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是什么血统?
哈萨克族祖先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乌孙人据载,乌孙人多数是高鼻深目,紫髯多须的白种印欧人,风俗习惯跟大夏(希腊化的中亚国家)一样
可以推测他们是塞人一支,融合进了匈奴\汉人\希腊人\其他西藏高原部落等部族,汉唐时期又糅合进了一部分粟特人\突厥人,形成了早期的哈萨克族的祖先,自从突厥人占据中亚以后,15世纪可撒人从乌孜别克汗国脱离出来,哈萨克族民族雏形正式形成
现在的哈萨克族也掺进了俄罗斯人等斯拉夫血统和汉人\蒙古人血统,
因而显得一副白黄混杂模样
1、习俗:
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
2、食俗:
日常食品主要是面类食品、牛、羊、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酩等,平时喜欢把面粉做成包尔沙克(油果子)、烤饼、油饼、面片、汤面、那仁、杰恩特等,或将肉、酥油、牛奶、大米、面粉调制成各种食品。
3、婚俗:
哈萨克族的婚礼一般要举行三天,第一天,新郎带领伴郎还有各种贺礼前去娶亲,女方会迎接招待他们,接受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贺喜,第二天休息一天,第三天正式娶新娘,在这一天,调皮的伴娘会把新娘藏起来,这时伴郎要骑在马上,与伴娘逗趣对歌,蠃了方能进门接新娘。
4、节庆 :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纳吾肉孜节),在那吾热孜节里家家户户都要喝用肉、大米、小麦、大麦、奶疙瘩、盐、水等七种物混合煮成的库吉(稀粥),抛撒包尔沙克、糖跳黑足马(哈萨克族传统舞蹈)来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哈萨克族历史:
哈萨克族源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主要是古代的乌孙、康居、阿兰(奄蔡)人和原在中亚草原的塞种人、大月氏以及以后进入这个地区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铁勒、契丹、蒙古等各族人融合而形成的。
从13世纪初蒙古民族强大,到15世纪哈萨克王朝的建立,前述有关哈萨克族源的一些部落和氏族加快了联合的步伐,而哈萨克民族共同体的最终形成与历史上的白帐汗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3世纪初,成吉思汗西征,乌孙、克烈、乃蛮等部落也被迫西迁。蒙古帝国的金帐汗国、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各有部分地区是哈萨克人的牧地,不久,由于领户分封,造成了金帐汗国新的割据局面,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建立的白帐汗国于14世纪统一了整个金帐汗国。
部落一般指原始社会民众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部落形成于一定地域内,操同一语言并具有相同的文化生活的人们组成,有作为常设权力机关的部落议事会,是人类群体演变的第二种类型。哈萨克各部落印记与口号介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哈萨克各部落印记与口号介绍
哈萨克各部落印记与口号 哈萨克是由众多古代突厥部落组成的,游牧生活的性质使哈萨克具有全民皆兵的传统。哈萨克人下马可以生产,上马则可以作战,这秉承了包括从古代匈奴,突厥到蒙古帝国时期的游牧传统。古代哈萨克社会自然就必然需要具备军事的性质,其中一个重要的就是便于组织和分辨的印记тама(tamgha)的作用,部落印记战时可以作为基本组织的战旗,和平时期哈萨克人的基本财富牲畜上也印有部落的印记。部落印记的来源复杂,哈萨克部落的某些印记与古代突厥碑文上字母相对应,也有些近代的影响,有的甚至以现代的字母为印记。其中梳子印在整个大草原包括蒙古人中都非常有名,只有那些非常善战,战功卓著的部落才有资格获得此印。
还有以眼睛为印记则是主力部队有资格获得的。
而根据苏北海的讲述,从部落的印记可以看出不同部落的关系,比如钦察和康里的印记分别为II和I,而历史上这两个部落的关系确实非常亲密,关系非比寻常。
哈萨克的部落口号--ран(uran),战斗中高呼口号可以增添杀敌的勇气,全体军事人员共喊口号更有震慑敌胆的作用。可以想像,当一支军队高喊相同的口号是冲锋的壮观情景,俄罗斯人喊“乌拉”,中国人则喊“冲啊”。哈萨克全民族的口号是“alash”(阿拉什),不同的时期强有力可汗的`可汗也可以是全民族的口号,比如“阿不莱”。哈萨克各个部落也有自己的口号,大部分是各个部落出生的著名的巴图鲁(勇士)。从各个部落中的口号可以看出部落的关系,比如某个英雄是在两个部落协同作战时产生的,被两个部落的后人所共同尊崇。有些部落的口号甚至可以追溯到匈奴时期,比如钦察的口号aibas 哈萨克有个名词叫aruaq==阿鲁瓦克,即祖先的灵魂。 古代哈萨克人在冲锋战斗中高喊英雄祖先的名字是因为他们相信祖先的灵魂可以保佑自己战胜敌人,增加自己的力量和勇气。
哈萨克人也可以直接喊“aruaq”,比如大家在俄罗斯的**《守日人》中帖木尔在发现地图的秘密后高喊“aruaq”,全军也跟着在冰天雪地里高喊“aruaq”,然后大军出发进攻。
哈萨克的口号有着古代浓厚的祖先崇拜的传统,至今哈萨克人仍认为需要牢记七代祖先。
哈萨克各部落名称和口号:
1、部落名称:Taz 口号:Bakai 小玉兹
2、部落名称:Zhagalbaily 口号:Malatau 小玉兹
3、部落名称:Suan 口号:Baisuan 大玉兹
4、部落名称:Kypshak 口号:Oibas 中玉兹
5、部落名称:Saryuisin 口号:Baitok 大玉兹
6、部落名称:Karakesek 口号:Aiyrau 小玉兹
7、部落名称:Alban 口号:Raiymbek 大玉兹
8、部落名称:Altyn 口号:Baimurat 小玉兹
9、部落名称:Kozha 口号:ALLAh
10、部落名称:Zhappas 口号:Baimurat 小玉兹
11、部落名称:Tama 口号:Karabura 小玉兹
12、部落名称:Kerderi 口号:Kozhahmet 小玉兹
13、部落名称:Shomekei 口号:Doit 小玉兹
14、部落名称:Berish 口号:Agatai 小玉兹
15、部落名称:Tortkara 口号:Aiyrtau 小玉兹
16、部落名称:Berish 口号:Agatai 小玉兹
17、部落名称:Kerei 口号:Kara kozha 中玉兹
18、部落名称:Ysty 口号:Zhautar 大玉兹
19、部落名称:Tore 口号:Arhar
20、部落名称:Kete 口号:Tokkozha 小玉兹
21、部落名称:Kyzylkurt 口号:Shiembai 小玉兹
22、部落名称:Konyrat 口号:Alatau 中玉兹
23、部落名称:Maskar 口号:Karatai 小玉兹
24、部落名称:Adai 口号:Beket 小玉兹
25、部落名称:Shanyshkyly 口号:Airylmas
26、部落名称:Tileu 口号:Tulpar 小玉兹
27、部落名称:Zhalaiyr 口号:Kobylan 大玉兹
28、部落名称:Shapyrashty 口号:Karasai 大玉兹 老衲的部落
29、部落名称:Uak 口号:Zhaubasar 中玉兹
30、部落名称:Esentemir 口号:Aldongar 小玉兹
31、部落名称:Karasakal 口号:Aldazhar 小玉兹
32、部落名称:Naiman 口号:Kaptagai 中玉兹
33、部落名称:Serkesh 口号:Shagyrai 小玉兹
34、部落名称:Dulat 口号:Baktiar 大玉兹
35、部落名称:Baibakty 口号:Daukara 小玉兹
36、部落名称:Shekti 口号:Baktybai 小玉兹
37、部落名称:Tabyn 口号:Tostagan 小玉兹
38、部落名称:Alasha 口号:Baibarak 小玉兹
39、部落名称:Ysyk 口号:Baiterek 小玉兹
40、部落名称:Sirgeli 口号:Toganas 大玉兹
41、部落名称:Kanly 口号:Baiterek 大玉兹
42、部落名称:Argin 口号:Akzhol 中玉兹
哈萨克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历史上主要生活在新疆北部和中亚一带。由于气候和地形的原因,这个族的大部分人从古至今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的生活与牛羊马匹为伴,也创造出了极富游牧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
一、生在马背上的草原儿女对哈萨克同胞来说,马是最具有亲切感的动物。在他们很小的时候,亲近马、学着骑马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常而言,哈萨克孩子们从10岁左右就会参加“库南卡布”,也就是赛马驹的活动。小孩子骑上不带鞍子的、两岁左右的小马驹,比赛谁的速度最快、谁的骑术最佳。
等到他们成人之后,马背追逐就被赋予另一种含义——这就是哈萨克族著名的“克孜库瓦尔”风俗,汉语称为“姑娘追”。
二、以毡房为家为了适应随水草而动的生涯,哈萨克先民发明了独特的房屋形式——毡房。
这种房屋拆卸之后,只需要两三头牛或者骆驼就可以驮着走,到了新的草场之后,只用几个小时就可以重新搭建起来。搭好的毡房包括围墙杆、房顶杆、顶圈、房毡和门五个组成部分,虽然十分轻便但却完全能满足草原生活的基本需要。
三、新年节日:纳吾热孜节哈萨克族的纪年法沿用十二生肖法,他们同样也有庆祝一年开始的古老习俗。每年阴历正月春分那一天是传统民族文化中的“纳吾热孜节”,这个词在哈萨克语言中是“辞旧迎新 ”的意思,相当于哈萨克人的春节。
在每年这个节日里,家家户户要用小麦、小米、大米、面、盐、肉、奶子共七种食材做成纳吾热孜饭,还要食用马肉制成的各种美食。人们互相拥抱,祝愿新年牲畜繁盛,还会结伴到草原上“踏青”,唱特有的民歌,跳特别的“纳吾鲁孜舞”,从这一天开始,整个新月都称为“纳吾鲁孜月”。
哈萨克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民族文化也处处与马密切相关。
哈萨克族的族源也很复杂。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四世纪,居住在今新疆伊犁河谷和前苏联境内伊塞克湖周围地区的乌孙人,以及更早些时候就居住在这里的塞种人(白种人)和月氏人,是哈萨克族最早的先世。
六世纪后半叶,游牧于阿尔泰山地区的突厥人,在天山北部的乌孙故地与乌孙人首先开始了哈萨克族最早的溶合,以后又有契丹人、蒙古人先后也加入了哈萨克民族的形成溶合之中。随着蒙古人势力的不断扩张,溶合后的早期哈萨克人的分布范围曾扩展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十五世纪六十年代,在锡尔河下游地区游牧的早期哈萨克人从蒙古人的金帐汗国分裂出来,向东迁移到巴尔喀什湖以南的楚河流域。由于他们是为反抗和摆脱压迫与统治而迁移的,因而得名“哈萨克”,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这部分人后来又不断地与南迁的乌孜别克人和由游牧转向定居的蒙古人溶合,并建立了哈萨克汗国,正式形成了以“哈萨克”之名见称于世的新的民族共同体。
哈萨克族民风民俗
1、服饰:哈萨克族服饰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吐马克”是哈萨克族男子冬季戴的帽子,带有两个耳扇,后面有能够遮风雪、避寒气的长尾扇。哈萨克族女性的服饰比男性服饰要复杂一些,款式繁多,做工极为讲究,而且随着年龄的变化,着装上也有所不同
2、饮食:哈萨克族人常把牛、马、绵羊、山羊和猎物以及飞禽的肉煮着吃。煮的时候适当地放一些咸盐,用慢火炖煮,煮熟之后便可享用。
哈萨克族人在平时(多在饮马奶酒的时候)喜欢烤着吃新宰杀的绵羊的胸脯上的肉。烤的时候,将胸叉子肉摊开,用肉钎子穿好,再撒了咸盐烤熟就可食用。
哈萨克牧民的奶制品有用牛奶和羊奶做成的奶油、奶皮子、酸奶子、奶酪、奶疙瘩、奶豆腐、红奶豆腐、酥油以及用马奶子做的马奶酒和用驼奶做的驼奶酒。
3、居住:哈萨克族的牧场有冬夏之分,夏牧场多在海拔高、冬季气候寒冷的地方,冬牧场分布在河谷、山间盆地和向阳的低山山坡等处。
民族文化永远参不透,各民族的服饰就让你应接不暇了。新疆的哈萨克族大部分从事牧业生产,所以他们的服饰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这样的服饰能有效的抵御寒风,明显的反映出牧区的特点和悠久历史的文化特征。那么下面一起进入 哈萨克族文化 看看吧。
哈萨克族的是以草原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服装便于骑乘,其民族服装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反映着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点。
哈萨克族男子的服饰大都宽大而又结实,主要用牲畜的皮毛做衣料,便于骑马和放牧。在冬季穿的有一种皮大衣叫“托恩”,不带布面,白板朝外,毛朝里,多为牧民所用,有皮领,腰系宽皮带。冬季放牧对,再戴上“吐马克”(皮帽),以防御严寒和风雷。
牧民们若外出办事或走亲访友,则穿带布面或条绒面的大衣,颜色一般较深,其中以黑色居多,里面挂一岁的黑羊长毛皮,这种大衣既轻巧,又暖和,而且衣长、袖子长,无论骑马或坐车都不会受冻。
穿这种皮大衣时,腰间系一条镶着银饰的宽牛皮带,上挂一把精美的小刀,显得剽悍而威武。哈萨克族牧民除了用畜皮做衣裤外,还用驼绒絮里做长短大衣,这种大衣叫“库普”,衣面多用黑色条绒,衣袖较长,多在家庭或到附近走动时穿用。
哈萨克族的头怖也很丰富,男子的帽子品种和式样比较多,但由于地区和部落的不同而有差异。伊犁地区喀扎依部落的哈萨克族,在夏季喜欢戴一种圆形白色的毡帽,帽沿上卷,并有黑边,帽顶呈方形。
在翠绿的草原上,这种雪白色的细毡帽显得格外耀眼,给人一种浪漫而又潇洒的感觉。阿勒泰的哈萨克族他们却不戴这种帽子,夏季他们头上系一块白毛巾或三角白布,类似山西农民头上扎条白毛巾,但扎法不同’。哈萨克族牧民把白布或毛巾的结扣扎在前额,头顶露在外面,显得别致。
冬季,他们则戴一种左、右、后三面下垂的“三叶”狐狸皮帽,帽顶略尖,并有四楞,帽里为狐狸皮,帽外用红、绿、紫、**的绸缎做面。戴上这种皮帽可以把脖子严严实实地围住,相当暖和。阿勒泰地区冬季时间长达半年之久,为我国高寒地区,所以这种帽子对阿勒泰地区的牧民来说非常适用。
哈萨克族妇女的装饰也是绚丽多彩,一般喜欢穿花色连衣裙和坎肩。妇女们的服饰在年龄和婚前婚后都有明显的区别,姑娘婚前打扮得比较艳丽,喜穿紫红色连衣裙,西服上身,黑色和紫红色的坎肩,坎肩胸前还缀满了彩色的扣子、银饰、银元等装饰品。走起路来铿锵作响,饶有风趣。年轻的姑娘还戴一种圆形花帽,帽上缀满了珠子和金银片,帽顶插一撮猫头鹰羽毛,作为吉祥的标志,十分美丽。
婚后妇女的装饰就比姑娘朴素一些,但仍穿花色连衣裙和坎肩,不过胸前不戴任何装饰品,到了中年以后,头上要戴头巾,头巾多用白布做成,除了脸露在外面以外,脖颈、前胸和后背都被遮得严严的。年纪稍轻的妇女所戴的头巾上还有花纹,年纪大的就不绣花纹。所以从哈萨克族的妇女装束上也可以分辨出婚否和年龄。
酒泉境内的哈萨克族原居新疆阿勒泰、巴里坤等地。
20世纪20年代初,曾有零散的牧民和商贾小贩,骑马乘驼沿丝绸之路来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游牧经商。1915年至——1919年间,新疆巴里坤哈萨克人沙吾提巴依等,常驱驼队代商户驮运货物,来往于丝绸之路甘新地段,在与汉族人交往的过程中,渐通汉俗,渐识汉语。1919年驱驼运货入甘,归途中骆驼染病死亡过半,余驼多病乏瘦,不堪长途跋涉,于是留居玉门南境之鱼儿红(月儿混)。沙吾提巴依见其地水草丰美,不几年驼马增殖,牛羊肥壮,便产生久居之意。便嘱托同来者返故乡,携眷招邻,相率东来,在鱼儿红一带游居。此几部相随者共8户,是为20世纪哈萨克族移居甘肃之始。
民国13年(1924年),巴里坤哈萨克族部落头目阿特齐巴依(也称阿其巴依),通古什巴依,因抢劫哈密王总管尧乐博斯,为尧追迫通缉,闻听沙吾提巴依在安西、玉门一带之消息,遂率部21户来玉门鱼儿红与沙汇合。据《甘肃哈萨克族百年大事记》记载,阿特齐巴依和通古什巴义来玉门鱼儿红后,“见沙财富,杀沙而分其财,从此内部互相警惧”。
1928年,此几部游移到马鬃山一带,因草场争纷,相互侵扰不能相安。后又因抢掠蒙古和绥新商人驼队,为安西县府组织的地方武装与马鬃山保卫团击败于公婆泉之白石头,后旋返新疆巴里坤。至此,甘肃境内除了零散的哈萨克族商贾小贩外,别无哈萨克族踪迹。
1936年至1939年间,新疆阿勒泰、巴里坤的哈萨克族曾先后有四大批,三万余人,离开新疆途经马鬃山、安西游移入甘,游居于酒泉南部的祁连山、托赖、玉门鱼儿红、敦煌南山(现阿尔金山、祁连山西段)、疏勒河两岸,史称“哈萨克族大东迁”。
迁移情况是这样的:
第一批(1936年1月):新疆巴里坤部落头目阿都巴依(也称阿德巴依,艾德巴依等。属塔斯比克部落,是年60岁),因逃避捐税,又惧于谣言,率其所属部113户、565人,驱赶着数千头(只)牧畜徙来马鬃山。同年6月,离开马鬃山,经过安西,到了玉门鱼儿红、托赖一带。此一部称为哈萨克族大批入甘之始。
第二批(1937年7月):新疆巴里坤部落头目叶里斯汉(也称作艾里斯汉,爱力斯汉等,塔斯比克部落“乌库尔台”),因与新疆军阀盛世才政府有杀父之深仇大恨,遂率所属部178户、890人,赶着牲畜离新入甘。相随者有1924年从甘肃返新疆的阿特齐巴依(佳迪克部落头目)、通古什巴依(叶斯道列提部落头目)及其所属部落42户、210人。叶里斯汉是年26岁。
据有关史料记载,此几部哈萨克族入甘后,阿都巴依与叶里斯汉开始争夺入甘哈萨克族总头目。阿都巴依在新疆时任本部落“章盖”(乡约),入甘后,向哈萨克族牧民索集征收黑马400匹,并毡毯银两等,贿赂肃州驻军马步康旅长,求任为“台吉”。叶里斯汉在新疆时继父之职为“乌库尔台”(总管),其职在阿都巴依之上。来甘后见阿都巴依被委为“台吉”,深为不满。于是,是年8月,叶里斯汉所属部以及阿特齐巴依、爱力巴依等,联名请国民党甘肃七区专署“愿举叶里斯汗为千户长”。同年9月4日,七区专署将哈萨克首目暂委为:
驻鱼儿红哈民总千户长叶里斯汉。
驻鱼儿红哈民台吉阿都巴依。
驻鱼儿红哈民乡约阿特齐巴依。
驻鱼儿红哈民乡约爱力巴依。
驻鱼儿红哈民乡约哈木克。
后,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令专署特委叶里斯汉为台吉,阿都巴依为乌库尔台,“总千户长”名称取消。此时,阿都巴依率领所属部移牧青海,游牧于都兰一带
哈萨克族是什么血统?
本文2023-09-22 11:55:5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5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