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司马懿家族、司马光和司马迁可有血缘关系?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5浏览:2收藏

后来的司马懿家族、司马光和司马迁可有血缘关系?,第1张

三者之间的关系:

司马迁和司马懿没什么血缘关系,只是同宗而已。

司马光是司马孚的后代。司马孚是司马懿的弟弟。

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师有儿子吗?为什么不接替父亲

我给你说说司马家的家谱吧,司马防有个儿子叫司马懿,司马懿有四个儿子,老大是司马师,老二是司马昭。还有两个是司马亮和司马伦,两人都被封王。司马师有个儿子,叫司马攸,司马攸有个儿子叫司马冏。老二司马昭的儿子叫司马炎,司马炎的儿子就是晋惠帝了。在司马懿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就已经长大成人,并且对当时魏国的政权有很大的影响,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影响力是不相上下的。所以,在司马懿死后,由于司马师是老大,就自然的承袭了爵位,但是他们司马家但是又不是王位或者皇帝,无论是司马懿还是司马师死后,他们的爵位承袭都是有皇室决定的,虽然皇室已经没有权利了,但是他们的决定受制于司马家,司马懿和司马师死后,这个决定权就自然的归到老二司马昭手骸了。司马师的儿子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威信、怎么敢跟他的叔叔争权力呢。

历史上的司马师是怎么死的司马师有没有儿子?

当初,文钦之子文鸯带兵袭营,司马师惊吓过度,再加上本来眼睛上就有瘤疾,经常流脓,致使眼睛震出眼眶。于辛亥日(二十八日)痛死于许昌,终年四十七岁。

司马师是没儿子,当时司马昭把司马攸过继给他,后来导致了司马攸和司马炎兄弟反目

司马师为什么让司马昭接替自己的位置

您好

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

因为司马师没有孩子

司马昭是司马师的亲弟弟

因此,司马师要把位置留给自己家族的人

而司马昭也很有手腕

司马师把位子传给他是很放心的

望采纳

司马师没有儿子吗

司马师无子 继司马昭次子 司马攸为嗣

司马师有儿子吗

不知道

司马师为何传位于弟弟司马昭,而不是自己的儿子?

司马师病死在军中时只有48岁,而且还没有儿子,只是把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过继来当了自己的儿子。这样,在司马师死后,只有弟弟司马昭能继承他的权力。司马师雄才大略,沉稳有计谋,司马昭虽然不如司马师,但是受其兄长影响多年,在政治,军事上也已经比较成熟了。

司马师如果有儿子的话,还会传位司马昭吗

还是要看情况的,司马师儿子的年龄,性格,能力都在考量范围,如果不合适还是要传位给司马昭。结合当时的情况,司马师只是掌权,并没有称帝,所以无所谓传位一说,只是权力的交接,这和帝位的交接是有很大不同的。

所以就当时的情况,不出意外是要把权力传给司马昭的,除非司马师有儿子,而且年龄适合,能力出众,已经开始执政,并且能服众,得人心。这些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几乎不可能。

司马师几个儿子

只有一个养子齐献王司马攸,另有五个女儿,亲生的!

萌新提问,为什么三国杀里面没有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

三国杀的武将是一直在出新的。司马师司马昭在三国的地位和出场时机不是很合适,目前还没出到也是正常的。以后很可能会出,具体什么时候就不确定了。

新三国怎么没有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

最后一集高平陵事变司马师打了个酱油

司马懿简介,老婆儿子分别是?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司马懿简介,字仲达,汉族人,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曾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他辅佐了魏国的四任新帝,是托孤辅政的重要人物,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重臣。他足智多谋,多次成功征伐各地,其中最卓越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73岁逝世,谥号宣文;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司马懿的老婆,历史上有记载的有四位:张皇后,伏夫人,张夫人和柏夫人。

张春华(189-247)即晋宣穆皇后,河内平皋(今河南温县)人。,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之母。

张皇后智识过人。身居氏族,司马懿当初拒曹操的召见于是说有风痹推辞。一天忽下起暴雨,他去收书。但被1个奴婢看见了,张春华恐泄密便亲自杀人灭口,之后就很是敬重她。

司马师:出生于208年,因为眼部患上瘤疾而死,终年47岁。他是司马懿的第一个儿子,也是最优秀的儿子。他有雄才大略,多次破奸人的诡计。他同时具有极高的军事天赋,战功卓著。

司马昭:出生于211年,享年54岁,死后没几个月就被其子追封为文帝。司马昭曾是曹魏的大将军,攻蜀战吴。

司马干:出生于232年,享年79岁。他的侄子称帝后,被封为平原王。他是所有兄弟中中最看淡名利的一个,同时患有无法根治的间歇性精神病。

司马亮:死于291年,生母是伏夫人,是八王之乱中的其中之一。他被司马玮杀死,后来被 。

司马伷:生于227年,享年57岁,生母伏夫人,他有琅邪武王之称。具有很大的威望和军事才能。

司马京:去世时年仅24岁,母亲伏夫人,没什么具体的记载,是去世最早的一个。

司马骏:出生于232年,母亲是伏夫人司马懿简介,享年55岁,西晋时曾封为藩王。

司马肜:死于302年,母亲张夫人。他没有什么卓越的才能,为人谨慎。

司马伦:死于301年,母亲是柏夫人。参与八王之乱,由于篡位下场悲惨。

司马懿建立了晋朝。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改元泰始。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汉室被曹氏所控制,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变。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军擒斩孟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修水利等经济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简葬于首阳山。谥号“文贞”,后改为“文宣”;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这是资料:

家族

司马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周朝,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昂为赵将,与诸侯伐秦。秦亡,立为殷王,都河内。汉以其地为郡,子孙遂以为家。

司马懿的高祖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晋武帝司马炎诏书说:“本诸生家,传礼来久”[2]。

早年

司马懿为司马防次子。“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东汉末年,司马懿生于乱世,“常慨然有忧天下心”(《晋书·宣帝纪》)

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子;

司马仲达[3]

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 (《宣帝纪》:“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

详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6329htm

1、司马氏掌控曹氏政权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司马懿老谋深算,周密布置,巧设机关,经过一番血雨腥风的搏杀,铲除掉自己的政治对手曹爽后才逐渐确立起来的。

2、魏明帝曹叡去世时,传位齐王曹芳,并以司马懿和曹爽为顾命大臣。正始十年(249)正月,司马懿及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发动高平陵之变,自此掌握曹魏大权,后又诛灭曹爽集团。嘉平三年(251),司马懿在逼死王凌和楚王曹彪后死去,其子司马师继其掌权。

3、正元元年(254),司马师杀大臣夏侯尚、李丰、张缉等;同年九月,因魏帝曹芳参与了铲除司马氏集团的图谋,司马师、司马昭又废掉曹芳。在郭太后的力主下,曹丕之孙、十四岁的高贵乡公曹髦被立为帝,作为魏明帝的后嗣,改元正元。

4、正元二年(255),司马师平定毌丘俭的兵变后去世,其弟司马昭继其掌权。甘露二年(257),司马昭挟曹髦及郭太后镇压诸葛诞兵变,于次年取胜,司马氏集团的权力进一步巩固下来。 

5、自正始十年(249)至甘露三年(258),随着一系列政变的展开和淮南三叛渐次平定,司马氏的权力日渐巩固,曹魏皇权则日渐衰微。尤其是曹芳被废后,皇宫卫士被大量削减,仅以老弱戍守 ;又据毌丘俭所言,司马师不上朝觐见君主,曹髦欲探问其疾病,也被司马师拒绝 ,皇权之衰微可见一斑。

6、曹髦虽无实权,但才慧早成 ,有志于中兴曹魏,尤其推崇中兴夏朝的少康。 即位之初,曹髦曾采取减省用度 、派遣侍中巡视等举措 。司马师死去后,曹髦命司马昭镇守许昌,令尚书傅嘏率六军回京师,由此可以达到削夺司马昭的兵权的效果。

7、司马昭用傅嘏及钟会的计谋,公然抗旨,自己率军回京。曹髦计划落空,又不得不对司马昭加以笼络。 此后,曹髦还曾写作《潜龙诗》以自讽,司马昭对此感到厌恶,二人的矛盾逐渐激化。 

8、司马昭弑君,是发生于三国时曹魏甘露五年(即景元元年,公元260年)五月魏都洛阳的政治事件。魏帝曹髦欲讨伐司马昭,却因王沈、王业的背叛而泄密,终被司马昭的亲信贾充指使武士成济弑杀于南阙。事后曹髦被追贬为庶人,忠于曹髦的大臣王经及亲属被杀,成济则作为替罪羊被夷灭三族。

9、司马昭弑君标志着自曹芳以来曹氏集团恢复皇权的努力的彻底失败,为司马代魏进一步铺平了道路,但也给司马氏集团留下了政治阴影。

10、司马昭决定立燕王曹宇之子常道乡公曹璜为天子 ,并派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去迎接曹璜,作为曹叡的继承人。曹璜是曹操之孙,与魏明帝曹叡平辈,也非曹丕的直系后裔(当时曹丕仍有直系子孙在世,例如曹髦之弟曹启 )。

11、太后下诏令群臣为常道乡公曹璜更名。后定名曹奂。 六月二日,常道乡公继位,改元景元 ,这就是魏元帝。

12、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改元泰始。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

扩展资料

随着曹髦的被弑杀,司马代魏的最后一个障碍被扫除。对司马氏而言,其篡魏的遮羞布已被撕下,篡魏势在必行。对贾充、王沈而言,他们对司马昭功劳卓著,必将获得丰厚的政治回报。 

然而,司马昭弑君事件也成为司马氏集团挥之不去的政治阴影。例如,王沈被曹髦尊称为“文籍先生”,却不忠于曹髦而告密,导致司马昭弑君,故而受到舆论的批评。 

贾充曾在宴会上被庾纯批评为“天下凶凶,由尔一人”,反驳后又被庾纯质问“高贵乡公何在”; 贾充的母亲见到古今皆重忠义,故多次痛骂亲手弑君的成济,只是不知其子贾充也参与了弑君之事,仆人们听到她骂成济都偷偷地笑。 

另据《资治通鉴》记载,贾充曾质问孙皓其之前在东吴实行的酷刑是怎么一回事,不料被孙皓反唇相讥:“人臣有弑其君及奸回不忠者,则加此刑耳。”这令贾充十分尴尬。 

直到东晋,据《世说新语》记载,当晋明帝听王导讲述晋朝建立的过程,听到司马昭弑君时也忍不住捂住脸说:“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司马懿 (三国时期历史人物)

-司马昭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

-司马炎

后来的司马懿家族、司马光和司马迁可有血缘关系?

三者之间的关系:司马迁和司马懿没什么血缘关系,只是同宗而已。司马光是司马孚的后代。司马孚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懿(179年-251年),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