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大槐树的传说——明代城防和移民实边(溯源系列之五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5浏览:2收藏

[转载]大槐树的传说——明代城防和移民实边(溯源系列之五,第1张

大槐树的传说——明代城防和移民实边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地在何方,山西洪洞老鹳窝。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朱元璋派宋国公冯胜将军西征,平定河西诸路。明王朝废除了元朝军政机构永昌路和西凉府,在凉州设立了凉州卫,属陕西行都司管辖(明甘肃属陕西布政使司)。

凉州卫的治所凉州,在地理位置上历来是抗守河西走廊咽喉的重镇和多民族争夺的要地,凉州的得失关系着西北边防的大局。明朝虽然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但残元势力还很大,而且西北的重点就在凉州之北。如果残元势力占据了凉州,从战略上来说明朝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因此,明王朝特别重视凉州的安危和布防。在凉州的东北面从东向西,在汉长城的基础上增修了百余里坚固的边墙,东接古浪,西连永昌;沿长城设有报警的烽火台和驻兵的逻铺。公元1377年,驻凉州都指挥濮英出于军事防务的考虑,对凉州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增修,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又增高了 1米。公元1391年,凉州总兵宋晟在武威城原有东南北三门的基础上增辟西城门,并修建了东、南、北三大城门楼,修建了吊桥 4座,挖了深6米多的城壕,在城墙四周修建箭楼、逻铺共36座,在北城墙的西边独建一高楼,用来眺望远方,警报敌情。公元1574年,甘肃巡抚廖逢节、总兵石茂华又历时两年,用砖包砌了城墙。至此,凉州城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城汤池”。在增修加固城池的同时,发动民工修堡筑寨,设立保甲制度,联防自卫,堡、寨联为一体,平时耕种,战时据守自卫。因此,凉州(从明开始)以堡、寨命名的村庄遍布全境。堡寨保甲的设置,对保境安民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各种措施得力,加上明对驻守武威的将领也慎于选派,如濮英、宋晟、姜、达云、毛忠等都是熟悉边情、勇敢善战的优秀将领,因而在残元势力接连窜扰,不断进攻凉州的情况下,明朝取得了一系列战争的胜利,充分发挥了凉州这一军略要地的重要作用。

    明初,由于元朝残余势力和一些少数民族的经常入侵,战争频繁,户口锐减,严重地影响着生产的发展和边防的巩固。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统治者开始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初期曾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一带的数十万居民迁移到河西一带,屯田生产,充实边防。中后期,因京畿连年荒歉,也曾移民凉、甘一带以解温饱。当时移民由地方政府管理,移民垦种田地,谓之“民屯”,开始3年不纳赋税,3年后征税也比较轻;不在额的荒地,可任人开荒耕种,永不纳税。由于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移民和当地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恢复。

凉州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屯地”、“屯庄”、“吴家屯庄”等地名,许多家谱、族谱都记载其祖先徙居凉州的事实,民间也广泛流传着祖先“来自山西大槐树”的说法。这些情况实际上就是明朝实行移民实边政策的历史反映。特别是大槐树的传说,有着非常确切的实证。

万民萦怀的大槐树,在山西省洪洞县城北二里的广济寺旁。树旁有石碑一座,碑冠在盘龙细雕之中篆刻“纪念”二字,碑阳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文记载着明朝移民实边和移民就食的情况。明初移民时,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各地移民都到大槐树下集中,然后编排队伍,分赴各地,再由接受移民的地方政府集中安置。在凉州至今还有“发放”、“安置 ”等乡村名称,这些地方实际就是当时移民管理安置机关所在地。移民们离别养育了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到千万里之遥的陌生之地去生活,毕竟难以割舍。古人分别时曾有折柳相赠之习惯,“柳”者留恋之意。移民们则带上一株槐树苗木,种植在新的土地上,以表示“怀念之情。移民活动多在晚秋进行,此时槐叶凋落,树上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凝眸高耸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发出哀鸣,令他们不忍离去,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从这里迁徙四处的人们,寄居他乡,把洪洞大槐树、老鸹窝的故事流传给后代,聊解思念故土之情。“问我故乡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鸹窝。”天长日久,洪洞大槐树的故事便妇孺皆知。从洪洞带到各地的槐树苗木也在新的土地上生根成长,枝繁叶茂。武威境内槐树遍布,据说与此有关。在武威众多的槐树当中,尤以城东10公里处清水乡张清堡大槐树最为著名,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树围69米,树高15米,树冠高大,枝叶繁茂,每年都有新枝抽发,前去观赏者不绝,还有人焚香叩拜,这也算是对祖先的怀念。1989年4月21日,武威市二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以国槐为市树,充表达了广大凉州人民热爱国槐、缅怀祖先的心愿。现在,凉州城区各街道槐荫蔽日,嘉树葱郁,把古城妆点得美丽多姿。

    明朝在移民屯田的同时,兴修了许多水利设施,设立了专门管理水利的机构,把水利纳入移民屯田统一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业也很发达,在沿边地区设了“茶马司”,专理茶马互市,还设有专门的茶马集市。明朝于洪武五年(1372)创修了兰州黄河浮桥,开辟了由兰州直通河西的官马大道,沿途设置了许多驿站和递运所。这些措施对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商业流通,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明朝还非常重视发展文化教育。武威现存的古建筑有文庙、海藏寺、大云寺、莲花山、罗什寺、金塔寺等,都是明朝新修和增修的。凉州是全国保存明代建筑最多的地区之一。

古槐三代

在山西省洪洞县贾村附近,南同蒲铁路西侧,有一处浓荫盖地、槐柳相间的树丛。每年,这里都游人不断,名声传遍五湖四海。这里就是数不清的亿万人的“故乡”——洪洞古大槐树处。

    走进树丛,一座古朴的木牌坊迎面而立,它四柱三门,中门高大,门额有横匾,匾上雕着“誉延嘉树”四个斗大的古体字。过木牌坊不远处有碑亭一座,亭内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书“古大槐树处”五字。石碑矗立处,就是“誉延”数百年的第一代大槐树生长的地方。这棵大槐树在地面消失之后,从根部又生长出一株小槐,人称第二代。这株第二代槐树不知何年又干枯了,如今树体尚在,枝叶全无,挺立于碑旁。说来有趣,第二代死后,从它的根部又生出一棵第三代来,30多年来,年年枝繁叶茂,一年比一年高大。

    对于这棵大槐树,教百年来,黄河下游的村村寨寨,甚至更广泛的地区,一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在晋、冀、鲁、豫、皖等省,还有首都北京附近,还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歌谣: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

一棵槐树怎么就成了亿万人的“故乡”了呢?

明初的六次移民

事情要追溯到元末明初。元朝末年,战争连绵不断,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到了明朝初年,我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呈现着民多逃亡、城廓为墟、田地荒芜的冷落、凄凉景象。山东、河南、河北受战争破坏最为严重。

到了永乐初年,情况仍未好转。战争的创伤尚未愈合,紧接着又出现了较大的天灾。永乐元年(1403年)甲午,直隶、北京、山东、河南饥。庚寅,山东蝗。丁酉,河南蝗。永乐二年八月,*雨毁北京城5000余丈。10月,黄河决口,冲毁开封城。面对这种社会经济异常凋敝的情况,朱元璋和朱棣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扭转,对于新生的明王朝是十分不利的。于是,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就决定实行“移民屯田,开垦荒地”的政策。当时,就北方来说,山西受战争破坏较小,四境安宁,而且多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特别是汾河沿岸广大地区,地沃水足,人烟尤为稠密。于是,明洪武、永乐年间,政府便大量从山西南部迁民。

从现有史料来看,明初从山西迁民共有6次,这些移民,不仅被迁送到山东、河南、河北、北京,还有的迁送到了遥远的淮河以南。至今在北京大兴、顺义等县,还有许多以山西的县名命名的村庄,如长子营、屯留营、霍州营等。

“这里就是我的老家”

山西这6次移民,都与洪洞大槐树发生过关系。据史载,明初从山西迁民,不管老百姓家在何府何州何县,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去。洪洞县贾村,当时有一古刹名叫广济寺。寺旁有一棵大槐树。明政府在广济寺为移民登记,“发给凭照、川资”,尔后再由此处编队迁送。老百姓在离开洪洞时,人人悲伤,个个哭泣。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箩筐,手拄破棍;有的灌一桶霍泉水(洪洞县的一股泉水),有的撮一把洪洞土,有的藏几片槐树叶,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状极可悯。当广济寺在视线中渐渐消失时,人们总想在最后一瞥中寻找个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作为今后怀念故乡的标记。此时,恰好能看见耸立在广济寺旁的那株古槐。那槐树苍老挺拔,枝繁叶茂,高耸入云,在秋阳的照射下,闪着翠绿色的光亮。树上还有乌鸦窝,高筑枝头。于是,这株古槐上老鸹窝的形象便牢牢印在所有迁民们的心中。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父传子,子传孙,“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便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地在何方,山西洪洞老鹳窝。

山西“洪洞”县对于中国百姓来说,可谓家喻户晓,在中原和北方更可谓妇孺皆知。一个小小的县名,何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这大概是因为:一是洪洞随“苏三起解”的传唱而扬名。二是随明初洪洞移民而被广泛记忆。

    在长江以北的地方,特别是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安徽等省的大部分老百姓都把洪洞做为祖居地,在这些地方以外的地方,也因这些省人口的外迁而也把洪洞作为寻跟问祖之地,如东北三省、台湾。洪洞大槐树对于这些地区的百姓来说,已经不是单纯对祖居地的一个记忆,而且把这种记忆演化成对故乡和祖先的怀念情节,紧紧萦绕在脑间心中,为中华民族心中留下了悲欢离合的一段记忆,常使人感慨系之。

    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晋、冀、鲁、豫、陕、甘、皖、苏、鄂、蒙等地,甚至广西、广东、海南也有部分移民,南宁市卢家翎曾说:“《卢氏族谱》载:卢伯庄、平阳府榕木社人,郡在山西省洪洞县,清弘治年间举人,任广西北流知县,落业北流民安冲头村,生三子。至今子孙已有四万余人,遍及广西、广东、海南三省七县。”从明初至现在,在各个历史时期,昔日由洪洞迁出的移民,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东北等地区。例如明末吴三桂降清后,被封平西王,他率军转战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清史稿·吴三桂传》),部下士卒大多是冀、豫、鲁健儿,他们大多是古槐移民后裔,多不愿附逆而散居各地。清军入关后,旗民多编入军籍,关外空虚,土地荒芜,为了恢复生产,清政府奖励由关内向关外移民,“顺治十年议准辽东招民开垦,有能招至一百名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招民数多者,每百名加一级”。(《古今图书集成·赋役考》)这项政策,一直贯彻了几十年,从古大槐树迁出的人民,有相当部分再转迁到东北地区。还有一例,在国民党退居台湾时,有相当部分移民后裔移民台湾,台湾《东方杂志》复刊第十五卷第七期载:高阳齐如山先生写道:“吾族乃于明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去的,清朝末年,有许多河北省的军官重到山西,又寻到大槐树之所在……足见中国人念旧不忘本的心情之浓厚。”陈纪滢先生也写道:“北方多少代以来,一贯证明成祖燕王扫北后,把山西省迤西居民,迁徙至中原,以洪洞县为移民转运站这件事,互相转述,至今不衰,认为这是历史上北方居民的一次空前大迁徙。”台北新店市张学亮先生给洪洞县政府来信说:“我的祖先是山西洪洞老鹳窝人,姓张。属于‘甜菜芽张’。据现今菏泽市地各志记载,我的祖先是于1368-1398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鹳窝东迁至山东曹州府西北45里李庄集,后又东移二里建村,是为黎阳村。”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鞋小趾验甲形”。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皖北、苏北等地普遍传说,凡是从洪洞迁来之民,脚小趾甲中有一裂缝,好像是两个指甲,不是古槐迁者,均无此特征,时至今日仍为复形指甲,这一问题还待民俗学者、遗传学者深入研究。据说还有有些移民是被绑押解迁出的,路上如果需要大小便,必须让领队解开绳索,故至今这些地区上厕所仍说成“解手”。

    古大槐树处迁民之后裔经过几代、十几代,大都不知道被迁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大槐树是故乡”,这一点至今谁也没能忘却。移民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他们大多栽种了槐树,借以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怀念。河北省河间县申鲁村高氏在自己家门口栽了一棵槐树;保定府西关谢德先开了名叫“老槐茂”的酱菜铺。河南确山县有槐树庙村、大槐树村、槐树庄村。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庙祠堂的楹额上铭记了纪念的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山东菏泽固堆袁家祠堂墙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题望槐思乡诗:“昔日从戎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凤。

    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晋中父老情。卧雪传说流千古,后昆霞蔚赛劲松。”河南焦作市刘氏祠堂匾额书:“派衍洪洞。”河南偃师县牛氏家庙大厅的楹联写着:“十八祖平阳世泽,五百年毫西名门。”河南省武陟县小东乡大淘村孙氏牌位对联:“祖洪洞支迁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移民们迁往各地,因一村不准两一姓,所以兄弟之间为了相互照应,有一姓分为几个姓者,至今仍有山东某地仍有“回、翟、常,一个娘”、“魏、梁、陈、一家人”、“崇、刘、顾,是一户”、“山东无二郭”等说法。(资料来源——网络)

岳云:岳飞长子,字应祥,号会卿,宋宣和元年(1119年)六初五日生于河南汤阴县,母刘氏。岳霖:岳飞三子,后代在芙蓉镇一带于宋高宗绍兴十一年 (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被奸臣秦桧诬陷,与父和张宪同时被害于杭州西湖,岳云张宪被害于杭州官巷口枣木巷,死年岳云仅二十三岁.

岳雷:岳雷系岳飞次子,刘氏生,字发祥,号夏卿, 又号声甫。 宋靖康元年(1216年)三月十七日,生于山西平定县军中,据河南夏邑县《岳氏宗谱》记载:岳飞宣和六年(1124年)赴平定任偏校二年,至靖康元年(1126年)刘氏生岳雷后离开平定,金南侵中原时失散。建炎三年(1129年)寻回军中。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月,“莫须有”冤案起,万俟莴严刑逼供,“飞久不伏,因不食求死,命其子雷视之。雷入侍奉看,飞始复进食,岳飞被难后,十六岁的岳雷随同母亲李氏夫人被发配流放岭南。

岳霖:岳霖为岳飞三子,号商卿。宋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十五日, 生于宜兴唐门军中。母李氏,岳飞与李氏结婚是一一三O年春,在宜兴张渚,婚后居唐门,生岳霖。 岳飞遇害时,岳霖年十二岁,孝宗皇帝昭雪时,岳霖三十二岁。(详见“岳娩南渡蒙冤”编) 隆兴元年(1163年)四月二十三日,圣旨复岳霖为右承事郎。后又授南赣都督,食邑宜兴。 淳熙三年, 岳霖任广西钦州知县,淳熙五年(1178年)孝宗皇帝便殿诏见岳霖时说:“卿家纪律,用兵之法, 张、韩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之”。岳霖稽首涕泣说:“仰蒙圣察抚念,故家臣不胜感激”!岳霖遂上疏请求归还高宗当年所赐岳飞的御札,手诏, 孝宗皇帝诏令准左藏南库还之。 岳霖与朱喜、张拭为友,在各方的帮助下,即着手搜集岳飞遗文,修编成书。 因年老多病, 尚未完稿即病卒。岳霖卒于绍熙三年(1192年)十月,其时岳霖在广州做官(知广州), 故时岳珂年方十岁,随父官游。岳霖寿年六十二岁。

岳震为岳飞四子, 号东卿宋绍兴三年(1135年)四月生于军中,母李氏。岳飞被难时,岳震年仅七岁,与弟岳霆同时居九江庐山下沙河家中,父兄遇害的噩耗传来,家人闻变拥其兄弟二人过长江,改姓鄂,潜于黄梅大河之滨,后迁聂家大湾。岳飞冤案昭雪后,岳震历任朝请大夫,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 户部度制司郎中, 江东提举等职,宁宗赠保义郎,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加封缉忠侯。

岳霆系岳飞第五个儿子, 字应时, 号君锡。 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二月生于军中,母李氏。父兄遇害时,岳霆岳震在江州故居居住,噩耗传来,家人闻变引岳震岳霆兄弟二人潜过长江,改姓鄂,隐居于黄梅大河镇后迁聂家湾。 二十一年后, 孝宗皇帝为岳父子平反昭雪时,才恢复岳姓。岳霆初名岳霭,孝宗皇帝赐名岳霆,官授朝散大夫,监潭州(今长沙市)守宗正节使,宁宗赠修武郎、阁门祗侯、举直大夫等。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续忠侯。

--------------------------------------------------------

岳甫字葆真,岳云子,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六月二十八日生,理亲嘉泰四年(1204年)九月二十四日卒,寿年六十七岁。

岳大娘适张宗本,授武进校尉。岳申授保义郎,官真州防御使。

岳申:岳云三子

岳雷子女:

岳经:岳雷长子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授承事郎

岳纬:岳雷次子景定二年授将士郎,任夔州将领

岳纲:岳雷三子景定二年授武德郎,任江西副总领,封尚书,初居九江,后迁临安。

岳纪:岳雷四子景定二年授修武郎,任镇江提典医学

岳二娘:岳雷长女

岳三娘:岳雷次女

岳雷子女:

长女岳二娘,长子岳经,二子岳纬,二女岳三娘,三子岳纲,四子岳纪

岳霖子女:

岳琮飞又名璞,赐各旗,授承信郎飞致仕封尚书。

岳琛:次子,授承信郎,任海宁县尉。

岳珂:三子,进士出身,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历官嘉兴军府,总领浙西财赋,通城开国伯等,晋封邺侯,官至正三。

岳霖女:岳璎,适陈址。

岳震子女:

长子岳瓒,字念一,授从事郎,任无为军安抚使;

次子岳琯,字念三,授承直郎,任广州知录侍班;三子岳玭,字念四,授迪功郎,任汀洲连城使;

四子岳琚,字念六,授将士郎;

五子岳踌,字念七,授将士郎;

六子岳璇,字念九。

岳霆子女:

长子岳蹯,字念二,授朝请大夫,监承知金州兼内安抚使,

次子岳与,字念五;

三子岳琨,字念八。岳霆后裔,有长子岳蹯系例一支居湖南邵阳,一支居安微阜阳;次子岳与系例一支经山西洪洞转迁河南获嘉等县,三子岳琨一支留黄梅县,现散居黄梅、广济两县。

--------------------------------------------------------

第四代:

岳甫生子七:岳觐、岳觌、岳岘,岳规、岳靓、岳 冫见 、岳观。岳甫后裔初居苏杭,后散居各地。

岳甫长子岳觐湖南益阳一支

岳甫次子岳觌浙江杭州一支。

岳间见:岳纬长子

岳蹯:岳霆后裔,岳琨长子

岳与:岳霆后裔,岳琨次子

岳琨:岳霆后裔,岳琨三子

---------------------------------------------------------

其他后代:

岳聪一:岳飞第九世孙,是琮的后代。原籍江苏宜兴,于明朝初期避阉选之难,携一男(岳长泰)二女逃往新郑具茨山(今改名始祖山)之山阴,定居下来,繁衍生息。越五世生二子曰大。

岳浚(岳飞九世孙),博学好义,官百门尉,积书万卷,一时名士,卒于明洪武十年(1398年),寿年八十二岁

岳浚子女:

长子岳岱,为万石支祖;

二子岳岩,为湛渎支祖;

三子岳崧

岳崧子女:

长子岳文升、迁居汤阴

次子岳文景, 为长沟、汤堰、唐门支祖。

岳洵:岳文景后代(岳飞十三世孙)由长沟迁居知义庄,传今巳有叫十七户,六十余人。

二十七世孙岳宗雷,为宜兴县先进教师

二十八孙岳锦堂,一九二七年参加过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

岳祖德迁居北京1070信箱;

岳柏荣迁居武汉市航空路青年大街四十三号

岳风麟迁居北京大学任教,有岳呜嗥迁居上海市武进路247号;他们都是一九四九年后从宜兴唐门智义庄迁出外地工作的岳霖后裔。

岳霖长子岳琮永泰后裔,系由宜兴陈渡支经砒凌, 囚宫迁甘肃庄浪永泰堡繁衍,俗称永泰世系。

十六世孙岳大舟,先任广西漓江卫指挥,后进驻甘肃临洮。

岳大舟子岳仲武赠荣禄大夫,传十八世孙岳文魁赠少保三等,传十九世孙岳镇邦、为清代左都督绍兴总兵。

岳镇邦长子岳异龙,以功历任游山参将,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擢升为四川提督,后转任山东省总兵,妻王氏封一品夫人,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因老母年高九十,退休回川敬母,二年后岳升龙病逝于川,雍正四年(1716年)追谥敏肃。

岳升龙的弟弟岳超龙为天津总兵。岳超龙曾用名“刘杰”入伍,圣祖垂询,复本岳姓。因功擢刀东川营游击,雍正二年(1724年)授河州协付将。雍正六年(1728年)任天津总兵,雍正八年(1730年)任湖南提督,雍正十年(1732年)病卒。

岳超龙子岳钟璜任提督。

岳升龙子岳钟琪,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九月二十三日生于河南新郑,雍正五年(1727年)升任四川大将军督总元帅。岳钟琪字东美, 身长赤面、 临阵挟二铜锤,重百余斤,多智略,御众卒严、共甘苦。先任文职官, 后因战功晋升,清康熙、雍正、 乾隆三朝镇守边关、定乱丰功,清高宗称之为“三朝武臣巨擘”,诰授光禄大夫,奋威将军、三等公、四川提督、川陕总督、陕西巡抚、宁远大将军、加少保、复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衔,赐号威信。抱病平乱,乾隆十九年(1754年)二月二十八日死于军中,葬于成都,寿年六十九岁, 御赐祭葬,谥襄勤,清代以汉人拜大将仅他一人,列有《岳钟琪传》。

岳钟琪子女:

长子岳溶,雍正六年(1728年)任山东巡抚。乾隆元年(1739)调江西光禄寺卿,后封为福建按察使, 广东巡抚。乾隆十八(1753)、授鸿胪寺卿,转通政使参议。

次子岳氵田 , 任侍卫。

三子岳氵田 封主事。

四子岳方任都司。

五子岳静封大安营参将,一等轻车都尉,其后二传至二十四世孙岳嗣仪,任国史馆协修兼秘书

岳嗣仪长子(飞二十五孙)岳开先为中华民国陆军少将,侍从武官。岳嗣仪次子岳涌先为政事堂法制局编译

岳嗣仪三子岳畴先为河南省城东区警察署长。

岳嗣仪四子岳豫先为北京大学分科学生。

岳霖长子岳琮,二传至岳遘(岳飞五世孙),字奉天, 迁居山西洪洞

岳宣(岳飞九世孙),号可道,著有《金华全集》

岳芳(岳飞十世孙),号中有,为元时名儒。

岳峻(岳飞十一世孙)更名岳永清,

岳野:(1920- ) 山东郓城人。原名岳喜瑞。作家。早年参加救亡剧团,先后在香港、泰国、新加坡、马来亚等地演出,直至1949年。后到长春**制片厂任编剧。1950年后,任中央文化部**局艺术处编剧、**局**剧本创作所编剧、编辑部主任。1954年加入中国***。1957年调任北京**制片厂编辑处处长、编剧、艺委委员。近为编剧。出版有《友与敌》、《同甘共苦》、《英雄司机》及**《在前进的道路上》等

岳俊鹏:河南新郑西岳庄村人,岳飞第二十七世孙。现就读于洛阳师范学院。

岳正:明朝人,李东阳是岳正的四女婿。他是明英宗天顺8年第二甲第一名进士,他也位列北京孔庙的明代进士题名碑。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784538html

目录 1 拼音 2 《顾氏医经读本》卷六:昆布散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昆布散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外台》卷七引《广济方》:昆布散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昆布散的用法用量 35 注意 36 摘录 4 《幼幼新书》卷三十六引《刘氏家传》:昆布散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昆布散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准绳·疡医》卷五:昆布散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昆布散的用法用量 54 注意 55 摘录 6 《圣惠》卷八十九:昆布散 61 昆布散的别名 62 处方 63 制法 64 功能主治 65 昆布散的用法用量 66 摘录 7 《圣惠》卷三十五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昆布散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76 用药禁忌 8 方出《奇效良方》卷五十四,名见《医统》卷六十七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昆布散的用法用量 9 《准绳·疡医》卷五 91 方名 92 组成 93 功效 94 主治 95 昆布散的用法用量 96 加减 97 用药禁忌 10 《顾氏医径》卷六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附: 1 古籍中的昆布散 1 拼音

kūn bù sǎn

2 《顾氏医经读本》卷六:昆布散

21 处方

昆布 香附 夏枯草 川贝 元参 牡蛎 半夏 白芥子 忍冬 甘草各等分

22 制法

上药研末。

23 功能主治

治马刀。虚痰入络,项侧胀硬,形如长蛤,其核坚硬者。

24 昆布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6~9克,用温开水送下。

25 摘录

《顾氏医经读本》卷六

3 《外台》卷七引《广济方》:昆布散

31 处方

昆布3两,海藻3两,人参3两,玄参3两,橘皮3两,升麻3两,芎2两,桂心2两,干姜2两,小麦1升半(醋1升半,渍之1宿,出,晒醋尽,止)。

32 制法

上为散,别捣小麦作散,合药散一处,更捣千杵。

33 功能主治

腹内诸气胀满。

34 昆布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渐加至2匕,酒送下,1日3次。

35 注意

忌热面、炙肉、生葱、蒜、粘食等物。

36 摘录

《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4 《幼幼新书》卷三十六引《刘氏家传》:昆布散

41 处方

昆布半两,蓬莪术半两,川芎半两,槟榔半两,茴香半两,海藻半两,荆三棱半两,甘草(炙)半两,木香1分,丁香1分,青橘皮1分。

42 制法

上为细末。

43 功能主治

童男童女风土瘿气,及因气结所成者。

44 昆布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中盏,先用猪靥3枚,灯焰上用针串在尖上燎熟,入药内同煎至67分,和滓温服,临卧每夜只进1服。久服日渐消也。

45 摘录

《幼幼新书》卷三十六引《刘氏家传》

5 《准绳·疡医》卷五:昆布散

51 处方

防风、荆芥、黄连(酒炒)、昆布、海藻、海粉、羌活、升麻、连翘、青皮、胆星、贝母、牛蒡子(炒)、夏枯草、沉香、香附子、抚芎、黄芩(酒炒)。

52 功能主治

祛风火郁滞,散痰气壅结。主瘿气。

53 昆布散的用法用量

加薄荷,水煎服。或末或丸俱可。

痰多,加南星、半夏。

54 注意

宜灸天突穴为妙。

55 摘录

《准绳·疡医》卷五

6 《圣惠》卷八十九:昆布散

61 昆布散的别名

昆布黄耆汤

62 处方

昆布(洗去咸味)半两,黄耆(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川大黄(锉,微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63 制法

上为粗散。

64 功能主治

小儿瘿气肿闷。

65 昆布散的用法用量

昆布黄耆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66 摘录

《圣惠》卷八十九

7 《圣惠》卷三十五 71 方名

昆布散

72 组成

昆布1两(洗去咸味),海藻1两(洗去咸味),松萝1两,细辛1两,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海蛤1两(细研),甘草1两(炙微赤,锉),白蔹1两,龙胆2两(去芦头),土瓜根1两,槟榔1两。

73 主治

瘿气结肿,胸膈不利。

74 昆布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后以温酒调下。

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76 用药禁忌

不得用力劳动。

8 方出《奇效良方》卷五十四,名见《医统》卷六十七 81 方名

昆布散

82 组成

商陆2两,昆布(洗)2两,射干1两,羚羊角(镑)1两,木通1两,海藻(洗)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麸炒黄)1两,牛蒡子1两半(微炒)。

83 主治

瘿气,胸膈壅塞,颈项渐粗。

84 昆布散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9 《准绳·疡医》卷五 91 方名

昆布散

92 组成

防风、荆芥、黄连(酒炒)、昆布、海藻、海粉、羌活、升麻、连翘、青皮、胆星、贝母、牛蒡子(炒)、夏枯草、沉香、香附子、抚芎、黄芩(酒炒)。

93 功效

祛风火郁滞,散痰气壅结。

94 主治

瘿气。

95 昆布散的用法用量

加薄荷,水煎服。或末或丸俱可。

96 加减

痰多,加南星、半夏。

97 用药禁忌

宜灸天突穴为妙。

10 《顾氏医径》卷六 101 方名

昆布散

102 组成

昆布、香附、夏枯草、川贝、玄参、牡蛎、半夏、白芥子、忍冬、甘草。

103 主治

马刀。虚痰入络,项侧胀硬,形如长蛤,坚核者。

古籍中的昆布散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五]瘿瘤

瓶头有津,即止火不待经宿也,已验如神,忌毒食。昆布散治瘿气,去风火郁滞,散痰气壅结。防风荆芥黄连(

《幼幼新书》:[卷第三十六]瘿气第十一

小,以意加减服之。《圣惠》治小儿瘿气肿闷,宜服昆布散方。昆布(洗去咸味)黄(锉)麦门冬(去心焙)川

《太平圣惠方》:[卷第六十六]治风毒瘰诸方

去滓。每于食后温服。治风毒瘰肿结。内消昆布散方。昆布(一两洗去咸味)海藻(一两洗去咸味)枳壳(一两麸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二十五瘿瘤门]气瘿

服一钱匕,温酒调下,日三,不拘时。治气瘿初结。昆布散方昆布(洗去咸炙干)海藻(洗去咸炙干各三两)松

《医方集宜》:[卷之十外科]治法

  古槐移民

  水有源,树有根,人有血脉宗亲。那么,你来自何方呢?——可曾听祖辈们念叨过:问我

  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数百年来这些

  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祖辈相传,妇幼皆知。古大槐树处位于洪洞县城,是闻名全国的明代

  迁民遗址,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古槐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几个世纪以来,古大槐树被当作“

  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人心目中的故乡。

  枣庄齐村郭氏分支,究竟来自何处?是唐末郭暧的后代随军来枣庄守边呢,还是明初大槐

  树的移民呢?在少年时代,我常常听父辈们讲大槐树移民的故事,那时,我深信不疑,我

  们就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人。及年长,发现山东许许多多的人们都说自己是洪洞县大槐树

  移民。我就开始怀疑:明代以前,我们这里没有人烟了吗?后来读地方志,志书里说,据

  统计枣庄地区,有60%以上的村庄是明初大槐树移民而来。枣庄、齐村不在其列,这些村

  庄早在唐代以前就存在了。再说这60%的村庄里,是纯粹的移民呢,还是原来就有不多人

  口,后来又增加了一部分移民呢?谁人能统计得那么准确?近读家谱,我相信:我的祖籍

  是江苏邳州黄泥湾,黄泥湾是由八义集大郭庄那里迁居而来。问题在于黄泥湾是什么年代

  从八义集大郭庄迁居而来?八义集大郭庄又是什么年代从峄县上郭家迁居而来?《上郭谱

  》记载:一世支祖为郭公颐,与上郭一世支祖郭公修真平辈。明朝中叶八世祖加忠迁往邳

  县八义集大郭庄,这里的记载因缺乏具体年代,其准确度有多大?至于八义集大郭庄支祖

  向黄泥湾迁居,只是口传,没有文字记载,什么时间迁出连传说都找不到。齐村支祖由黄

  泥湾迁出,已历经十代人。从家谱上看,与邳州大王庙那一支派从黄湾迁出在年代时间上

  很相近。我们家谱上记载的许多人物大都是断代史,史料很不全面,再加上以讹传讹,人

  为的主观错误所至。《上郭谱》首卷第20页,邳州18世郭恒桢在谱序中写道:“吾郭氏之

  由山西洪洞迁山东兖州,分居徐东邳有年矣,代远年湮,多遭丧乱,谱牒失修,又有年矣

  。予生也晚,家贫不克力,学识之无而已年。念及水源木本之事,敦宗睦族之行,心有余

  而力不足。峄县族人,祖居之邦也。”他肯定郭氏族人是洪洞移民,但时间没有说明。《

  上郭谱》首卷第21页,邳县19世郭允涵认为:“吾族散处于邳睢铜灵丰沛间者有年矣。明

  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迁来此地乃汾阳王之后裔也,三支祖修真墓前有碑文可考。”这位

  19世族人,说得十分肯定,故不能排除我们是口碑相传中的大槐树的移民。

  一、古槐移民传说

  据《洪洞县志》和《明史》记载: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

  ,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增,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

  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

  兵燹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

  无人之地。在中原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

  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四境安谧。较之于相邻诸省,

  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

  地区。洪洞等地土沃水足,人烟尤为稠密。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

  西往外地迁民,凡“丁多田少”及“有丁无田”之家,都在迁移之列。从洪武初年至永乐

  十五年,五十余年期间组织了十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

  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为唐贞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

  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前遮数亩,荫藏数目”的汉槐,车马大道从

  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鸹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权在广济寺

  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发放“凭照川资”。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荟萃之地。明洪武至永

  乐十五年间,屡移山西民于京、冀、鲁、豫、皖、苏、鄂、秦、陇等十余省市。六百多年

  来移民子孙繁衍遍布全国以及海内外。

  据说,每次迁民,不管家在何处,都以洪洞为集中地。官家在广济寺旁设机构,进行登

  记,而后才往各地迁送。常言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正因为这样,老百姓临离开

  洪洞时人人痛苦、个个流泪,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箩筐、手拄破棍、抑天长号

  ,其状极为悲切。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凝眸高耸的

  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

  ,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鸹窝。每个人都是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望

  啊望,望不够家乡的广济寺,望不够广济寺旁边的大槐树。当走到很远很远的时候,人们

  最后一瞥,只能望见耸立云端的槐树和树梢上的老鸹窝。大槐树苍老挺拔,枝繁叶茂,翠

  绿色的枝叶上下摇动,就好像是为离别故土的人们送行。于是,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移

  民惜别家乡的标志,这株古槐的形象便牢牢地刻在了所有移民的心中:古槐——我的故乡

  ,从此融为一体。以后,父传子、子传孙,“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

  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便成了流传的歌谣。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

  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

  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

  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

  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民国初,洪洞村民景大启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

  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

  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

  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20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

  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

  ”,该表上共有 450姓,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 600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

  搜集整理,公诸于墙,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

  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

  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

  ——当时的迁民是强迫性的。明政府广帖告示,欺骗百姓说 :“不愿迁移者,到大槐

  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内赶到。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赶往古

  槐树下,晋北人来了,晋南、晋东南人也来了。第三天,古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

  他们拖家带口,熙熙攘攘,暗中祷告上苍祈求保佑他们平安无事。突然,一大队官兵包围

  了大槐树下手无寸铁的百姓,数员将簇拥着一个官员,那官员大声宣布道 :“大明皇帝敕

  命,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 这道命令好似晴天霹雳,人们都惊呆了,但不久就

  醒悟过来:他们受骗了!人们有哭的、有叫的、有破口大骂的、 有呼儿唤女的、有哭爹叫

  娘的,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接着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发给凭照,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的

  人脱掉鞋,用刀子在每只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人们的哭喊声惊天动地。

  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

  。”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皖北、苏北、甘肃普遍传说

  ,凡是从洪洞迁来之民,脚小趾甲中有一裂缝,好像是两个指甲,不是古槐迁者,均无此

  特征,时至今日仍为复形指甲。

  ——据先辈传,当时凡同族近亲是在洪洞大槐树下分路而迁。牛氏兄弟在分迁时砸破一

  口大锅,每人拿一块碎铁为纪念,人称“打锅牛”。河北、河南等地也有打锅牛的传说。

  ——人们出于对大槐树的留恋,临行前都想最后拥抱一次。有一户十一兄弟手拉手难以

  合围,最后由大嫂加入后才得以实现。因此,可以想象大槐树有多么粗大。

  ——在山东、陕西及河南的一部分县中,还传说由于是被绑押解迁出的,因而至今人民

  走路仍有背手习惯。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

  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

  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

  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移民大多

  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

  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

  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移民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

  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

  乡的苦恋,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

  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

  、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河南确山县有槐树庙村、大

  槐树村、槐树庄村。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庙祠堂的楹额上铭记了纪念的文字,以表达自己的

  思念之情。山东菏泽固堆袁家祠堂墙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题望槐思乡诗:“昔日从戎

  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晋

  中父老情。卧雪传说流千古,后昆霞蔚赛劲松。”河南焦作刘氏祠堂匾额书:“派衍洪洞

  。”河南偃师牛氏家庙大厅的楹联写着:“十八祖平阳世泽,五百年毫西名门。”河南武

  陟小东乡大淘村孙氏牌位对联:“祖洪洞支迁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有些移民的名字

  更表现了留恋家乡的意思,河南偃师县寇店乡韩寨村《赵氏宗谱》载:赵氏始祖兄弟四人

  ,名“经、营、槐、显”“念新造之艰窘,伯与仲故讳经,而讳营。恐故乡之遗忘,叔与

  季则讳槐,而讳显”。这里“显”显然是“乡”的意思。移民们迁往各地,有一姓分为几

  个姓者,并且时常保持来往,至今仍有“回、翟、常,一个娘”;“魏、梁、陈、一家人

  ”;“崇、刘、顾,是一户”;“山东无二郭”等说法。

  ——誉延嘉树,荫庇群生。大槐树处有一牌坊,建于1914年。牌坊四脚三腿,飞檐斗拱,

  浮雕彩绘,匾额诗风,古色古香,甚是典雅。横额雕刻“誉延嘉树”,背面是“荫庇群生

  ”。这八个字既是对古大槐树的赞誉,也是对迁民先祖的纪念,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明末李自成义军有一路经洪洞杀向北京。在洪洞休息后,首领们连下拔营起寨的命令,兵

  马岿然不动。原来士兵们成群结队,拈香荷表,到大槐树下烧香焚纸,叩头参拜,祭奠先

  祖。义军多为河南、陕西人,他们是古槐后裔,来到祖先发祥之地,互相转告,参拜古槐

  ,寄托思乡之情。首领们之情后,干脆置办丰盛的供品,列队前往古槐祭祖。在洪洞境内

  ,义军经过之地,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视百姓为乡亲,连军粮马草也不在洪洞征收。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

  处肆意抢掠,杀戮人民,赵城受害最甚。赵城名士张瑞机对当时的残暴写道:无论贫富贵

  贱,一律枪决,不余一家,不遗一人,冰雹猛雨,无此遍及。仓无剩米,笥无遗缣。沿门

  抄没搜奇珍,破扉掘地穿壶粤。弹丸飞雨沾血腥,马尘所至遭凌暴。北掠霍州南平阳,陶

  唐遗区断炊烟。*杀焚掠,所过成墟。*掠焚杀,惨无人理。三日饱载南去,车400辆,驼

  300头,马数千匹。负包担囊,相属于道。卢军过后,赵城一片狼藉,城无街市,邻无炊烟

  ,鸡犬无声,家无门户,箱无遗缕,盘盖无完缶,书画无整幅,墙壁倾圮,挖地三尺。无

  贫无富,无商无民,尸体遍道。整个赵城,灰烬惨然。环城五里,男携妇,母抱儿,夜行

  逃难,踏雪逾沟,山风刺骨,冻馁困乏,相抱而泣,仰首苍天,不成一语。事后,赵城人

  民铸卢永祥铁像,高四尺,宽二尺八寸,两手各持元宝,跪伏于城南门外,人见吐之,以

  解愤恨。卢军到了洪洞,下令放假半天抢劫。士兵大都是冀鲁豫人,来到古大槐树处,纷

  纷下马膜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

  下。卢永祥也是山东人,见此情景,下令放假一天,朝拜古槐,并到四方认亲。大槐树“

  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故土如同胎记,深嵌在国人的肌肤上。不管光阴之波多么

  强劲,总也不能将故乡从游子记忆的深土中拔出。古槐移民已逾六百载,当初的移民及其

  后代,早已有了他们的许多故乡。虽然移民的哭声早已烟消云散,眼泪也早已化作新的悲

  欢,但古槐移民历史记忆的磷光,仍穿越悠邈的时空,在辽阔的宇宙中忽明忽灭地闪烁。

  悠悠 600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

  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在祖国的大地上,遍布着古大槐树处迁民之后

  裔。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 400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广

  大劳动人民从古槐迁走后,经过几代、十几代,大都不知道被迁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

  “大槐树处是我们的故乡”,这一点至今谁也没能忘却。解放后,这里游人不断,他们千

  里迢迢,寻根认祖,有的来自南海之滨,有的来自长城脚下,还有来自异国他乡的海外侨

  胞。这些炎黄子孙,也像古槐一样,一代又一代,繁衍在黄河两岸,大江南北,地球东西

  ,世界各地。他们牢记父辈昔日背井离乡,飘流四方之苦,继承祖业,艰苦奋斗。在国内

  的,正在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四化”宏图,进行新的“垦荒拓芜”;在海外的,不忘祖国

  ,不忘根本,尽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被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鸹窝时,洒下

  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转载]大槐树的传说——明代城防和移民实边(溯源系列之五

大槐树的传说——明代城防和移民实边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地在何方,山西洪洞老鹳窝。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朱元...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