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上有十七世,那么这个家族到现在历经了多少年?
族谱上有十七世,那么这个家族到现在经历五百一十年。在古人看来一世也就是三十年,在现在的人看来可能不太理解,会认为一世会很长久,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科普一下为何一世是短短三十年。
一世三十年一世三十年出自《论衡·宣汉》:"且孔子所谓一世,三十年也。”
这句话意思就是孔子说的人的一世就是三十年,为何会这么短暂,是因为在古代一世便是一辈人。男女从出生到结合孕育子女就代表这一世,因为孕育子女之后,子女就是下一代人,下一辈的人,况且在古代古人是提倡早婚早孕,一般30年基本已经更新换代了下一代人就已经枝繁叶茂了,所以一世是一辈人,三十年很合理。佛家也曾说“一世一劫”一世也是三十年,有句话是一生一世这句美好的告白,这里一生和一世都是三十年,加起来也是有六十年,我们现在平均寿命是七十六岁但是在古代缺衣少食,医疗不发达,六十岁已经很长寿了,一生一世也代表长情的告白。
历史上族谱十七世的家族在历史上一个朝代能有五百多年历史的也不多算是罕见,在如此动荡和和平交织的长河里,一个家族可以有十七世也算是不易和了不起。在历史上一般有族谱的大多是家庭殷实的,家中有人是官吏,但是因为朝代的新旧更替,那么也会导致一些家庭的毁灭,所以十七世真的不太常见,孔子家族就是其中之一,应当是历史上最持久的家族了。
族谱上第一代并不是家族出名的先辈开始的而是从最开始乔迁到某个地方开始在那个地方成立自己的家族,这个人统称为“始迁祖”、“开基祖”或者是“发祥祖”,历史因为动荡导致很多人不断背井离乡另牵某地,所以族谱上有十七世的真的很罕见。
第一代太祖朱元璋
第二代惠帝朱允炆,乃朱元璋长孙
第三代太宗(成祖)朱棣,乃朱元璋四子(庶出),朱允炆之叔
第四代仁宗朱高炽,乃朱棣长子
第五代宣宗朱瞻基,乃朱高炽长子
第六代英宗朱祁镇,乃朱瞻基长子
第七代代宗朱祁钰,乃朱瞻基次子(庶出),朱祁镇之弟(后英宗复位,代宗被废)
第八代宪宗朱见深,乃朱祁镇长子(庶出),朱祁钰从子
第九代孝宗朱祐樘,乃朱见深三子(庶出)
第十代武宗朱厚照,乃朱祐樘长子(武宗无嗣,乃由旁支皇室选择朱厚熜入继大统)
第十一代世宗朱厚熜,乃朱见深四子兴献王朱祐杬(庶出)之嫡长子,朱祐樘从子,朱厚照从弟
第十二代穆宗朱载垕,乃朱厚熜三子(庶出)
第十三代神宗朱翊钧,乃朱载垕三子(庶出)
第十四代光宗朱常洛,乃朱翊钧长子
第十五代熹宗朱由校,乃朱常洛长子(庶出)(熹宗死后无嗣,乃诏令五弟信王朱由检入继大统)
第十六代毅宗(思宗)朱由检,乃朱常洛五子(庶出)(毅宗死后,明朝覆灭,宗室乃于南方割据)
第十七代安宗(质宗)朱由崧,乃朱翊钧三子福恭王朱常洵(庶出)嫡子,朱由校从弟,朱由检从兄(安宗被清军所俘,群臣乃先后拥立鲁王朱以海,韩王朱本铉监国,郑芝龙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
第十八代绍宗朱聿键,乃朱元璋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庶出)八世孙,唐端王朱硕熿之长孙,朱由检族叔(绍宗死后,福建群臣拥立朱聿鐭,然而一月就被清军灭亡,乃拥立桂王朱由榔)
第十九代昭宗朱由榔,乃朱翊钧七子桂端王朱常瀛(庶出)四子(昭宗死后,明朝再无皇帝,1684年康熙攻占台湾后,最后一个监国投海自尽,明朝遂彻底灭亡)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用来记载一个同宗共祖家族的历史,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很多家族的《家谱》,祖先都追溯到千余年前,甚至数千年前。换言之,很多家族的《家谱》都能白纸黑字将上千年的祖先,记载得一目了然,世系不乱。
这是一个奇迹!因为在科技水平十分低下的时代,国家(王朝)要做到这一点都很难,因为国家的历史有较充足的文献史料,科学的考古支撑,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各种资源可以充分调动,对于一个家族来说想做到这些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历史上战乱频繁,国史都难保存,更何况家史。
据湖北罗田《聚星堂陈氏宗谱》记载,他们自认是江西义门陈氏罗田分庄祖光大公的后裔,但光大公以下世系不详,存在“世数且有脱漏”现象。
也就是说,聚星堂陈氏认为他们是“光大公”的后裔,而“光大公”与他们之间已传了很多代,这段时间已无法找到资料,甚至连“传说”都没有。
家谱中早期世系错漏现象比较普遍,解决的办法往往是世系嫁接,比较常见的做法是把始迁祖与统谱世系进行连接,一般是通过变换先祖字号或新造支系来实现。
聚星堂陈氏想到解决这种“断代”问题的办法,就是“扶乩”,即通过“扶乩”,请“神仙”告诉祖先是谁。
扶乩是古代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占卜方法,又称扶箕、扶鸾、降笔、请仙等。在扶乩过程中,一般有多人参加,扮演被神明附身的被为鸾生或乩身,据说神明会附身在鸾生身上,在纸上或沙盘里写出一些字迹,以传达神明的意旨,实现人与神的沟通。
族谱上有十七世,那么这个家族到现在历经了多少年?
本文2023-11-25 04:57:2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49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