂嫒歆 涂歆嫒 涂晨嫒 涂欣溶 涂钰彤 涂鑫蕾 涂慧妍 涂婉玗

涂歆媛 涂楚媛 涂诗媛 涂思媛 涂雅媛 涂懿轩 涂思漪 涂璟雯

涂媛馨 涂凌薇 涂婧琪 涂思玺 涂思虞 涂思曼 涂思悦 涂思惋

涂思琪 涂思婼 涂思晴 涂嘉懿 涂钰婷 涂钰丹 涂钰灵 涂诗妮

涂诗瞅 涂诗焓 涂诗缇 涂诗煊 涂诗炀 涂诗黛 涂诗绾 涂诗鸯

涂诗璇 涂诗琏 涂诗恬 涂诗悦 涂诗畅 涂诗晴 涂诗婷 涂诗熳

涂诗曼 涂诗寍 涂诗冉 涂诗嘉 涂诗琪 涂诗怡 涂诗语 涂诗宸

涂诗晨 涂婧宸 涂钰涵 涂雨怡 涂逸琳 涂思涵 涂翰莉 涂思颖

涂锦盈 涂晨欣 涂雅阑 涂梦婷 涂琳妍 涂佳妍 涂莉姿 涂娅楠

涂嫦曦 涂彦歆 涂芸海 涂芸海 涂芸澎 涂云鹏 涂芷然 涂雨杭

涂梦婕 涂怀若 涂怀樱 涂怀莺 涂雅馨 涂俪镤 涂惠馨 涂佳馨

涂思佳 涂婷秋 涂诗佳 涂婷善 涂甜舷 涂晨曦 涂俪謦 涂窈静

涂览馨 涂媛姿 涂灵钰 涂思诗 涂婷诗 涂惋姿 涂婷思 涂培刚

涂路妯 涂惋怊 涂路姗 涂灵铃 涂珏锦 涂秦紫 涂甜愫 涂珏瑜

涂笫紫 涂曦诗 涂孀俪 涂郤珏 涂铣珏 涂晴俞 涂婷信 涂婷羡

涂彤愫 涂畹彩 涂菸玲 涂宁珏 涂淑镶 涂言怡 涂彤施 涂琮羚

涂惠镶 涂紫涵 涂卉佳 涂莉姗 涂莉姗 涂春如 涂易宁 涂茼雯

涂大仙 涂秋寒 涂盛明 涂碧丽 涂尖鹃 涂丹菱 涂铅妮 涂睿欣

涂翡茵 涂文倩 涂跃英 涂穰怡 涂蕴巾 涂梓窈 涂梓楠 涂珍荣

涂芯 涂馨 涂遥 涂婷 涂嘉 涂练 涂剑 涂钰 涂静 涂娟

公元前678年(晋武公三十八年)晋武公灭翼后,原黯(智庄子祖父)任武公大夫。

公元前677年(晋武公三十九年)晋武公灭荀国,其地赐给大夫原黯,原黯别为荀黯,也称荀息。

公元前658年(晋献公十九年)荀息献计假道伐虢,晋国灭掉虢国、虞国。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二十六年)晋献公病危,任命荀息为太傅,辅佐年幼的奚齐,荀息亡于骊姬之乱。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五年)城濮之战后,晋国称霸,晋文公临朝受贺,论功行赏,狐偃奏曰:“先臣荀息,死于奚齐、卓子之难,忠节可嘉。宜录其后,以励臣节。”文公准奏,遂召荀息之孙荀林父(智庄子之兄)为大夫。

公元前597年(晋景公三年)荀林父担任晋国执政,荀首也顺势进入晋国政坛,担任下军大夫,智罃也在下军服役,参加了当年的晋楚邲之战,智罃被俘。

公元前592年(晋景公八年)智庄子佐中军。

公元前588年(晋景公十二年)智武子在楚国被困九年后得以回国,被立为智氏家族宗主继承人。

公元前583年(晋景公十七年)智庄子逝世,智武子继任下军佐。

公元前566年(晋悼公七年)智武子升任晋军中军元帅,执掌国政,智氏立氏,智悼子诞生,智朔英年早逝。

公元前560年(晋悼公十三年)智武子卒,智朔早亡,智悼子年幼不得卿位。

公元前548年(晋平公十年)智悼子成年,佐下军,复入六卿。

公元前533年(晋平公二十五年)智悼子早亡,未成年的智文子入六卿,佐下军。

公元前501年(晋定公十一年)智文子升任中军元帅,执政晋国。

公元前497年(晋定公十五年)智文子率领赵氏、魏氏、韩氏平定中行氏、范氏叛乱,晋国此后由四卿执政。

公元前493年(晋定公十九年)智文子卒,智宣子担任下军佐。

公元前483年 (晋定公二十九年)智宣子卒,智伯瑶担任下军佐。

公元前475年(晋定公三十七年)智襄子升任中军元帅,执政晋国。

公元前455年(晋出公二十年)智襄子联合魏驹、韩虎,攻击赵氏,围攻赵氏根据地晋阳。

公元前453年(晋出公二十二年)三月丙戌日(农历三月二十三)魏、韩临阵倒戈,联合赵击败智氏,智襄子战败身亡,智氏遭灭族之灾。

公元前452年(秦厉共公二十五年)晋国大夫智开率其智姓邑人投奔秦国。

公元前448年(秦厉共公二十九年)晋国大夫智宽率智姓邑人投奔秦国。

公元1132年(宋金壬子年)智果后裔从山西榆次县迁徙河北元氏县北范村。四代后,智进又迁徙到元氏县北岩村。

公元1371年(明洪武四年)明朝首次科举,北岩智审中进士,加封蒙阴县丞,后升任翰林院编修。智审始建北岩家谱,追尊智进为始祖。

历史学家通常将先秦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但是,这两个时期究竟是按一个怎样的节点进行划分的呢?

按照史学界的说法,对于划分战国和春秋有以下几个参考要点:

一是、按照史书《春秋》中的最后一个历史事件作为战国的开始事件;

二是、以孔子去世前后几年的时间作为两个时代的分界点;

三是、“三家分晋”是一个新的时代正式形成的标志,以这个事件而作为两个时代的分界点。

自从晋文公掌权之后,凭借国君的英明果断和后代持续有力的发展,晋国几乎成了一方霸主。后起而上的楚国,虽然,觊觎晋国这块肥肉,但是,数次北上征伐,却始终无法逾越晋国。可以说,作为姬姓周朝的嫡亲后裔,老牌诸侯国晋国一直顺风顺水。

但是,后期的晋国却发展出了六个大家族,这六大家族相互制约,势均力敌,共同把持着晋国。经过腥风血雨的政治发展,最终,这六大家族只有三个存活下来,于是,便有了“三家分晋”的典故。公元前五百六十二年,晋昭公崩逝之后,晋国六卿的狼子野心压抑不住,一度强大起来,甚至,越过了晋国公室,晋国便落入了六大家族之手。

在那个时代,农耕作为国家第一生产力,土地的多少是决定一个诸侯国强盛的标准。六大家族经过十二年的发展,在公元前五百一十四年的时候,六卿进一步削弱了晋国国君的势力。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他们利用晋国公室内部的矛盾,让晋国国君将旁支的公族灭族。此时,被灭族公室名下的土地,也被国君分成了十分区县,毫不意外,六大家族瓜分了十个区县。

土地的减少,意味着掌握在手中的权利也在减少。

六卿贪婪叛逆,丝毫没有把国君放在眼里,并且,吞并了原本属于国君的土地。如此一来,国君手中实权越来越少,甚至,不得不受制于晋国六卿。尝过了权利和财富的滋味,六卿的胃口越来越大,几个家族把野心放在了其他家族身上,各大家族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一面扩大地盘,一面招兵买马,一场争夺一触即发。

终于,在公元前四百九十七年,六卿之一赵氏家族按捺不住,让赵氏分支——在邯郸驻守的赵午将卫国进献的五百户人家迁徙到赵氏本家的领地,以扩大赵氏一族的实力。

因为,在古代,人口就是生产力,人口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本国的生产力和发展水平。赵午接到这个命令之后,仍在犹豫之时,他的父兄却坚决不同意赵氏本家的要求。于是,赵氏本家赵鞅认为赵午一族有叛变之心,最终,打算将其斩草除根。

但是,赵午的母族是声望和实力都十分强大的中行氏。

在中国古代,男丁不仅是家族的劳动力,还是外嫁女儿的依靠,“舅舅”的权威很高,很多嫁出去的女人在婆家受到了不公待遇,很多时候都是请自己的兄弟——孩子的舅舅来帮忙。

赵午的舅舅是家族中声望很高的中行寅,他听说赵氏本家要分走赵午领地的住户,当即表示拒绝。当然,这其中也牵扯了家族的利益和纠纷。于是,中行寅联合自己的亲家范氏决定联手对付赵氏本家。赵鞅猝不及防,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退回自己封地晋阳。此时,晋国的国君晋定公,早就不满六卿对公室的倾轧,于是,决定帮助赵午围攻晋阳。

此时一场大战无可避免,另外几个家族纷纷加入。赵鞅找来中行氏族的仇人韩氏、魏氏以及荀氏,他们分别集结军马去攻打中行氏和范氏。形势陡然翻转,连晋定公都被那四家拉了过去,四对二的局面不容乐观。很快,中行氏和范氏被打败,中行寅回到朝歌,力求自保。而韩氏、魏氏、荀氏纷纷为赵鞅求情,晋定公不得不恢复了他的职位。

搞定了国君之后,他们的矛头又指向了还没来得及喘息的中行氏和范氏。四大家族联手起来,重新整顿军队,直指朝歌。中行氏再一次被打败,于是,不得不逃往齐国,而范氏少了最大的依靠,最终,也被打得落荒而逃。

自此,六大家族只剩下了四大家族。

两大家族在政坛上陡然消失,为晋国的朝政带来一次动荡,他们遗留下来的土地,成了这四家族争夺的目标。

按照常理,土地自然是由晋国公室收回去的,但是,是晋国朝政已经被这几大家族把控,晋定公也早就不被他们放在眼里,四家族直接无视晋定公,而瓜分了土地。此举动彻底惹怒了晋定公,于是,他向鲁国和齐国求助,希望他们出手讨伐四家族。

荀、赵、魏、韩四卿见国君大怒,自己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于是一合计,干脆把矛头指向了自己的国君。于是,晋定公在四家族的倾轧下不得不出逃领国,客死他乡。国不可一日无君,四家族势均力敌,谁都不服谁,只能在晋国公室中选出一位继承人。

本来晋定公的子侄公子忌与隶属于荀氏一支的智氏关系密切,但公子忌英年早逝,智氏利用自己的族人智遥是朝廷中的执政官的便利力推公子忌的儿子为新君。这就是后来的晋哀公,新君册立之后,智氏在四家族中地位水涨船高,他们吞并了中行氏和范氏的所有领地,一家独大。

四家族相互制约的平衡被打破,智氏一族野心急剧胀大。

他们的下一步计划就是消灭另外三家,自己把控晋国。月盈则缺,水满则溢,智氏家族的自大狂妄给他们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危险。智氏当时的掌权人为智遥,在智遥被选定为家族继承人的时候,就受到了家族族人智果的反对,他们认为智遥品行不好,但是,智遥的父亲却十分喜爱这个能说会道、仪表堂堂的儿子。

智遥确实能力出众,但是,有才无德又身居高位的人,只会加速自己的灭亡。智果看到了智氏的未来,毅然决然脱离强大的家族保护,自立一族,称为:辅氏。

智遥前期的确发挥出了自己的才能,在朝堂上彻底消灭了中行氏的余党,几次征战齐国和郑国,都是战功显赫。就在他一帆风顺,大权在握的时候,他的品行逐渐暴露,他变得贪得无厌骄横跋扈。甚至,在与其他家族举行宴会时,戏弄其他家族家臣。有人劝他不要为自己树敌,他却大言不惭道:其他家族的命运已经全然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已经是晋国的掌权人。

智遥十分看不起赵氏襄子,因为,他是庶子继承人又长相粗鄙,所以,不仅对他口出恶言,还要求赵鞅换一个继承人。并且,他还在一次醉酒之后还殴打赵襄子,最终,赵氏家臣拼死将赵襄子解救下来。赵襄子的母亲本是赵氏族长的婢女,自己出生卑微又长相丑陋矮小,但是,自身能力却十分出众,又很懂得忍耐。

赵鞅为了培养孩子,曾经将训诫的内容刻在竹简上,要求几个儿子背下来,但是,其他儿子贪玩,不仅背不下内容,而且,连竹简扔到哪里去了都不知道。只有赵襄子,他时刻将竹简带在身上,检点自己,以至于,赵鞅检查时,只有他能倒背如流,从此,赵襄子被赵鞅另眼相看。

智遥野心进一步膨胀,为了实现吞并三家的目标,他先从韩氏下手,他向韩氏索取土地。

韩氏康子想拒绝,但是,却被谋士阻拦,谋士对韩康子说:“像他这样贪得无厌又刚愎自用的人,我们如果拒绝他,他只会报复我们,但是,我们答应给他土地,那么,尝到甜头的他就会向其他两大家族伸手要土地。到时候,惹恼了另外两大家族,刀剑相向之时,我们就有机可乘了。”韩康子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送给了智遥一大片土地。

果然像韩氏谋士说的那样,智遥果然满心欢喜,把手伸向了魏氏。魏氏谋臣略一思索就明白了韩氏谋士的意图,于是,也劝说魏氏恒子送给智遥土地。

可以说,这两个家族正默契地酝酿着一个大计划。

智遥接连两次得手之后,转头向他看不上的赵襄子要土地,但是,赵襄子想都不想就拒绝了他。智遥十分生气,他本就不喜欢赵襄子,这一次还被拒绝,怒火中烧的他决定集结韩、魏两氏的兵马共同讨伐赵氏。

智遥一心认为,韩、魏两家同意把土地给他,是因为他们已经臣服于自己,却完全没有想过韩、魏两家早就看自己不顺眼,会临时倒戈。

赵襄子退回晋阳,守着百姓。城内府库充足,城墙坚硬,智遥带着兵马包围了晋阳,攻打三个月之后,毫无进展,又迟迟不肯退兵。智遥没有想到,晋阳的百姓对赵襄子如此忠诚,粮食吃完,他们宁可“易子而食”都没有丝毫的叛变之心。

智遥带着韩、魏两家驻扎城外,渐渐地不耐烦,韩康子和魏恒子无声对视一眼,心领神会,他们知道,是时候反戈一击了。于是,赵襄子派人秘密见到韩、魏二家,三家不谋而合,最终,他们约定好了日期,共同消灭智氏。

此战,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晋阳之战。

一天夜晚,智遥还沉浸在一统晋国的美梦中,养精蓄锐的赵襄子派出军队杀出城门。智军乱作一团,智遥指挥另外两家军队上前抵抗,谁知道韩、魏二家军队已经不知何时将自己的军队团团包围,就这样,三军大败智遥。最后,智遥被杀,智氏退出晋国政治舞台,土地被充公。

从此,六卿之势不复存在,晋国只剩下了:赵氏、韩氏、魏氏三家。

所以,在《左传事纬》中就明确指出:“智伯灭而三晋之势成,三晋分而七国之形立,读《春秋》之终,而知战国之始也。”因此,智氏一族的存灭,不仅仅关系到晋国一国的局势,更深刻地影响了春秋战国之际整个天下的形势。“

以至于,“三家分晋”成为了中国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点。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灭亡了,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三国产生了,七雄兼并的两百多年的战国序幕被揭开了。

《资治通鉴》第一个故事:智氏的覆灭,真的是因为德不配位吗?

公元前453年,53岁的智伯带领韩康子、魏桓子围攻晋阳城,试图剿灭晋国另一个卿大夫赵襄子。但是在破城在即之际,韩魏两氏却突然倒戈。智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