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氏姓的来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4浏览:3收藏

施氏姓的来历,第1张

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据《姓氏纪略》的记载,早在4000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一个以施为国名的诸侯,后来他们的国亡,子孙就以国为氏,统统姓了施。不过,这一支施氏后来的活动,古籍缺少记载,所以对于他们的发展和繁衍情形,迄今仍无资料可稽。

目前被一般人所公认的施姓发源地,则是3000年前的鲁国。这是根据《姓纂》上面的记载。

《姓纂》是这样说的:“鲁惠公子施父尾生施伯,伯孙倾叔生孝叔,惠公五代孙也,因氏焉,汉有博士雠。”由此可见,施姓是周代的诸侯鲁惠公的后裔,鲁惠公的儿子名叫施父,是鲁国的大夫,传到惠公的五世孙之时,干脆以祖名为姓,以示与其他家族的不同。

秦汉以后,头一个在历史上崭露头角的是施雠。他是汉武帝独尊儒家之后,专治群经的学者,曾经与诸儒杂论五经的同异于石渠阁,雄辩滔滔,一时名气大噪。

施姓是台湾的第三十九大姓,但是在大陆未列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夏代。夏代有一个诸侯国名施国,位于今天湖北恩施一带,国亡后,施国公族后代,世代以施为姓。发展与演变:有一支施姓起源于子姓,是商朝后裔。左传上说,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受封为卫侯,负责管理商朝遗民,其中就有“施”姓,据说是制造旗帜的工匠。另一支施姓来源于春秋时,鲁惠公的儿子子尾,字施父,后代即以先辈的字中的“施”为姓。这一支施姓是鲁国王族后裔,起源于鲁国王族之姓姬姓。施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南迁移,其中一支迁到浙江一带,并且在吴兴发展成为望族。因此,施姓郡望吴兴。

「施」源出 ;

一 ; 出自「子」姓,为「殷民七族」之一。据《左传》所载,周初,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了「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樊氏等。施氏为制旗帜的工匠。

二 ; 以国为氏。夏代诸侯国有「施氏」之国,在今湖北省恩施县,其后有「施」氏。

三 ; 出自「姬」姓,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鲁惠公之子字施父,其支孙以王父 ( 祖父 ) 之字为氏。

家族名人 施之常

春秋时鲁国人,为孔门弟子。

西施

春秋越国美女。生卒年不详。越国苎萝(今浙江诸暨县南)人。本为浣纱女,适越王句践为吴所败,欲献美女以乱其政,乃令范蠡献西施,吴王大悦,果迷惑忘政,后为越所灭。见《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九˙句践阴谋外传》。亦称为西子、先施。

施琅

字尊侯,号琢公,清晋江人,生卒年不详。初为明代郑芝龙部将,降清后,平台湾,灭郑氏,封靖海侯,卒谥襄壮。

地望分布 江苏吴兴郡。

回答者: 564783 - 总监 九级 2-24 16:43

一 ; 出自「子」姓,为「殷民七族」之一。据《左传》所载,周初,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了「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樊氏等。施氏为制旗帜的工匠。

二 ; 以国为氏。夏代诸侯国有「施氏」之国,在今湖北省恩施县,其后有「施」氏。

三 ; 出自「姬」姓,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鲁惠公之子字施父,其支孙以王父 ( 祖父 ) 之字为氏。

(一)施氏家谱

施氏是鲁惠公的后裔,在崇明的两支都出自四十四世平一。平一生二子,岑和峰。峰的长子存治四传至汝愚,又五传至自愚。自愚四传至道。道有三子,伯彪、伯虎、伯貂。伯彪子廷椽,伯貂子廷握。廷椽子六十二世天瑞为宋大夫总辖,为避靖康之难从汴京(今河南开封)迁至崇明。这是一支。廷握子天寿迁句容,传六世至廷善(第六十八世),又从句容迁崇明。这是又一支。时间在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后廷善三世孙文伯迁嘉定,四世孙宗章、宗鄂迁通州、泰兴。后又回归崇明。

《施氏先世事略》载一世至八十九世系。一世名父,字尾生。周成王封于鲁,食采于鲍因氏。二世伯任鲁国大夫,住在曲阜,很有谋略。管仲被囚于鲁时,伯劝鲁庄公杀之,庄公不从。六世恺之女耀英为孔子嫡母。二十二世固镇很有学问,为逃避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藏匿在陇西,改姓严。到二十三世诉时,恢复施姓,回到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后又迁往沛(在今江苏省)。三十七世延,当过汉代太尉。二十九世然,字义封,与孙权同学,从大司马(官名)升为永安侯(官名),又改封为当阳侯;煦,字复名,封过荡寇将军;良,任过尚书左丞。四十三世斌,晋代建武时任信安太守、征西元帅,又升尚书左丞,431年(太兴元年)封中蠲侯。五十五世肩吾,唐元和年间状元;敬本,唐进士博士。六十五世师有,南宋太学博士,任温州刺史。七十六世之美,字含斋,著《朋寿堂集》。七十七世文,号骏臣,擅长诗画,兼通各艺,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上书朝廷,建议筑营房于本县四城壕,从此本县兵、民开始分居。七十九世仁,字佐王;1712年(清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封忠勇将军。八十一世成德,字进修,四川宁远知府。八十四世钰,字二如,一生爱古,钻研钟鼎碑刻,曾刻“云麾碑”十三行,保存晋、齐书画,又编《汉砖砚谱》、《防海揭要》等书。八十五世启华,号闰秋,1882年(清光绪八年)赴湖北,经办清查交待豁免局务、宜昌川盐总局收支、铁路局庶务、官书局专办,并开发兴国、大冶煤铁等矿,勘筑铁路。历任武昌府通判、德安府知府。八十六世鼎暄,字卓元,北京交通大学工学士,受交通部选派赴日本实习,回国后历任张家口无线电报局局长、察哈尔全区电务总稽查等职。

《施氏先世事略》分“绪言汇述”、“本支世系”、“忠孝合编”、“先德萃编”、“清芬汇稿”、“坟墓图记”、“附·图像”7部份。其宗谱创自宋末,此后每代都进行修辑,分支派别一目了然。宗谱由明代宣德年间维礼创立,嘉靖年间,玠根据浙谱汇编而成,清代乾隆时掞廷增修。载本为1925年,天寿系八十六世孙施鸿元所辑。

施氏今分布在本县多处。收藏载本的施文德,系八十五世孙。为中医副主任医师,任本县城桥卫生院院长、县中医学会会长、县政协副主席。1984年传至八十七世。

施氏姓的来历

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据《姓氏纪略》的记载,早在4000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一个以施为国名的诸侯,后来他们的国亡,子孙就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