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积极建祠堂修家谱,对于这个现象怎么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5浏览:2收藏

现在农村积极建祠堂修家谱,对于这个现象怎么看?,第1张

农村大肆兴建祠堂,修族谱,这是一件好事情,中国人的根在哪里,就在族谱,中国人的寄托在哪里,就在祠堂。我们应该鼓励修建祠堂。修建族谱,举办族人大会。但是我们也反对那一种浮夸的,超级浪费的奢侈型的族人聚会。我们经常说没有家教,一个家族的家族文化传承对后代是有很大的教育意义的。一个中国人,你可以是无神论者,有神论者,但是你必须敬养祖先,这种思维是在中国人的血液里。因为那是你的祖先,你的来源,人不可忘本。常怀祖先创下基业之艰辛,常勉后代子孙砥砺前行。

我们只有知道了我们的根在哪,从哪来!才能明白我们当代人的使命,传承族人优良传统!文献一般就会共同放在某处,久而久之,这个地方就成了祠堂,一般是供奉着自家的先祖以及能够证明的文献物品之类的。修建祠堂有利于饮水思源,警示当代,教育子孙。但有助于种族主义的形成,且占用土地,浪费资源。我本人不提倡这样做。人是生有时,死有地,尤其是男丁全部进入祠堂家谱,并清楚的写好生辰年月及属象,论枝论行论辈及名次地位,达到记录长久,追源有根有据。

华夏5000年历史都是孝顺为先。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纪念先祖的仪式。古人曰。吃水不忘挖井人。离乡不忘他方土。乡贤祠是祭祀地方上的贤德之人的。一般都通过乡里评选得到大家认可的人才能入祠。但实际上,能进乡贤祠的多数都是官员或其长辈。为了感谢他们给我们后辈儿孙留下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为了感谢父母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感谢父母抚养我们长大成人!这也体现了中国人以忠孝为本的思想品德!

修建祠堂既是人们对先人的缅怀,对家风传承的物质存在,是引导教育后人正徳正行的载体。当然也是一个家族的维系,是中国根文化祭祖,同时是一个姓氏联络感情的好地方,更重要的是办学堂教学的传承。对地方民俗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集中体现了中国的家天下的文化传统,更加符合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处世观。通过修建祠堂这这一做法,能够更加低成本的对社会进行约束和管理,避免一些内部矛盾。原本,祠堂是修给死人用的。但是据史料记载,有人就喜欢给他修祠堂,对,活着的时候修。而这人,位列《明史》奸臣列传。大家都知道他是谁的。

查家谱其实是有很多办法的,可以参考以下几种办法来查询自己的家谱。

可以选择去宗族的祠堂查看相关信息

任何一个姓氏在每个不同的地方都会有自己的宗祠,这些宗祠都有着一些相通的地方,这些相通的点就连成了一条线,线的延伸也就展现了这个姓氏乃至家族的起源和发展。所以在不知道自己家谱的情况下,可以去宗祠看一下有没有自己祖辈的名字。

在很多家族的宗祠当中,都会记载这些家族的姓氏和起源,一些祖先的名字或者对宗祠有过贡献的名字都会刻制在宗祠的墙壁之上。这些镌刻的文字,就是寻找家谱的线索,这些线索能直接把家谱串联起来,形成整体。一旦在宗祠中找到了熟悉的祖辈的名字,那么就可以发现各种有用的讯息了。

查看家谱无疑是为了了解家族中的起源和发展,还有就是看家族中的一些后辈分支是否繁盛了。当然了查到了家谱,也能发现一些平时没注意到的血脉相连的亲人。

查家谱也可以通过查族谱来衍生

在同一片地区的姓氏,他们的起源大多都有相同的地方。比如我姑爹姓胡,我老公也姓胡,他们一个老家在乡下,一个老家在县城,明明是生活在不同的区域,但他们的族谱中却有着共同的先人。换句话说,我老公和我姑爹还算是远房的族亲呢!所以说想要知道自己的家谱,也可以通过自己姓氏的族谱来进行分析和搜集相关的讯息。

族谱的记载往往比宗祠上名字的记载更具体和广泛。所以通过族谱,也是可以有效查询到每个人的家谱,包括每个人所属家族中的旁支、分支、远亲、近亲都是可以系统的在族谱中查询到的。

找到家谱也可以询问长辈追根溯源

有些人因为环境和时代的原因背井离乡,来到了外地求生,久而久之在他乡打拼的他们把他乡变成了故乡,这时候想要找到家谱就不那么容易了。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时间和物力,才可能去找到自己真正的家谱。

比如我爷爷,我爷爷在很年轻的时候因为家里发大水,流离失所来到了江西。但其实他是安徽人,如果我爷爷想找到家谱,首先就需要找到家乡的族亲,通过族亲的关系再去咨询家乡里的长辈,找到自己曾经所在的一脉,然后再去查询自己的家谱。只有这样做了以后,才能把自己的子孙后代都写进家乡的族谱当中。

所以一般来说,在完全没有任何记载的情况下,想找到家谱必须进行信息采集。采集的办法只能是通过家里的长辈和老人,然后再找到自己的老家,向宗族里的一些德高望重的长辈进行咨询,这样才能够进入原有的宗祠或者拿到相关的族谱,那么家谱也就可以基于此,进行记录了。

其实只要有心去寻找家谱,想找到有用的线索和记录还是比较容易的。毕竟族谱和宗祠代表的是一个姓氏和家族的兴盛,大部分地区都保留着这文化传承的建筑。

自古以来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现在生活条件也要比以前好上很多,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去外面打工,然后普遍在外面买房落户,使得村里的人越来越少了。照这样发展下去,不出三代人,以前的同乡情分估计就一点点的淡化了,所以为了留住祖上的亲情,修建祠堂和族谱,无疑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

而且修完祠堂之后,那些在外打拼的人,也有了一股回家祭祖的执念。这样一来同乡的亲情也就能维持下去了,至于修族谱这件事,其实就是为了让小辈们知道,自己跟谁是同根同源,在外面打拼的时候好有个照应,毕竟是同一个本家出来的,而且修完族谱之后,作为主家也会感觉自己脸上有光,虽然只是一个名分而已。

吃早点相遇的表兄弟

邻居小刘去深圳打工的时候,刚开始在那边也是人生地不熟的,要说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回头还没有工作。小刘在那边给人当过伙计,自己后来有点闲钱了,就开了一个早点铺,在某一天无意中听到,一个客人的口音与自己相似,于是在俩人闲扯的过程中,提到了各自的族谱,没想到一聊还是本家,再往深里一叙还是表兄弟。

回家一看表嫂是上司

朋友跟我说了一个有趣的事,有一年他们老家也开始修建祠堂,然后老人们聚一起修族谱。在某一次过年回家祭祖的过程中,朋友发现老家有个人,特别像自己的顶头上司,结果在家里老人的介绍下才得知,这其实就是自己的上司,但是人家还有另一层身份,那就是自己的表嫂,由于以前没有祠堂和族谱,所以很忙的夫妻俩也没时间回老家看看。

其实修建族谱和祠堂也是一件好事,但是也要量力而行,不要成为老百姓的负担。

华孝子祠位于惠山东麓观泉街巷口,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无锡华氏的祖祠,现内部已修缮开放。

华孝子祠祀主华宝(?-481),东晋无锡人。家住惠山之麓,南齐建元三年(481年),高帝萧道成赐予“孝子”额。其事迹见《南齐书.华宝传》。华宝晚年过继弟弟华宽的幼子为嗣。北宋时,华氏后裔徙居河南开封,靖康之变后回归无锡,此后逐渐成名门望族,代有人出。例如:元至正二年(1342)元顺帝旌表门闾的节妇华陈氏之子华幼武,工诗,所著《黄杨集》,其写本在明弘治间,苏州祝枝山、文徵明、唐伯虎、都穆等均作题跋。又如:明嘉靖间侍读学士华察、明末忠臣华允诚,清中晚期著名音乐家华秋苹,清季著名数学家华蘅芳、华世芳兄弟,民国时民族工商业家华绎之、民族音乐家华彦钧(瞎子阿炳)等。

华宝祠之设,始于南齐建元三年“邑人即所居立祠祀焉”,即将华宝的故居改作祭祀他的祠堂。该祠在唐宋时曾三次重建。该祠址后改为祭祀湛挺、李绅、陆羽的“三贤祠”,元进士高明《华孝子故址记》述此甚详。因该缘故,元至治年间(1321-1323),华奇五“始于二泉之东偏,建祠以祀孝祖”,赵孟頫题匾。明清时,迁建的华祠规模屡有扩大,然祠址相对稳定在二泉庭院东偏,即今址。华孝子祠是始建最早,现存建筑最早的惠山祠堂。其大体经过为:

明景泰六年(1455),华氏子孙修复元代迁建的华孝子祠。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八月二十五日,华守正倡建的“孝祖享堂”竣工,有华宝木主,按唐例塑华宝童髻长须铜像;同年,开凿承泽池并架溯源桥,并建门头、碑亭(四面坊故址)。弘治癸亥年(1503),华守吉“议大新祠宇”,承诺捐田500亩作为祠产。第二年,因华守吉已殁于任所,由其子实现该遗愿,完成大修及捐祭田事宜;并建成志楼,贮放祭器,后又在承泽池与门头之间建永锡堂。嘉靖四十二年(1563),华守吉曾孙华察对该祠宇作过修葺。清乾隆十二年(1747),重建“竹叶玛瑙盘陀石”门头。第二年(1748),又于碑亭故址建四面坊。建国后,华祠于1957年列为市级文保单位,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在修缮中)

华家祠堂即本文第一章所述宗祠,现当地华氏子孙正在积极修缮重建中,希望华氏子孙鼎立协助,让华氏宗祠重现辉煌!有意协助者可通过百度消息联系本人。

(1)华氏建祠理事会章程

第一条本理事会为民间组织,隶属华氏宗亲联谊会。职责为重建华氏宗祠服务。宗祠地址为安徽潜山后冲华氏宗祠原址。

第二条本理事会拥护党和政府领导,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派主义,加强宗亲联谊,传承祖先美德,弘扬民族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宗旨。

第三条根据地域谱系等原则协商产生理事会,在理事会的基础上选顾问组常务理事组理事成员组,负责日常工作。

第四条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不定期召开会议,会议由会长或副会长主持召开。

第五条顾问组是理事会的领导机构,统揽全局,指导监督常务组工作。确保检祠工作正常运转。

第六条修建祠堂资金由理事会筹款。款项来源由华氏子嗣捐集。

第七条华氏子嗣,不分年龄性别,均为捐款义务人。坚持自愿原则

第八条理事会设立专用账户,由专人管理。款项使用由理事会提议,并召开理事会讨论决定。

第九条理事会负责重建事务,重建地址建筑造型规模,由理事会提议公示,征求意见落实。

第十条历史会工作细则及办公场所,祠堂建成后管理等另行规定。本章程自理事会代表大会通过之日起实行。

(2)常务组人员分工

常务组下设内事组外事组财务组基建组

(一)内事组由华心法华中仛华杰来华蒋余组成,负责召开会议筹备,档案管理,来人接待几办事处的内勤工作。

(二)外事组由华景春华余江华心法华蒋余组成,负责对外联络,承办建宗祠的相关手续。

(三)财务组由华从林华中余华中朝组成,负责管理资金收支工作。

(四)基建组由华心法华景春华中朝华中余组成,负责工程设计招标工程监理等基建工作。

(3)华氏建祠理事会名单顾 问 组: 华金全 华心德 华德贵 华德林 华直富 华文亮 华明杰 华王印

会 长: 待 定

副 会 长: 华从林 华心法 华余江 华景春

常务 理 事: 华中铎 华杰来 华中余 华中朝 华蒋余 华德文 华德喜 华君武 华高红 华熙平 华学明 华的席

华德周 华正印 (桐城)

理事 成 员:(排名不分先后)

华君武 华心全 华余和 华从和 华和应 华高宏 华心来 华心建 华重意 华德明(马石)

华德布 华来杰 华国胜 华心庭 华合松 华 中(周咀)华德文(怀宁) 华德明(西岭)

华德龙(水贵) 华 凯 华国胜(桐城)华四春 华中林(青阳)华长庚 华心平(舒城)

华大林 华从舟 华叶来 华国兴 华双金 华德三 华和宏 华春来 华储印 华中平(普小)

华兆发 华诤青 华中朝(申湾)华心祥(西岭)华和平(杨庄)华海林(菜畈)

华心和(桐城)华心东(官庄)华心福(槎水)华余和 华心慰 华中明(贵池)

(4)华氏建祠工作制度及财务管理制度

为确保华氏建祠工作有序进行,及管好用好建祠集资,特制定以下工作和财务制度:

(一) 职责

1顾问组负责重大问题决策权,调整常务组不称职人员罢免的决定权。

2常务组负责建祠续谱日常性工作。

3理事成员听从场常务组安排。

(二)所有工作人员办事必须公道正派,无私奉献,敬祖敬业,尽职尽责。

(三)工作成员在开会和下乡工作时禁止饮酒玩牌。

(四)所有成员本着扩收节支的原则,不准浪费挪用公款。

(五)常务组每月向顾问组汇报工作,年终在理事大会做工作总结。

(六)所有人员必须在理事大会签订承诺书。

(七)财务组由审批员华从林会计华中余出纳华中朝组成。

1审批员管理资金使用,负责资金审批功作。200元以上必须经常务组研究决定。

2会计负责记帐,做到月结季清,张榜公布资金情况,不定期向理事会汇报资金使用情况。

3出纳负责经办资金收支工作,收入现金及时入户,禁止未批先支。

(八)一切资金存在当地信用社设立专用账户。

(九)财务人员不得擅自挪用资金,收支票据齐全,有经办人证明人签字。

(十)收集资金必须出具统一收款凭证,不的使用其它票据或白条收款,现金及时缴入专户。

(十一)所有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阳光操作,接受华氏宗亲的查询监督。

七、华氏谱系正在续修中。

苏炳添是苏东坡第29代孙,用族谱确认身份不靠谱。

一、苏炳添是苏东坡公第29世孙苏炳添是苏东坡公第29世孙,苏刘义公的第21世孙,一九八九年八月二十九日生于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古一村,中国男子短跑选手、暨南大学体育系副教授,暨南大学2013级经济系国际贸易硕士。二、用族谱确认身份不靠谱中国的族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更是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说到:“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

近年来,各地的藏书楼都在搜集“老谱”,把其与正史、方志等在历史和文化上的地位相等。但“老谱”的真实性,专家们的看法是:小心为上。家族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事情,就算是先祖留下的族谱,也是不靠谱的。

有些史学家则认为,中国历代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导致族谱断裂、残缺,许多缺失的部分都是靠后人的臆想来填补的。

自唐代覆灭后,经过五代十国的连年战争和社会动乱,流传下来的家谱几乎全部遗失,以至于到了宋朝,古谱已经很难再找到了,很多世家都断了联系,失去了传承。

现存的历代族谱,多为明、清两代所修。在我国明、清两代,还有一种“谱匠”,专门为人编撰族谱,事先准备好的不具姓氏的普通族谱作为“道具”,每次有人要求修改族谱,只要填写姓氏,就算是完成了,这样的族谱当然是不可信的。

这样的族谱,几乎一模一样,欧阳修,苏轼,朱熹,文天祥,方孝孺,都是“谱匠”的手笔,不知情的人,甚至把它当成了传家宝。由于历史原因,近代之前的宗谱都不太可信。

据常州地方史志记载,常武地区原有1100座以上的大小祠堂,大都建于明清时期,仅礼嘉地区就有32座。翻阅民国十九年(1930年)武进县第一区(城区)地图,上面还有不少祠堂,在椿桂坊地区,从东往西,就有“马宗祠”,“恽义庄”,“左宗祠”,与椿桂坊相连的东下塘一带,就有“刘宗祠”(现尚存),“吴宗祠”,整个城区不下于40余处。

在常州历史上,并没有最高规格的祠堂形式太庙,如果硬要说有的话,那就是齐梁两朝帝王家的太庙,他们都是常州人,虽然建都在现在的南京,但毕竟与常州有所渊源,只是这种渊源已经远离了这个时代,只是成为一些人的谈资。在古代,能有家庙的不是一般家族,而到了现代,所谓家庙的含义已经发生变化,在一些人的眼里,家庙就是佛堂的代名词,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家庙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就存在,佛堂并不能代表家庙,**看得多了,**中家庙往往就是佛堂,我们可不能就这样理解家庙。

南宋陆游的名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已经成为一种意象,萦绕在每位国人的心中,但是大家知道家祭吗?国人每年清明时节都要家祭,浸透了国人对祖先的追思之情,陆游所在的家族是大家族,有专门的祠堂,他们的家祭,实际上上已经是祠堂祭祀,但是普通民众还是只能路祭。与普通民众不同,在进士制度出现以前,中国的科举制度尚为门阀士族所把持,如唐代的明经科,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只有贵族,士族才有家庙,早先的家庙,并没有多少佛教因素,不像宋代之后,尤其是晚清时节的家庙那样,佛像代替了祖先排位成为庙里的主要角色,东汉到南朝时期,甚至到唐朝中期,士族与庶族出身的官员,在朝堂上时有斗争,在政治待遇上更是判若云泥,虽然很多最高统治者想突出皇权压制士族,但最晚到唐末黄巢起义,军阀混战,五季之乱,中国北方的士族才真正沦落下去,连同他们的家族文化,成为历史尘埃,反而是南方,尚保留了相当多的传统文化色彩,因为许多世家大族,都南渡到长江以南,有的经过数次迁徙,有的甚至到了广东一带的半山区,在那里生根发芽,现在广东,福建等地的祠堂比我们江浙一带的更加富丽堂皇,综观江南一带现存的祠堂,包括我们常州的祠堂,都比较朴素,即使雕梁画栋,也没有广东福建安徽那样的普遍豪华,我想这是在这些地方,地家族势力能控制,或至少能极大影响到地方官府的统治有关,而在我们江南一带,家族势力固然强大,但还没有能影响到一个县乃至一个地区的政治发展,这就是造成江南一带祠堂较为朴素的重要原因,常州武进地区并不象华南一些地区的祠堂那么奢华,它很朴素,就像这座城市一样地低调,虽然受到徽州建筑的影响颇深,但并没有徽州建筑那样的繁复。

在家庙的形制与规模上,士族与庶族也不同,虽然传统意义上的士族到唐晚期已经不存在,但在民间,以科举,武备,经商等因素造就的新的大家族,却又慢慢形成了新的地方势力,常州的大多数祠堂,都是在嘉靖之后才建立的,在这之前,只有官员,世代大族才有资格立祠堂,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实际上,嘉靖帝是在争取民心,正德帝死后无嗣,嘉靖以正德堂弟身份入继帝位,由于他是旁支,起先在朝堂上并没有真正的权威,后来他数次与太后和正德旧臣进行斗争,要给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以皇帝的称号,以大礼议为突破口,贬了一批官员,才为自己的生父争取到了庙号和帝号,他允许民间联宗立庙,是有政治目的的,同时也可看作是明代经济发展后普通家族争取政治地位的一种象征,明清时期的祠堂,在功能上延续了以前的家庙,但和家庙只为贵族,士族,官员所开放不同的是,它的基础更为广泛,实际上是皇权不下乡时期地方基层权力机关之一,而且是基层权力机构中和普通百姓关系最密切的,一般来说,明清时期的祠堂,所纪念的先辈,往往有附会之嫌疑,如伍姓会认伍子胥为远祖,姓李的则认李耳(老子)为始祖,这种认法很不可靠,就像明代锦衣卫首领陆炳就认唐代名臣陆贽为祖先,并在杭州建陆宣公祠,而为人耻笑,这里的原因很多,一是元代建立后对汉人的压制,很多人连名字都没有,只有以一到九的排列,元末的几个起义领袖实际上最早都没名字,如朱元璋叫朱重八,张士诚叫张九四,这种情况下,民间对祖先的纪念,就很不容易,加上战乱等因素,谱牒散失很多。当然有的家族是历代谱系传承有序,被认为是可靠的,如《毗陵鸣珂巷陈氏宗谱》中列举的隋末陈果仁(即常州人熟知的武烈大帝),还有明代尚书白昂,他在常武地区是著名人物,他的家族迁居到常州已有千年历史,而以他最为著名,现在在大运河与采菱港的交汇处,仍保存有他的祠堂,名白氏宗祠,也称白尚书祠,如今我市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祠堂,当属城西瞿氏宗祠,其由瞿秋白的叔祖父瞿赓甫于清光绪年间,任湖北布政使时捐款建成,面积1025平方米,占地一亩多,有东西两院,西院原存放祖先牌位,东院为秋白一家居处。1985年修复,建矍秋白纪念馆,对外开放。以瞿秋白通知故居闻名于世,虽然其中已不供奉瞿氏祖先的牌位,但整个祠堂的格局仍在,且是严格按照原貌修复的,在常武地区,堪称典范。现在常州规模最大的祠堂,按照性质来分,有两座,一就是瞿秋白同志故居,即旧时的城西瞿氏宗祠。一是礼嘉周陈王氏宗祠,又名三槐堂的,在武进区礼嘉镇礼嘉村鱼池上,该宗祠占地面积为82668平方米(不包括38786平方米的宗祠广场),其中建筑面积6628平方米,原有东西五楹、前后五进,现存东西五楹、前后四进。规模确实比一般家族的祠堂要大得多。而瞿氏宗祠现在已改成秋白同志故居,那么礼嘉周陈王氏宗祠当然是常武地区最大的宗祠了。

关于家族祠堂,据本市一些文史专家估计,在常武地区,有过1600多座祠堂,其中大部分为家族祠堂,据统计原来的礼嘉乡有宗祠32处,原来的礼嘉乡,现在礼嘉镇的一部分,当年武进有六十六个乡镇,一个乡就有这么多,其它乡可想而知,查阅《武进县地名录》,有不少村庄的得名来自于祠堂的堂号,不少村庄名号后面的备注栏里有村上以前有几座祠堂的记载,更有村直接命名为祠堂村,当然时移势易,能够保存到现在的,已经很少了,前段时间,笔者去看原新安乡奚家的祠堂,1949年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这里作为村办厂,后来厂搬出,原貌尚存,还保留有一块清代所立的白石碑,记载了奚姓祠堂建设的过程,这座祠堂还算保护得好的,更多的祠堂已经消失在建设的浪潮中。翻阅民国十九年(1930年)武进县第一区(城区)地图,上面还有相当多的祠堂,在椿桂坊地区,从东往西,就有马宗祠,恽义庄,左宗祠,与椿桂坊相连的东下塘一带,就有刘宗祠(现在还在),吴宗祠,整个城区不下于四十余处,随着战乱等因素,留存到现在的,已经不多了,城区宗祠较少保留的一个原因是,城市人对宗族观念的淡漠,比农村要快,城市人口的迁徙也较多,旧时城区各大姓聚族而居的习惯,已随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老城区改造而渐渐消失,城区的宗祠,在解放以来,被改作他用的也较多,如瞿氏宗祠就曾改为公费医疗所。 浦江县郑宅郑氏宗祠,即以“孝义治家”和“一间尚义,九世同居”闻名的郑氏义门,该祠始建于元初,后多次扩建、复建,现存建筑为清代后期遗物,前后五进建筑,内存元代以来的碑石、牌匾以及数株苍劲的古柏。湖州南浔刘氏家庙,是清代晚期湖州南浔巨富刘镛家族的祠堂,始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二十三年(1897)落成。位于刘氏私家园林小莲庄之内,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照壁、石牌坊门厅、过厅、正厅、馨德堂、骑马楼等。照壁呈八字形,由基座、壁身、壁檐三部分组成,壁身用水磨方砖斜角铺装,檐下施青砖磨制斗拱。照壁工艺精致,造型简洁;牌坊有两座,在照壁与门厅之间,相对而立,左为“乐善好施”坊,是光绪皇帝为嘉奖刘镛长子刘安澜捐资赈济湖北水灾赐建的;右作“钦旌节孝”坊,是为旌表刘安澜妻邱氏兴建的。两坊皆为四柱三间五楼,高8·5米,坊上雕刻有双龙戏珠、鹤鹿同春、三星高照、刘海戏蟾及龙、凤、狮子、麒麟、蝙蝠、花草等吉祥图案。门厅和过厅均三开间硬山顶建筑;正厅面阔三进间,进深十五檩,轩廊、草架结构,空间较大。正厅前侧左右各有厢房,中间是宽敞的院落天井;坐落于后院的馨德堂,为“祭毕暇余之所”,平日是悬挂刘氏先祖画像的地方,为二层楼屋。

家谱的格式大致排列如下:

(一)谱序:即家谱的序言。

(二)题辞:大多是历代皇帝或名人为本家族或家谱所写的赞誉之词,放在显著位置,用以炫耀家世。

(三)恩荣:也称告身、诰敕、赐谕、宸章、封典、世恩、公文、褒颂、恩荣录、恩纶录等,集中记载历代皇帝和地方官员对本家族或某些成员的褒奖和封赠文字,包括各种敕书、诏命、赐字、御制碑文、祭文,或各种匾额等,目的是通过重君恩来彰显祖德。

(四)凡例:也有的称谱例,主要是以条文形式阐明本谱的纂修原则、编写体例、收录范围、结构特点、各种著录规则,本谱中各类目的立类理由、适用范围,各种可入谱和不可入谱人物的标准,以及如何避讳等行文要求。

(五)谱论:也称谱说、援古,主要是收录前代名人学者关于谱学理论的简要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阐述,其中尤以欧阳修、苏洵、朱熹、程颐、曾巩等宋代文学家论述最为普遍。

(六)图:明、清时代家谱的卷首,一般都有图版,其内容不完全相同,一般总具有祖庙、祖茔、祠堂以及水源或住宅四至方位图。

(七)节孝:宋代以至明、清,特别重视节孝,家族中出了节妇孝子,是全家族的荣耀,因此很多家谱在首卷都立节孝一章,对本族德行懿范者(如节妇、烈女、孝子)列传志行,内容包括年谱、寿序、墓志铭、祭文、行述、碑铭等。

(八)像赞:刊登始祖或著名祖先的画像,并附上赞语。正面为像,背面为像赞。

(九)考:有疑则考。一个家族,承传几百年、千余年,自然有些事情后世不太清楚,然而修谱时又必须写上,因此只得进行考索求证。

(十)世系:是以图表形式反映家族成员的血缘承继关系,也称世表、世系表、世系图、垂丝图、根图,这是家谱的重要内容。

(十一)世系录:也有的家谱称作“世序”、“世传”、“世系考”、“传实”、“行实”、“世录”、“齿录”,是对世系表的解释,即按照家族辈份、长幼顺序,记录一个人生、老、病、死、葬的简历。

(十二)派语:也称字辈,是记载族人的排行字语。封建时代的家族排行,都是有一定寓意的,字辈大多是由皇帝、名人、祖先来确定,子孙后代,一代一字作为排序。

(十三)族规家训:这是每部家谱的必载内容,是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和教化家族成员的家族法规。

(十四)祠堂、祠产、坊墓:记载家族祠堂的建筑图案、历史与现状、规制、神位、世次、祠联、祠匾、配享、祭祀、管理,以及祠产、义庄、义田、祭田的管理和牌坊、祖茔及各房各支墓地的分布和坐向等。

(十五)仕宦录:也称荐辟系、科第录,用以记载本家族历代及第入仕之人的姓名、履历、科名、政绩、功勋、著作等。

(十六)传记:又称行状、行述、行实、志略等,与世系录有点相似,所不同的是世系录是本家族每个男性成员均有记载,而传记则为家族中有特殊事迹、丰功伟业、名可行世者方可入传。古代有“生不入传”的规定。

(十七)志:家谱中另一种比较重要的内容,大多为家族中专门数据的汇集,如科名、节孝、仕宦、宗行、宗寿、宗才、封赠、族内学校、学产、历代祖屋、祖茔、祖产分布等等。

(十八)杂记:其它类目不收或遣漏的均在此处叙述,大多为本家族的一些专门资料,如男女高年、争讼、田产、茔地契约、诉讼文书等,范围很广很杂。

(十九)文献:也有称著述、艺文、文苑等,所收载的均为本家族先人的著述,其中包括各种家规、家训、家范、墓志、行状、诗、文、帖、简、奏疏等。

(二十)修谱姓氏:一般包括两项内容,一为领衔、编纂人姓名,一为捐献经费人姓名,均列在谱末。

(二十一)五服图:五服是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色。

(二十二)余庆录:家谱修成,本册后面照例留几页空白纸,上书“余庆录”,意为子孙绵延,留有余庆。

(二十三)领谱字号:专门记载族谱的编号、总数、分发各房谱数及领谱人的名字,定期抽查,以防丢失或外传。摘自华夏民俗文化网

现在农村积极建祠堂修家谱,对于这个现象怎么看?

农村大肆兴建祠堂,修族谱,这是一件好事情,中国人的根在哪里,就在族谱,中国人的寄托在哪里,就在祠堂。我们应该鼓励修建祠堂。修建族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