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国将帅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4浏览:4收藏

北宋开国将帅,第1张

  1、石守信

  太祖的好哥们。后周末,为太祖副手。资历也较深,后周恭帝时建节,兼任殿前都指挥使。是太祖“义社十兄弟”中第三个建节的,成为后周的高级将领。“陈桥兵变”时在京城里为内应,赵匡胤的兵变部队得以顺利进城,确保了太祖登极。建隆元年李筠、李重进反宋,石守信均为主帅,在太祖亲自督战下,迅速平定叛乱。已加同平章事为使相的石守信深知赵匡胤的心意,自己上表解除兵权,即请求免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的名义,专任天平军节度使。太平兴国9年死,终年57岁。

  《宋史》评价:守信累任节镇,专务聚敛,积财钜万。尤信奉释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辇瓦木,驱迫甚急,而佣直不给,人多苦之

  2、高怀德

  后周初,高怀德已是殿前东西班都指挥使了,职位在太祖之上。后周恭帝时与石守信同时建节。在“陈桥兵变”中积极拥戴太祖。宋朝建立后,在为拥戴的功臣的加官进爵中位列第二,仅次与石守信。受命与石守信平息上党李筠叛乱。太祖亲征李重进从行。太祖还将胞妹燕国长公主嫁给高怀德,高怀德是开国功臣中第一个皇亲国戚。太祖收兵权时被罢殿前都点检军职。太平兴国7年死,终年57岁。

  《宋史》评价:怀德将家子,练习戎事,不喜读书,性简率,不拘小节。善音律,自为新声,度曲极精妙。好射猎,尝三五日露宿野次,获狐兔累数百,或对客不揖而起,由别门引数十骑从禽于郊。

  3、张令铎

  后周恭帝时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与高怀德同时分掌侍卫亲军司马、步军,也和高怀德同时建节。在“陈桥兵变”中同样有拥戴之功,在宋太祖为开国功臣们加官进爵中,略次于高怀德。建隆2年建节,但同时被罢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军职。太祖征李筠时,为东京旧城内都巡检。太祖后为皇弟秦王赵廷美娶其第三女(后封楚国夫人)。张令铎继高怀德之后成为宋太祖的亲家。开宝3年春3死,终年60岁。

  《宋史》评价:令铎性仁恕,尝语人曰:“我从军三十年,大小四十余战,多摧坚陷敌,未尝妄杀一人。”及卒,人多惜之。

  4、王审琦

  也是“义社十兄弟”,太祖的好哥们。后周时屡立战功,恭帝时升任殿前都虞候。“陈桥兵变”时在京城里与石守信同为为内应。宋建立初既建节,兼任殿前都指挥使。参加了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的战争。建隆2年罢殿前都指挥使。开宝7年死,终年50岁。

  《宋史》评价:审琦重厚有方略,尤善骑射。镇寿春,岁得租课,量入为出,未尝有所诛求。素不能饮,尝侍宴,太祖酒酣仰祝曰:“酒,天之美禄;审琦,朕布衣交也。方兴朕共享富贵,何靳之不令饮邪?”祝毕,顾谓审琦曰:“天必赐卿酒量,试饮之,勿惮也。”审琦受诏,饮十杯无苦。自此侍宴常引满,及归私家即不能饮,或强饮辄病。

  5、张光翰

  张光翰在后周末任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属侍卫亲军司步军主力之一,是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的部属。在参与陈桥之变的翊戴功臣中,张光翰与宋太祖的关系比较疏远,《宋史》里也没有专门的传,但建节应该比较早。“陈桥兵变”后不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及宁江军节度使衔都为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的韩重赟所接替。从赵彦徽的情况推测,张光翰即被出为永清军(贝州,今河北清河西)节度使,此后行迹不详。乾德5年死,因其何年而生不清楚,故不知其终年多少。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与上(太祖)同事周世宗,尝拜为兄”,其年应长于太祖,他在后周世宗初年的职位,当与太祖相近或稍高。与宋太祖的关系一般,《宋史》里也没有专门的传。与张光翰同于建隆元年5月首先被罢军职,后即改为建雄军(晋州,今山西临汾)节度使。可能与“陈桥兵变”中张光翰、赵彦徽两人的向背,直接关系到兵变的成败,张光翰、赵彦徽也许是在兵变最初时态度不太明朗,尽管他们还是支持赵匡胤的兵变,但赵匡胤对他们并不放心,因而在平定潞州李筠之后,急忙解除他们的兵权,可能为了防备在其后镇压张光翰、赵彦徽原来的上司、后周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时,别生枝节。开宝元年死。同样不知其终年多少。

  6、赵彦徽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与上(太祖)同事周世宗,尝拜为兄”,其年应长于太祖,他在后周世宗初年的职位,当与太祖相近或稍高。与宋太祖的关系一般,《宋史》里也没有专门的传。与张光翰同于建隆元年5月首先被罢军职,后即改为建雄军(晋州,今山西临汾)节度使。可能与“陈桥兵变”中张光翰、赵彦徽两人的向背,直接关系到兵变的成败,张光翰、赵彦徽也许是在兵变最初时态度不太明朗,尽管他们还是支持赵匡胤的兵变,但赵匡胤对他们并不放心,因而在平定潞州李筠之后,急忙解除他们的兵权,可能为了防备在其后镇压张光翰、赵彦徽原来的上司、后周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时,别生枝节。开宝元年死。同样不知其终年多少。

  7、韩重赟

  也是“义社十兄弟”,太祖的好哥们。后周末,已升任殿前司控鹤军都指挥使。参与了“陈桥兵变”,“以翊戴功”升为侍卫亲军司马军主力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建隆元年建节。参加了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的战争。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罢军职出为忠正军节度使后,韩重赟继任殿前都指挥使。乾德5年,有人“谮(韩)重赟私取亲兵为腹心”。太祖大怒,要杀韩重赟。赵普谏说:“亲兵(指殿前司禁军),陛下必不自将,须择人付之。若重赟以谗诛,即人人惧罪,谁复为陛下将亲兵者。”同年2月解除他的军职,出为彰德军(相州,今河南安阳)节度使。开宝2年(969),太祖亲征北汉,韩重赟任为北面都部署。开宝7年7死。

  《宋史》评价:重赟信奉释氏,在安阳六七年,课氏采木为寺,郡内苦之

  8、李继勋

  “义社十兄弟”中不仅最年长,而且升迁速度最快,是第一个升任殿前司副长官殿前都虞侯、第一个建节。在攻打南唐时失职,次年七月才免去其节度使而责为右武卫大将军。后任战棹左厢都部署,成为水路都部署赵匡胤的部属。没有参与“陈桥兵变”,不属于翊戴功臣。后在进攻北汉边境及抗击北汉中屡建功勋。曾大败北汉名将刘继业(即后来的杨业),兵临太原城。契丹来救,李继勋才率军退回宋境。次年又随太祖攻北汉,后退兵。太平兴国2年死,终年62岁。

  《宋史》评价:继勋累历藩镇,所至无善政,然以质直称。信奉释氏。与太祖有旧,故特承宠遇。

  9、罗彦环

  后周末,任殿前司散指挥都虞侯,成为太祖心腹。“陈桥兵变”进入开封后,宰相范质、王溥等人被抓至赵匡胤面前。范质当面质问太祖,太祖一时不知所对。罗彦环既“挺剑而出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王溥先跪拜,范质不得已只好跪下口称万岁。可见其在兵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宋建立后,罗彦环提升非常迅速,当年7月既建节,在宋初少有。随宋太祖亲征,平定李筠叛乱。乾德2年,他与李继勋,郭进、曹彬在辽州城下大败支援北汉的6万契丹兵,升安国军节度使,4年二月又与田钦祚在静阳砦大破北汉兵,擒鹿英,升镇国节度使。开宝2年死,终年47岁

  10、王彦升

  后周末,以功升为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与太祖关系密切。“陈桥兵变”后,王彦升率所部先入京,可见王彦升在兵变中的地位相当重要。他在回京后,首先杀死后周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在京巡检韩通及全家。王彦升滥杀有损于太祖形象,也违背了秋毫无犯的约定,因而被拘捕,还表示要斩首以惩其“专杀”之罪。后来很快便被释放,但终生未曾建节。《宋史》载“王彦升之弃命专杀也,上(太祖)怒甚,将斩以徇,已而释之,然亦终身不授节”。曾半夜跑道宰相王溥家,“意在求贿”。不仅被免去其京城巡检的兼职,又罢去他铁骑左厢都指挥使的军职,还将他外放为地方官。后任原州(今镇原)防御使兼缘边巡检,与庆州(今甘肃庆阳)姚内斌、通远军(今环县)董遵诲等,成为太祖西北边防的主要将领。王彦升性残忍,“戎人有犯汉法者”,“手捽其耳嚼之”,作下酒菜。开宝7年死,终年58岁。

1 世说新语豪爽第十三中的王敦是个怎样的人

王敦,本来就是正统史学家的难题,他是一个王朝的开创者之一,后来又做了王朝的反叛者。

叛臣当然是要被历史书写打倒的,但在哪个节点上打倒,以什么方式打倒,是个学问,因为会牵扯到其他许多人的评判问题,投鼠忌器,终要小心。从盖世功臣到永世不得翻身,又要有一个不突兀的过渡,有一个看上去合理的解释,这也很烦神。

不过,忠奸是非,那是史臣的事儿,《世说》只讲段子。譬如《世说》称呼王敦,常用“王大将军”,连讲到造反都是“王大将军既反”“王大将军既为逆”,这就很有意思——好比丁义珍出逃美国,《京州日报》登的新闻标题竟是“丁副市长出逃”。

王大将军,大概就是当时人对王敦的称呼。《世说新语·豪爽》里记载,桓温消灭盘踞巴蜀的成汉政权后,大会土绅,桓温本是个风姿雄健的人,彼时志得意满,自我感觉更格外良好,于是乎一番慷慨陈词,指点江山,大家纷纷点赞。

散会后,众人还在回味领导讲话,偏有个见过世面的人来了句:“恨卿辈不见王大将军!”——大有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味道。其时王敦已经死了二十多年,似乎还没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至少没钉牢,”大将军”的威名,还在粉丝中叫得响。

2 世说新语豪爽第十三中的王敦是个怎样的人

《世说新语》本身就是按主题分类的。

所以,豪爽一门的事当然是说主人公豪爽的。

豪爽第十三之一、王敦击鼓

(原文)王大将军年少时,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武帝唤时贤共言伎艺事,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言知打鼓吹,帝令取鼓与之。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旁若无人,举坐叹其雄爽。

(译)王大将军(王敦)年轻时,久有乡巴佬的名声,说话的口音也很重。晋武帝招呼名流们一起谈论歌舞方面的事,大家都能说出点体会来,只有王敦只字都说不出来,脸色显得非常难看。这时王敦声称自己会打鼓,武帝就下令把鼓拿来。王敦从座位上挥袖而起,扬起鼓槌,奋力擂击,节奏和谐快捷,神情豪迈奔放,旁若无人,四座无不赞叹他的威武豪爽。

豪爽第十三之二、驱散婢妾

(原文)王处仲,世许高尚之目。尝荒恣于色,体为之弊,左右谏之,处仲曰:“吾乃不觉尔,如此者甚易耳。

3 豪爽的相关古文

豪爽指豪放直爽。

魏晋时代,士族阶层讲究豪爽的风姿气度,他们待人或处事,喜欢表现出一种宏大的气魄,直截了当,无所顾忌。本篇所记载的主要是气概方面的豪爽。

他们或者一往无前,出入于数万敌兵之中,威震敌胆,如第10 则所记。或者有所动作,而大刀阔斧,气势磅礴,如第5 则记晋明帝驱使武士挖池塘,一夜就完工。

或者有所触而长吟,意气风发,旁着无人,如第12 则所记。或者纵论古今,豪清满怀,慷慨激昂,如第8 则所记。

或者声讨乱臣赋子,正言厉色,痛快淋漓,如第6 则所记。有时随兴会之所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所拘束,这也是性格豪放的表现,第11 则就是说的这一点。

原文(1)王大将军年少时,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1)。武帝唤时贤共言伎艺事,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言知打鼓吹(2)。

帝令取鼓与之,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傍若无人。举坐叹其雄爽。

注释(1)楚:中原人把南方人看成楚。王敦(字处仲)本是琅邪郡临沂人,语音不同于中原,一概都被说成楚音。

(2)伎艺:技艺,这里指歌舞。鼓吹:指鼓箫等乐器合奏。

原文翻译大将军王敦年轻时,原来就有乡巴佬这个外号,说的话也是土话。晋武帝召来当时的名流一起谈论技艺的事,别人大多都懂得一些,只有王敦一点也不关心这些事,无话可说,神态、脸色都很不好,自称只懂得打鼓。

武帝叫人拿鼓给他,他马上从座位上振臂站起,扬起鼓槌,精神振奋地击起鼓来,鼓音急促和谐,气概豪迈,旁若无人。满座的人都赞叹他的威武豪爽。

原文(2)王处仲,世许高尚之目。尝荒恣于色,体为之敝(1)。

左右谏之,处仲曰:“吾乃不觉尔,如此者甚易耳。”乃开后阁,驱诸婢妾数十人出路,任其所之(2)。

时人叹焉。注释(1)荒恣:放纵。

(2)阁:侧门;小门。之:到去。

原文翻译王处仲,世人赞许以高尚来品评他。他曾经沉迷女色,身体也因此很疲惫。

身边的人规劝他,他说:“我却不觉得怎么样,既然这样,也很容易解决呀。”于是打开侧门,把几十个婢妾都放出去,打发上路,任凭她们爱到哪里就到哪里。

当时的人很赞赏他。原文(3)王大将军自目高朗疏率,学通《左氏》。

原文翻译大将军王敦评论自己高尚开朗,通达直爽,学有专长,精通《左传》。原文(4)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

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2)。注释(1)“老骥”两句:引自曹操的《龟虽寿》,名篇赏析是:老了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志向却在于驰骋千里;壮士虽然到了晚年,雄心还是不减。

按:《晋书-王敦传》载,王敦权势越来越大,想控制朝廷,晋元帝既怕他又恨他,就重用刘隗等人,王敦心意不平,常咏曹操这首诗。(2)如意:器物名,参看《雅量》第41 则注(3)。

唾壶:等于痰盂。原文翻译王处仲每逢酒后,就吟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还拿如意敲着唾壶打拍子,壶口全给敲缺了。原文(5)晋明帝欲起池台,元帝不许。

帝时为太子,好养武士。一夕中作池,比晓便成。

今太子西池是也(1)。注释(1)太子西池:池名。

据说是孙吴时代挖成的,叫西苑,后来淤泥积满,晋明帝时又修复,故俗称太子西池。原文翻译晋明帝想挖池塘,修亭台,他父亲元帝不答应。

当时明帝还是太子,喜欢招养武士。有一晚半夜叫这些人挖池塘,到天亮就挖成了。

这就是现在的太子西池。原文(6)王大将军始欲下都,处分树置,先遣参军告朝廷,讽旨时贤(1)。

祖车骑尚未镇寿春(2),瞑目厉声语使人曰:“卿语阿黑,何敢不逊(3)!催摄面去(4)!须臾不尔,我将三千兵槊脚令上(5)。”王闻之而止。

注释(1)处分:处理。树置:栽培;安插。

讽旨:指暗示自己的意图。(2)祖车骑:祖逖,字士稚,死后赠车骑将军。

按:祖逖原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屡建战功。晋元帝太兴二年(公元319 年),败于石勒部将,退屯梁国,又退屯淮南郡首府寿春。

(3)阿黑:王敦小名。逊:谦恭。

(4)摄面:指收起老脸。面,唐写本作“向”,一本作“回”。

(5)槊:长矛。上:指溯江而上。

王敦镇守武昌,地在建康上游,这里指西上武昌。原文翻译大将军王敦起初想领兵东下京都,要处理朝臣,安插亲信,便先派参军去报告朝廷,并且向当时的贤达暗示自己的意图。

那时车骑将军祖巡还没有移到寿春镇守,他瞪起眼睛声色俱厉地告诉王敦的使者说:“你去告诉阿黑,怎么敢这样傲慢无礼!叫他收起老脸躲开!如果不马上走,我就要率领三千兵马用长矛戳他的脚赶他回去。”王敦听说后,就打消了念头。

4 《宋史列传第十三》文言文翻译景崇

《宋史·列传十三》中没有景崇传。

王景崇的相关内容是穿插在其他人的传记中的。以下附两偏供参考:赵延进传 赵延进,是澶州顿丘(河南清丰县)人。

他的父亲赵晖,是周太子太师。赵延进很喜欢学习,曾经和乱军一起进入百姓家,一同前往的年轻人争着夺取财物,唯独赵延进拿了几十卷书回来,同辈的人们都笑话他。

后汉末年,赵晖担任凤翔节度使,还没有到达军镇就职,王景崇占据城池反叛了,朝廷命令赵晖担任都招讨使去攻打他。这时候赵延进十八岁,多次充当军队的先锋。

景崇被平定,赵延进送捷报奏章入朝,被授予授凤翔牙内指挥使的官职,并兼任贵州刺史。赵晖调任到宋州,赵延进亦随父亲一起过去并担任牙职,后来改任荣州刺史。

睢阳有数百强盗,各自拥立首领,成为百姓的祸患。赵延进领父命,带领牙兵一千多人去平乱,全部擒拿并杀死了他们,朝廷下诏书褒扬赞美他。

宋朝初年,赵延进升任右羽林军将军、濠州都监。赶上征伐后蜀,因为襄州正当川路的水陆要道,就任命赵延进做了钤辖(钤,音qián;钤辖,武官)、同知州务(知州副手)。

后蜀被平定,专门负责郡务。汉江水年年毁坏堤坝,危害民田,经常征召工役修理维护,赵延进垒石做为堤岸,就杜绝了它的祸患。

入朝做了两浙、漳泉国的信使。太平兴国年间,大军平定并州,讨伐幽蓟的时候,赵延进都是做攻城八作壕砦(zhài,同“寨”)使。

太宗曾经下诏督造炮具八百副,期限是半个月,而赵延进八天就完成了。太宗亲自试用(合格),非常高兴。

辽国人侵扰边境,朝廷命令赵延进与崔翰、李继隆率领八万兵马抵御他们,皇帝赐予阵图,分为八阵,让他们按阵图行事。军队驻扎在满城,辽国骑兵蜂拥而至,赵延进登高而望,敌军东西绵延布满山野,看不见他们的边际。

崔翰等正在按图布阵,阵与阵之间距离百步,士兵们疑惑畏惧,毫无斗志。赵延进对崔翰等人说:”现在敌兵这么多,而我军分散零星布阵,这形势相差太大,敌人若挟持我们,我们将靠什么自救呢?不如合兵一处进攻他们,才可以决一胜负。

主上把边防大事委托我们这些人,是期望能打败敌人啊。违背命令但获得胜利,不是还强过战败而使国家受辱吗?”崔翰等人说:“万一打不赢,那可怎么办呢?”赵延进说:“倘若失败,则延进我独自承担这个责任。”

于是将军阵改为两个大阵,前后互相呼应。三次交战,大败敌军。

赵延进凭借军功升任右监门卫大将军、知镇州。等到赵延进要被替代的时候,几千官吏百姓守在城门口希望他能留任,皇帝下诏允许他再留任一年。

淳化初年,飞蝗不入邓州境内,朝廷下诏褒扬他。回京后,被任命为判右金吾街仗事。

至道二年,被任命为右金吾卫大将军。咸平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左武卫上将军。

赵延进形貌俊秀严整,涉猎经史,勇武有谋略,士流因此赞赏他。赵延进的妻子就是淑德皇后的妹妹,所以在显德、兴国年间,很是被当做心腹任用。

儿子赵昂,太平兴国二年考中进士,官至户部郎中、直昭文馆。任伯雨传 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

从小已经很强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深入钻研古代经典,文章雄健有力。中进士等级,做雍丘县县令,管理下级如同捆扎湿物(那样急切严厉),安抚百姓如同对待自己的伤口(那样周到细心)。

雍丘县靠着汴河,水道运货的船只络绎不绝,从前雍丘因盗贼多而困窘,然而不曾抓到过盗贼,人们不明白其中的缘故。伯雨下令成批运送货物的船只不能在雍丘境内过夜,开始(船家货主)还不听从,伯雨就下令,东下的船只,用斧头砍断它的缆绳,奔京城的船只,护送着出境,从此(雍丘百姓家)的门可以不关闭。

朝廷使者上奏了他的事迹,伯雨被召,做了大宗正丞,刚到任,又提升为左正言。当时徽宗刚开始执政,听用正直的言论,伯雨首先揭发章惇,说道:“章惇长久窃取朝廷大权,欺骗朝廷,流毒百官,趁先帝变故的仓促之机,就表现出篡位之意,看不起陛下,不再有做臣子的恭敬。

假使他的用心得以实行,将在什么地方安置陛下与皇太后!如果宽恕而不杀他,那天下的大义就无法阐明,大法就无法确立了。我听北方的使者说,去年辽主正进食,听到中原罢免了章惇,放下筷子起身,接连称好,说宋朝错用了这个人,北方的使者又问,为什么(对他)只像这样放逐贬谪呢?从这件事看来,(对章惇)不只是如孟子所说‘国人都说该杀’,虽然是蛮貊之邦,也无不以为该杀的。”

奏章上了八次,皇上贬章惇到雷州。 伯雨处在谏官的位置半年,上疏108份。

大臣们惧怕他的多言,皇上让伯雨做给事中,私下里告诫他把少说或不说当作是主要的。伯雨不听,批评朝政的言论更加强力,而且将上章弹劾曾布。

曾布察觉了这件事,调任度支员外郎,不久到虢州主持工作。(后来)崇宁年间官员结党的事发生了,伯雨被削掉官职发送通州。

又被蔡卞陷害,与陈瓘、龚玦、张庭坚等十三人都南迁,(可)去昌化的只有伯雨。奸人还不甘心,用匿信又抓了伯雨的第二个儿子申先,将他下狱,妻子在江淮家中又刚去世,子捕妻逝的消息一齐送到。

伯雨对这两件事跟平常一样,他说:“死的已经死了,活着的对朝廷有罪,也合当从此诀别。

5 慷慨在文言文翻译

1、情绪激昂。

引证:两汉·司马相如《文选·司马相如》:“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翻译:包含着爱与忠贞,表达了情绪的激昂。

2、性格豪爽。

引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齐武王演传》:“性刚毅,慷慨有大节。”

翻译:性格刚强坚毅,豪爽有节操。

3、感叹。

引证:魏晋: 陆机《门有车马客行》:“慷慨惟平生,俛仰独悲伤。”

翻译:想想我自己的人生,顷刻之间觉得无限悲伤。

4、大方;不吝啬。

引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 鲁智深见李忠 、周通不是个慷慨之人,作事悭吝,只要下山。”

翻译:鲁智深看出李忠 、周通都不是大方的人,作事小气,于是要下山离开。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大方[ dà fang ] 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

引证:赵树理《地板》:“村里人倒很大方,愿意管我饭,又愿意给你三嫂借一部分粮。”

例句:王老师虽然不富裕,可是在金钱上很大方,经常资助有困难的同学。

2、豪爽 [ háo shuǎng ] 犹言豪放爽直。

引证:杨朔《征尘》:“他们总是那样率真,质朴,存着点古代游侠的豪爽的味儿。”

例句:我十分敬重爸爸,因为他有着豪爽正直、光明磊落的性格。

6 文言文翻译翻译,在线等,,快昂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宗泽从小就豪爽有大志

靖康元年,被任命为磁曰州知州。当时太原失守,在两河地区任职的官员全都借故推诿不肯前往。宗泽说:“食国家俸禄却躲避国难,这不行啊。”当天就独自骑马赴任,只带了十多个瘦弱的士兵。到达后,开始作固守不动的打算。皇上嘉奖他,任命他为河北义兵都总管。

靖康二年正月,宗泽到达开德,接连是三场战事全部获得胜利。

宗泽领兵到达卫南,考虑到将孤兵寡,不深入敌营不能成功。先头部队回报说前面有敌人军营,宗泽就率军向前直奔敌营,与敌战斗,打败了敌人。宗泽领兵转战东进,可是敌人增援的生力军到了,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是敌人的营盘。宗泽下令说:“今天进与退同样都是死,我们不能不从死中求生。”士兵知道总是一死,无不以一当百,杀敌几千人。金兵大败,溃退几十里。

宗泽前前后后向朝廷上呈了二十多份奏折请求回京,但都被潜善等小人私自扣押,未能呈上,他终日忧愁愤慨,终染上疾病,在背上生了疮。宗泽叹息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第二天,狂风大作,雨下了一整个白天和夜晚,宗泽没有提及自己家中的任何事,只是连着呼喊了三声“过河!”,然后就逝世了。

7 宋史卷二百五十四列传第十三李继勋古文翻译

译文

李继勋是大名元城人。周太祖领兵时,选用在军中。广顺初年(951),补任禁军列校,历升至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兼任永州防御使。显德初年,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兼任昭武军节度。一年多后,改为兼任曹州节度。

世宗亲自征伐淮地,令李继勋领兵驻屯寿州城南,建造洞屋、云梯,用来攻城。李继勋守御懈怠,被敌人打败,死了数万人,云梯、洞屋都被焚烧。世宗召他回朝,出京任河阳三城节度。议者认为不合谴责将帅的意义。世宗再次到寿春回来后,贬任继勋为右武卫大将军,又因为他的掌书记陈南金辅佐无方,一并黜贬。

显德四年(957)冬天,又跟从世宗南征,到驻扎在迎銮时,命继勋率领黑龙船三十艘在江口滩,打败数百吴兵,俘获战船二艘,因战功升任左领军卫上将军。七月,改任右羽林统军。显德六年春天,世宗到沧州,任命继勋为战左厢都部署,前任泽州刺史刘洪任他的副手,不久任权知邢州。恭帝即皇帝位,授任继勋为安国军节度,加官检校太傅。

宋初,加官检校太尉。太祖平定泽、潞二州,继勋到行营朝见皇帝,被任命为昭义军节度。这年秋天,率领军队进入河东,火烧平遥县城,俘敌很多。建隆二年(961)冬天,又打败并军千余人,斩首百余人,俘获其辽州刺史傅延彦及其弟弟延勋献给朝廷。

乾德二年(964),诏令继勋与康延沼、尹训率领步骑万余人进攻辽州,太原将领郝贵超领兵来援,在城下决战,继勋大败敌军。州将杜延韬危急,与拱卫都指挥使冀进、兵马都监供奉官侯美带领部下三千人降附于继勋。立即派遣内供奉官都知慕容延忠到朝廷奏告,诏令褒奖他们。不久,并州人引诱契丹步兵骑兵共六万人来攻取辽州,再次派遣李继勋与罗彦瑰、郭进、曹彬等人率领六万军队前去抵抗,大败契丹军及太原军于城下。乾德五年,加任同平章事。

开宝初年,准备征伐河东,任命继勋为行营前军都部署,在涡河大败并州部队。开宝二年,太祖亲自征伐河东,任命继勋为行营前军都部署。皇帝到了城下,分军队为四面,继勋统领南面。开宝三年,李继勋移职镇守大名。太平兴国初年(976),加兼侍中。不久因病请求回到洛阳,太祖同意他的请求,赐给他钱千万、白金万两。这年秋天,上表请求退休,太祖授任他为太子太师职退休,朝会时可以站在中书门下班。不久去世,终年六十二岁,追赠中书令。

继勋历任藩镇,所到地方没有善政,但是以质朴耿直著称。信仰佛教。与太祖是旧交,所以受到特别宠遇。

继勋的儿子守恩官至如京使,守元官至北作坊使,守徽任崇仪副使。

继勋的弟弟继亻屋,也很勇武,后周显德末年,补任内殿直。宋初,多次任军职。开宝年间,任步军副都军头。太平兴国三年,升任内仆马步军副都军头。因罪改任右卫率府率。太平兴国六年,加任本卫将军、兼任州刺史。历升至龙卫右厢都指挥使、兼任本州团练使。

8 翻译文言文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翻译: 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名。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奉旨进见。钟毓脸上有汗,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有汗?」钟毓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钟会脸上没出汗,文帝又问:「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荆嗣

荆嗣,乾德初年,响应招募为控鹤卒,跟随李继勋讨伐河东。李继勋选择强悍勇士一百人,抄小路阻截洛阳寨。荆嗣请求前去,亲手斩杀五十多人,敌人烧毁军壨在夜丧逃跑。逼近汾河,敌将杨业扼守桥梁道路,荆嗣与敌转战,贼军迟过了桥。、杀死杨业所部士兵数以千计,射中杨业的随从骑兵,获得军旗、战鼓和锁甲很多,杨业退保城中。他们烧毁南门,夺取羊马城,箭纷纷射落在面前。夜晚,几千敌人逼近营垒,李继勋挑选五百名勇敢兵士接战,而荆嗣作先锋。等到天亮,交战几个回合,斩杀和俘虏很多人。

荆嗣跟随太祖征伐太原,贼军来抗拒。焚烧洞子。太祖派遣殿前杨信率领一百人增援,荆嗣参与,率先冲锋陷阵。太祖召见,补为御龙直。太平兴国初年,三次升迁为天武军校。太宗再次征伐太原,荆嗣陈诉希望率领一支军队先攻,太宗命令他主管城西洞子。太宗巡视军队,荆嗣登上城墙,亲手杀死几个贼人,而他的脚被两枝箭射穿,中了手炮,断了两个牙齿。太宗看到他,立即召来赏赐锦袍、银带。跟随征伐幽州,隶属於殿前崔翰,斩首三十级,补为笼猛副指挥使。

五年,契丹入侵雄州,占据龙湾堤。荆嗣隶属於袁继忠,袁继忠命令他率领一千士兵奋战夺取道路。有个宦官到州裏察看城垒,出到外城外,敌人上来包围他,荆嗣立即出兵接战,十多个回合,斩杀骑兵七百多人。荆嗣的军队在夜裏走失,在古城庄外,三擂战鼓突破敌人的包围,在莫州城下安下军营,又率领一百多人用斧头砍敌人了望楼,斩首五十级。敌人在界河上建桥,将要逃跑,荆嗣阻击他们,杀死俘虏了很多人。六年,跟随崔彦进在静戎北面抵御契丹军。在唐兴口设营寨。崔彦进派遣荆嗣率领军队渡河,与契丹军交战,打败他们,追赶一二十多里。

八年,李继迁入侵边境,荆嗣跟从袁继忠、田钦祚戍守:三叉口,作为前锋,杀敌一千多人,追击他们,缴获牛羊、铠甲、弓箭数以千计。前进到禹井口、狐路谷,剩余的敌人又来请战。最初以雄武军一千人作后军,被敌人突然袭击。袁继忠命令荆嗣增援他们,几次交战,与雄武军合为一队,摆开阵势格斗;又夺得人马七日多。田钦祚夜裏回来,依山扎营,敌人也在山下扎寨。招募精壮兵士兵十人前去袭击他们,荆嗣为统帅。到了敌人所在地,刺杀一百多人,烧毁他们的营寨而回,下诏赏赐锦袍、银带。

雍熙二年,荆嗣跟从田重进、谭延美率领军队进入辽境,迅速攻战飞狐门,辽军失利。田重进带领全军联合攻击,辽军骑兵退走。他们进到飞狐城北面,辽将人鹏翼率领军队又到来。田重进布阵压住东边,多次交战没有取胜,命令荆嗣出战西边,指挥军队逼近山崖,以短兵接战。辽兵战败,投崖而下,荆嗣亲手斩首一百多级。辽兵散失的一千多人在原野上,荆嗣大声喝止他们,全都毁坏弓弦折断箭尾来投降,追到河道,又把他们击退。其余的辽军驻扎在土岭,副将黄明与他们交战没有取胜,将要撤退,荆嗣对他说:“你暂且把军队停留在这裏,为我声援,我将夺下这个山岭。”於是奋力作战,追赶辽军五十多里,到达仓头而回来。荆嗣又率领招收士兵一千人,攻克仓头、小治两寨。黄明参与战斗,攻克直谷寨,命令荆嗣驻守在这裏。

过了几天,辽军又来,田重进与他们交战,奔驰冲击,大军很混乱。田重进召来荆嗣联合作战,把辽军全部赶跑,夺得炮具、钟甲和头盔。贼军乘夜晚又包围直谷、石门两寨,田重进派遣荆嗣率五百精锐士兵接济他们,荆嗣说:“敌人有两万多,如今援军很少,难以解围。”田重进很担忧。荆嗣说:“谭延美的军队驻守小治,控制着士兵两千,希望抄小路前去,邀请他配合协同作战。”半夜,独自骑马到达谭延美处,谭延美说:“敌人的势力如此,怎能解围”荆嗣说:“请把全部军队转移到平川,树起旗帜排列队伍,另外挑选二三百人在路旁张开白旗。他们看到旗帜绵延很远,认为大军相继到来,我以五百士兵急速赶去战斗,必定攻克他们的营寨。”谭延美答应。一天之中总共五到七次战斗,辽兵才退去,都如荆嗣所料。

蔚州投降时,田重进先命令荆嗣率领几十个勇士用绳子拴住翻进城,见到守将,获得真实的情况。第二天,将要受降,可敌人反而守住大军的出路,就与他们战斗,杀死杀伤很多人,荆嗣多次用绳子拴住入城,夺走守将中归顺的人。田重进的营垒,粮食匮乏,荆嗣派遣投降的士兵运送蔚州粮仓的粮食接济他们。辽军援兵大队到来,副都指挥使江谦胡言乱语迷惑众人,荆嗣立即斩了他。全部收集兵众物资回到田重进的军营,与辽军辗转作战。当时有军校五人,其中四人都战死,到了大岭,荆嗣与辽军交战,打跑他们。军队回到京城,太宗在便殿接见他们,田重进说荆嗣有功,补为本军都虞候。

荆嗣又跟随李继隆到北平寨防御敌人,将赴满城,路上遇到敌人,奋力交战,俘获敌人很多。又在鸾女祠交战,李继隆派遣步兵二千,埋伏在定州古城,被敌人攻打,命令荆嗣增援他们。到唐河桥,荆嗣扼守桥路出战,解除敌人的几重包围,与伏兵会合,分成三队,背水布阵。敌将于越率领一百多队骑兵到烽火台求战,荆嗣整饬军队与他们交战,几个回合后,得与李继隆会合,又在东边摆开阵势,大败辽军。李继隆上报朝廷,下诏令嘉奖荆嗣,升本军都指挥使,领澄州刺史。

至道二年,荆嗣加官御前忠佐马步军头,驻守定州。辽军入侵,隶属范廷召,统领偏师在嘉山抵御辽兵。范廷召移师高阳,命令荆嗣带兵二千作殿后。经过平敌城,辽军十多万人到来,荆嗣多次出战。等到桑赞、秦翰来增援,夜裏二更,敌人再次到来,荆嗣说:“对方不擅长夜战,我们应当攻破他们的营寨,以赶赴大军。”就同桑赞、秦翰合并军力,告诫军队望见敌人火把多的地方就合力冲击他们,第二天早晨,到瀛州。咸平三年,荆嗣加官领本州团练使,出朝为郎山路都巡检使,在蒲阴攻破敌人的营寨,俘获很多。

四年,命令荆嗣带领一万人截断西山的道路。正逢敌军急速来到,大军来不及前进而中止。五年,实授为蔡州团练使、赵州部署。过了一年,调任沧州。当年冬,辽军入侵,命令率军队从齐州抵达淄州、青州警戒以防不测。景德初年,又命令他与刘汉凝、田思明率兵到冀州防卫边境。不多时赴澶州皇帝所在地。正值辽人请和,又返回任职。历任郸州、凤翔、永兴部署。皇帝到亳州,荆嗣留任旧城内同都巡检使。大中祥符七年,改为虢州防御使、邠宁环庆副部署,去世。荆嗣由士兵逐渐提升,以功劳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经历一百五十多次战斗,身亡。他哥哥的儿子荆信、荆贵,都为左侍禁,荆贵官至内殿崇班。

 ◎世家五

 ○北汉刘氏

北汉刘继元,幷州太原人。祖崇,汉祖之弟,汉初为太原尹、北京留守。隐帝嗣位,周祖为枢密使,崇谓判官郑珙曰:"吾与郭枢密素不协,朝廷幼弱,郭得志,吾无类矣。"因泣下。珙遂劝缮完甲兵,招集亡命,为自全计。及闻隐帝遇害,崇欲率兵南向,会汉太后下令遣冯道诣徐州迎崇子赟为汉嗣,崇信之,谓宾佐曰:"吾儿为帝矣,复何虑哉"少尹李骧曰:"知几其神,时不可失。揣郭公之心,必不以天下与人,不如领精骑疾度太行,控孟津,以观其变,徐州位定,然后归晋阳,即郭公不敢动矣。"崇大怒,骂曰:"腐儒敢离间我父子!"遽令左右曳出斩之。骧曰:"仆负王佐才,今日为愚人画计,死固甘心,但家有病妻,愿同戮于市。"崇并杀之,表其事于太后,明无他志。俄周祖为众所推,降封赟湘阴公。崇遣使奉书周祖,乞赟归藩。使还,知赟已死,崇恸哭,为骧立祠。

遂即皇帝位,国仍号汉,仍称乾祐年,改名旻。以子钧为太原尹,判官赵华、郑珙为宰相,陈光裕为宣徽使。赍重币结契丹,自言与周有隙,愿如晋祖故事,约为父子。契丹主许之,遣政事令燕王耶律述轧、上枢使高勋,策崇为大汉神武皇帝。自是数侵晋、绛。高平之败,崇单骑遁归,由此丧气,不敢复出师。显德元年,崇卒,钧袭位。

钧旧名承钧,后止名钧。改元天会,以卫融为相,段常为枢密使,蔚进掌亲军,子继恩为太原尹。始建七庙于汉祖旧第,号显圣宫。潜结江南、西川为外援。六年冬,钧结契丹侵周。明年正月,周恭帝命太祖北征,至陈桥驿,众推戴太祖即位。钧与契丹兵皆遁去。

是夏,李筠以上党叛,令判官囚监军周光逊等送于钧,称臣求援。钧自至太平驿与筠会,遣其宣徽使卢赞将骑数千随筠入寇,又遣其河阳节度范守图援之。及太祖亲讨,前军石守信、高怀德破筠众于泽州,获守图,杀钧兵数千。钧之沙谷砦又为折德扆所破,斩首五百级。九月,昭义李继勋率师入钧平遥,虏获甚众。建隆二年冬,继勋又败钧兵,斩首百余级,获其辽州刺史傅廷彦弟勋以献。

三年二月,钧侵晋、潞二州,守将击走之。三月,太祖诏河东降人徙家于邢、洺,计口给粟。四月,太原民四百七十人降。七月,钧捉生指挥使路贵等十一人降,并补内殿直。四年八月,邢州王全赟率师攻乐平,钧拱卫指挥使王超、散指挥使元威、侯霸荣率所部千八百人降全赟。未几,钧侍卫都指挥使蔚进、马军都指挥使郝贵超与契丹悉兵来救乐平,三战皆败之。遂下其城,诏建为平晋军,以降兵为效顺军,赐以钱帛,静阳十八砦遂相率来降。九月,钧覆引契丹攻平晋军,太祖遣洺州防御使郭进、濮州防御使张彦进、客省使曹彬、赵州刺史陈万通将步骑万余救之,未至而钧遁去。

乾德二年二月,李继勋与兵马钤辖康延沼、马步军都军头尹训率兵攻辽州,钧遣郝贵超来援,战于城下,大败。刺史杜延韬危蹙,与拱卫都指挥使冀进、兵马都监侯美籍部兵三千降于继勋,赐延韬等袭衣、银带、器币、鞍勒马,其降兵以效顺、怀恩为名。是月,府州擒钧卫州刺史杨璘以献。又钧耀州团练使周审玉等四人降,赐审玉袭衣、金带、绢千匹、银五百两、鞍勒马,仍赐名承瑨,以为左千牛卫大将军、领汾州团练使。四月,太祖遣马军都校刘光将兵戍潞,备钧入侵。五年三月,钧招收指挥使阎章以石盆砦降镇州。四月,招收指挥使樊晖杀监军成昭,以鸿唐砦降镇州。六年正月,偏成砦招收指挥使任恩等百五十人降晋州。三月,镇州守将攻破钧马鞍山砦。七月,钧乌玉砦主胡遇等百三十九人降镇州。

初,钧自李筠败,狼狈而归,旦夕惧宋师之至。以赵文度为相,召抱腹山人郭无为参议中书事,以五台山僧继颙为鸿胪卿,参议国事。因事诛段常,契丹主遣使责钧曰:"尔不禀我命,其罪三:擅改年号,一也;助李筠有所觊觎,二也;杀段常,三也。"钧皇恐曰:"父为子隐,愿赦罪。"契丹不报。自是使契丹者被留不遣。终以势力窘弱,忧愤成疾,是月卒,年四十三。继恩嗣位。

初,太祖尝因界上谍者谓钧曰:"君家与周氏为世仇,宜其不屈,今我与尔无所间,何为困此一方人也若有志中国,宜下太行以决胜负。"钧遣谍者覆命曰:"河东土地甲兵不足以当中国,然钧家世非叛者,区区守此,盖惧汉氏之不血食也。"太祖哀其言,笑谓谍者曰:"为我语钧,开尔一生路。"故终其世不加兵焉。

继恩本姓薛。父钊,娶崇女,晋初为护圣营卒。汉祖典禁兵,以钊崇婿,释其籍,馆门下。汉祖后领方镇,爵位通显,钊罕得见其妻,居常怏怏。一日乘醉求见,即引佩刀刺妻,妻奋衣得脱,钊乃自刭。继恩时尚幼,汉祖令钧养为子,遂冒姓刘。

八月,太祖诏伐继恩。以内客省使卢怀忠等二十二人将禁兵赴潞州,昭义节度李继勋为行营前军都部署,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党进副之,宣徽南院使曹彬为都监;棣州防御使何继筠为前锋部署,怀州防御使康延沼为都监;建雄军节度赵赞为汾州路部署,绛州防御使司超副之,隰州刺史李谦溥为都监。九月,继勋败继恩军于洞涡河,其左胜军使李琼来降,赐袭衣、金带、鞍勒马。

初,钧谓郭无为曰:"继恩庸懦,何堪付后事"无为亦以为然。至是继恩独处一室行丧,左右亲信皆在太原,无得从者。或劝召之,继恩犹豫不决。有侯霸荣者,邢州龙冈人。多力善射,走及奔马,尝为盗并、汾间,钧用为散指挥使,戍乐平。建隆中,率所部来归,补内殿直。未几,复奔太原,钧署供奉官。至是谋持继恩首献太祖,遂乘继恩无备,白昼挺刃而入,反扃其门,继恩绕屏环走,霸荣以刃揕胸弑之,年三十四,时立六十日矣。无为遣卒登梯入,杀霸荣,立其弟继元。

继元本姓何。初,薛钊死,崇以女再妻何氏,生继元。何死,钧亦养继元为子。继元既袭位,改元广运,复结契丹为援。开宝二年春,太祖诏李继勋、赵赞、郭进、司超等将兵先赴太原,太祖遂亲征。以继元太谷令梁文陟为太子洗马,祁令张续为右赞善大夫。太祖将至,继勋败继元兵于城下,其宪州推官史昭文以州来降,升本州刺史。乃壅汾水灌其城,又遣海州刺史孙方进围汾州。继元方恃契丹为援,守陴者扬言旦夕契丹至。四月,何继筠败契丹于阳曲北。太祖命以所获首级、铠甲示于城下,城中由是丧气,知岚州赵文度遂来降。闰五月,南城为汾水陷,水注城中,太祖幸长堤观焉。登望楼者见继元杀其相郭无为,城中纷扰。俄而城兵自西长连城出,将焚攻战具,反为攻兵击走之,斩首万余级。夜半,传呼壁外继元降,太祖令卫士擐甲,将开壁门,八作使赵璲曰:"受降如受敌,讵可中夜轻出"太祖使伺之,果谍者也。

太常博士李光赞上言曰:"陛下应天顺人,体元御极,战无不胜,谋无不臧,四方恃险之邦,僣窃帝王之号者,昔日与中国为邻,今日与陛下为臣。蕞尔晋阳,岂须亲讨,重劳飞挽,久驻师徒。且太原得之未必为多,失之未足为辱。今时属炎蒸,候当暑雨,傥河津泛溢,道路阻艰,辇运稽留,恐劳宸虑。"太祖览奏甚喜,命宰相赵普抚谕诸将欲班师。禁军校赵翰等叩头愿乘城急击,以尽死力,太祖曰:"汝曹我所训练,无不一当百,以备肘腋、同休戚也。我宁不取太原,岂忍驱汝曹冒锋镝而蹈必死之地乎"士皆感泣,遂班师。

九年八月,太祖又遣党进、潘美、杨光美、牛思进、米文义讨之。时继元谍者赵训为晋州所捕,械送于朝,太祖命释之,给服装放归。又遣郭进入忻代路,郝崇信、王政忠入汾州路,阎彦进、齐超入沁州路,孙晏宣、安守忠入辽州路,齐延琛、穆彦璋入石州路。九月,党进败继元兵数千,获马千余。郭进得山北民三万七千余。十月,辽州监押马继恩入幷州境,燔四十余砦,获牛羊数千。郭进又破寿阳,得民九千。穆彦璋入幷州境,得民二千。党进又败继元兵千余于城下。是月,太宗即位,召诸将还。

太平兴国二年,继元胡桃砦指挥使史温等以其民内附。太宗谓齐王廷美曰:"太原,我必取之。"四年,始议讨伐,曹彬以为可,太宗意遂决,语在《彬传》。宰相薛居正曰:"昔周世宗举兵,太原倚契丹之援,坚壁不战,以至师老而归。及太祖破契丹于雁门关南,尽驱其民分布河、洛之间,虽巢穴尚存,而危困已甚,得之不足以辟土,舍之不足以为患,愿陛下熟虑之。"太宗曰:"今者事同而势异,彼弱而我强。昔先皇破契丹,徙其人而空其地者,正为今日事也。朕计决矣,卿勿复言。"遂遣宣徽南院使潘美等率诸将分兵围汾、沁、岚诸州,车驾遂亲征,以骁将郭进扼石岭关,断契丹援路。契丹果至,进击败之。

初,继元遣子续质于契丹,契丹为进所败。继元又遣健步间道赍蜡丸帛书求救,进又得之,徇于城下。继元外援不至,饷道又绝,潘美等兵数十万长围四合,自春徂夏,矢石如雨,昼夜不息,城中大惧。会太宗奄至,亲督卫士急攻,人百其勇,城无完堞。太宗虑城陷则杀伤者众,以手诏谕继元降,诏至城下,守陴者不纳,继元不能知。太宗躬擐甲胄,夜至长连城督诸将攻之,控弦之士数万列阵于前,蹲甲交射,矢集城上如猬毛,每给矢必数百万,顷之咸尽。捕得城中人云,继元以十钱购一矢,凡聚百余万,太宗笑曰:"此为我畜也。"

五月庚辰,继元宣徽使范超来降,攻城者以超为出战,禽而戮之。继元遂斩超妻子,投其首城外。壬午,马军都指挥使郭万超逾城降,继元帐下亲信因之渐亡去,城中危急。太宗又自草诏谕之曰:"越王、吴主献地归朝,或授以大藩,或列于上将,臣僚、子弟皆享官封。继元但速降,必保终始富贵,安危两途,尔宜自择。"至是诏入,诸将锐攻不可遏,太宗临之,恐城陷害民,麾众少退。是夕,继元遣其客省使李勋奉表请降,太宗赐勋袭衣、金带、银器、锦彩、银鞍勒马,复遣通事舍人薛文宝赍诏答之。夜漏未尽,太宗幸城北,张乐宴从臣于城台,继元降。迟明,继元率官属缟衣纱帽待罪台下,诏释之,赐袭衣、玉带、金银鞍勒马三匹、金器五百两、银器五千两、锦彩二千段,文武官各赐衣、金银带、器币、鞍勒马有差。召升台,继元叩头言:"臣闻车驾亲征,即愿束身归罪,盖亡命者惧死,逼臣不得降尔。"太宗籍军中亡投继元者数百人,选其巨室者以从军法,余赐服及钱帛,分隶诸将。诏授继元特进、检校太师、右卫上将军,封彭城郡公,馆于行在所,给赐甚厚。其相李恽等授官有差,命中使康仁宝监之。继元献其宫妓百余,悉分赐立功将校。又令仁宝护继元亲属百余赴京,所过续食,赐京城甲第一区,岁时优加颁赍。六年,加开府仪同三司。雍熙三年,建房州为保康军,以继元为节度。

淳化二年,继元疾,遣中使护医诊视,及卒,遗奏以其子三猪为托,太宗恻然哀之,赠中书令,追封彭城郡王,赗赙加等,葬事官给。时三猪六岁,赐名守节,授西京作坊副使,家居赐禄。

初,太宗征继元,行次澶渊,有太仆寺丞宋捷者掌出纳行在军储,太宗见其姓名喜,以为师必有捷之兆。及将至太原,太宗遣语攻城诸将曰:"我以端午日当置酒高会于太原城中。"至癸未,继元降,乃五月五日也。刘崇自周广顺元年称帝,历四主二十九年而亡。

继元性残忍,在太原,凡臣下有忤意,必族其家。自太祖亲征及遣将攻伐,因之杀伤不可胜纪。及穷蹙始降,太宗待遇终保全之,尝谓近臣曰:"晋司马昭以刘禅思蜀之对,戏之云'何乃似却正之言',此不仁之甚也。亡国之君皆暗懦所致,苟有远识,岂至灭亡此可愍伤,何反戏侮乎刘继元朕所虏者,待之若宾客,犹恐不慰其意尔。"

守节后为崇仪使,改右屯卫将军。天禧四年,特迁右武卫将军,改右骁卫将军。

                  第五章 先南后北逐步来

                      第十节 战北汉(上)

北汉是刘崇于公元951年建立,定都太原。

公元954年,刘崇死后,刘钧继位。

北汉是后周死敌,公元959年后周皇帝柴荣死,恭帝柴宗训继位,北汉认为有机可乘,在当年冬天联络契丹侵犯周境,恭帝派赵匡胤出征,结果发生陈桥兵变。

大概是刘钧听说赵匡胤帮他推翻了仇敌后周政权,刘钧便和契丹兵撤兵了。

其实,刘钧和辽国在公元959年底犯边,又无缘无故撤走,这件事本来就很蹊跷:

按理,后周这边接连发生政权变更,确是出兵的好时机,既然出兵,何必要撤?这是其一;

第二,北汉和辽国是“子”和“父”的关系,你刘钧哪能说出兵就出兵,要撤兵就回家?

但《宋史世家五》这样描述,我们姑且这样认为。

公元960年,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在上党叛宋,向北汉刘钧求援,刘钧派将、派兵救援,大宋军队平了上党,擒了北汉援军将领河阳节度使范守图。

自后北汉和大宋一直纠缠不清。

公元960年九月,被赵匡胤任命为昭义军节度使的李继勋,攻入北汉的平遥,俘获甚多。

公元961年冬,李继勋又败北汉,斩首百余级。

公元962年二月,北汉侵犯宋朝潞州,被击退;

四月,太原近五百人跑到大宋归降;

七月,刘钧部下路贵等归降宋朝;

公元963年,赵匡胤向南方用兵的同时,北方的边境更非风平浪静。

公元963年七月,当时王全斌身为安国军节度使,领兵和太原干了一小仗,取得了小胜;

八月,王全斌占领了北汉的乐平县。北汉指挥使王超、元威、侯霸荣率军一千八百人归降;而侯霸荣的投降后来改变了赵匡胤“先南后北”的战略方向;

九月,刘钧亲自汇合辽军进攻乐平,赵匡胤派洺州(河北永年)防御使(军区司令)郭进、濮州(河南濮阳)防御使张彦进、客省使(接待少数民族及外宾官)曹彬、赵州(河北赵县)刺史陈万通救援,刘钧遁去;

此后不久王全斌调任忠武军节度使,罗彦瑰接替王全斌为安国军节度使。

同年闰十二月,大将折德扆在府州(陕西榆林府谷县)城大败北汉军,俘虏了北汉将领杨璘;

公元964年二月,北汉辽州刺史杜延韬率城投降大宋;

三月,北汉耀州团练使周审玉率军投降北宋。

紧接着,后蜀“反间谍”赵彦韬向赵匡胤告密,获悉北汉和蜀地勾结后,赵匡胤内心有了收复蜀地的想法。

为防南北两边作战,赵匡胤做了两个安排:

一是派投降的侯霸荣回北汉,劝说刘钧:“你家和周室为世仇,不屈不挠在所当然!而今大宋和你没有怨恨,何必让双方疲惫不堪?你如果有雄心壮志谋取中原,那么我们在太行山下决一雌雄!”

刘钧求之不得,忙派侯霸荣回开封回复:“我们庙小菩萨小,哪敢和中原抗衡?我刘家守在这里,只是担心祖宗的祭品得不到供奉啊!”

赵匡胤心里放心大半,笑着对侯霸荣道:“你回去对刘钧说,放他一条生路!”

可是,赵匡胤毕竟没有全部放心,又派大将刘光驻扎潞州,防备刘钧头脑搭错筋食言!

不过此后,直到刘钧死之前,赵匡胤始终没有对北汉用兵。

公元968年七月,刘钧病死,养子刘继恩继位。

对于刘继恩,刘钧生前很不看好!曾对宰相郭无为说:“继恩懦弱,难以托付大事!”

郭无为也深以为然。但是郭无为此时和侯霸荣搭上了线。

侯霸荣,力大无穷,善于射箭,走路飞快,史书说他“走及奔马”,很有神行太保的味道。先做强盗,后到北汉刘钧手下做将军,再后投降了赵匡胤。

赵匡胤平蜀时,为了稳住刘钧不南下,派侯霸荣做信使,侯霸荣来来回回往返在大宋和北汉之间,死心塌地为赵匡胤做间谍。

没办法,赵匡胤这人魅力就是这么大!

侯霸荣早在太原、汾阳山里做强盗时,和隐居在太原抱腹山的郭无为相识,加上赵匡胤许诺,只要郭无为投降,便封他为邢州(河北邢台)刺史!

因此郭无为心动不已,刚好此时刘钧病死,郭无为极力拥戴刘继恩做皇帝。刘继恩懦弱,当然更好驾驭。

侯霸荣勾结郭无有什么目的?当然是为了颠覆北汉政权,为赵匡胤收复北汉做伏笔,侯霸荣其实就是赵匡胤锲入北汉的钉子。

也正是因为这颗钉子,打乱了赵匡胤最初的战略部署,提前打了一场徒劳无功的战争。

佐料:后汉皇帝之间的关系很有意思。

北汉立国者是汉世祖刘崇(本名刘旻),刘崇有十个儿子,历史记载的有七个,老大是刘赟,依次为刘钧、刘镐、刘锴、刘锜、刘锡、刘铣。

北汉第二个皇帝是刘钧,他没有亲生儿子,倒有五个养子,依次为刘继恩,刘继元、刘继钦、刘继文、刘继业。

北汉的第三个皇帝是刘继恩,他和刘继元一样,既是刘钧的养子,又是刘继恩的外甥。

北汉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是刘继元,他和刘继恩是同母异父的兄弟,其母是刘崇的女儿,刘钧的妹妹。先嫁薛钊,生刘继恩,所以刘继恩本姓“薛”;薛钊死后嫁何氏,生刘继元,刘继元本姓“何”。

刘继元生性残忍,几个叔父刘镐、刘锴、刘锜、刘锡都被他斩杀,甚至自己的亲生母亲也不例外。唯有刘铣装傻幸免于难。

刘钧的第五个养子刘继业,大家很熟悉,他后来投降了大宋,改名杨继业,也叫杨业!

刘继元有个儿子,名字很特别,叫刘三猪。刘继元后来投降大宋,992年刘继元死时,刘三猪才六岁,赵光义赐名刘守节!

可能,“三猪”这名字,虽然顺口,实在有辱圣听!

《宋史》:侯益在晋、汉时,数为反覆,观其受命契丹,私交伪蜀,赤罔之战,复夜谒周祖,宗属长幼,遭景崇鲸鲵,殆无噍类,推其心迹,岂怀贰之罚欤?薛怀让、赵晁为将,皆忍于杀降。晁子延溥,能救后至之诛,虽父子之亲,仁暴相戾有若是者。余皆逢时奋武,致身荣显。扈彦珂请击河中,卒用其策,愚者之一虑云。

1 宋史卷二百五十四列传第十三李继勋古文翻译

译文

李继勋是大名元城人。周太祖领兵时,选用在军中。广顺初年(951),补任禁军列校,历升至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兼任永州防御使。显德初年,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兼任昭武军节度。一年多后,改为兼任曹州节度。

世宗亲自征伐淮地,令李继勋领兵驻屯寿州城南,建造洞屋、云梯,用来攻城。李继勋守御懈怠,被敌人打败,死了数万人,云梯、洞屋都被焚烧。世宗召他回朝,出京任河阳三城节度。议者认为不合谴责将帅的意义。世宗再次到寿春回来后,贬任继勋为右武卫大将军,又因为他的掌书记陈南金辅佐无方,一并黜贬。

显德四年(957)冬天,又跟从世宗南征,到驻扎在迎銮时,命继勋率领黑龙船三十艘在江口滩,打败数百吴兵,俘获战船二艘,因战功升任左领军卫上将军。七月,改任右羽林统军。显德六年春天,世宗到沧州,任命继勋为战左厢都部署,前任泽州刺史刘洪任他的副手,不久任权知邢州。恭帝即皇帝位,授任继勋为安国军节度,加官检校太傅。

宋初,加官检校太尉。太祖平定泽、潞二州,继勋到行营朝见皇帝,被任命为昭义军节度。这年秋天,率领军队进入河东,火烧平遥县城,俘敌很多。建隆二年(961)冬天,又打败并军千余人,斩首百余人,俘获其辽州刺史傅延彦及其弟弟延勋献给朝廷。

乾德二年(964),诏令继勋与康延沼、尹训率领步骑万余人进攻辽州,太原将领郝贵超领兵来援,在城下决战,继勋大败敌军。州将杜延韬危急,与拱卫都指挥使冀进、兵马都监供奉官侯美带领部下三千人降附于继勋。立即派遣内供奉官都知慕容延忠到朝廷奏告,诏令褒奖他们。不久,并州人引诱契丹步兵骑兵共六万人来攻取辽州,再次派遣李继勋与罗彦瑰、郭进、曹彬等人率领六万军队前去抵抗,大败契丹军及太原军于城下。乾德五年,加任同平章事。

开宝初年,准备征伐河东,任命继勋为行营前军都部署,在涡河大败并州部队。开宝二年,太祖亲自征伐河东,任命继勋为行营前军都部署。皇帝到了城下,分军队为四面,继勋统领南面。开宝三年,李继勋移职镇守大名。太平兴国初年(976),加兼侍中。不久因病请求回到洛阳,太祖同意他的请求,赐给他钱千万、白金万两。这年秋天,上表请求退休,太祖授任他为太子太师职退休,朝会时可以站在中书门下班。不久去世,终年六十二岁,追赠中书令。

继勋历任藩镇,所到地方没有善政,但是以质朴耿直著称。信仰佛教。与太祖是旧交,所以受到特别宠遇。

继勋的儿子守恩官至如京使,守元官至北作坊使,守徽任崇仪副使。

继勋的弟弟继亻屋,也很勇武,后周显德末年,补任内殿直。宋初,多次任军职。开宝年间,任步军副都军头。太平兴国三年,升任内仆马步军副都军头。因罪改任右卫率府率。太平兴国六年,加任本卫将军、兼任州刺史。历升至龙卫右厢都指挥使、兼任本州团练使。

2 王复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授予刑科给事中。声音洪亮,容貌壮美,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为通政参议。也先侵犯京师,邀约大臣出去迎接上皇。众人不敢前去,王复请求出行。于是升迁为右通政,代理礼部侍郎,与中书舍人赵荣偕同前往。敌人露出刀刃夹道威胁他们,王复等人不为此而恐惧。返回后仍担任通政事务,再升迁为通政使。

成化元年(1465),延绥总兵官房能上奏追赶袭击河套部众,皇帝降旨奖励犒劳。王复认为七百里奔赴作战不恰当,并担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争端,请敕令告诫晓谕,皇帝认为他说得对。晋升为尚书。

锦衣千户陈珏,本来是画工。到去世时,侄子陈锡请求继承百户。王复说:“世袭虽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战功,应不许可。”于是停止。

毛里孩侵扰边境,皇帝命令王复出京巡视陕西的边疆守备。从延绥到甘肃,观察地势,进言说:“延绥东起黄河岸边,西至定边营,萦绕二千多里。险要关口全在内地,而境外并无屏障,只凭墩堡来防守。军队反而驻扎在里面,老百姓却居住在外面。敌人一旦入境,官军还没有行动,老百姓已经被掠夺完了。再加上西南抵达庆阳,相隔五百多里,烽火不能连接,寇贼到了,老百姓还不知道。请迁移府谷、响水等十九个堡垒,置于接近边疆的重要之地。而从安边营至庆阳,从定边营至环州,每二十里筑墩台一个,共计三十四个。随着地势修建壕沟和城墙,以求声息相闻,易于防守抵御。”奏章呈上去后,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

改派王复到工部。王复严格遵守法令制度,声名超过在兵部。当时中官请求修筑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复提议放缓这件事。给事中高斐也说灾害频繁,不宜役使万人作无益的事情。皇帝都不许可。中官率领腾骧四卫军的,请求发给棉上衣和鞋裤。王复坚持不许可,说:“朝廷制造这些东西,本来是给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发,不用烦劳去缝制。京军则每年供给冬

北宋开国将帅

  1、石守信  太祖的好哥们。后周末,为太祖副手。资历也较深,后周恭帝时建节,兼任殿前都指挥使。是太祖“义社十兄弟”中第三个建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