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郡周氏家谱字辈
1,汝南堂周氏字辈:道启玉光嘉,在文才世美,宏学慎修为,发荣良有以。原派语:必子尚一,士孔世维,令文宗正,永思志伟。
2,贵州思南汝南堂周氏字辈:子大国正天心顺,世袭文武佐朝廷。
3,湖南安仁县龙源村汝南堂周氏字辈:文振善孟季、恭宽信敏惠、仁联一本勋、名显万邦济、传家诗礼崇、经国忠良继、远宗茂公学、长承元祖制,大和绵德泽、永定昌隆世。
扩展资料
周姓得姓始祖:周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周姓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但是具体一点说,周姓的主要起源是在春秋战国。周朝的王族并不姓周,而是姓姬。
西周建立之后,周文王的四子周公姬旦的后人世袭周公爵位,到春秋时,周公黑肩因谋反被杀,周公世系爵位被废,黑肩的后人以周为姓。秦朝统一中国,灭亡周朝,周朝王室后人以周为姓。所以,周姓可以以周文王或者周公为得姓始祖。
-周姓
始祖伯符:仕周成王(周朝)献三异(爵位),封广平程(裂土封号)伯,以国(古时称领地为国)为姓,而广平(地名,今河北省)其故郡(辖区、住地),为程氏开宗第一祖也。(约公元前十一世纪)
二世廪丁
三世仲壬
四世子臧
五世休父:淮夷叛,宣王命为大司马,将兵伐之,克平徐万。生仲庚、仲辛。仲庚袭父职,以官为姓,司马氏即其后也。(公元前827年)
六世仲辛
七世黑肱
八世君识
九世应公
十世公龛:生抚
十一世抚:为周顷王卿(公元前618)
十二世思陵:为周匡王司马
十三世德邈:娶太原孙氏,生婴。
十四世婴:仕晋(春秋战国),孟子而友焉,朔贤为大夫。屠岸贾灭朔之故,朔有遗腹子,贾索之,欲尽绝。朔客(幕僚)公孙杵臼相与谋,存立赵孤。封忠诚君,宋嘉封忠翔疆济孚佑广公,立庙临安(今杭州)。生伯丕、伯先、伯恭。注:京剧巜搜孤救孤》的故事即源于此。
十五世伯先(二子):封任诚君。生叔睾、叔本。伯丕(长子)袭忠诚君,为安京兆,咸阳、天水、扶风诸郡程氏祖也。伯恭(三子)封呈诚君,为会稽、盱眙、太原诸郡程氏祖也。
十六世叔本:讳文觐,字子华,即吕氏春秋子华是也。按孔子家谱云:子赴郯(山东郯县),遇程于途,倾盖而语终日,顾谓子路曰:束帛(丝织品)以赠先生。公即其人也。注:“倾盖定交”的成语(典故)即源于此。
十七世会:字子允,仕赵,为邯郸尉。襄子灭智伯,公与其谋。献侯之难,以自死之烈,侯立使公从享襄子。生辨、括二子。
十八世括
十九世叔虎
二十世景遂:生逸、述、遏、远四子。
二十一世远:仕赵灵王,平林胡役,死沙丘之难。生彪、玮二子。
二十二世彪:长平役,见获于秦,为荆州刺史。(无传)玮,历任孝成王、悼王。生愿、悫二子。愿仕始皇为御史,定隶书。邈(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09年)
二十三世悫
二十四世珍和:仕西汉。(公元前206年)
二十五世黑:仕张耳为将军,从汉高祖有功,封历侯。生釐、整二子。
二十六世整:文帝为代王时,以谒者从,及帝位,爵彻侯,授兖州牧。生元则、元嘉。次子元嘉,封建平侯,谥“哀”(封号)。(公元前179年)
二十七世元则:孝文时为广平太守,以恃身广约景帝。封汤陵侯。生玄通。(公元前156年)
二十八世玄通:武帝时从封东岳,负碾泰山,擢关内侯。(公元前110年)
二十九世翔:袭侯,宣帝时以女嫁霍氏,被诛,夺侯,贬为东郡太守。(公元前73年)
三十世泰:以老姓望诏袭广平侯。生康。续娶,生永、保二子。保为河南太守。
三十一世康:武帝(疑为成帝)时夭逝。太学生。生君缙。(公元前88年?)
三十二世君缙:孝平时为安平太守,自莽乱,归及叔安,封安亭侯。生文尚、文爽。文尚初依南阳刘定,冒其姓。后从光武复之。
三十三世文爽:生孝隆、孝集、孝宠。孝隆为南昌尉。生公曾(无传)。
三十四世孝宠:生公似。
三十五世公似:娶太原王政女,生昊。
三十六世昊:生伯盛、伯弘。
三十七世伯盛:生奢。
三十八世奢:封广平侯,三国时袁、曹争占河北,广平乱,程氏合族避地东河。生元起、元昱。(公元190年)
三十九世元昱:名昱,字仲德,本名立,帝以日加其上便为昱,封安乡侯,追赠车前将军。谥曰“肃”,生武、谨、建。
四十世建:字道福,领东平太守,以父荫封烈侯。生晓。武袭安乡侯。谨字道富。
四十一世晓:汝南太守,生平所著文章有巜晓集》三卷,有《晓汝典集》等书。生智达、智彻。
四十二世智彻:仕西晋,天水,娶姜氏庄女,生咸、卫、延)。(公元290年)
四十三世延:字孝长,娶太原王修女。生恢、牧。咸为洛阳房祖,其后分迁。卫为洛阳房祖。
四十四世牧:与潘岳、陆机同署,后迁为青州刺史,娶尹氏,生元标、元谭。元标为济南房祖。
四十五世元谭(篁墩始迁祖)仕东晋,新安太守,帝赐子孙田宅于新安歙县篁墩,为新安程氏始迁祖。娶东海徐晋女,合葬郡西十里坞路边,制二石人于墓前,遂曰其地名“二人”。宋追封忠佑公。(公元317年)
四十六世超:为宁远护车安辑番昌(官号),娶清和张竞女。生冯、荣。
四十七世冯:字弘记,身长八尺,有勇力,为零陵太守。娶游氏。生广、信、丰。
四十八世丰:生景通、景平、景秀。
四十九世景秀:太平十七年(公元四三五年)为荆州别驾(官职),娶曾彻女,生元镇、元歆、元稚、元政、元寔。元镇,会稽为官,居会稽。元寔为巴西太守,居巴西。
五十世元政:仕宋为豫章太守,娶游氏。生宝昂、宝慈、宝梅、宝俊、宝云、宝明、宝谦、宝贵。宝俊居松阴。(南北朝时南朝宋)
五十一世宝云:字天祚。娶王氏,生法晓、法通、法达。
五十二世法晓:生隐隽。
五十三世隐隽:字法生。生三子道宗、道乐、道业。道业娶汪氏,生:广崇,居方村下里。广炬,居方村下里。广保,居博村。广超,居方村下里。广宪。
五十四世道乐:仕齐(南北朝)为都官尚书。生次茂、次恭、次芮。广宪生三子:孝樵,居休宁普合村。孝脉,居乐平三松村。孝节,居休宁普合村。
五十五世次茂:仕梁(南北朝),生詧。
五十六世 詧:仕梁,生宝惠。
五十七世宝惠:梁太清二年(梁帝萧衍年号太清,公元五四八年)擢为太学博士,娶安定胡氏,葬歙县黄牛山洗马池。生灵洗、灵傅、灵潇、灵浩、灵彻。
五十八世灵洗:字玄涤,善骑射,体壮力强,间日行二百余里,通谋略,文武兼备,出将入相,其事绩详于谱史。陈光大戊子年(南北朝)追赠镇西将军,谥:忠壮王。永贞四年,配享武帝庙。宋赠额"世忠”。历封至忠烈孚佑显惠顺善应王(封号)。墓葬篁墩庙前溪边,鱼形,两旁有龙角三根。娶董氏,谥“夫人”,葬歙县三十五都东塘尾。生二十二子:文干、文粲、文季、文尧、文瑶、文奇、文翼、文秀、文祯、文瓒、文琮、文瑾、文会、文和、文华、文慎、文谨、文养、文恺、文肃、文恭、文震(出自姬妾)。(公元568年)
五十九世文季:字少卿,仕陈(南北朝),干略果敢,有父风,弱冠从征战必先登,事详于谱。封董安邑开国侯,食禄千户,以子响袭,谥曰“威悼”,娶鄱阳王冈女,生九子。续娶苏氏,生三子,共十二子。生子成、子敬、子琳、子响、子廉、子献、子同、子澄、子思、子俊、子禹、子元。
六十世子响:仕隋,袭董安侯。娶吴郡陆氏,续娶江陵平氏。生诩、翔二子。
六十一世诩:精通经史,尤长日易,所著有巜易论》十卷。娶南阳肖氏,生顺、颉、颖、颢、觊。
六十二世公颢:仕唐为监御史,娶左丞相烈伯女。生绚、纶二子。
六十三世绚:为司仓将军,娶岑文本女,生南金、南锐。
六十四世南金:字楚贡,唐睿宗时为丞相。生元皓、元谏,从六世孙秀为河南祖。(公元684年)
六十五世元谏:字仲几,唐玄宗时,开元廿十七年(公元七三九年)登李岑榜进士,娶秘书丞王建女。
六十六世季随:字公执,天宝十元(公元七五三年)登张颖(主考官)进士。娶驸马都尉郭暧女。
六十七世绎:字文纯,以公主甥补子牛长史。生西范、昔范。
六十八世昔范:字文齐,进士,以文名学。娶太常卿颜格女。生秉彝、匡柔、行褒。
六十九世行褒:字谷神,生谅、干、纂、翰四子。翰为典藏将军,葬休宁远富村。
七十世纂:字思袭,号逍遥。生琼、璩、珍、璊四子。琼长子崟为休宁草市日溪、洪田祖,次子蒿迁宣城、开化、西安等处。璩长子诜迁古塘长翰山祖,次子谓迁休宁禁渠。
七十一世珍:字席儒,生十子:洎、瀼、浑、泽、澐、清、渝、湘、淘、汾。唐东密金紫(官衔)光禄大夫兼御史中丞上柱国(官职),迁休宁议口。洎:二世孙授浮梁邑尹,迁景德镇。瀼:字子盈,迁湖湘,曾孙端仁:迁休宁溪西东关口。端义:迁率口卡源。
浑子邭即:迁澎泽洪梁。清:迁开化。渝:迁休宁议口。
泽子番:迁休宁山区祖。汾:迁河南。淘:继沚子旭为嗣。
澐:字仁功。唐黄巢作乱,起兵保卫乡里,授歙州都知兵马使。
七十二世湘(婺源始迁祖):字云从,唐检校银青(官衔)光禄大夫,授歙州牙将(官职)。屡与越兵战,有大功,分兵镇守婺源,授检校工部尚书(官职),迁居婺源三溪里。葬银洪。生全礼、全皋二子。
七十三世全礼:字广节,代父镇婺源,仕为中丞尚柱国,迁居和睦。生嗣邈、嗣遁、嗣恭三子。嗣邈:迁清源。嗣遁:迁彰睦。
七十四世嗣恭(长径始迁祖,光化三年生,公元900年):行大,字子隆,迁居婺源长径,唐昭宗光化庚申年生。葬长径章村胡仓宅后,卯向,猛虎跳墙形。妣赵氏,金竹坑章村头。生思复、思伯、思叔(无传)。思伯生茂、芳、范、萌四子。
七十五世思复:行十二,名烈,字子炳。后梁(五代十国)龙德辛己年(公元九二一年)生。葬长径案山。妣葬金竹塘,生筠、稽(无传)。
七十六世筠:行八,葬金竹李茄坑大塘,蜘蛛结网形。妣葬金竹塘山。生诰、兴、护三子。诰迁马岺下。兴葬羊牙坪,丙向。妣李氏,葬塘溪。四世孙次子琰迁金竹。
七十七世护(溪源始迁祖),字德卿,行十九,迁溪源。葬浆坑,木术垄。妣葬下长径宅后。
七十八世安:行八,葬龙尾下村,寅向。妣李氏,葬本村曲尺园乙向。因安祖墓碑被浮土淹没,于康熙辛未年上下溪源重为修整。并共主清明祭扫。曰:仁义祀会。冢旁有势公次子谢:迁葬其下。
七十九世张:行九,葬石仓,巳向,凤凰展翅形。今遵庚申会修护公谱序:揆以地统,于父之义,嗣生母之嫡庶,文、而注母氏,葬于势,携二子下。
八十世携:行二,桢龙摆尾形,卯向。妣范氏,葬石仓。携公生母朱氏与张公同穴。生:於、副二子。副生先、宗二子。先至二世止。
八十一世於:行七,葬桑枣源,妣朱氏葬桃源庄上。生真、政、盛三子。政二世止。真生允券、允伦、允才、允首。允首无传。
八十二世盛:葬祖宅边,今名上宅。妣潘氏,葬桃源金盘辰向。生允镇、允丘。允镇居浆坑,传十一世,无考。
八十三世允丘:葬勾栗木垓圳上。妣吴氏葬桑枣源,庚向。
八十四世协:葬桑枣源,妣潘氏同穴,庚向。生居坤、居旻,住金斗坑。
八十五世居旻:住霍边山下,葬霍边。
八十六世瑾:葬桃源朱木垄,妣同穴寅向,生之章。
八十七世之章:葬宅后,妣同穴庚向。
八十八世致隆:葬宅后,妣同穴庚向。
八十九世元贵:葬桃源庄上,妣陈氏葬休宁廿八都塘岺下,巽向。
九十世卯:葬桃源株树垄,囬龙顾祖形,申山,寅向。妣同穴。生得寿、得(德?)琳、得坚三子。
九十一世德琳:葬休宁岺南村,妣李氏同穴,继兄子拱三为后。
九十二世拱三:字桂芳,葬宅后,生仲牛,锁子。
九十三世仲牛:字得耕,幼失怙,随母改适,戎闻官挽之归宗。元朝至元己卯年(公元一三三九年)生。葬休宁塘岺下,妣李氏同穴,生文顷、文肱、文禄、文高、文佳五子。
九十四世文禄(四甲三房始祖):字世功,明洪武戊午年(公元一三八七年)生,葬杉木垄,妣占氏同穴。生五子,续纳洪氏,生武庻。
文佳,字世美,明洪武初,汉府君采木扰攘,迁秦得罢。葬下坦,娶俞氏(无出),继文禄子武奇为后。
九十五世武华:字彦士,永乐癸酉年生,河南招魂入穴(无传)。
武奇:字彦经,永乐壬寅年(公元一四二二年)生。继仕纲为后。
九十六世仕网:明正统壬戌年(公元一四四二年)生,葬下坦宅后。娶叶氏,生六子。
九十七世景晁:葬霞月形,景昱、景晁同穴。生孟琰、孟珍、孟璜、孟瑶四子。
九十八世孟瑶:葬白石坑。生廷谦、廷认、廷评四子。
九十九世廷谦,葬白石坑,娶李氏,生光魁、光祖。
一零零世光祖:字君显,葬曲尺源,妣江氏葬立大亭,生立宣、立达、立昌。
一零一世立昌:字德全,葬江坑,犬形,娶江氏,生维缙,维纾。
一零二世维纾:葬黄土坑,生盘益。
一零三世盘益:葬贡土坑、巽向,父穴下首。生茂棋。
一零四世茂棋:葬长源头,夫妇同穴。生世煌、世辉。
一零五世:下接四甲三房六家头家谱。
修订时加以符号及注解并删节和补句。程振薰一九九五年于成都。
俞氏族谱卷之一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始祖承岐(叶氏)------思聪(失传)------大生(刘氏)------学祥(王氏)
行一字昂宣 行一字子令 行一字春启 行一字一宽
子思聪思恭 子大生 子学祥学盛 子言初
思敬世居浙 学盛(刘氏)
江宁波府鄞 行二字茂材
县桃园乡黄 无嗣
公林庙界后 思恭(傅氏)------大乾(失考)------学清(失考)
人氏明万历 行二字子谦 行一字天才 行一字海宴
四十年迁居 子大乾 子学清 子云初雾初
江苏淮安府 雨初
石塘乡至四 思敬(失考)------大武(失考)------学儒(失考)
十四年复迁 行三字奉先 行一字武生 行一字灏如
桃园县崇河 子大武 子学儒 子之初性初
乡其以上源 善初
流无牒可考
后世子孙故
以昂宣公为
始祖
俞氏族谱卷之二(长房四世谱系)
五世 六世 七世 八世
学祥言初(任氏)------雍晋(失考)------熙田(高氏)------英彪(秋氏)
公派 行一字善语 行一字振兴 行一字万菁 行一字虎臣
子雍晋雍绅 子熙田熙越 子英彪 子俊梁
熙越(朱氏)
行二无嗣
雍绅(云氏)------熙建(马氏)------英翰(刘氏)
行二子熙建 行一子英翰 行一字翰卿
英林 庠生子俊诗
英林(王氏)
行二字玉亭
监生无嗣
上面是只是一点,你到俞吧自己看看吧http://tiebabaiducom/fkw=%D3%E1
孙姓来源
关于“孙”字
“孙”字未简化之前写作“孙”。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孙”:“子之子曰孙,从子从系;系,续也。”即儿子的儿子叫做孙,孙字是由“子”和“系”两部分构成。“孙”在本意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即子之子。
孙姓的来源
孙姓起源的头绪很多。由于在先秦时期,孙姓就出现“兵家祖”孙武,大军事家孙膑,“吏者师”孙叔敖,先秦时期,中国孙姓出现,不断有华夏子孙加入孙姓行列,使得孙姓源头特多,同时孙姓人口也越来越多。
一般认为有以下八个来源:
一、孙姓最早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姬姓卫国,这是先秦时期孙姓来源的最主要一支。姬姓卫国王室的后代姬惠孙之后姬武仲将自己的姓氏改为“孙”,以纪念其祖父惠孙。姬武仲就是这支孙姓的始祖。
姬姓孙氏是周文王之后。《元和姓纂》说:“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卫康叔,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小儿子,原封于康(今河南省禹州西北),史称卫康叔。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乱后,把殷原来统治的地区分封给康叔,仍然以殷的旧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为都城,监管殷的余民,同时把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邽氏、樊氏、饥氏、钟葵氏赐封给他,建立卫国,康叔又称卫康叔。康叔受封之后,很快把殷都改造成为周的方国。后来,康叔到宗周做了司寇,把自己的封国交由儿子伯康管理。
卫康叔的八世孙卫武公(公元前852-公元前758年),名和,春秋初年卫国国君,公元前 812年—前758年在位。在位期间,国泰民安。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西弗等联军攻破镐京(今陕西省长安),杀周幽王。他与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合兵助周王室平定叛乱,护卫王宜臼东迁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内王城公园一带),被周平王赐给公爵。卫武公姬和有子惠孙,惠孙之子名耳,为卫上卿,食采于戚(今河南濮阳市),姬耳之子名乙,字武仲,依据周制,诸侯国国君的儿子公子,孙子称公孙,玄孙(公孙之子)不能称公孙,应以其祖父的字为氏,武仲即以父惠孙的字为姓,就是孙氏。
姬姓孙氏同样也是黄帝后裔:黄帝→玄嚣→蛟极→帝喾→后稷(周始祖)→不窟→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渝→公卯→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文王姬昌→卫康叔→康伯→考伯→嗣伯→庭伯→靖伯→贞伯→顷侯→厘侯→武公和→公子惠孙→耳→乙(始姓孙)。
二、第二大来源于芈姓楚国,孙叔敖任楚国令尹时,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为一代名相。其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以他的字中“孙”为姓氏。孙叔敖使成为这支孙姓的始祖。
芈姓孙氏也是黄帝后裔:黄帝→昌意→颛顼→称→老童(卷章)→吴回→陆终→(芈)季连→附沮→穴熊。季连为荆楚先祖,始姓芈,季连的孙子穴熊为荆楚国君。楚君蚣冒(熊眴)→王子蒍→章眴—→蒍叔伯吕臣→?→蒍贾伯嬴→蒍艾猎即茹敖(字孙叔,其子以父字为氏称孙氏)。
芈姓为先周时期的南方楚国的国姓。《说文解字》说:“芈,羊鸣也,从羊象声。”据后人考证,芈姓族人应与北方牧羊民族有关系,楚民族是中原华夏族的一支南迁后与周围土著居民不断融合而成。
颛顼是黄帝之孙,根据历史传说,其后裔的一支称祝融氏,临江水与蛮族杂居。祝融后代陆终娶鬼方之女,该女怀胎十一年而不分娩,于是剖腹产,从其左右肋中各生出三人,其中第六子叫季连,其分支为芈姓,乃楚人的先祖。
大约在商朝时期,季连部族逐步南迁到汉水流域,在与当地三苗土著居民不断融合后,力量逐渐强大。商后期,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该部酋长鬻熊决定投靠周族,并在营救周文王与协助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过程中立下许多功劳。在后来分封中,鬻熊的曾孙熊绎被周王封为子爵,建立楚国。因为鬻熊的历史功绩,及其对楚族社会的影响,从此开始,楚国国君改为以熊为姓氏。
楚国是春秋时期南方的大国,其疆域最初主要在今湖北西部山区和江汉平原一带,后逐渐扩大,长江南北大部分地方都是楚国的领土。
西周时期,楚对西周保持相对独立,往往叛服无定。周昭王曾两次率师伐楚。周夷王时,王室衰微,熊绎的后代熊渠乘机出兵攻打庸和扬粤(即扬越),至于鄂(今湖北省境内),分其土,封长子毋康为句亶王,中子挚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厉王时,熊渠畏周伐楚,去其王号。周宣王时,楚一度内乱。 熊严有子四人,长子熊霜先立。熊霜卒,三弟争立:仲雪死,叔堪亡濮,而少弟季徇立,是为熊徇。熊徇之孙熊仪为若敖(楚君无谥称敖,冠以葬地名),其庶支称为若敖氏,是后来楚国的显族。
楚蚡冒是春秋初期的楚国国君,若敖的孙子。其子蔫章封邑于蔫他就以“蔫”为姓,蔫氏后来逐渐发展为楚国的一个望族,蔫章之子蔫吕成,字步伯,楚成王时曾被任命为令尹,其孙蔫贾,字伯赢,在楚庄王时任工正(管理王宫各类工匠之类事务的官员)。贾之子蔫敖,字艾猎,即楚国名臣——孙叔敖。
孙叔敖约生于公元前630年左右,少以聪明仁厚著称。其父蔫贾官至工正后被权势所杀,孙叔敖率全家避难迁至期思(今河南省淮滨)隐居,后在楚王亲信虞丘子的推荐下,出来辅助楚庄王。楚庄王因得孙叔敖辅助,国力大增,后打败晋国,一举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孙叔敖虽贵为楚相,但生活相当俭朴,没有多少积蓄。以致他死后,他的儿子回乡种田,生活贫困,不得不砍柴以补贴家用。后有宫廷艺人优孟模仿孙叔敖计说楚庄王,告之孙叔敖家后人穷困状。楚王乃召孙叔敖子,封以寝丘(今河南省固始县境内)四百户。孙叔敖后人为了纪念一代贤相,就以孙为姓,从而先秦时期的寝丘一带又出现一支孙氏族人。
三、孙氏来源于妫姓:《古今姓氏辨证》等认为孙姓出自妫姓,是齐田完的后代。齐田完的四世孙桓子的孙子,因为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田完是舜的后裔。许多孙姓族谱把虞舜视为本族的第一始祖,不过,虞舜作为孙氏第一世始祖只能是传说,并没有可靠的世系记录可寻,孙氏祖上有确切的世系是从舜的后代虞阏父开始。
周武王伐纣时,虞阏父做周国陶正之官,执掌陶器的制作,管理从事制陶的百工。由于其管理有方,器用齐备,又因他是古代圣贤虞舜的后代,周武王为奖励他的劳绩和褒扬他的祖先,就把长女嫁给虞阏父之子妫满,并把他分封到今河南淮阳一带,建立陈国。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古又称胡公满。
从胡公满开始,经过10代12个国君的世袭传承,到桓公时,陈国发生了内乱。桓公卒后,其弟佗杀桓公太子免而自立,是为陈厉公。太子免的三个弟弟跃、林、杵臼为报杀兄之仇,又设计杀厉公,立跃为利公。利公立5个月后去世,君位传给其弟林,为庄公:庄公在位7年后卒,君位又传给其少弟杵臼,为宣公。宣公原本已立太子御寇,后又欲立宠姬所生之子款,便于公元前672年杀太子御寇。厉公之子完,字敬仲,与御寇交往甚密,因惧怕祸及自己,逃到了齐国,改姓田,称田完。由于他原是应该继立的诸侯,再加上他品德高尚,齐桓公欲命他为卿。但田完推辞卿职,当了管理百工之事的基层官吏。田完的四世孙田无宇 (桓子),官为“上大夫”;五世孙、无宇之子田书在齐国攻打莒国的战斗中立了战功,被齐景公封至乐安并赐姓孙氏。妫姓孙氏远古始祖虞舜,系黄帝后裔: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牛→鼓叟→虞舜→虞阏父→胡公满→申公犀侯→相公皋羊→孝公突→慎圉戎→幽公宁→厘公孝→武公灵→夷公→平公燮→文公圉→桓公鲍→厉公佗→公子完(奔齐)→山巨孟夷→泯孟庄→文子须无→桓子无宇→田书(赐姓孙)。
四、孙氏出自子姓,为比干之后。比干之后,避难改姓孙氏。比干是殷末纣王叔父,官至少师。纣王*虐无度,国势危殆,却不听劝谏,他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连续三天进宫劝说纣王,希望他能改过自新。纣王恼羞成怒,下令如若有人敢再犯颜直谏者,一律斩首。可比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继续劝说纣王。纣王暴跳如雷,让人当庭剖开比干的胸取心。比干被纣王杀害后,其子孙纷纷避难隐姓,有的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改为孙姓。
五、孙姓在汉代时,苟子后人因避讳而改孙姓。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荀子,姓苟,名况,又称苟卿,是苟姓家族人的骄傲。但到汉代时,因汉皇室成员刘苟当了皇帝,即汉宣帝,为了要避“询”之讳,他下令苟姓子孙不得姓苟,改为孙,并将战国时代的苟卿都改为孙卿。由是苟姓也成为汉代“孙”姓支脉的一个源头。
《战国策·楚策》、《韩非子·显学》、《汉书·艺文志》、《儒林传》及刘向《孙卿新书叙录》、《韩诗外传》等书篇中称荀子为“孙卿”、“孙子”,荀卿自己的著作《荀子》中的《儒效》、《议兵》、《强兵》、《尧问》等篇中也多见“孙卿子”。
六、《汉书·夏侯婴传》载,夏侯婴之后也有一支改姓孙。
夏侯婴(?-公元前172年),西汉沛县人,与刘邦是少时的朋友,从刘邦起义,立下战功,后封为汝阴侯。书中说:“初婴为滕令奉车,故号滕公。及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孙公主,故滕公子孙更为孙氏。”此话大意为,当初因为夏侯婴做过“滕令奉车”官职,所以号滕公。等到其曾孙夏侯颇娶公主为妻,该公主随母亲外家的姓,称“孙公主”,这使夏侯颇的子女也跟随母亲外家的姓为孙。从此夏侯婴的后代中便有一支成为孙氏。
七、赐姓和改姓:孙姓在两汉以后,还有其它姓氏因多种因素不断地加入到耿姓行列之中。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俞河因功而被赐姓孙,因称孙河。孙河家族兴旺,为是南方孙姓的一大支派。
孙河,官拜东吴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镇守皖城(今安徽省潜山县)。孙河,本姓俞,字伯海,和东吴孙氏同乡,也是吴郡人。俞河年少时即随孙坚征讨沙场,典领亲兵,常为前驱,孙坚视作心腹。后又随孙策平定江东,多立战功,孙策爱之,赐姓为孙,因而改姓。
孙河有四子:长子孙助,在东吴官任曲阿长:次子孙谊,官在海盐长;第三子孙桓,任安东中郎将,曾与大将陆逊共拒刘备,后以功拜建武将军,封丹徒侯;少子孙俊,为定武中郎将。孙子辈还有孙建、孙慎等,也都为将军。曾孙辈有孙丞,官为黄门侍郎,略有文采,作《萤火赋》行于世。孙河之侄子孙韶,亦少年从军,为广陵(今江苏省扬州以北)太守。其子孙也较多,且官位显。
另外,有因政治避难而改姓孙氏。今山东《郓城县志》据李集乡军李村《李氏族谱》载,李氏原姓轩辕氏,先祖轩辕斌,明初在朝为官,奉命往梁山平乱,便落籍郓城。后因奸臣陷害,为避灭门之祸,遂将轩辕氏改为孙、轩、李三姓,隐居四方。《明史》本传载,明朝中叶的士人孙一元,字太初,原是安化王宗族,应姓朱,因为安化王犯法被诛,作为其宗族怕受株连,所以变姓名而避难人太白山中隐居,又号太白山人。
孙姓的明朝又有不少新的支派加人。明朝初年,朱元璋禁胡姓,胡姓多为二字复姓,公孙、叔孙,长孙,土孙、王孙之类复姓也在被禁之中,这类含“孙”的复姓不得不省字而改孙姓。
在明朝初年,朱元璋禁胡姓,胡姓多为二字复姓,公孙、叔孙、长孙、土孙、王孙之类复姓也在被禁之中,他们都改复姓为单姓孙氏,这些家族于是又成为孙姓族的又一庞大来源。
除以上带孙的复姓改为孙姓外,另外还有孟孙、仲孙、季孙、室孙、宫孙、大孙、唐孙、县孙、颛孙、臧孙、扬孙诸姓氏,估计在明初省字改姓的过程中,亦应大都改为“孙”姓。
八、少数民族中的孙姓
在古今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孙姓,其中有些孙姓是汉族融入者,有些是各族中自行改姓者。
唐代安禄山部将孙孝哲,官至大将军,安禄山僭位后拜殿中少监,就是契丹族人。
满族建立清朝之后,把八旗统治制度推行天下,在原来的八旗中,有部分汉人沦为满人奴隶,后多与满族融合。如《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满洲旗分内尼堪姓:孙氏,孙天保,镶黄旗包衣旗鼓人,世居抚顺地方,任护军参领。又台尼堪姓:孙氏,猷;尚,正黄旗人,世居盖州地方,国初来归,其:孙梦柯,任三等侍卫。
清朝,满族仿汉姓已成普遍现象,孙佳氏取其首音,选“孙”作为姓。另有鲁布哩氏改姓孙氏,如历顺治、康熙两朝的护军统领、太子太傅孙达哩,本来就是姓鲁布哩氏。
在今朝鲜族人的一百多个姓氏中有孙姓。高丽学者金富轼撰著的《三国史记》中记述了孙姓的起源。新罗初期,朝鲜遗民分居山谷之间,分别为阏川杨山部、茂山大树部等六部,均以朴为姓。到新罗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师今九年春,改六部名称,并赐姓,茂山大树部改名渐梁部,并赐姓孙。《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满州旗分内高丽姓:孙氏,世居望京地方。玉兰,镶蓝旗包衣人,国初来归,其子谢秘,任郎中,其孙杭爱,任头等护卫。
在景颇族26个大姓中,格亮姓是起源最早的,是景颇族的祖先,其他各姓都是由它繁衍而出的,格亮姓汉化为孙姓。另有木如氏、堵引氏等小姓的汉姓也为孙。
明清时云南临安府方容甸长官司副长官孙氏,就是傣族人。
佤族中的木依库氏音译为孙姓。苗族、阿昌族、哈尼族中都有孙姓。
------------------------------------------------------
孙姓迁徙史
秦汉以前
姬姓孙氏在秦汉以前的几百年间主要是繁衍播迁于河南省境,其后则主要繁衍于今东南沿海地区。妫姓的孙氏早期则主要集中于山东境内繁衍,这一支孙姓之所以显赫,主要是得力于兵家之圣的孙武,故后来孙姓人家便以“乐安”为堂号,后因齐国内乱,孙姓子孙便首次南迁于江苏、浙江一带。这一支繁衍乐安的孙氏,后成为了孙氏主要播衍于我国北方各地及南方浙江、江苏一带的主要来源。
秦汉之际,已有孙姓不断在山西、浙江繁衍,以至山西太原一带的孙姓繁衍最为繁荣,形成了孙姓历史上最大的望族。此时江南的浙江富春(今富阳)一带的孙氏也已形成当地望族。他们都出自孙武之后。
两汉至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因北方连年战乱,孙氏族人大举南迁,使孙氏的分布更加广泛。
孙姓的第一次南迁: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中原河淮地带的世族和民众纷纷举家南迁,孙吴凌家组织流民屯田开荒,江南世族也纳流民于自己的庄园内,孙姓氏族跟富春孙氏是同宗,自然会随着南迁的民众南下,寻找安身之地。
孙姓的第二次南迁:始于永嘉年间。西晋末年,持续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尚未完全止息,内迁各少数民族的上层统治集团,也乘机起兵建立割据政权,相互之间展开了争夺地盘的血腥厮杀,北方陷入空前的灾难,即永嘉之乱。大批北民被迫离开故土,逃亡异乡形成历史上空前的移民浪潮。很多孙姓族人也随着南迁的大军渡江南下避乱,如中都割、氏举家移居江左,至孙盛时定居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东莞孙谦侨居历阳(今安徽省和县)。
隋唐至宋元明清时期
1、四川孙氏:
唐朝后期,黄巢起义,中原百姓四处逃难,其时孙氏家族有不少迁入四川的。如唐代大散文家孙樵。孙樵,字可之,一作隐之。关东人。宣宗大中九年(855年)进士,官中书舍人,僖宗广明元年(880年),诏赴岐陇行在,迁职方郎中、上柱国,赐绯鱼袋。后因唐末战乱而举家避住四川遂州。
2、广西孙氏:
广西孙氏多尊宋代的孙沔为先祖,孙沔,世籍山东青州府乐安郡白马县人,官至湖南、江西按抚史,曾随狄青入广西平侬智高叛乱,爱其山水,遂定居广西,子孙繁衍,遂成广西大姓之一。
3、上海孙氏
《娄邑枫泾乐安孙氏支谱》尊明代孙太和为本支始祖。孙太和为新安休宁始祖孙万登之后裔,明万历年间,由新安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迁娄邑(今上海市松江县),遂为娄邑孙氏始祖。子孙主要散布松江及上海市区。上海一带,包括嘉定,青浦,松江等地在历史上出现的孙姓名人较多。五代有孙汉英家族,明代有孙元化家族。
五代宋时就出了孙汉英家族,孙汉英为吴越国昆山镇防遏使,家居练祁(今嘉定城厢),儿子孙称为通议大夫,孙子孙载为北宋朝议大夫,孙临为大理寺评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中进土的孙岳,是当地孙姓最早的进士及第者。据史书记载,孙载一生曾举荐百余人为官,其侄、子却大多为布衣、小吏。元代有孙道明,号清隐居士,博学好古,书房称映雪斋,藏书万卷。
明代嘉定出了孙元化家族,孙元化为一代儒将,其祖父孙抬是明给事中孙浚的后裔,居江东高桥镇(今上海浦东),有子3人。父亲孙继统,致力于诗作,不愿为官,后迁居嘉定。孙元化累官登莱巡抚;于辽东镇守有功,后因兵变而被枉杀。有三子:孙和鼎、孙和斗、孙和京。孙和斗,屡次谢绝父亲部属的举荐,不愿为官,潜心整理父亲的文稿,编成《水一方人集》。孙和京,牺牲在嘉定抗清的战役中。孙子孙致弥,清康熙年间任出使朝鲜副使,后为大型类书《佩文韵府》总纂。后裔孙思曾,著有《杖左堂自怡草》,其子孙宝仁,著《杖左堂自娱集》等,后自嘉定迁居月浦。
4、山西孙氏
《解梁孙氏族谱》其支派始祖由宋代时迁居于解梁(今山西临猗县)。《代州孙氏家乘》支派始祖是明洪武初年迁居山西,其始迁祖孙成受在洪武年间命为振武卫百户,由河南光山祖籍地迁居山西代州,后遂安家于此,自后子孙繁衍,被尊为迁代始祖。
5、海南岛孙氏
宋、元时迁移而来的,其来源地主要是从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等地区。
《崖县孙氏族谱》载,其祖籍是福建莆田,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因先祖任官琼山而来海南定居,历元、明朝,后裔繁衍为四支,分迁岛内各地,其中一支即迁居今三亚的崖县。海南孙氏主要聚居于黄流、梅东诸地。
移居台湾的孙氏
早在三国时期孙吴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曾命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浮海远航至夷洲(今台湾岛),这是大陆人民首次大规模到达台湾。
明末清初,沿海居民为生计所迫,纷纷渡海到台湾谋生,孙姓移居台湾也在此一时期。《台湾省通志》说,早期移居台湾的孙姓有2Z起,如乾隆年间(1736-1795)广东镇平县(今广东蕉岭县)人孙其貌移居新竹新埔;陆丰(今广东陆丰县)人孙明山移居新竹新埔;海阳(今广东省潮安县)人孙为发移居苗栗通霄;潮阳(今广东潮阳县西北)人孙理移居高雄大社;揭阳(今广东省揭阳县西北)人孙永帝移居台南白河。
福建同安(今福建省同安县)人孙和定居淡水;孙德成移居永和溪洲;孙开移居永和秀朗;孙润移居新庄后迁北投;孙善抄移居今台北市东圆街;孙富挑移居新庄;孙贤生移居云林新港;孙思森、思仕兄弟移居嘉义溪口;孙海移居台南盐水;孙游寿移居今台南市;孙经移居苗栗苑里。龙溪(今福建省漳州市东南)人孙瑞敏移居彰化,后迁台中大肚;孙水移居台南麻豆;孙定宗移居台南市。安溪(今福建省安溪县)人孙玉尊移居新竹市。道光年间 (1821-1850)镇平县人孙永科移居苗栗三义;安溪人孙神福移居台中梧栖。
明清以来,特别是近现代,孙姓成员更有大批人员迁入,使台湾成为今日孙姓人口分布较多的地区。1954年,国民党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对台湾姓氏进行的一次不完全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台湾当时828804户居民、737种姓氏之中,孙姓有3273户,居第50位。在台北、宜兰、新竹、嘉义等 12县中,以嘉义为最多,有599户,台南次之,为320户。其他较多的地区还有:台北277户,新竹246户,苗栗184户,彰化166户。在台北、基隆、台南等六市中,以基隆为最多,有307户,台南次之,为 302户,其他依次为台北227户、台中 198户、高雄126户、阳明山69户。
移居海外的孙氏
东渡日本: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汉人就开始移居日本。孙姓人物从什么时候开始移居日本已不可考,但最迟不晚于南北朝时期。日本弘仁六年(815年),朝廷下令仿唐代《氏族志》体裁编纂的《新撰姓氏录》中记载:身侠村主一族“出于吴孙权男高”。孙权长子孙登,字子高,其后裔辗转东徙,在日本改姓身侠。身侠,一作“牟佐”,是大和国高市郡的地名,孙登后裔移居日本后,取地名为姓。见于日本史籍的有身侠村主青、牟佐村主相模等。身侠村主青为雄略天皇时人,从其中国式的单名“青”字推测,当是孙登一族中早期东渡的移民。因他会说吴语,又善文笔,所以多次出使吴地,在日本与南朝的交往中起了重要作用。宋代,有商人孙忠者侨居日本数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自1895年秋初次踏上日本国土始的 30年中,曾先后15次赴日,侨居时间累计 9年多,约占其30余年革命生涯的三分之一,因之,孙中山先生“视日本无异第二之母邦”。
北上朝鲜: 早在周武王伐纣灭商之时,殷王族箕子就率众5000去朝鲜,这也是中国人移居海外的最早年代。汉魏以来的各个时期,随着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交往的日益频繁,大批华人渡过鸭绿江,到朝鲜开拓基业。
移居东南亚: 中国人移居东南亚的历史可上溯至千年以前,但大量移居则是19世纪中叶以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这一历史时期。如今东南亚华侨已达两千多万,其中尤以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为最多,占我国三千余万华侨总数的80%以上。
移居欧洲: 华人移居欧洲的历史尚不过百年,但侨居欧洲的已达一百余万人,分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开发美洲: 我国明清之际,已有一些中国商人、工匠、水手、仆役等沿着当时开辟的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之间的太平洋贸易航线,到达墨西哥和秘鲁侨居经商或做工。中国人大批到达美洲,始于鸦片战争之后,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哂方侵略者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掠贩去的契约华工,另有一部分是为生活所迫,或为躲避战乱而到海外谋生的。这其中当让也有孙姓族人。
孙姓来源
关于“孙”字
“孙”字未简化之前写作“孙”。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孙”:“子之子曰孙,从子从系;系,续也。”即儿子的儿子叫做孙,孙字是由“子”和“系”两部分构成。“孙”在本意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即子之子。
孙姓的来源
孙姓起源的头绪很多。由于在先秦时期,孙姓就出现“兵家祖”孙武,大军事家孙膑,“吏者师”孙叔敖,先秦时期,中国孙姓出现,不断有华夏子孙加入孙姓行列,使得孙姓源头特多,同时孙姓人口也越来越多。
一般认为有以下八个来源:
一、孙姓最早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姬姓卫国,这是先秦时期孙姓来源的最主要一支。姬姓卫国王室的后代姬惠孙之后姬武仲将自己的姓氏改为“孙”,以纪念其祖父惠孙。姬武仲就是这支孙姓的始祖。
姬姓孙氏是周文王之后。《元和姓纂》说:“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卫康叔,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小儿子,原封于康(今河南省禹州西北),史称卫康叔。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乱后,把殷原来统治的地区分封给康叔,仍然以殷的旧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为都城,监管殷的余民,同时把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邽氏、樊氏、饥氏、钟葵氏赐封给他,建立卫国,康叔又称卫康叔。康叔受封之后,很快把殷都改造成为周的方国。后来,康叔到宗周做了司寇,把自己的封国交由儿子伯康管理。
卫康叔的八世孙卫武公(公元前852-公元前758年),名和,春秋初年卫国国君,公元前 812年—前758年在位。在位期间,国泰民安。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西弗等联军攻破镐京(今陕西省长安),杀周幽王。他与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合兵助周王室平定叛乱,护卫王宜臼东迁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内王城公园一带),被周平王赐给公爵。卫武公姬和有子惠孙,惠孙之子名耳,为卫上卿,食采于戚(今河南濮阳市),姬耳之子名乙,字武仲,依据周制,诸侯国国君的儿子公子,孙子称公孙,玄孙(公孙之子)不能称公孙,应以其祖父的字为氏,武仲即以父惠孙的字为姓,就是孙氏。
姬姓孙氏同样也是黄帝后裔:黄帝→玄嚣→蛟极→帝喾→后稷(周始祖)→不窟→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渝→公卯→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文王姬昌→卫康叔→康伯→考伯→嗣伯→庭伯→靖伯→贞伯→顷侯→厘侯→武公和→公子惠孙→耳→乙(始姓孙)。
二、第二大来源于芈姓楚国,孙叔敖任楚国令尹时,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为一代名相。其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以他的字中“孙”为姓氏。孙叔敖使成为这支孙姓的始祖。
芈姓孙氏也是黄帝后裔:黄帝→昌意→颛顼→称→老童(卷章)→吴回→陆终→(芈)季连→附沮→穴熊。季连为荆楚先祖,始姓芈,季连的孙子穴熊为荆楚国君。楚君蚣冒(熊眴)→王子蒍→章眴—→蒍叔伯吕臣→?→蒍贾伯嬴→蒍艾猎即茹敖(字孙叔,其子以父字为氏称孙氏)。
芈姓为先周时期的南方楚国的国姓。《说文解字》说:“芈,羊鸣也,从羊象声。”据后人考证,芈姓族人应与北方牧羊民族有关系,楚民族是中原华夏族的一支南迁后与周围土著居民不断融合而成。
颛顼是黄帝之孙,根据历史传说,其后裔的一支称祝融氏,临江水与蛮族杂居。祝融后代陆终娶鬼方之女,该女怀胎十一年而不分娩,于是剖腹产,从其左右肋中各生出三人,其中第六子叫季连,其分支为芈姓,乃楚人的先祖。
大约在商朝时期,季连部族逐步南迁到汉水流域,在与当地三苗土著居民不断融合后,力量逐渐强大。商后期,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该部酋长鬻熊决定投靠周族,并在营救周文王与协助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过程中立下许多功劳。在后来分封中,鬻熊的曾孙熊绎被周王封为子爵,建立楚国。因为鬻熊的历史功绩,及其对楚族社会的影响,从此开始,楚国国君改为以熊为姓氏。
楚国是春秋时期南方的大国,其疆域最初主要在今湖北西部山区和江汉平原一带,后逐渐扩大,长江南北大部分地方都是楚国的领土。
西周时期,楚对西周保持相对独立,往往叛服无定。周昭王曾两次率师伐楚。周夷王时,王室衰微,熊绎的后代熊渠乘机出兵攻打庸和扬粤(即扬越),至于鄂(今湖北省境内),分其土,封长子毋康为句亶王,中子挚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厉王时,熊渠畏周伐楚,去其王号。周宣王时,楚一度内乱。 熊严有子四人,长子熊霜先立。熊霜卒,三弟争立:仲雪死,叔堪亡濮,而少弟季徇立,是为熊徇。熊徇之孙熊仪为若敖(楚君无谥称敖,冠以葬地名),其庶支称为若敖氏,是后来楚国的显族。
楚蚡冒是春秋初期的楚国国君,若敖的孙子。其子蔫章封邑于蔫他就以“蔫”为姓,蔫氏后来逐渐发展为楚国的一个望族,蔫章之子蔫吕成,字步伯,楚成王时曾被任命为令尹,其孙蔫贾,字伯赢,在楚庄王时任工正(管理王宫各类工匠之类事务的官员)。贾之子蔫敖,字艾猎,即楚国名臣——孙叔敖。
孙叔敖约生于公元前630年左右,少以聪明仁厚著称。其父蔫贾官至工正后被权势所杀,孙叔敖率全家避难迁至期思(今河南省淮滨)隐居,后在楚王亲信虞丘子的推荐下,出来辅助楚庄王。楚庄王因得孙叔敖辅助,国力大增,后打败晋国,一举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孙叔敖虽贵为楚相,但生活相当俭朴,没有多少积蓄。以致他死后,他的儿子回乡种田,生活贫困,不得不砍柴以补贴家用。后有宫廷艺人优孟模仿孙叔敖计说楚庄王,告之孙叔敖家后人穷困状。楚王乃召孙叔敖子,封以寝丘(今河南省固始县境内)四百户。孙叔敖后人为了纪念一代贤相,就以孙为姓,从而先秦时期的寝丘一带又出现一支孙氏族人。
三、孙氏来源于妫姓:《古今姓氏辨证》等认为孙姓出自妫姓,是齐田完的后代。齐田完的四世孙桓子的孙子,因为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田完是舜的后裔。许多孙姓族谱把虞舜视为本族的第一始祖,不过,虞舜作为孙氏第一世始祖只能是传说,并没有可靠的世系记录可寻,孙氏祖上有确切的世系是从舜的后代虞阏父开始。
周武王伐纣时,虞阏父做周国陶正之官,执掌陶器的制作,管理从事制陶的百工。由于其管理有方,器用齐备,又因他是古代圣贤虞舜的后代,周武王为奖励他的劳绩和褒扬他的祖先,就把长女嫁给虞阏父之子妫满,并把他分封到今河南淮阳一带,建立陈国。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古又称胡公满。
从胡公满开始,经过10代12个国君的世袭传承,到桓公时,陈国发生了内乱。桓公卒后,其弟佗杀桓公太子免而自立,是为陈厉公。太子免的三个弟弟跃、林、杵臼为报杀兄之仇,又设计杀厉公,立跃为利公。利公立5个月后去世,君位传给其弟林,为庄公:庄公在位7年后卒,君位又传给其少弟杵臼,为宣公。宣公原本已立太子御寇,后又欲立宠姬所生之子款,便于公元前672年杀太子御寇。厉公之子完,字敬仲,与御寇交往甚密,因惧怕祸及自己,逃到了齐国,改姓田,称田完。由于他原是应该继立的诸侯,再加上他品德高尚,齐桓公欲命他为卿。但田完推辞卿职,当了管理百工之事的基层官吏。田完的四世孙田无宇 (桓子),官为“上大夫”;五世孙、无宇之子田书在齐国攻打莒国的战斗中立了战功,被齐景公封至乐安并赐姓孙氏。妫姓孙氏远古始祖虞舜,系黄帝后裔: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牛→鼓叟→虞舜→虞阏父→胡公满→申公犀侯→相公皋羊→孝公突→慎圉戎→幽公宁→厘公孝→武公灵→夷公→平公燮→文公圉→桓公鲍→厉公佗→公子完(奔齐)→山巨孟夷→泯孟庄→文子须无→桓子无宇→田书(赐姓孙)。
四、孙氏出自子姓,为比干之后。比干之后,避难改姓孙氏。比干是殷末纣王叔父,官至少师。纣王*虐无度,国势危殆,却不听劝谏,他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连续三天进宫劝说纣王,希望他能改过自新。纣王恼羞成怒,下令如若有人敢再犯颜直谏者,一律斩首。可比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继续劝说纣王。纣王暴跳如雷,让人当庭剖开比干的胸取心。比干被纣王杀害后,其子孙纷纷避难隐姓,有的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改为孙姓。
五、孙姓在汉代时,苟子后人因避讳而改孙姓。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荀子,姓苟,名况,又称苟卿,是苟姓家族人的骄傲。但到汉代时,因汉皇室成员刘苟当了皇帝,即汉宣帝,为了要避“询”之讳,他下令苟姓子孙不得姓苟,改为孙,并将战国时代的苟卿都改为孙卿。由是苟姓也成为汉代“孙”姓支脉的一个源头。
《战国策·楚策》、《韩非子·显学》、《汉书·艺文志》、《儒林传》及刘向《孙卿新书叙录》、《韩诗外传》等书篇中称荀子为“孙卿”、“孙子”,荀卿自己的著作《荀子》中的《儒效》、《议兵》、《强兵》、《尧问》等篇中也多见“孙卿子”。
六、《汉书·夏侯婴传》载,夏侯婴之后也有一支改姓孙。
夏侯婴(?-公元前172年),西汉沛县人,与刘邦是少时的朋友,从刘邦起义,立下战功,后封为汝阴侯。书中说:“初婴为滕令奉车,故号滕公。及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孙公主,故滕公子孙更为孙氏。”此话大意为,当初因为夏侯婴做过“滕令奉车”官职,所以号滕公。等到其曾孙夏侯颇娶公主为妻,该公主随母亲外家的姓,称“孙公主”,这使夏侯颇的子女也跟随母亲外家的姓为孙。从此夏侯婴的后代中便有一支成为孙氏。
七、赐姓和改姓:孙姓在两汉以后,还有其它姓氏因多种因素不断地加入到耿姓行列之中。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俞河因功而被赐姓孙,因称孙河。孙河家族兴旺,为是南方孙姓的一大支派。
孙河,官拜东吴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镇守皖城(今安徽省潜山县)。孙河,本姓俞,字伯海,和东吴孙氏同乡,也是吴郡人。俞河年少时即随孙坚征讨沙场,典领亲兵,常为前驱,孙坚视作心腹。后又随孙策平定江东,多立战功,孙策爱之,赐姓为孙,因而改姓。
孙河有四子:长子孙助,在东吴官任曲阿长:次子孙谊,官在海盐长;第三子孙桓,任安东中郎将,曾与大将陆逊共拒刘备,后以功拜建武将军,封丹徒侯;少子孙俊,为定武中郎将。孙子辈还有孙建、孙慎等,也都为将军。曾孙辈有孙丞,官为黄门侍郎,略有文采,作《萤火赋》行于世。孙河之侄子孙韶,亦少年从军,为广陵(今江苏省扬州以北)太守。其子孙也较多,且官位显。
另外,有因政治避难而改姓孙氏。今山东《郓城县志》据李集乡军李村《李氏族谱》载,李氏原姓轩辕氏,先祖轩辕斌,明初在朝为官,奉命往梁山平乱,便落籍郓城。后因奸臣陷害,为避灭门之祸,遂将轩辕氏改为孙、轩、李三姓,隐居四方。《明史》本传载,明朝中叶的士人孙一元,字太初,原是安化王宗族,应姓朱,因为安化王犯法被诛,作为其宗族怕受株连,所以变姓名而避难人太白山中隐居,又号太白山人。
孙姓的明朝又有不少新的支派加人。明朝初年,朱元璋禁胡姓,胡姓多为二字复姓,公孙、叔孙,长孙,土孙、王孙之类复姓也在被禁之中,这类含“孙”的复姓不得不省字而改孙姓。
在明朝初年,朱元璋禁胡姓,胡姓多为二字复姓,公孙、叔孙、长孙、土孙、王孙之类复姓也在被禁之中,他们都改复姓为单姓孙氏,这些家族于是又成为孙姓族的又一庞大来源。
除以上带孙的复姓改为孙姓外,另外还有孟孙、仲孙、季孙、室孙、宫孙、大孙、唐孙、县孙、颛孙、臧孙、扬孙诸姓氏,估计在明初省字改姓的过程中,亦应大都改为“孙”姓。
八、少数民族中的孙姓
在古今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孙姓,其中有些孙姓是汉族融入者,有些是各族中自行改姓者。
唐代安禄山部将孙孝哲,官至大将军,安禄山僭位后拜殿中少监,就是契丹族人。
满族建立清朝之后,把八旗统治制度推行天下,在原来的八旗中,有部分汉人沦为满人奴隶,后多与满族融合。如《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满洲旗分内尼堪姓:孙氏,孙天保,镶黄旗包衣旗鼓人,世居抚顺地方,任护军参领。又台尼堪姓:孙氏,猷;尚,正黄旗人,世居盖州地方,国初来归,其:孙梦柯,任三等侍卫。
清朝,满族仿汉姓已成普遍现象,孙佳氏取其首音,选“孙”作为姓。另有鲁布哩氏改姓孙氏,如历顺治、康熙两朝的护军统领、太子太傅孙达哩,本来就是姓鲁布哩氏。
在今朝鲜族人的一百多个姓氏中有孙姓。高丽学者金富轼撰著的《三国史记》中记述了孙姓的起源。新罗初期,朝鲜遗民分居山谷之间,分别为阏川杨山部、茂山大树部等六部,均以朴为姓。到新罗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师今九年春,改六部名称,并赐姓,茂山大树部改名渐梁部,并赐姓孙。《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满州旗分内高丽姓:孙氏,世居望京地方。玉兰,镶蓝旗包衣人,国初来归,其子谢秘,任郎中,其孙杭爱,任头等护卫。
在景颇族26个大姓中,格亮姓是起源最早的,是景颇族的祖先,其他各姓都是由它繁衍而出的,格亮姓汉化为孙姓。另有木如氏、堵引氏等小姓的汉姓也为孙。
明清时云南临安府方容甸长官司副长官孙氏,就是傣族人。
佤族中的木依库氏音译为孙姓。苗族、阿昌族、哈尼族中都有孙姓。
------------------------------------------------------
孙姓迁徙史
秦汉以前
姬姓孙氏在秦汉以前的几百年间主要是繁衍播迁于河南省境,其后则主要繁衍于今东南沿海地区。妫姓的孙氏早期则主要集中于山东境内繁衍,这一支孙姓之所以显赫,主要是得力于兵家之圣的孙武,故后来孙姓人家便以“乐安”为堂号,后因齐国内乱,孙姓子孙便首次南迁于江苏、浙江一带。这一支繁衍乐安的孙氏,后成为了孙氏主要播衍于我国北方各地及南方浙江、江苏一带的主要来源。
秦汉之际,已有孙姓不断在山西、浙江繁衍,以至山西太原一带的孙姓繁衍最为繁荣,形成了孙姓历史上最大的望族。此时江南的浙江富春(今富阳)一带的孙氏也已形成当地望族。他们都出自孙武之后。
两汉至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因北方连年战乱,孙氏族人大举南迁,使孙氏的分布更加广泛。
孙姓的第一次南迁: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中原河淮地带的世族和民众纷纷举家南迁,孙吴凌家组织流民屯田开荒,江南世族也纳流民于自己的庄园内,孙姓氏族跟富春孙氏是同宗,自然会随着南迁的民众南下,寻找安身之地。
孙姓的第二次南迁:始于永嘉年间。西晋末年,持续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尚未完全止息,内迁各少数民族的上层统治集团,也乘机起兵建立割据政权,相互之间展开了争夺地盘的血腥厮杀,北方陷入空前的灾难,即永嘉之乱。大批北民被迫离开故土,逃亡异乡形成历史上空前的移民浪潮。很多孙姓族人也随着南迁的大军渡江南下避乱,如中都割、氏举家移居江左,至孙盛时定居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东莞孙谦侨居历阳(今安徽省和县)。
隋唐至宋元明清时期
1、四川孙氏:
唐朝后期,黄巢起义,中原百姓四处逃难,其时孙氏家族有不少迁入四川的。如唐代大散文家孙樵。孙樵,字可之,一作隐之。关东人。宣宗大中九年(855年)进士,官中书舍人,僖宗广明元年(880年),诏赴岐陇行在,迁职方郎中、上柱国,赐绯鱼袋。后因唐末战乱而举家避住四川遂州。
2、广西孙氏:
广西孙氏多尊宋代的孙沔为先祖,孙沔,世籍山东青州府乐安郡白马县人,官至湖南、江西按抚史,曾随狄青入广西平侬智高叛乱,爱其山水,遂定居广西,子孙繁衍,遂成广西大姓之一。
3、上海孙氏
《娄邑枫泾乐安孙氏支谱》尊明代孙太和为本支始祖。孙太和为新安休宁始祖孙万登之后裔,明万历年间,由新安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迁娄邑(今上海市松江县),遂为娄邑孙氏始祖。子孙主要散布松江及上海市区。上海一带,包括嘉定,青浦,松江等地在历史上出现的孙姓名人较多。五代有孙汉英家族,明代有孙元化家族。
五代宋时就出了孙汉英家族,孙汉英为吴越国昆山镇防遏使,家居练祁(今嘉定城厢),儿子孙称为通议大夫,孙子孙载为北宋朝议大夫,孙临为大理寺评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中进土的孙岳,是当地孙姓最早的进士及第者。据史书记载,孙载一生曾举荐百余人为官,其侄、子却大多为布衣、小吏。元代有孙道明,号清隐居士,博学好古,书房称映雪斋,藏书万卷。
明代嘉定出了孙元化家族,孙元化为一代儒将,其祖父孙抬是明给事中孙浚的后裔,居江东高桥镇(今上海浦东),有子3人。父亲孙继统,致力于诗作,不愿为官,后迁居嘉定。孙元化累官登莱巡抚;于辽东镇守有功,后因兵变而被枉杀。有三子:孙和鼎、孙和斗、孙和京。孙和斗,屡次谢绝父亲部属的举荐,不愿为官,潜心整理父亲的文稿,编成《水一方人集》。孙和京,牺牲在嘉定抗清的战役中。孙子孙致弥,清康熙年间任出使朝鲜副使,后为大型类书《佩文韵府》总纂。后裔孙思曾,著有《杖左堂自怡草》,其子孙宝仁,著《杖左堂自娱集》等,后自嘉定迁居月浦。
4、山西孙氏
《解梁孙氏族谱》其支派始祖由宋代时迁居于解梁(今山西临猗县)。《代州孙氏家乘》支派始祖是明洪武初年迁居山西,其始迁祖孙成受在洪武年间命为振武卫百户,由河南光山祖籍地迁居山西代州,后遂安家于此,自后子孙繁衍,被尊为迁代始祖。
5、海南岛孙氏
宋、元时迁移而来的,其来源地主要是从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等地区。
《崖县孙氏族谱》载,其祖籍是福建莆田,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因先祖任官琼山而来海南定居,历元、明朝,后裔繁衍为四支,分迁岛内各地,其中一支即迁居今三亚的崖县。海南孙氏主要聚居于黄流、梅东诸地。
移居台湾的孙氏
早在三国时期孙吴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曾命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浮海远航至夷洲(今台湾岛),这是大陆人民首次大规模到达台湾。
明末清初,沿海居民为生计所迫,纷纷渡海到台湾谋生,孙姓移居台湾也在此一时期。《台湾省通志》说,早期移居台湾的孙姓有2Z起,如乾隆年间(1736-1795)广东镇平县(今广东蕉岭县)人孙其貌移居新竹新埔;陆丰(今广东陆丰县)人孙明山移居新竹新埔;海阳(今广东省潮安县)人孙为发移居苗栗通霄;潮阳(今广东潮阳县西北)人孙理移居高雄大社;揭阳(今广东省揭阳县西北)人孙永帝移居台南白河。
福建同安(今福建省同安县)人孙和定居淡水;孙德成移居永和溪洲;孙开移居永和秀朗;孙润移居新庄后迁北投;孙善抄移居今台北市东圆街;孙富挑移居新庄;孙贤生移居云林新港;孙思森、思仕兄弟移居嘉义溪口;孙海移居台南盐水;孙游寿移居今台南市;孙经移居苗栗苑
汝南郡周氏家谱字辈
本文2023-09-22 11:53:3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4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