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廖氏属于哪个堂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5浏览:3收藏

广西廖氏属于哪个堂的,第1张

广西廖氏属于哪个堂的?广西廖氏分布和简况,及关于堂号的出处和使用等问题,从百度网都可查知,在此就不必重复说了。各自源出先祖不同,广西廖氏不会只是某一个堂号的。说到堂号不能不说一下郡号,文天祥在《廖氏族谱》撰序中曰:“有郡而有宗有族,代代相承,绵绵不替。”所以说郡号、堂号,一般是沿袭上辈先祖承继下来的。比如汝南郡(是远始祖叔安郡治地)、武威郡、清河郡和太原郡(后来三郡分别是崇德公子兰阶、兰芝、兰得承继)的使用,就是各自认为其族是出于哪个支系的后裔。汝南郡是廖氏远始祖六大支系之一,而后三郡是叔安第七十九崇德子兰阶、兰芝、兰得后来承继,其后裔则以继承郡号沿用下来。但宁都之外的兰芝后裔宗亲,却很多用的是武威郡号,这都是源于崇德四世孙琳瑄两篇序文叙述前后矛盾所至,在宁都境内却不存在这个争论,因为在其廖氏族谱和兰阶、兰芝各自房谱中记述是一致的。而且是历考无谬。

至于堂号,我认为应该是郡号下的分号,比如有的廖氏族谱记载为:汝南郡,万石堂。其意思是指该族是出自远祖叔安,属于廖刚支系。除了沿袭承继使用外,一些廖氏较大族群,其族谱记载较为远长,也会根据各自分支先祖立下堂号,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而郡号就不能这样了,应该是有一定的来历。郡号也好堂也好,如果没有弄清上辈先祖源自何支系,还是不知不用为好。欧阳修说得好:“不实则诬,诬则不考,疏则不知,不知不考不如无谱之为愈也。”仅此浅谈。

  缪氏属地

  兰陵郡,今山东峰县一带。

  缪氏来历

  缪(miào)姓源出于嬴姓,是春秋时秦国的秦魏公之后。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古代“缪”、“穆”二字同音通用,所以秦穆公又常常被写作秦缪公。他的庶子以其谥号为姓,称为缪氏。

  缪氏名望

  西汉经学博士缪生,后汉名士缪彤,三国时文学家缪袭,元代经学家缪主一,明代医学家缪雍,清代女画家缪嘉惠等都是留名青史的缪姓杰出人才。

  缪 生:汉代长沙内史。申公弟子,为博士,官至长沙内史。

  缪 袭:三国时魏文学家,东海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兰陵镇)人。有才学,官至光禄勋。著述颇多,已散佚。著有《魏鼓吹曲》十二首,多为歌颂曹操功业的作品。

  缪 瑜:宋代江西人。官进贤令,擅长写诗,着《崆峒集》。

  缪 恭:明代天台县人。弘治初年(1488年),孝宗下诏书求吏民直言,恭上书陈六事:保神器、崇正学、绍绝属、怀旧勋、革冗员,俱皆为当时人所不敢言者。

  缪 谟:清代诗画家。诗文清丽,善画山水,尤长乐府,有《雪庄乐府》等著作传世。

  缪 彤:字歌起,号念斋,江苏省吴县(今江苏省苏州)人。在乡里以循规蹈矩闻名,被乡人荐为遵循封建道德规范的楷模。他热衷于科举考试,渴望中试夺魁,先后五次北上应试,终于在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科成为清代第十二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康熙九年会试同考官,不久任侍讲学士。后畏仕途之艰难,以家丧辞官回归故里。从此脱离宦海,不问时事,以教书为业,创办“三畏书院”,为乡里培育人才。跟从他学习的人很多,为此,他刊刻了曹月川的《家规》、蔡虚斋的《密箴》、刘念台的《人谱》等书,以教求于学者。成为从事教书约五十年的“状元先生”,堪称为学者类型的状元。

  缪元德:汉代人。知抚州,宽厚爱民,建米仓祟米,活饥民,掩遗骸,皆出己俸。

  缪朝宗:宋朝丞相文天祥的助手,为国为民勤力办事,文章也做得好,文天祥让他专写政策和军令。

  缪希雍:明代医药学者。精通医术。著有《本草经疏》、《本草诸方》等书。

  缪嘉惠:清代女画家,慈禧太后的女官,代慈禧太后写字画画。通书史,善篆隶,尤工画。嫁予陈氏,早年孀居。光绪年间入宫为供奉给事。甚受孝钦后宠爱,人们称她为缪先生。相传孝钦之画,多为她代作。

  缪氏宗卷

  14149 辽宁辽东缪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缪润绂修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四册北图

  14150 江苏镇江东兴缪氏润派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附录二卷(民国)缪文镕 缪煐祺等续修民国三年(1914)世庆堂刻本北图历史所 辽宁图 日本 美国注:缪应麟等首修於道光二十七年。

  14151 江苏无锡缪氏大统宗谱四十三卷(民国)缪斌等修民国十八年(1929)敦木堂活字本 四十六册南京图

  14152 江苏江阴申浦缪氏族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缪焕章 缪荃孙纂修清光绪十五年(1889) 敦睦堂活字本二十册历史所 南京大学 美国注:清康熙五年(1665)缪从先始修。

  14153 江苏江阴兰陵缪氏世谱(清)缪荃孙辑修清宣统三年(1911)刻朱色印本 八册北图

  14154 江苏江阴兰陵缪氏考录二卷附世谱(民国)缪荃孙辑民国间木刻本北图 中央民院 苏州大学 日本

  14155 江苏江阴东兴缪氏宗谱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刊本 二册日本

  14156 江苏江阴东兴缪氏宗谱附本支家谱四十卷首二卷(清)缪逢坦修 附缪钟汴录清同治十年(1871)衍绎堂木活字本日本美国

  14157 江苏江阴东兴缪氏支谱(清)缪镐续辑清末钞本 一册北图

  14158 江苏江阴东兴缪氏宗谱四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缪鹏飞等重修清宣统元年(1909)衍绎堂刊本河北大学日本 美国

  14159 江苏江阴 兰陵缪氏世谱一百二十四卷(民国)畴锡畸等序民国五年(1916)刊本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0-13、19-21、26-32)日本美国

  14160 江苏江阴兰陵缪氏族谱二十九卷正编四通八达辑三十九卷(民国)缪果章纂民国二十六年(1937)石印本六册北图

  14161 浙江鄞县古邓缪氏宗谱六卷(清)王德维 缪平标等纂修清同治元年(1862)怀本堂木活字本天一阁

  14162 浙江鄞县鄞东缪氏宗谱八卷(民国)史济铿纂修民国二十一年(1932)怀本堂重修木活字本 八册天一阁

  14163 浙江萧山缪氏家乘十二卷(清)缪景华 缪景尤等重修清同治元年(1876)怀本堂木活字本 二册日本 美国

  14164 浙江萧山缪氏家乘十二卷(民间)缪雅南等撰民国三十八年(1949)崇德堂活字本 十二册北图

  14165 安徽桐城缪氏宗谱十一卷末一卷(清)缪溥 缪煜纂修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辽宁大连市图 日本 美国注:缪能瓒、缪能瑶始创於明季。

  14166 安徽桐城缪胡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清)胡万城 胡时中等重修清宣统二年(1910)木活字本日本 美国

  14167 湖北新洲缪氏宗谱十八卷(民国)缪祖发等续修民国三十四年(1945)木刻本湖北新洲县新胜乡东岗村 湖北新洲县刘集乡铁甲村注:乾隆五十六年缪茂木、缪文魁创修。

  14168 广东缪氏兰陵驭都房家谱一卷(民国)缪质文续编民国十年(1921)排印本 一册吉林大学

  14169 广东缪氏文智仁公派下家谱□□卷(民国)缪培南修民国三十五年(1946)铅印本广东中山图

  14170 广东中山兰陵缪氏家谱(民国)缪銮飞修民国七年(1918)十领先间翰章印务局承刊本 一册美国

  14171 广东五华缪氏族谱不分卷(民国)缪任衡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广州大中工业社铅印本一册广东中山图

  14172 缪氏宗谱缪氏族人纂修清康熙间刻本 八册北图

  14173 缪氏宗谱八卷清嘉庆十二年(1807)留耕堂刊本 八册美国

自子璋公起,廖氏始有较为准确的族谱记载,世代相传至今已近1800年。 古时士大夫及官宦都有不止一房的太太,所以通常子女很多,世系分支也很多。廖氏也不例外。 但是因为战争关系,延绵下来的后嗣还是有限的。廖氏不算大姓,所以古时的世系,还是可以整理出几个典型。 典型世系,主要以各地廖氏的分流划分的。之所以要整理出典型世系,主要是为了便于廖氏子孙找到共同的祖先。 所有廖氏后裔,应该可以从典型世系中找到祖先的线索。这里例举的一个是南方廖姓的共同始祖: 子璋-崇德世系(也是本人的远祖)。 如此划分,是因为崇德公既是江西廖氏的始祖,也是南方廖姓各系的一个主要分支点,比如福建武威廖氏也来自崇德公。 该世系横贯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遍撒浙江,江西等南方省市。 子璋-崇德世系顺位表和史书名人: 68世祖;子璋。 西晋左卫镇国大将军。 69世祖;1原宪(鎮國大將軍)2从宪(浙江永嘉郡松陽始祖) 西晋末年廖从宪由河南洛阳迁居浙江松阳县(浙江廖氏始祖)。 顺义乡诚信里,这是对廖姓后来的发展繁衍影响最大的一次迁徙。 70世祖;五桂 (擔任晉朝大將軍,杜預推荐他為征吳左衛大總管) 71世祖;钦 (官封總管) 72世祖;1守信(青州刺史)2守义(太平州判)3守宗(澤州高平縣令,擢汀州副史) 4守诚(清溪縣令)5诚达(處州州判)6诚壁(宣州司馬)7诚忠(杭州知府)8诚希(揚州太守) 73世祖;1世用2世昌3世清4世明为诚希(有记录为诚达?)四子 74世祖;1彦光(清河郡太守) 2彦邦(武威郡太守)各生一子 75世祖;1玉玲(彦光子,湖廣郡太守) 2玉瑞(彦邦子) 76世祖;1晚苍2晚桂3晚叔4庆甫 为玉玲四子 77世祖;奇可 为庆甫子 78世祖;1延邦(諱二十四郎,清河郡公)2延龄(諱二十五郎,武威郡公) 3延春(太原郡公) 为奇可三子 79世祖;1崇荣 2崇德 3崇韬 为延龄三子 71世祖廖钦的子嗣甚多,且多有成就。这是廖氏家族的一个显赫时代。 从揚州太守廖诚希至廖崇德,是一大分支 (从廖钦的其他子嗣也可能分支出来许多支系,待考) 廖崇德,唐贞观时期人。廖延龄次子。由科举中明经(进士)登第,从浙江松阳迁往虔化当县令。江西宁都(虔化)廖姓始祖。 也是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以及台湾、南洋等地区大多数廖氏宗族的先祖。 崇德公有三子:廖兰芝, 廖兰阶, 廖兰得。 分别承袭三个功名郡号(因延邦,延春 均无孙子)。 廖兰芝,承袭武威郡号。凡是廖氏家谱中有“武威”的(如本人的福州武威家谱),便是这一支的。 廖兰楷,承袭清河郡号。凡是廖氏家谱中有“清河”的,便是这一支的。 廖兰德,承袭太原郡号。凡是廖氏家谱中有“太原”的,便是这一支的。

廖姓是贵族姓。廖姓在古代也是贵族后裔,廖姓始祖为廖叔安,是古廖国第一任国君,廖叔安乃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为楚国先祖,夏朝时被封于飂(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历史上廖姓曾建立西蓼、东蓼、舒蓼等诸多政权。廖姓是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58位的大姓,廖姓为台湾省第18大姓,就是俗称的清廖。人口较多,约有487万左右,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7%。

廖姓源流较多。

一、出自己姓,为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以国名为氏;

二、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以封邑名为氏;

三、出自偃姓,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以国名为氏;

四、出自躲避殷纣暴政,为缪、颜二姓所改;

五、出自张姓,入赘廖家而改姓;

六、出自赐姓。

廖(飂)叔安。帝颛顼相传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东南),为南方楚国的先祖,其后裔叔安夏朝时受封于飂(古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所灭,国人以国名飂为氏,称为廖姓,廖叔安作为始封国君,被尊为廖姓始祖。

廖姓人口较多,以湖南、福建、江西、湖北、四川、重庆、广西、广东、台湾、浙江、贵州等地区居多,另外廖姓也是董姓等姓氏的来源。

廖姓名人主要有:始祖廖叔安;远祖廖爽公;三国蜀汉右车骑将军廖化;明代郧国公廖永安;征南将军廖永忠;当代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近现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廖仲恺之子廖承志;著名影视演员廖凡;中国著名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廖昌永等。

廖氏家谱主要记载修谱源起、家族起源、各支谱系、族规家法、宗祠祭祀等内容。

问题一:如何向别人介绍“廖”这个姓 有人提出:近代民主革命家廖仲恺,可有谁认识呢?特别介绍姓的是很谁能快速反应出廖仲恺是谁?他的姓是什么字?楼主你反应到了吗?

不如把字的结构方式来介绍,廖姓也算多的,经常见,只要结构性介绍,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廖字

比如:你好,我叫廖XX

廖是广字头的廖

这样大家头脑里立刻就会反映出廖姓来,除非对象是社会知识贫乏,没读过书的人!

问题二:自我介绍我姓“廖”怎么说会让人更容易知道这个字 廖料

问题三:怎样介绍自己的名字 我觉得,介绍名字最关键不是把自己的名字怎么写告诉别人,而是要通过名字表现出自己的性格,优点等一些素质。就我个人而言,如果在介绍时带些幽默成分或许会给人很深的印象。至于具体怎么介绍,还要看你的性格是怎样喽。以下我举个例子,希望没有冒犯你^_^ 大家好。我叫瑶瑶,瑶族的瑶。 我很喜欢朋友这么叫我,当然如果你愿意的话(微笑) 我爸姓廖,当然我也是。 廖瑶(或者等别人发问,要相信大家的智慧,呵呵)。如果你感觉很拗口,还是叫我瑶瑶。希望和大家称为好朋友。(真诚或搞怪的笑)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把名字的每个字都介绍出来,然后赋予它们深刻的含义。希望对你有帮助 1. 让别人记住你是谁 初次见面时的交谈,是非常重要的。在会话上如果一开始就出师不利,要挽回这种劣势,那就必须花费九牛二虎之力,而且还不见得有用。因此,和别人见面时,做为开始的自我介绍,绝不可马虎。那么应该如何自我介绍呢? 首先,要面带微笑,笑容会令对方感到温暖。如果没有面带微笑,就无法制造融洽、和谐的气氛。 当你们见面,目光相对,互露微笑之后,接下去就是我叫×××的自我介绍,这种介绍的要点就是要讲清楚。如果对方因没有搞清你的名字而叫错时,彼此一定会觉得很尴尬的,很容易造成不愉快的场面。因此,自我介绍时,除了要讲清楚外,最好能附带一句比如说王,就是国王的王。这样不但不会使对方发生误解,还可以加深印象。 另外有一点非常重要,自我介绍当然是使对方记住自己的名字,但同时你自己也必须记牢对方的名字。如果你没记清楚的话,不但会让对方感到失望,而且也是一件很不礼貌的事。 有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能使自己记住对方的名字?最好的办法就是找机会说出对方的名字,这样能帮助记忆。 再者,如果在讲话中时常提到对方的名字的话,对方一定会觉得你很重视他,而感到愉快,因此可以促进感情的交流,这是在英国及美国社交中常用的方法,值得借鉴。 2.明夸对方暗抬自己 推销自己的最好办法是让别人轻松愉快不知不觉中接受:明夸对方暗抬自己。 说到推销自己,若是太露骨,就不被人喜欢;再说,要讲自夸话,也是非常的费劲啊!就好象听到别人的艳遇一样,不会有多少的欣喜。可是,只要是人,仍不免有炫耀的毛病。在谈到自己切身的东西,还是会想谈自夸的话,所以,有必要知道自夸话的说法。 那么,要如何说才好呢?有两个最好的办法。一个是,不要一直夸耀自己的事,而要边拍对方的马屁边饶舌,例如,想要夸耀自己的毛皮大衣时: 这是狐皮大衣,很温暖的喔!你看好吗?可是,你身上的鹿皮似的织料大家也不错啊!尤其是那深绿色,绿得漂亮极了!不管何时,你的穿着我都很欣赏。这样说就可以了。 另一个方法,也许要让某人脸上增光吧!毕竟有的事并不是独力可完成的,而必须依赖他人的力量才能成事。例如,自己有舞蹈教师的资格,要想稍微自夸时,就不要忘记再添上这么一句: 因为妈妈也是教师,所以自幼就被迫学习,……说来也是妈妈造成的! 实际想一想,单凭自己的力量,并不见得能做多少事。而且个人才能有限,总有力所未及之处,不是吗?所以,如果想要对别人说自夸的话时,就要好好地想个透彻,一定要自己有夸耀的实事。这样一样,就不会令人讨厌自己自夸的话了。 3.敬语是一个人身份修养的标志 在社交场合,敬语使用错误的话,也会非常难堪。 例如,请别人替你服务时,要加上请字或某先生。尤其是在交谈中,称呼对方的父母,应该>>

问题四:因本人姓廖,在自我介绍时,该如何介绍这个“廖”字? 廖仲凯的廖

问题五:廖锦云怎么做自我介绍呢 免贵姓廖,叫锦云。

如果名字没什么特殊,就不必故意牵强附会介绍了。如果那样,会给人以哗众取宠的感觉,反给你以很差的印象。

像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这名字都是当时土得掉渣。可是现在一提他们,谁人不知?

出名靠的是能力,有能力了,你不想别人记住你都难。

问题六:廖姓的介绍 廖姓是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58位的大姓,廖姓为台湾省第18大姓,就是俗称的清廖,人口较多,约有487万左右,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7%。,廖姓源流较多,一是出自己姓,为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以国名为氏;二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以封邑名为氏;三是出自偃姓,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四是出自躲避殷纣暴政,为缪、颜二姓所改;五是出自张姓,入赘廖家而改姓;六是出自赐姓。廖(f)叔安。帝颛顼相传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东南),为南方楚国的先祖,其后裔叔安夏朝时受封于f(古廖字)国,故称f(廖)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所灭,国人以国名f为氏,称为廖姓,廖叔安作为始封国君,被尊为廖姓始祖。廖姓人口较多,以湖南、福建、江西、湖北、四川、重庆、广西、广东、台湾、浙江、贵州等地区居多,另外廖姓也是董姓等姓氏的来源。廖姓名人主要有:始祖廖叔安;远祖廖爽公;三国蜀汉右车骑将军廖化;明代郧国公廖永安;征南将军廖永忠;当代 左派领袖廖仲恺;近现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廖仲恺之子廖承志;著名影视演员廖凡;中国著名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廖昌永等。廖氏家谱主要记载修谱源起、家族起源、各支谱系、族规家法、宗祠祭祀等内容。

问题七:为何我认识的都姓廖 也许那是因为自己的交际圈的原因吧! 姓廖的名人特别多 如果你身边姓廖的人多 千万好好和他们交往。也许他们就是以下知名的子孙后代。

廖姓名人

廖化:三国关羽手下的先锋

廖平:清末蜀学精英人物之一

廖中凯: 元老

廖仲恺:近代的政治家

廖扶:东汉学者、教育家。

廖立:三国时蜀国名臣。

廖刚:北宋名臣。 廖恩焘:清代词学大家。

廖延相:清末名儒。

廖仲恺:近代民主革命家。

廖承志: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祖国的团结统一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

廖汉生:开国上将。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廖静文:徐悲鸿夫人。中华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全国政协第七届委员、第八届常委。

廖万清:医学家。曾获国务院侨办授予的“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称号。

廖烈文:香港实业家。香港廖氏宗亲总会永远会长。

廖莉玉:香港企业家。为故乡梅县公益事业做成了巨大贡献。

廖一久:台湾农学家。

亲爱的,千万要好好把握你身边姓廖的人啊!

  惠阳--廖氏

  廖姓在北宋《百家姓》中排第342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廖姓总人口为5131人,排在22位。主要分布在陈江镇幸福管理区,良井镇北联管理区,镇隆镇山顶、塘角管理区横排村等地。

  姓氏来源 据《廖氏族谱》载,黄帝的后裔叔安封于廖国(古属河南汝南郡,今唐河县湖阳镇),以国为姓,人称廖叔安。被奉为廖姓始祖。

  迁徙足迹

  廖氏第四十七世廖惠,字怀清,因战乱,隐居鄄城(今属山东省鄄县北旧城集),公元前246年复迁河南。第六十八世廖子璋于西晋咸宁二年(276)以武功封左衙镇国大将军镇守南京,家居该处,其中廖从宪,字维圣,于东晋建武元年(317),由洛阳迁居浙江省松阳县顺义乡诚信里归仁堡。第七十一世廖世钦承袭父爵“征吴大总管”,镇守山西泽州,遂迁居山西高平县。第七十二世廖诚希任扬州太守,避五胡之乱,于东晋太元九年(384)从山西高平县复迁浙江松阳县居住。第七十九世廖崇德,于唐朝贞观末期(640~649)任虔化县令时,由浙江松阳迁居虔化县(治所在今江西宁都县西)石泥排,被奉为江西虔化始祖。第八十三世廖四十一郎因避乱迁居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寨。第九十四世廖花,世居福建延平县(治所在今福建省南平市),北宋末期自顺昌县合阳圩迁居上杭县郭坊(今兰溪乡),被尊为上杭开基祖。第九十六世(上杭三世)廖敏,字纳斋,于南宋初期由上杭迁居永定黄沙再迁县城席草铺。第九十八世(上杭五世)廖仲远于南宋末年迁居梅州,为梅州始祖。第一○一世廖德源于明朝初期从梅县坜林坪圳背(今梅州梅江区坜明村)开基,被奉为兴宁一世祖。其孙廖思温从和山迁居叶塘三口塘万安围开基。廖氏兴宁第十三世廖端盛的后裔廖庆文兄弟于清朝初年迁至归善县甲子渡下径(今惠阳陈江镇)。

  根出地望 汝南郡,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设置,境域相当于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

  祠堂对联 三洲世泽 万石家声

  注:三洲——廖彦光官封清河太守,其六世孙有三兄弟封为郡公(公的一种等级,北周时定食邑1000户至800户不等,唐朝时改为正二品,食邑2000户)。长为廖延邦,封清河郡公;次廖延龄,封武威郡公;三为廖延春,封太原郡公。这是廖氏首次分为三郡。也就是三洲的由来,故后代以“三洲”作为堂联。

  万石——指廖刚,字用中,宋代顺昌人。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官至工部尚书。他的4个儿子廖迟、廖过、廖遂、廖遽同朝为将帅,年俸禄都在2000石(120斤为一石)谷以上,5人皆重信义。一门官俸累计超过1万石。

  (由陈江镇廖炳林、镇隆镇塘角村廖国军提供《廖氏族谱》)

  广西--廖 氏 源 流

  一、桂林漓江廖氏(湖南永州籍):

  尊贤尊贵二公明末从湖南永州府零陵县珠玑巷迁来,现已传至第十八代子孙。漓江廖氏现分布居住在桂林蚂蝗洲、新蚂头、安新洲、訾洲、九娘庙、卫家渡、上下龙门村、柘木镇;灵川县城、灵川镇大面福灵村、下秦村、灵川县大圩镇;阳朔县城航运公司、阳朔兴坪、官岩村、上、下桃园村、浪石村、阳朔县杨堤乡留公村、双全村;以及下游平乐县、昭平县、梧州市等沿漓江两岸的二十多个居住地,有人口约6000人。

  由于历史上分散的原故,从第八代开始便修成了两套家谱,各房只好并列使用。现记录如下:

  谱一:尊福贵财,庆金玉明远,宏开有万年,家奇执国政,盛福益智民,安邦兴文武,仁道定乾坤,江山增美锦,宝华照君贤;

  谱二:尊福贵,财庆金玉兴,子(梓)明(维)承(高)政(镇、振)德,继(志)仕建(耀)其宗,家传学业远,兰贵(桂)定国中;

  (两谱补充说明:两谱均为玉字辈后重修,重修时因不知财字辈前的“尊福贵”三辈,故谱一有福字重复,谱二有贵字重复。)

  漓江廖氏当今在世的老人最大辈份是“有”或“镇”字辈,最小辈份是“国”或“宗”字辈,前后共有七代辈份在世。

  注:

  1、灵川县海洋乡街上廖氏也是从湖南迁来,情况暂未弄清。

  2、重庆市涪陵区廖万国说他依稀记得家谱有“永正文明远,世泽有万年”两句,与谱一中“庆金玉明远,宏开有万年”非常接近。

  二、灵川县灵川镇廖家村廖氏(江西籍):

  廖家村分为源件头、东件头、西件头三支廖氏,各有祖厅,共一个宗祠。各件头廖氏先祖都口传来自江西,在相隔三十年到五十年间,先后从江西来灵川廖家落户,他们的上代,是否有血缘关系或亲情关系,未能查明。三支家谱如下:

  源件头:积琳、茂柏、显、应、俊、芝、德、克、兆、复、振、大、万……(积琳公的祖父是敏暄,父亲是馀政)

  东件头:如胜、仲冬、一绵、粤、联、廷冠文致任,宜永世代兴,高宗立志德,士子享荣华;(如胜公的父亲是谷玺)

  西件头:钦相、源兴益维丕,英格怀宏载,天开文焕春晖远,裔绍蕃滋祖荫延;

  廖公积琳是源件头廖氏第一代先祖。武威堂后裔。

  积琳公处士,生于明朝弘治十一年戊午九月十八日,即生于公元1498年,殁于嘉靖三十年辛亥,即公元1551年。积琳公墓碑载明其祖父敏暄,祖母秦氏八妹,父亲馀政、母亲秦氏、长兄积玘、弟积琼,子:茂柏、茂杨、茂梅。积琳公原配肖氏,名门江西付籍陶家村客人肖资次女,内助贤良,不幸中年弃世,二子长成,继娶莫氏,仍生两嗣。

  廖公钦相乃西件头始祖。先辈有口传来自江西,但口述不详,又无文字记载,世远年湮,难以查考。

  钦相公墓原葬于湘山寺今学校旁,墓毁碑失,生殁无考。始祖母赵老太君墓葬于江头上,碑载生于明朝嘉靖壬辰六月二十六日,乃公元1532年。据此知,在廖家村定居已四百五十年左右。几百年来,先辈与本村源件头、东件头廖氏和睦相处,勤建家园,迄今已繁衍一十七代。

  始祖钦相公,妣赵氏,生八子:源兴、源旺、源涌、源茂、源盛、源松、另一子出继白乔村、还有一子出继亭子头村。源松迁居本县潭下镇黄柏村。族谱:源兴科必成,明凤宇立文,天开丙焕春晖远,裔绍蕃滋祖荫延;

  家谱记载西件头有六世祖丕勋公(妣胡氏、雷氏、刘氏,生英仪、英杰、英儒),雍正壬子恩科举人,乾隆大桃一等实授安南县知事(注:当时知事后来称知县),兼平广顺等州知州。此次查墓碑知:十世祖宏普公清授军功六品,有国手称号。

  廖公仲冬公登士郎是东件头廖氏之先祖。

  墓碑上记有其祖父谷玺、祖母苏氏、父亲如胜、母亲秦氏。如胜公墓葬于引水源往岭坪走去的路下边,碑载如胜公生于明朝嘉靖戊子正月,即公元1528年,孝男仲春、仲冬。

书名:地理廖氏家传

年代:清代

页数:34个筒子页,68面

简介:清代地理风水古籍手抄本,廖廷模抄。内容包含:秘传竖天灯式、移床求生子诀、改门催官催财催丁、安床求子、起定生宫、起主魂诀、玄空四十八煞、天玉经外传四十八分局、论斗首、斗首要诀、杨公秘授心印诀、选择指示诀等。

温馨提示:

1古籍书坊所发古籍是本人花费大量时间搜集而来,资源来自古籍收藏家、世界各大图书馆及论坛。内容真伪本人亦无从考证,仅供参考、鉴赏,请大家不要轻易尝试书中内容,否则后果自负!

2古籍书坊不会人为删减古籍内容,部分古籍因流传导致破损或缺页,均属正常现象!

3喜欢此文,烦请点赞并帮忙转发,在此感谢!更多珍贵古籍,请关注公号古籍书坊。

 四川省宣汉县土黄镇廖氏字辈: 刚嗣理荣讯,中光鉴淇林,点城万天梦,孙泰海询琮,年二孝日时,五尚仲侗添,思贵永大琇,正文希元显,可绍先人志,宜谋百代光,家声期振作,德泽自延长,如树能培植,蓬勃竟发扬,千秋锺毓秀,才华出栋梁。

  广东连州市城西上河村廖氏所取用的清朝咸丰年间重修宗祠碑记上所刻的班辈词句即为:

  国家兴隆,定有贤良,缵承基绪,世代修积,乃生才俊,光耀门庭。

  广西全州县廖氏民国十七年重修《廖氏族谱》时,从《千字文》中选出60个字,作为廖氏新增60代辈派:

  宏惟嘉晋运,达士志连承。启盛长思建,益安宝惠新。

  任朝如茂学,济义敬超明。与庆良生广,作康景以文。

  受贻宗道远,秉定咏业敦。用振为发永,则章万世英。

  廖氏新的统一字辈:

  三、才、四、维、正、学、行、宗、泽、立、伟、尚、承、

  章、钟、书、俊、志、锡、鸿、业、敏、哲、体、道、达、

  远、康、荣、和、超、咸、障、葆、化、华、国、任、重、

  树、弘、良、兰、玉、秉、德、文、望、新、光。

  重庆奉节县久发公后裔廖氏的字辈谱是:

  久为德有 永吉祥应 宏开泰运

  江西龙南廖氏的字辈谱是:

  绍庭为国瑞,光彩振家声。

  大雅乡马冈厝德安公的字辈谱是:

  德(十五世)先春荣瑞景明,祥公衍庆自天成,文章显达仁为贵,远绍渊源启俊英。

  东势镇武威千十公的字辈谱是:

  汝(九世)宗登玉岳元衍,孟仁上世庆昌期,朝廷承裕随芳锡,华国文章启应时。

  三岑乡田尾三口灶盈汉公的字辈谱是:

  日(六世)大玉英圭,锡钦绍盈世,文才登科甲,振作泰隆兴,家声布春晖,光前子孙贤,祖泽喜超然。

  观音乡武威世崇公的字辈谱是:

  国(十五世)泰民安逢景运,文经武纬振家声。

  厚福道烈、道顺公的字辈谱是:

  寿则吾宦,永世朝恩,以承天禄;椿松千载茂,兰桂四时春,燕翼诒谋远,鸿图德业新。

  厚福道昭公的字辈谱是:

  崇(十二世)天有荣华,富贵万年嘉,克守祖功德,兴隆同一家。

  平寨嵌下天兴公的字辈谱是:

  再(一世)友永元道,天理振仕,宜可时世,大有进德,继述显名扬,传家礼义长,箕裘隆百代,宗绪庆荣昌。

  清武溪口日享公的字辈谱是:

  宗(一世)友永元道,日大继子心,为朝廷国土,良名万世钦,文章千载荣,中恕一生金。(按:此派及以下七派皆属于张廖)

  老六大位公派:

  信(二十一世)能攻先德,作述照古今,本基源流远,诒谋正清深,克治祖家法,基庆式五金门。

  台北市武威安溪的字辈谱是:

  文(三十世)章克立,修德为先,乃能世守,受福于天。

  台北县土城乡子燧公的字辈谱是:

  子(九世)邦文士,心上慕鹏程,绳武光前烈,诒谋奕世享。

  台中市西屯区勤朴公的字辈谱是:

  光(十五世)明正大,克夺世德,耀振家昌。

  台中市西屯下庄仔问公的字辈谱是:

  傅(十八世)家德谊惇仁礼,华国文章本史书。

  桃园县大溪镇大鱼池及马坑的字辈谱是:

  烈(十四世)世文国以,丁财福禄昌,苍梧千载茂,丹桂五枝香。

  田背港尾日旺公的字辈谱是:

  上(十世)国朝廷时士天,正心大学本宜先,荣光献瑞成名世,列位圣君亦尚贤。

  武威根标公的字辈谱是:

  (大房)相(十四世)朝镇贵天新振,庆运兴文元德昌;

  (晚房)相(十四世)朝镇庚水集瑞,德胜荣华国家兴,

  (大房、晚房共同)盛(二十八世)登凤彩传芳发,修学文武锦兰清,忠良仁义鸿龙王,桂汉雄光万世英。

  西螺镇下浦里元表公的字辈谱是:

  文(十六世)明登仕锦松国恩,武有正镇奉天发隆。

  西螺镇小茄苳理明公的字辈谱是:

  利(十三世)文士子日初兴,必世居仁郁乃登,恒立良心存美德,宜昭孝义有芳称,时逢茂对宜恭仰,秉礼传家蔼善能,溶哲向辉延博庆,扬光大智缵高腾。

  郑坑的字辈谱是:

  荣(十四世)后登朝上,光华振世昌,松青千古茂,富贵庆绵长。

  湖南衡南县相市镇有个廖家铺里辈谱是:

  英育元济广,人义道相同————资料提供者,(紫砚斋)

  广西融安长安镇塘寨村的廖氏字辈谱是:

  红氏惜定玉,日汉兆光(十四代)天 ,世代荣华贵,长明富万年

廖姓家谱介绍  谱牒是记述姓氏家族世系的书,有“家谱”、“族谱”、“宗谱”、“家乘”等名称,虽然名称不同,但实际上并无多少区别。谱牒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因为有了甲骨文,于是商王的世系就被记录下来了,这实际上就是商朝王室的家谱。到周朝的时候,已经设置了专写王室家谱的史官,有了我国最早的谱牒著作《世本》。谱牒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司马迁写《史记》就从中得到很大帮助。《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

修谱  修谱的目的在于敬宗收族。如果一个家族没有族谱,那就不可能了解家族的世系源流,连先人是谁都不清楚,自然也就谈不上尊祖敬宗了。加上年代过得越久,子孙后代不通采往,亲情就会日益淡薄,因而也就失去了家族的凝聚力。所以古人把修谱看得很重,认为国无史就会有失国政,家无谱就会有失家法,国史、家谱二者同等重要。宋代苏洵曾经说:“人家三世不修谱,则为小人矣。”明代方希哲认为修谱能够起到垂范后世的作用,他说:“古之贵乎谱者,非特以著世次,纪官位,而夸于人也。盖将使后人观之,而考人品之醇疵,明流泽之广狭,而益思所以自立云尔。”

  廖姓族人历来重视修谱工作,如张廖家族谨守的“七嵌”中的第七嵌就规定:“迁籍外出,姓张姓廖听其自便,然必须修谱,庶几知木之有本,如水之有源,乃序谱之宗—旨也,子孙分布虽远,序谱一查,天下犹一家焉。”

  族谱的倡修以欧阳修、苏洵最为得力,他们不仅亲自编写本族的家谱,而且提出了编写族谱的体例和方法。他们的谱法、谱例影响很大,成为后来族谱形式的规范。

  从廖氏命姓帝世、食采周初来看,年代是相当的久远。叔安、伯廖和皋陶的后代都有自己的封国,召伯廖虽然不是诸侯,但他的身份是周朝的卿士,应该算是贵族。古人看重家世,屈原写《离骚》,开篇就是叙述家世:“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按常理推测,最迟在周初廖姓就有了自己世系的记录,尽管名称不一定叫谱牒或家乘。及至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七雄并起,像廖国这类小国陆续被大国所兼并,且不说沦为奴隶,起码诸侯、贵族的名分是保不住了。再加上秦始皇焚书坑儒,读书人隐姓埋名都惟恐来不及,能够顾得上祖宗的人大概不会很多。汉代廖姓出了个名人廖扶,人称北郭先生,教过许多学生,算是凤毛麟角了。此后,历三国两晋南北朝,打仗的日子很多,社会动乱,而廖姓从叔安至子璋的各代世系仍得以流传下来,实属不易。虽因时代久远,其中不免有错乱的地方,但其价值仍然十分珍贵。

  唐宋时期,廖姓人文蔚起,谱牒随之而兴。从唐代天宝年间廖琳碹所撰谱序来看,《虔化廖氏族谱》当是现在确知的廖姓最早的族谱。既有谱序,族谱的存在也就无容置疑,只是可惜现已失传。宋代廖姓人修谱的盛况,从欧阳修、朱熹、陆九渊、文天祥等名人所撰序、跋中得到充分反映。自明清以迄民国,可以说是举国上下,无族无谱。

家谱体例  从家谱的体例上看,大多采用前序、后跋、中正文的体例,分别阐述修谱源起、家族起源、各支谱系、族规家法、宗祠祭祀等内容。

  从编排体例上看,尽管在门目设置和内容详略上不尽一致,但就整体而言,其基本格式是一致的,即一般说来大都有谱名、谱序、凡例、谱论、恩荣录、图像、源流考、五服图、世系表、仕宦记、家传、祠堂、坟茔、族产、族规、昭穆、后跋等内容。如民国十四年廖佩珣先生监修,廖佩鎏等编纂的《惠阳廖氏家谱》,全书分上下二卷,上卷首载宗支谱,内分族姓源流、宗图及各地始祖简明图等;次载恩荣谱,内分进士、举人、贡生、仕宦、封赠、文学、国学、学校毕业、保举,及捐纳、旌节、耆寿等目。下卷首载坟茔谱,内述各代墓域;次载艺文谱,内分经、史、子、集四目;次载家传谱;末载杂录谱。清宣统元年世彩堂本(湖南衡山)《廖氏七修族谱》 18卷,卷一至四谱序、碑记、传记、寿序、墓志铭,卷五至十四齿录,余卷为宗规、墓图、祠堂记、祭田、契约、四礼、山图等。民国十六年本《嘉定廖氏宗谱》6卷,卷一序、氏族源流,卷二世系,卷三世纪表,卷四传状、碑铭,卷五撰述志,卷六宗祠志。有朱熹跋,陆九渊、廖鸿章撰文。 ”

《廖氏族谱诗》一  作者:廖鸿章

  源头深处话流长,本固根繁万代扬。敦义人伦明上下,家兴孝友乐虞唐。

  天伦莫大尊亲至,人道当归太古常。幸得名公文叙谱,笔端花彩永生香。

《廖氏族谱诗》二  作者:廖文旦

  武威世德绵千载,衍秀分支绪万重。五岭东南联一气,八闽遐迩旧同宗。

  渊源悠远传忠孝,恩义周全笃友恭。还望光前无遏佚,根深实固比乔松。

编辑本段祭祖大典  [2]世界廖氏齐聚唐河县

  首席记者郭启朝通讯员韩学广张子阳

  本报南阳讯前日上午,“古蓼国国王廖氏始祖叔安公纪念馆开工仪式暨己丑年世界廖氏祭祖大典活动”在蓼山山顶举行。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唐河是中华廖姓之根,蓼国故地被公认为世界廖姓华人的祖地,千百年来,廖氏子孙秉承世训,孜孜以求,有的旅居海外,有的在国内创业发展,但是,他们始终牢记着祖籍发源地——唐河县湖阳镇。

  据廖氏宗亲总会会长廖泽云介绍,2006年9月世界廖氏宗亲总会在广东省惠州市成立,2007年4月15日,该宗亲会在湖阳镇蓼山成功举办了“丁亥年世界廖氏宗亲祭祖大典”及“蓼王庙廖氏始祖叔安公纪念馆”奠基仪式。这次廖氏宗亲回唐河寻亲祭祖,是该宗亲总会组织的又一次大型活动,对传承血脉,汇聚廖姓力量,共筑祖地辉煌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

编辑本段门楣题辞  万石流芳:源自北宋顺昌人(今福建顺昌)廖刚,又名世芳,字用中,又字仁庵,号高峰,宋神宗(赵玥)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出生于顺昌县交溪乡,三十六岁时宋徽宗(赵佶)崇宁五年丙茂科进士,宋崇宁至大观年间(公元1102~1107年)赐进士第出身,御史中丞改宋工部尚书(掌管全国水土工程的大臣,从一品),封少师,宣和二年,岁次辛亥,盗贼入顺昌,公遣其子谕贼,贼知公素守信义,遵命散去,地方得赖安宁,甚为君主倚重,召封为吏部员外郎,请营建康(南京)亲拥六师,以杜金人窥伺,历拜御史中承,知无不言,当时蔡京秦桧专权,亦为之畏惧、任吏部尚书至士卒,至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逝世,享年七十三岁。不但是宋朝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还是一位军事家。子四皆士,皇上赐每人官禄两千石,父子五人共享万石,时人号称万石廖氏。诗云:“万石家声远,三州世泽长、瓜锦欣瓞衍,栾世庆荣昌。”

编辑本段廖姓宗祠通用联故四言通用联  三州世泽;万石家声:上联典指自晋至唐历时数百年廖氏家族之显赫。“三洲”是指廖氏先祖廖彦光的六世孙有三兄弟封为郡公,长为廖延邦,封清河郡公;次为廖延龄,封武威郡公;三为廖延春,封太原郡公。这是廖氏首次分为三郡,也就是三洲的由来。下联典故的说法有两种:一是据说汉时廖扶(即北郭先生)聚谷万石救济百姓灾荒,故而家声远播;另一说是宋时廖刚和四个儿子均年薪二千石,共万石,父子号称十贵,其居舍门额宋皇帝御封为“万石家风”、“世彩堂”。“万石”指廖刚,宋徽宗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官至工部尚书;他的四个儿子廖迟、廖过、廖遂、廖遽同朝为将帅,年俸禄都在两千石(一石为六十千克)谷以上,五人皆重信义,一门官俸累计超过一万石。

  绿荔名族;紫桂书堂:此联为廖氏宗祠“汝南堂”堂联。

  名荣万石;性慧六龄:上联典指北宋顺昌人廖刚,字用中,号高峰,少年时曾跟从杨时学习,崇宁年间进士。宣和初年官监察御史,当时蔡京专权,他奏论无所回避,后出知兴化军。南宋绍兴年间历官吏部员外郎、御史中丞,对于朝政知无不言,曾建议起用有德望的旧相,因此得罪了秦桧,改任工部尚书。著有《高峰文集》。他四个儿子廖迟、廖过、廖遂、廖遽都任将帅,做到太守一级的官,当时人称“万石廖氏”。下联典指宋代顺昌人廖衡,幼年时机敏过人,六岁能写文章。县尉下乡催租时遇见他,把他抱到县衙,他当场吟诵《雨中山茶》诗,人们大为惊奇。十三岁中乡举,后任转运判官。

  山茶咏句;性慧六龄:全联典指宋廖衡,幼警敏绝人,六岁能属文。吟雨中山茶诗,人皆大奇之。

  著归田集;称谪仙人:上联典指北宋将乐人廖正古,字明远,治平年间进士,任西安知县,有惠政,曾多次提出王安石的“青苗法”于民不便。后辞官回乡,著《归田集》。下联典指北宋初顺昌人廖执象,字逊父,七岁能写诗。道士陈抟见到他时,说:“你是谪仙人(才学优异,如谪降人世的神仙)啊,但是不能久留尘世。”他不到二十岁就进京城向朝廷进献诗文,太宗看到后也称好,后参加省试时,得急病而死。

  绿荔名族;紫桂书堂:上联典指北宋宜宾人廖有衡,字致平,熙宁年间进士,官至朝议大夫。家中有两棵荔枝,果实为绿色,味道甜美,他的好友黄庭坚称他家为“绿荔廖氏”,后来人们便用这个称呼来区别他和其他廖氏家族。下联典指北宋荆州人廖君玉,字国华,元祜年间以朝请郎知英州。他平生好学,此时在桂山建书堂,名叫“紫桂堂”,政务闲暇时就在堂中读书、吟诗。

  名荣万石;世彩名堂: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廖刚,忠正耿直,疏陈无所避,官御史中丞,不阿权贵,几欲抗秦不成,改工部尚书,所生四子,皆居高官,人称“万石廖氏”。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廖莹中,建书堂名“世彩堂”。

  汝南世泽;五经家声:上联典指廖郡望族居汝南郡。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廖谨,恬静力学,淹贯经史,人号“廖五经”。

五言通用联  武功垂汉史;威德冲神朝:此联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联。联以鹤顶格,由首句的第一个字“武”和第二句的第一个字“威”构成“武威”堂名,是指武威郡廖氏。武威廖氏由得姓始祖飂叔安,至春秋时,飂伯高 改飂为廖之后,至汉朝便有廖氏祖先因武功而记载大历史上。上联“垂汉史”的“垂”是指流传,记载的意思,即是指汉朝的历史已有记载。“飂”,是古廖字。

  万石家声远;三州世泽长:此联为廖氏宗祠“汝南堂”堂联。

  力行仁义事;奉献忠孝心:福建省南平市樟湖镇溪口村廖氏宗祠联。溪口村是南平廖氏最为集中的一个行政村,人口约五千人,廖氏宗祠就座落一村后的一小坡上。晋末永嘉之乱,中原人民为了避乱事,相携外迁,廖氏祖先就于其时入闽。今日溪口廖氏始祖廖钱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由尤溪入溪口村,从此繁衍生息,是为溪口廖氏开基始祖。宗祠南向,占地约五亩,原址现湮没于水库区内,九五年迁于现址。祠宇系仿清建筑风格,宽大敞整洁,门墙中额为清嘉庆甲子年石刻“廖氏宗祠”,昭然醒目。门前平台左侧面立有数方清代重修祠碑记,以及现今《迁祠记》碑。祠之正厅设一神龛,龛中供廖氏祖先神牌,上额“武威隆望“,”“武威”即其郡望,各地廖氏多同此,以示宗族源流长远。祠厅内的这一副对联题味隽永,是廖氏先祖对后代的谆谆教诲,其后代遵循祖训,力体身行,历代努力不辍,终使家族兴旺昌盛,蕃衍各地,其中海外尤以台湾、东南亚颁较广。在香港,廖氏为当地四大姓氏之一,其祖先多源出于延平,在台湾的安平、彰化、淡水等地,延平廖氏裔亲亦不在少数。按照旧例,溪口廖氏于每年正月初六,春秋致祭,宗祠逢每年八月秋风便邀请五十岁以上老人相聚于此,增进亲谊。有清康熙、乾隆及民国七年三修《廖氏族谱》,1995年又新修有《南剑龙溪廖氏族谱》。

六言通用联  肇候封于德庆;倡节义于南宫: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巢湖(今属安徽省)人廖永忠,征南将军,封德庆侯。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南京大理少卿廖庄,是一个生性刚烈、恬淡的人,喜面折人过。因一封奏折惹怒了明景帝,被贬至四川宁羌驿,充任驿丞。景泰八年正月,英宗复辟,史称“夺门之变”,廖庄被起复回到南京。

七言通用联  派衍天横源流远;郡封武威世泽长:此联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联。

八言以上通用联  慈孝友恭,一堂吉庆;诗书礼乐,满室荣华:此联为廖氏宗祠通用堂联。

  感念恩深,小姑呕血;伤心春尽,嫠妇悲吟:上联典指廖忠臣妻欧阳氏抚养小姑,与亲女同乳,欧阳氏殁后,小姑泣至呕血,病年余。下联典指清廖云锦为马氏妇,早寡,其《咏秋燕》诗云:“伤心春雨香泥尽,羡尔先归到故乡。”

  二水绕金盆,源长流远;三峰朝祖庙,人杰地灵:福建省宁化县地区廖氏宗祠通用联。

  世彩堂高,历代多贤承祖训,武威望重,传家有道起人文:此联为廖氏宗祠通用堂联。

  崇连祠堂,诏邑山连鲲岛峙;远寻地脉,官陂水合虎溪流:福建省诏安县官陂镇廖氏宗祠崇远堂联。此联以鹤顶格镶嵌“崇远”堂名。上联“诏邑”,指的就是福建省诏安县,“官陂”,指的就是诏安县的官陂镇,而“虎溪”,指的就是位于台湾省云林县的虎尾溪。如此一对楹联简单而清楚地说明此支廖氏族人所从而来的问题。

  甘肃武威,承前启后源流长;闽杭觉坊,继往开来子孙昌:福建省上杭县蓝溪镇觉坊村廖氏大宗祠联。上杭蓝溪镇觉坊村的廖氏大宗祠为廖氏花公始祖祠。该祠堂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分前后两殿,内有木柱,外有围墙,砖木结构,造型独特,称“蟹型”二宝地,寓意为“家庭旺,子孙昌”。此支廖氏始祖花公与冯夫人仙逝后合葬于上杭庐丰公路旁,形曰“田鸡浮塘”。1983年重修,每年春秋祭祀,前来进香拜祖裔孙,车水马龙络绎不绝。据廖氏族谱载:“花公官汀居杭,卒于官地汀州,运回觉坊安葬,路经杭之庐丰绿荫水口时,突然风雨大作,扛夫们只好把棺柩停放在路旁一块高地上,急于避雨休憩,待雨后回到停棺场,棺柩却没于地下,故而草草筑坟,放上一块小墓碑以作纪念……此坟筑起后,附近人家每晚都能听到处处蛙鸣。而逢暴雨,四周田园被淹,唯此坟始终浮于水面不没,故而传之为‘田鸡浮圹’。”

  竹杖青奇,万里河山归杖下;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隐郎中:江西省兴国县三僚村廖氏杨公祠联。廖屋村杨公祠安放的是杨救贫祖师和廖金精的塑像。三僚廖氏尊奉的开基祖和杨救贫勘舆术的传承人是廖金精。廖金精名瑀,字伯瑀,相传其曾入山学道,长居虔化县(今宁都)翠薇峰金精洞,自 号“金精山人”,故后世称其为廖金精。相传他年方十五,已经精通四书五经,乡人称其为“廖五经”。唐末兵荒马乱,科举不继。廖瑀的父亲廖三传擅长堪舆,廖瑀自幼耳濡目染,转而研究堪舆之术。杨救贫在兴国、宁都、于都一带活动时,廖瑀与杨筠松相遇于虔化,起初他不服杨救贫,年轻气盛,屡屡与杨公斗法。有一次,黄陂廖氏请杨救贫去堪定一个门楼位置。廖金精预先用罗盘定准了方位,并在地下埋了一个铜钱做标记。杨救贫来后,却不用罗盘,只是用手里的一根竹竿,随手往地下一插,却正中了铜钱中间的方孔。廖金精这下服了杨公,虔诚地拜杨公为师。廖金精原来住在宁都中山坝。为早晚追随杨公,他随师傅迁到兴国三僚村居住,后来得到杨公亲传青囊秘籍。三僚廖氏杨公祠大门的这副对联,就暗寓了这个故事。廖瑀著有《怀玉经》、《俯察本源歌》、《一盏灯》等著作传世。

  学术仿西欧,开弟子新知识;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廖氏宗祠“万源祠”联。为纪念三世祖政廖妣梁安人,廖政第七世孙旺生、九生、曹福、石崇、汝贤等五大房后裔于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岁(公元1848年)在上杭古田建廖氏宗祠“万源祠”,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前堂为议事厅,厅前正中上悬“廖氏宗祠”匾额,后堂为祭祀厅,配祀一脉宗支神位。左右横舍二落四间,还有天井、门坪等。祠宇建筑精巧,典雅堂皇,周边古木参天,壮观秀丽,龙脉腾起,堪称风水宝地。民国初年,为推行新学,该祠改设“和声学校”。祠堂大门横批石刻“北郭风清”(为纪念先祖扶公,字文起,号北郭先生,东汉时人,博学多才),两边镌刻着这副对联。此联实为办学宗旨,意谓: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本族培养新型弟子,继承弘扬优良家风。1929年红四军进驻古田后,该祠又改为“曙光小学”。1929年冬,著名的古田会议在廖氏宗祠“万源祠”召开,该祠成了古田会议会址而永载史册,誉传五洲。

  武不屈、文不惊,须立丈夫志气;威可畏、仪可象,乃为君子规模:此联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联。以鹤顶格嵌堂名。

  溯源本于西周,祖德文谟昭百代;肇冠堂兴南宋,家声世彩振千秋:清朝时有翰林院学士廖甡返乡拜祖,嘉庆皇帝封送这一副饯别送行对联作廖氏堂联。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气势磅礴,上联点出了廖氏是“周文王之后”的悠长历史;下联通过嘉庆皇帝赞誉廖刚德行,激励廖氏子孙弘扬“世彩家声”。

  祖德溯三洲,源远流长,看此日人文蔚起;宗功承万石,根深叶茂,喜今朝景远维新:此联为廖氏宗祠“汝南堂”堂联。

  源远流长,自唐朝为御史、中丞祖德宗功,当思发扬光大;溪清水秀,由博州迁豫章、南墅瓜繁椒衍,毋忘好友新朋:江西省上犹县仔阳乡源溪村廖氏宗祠联。

  尧时著姓,周代分支,念先人志砺雄师,树侯封于德庆,疏陈大本,倡忠义于公庭,骏声振播而骏业开,早负千秋才望;籍隶漓江,宦游贺水,喜此地瑞云毓秀,绍世彩之明堂,桂井飘香,荐宗功之庙食,燕翼贻谋则燕毛聚,律成万古家风:广西贺州市贺街镇廖氏宗祠正堂楹联。

广西廖氏属于哪个堂的

广西廖氏属于哪个堂的?广西廖氏分布和简况,及关于堂号的出处和使用等问题,从百度网都可查知,在此就不必重复说了。各自源出先祖不同,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