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蒲松龄故居 古树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5浏览:3收藏

淄川蒲松龄故居 古树,第1张

  蒲松龄故居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1938年遭日军焚毁,1954年人民政府修复。1958年政府专门设立了管理机构“蒲松龄故居管理委员会”,对其进行妥善保护。“文化大革命”时期,故居一度被占,但文物遗失不严重。1973年故居被重新收回,197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建蒲松龄纪念馆,对故居、柳泉、墓园进行了修葺、扩建,征用民宅,改建了著作版本、书画题咏展室,资料室,接待室,办公室,增设了南大门,使故居的管理日趋完善。现在,故居已成为一处初具规模的蒲学研究阵地和驰名中外的旅游点。�

  今日的故居,是一座恬静的院落。故居门前是几株古槐,荫翳天日。郭沫若1962年题写的“蒲松龄故居”的金字门匾,高悬于故居大门。

  穿门北折是一正两厢的庭院。其中正房3间,东西厢房各2间,为1954年修建。正房两侧的桧柏、石榴,以及厢房前面的迎春花,百日红等,均系后人所栽,院内太湖石也是故居修复后增添。故居正房为砖石、土坯结构的普通民房,木棂门窗,房内路大荒手书的“聊斋”匾额迎门高悬,匾下悬挂着蒲松龄

  74岁时江南著名画家朱湘鳞为其画的肖像,两旁是郭沫若手书的楹联,房内还陈列着他生前用过的端砚1方、在毕家教书时用过的床1张、手炉1个;还陈列着与蒲松龄有直接关系的绰然堂匾、灵璧石、三星石、蛙鸣石各1块,此外,室内摆放的桌、椅、几、架、橱和木影炉均是蒲松龄曾设馆30余年的西铺毕家旧物。�

  故居东西两厢,茅檐低小,狭窄简陋,近年又作重修。院内之东北隅,尚有一隙之地,蒲松龄撰文和与其有关系}的3块碑记置于此。蒲家庄外,还有著名的柳泉和墓园。柳泉在蒲家庄东门外的“满井沟”底。泉口青石砌就,约06米见方,旁立沈雁冰书的“柳泉碑”。柳泉本是一眼地下泉井,传说他曾在此设茶待客,搜集创作素材。�

  墓园在蒲家庄东,长40米、宽38米,内有古柏37株。蒲松龄及其父亲、长孙的墓均葬于此。1980年,蒲氏始族蒲璋之墓碑也移存墓园中。�

  此外,故居中还收藏有当代名人题咏蒲松龄及其故居的墨宝,共计200余件,其中郭沫若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对蒲松龄及其作品作了比较正确的评价。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蒲松龄性颖慧,文冠一时,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应童子试,“以县、府、道第一补博士第子员”。但自此以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的古稀之年,授例成为“岁贡生”。他一生秉性耿直,愤世疾俗,常借狐鬼故事对当时腐败现象进行谐谑,其文章诡诙块垒,自成一家。主要著作,除誉满中外的《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900多篇,词1卷100多阕,以及俚曲14种。戏三部、杂著5种。

  蒲松龄故居是一座幽静古朴的庭院。院落坐北朝南,前后四进,西有侧院。门楣上悬挂着郭沫若题写的匾额“蒲松龄故居”,院内月门花墙,错落有致,山石水池,相映成趣。北院正房三间,为蒲松龄的诞生处和其书房“聊斋”。室内陈列着他74岁时的画像,上有其亲笔题字。南院有平房两间,旧称“磊轩”,是以蒲松龄长子蒲箸的字命之。西院系新建的陈列室,蒲氏家谱、手迹和其多种著述以及英、俄、日、法等外文版本。聊斋正房后为6间展室,展出了中外蒲氏研究家的多种论著,以及当代文化名人老舍、臧克家、丰子恺、李苦禅、俞剑华、李桦、戴敦邦等书画家为故居所作的书画、题词100余幅。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泉 又名满井,在淄川区蒲家庄东侧约百米的山谷中。据载,早年井中清泉涌流,外溢为溪,大旱不涸,古称满井。最初蒲家庄也由此得名满井村,至明朝末年,蒲姓日繁,因而村始易为今名。当年井四周有翠柳百株,故后人又称之为“柳泉”。相传蒲松龄曾多次在此设茶招待过往行人,搜集创作素材。蒲松龄酷爱此地,自号“柳泉居士”。1980年,柳泉旁新建草亭、凉亭,井口围加了栏杆,井旁“柳泉”石碑为著名文学家沈雁冰所踢写。柳泉北面原有一座龙王庙,也叫满井堂,庙西庑原有《新建龙王庙碑》一块,碑文系蒲松龄所撰。现庙已无存,碑已移存蒲氏故居内。

  蒲松龄墓 位于淄川区蒲家庄东南约500米处。墓地四周系砖石砌围墙,内松柏树10株古木阴翳,郁郁葱葱。墓院系蒲氏老林,内有古墓几十个,蒲松龄墓在墓园北侧,封土高约两米,墓穴呈头向西南,足向东北之势。墓前立清雍正三年(1752年)同邑后学张元撰文的《柳泉蒲先生墓表》。1954年建立了一座四脚碑亭,1979年又在亭前建立沈雁冰撰写的《蒲松龄柳泉先生之墓》碑。

  聊斋园 位于淄川蒲家庄村东,建于1987年,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聊斋园分为艺术陈列馆、狐仙园、石隐园、聊斋宫、满井寺、观狐园六部分。艺术陈列馆共三个展室:第一、二展室陈列反映蒲松龄生活的诗词、文稿及颂扬蒲松龄的图画、诗歌、书法等艺术作品;第三展室展出了18组蒲松龄生平塑像,形象逼真。“狐仙园”内建筑错落有致,小巧美观,包括共笑亭、留仙桥、柳拉碑、奇幻门、聚仙峰、卧狐、独眼狐等景观。“石隐园”内建有远心亭、同春堂、迟月亭、九回廊、文梓树、蔓松桥、霞饴轩及各种石景等,并有假山、怪石及花草。“聊斋宫”内有《罗刹海市》、《席方平》、《画皮》、《娇娜》、《尸变》等聊斋故事艺术雕塑作品,并采用灯光、音响、**特技等现代科技表现手法,再现了蒲松龄笔下神鬼狐妖的艺术形象。“观狐园”内有各种狐狸1400余只,具有极高的观赏及经济价值。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出生于公元 1640 年,卒于 1715 年,终年 76 岁。蒲松龄一生屡试不第,贫困潦倒,后人用 8 个字便概括了他的一生:读书、教、著书、科考。蒲松龄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文人家庭,由于家道中落,请不起教书先生,便随父读书。他自幼聪慧过人,经史过目不忘。 18 岁完婚,应父母之命,娶本县文人刘国鼎的次女刘孺人为妻。 19 岁初应童子试,便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考中秀才。文章深受山东学政施愚山先生的赏识,一时名声大振。为了求取功名,实现理想, 20 岁的蒲松龄与同乡好李友梅、王鹿瞻、张历友共结“郢中诗社”,潜心治学。现在淄川的留仙湖、般阳河等地就是他们当年经常活动的地方。 25 岁时蒲家因妯娌不合,兄弟分家,蒲松龄只分得“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生活陷入困境。迫于生计,于康熙九年应同邑好友孙蕙的邀请,到江苏宝应为知县孙蕙做幕宾。那段时间蒲松龄开阔了眼界,写下了不少诗文,但也饱尝了寄人篱下之苦,加上思乡心切,第二年便辞幕还乡了。

  归来后的蒲松没有考取功名,便屡屡设帐于缙绅之家,其中约三十年的时光是在淄川大家毕际有府上为塾师,在毕家他结识了当时的一批著名文人如王士祯、高珩、朱缃等,这对于《聊斋志异》的创作和传播有极大的影响。7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他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今人搜集将其编定为《蒲松龄集》。

  蒲松龄 74 岁时妻子刘氏因病去世,他悲痛欲绝,倍感人生苦短,就这样过了两年,蒲翁也于康熙五十四年即公元1715 年正月 22 日,在故居聊斋与世长辞。蒲翁墓中出土的东西,有锡酒壶、锡酒杯、旱烟袋、念珠、宣德炉、四枚寿山石印章,还有其夫人用的铜镜、耳勺。一代文学大师走完了他坎坷的人生,但是他为后人留下的财富却是永不磨灭的 !

  蒲 松 龄 书 馆

  蒲松龄书馆坐落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西南昆仑路旁、王村镇西铺村西铺大街。原系明末户都尚书毕自严故居的一部分。先生一生的职业是教书,他在其三十二岁时,应好友毕际友[公元一六七九(康熙八年)至一七0九年(康熙四十八年)]之聘离开家乡淄川区蒲家庄,在此设馆教塾三十余载。直到康熙四十九年(一七一一年),先生在度过了近四十年的塾师生涯,七十一岁高龄时,才撤帐归里田园,连续教了三十八年的书。在漫长的三十八年中,先生凭着自己的才能,栖身于王村西铺的高墙内,寓居于毕家的松龄书院,领衔伴读在绰然堂,可以说,西铺是先生的第二故乡。

  弹指三百余载,当年先生执教著《聊斋》的书院——“ 毕尚书府”,几经蹉跎岁月的风风雨雨,历尽沧桑,到文革时期一度破败不堪、面目全非。

  春风又绿“江南”岸。从一九八五年以来,淄博市人民政府暨周村区人民政府为弘扬民族文化,保护民族遗产,加强蒲学研究,纪念一代文化伟人,相继拨款四十九万元,分两期工程对蒲松龄书馆进行了彻底修复,并作为淄博市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对外开放。

  来到蒲松龄书馆,踏上西铺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一条名曰:“松龄路”的新拓宽的长三百米,宽六米的高标准水泥路引我走向蒲松龄书馆。

  这是一座具有浓郁明清朝代风貌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2 千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765平方米。馆内共有大小建筑22间。抬眼望, 前门上横挂着一块漆黑乌亮的牌匾,上书“蒲松龄塾馆”五个姿媚酋劲、超逸入神的镏金大字、熠熠放光,夺人耳目。旁边则有社会各界损资碑记。(左图为前门)

  拾级而上,进门向里走,迎面便是古朴宏丽的绰然堂。原有牌额上题“绰然堂”三个隶书大字,落款崇祯甲戊白阳老人题(白阳老人即毕自严,该匾原件现存蒲松龄故居)。它是幢三间高大的大厅房。先生来到毕府,便选定了绰然堂设馆住教。但见青砖灰瓦,飞檐斗拱,端庄俏拔,气势壮观。北房二间,东边暗间,作先生的写作和住宿的地方,著名《聊斋志异》及大量诗词皆出于此,中外间作为学生们肄业的课堂。现有塑像来体现当时的情景。身临其境,可以看到几个毕氏子弟正伏案忙于学业。有的诵书、有的习字,还有的在沉思。先生则侧耳倾耳,神态怡然。

  绰然堂(董建生/摄)

  先生一生从教。他经常结合幼年学生的接受能力,专意编写与教学有关的通俗读物。如他在58岁时,编写了两部这样的书。一是著《小学节要》,对当时塾馆所用的道德教材删繁就简,取其中精要缩编而成。二是选编了《宋七律诗选》,对其教学所用的宋诗去粗取精,择选佳句,选择了22首作为学习宋诗用。先生教书,有别于其他人多数的塾馆教书先生。他厌恶旧式教学那种墨守成规的死记硬背,不满故弄玄虚的“师尊”,毅然与学生平等相处,诚心以待,既悉心教育引导学生刻苦攻读学业,又不压抑孩子们天真活泼的纯洁童心。正是这种实际感受,使他写下了至今脍炙人口的《绰然堂会食赋》。赋文幽默,风趣,生动描述了孩子们每当吃饭时《出两行而似雁,足乱动而成雷》的场面。

  据记载,绰然堂曾于”清光绪三十年倾圮“,今在原址重建是以纪念蒲松龄创作写书育人三十年之业绩。

  转过“绰然堂”向北,正对的是省书法家朱学达题“振衣阁”门前楹联上书:万卷书当南面窗、一帘风拂北窗凉。这是在绰然堂后修建的一幢与之对称的砖木结构双层楼阁建筑,阁上花窗雕棂,舒朗明快;阁下朱红漆柱承托重荷。整个阁的外壁饰有飞檐、禅兽、雕栏、花棂。“振衣阁”是“毕尚书府”藏书之地,有万卷诗书”,可供先生任意博览,成了先生的文库。它为先生搜挟奇闻异事、著书立说提供了不少文献资料。因此,素日里的软事传闻便很快在天才的笔下“遂以成篇”。

  振衣阁(董建生/摄)

  走进下层阁楼里,墙上挂有先生的画像。他身着岁贡生服(生前没坐官,71岁官府授贡生)。正襟端坐,室内设有古玩架、先生曾用过的双耳瓶、暖手炉、笔筒架等陈列其上,给室内增添了一份古色古香的典雅。

  万卷楼(袁鹰/摄)

  登上阁楼上层,园内别致的圆心亭、绚丽的霞绮轩、奇特的卧龙石等大小各异、二十余景历历如画,尽收眼底,教人心旷神怡,难怪多次被先生写进其作品中呢。

  这振衣阁是先生写作的地方,先生知识渊博,却屡试不第,一生怀才不遇,从而激起了他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决心以志怪的艺术,假笔于花妖狐魅、精灵怪异以超尘绝俗的笔,游刃于鬼狐世间,抒发自己内心愤郁的情感,并暴露和鞭挞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抚慰善良人受创的心灵。他在一道题为《感愤》的诗中曾这样写:“漫问风尘试壮游,天涯浪迹一孤舟……北邙芳草年年绿,碧血青怜恨不休”。道出了先生发愤著书,妙笔写尽人间不平事,“生花”绘出月下女儿情,不成书誓不罢休的志向和决心。

  先生白天舌耕育桃李,夜晚在此挥毫泼墨、洒洒点点笔耕著文章,他聚平生之力完稿并日臻完善了《聊斋志异》一书。于是灯下写道:“……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凝冰,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此外,先生还在余暇,撰写了大量的诗、词、曲、赋、文、铭、、书启、引、序、疏等。如今振衣阁里有蒲松龄伏案写书的塑像和有几面本书的书架。桌子上则摆有先生生前的若干手稿、著作等。

  见情思景,可以想见,先生每每写得倦了,就走出来在这“万卷书档南面窗,一帘风拂北窗凉”的振衣阁上调理一下文思。

  驻阁凭栏,会看到楼下有一株冠径85米的“蝴蝶松”(五针松)形态奇特,别具风韵,它那虬曲的枝丫,树冠如伞,虽不见当年色凝翠碧的繁茂风姿,但仍似超然挺拔,挥身欲跃。宛若一只振须展翅、翩翩欲舞的巨蝶,又犹如先生那“愤世疾俗”的风骨和顽强性格。全让它再现出来!给人以跃跃欲试、奋飞搏击之感而顿然精神抖擞。据传,先生下课、写作之后,常来这蝴蝶松下,观赏解闷、寄托情思。

  下的楼来,阁旁东西两侧各有一间青砖白缝的厢房。东厢房内有根据聊斋故事制作的工艺人物造型。可以看到红玉、冯相如、郎玉柱、颜如玉同登一堂,人物情态各异、栩栩如生;西厢房内,陈列着全国各地书画名家之精品、荟萃四壁。这些作品匠心独运,情溢笔端,其中一幅“诗书传世醒人志,画幅纵留天地久”,倾吐了对先生之敬仰,抒发了对《聊斋》之厚爱。

别搞笑了好吗,那关张献忠鸟事,屠川的事是清兵干得,要是张献忠真的屠了川,清兵至于要到张献忠死后10多年才成功打下四川吗

(1)清兵攻陷大西国是在他死了13年之后(1659年)。假如四川人几乎被张献忠杀光了的话,那就根本不用花如此长的时间。就算张献忠真在四川进行过大屠,那麽可以想象侥幸活下来的老百姓对他应该是恨之入骨,那麽对前来剿灭他的清军肯定早就有敞开大门,欣喜若狂地把清兵当作把自己从恶魔中解放出来的王师对待之心了。就像清兵击败李自成进入北京城时受到北京民众欢迎的那样。

有网友认为四川百姓抵抗清兵和张无关,因为他们抵抗的是异族入侵。可是好不容易才躲过张献忠的“大屠杀”的四川百姓即使不像北京城的百姓那样欢迎清兵,但也应该明白这些清军是来剿灭曾屠杀过他们的亲人、且还在屠杀他们的恶魔,是把他们从这群恶魔中解救出来的“及时雨”吧。再退一步,即使不把清兵看成“及时雨”,即使处于对夷狄的仇恨,那也应该知道他们面对的是击败了“凶恶的”张献忠,且对抵抗者格杀勿论的强大的清军,因此也很清楚假如抵抗这样的军队的话,无异于以卵击石。何况能活过张献忠的大屠杀(如果真发生过的话)的人早已没有了几个,究竟会有多少人拿起武器才能抵抗清军长达十三年的呢?

(2)四川平定后,满清统治者为了把“几乎杀尽四川人”的责任推给张献忠,就利用民间流传下来的“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的口碑,在后面加上七个“杀”字,而且声称这块“七杀碑”就在官署中,以证明其说词可信。

而国内现存两块张献忠“圣谕碑”, 少城公园陈列的碑上,没有一个“杀”字。另一块“圣谕碑”,是1934年由一位英国传教士在四川广汉发现的,后来这块碑被运到广汉公园中展示。而它的碑文正是史料中记载的张献忠“六言圣谕”:“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说的是慈悲的上天赐万物于人类,而人却没有一物可用来报答上天,所以人需要反省。满清的御用文人们,把前段留下,居然把后一句改成了七个“杀”字以宣传张献忠的“残暴”和满清的“正义”!

(3)张献忠是在1644年,即清兵入关的那一年入四川称帝建立“大西国”。而清廷派兵入四川则是在1646年。既然在四川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当然是想经营四川,可一建国就在自己的国家内部开始灭绝性的大屠杀的话,又如何经营他自己的国家?建国的意义又何在?

(4)廷所编的史料说张献忠屠杀了六万万男女,即六亿人,这一看就知道是弥天大谎。有人说那是笔误,应该是600万,即使是如此,如上所述,仍然是一个让人怀疑是否渗入了大量水分的数字。在官方的史实记录里都如此夸张,那麽清廷极力丑化张献忠的行为不难想象。而且,清廷早已稳定了全国,张献忠本人及其残部也早被消灭,即使照实记录、甚至稍有夸张,也不至于影响到清廷政权的稳固。那麽为什麽还要这样做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得四川“千里无人烟”的真正凶手就是清廷自己。因为这大屠杀的规模太大、死者太多,以至于不得不从湖广一带大批移民到四川,所以无法掩盖,所以就必须把责任推给早已死去了的人,以免其统治下的国人知道真相而影响其政权安定。

种种证据不仅完全驳斥了清史记录所谓“张献忠屠尽四川人”的说辞,而且还有力的把他们对张献忠污蔑的“记录”打回原形,成为他们自己“供述”清军屠杀四川的罪行!

有,山东淄川淄东王氏字辈谱从十五世为:“作思培永肇,维克世家长。树德宗先训,秉仁毓乃昌。承启宏远志,兴盛振’发‘强”

王氏字辈

清光绪三十年王昌荣修《王氏族谱》,京江开沙王氏字辈谱为:“三原福寿,富通善庆,贤良方正,乾坤清泰,圣学新明,纪纲宏裕,礼制遵崇。”

又1935年王集成修《王氏族谱》,清光绪十三年修,由十七世孙王鸣珂,王鸣銮作序的《王氏家谱》,菏泽王氏排字从十七世起字辈谱为:“鸣殿景兆长,广兴安世祥,清祯继万春,治守保良。”

又1992年由王绍挂主编的《王氏族谱》,萧县王氏续宗排自25世字辈谱为:“玉贤少安秀、寅春恒文尚。浩熙乐裕华,廷吉荣谦良。静思若金冠,鸿启炳兆翔。逸善跃英俊,惠泽仁运长。”

山东新城王氏(王士祯系)世字辈谱为:之象与士启,兆祖宸允维,茂树毓锡履,克绍嘉宏文,振兴在继述,念德永承先,盛叶传百代,方宗奕昭祥,秉焕泽兰蕙,庆新衍荣长。

山东淄川昆仑王氏字辈谱从十三世为:“存宜慎斯文,勤乃庆方长,元善承先志,家传念祖贻,忠孝育新维,学科泽世春”。

山东淄川淄东王氏字辈谱从十五世为:“作思培永肇,维克世家长。树德宗先训,秉仁毓乃昌。承启宏远志,兴盛振发强”。

东明县粪堆王一支字辈从十七世纪起为:“鸣殿景兆长,广兴安世祥,清祯继万春,治守保良”。

莘县古云王堤口王氏一支字辈谱为:“孟官廷纪守,永世振家声,武功衍泽广,文德陪思龙。”

曹县一支字辈谱从18世起为:”学建先文东,自广绍应廷,梦兰昭敏秀,树德继世荣,兴联传景宪,邦正维凤鸣”。

曹县另一支字辈谱为:彩禄寿教邦,朝肃基如士,五作文三兰,家国永景乐.再排为”明哲善保世,清福思村荣,民中联修起,聚会燕纯英.”又排:”今重常明德,仁绍世和传.”

《王氏族谱》载:始祖讳福林,明洪武时自盐山迁居淄川大昆仑。

  清光绪三十年王昌荣修《王氏族谱》,京江开沙王氏字辈谱为:“三原福寿,富通善庆,贤良方正,乾坤清泰,圣学新明,纪纲宏裕,礼制遵崇。”

  又1935年王集成修《王氏族谱》,清光绪十三年修,由十七世孙王鸣珂,王鸣銮作序的《王氏家谱》,菏泽王氏排字从十七世起字辈谱为:“鸣殿景兆长,广兴安世祥,清祯继万春,治守保良。”

  又1992年由王绍挂主编的《王氏族谱》,萧县王氏续宗排自25世字辈谱为:“玉贤少安秀、寅春恒文尚。浩熙乐裕华,廷吉荣谦良。静思若金冠,鸿启炳兆翔。逸善跃英俊,惠泽仁运长。”

  山东新城王氏(王士祯系)世字辈谱为:之象与士启,兆祖宸允维,茂树毓锡履,克绍嘉宏文,振兴在继述,念德永承先,盛叶传百代,方宗奕昭祥,秉焕泽兰蕙,庆新衍荣长。

  山东淄川昆仑王氏字辈谱从十三世为:“存宜慎斯文,勤乃庆方长,元善承先志,家传念祖贻,忠孝育新维,学科泽世春”。

  山东淄川淄东王氏字辈谱从十五世为:“作思培永肇,维克世家长。树德宗先训,秉仁毓乃昌。承启宏远志,兴盛振发强”。

  东明县粪堆王一支字辈从十七世纪起为:“鸣殿景兆长,广兴安世祥,清祯继万春,治守保良”。

  莘县古云王堤口王氏一支字辈谱为:“孟官廷纪守,永世振家声,武功衍泽广,文德陪思龙。”

  曹县一支字辈谱从18世起为:”学建先文东,自广绍应廷,梦兰昭敏秀,树德继世荣,兴联传景宪,邦正维凤鸣”。

  曹县另一支字辈谱为:彩禄寿教邦,朝肃基如士,五作文三兰,家国永景乐.再排为”明哲善保世,清福思村荣,民中联修起,聚会燕纯英.”又排:”今重常明德,仁绍世和传.”

  俺是淄川昆仑王 "方"字辈 不知道论坛里有没有同宗的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 人,引起许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明明是施耐庵一个人吗,怎么变成了施耐庵、罗贯中两个人?

说来话长。

在清代和在民国年间,《水浒传》最流行的版本是贯华堂刊本,即金圣叹评本(七十回本),它所题署的作者为施耐庵。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文化大革命”之前,《水浒传》最流行的版本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整理本,它所题署的作者仍然是施耐庵。同时,在许多文学史著作的论述中,也把《水浒传》的著作权归之于施耐庵一人。因此,长期以来,“《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这个看法已经给人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其实,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存在着多种说法,“施耐庵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撇开那些荒诞不经的说法(例如,《水浒传》藜光堂刊本题“姚宗镇国藩父编”)不算,明、清两代,在《水浒传》版本上,在文人们的笔记和书目的记载中,主要的说法有如下三种:(一)罗贯中撰 见于郎瑛《七修类稿》、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王圻《续文献通考》、《稗史汇编》、许自昌《樗斋漫录》、阮葵生《茶余客话》等书的记载,以及钱曾《也是国书目》的著录。

(二)施耐庵、罗贯中合撰 见于高儒《百川书志》的著录,《水浒传》“嘉靖本”(北京图书馆藏八回残本)、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本的题署,以及容与堂刊本的李卓吾序、映雪草堂刊本的五湖老人序、芥子园刊本大涤余人序的叙述。

(三)施耐庵撰 见于《水浒传》雄飞馆刊本、贯华堂刊本为题号,以及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徐树丕《识小录》、周晖《金陵琐事》、钱希言《戏瑕》、刘仕义《玩易轩新知录》、曹玉珂《过梁山记》、王士祯《居易录》、金埴《巾箱说》、梁玉绳《瞥记》、焦循《剧说》、李超琼《柜轩笔记》等书的记载。

哪一种说法最可靠或比较可靠呢?

先从文人的记载看。

第一种说法,首见于郎瑛(1487-1566)的《七修类稿》。而郎瑛乃明代嘉靖时人。第二种说法,首见于高儒的《百川书志》。高儒的生卒年不详,但《百川书志》卷首有高儒嘉靖十九年(1540)自序,可知他的和郎瑛同时,也是嘉靖时人。第三种说法,首见于胡应麟(1551-1602)的《少室山房笔丛》。而胡应麟乃万历时人。因此,从它们分别出现的时间上比较而言,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无疑要早于第三种说法。

再从《水浒传》版本的题署看。

第一种说法不见于现存的任何版本的题署,以第二种说法为题署的版本大多出现于明代的嘉靖、万历年间,第三种说法的两种版本则出现于明末的崇祯年间;因此,从时间上说,也同样是第三种说法要晚于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

这样说,是不是意味着第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比较可靠,第三种说法最不可靠呢? 这倒不一定。

以第一种说法而论,它恐怕是最不可靠的。我们知道,罗贯中是《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争议。而《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两部小说,在语言形式上完全不用。前者用的是浅近的文言。后者却出之以通俗的白话。说它们出于同一作者的笔下,实在很难获得人们的首肯。

第二种说法和第三种说法虽然有出现早和出现晚的差别,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点:以施耐庵为作者或作者之一,它们实际上是相互支持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它们都是比较可靠的。

第二种说法,以施耐庵、罗贯中为共同的作者,有一定的道理。但缺憾在于,它没有交代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合作关系:二人之中,谁为主,谁为次?依照常理来判断,不可能恰好是50%对50%,没有那么的凑巧。

在清代,也有人(例如,《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的作者徐渭仁)坐实了施、罗二人的分工,把前七十回给予施耐庵,把后五十回给予罗贯中。这仅仅是一种凭空的猜测,而且出现的时间太晚:只有在《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流行之后,它才可能在人们的头脑中萌生。

要比较准确地理解他们的合作关系,目前唯一的途径便是考察明代有关《水浒传》作者的题署 高儒《百川书志》:“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本”、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本:“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

所谓“的本”,是宋、元、明时代的常用语。即“真本”。“集撰”含有“撰写”之意。这表明,施耐庵是作者,是执笔人。所谓“纂修”,可解释为“‘编辑”,和“编次”是同样的意思。这等于说,罗贯中是编者,或整理者、加工者。

因此,第一,施耐庵的著作权应该得到毫不含糊的确认;第二,罗贯中参预了创作的过程,他是施耐庵的合作者,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

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从狭义上说,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从广义上说,《水浒传》是施耐庵、罗贯中二人合作的产品。

总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罗二人,是有根据的,并没有什么错处可以指摘。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 人,引起许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明明是施耐庵一个人吗,怎么变成了施耐庵、罗贯中两个人?

说来话长。

在清代和在民国年间,《水浒传》最流行的版本是贯华堂刊本,即金圣叹评本(七十回本),它所题署的作者为施耐庵。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文化大革命”之前,《水浒传》最流行的版本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整理本,它所题署的作者仍然是施耐庵。同时,在许多文学史著作的论述中,也把《水浒传》的著作权归之于施耐庵一人。因此,长期以来,“《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这个看法已经给人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其实,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存在着多种说法,“施耐庵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撇开那些荒诞不经的说法(例如,《水浒传》藜光堂刊本题“姚宗镇国藩父编”)不算,明、清两代,在《水浒传》版本上,在文人们的笔记和书目的记载中,主要的说法有如下三种:(一)罗贯中撰 见于郎瑛《七修类稿》、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王圻《续文献通考》、《稗史汇编》、许自昌《樗斋漫录》、阮葵生《茶余客话》等书的记载,以及钱曾《也是国书目》的著录。

(二)施耐庵、罗贯中合撰 见于高儒《百川书志》的著录,《水浒传》“嘉靖本”(北京图书馆藏八回残本)、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本的题署,以及容与堂刊本的李卓吾序、映雪草堂刊本的五湖老人序、芥子园刊本大涤余人序的叙述。

(三)施耐庵撰 见于《水浒传》雄飞馆刊本、贯华堂刊本为题号,以及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徐树丕《识小录》、周晖《金陵琐事》、钱希言《戏瑕》、刘仕义《玩易轩新知录》、曹玉珂《过梁山记》、王士祯《居易录》、金埴《巾箱说》、梁玉绳《瞥记》、焦循《剧说》、李超琼《柜轩笔记》等书的记载。

哪一种说法最可靠或比较可靠呢?

先从文人的记载看。

第一种说法,首见于郎瑛(1487-1566)的《七修类稿》。而郎瑛乃明代嘉靖时人。第二种说法,首见于高儒的《百川书志》。高儒的生卒年不详,但《百川书志》卷首有高儒嘉靖十九年(1540)自序,可知他的和郎瑛同时,也是嘉靖时人。第三种说法,首见于胡应麟(1551-1602)的《少室山房笔丛》。而胡应麟乃万历时人。因此,从它们分别出现的时间上比较而言,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无疑要早于第三种说法。

再从《水浒传》版本的题署看。

第一种说法不见于现存的任何版本的题署,以第二种说法为题署的版本大多出现于明代的嘉靖、万历年间,第三种说法的两种版本则出现于明末的崇祯年间;因此,从时间上说,也同样是第三种说法要晚于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

这样说,是不是意味着第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比较可靠,第三种说法最不可靠呢? 这倒不一定。

以第一种说法而论,它恐怕是最不可靠的。我们知道,罗贯中是《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争议。而《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两部小说,在语言形式上完全不用。前者用的是浅近的文言。后者却出之以通俗的白话。说它们出于同一作者的笔下,实在很难获得人们的首肯。

第二种说法和第三种说法虽然有出现早和出现晚的差别,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点:以施耐庵为作者或作者之一,它们实际上是相互支持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它们都是比较可靠的。

第二种说法,以施耐庵、罗贯中为共同的作者,有一定的道理。但缺憾在于,它没有交代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合作关系:二人之中,谁为主,谁为次?依照常理来判断,不可能恰好是50%对50%,没有那么的凑巧。

在清代,也有人(例如,《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的作者徐渭仁)坐实了施、罗二人的分工,把前七十回给予施耐庵,把后五十回给予罗贯中。这仅仅是一种凭空的猜测,而且出现的时间太晚:只有在《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流行之后,它才可能在人们的头脑中萌生。

要比较准确地理解他们的合作关系,目前唯一的途径便是考察明代有关《水浒传》作者的题署 高儒《百川书志》:“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本”、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本:“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

所谓“的本”,是宋、元、明时代的常用语。即“真本”。“集撰”含有“撰写”之意。这表明,施耐庵是作者,是执笔人。所谓“纂修”,可解释为“‘编辑”,和“编次”是同样的意思。这等于说,罗贯中是编者,或整理者、加工者。

因此,第一,施耐庵的著作权应该得到毫不含糊的确认;第二,罗贯中参预了创作的过程,他是施耐庵的合作者,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

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从狭义上说,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从广义上说,《水浒传》是施耐庵、罗贯中二人合作的产品。

总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罗二人,是有根据的,并没有什么错处可以指摘。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 人,引起许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明明是施耐庵一个人吗,怎么变成了施耐庵、罗贯中两个人?

说来话长。

在清代和在民国年间,《水浒传》最流行的版本是贯华堂刊本,即金圣叹评本(七十回本),它所题署的作者为施耐庵。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文化大革命”之前,《水浒传》最流行的版本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整理本,它所题署的作者仍然是施耐庵。同时,在许多文学史著作的论述中,也把《水浒传》的著作权归之于施耐庵一人。因此,长期以来,“《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这个看法已经给人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其实,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存在着多种说法,“施耐庵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撇开那些荒诞不经的说法(例如,《水浒传》藜光堂刊本题“姚宗镇国藩父编”)不算,明、清两代,在《水浒传》版本上,在文人们的笔记和书目的记载中,主要的说法有如下三种:(一)罗贯中撰 见于郎瑛《七修类稿》、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王圻《续文献通考》、《稗史汇编》、许自昌《樗斋漫录》、阮葵生《茶余客话》等书的记载,以及钱曾《也是国书目》的著录。

(二)施耐庵、罗贯中合撰 见于高儒《百川书志》的著录,《水浒传》“嘉靖本”(北京图书馆藏八回残本)、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本的题署,以及容与堂刊本的李卓吾序、映雪草堂刊本的五湖老人序、芥子园刊本大涤余人序的叙述。

(三)施耐庵撰 见于《水浒传》雄飞馆刊本、贯华堂刊本为题号,以及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徐树丕《识小录》、周晖《金陵琐事》、钱希言《戏瑕》、刘仕义《玩易轩新知录》、曹玉珂《过梁山记》、王士祯《居易录》、金埴《巾箱说》、梁玉绳《瞥记》、焦循《剧说》、李超琼《柜轩笔记》等书的记载。

哪一种说法最可靠或比较可靠呢?

先从文人的记载看。

第一种说法,首见于郎瑛(1487-1566)的《七修类稿》。而郎瑛乃明代嘉靖时人。第二种说法,首见于高儒的《百川书志》。高儒的生卒年不详,但《百川书志》卷首有高儒嘉靖十九年(1540)自序,可知他的和郎瑛同时,也是嘉靖时人。第三种说法,首见于胡应麟(1551-1602)的《少室山房笔丛》。而胡应麟乃万历时人。因此,从它们分别出现的时间上比较而言,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无疑要早于第三种说法。

再从《水浒传》版本的题署看。

第一种说法不见于现存的任何版本的题署,以第二种说法为题署的版本大多出现于明代的嘉靖、万历年间,第三种说法的两种版本则出现于明末的崇祯年间;因此,从时间上说,也同样是第三种说法要晚于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

这样说,是不是意味着第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比较可靠,第三种说法最不可靠呢? 这倒不一定。

以第一种说法而论,它恐怕是最不可靠的。我们知道,罗贯中是《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争议。而《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两部小说,在语言形式上完全不用。前者用的是浅近的文言。后者却出之以通俗的白话。说它们出于同一作者的笔下,实在很难获得人们的首肯。

第二种说法和第三种说法虽然有出现早和出现晚的差别,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点:以施耐庵为作者或作者之一,它们实际上是相互支持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它们都是比较可靠的。

第二种说法,以施耐庵、罗贯中为共同的作者,有一定的道理。但缺憾在于,它没有交代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合作关系:二人之中,谁为主,谁为次?依照常理来判断,不可能恰好是50%对50%,没有那么的凑巧。

在清代,也有人(例如,《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的作者徐渭仁)坐实了施、罗二人的分工,把前七十回给予施耐庵,把后五十回给予罗贯中。这仅仅是一种凭空的猜测,而且出现的时间太晚:只有在《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流行之后,它才可能在人们的头脑中萌生。

要比较准确地理解他们的合作关系,目前唯一的途径便是考察明代有关《水浒传》作者的题署 高儒《百川书志》:“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本”、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本:“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

所谓“的本”,是宋、元、明时代的常用语。即“真本”。“集撰”含有“撰写”之意。这表明,施耐庵是作者,是执笔人。所谓“纂修”,可解释为“‘编辑”,和“编次”是同样的意思。这等于说,罗贯中是编者,或整理者、加工者。

因此,第一,施耐庵的著作权应该得到毫不含糊的确认;第二,罗贯中参预了创作的过程,他是施耐庵的合作者,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

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从狭义上说,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从广义上说,《水浒传》是施耐庵、罗贯中二人合作的产品。

总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罗二人,是有根据的,并没有什么错处可以指摘。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 人,引起许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明明是施耐庵一个人吗,怎么变成了施耐庵、罗贯中两个人?

说来话长。

在清代和在民国年间,《水浒传》最流行的版本是贯华堂刊本,即金圣叹评本(七十回本),它所题署的作者为施耐庵。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文化大革命”之前,《水浒传》最流行的版本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整理本,它所题署的作者仍然是施耐庵。同时,在许多文学史著作的论述中,也把《水浒传》的著作权归之于施耐庵一人。因此,长期以来,“《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这个看法已经给人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其实,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存在着多种说法,“施耐庵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撇开那些荒诞不经的说法(例如,《水浒传》藜光堂刊本题“姚宗镇国藩父编”)不算,明、清两代,在《水浒传》版本上,在文人们的笔记和书目的记载中,主要的说法有如下三种:(一)罗贯中撰 见于郎瑛《七修类稿》、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王圻《续文献通考》、《稗史汇编》、许自昌《樗斋漫录》、阮葵生《茶余客话》等书的记载,以及钱曾《也是国书目》的著录。

(二)施耐庵、罗贯中合撰 见于高儒《百川书志》的著录,《水浒传》“嘉靖本”(北京图书馆藏八回残本)、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本的题署,以及容与堂刊本的李卓吾序、映雪草堂刊本的五湖老人序、芥子园刊本大涤余人序的叙述。

(三)施耐庵撰 见于《水浒传》雄飞馆刊本、贯华堂刊本为题号,以及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徐树丕《识小录》、周晖《金陵琐事》、钱希言《戏瑕》、刘仕义《玩易轩新知录》、曹玉珂《过梁山记》、王士祯《居易录》、金埴《巾箱说》、梁玉绳《瞥记》、焦循《剧说》、李超琼《柜轩笔记》等书的记载。

哪一种说法最可靠或比较可靠呢?

先从文人的记载看。

第一种说法,首见于郎瑛(1487-1566)的《七修类稿》。而郎瑛乃明代嘉靖时人。第二种说法,首见于高儒的《百川书志》。高儒的生卒年不详,但《百川书志》卷首有高儒嘉靖十九年(1540)自序,可知他的和郎瑛同时,也是嘉靖时人。第三种说法,首见于胡应麟(1551-1602)的《少室山房笔丛》。而胡应麟乃万历时人。因此,从它们分别出现的时间上比较而言,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无疑要早于第三种说法。

再从《水浒传》版本的题署看。

第一种说法不见于现存的任何版本的题署,以第二种说法为题署的版本大多出现于明代的嘉靖、万历年间,第三种说法的两种版本则出现于明末的崇祯年间;因此,从时间上说,也同样是第三种说法要晚于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

这样说,是不是意味着第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比较可靠,第三种说法最不可靠呢? 这倒不一定。

以第一种说法而论,它恐怕是最不可靠的。我们知道,罗贯中是《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争议。而《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两部小说,在语言形式上完全不用。前者用的是浅近的文言。后者却出之以通俗的白话。说它们出于同一作者的笔下,实在很难获得人们的首肯。

第二种说法和第三种说法虽然有出现早和出现晚的差别,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点:以施耐庵为作者或作者之一,它们实际上是相互支持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它们都是比较可靠的。

第二种说法,以施耐庵、罗贯中为共同的作者,有一定的道理。但缺憾在于,它没有交代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合作关系:二人之中,谁为主,谁为次?依照常理来判断,不可能恰好是50%对50%,没有那么的凑巧。

在清代,也有人(例如,《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的作者徐渭仁)坐实了施、罗二人的分工,把前七十回给予施耐庵,把后五十回给予罗贯中。这仅仅是一种凭空的猜测,而且出现的时间太晚:只有在《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流行之后,它才可能在人们的头脑中萌生。

要比较准确地理解他们的合作关系,目前唯一的途径便是考察明代有关《水浒传》作者的题署 高儒《百川书志》:“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本”、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本:“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

所谓“的本”,是宋、元、明时代的常用语。即“真本”。“集撰”含有“撰写”之意。这表明,施耐庵是作者,是执笔人。所谓“纂修”,可解释为“‘编辑”,和“编次”是同样的意思。这等于说,罗贯中是编者,或整理者、加工者。

因此,第一,施耐庵的著作权应该得到毫不含糊的确认;第二,罗贯中参预了创作的过程,他是施耐庵的合作者,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

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从狭义上说,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从广义上说,《水浒传》是施耐庵、罗贯中二人合作的产品。

总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罗二人,是有根据的,并没有什么错处可以指摘。

  王氏字辈

  清光绪三十年王昌荣修《王氏族谱》,京江开沙王氏字辈谱为:“三原福寿,富通善庆,贤良方正,乾坤清泰,圣学新明,纪纲宏裕,礼制遵崇。”

  又1935年王集成修《王氏族谱》,清光绪十三年修,由十七世孙王鸣珂,王鸣銮作序的《王氏家谱》,菏泽王氏排字从十七世起字辈谱为:“鸣殿景兆长,广兴安世祥,清祯继万春,治守保良。”

  又1992年由王绍挂主编的《王氏族谱》,萧县王氏续宗排自25世字辈谱为:“玉贤少安秀、寅春恒文尚。浩熙乐裕华,廷吉荣谦良。静思若金冠,鸿启炳兆翔。逸善跃英俊,惠泽仁运长。”

  山东新城王氏(王士祯系)世字辈谱为:之象与士启,兆祖宸允维,茂树毓锡履,克绍嘉宏文,振兴在继述,念德永承先,盛叶传百代,方宗奕昭祥,秉焕泽兰蕙,庆新衍荣长。

  山东淄川昆仑王氏字辈谱从十三世为:“存宜慎斯文,勤乃庆方长,元善承先志,家传念祖贻,忠孝育新维,学科泽世春”。

  山东淄川淄东王氏字辈谱从十五世为:“作思培永肇,维克世家长。树德宗先训,秉仁毓乃昌。承启宏远志,兴盛振发强”。

  东明县粪堆王一支字辈从十七世纪起为:“鸣殿景兆长,广兴安世祥,清祯继万春,治守保良”。

  莘县古云王堤口王氏一支字辈谱为:“孟官廷纪守,永世振家声,武功衍泽广,文德陪思龙。”

  曹县一支字辈谱从18世起为:”学建先文东,自广绍应廷,梦兰昭敏秀,树德继世荣,兴联传景宪,邦正维凤鸣”。

  曹县另一支字辈谱为:彩禄寿教邦,朝肃基如士,五作文三兰,家国永景乐.再排为”明哲善保世,清福思村荣,民中联修起,聚会燕纯英.”又排:”今重常明德,仁绍世和传.”

  俺是淄川昆仑王 "方"字辈 不知道论坛里有没有同宗的

  《王氏族谱》载:始祖讳福林,明洪武时自盐山迁居淄川大昆仑。

  上面是本人从贴吧弄过来的。

  本人认为,现在起什么名字,按辈分不辈分都不重要了。

  自己想起什么名字就什么名字,要是让字辈限制,也不大好,重名重姓的很多。

  以后办理有关证件时都不方便。

淄川蒲松龄故居 古树

  蒲松龄故居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1938年遭日军焚毁,1954年人民政府修复。1958年政府专门设立了管理机构“蒲松龄故居管理委...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