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芳简介及详细资料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5浏览:4收藏

李春芳简介及详细资料,第1张

人物生平 青词状元

李春芳生于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年1月14日),嘉靖十年(1531年),李春芳中举人。中举后勤学不倦,先后拜欧阳德、湛若水等大儒为师,又"请益"于王艮,受学于丁养晦。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李春芳擢进士第一,以鼎甲第一成丁未科状元,与张居正同科。 授翰林院修撰,被挑选入西苑撰写青词,甚得明世宗朱厚熜赏识,与翰林侍读严讷一同被破格提升为翰林学士,镟即升为太常少卿,任礼部右侍郎,仍兼翰林学士,像之前一样到西苑值班。后来佐理礼部事务,升任礼部左侍郎,转任吏部侍郎。又代严讷出任礼部尚书,后升为太子太保。

入阁柄政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兼任武英殿大学士,入阁任职,与严讷一同参与机密大事的处理。世宗很宠爱身边值勤的大臣们,他们的升迁任命都出自特旨任命。李春芳自任学士到执政,共六次升迁,未有一次是由大臣推举的。

李春芳入阁时,当时徐阶任首辅,很得世宗倚信。李春芳遇事必抬徐阶,徐阶也很看重他。隆庆元年(1567年)春,穆宗下诏修造翔凤楼,李春芳说:"皇上刚刚即位,就大兴土木,说得过去吗"修楼事就这样停止了。

接任首辅

隆庆二年(1568年),李春芳接替徐阶升任内阁首辅,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状元宰相,后累加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升任吏部尚书,改中极殿大学士。

屡疏求退

最初使李春芳萌生退意的,应该是他被卷入徐阶、高拱之间的漩涡之后。高拱一党的监察御史齐康,弹劾首辅徐阶及次辅李春芳在内阁中狼狈为奸弄乱朝政。当年,李春芳两次乞休,奏疏没有提齐康弹劾的事,只讲了 "亲老身衰"的两个理由:父母亲 "年并七十有七,景逼桑榆,命同风烛";自己年龄也大,精力衰减, "目花生而莫辩,心血耗而善忘",不能再承担内阁重务。皇帝当然知道李春芳乞休的原因,当即下旨安慰挽留:"卿德望素著,年力未衰,朕方切倚任,用图治理,岂可遽求休退。宜即出供职,以副眷怀,不允所辞。"

过了两年,李春芳又上疏乞休,这一次当是徐阶罢相他继任首辅之后,即明史中所指的 "始阶以人言罢,春芳叹曰: '徐公尚尔,我安能久容旦夕乞身耳'"。奏疏中提出的理由是 "血疾陡作,不能供职",左鼻几次衄血如注,医生认为 "病起积劳,非旦夕可愈",希望皇上能够"悯臣多疾,放归田里"。皇上派了太医诊治,仍然不允所求: "卿辅弼之臣,忠勤素著,朕所倚任,岂可以微疾辄求休致。宜用心调理,痊可即出供职。"

李春芳最后比较集中地提出乞休,是在隆庆五年。当时南京的给事中王祯揣摩高拱的意图,上书指责李春芳 "亲已老而求去不力,弟改职而非分希恩",是为 "不忠不孝"。李春芳在乞休奏疏中也提到: "臣果忠实乎果欺诈乎,皇上圣明内蕴,无微不照,自然辨察",但 "忝居丞弼,既经丑诋,岂可复玷班行之首",要求皇上将其"即日放归田里"。隆庆皇帝很快下旨挽留: "卿辅弼之臣,忠诚体国,朕所眷倚,岂可以人言辄求休致。宜即出安心供职。不允辞。"这一次李春芳铁了心,连续上了4封奏疏,弄得皇上很不耐烦: "卿昨具辞已有旨勉留,何又有此奏""机务繁重,方切倚毗,岂可坚于自遂。宜即出辅理,慎勿再辞。" "卿屡疏求退,已屡有旨慰留,宜体圣怀,勉出辅政,勿再固辞。"等到李春芳上了第5封奏疏,隆庆皇帝没有办法,只得下了一道 《赐大学士李春芳归田敕》, "特从说请,用遂雅情",并赐驰传遣官护行, "有司岁给舆隶八人,月馈官廪六石"。

晚年生活

李春芳还乡后,父母还都健在,一家人从早到晚摆酒食娱乐,乡亲们对他艳羡不止。父母谢世后数年李春芳才谢世。

万历十三年三月十九日(1585年4月18日),李春芳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获赠太师,諡号"文定"。

人物评价 总评

李春芳为人恭敬、谨慎,从不气势凌人。在 任职,论议平正,不说偏激的话,当时人们把他比作嘉靖时宰相李时;他的才能本就不及李时,但廉洁过于李时。 与严讷、郭朴、袁炜同有"青词宰相"之称。

历代评价

王锡爵:予以史官事太师者五年,观其凝立微睇,于智勇争胜之中,唱而后应,其卒以功名终始。夫水决捩石,山静出云,大人之道,则元气乘之顾,岂在声色问哉

张廷玉:顾鼎臣等(顾鼎臣、严讷、袁炜、李春芳等)雍容庙堂,可谓极遭逢之盛。

轶事典故 致仕生活

万历年间的首辅王锡爵写的 《太师李文定公传》,记载了李春芳退休生活的几个方面:

一是奉亲养老,"公既归,则角巾私第,岁时伏腊,群诸子姓,绯衣蟒玉,奉觞尊人前寿。"归乡后,父母身体尚好,李春芳得以服侍将近十年,逢年过节或者父母生日,李春芳"率诸子姓次第上寿,二尊人顾而色喜"。隆庆皇帝颁给李春芳的《归田敕》里有一句"展至乐于家庭",这一点李春芳做得很好。《明史》里也说:"春芳归,父母尚无恙,晨夕置酒食为乐,乡里艳之。"

二是交友论道, "从里中鸿生巨儒及诸后生讲论道艺",与一些老朋友 "欢续旧游"。李春芳的 《贻安堂集》里有很多文章和诗歌反映出这样的交往,如 《夏日同诸会丈燕集墀石刘丈草堂》等。刘墀石就是宗臣《报刘一丈书》中的刘一丈,宗臣的父亲宗周与李春芳是嘉靖二十六年的同年进士,交往也很多。此外,还有解宋、袁怀堂、陆西星等人, 《贻安堂集》以及 《兴化县新志》里都有提及。归乡后的十几年,李春芳还为兴化以及周边州县写了不少文章,如 《重修范文正公祠堂记》、 《重修烟雨楼记》、 《重修泰兴县儒学记》等等,有些文章里提到泰州与兴化的关系: "海陵去吾兴百里而遥,风气习尚大相类也。士人尚廉耻之行,闾阎敦简朴之风,而人生其间,往往多寿";提到高邮交通的发达: "夫邮四通九达之逵也,凡吴楚闽越转输筐篚之贾,朝觐聘问之使,南北交驰无虚晷",至今,这些文读起来也很有趣味。

三是关心民事,"间或婆娑里社从三老问年穰匮"。尽管曾经贵为首辅,但归乡后李春芳很快融入民间,除了关注年岁丰歉之外,对地方的风俗教化也很重视。目睹当时兴化弃礼相凌、纵情自侈的奢靡现象,李春芳亲订《乡约事宜》,从婚嫁、丧礼、序齿、称呼、寿诞、相见、分资、柬帖等方面,订立了一些让乡人遵守的条款,希望能够 "回风俗之一端"。此外,兴化县志里还有李春芳赠送《杜氏通典》、《十三经注疏》、《性理》等书籍给县学的记载。"由状元为执政,冯京不愧乎科名;以宰相而养亲,王漙见容于当世。古称盛事,今乃兼之",这是《归田敕》里对李春芳致仕的评价。王锡爵《太师李文定公传》里也对李春芳这种优游林泉、巢云终老、"不复知人间事"的生活态度很欣赏,认为李春芳"可谓功名成全,孤标寡耦矣"。

题赋诗文

题壁土神祠

李春芳赴京会考时,途中宿土神祠。晚餐后浮想联翩,为卜考运,遂赋诗题壁,诗云:

把笔殷勤问土神,生平事业在明春。

雉雄未卜昆明战,好露玄机入梦频。

是夜,得梦"剑中鹿头"。翌年,他果然状元及第。

赋喜鹊诗

李春芳幼时,与同邑人宗周同学。其师为测二生未来前程,命其各以鸟为题赋"七绝"一首。李春芳奉命以"喜鹊"为题,赋诗云:

羡尔灵禽殊羽族,日传好事向寰中。

主人忧乐关天下,但报时和与岁丰。

宗周以"斑鸠"为题,赋诗云:

机巧原非造化心,拙鸠饮啄自深林。

一经呼唤能为雨,起作商家恤旱霖。

其师观诗后内心甚喜,由此便知春芳日后必登台阁。

登金山感赋

李春芳退居林下时,闻时政乖舛,每燕居窃叹而不言。某日,适登金山,有感而发,赋诗云:

谁将一卷石,点破波心碧。如彼浮云起,太虚生障隔。

我欲遣天丁,铲此块然迹。顿令如掌平,悠悠无喘激。

著名书画家董其昌亦游金山,观其诗赞不绝口,遂提笔手书,后被勒石壁间。过客传诵,为金鳌题咏第一。

家族成员

李春芳曾祖父李秀、祖父李旭、父李镗。

李春芳的后代繁衍成兴化望族,其孙李思诚官任礼部尚书,四世孙李滢尤邃于经学,五世孙李清担任刑科给事中,李清子李楠曾为孔尚任《桃花扇》作序,"子孙曾玄五世,男女数十百人,官至尚书、卿寺以及知府、知县者十数人,而布衣、诸生以诗文名于世者数人"

个人作品

李春芳曾著书,严格规定有关宗室吉凶大礼及逢年过节的赏赐,获明世宗赐名为《宗藩条例》。 今存《贻安堂集》十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行于世。《皇明经世文编》辑录有《李石麓文集》一卷。

相关争议

近代学者胡适与鲁迅曾论证出《西游记》作者是淮安人吴承恩。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沈承庆遗作《话说吴承恩--〈西游记〉作者问题揭秘》,提出《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吴承恩,而是明嘉靖的"青词宰相"李春芳,史学界对此尚有争议。

李春芳少时曾在江苏华阳洞读书,故又号"华阳洞主人"。《西游记》第95回有一首诗:"缤纷瑞霭满天香,一座荒山倏被祥;虹流千载清河海,电绕长春赛禹汤。草木沾恩添秀色,野花得润有余芳。古来长者留遗迹,今喜明君降宝堂。"沈先生发现,这首诗的第四、五、六、七四句,暗含"李春芳老人留迹",与卷首"华阳洞天主人校"相一致。

胡适与鲁迅主张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的根据是明天启间《淮安府志》。经沈先生考证,吴承恩写的是《西湖记》,而不是《西游记》。

文献记载

《太师李文定公传》

《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五》

《明史·卷一百九十三·列传第八十一》

影视形象

2000年电视剧《海瑞罢官》:葛辉饰演李春芳;

2010年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金阳饰演李春芳。

胡松(明朝吏部尚书),字汝茂,安徽来安人。嘉靖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卒于官,年六十四。登嘉靖八年(公元一五二九年)进士。历知东平州。迁山西提学副使。上边务十二事,为当道所陷,斥为民。后以荐起用,累官吏部尚书。松洁己好修,富经术,郁然有声望。卒,谥恭肃。松著有《胡庄肃公文集》八卷(明万历十三年胡氏重刊本),与《滁州志》、《唐宋元名表》,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生平经历

胡松字汝茂,号柏泉,南直隶滁州(今安徽滁州市来安县)人。幼嗜学,尝辑古名臣章奏,慨然有用世志。嘉靖八年(1529)进士,知东平州。设方略捕盗,民赖以安。迁南京礼部郎中,历山西提学副使。嘉靖三十年秋,上边务十二事,力劾巡抚史道、总兵官王陛,并极陈招抚逃奔漠北壮士,给牛种,免田赋,以固边陲。世宗嘉其忠恳,进左参政。然胡松此疏,为当事者所恶。及迁擢,不给以兵权,令于三关听用,欲加陷害。后来言官劾其建言冒功,虚议无补,遂斥为民。家居十余年,屡荐屡罢。嘉靖三十五年,以赵文华所荐,起陕西参政,分守平凉,条陈严保甲、均赋税、置常平、简伉健数事。后迁浙江按察使,三迁至江西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奏设南昌、南丰、万安三营,遣将镇压农民起义,进兵部右侍郎巡抚江西。后召理部事,进左侍郎,改吏部,迁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终代郭朴为吏部尚书。胡松洁己好修,富经术,郁然有声望。晚年主持吏部,以振拔淹滞为己任。嘉靖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卒于官,年六十四,赠太子少保,谥恭肃。有《滁州志》、《唐宋元名表》、《胡恭肃集》等。

本 名:郭朴

别 称:郭质夫,东野先生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河南安阳

主要作品:《文简公集》

主要成就:吏部尚书 武英殿大学士

 郭朴(1511年5月14日~1593年6月17日),字质夫,世称东野先生,乡人呼为“郭阁老”,明代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嘉靖十四年(1533年)考中进士。嘉靖四十年(1561年)冬,郭朴任吏部尚书。四十二年三月,离职回籍守父丧。四十四年四月,明世宗召郭朴回京任职。郭朴因守制(3年)未终,不愿赴任。但明世宗念其做官廉正,特欲用之,未准其请,他只好离家再次出任吏部尚书。

 四十五年(1566年)三月,郭朴兼任武英殿大学士,与高拱(河南省新郑人)同时入阁,时内阁首辅为徐阶。是年十二月,明世宗驾崩,明穆宗即位。徐阶在草拟遗诏的时候,未同高拱、郭朴商议,遂引起高、郭二人不满,隔阂日深。隆庆元年(1567年)五月,高拱愤而致仕。九月,郭朴也致仕回籍。告老还乡后,回到故乡安阳隐居于安阳东郊,过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他曾赋诗咏怀:“茅厦三间蔽日,槿篱四面遮风。几上一编农谱,壁间几幅耕图。”这就是他晚年的真实写照,根本不像一个曾位居宰相的人。 万历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郭朴卒,享年83岁。赠太傅,谥文简。有《文简公集》。翌年十一月二日葬于韩陵之阳。

李春芳简介及详细资料

人物生平 青词状元 李春芳生于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年1月14日),嘉靖十年(1531年),李春芳中举人。中举后勤学不倦,先后拜欧阳德、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