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辨之战最后的结果怎么样?马超张飞输在哪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4浏览:4收藏

下辨之战最后的结果怎么样?马超张飞输在哪里,第1张

下辨之战,马超和张飞输给了曹洪曹休,很多人都对此十分费解:打曹洪曹休,一个马超就够了,怎么张飞与马超两大高手齐出还没打赢

张飞马超输给曹洪曹休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诸葛亮很清楚却不能对刘备明说:这次战役表明,“隆中对”的构想太过乐观了,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跟诸葛亮的预测有极大的差距。

在演义小说里,宽宏仁义的帝室之胄刘备,在诸葛亮辅佐下,指挥五虎上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打得曹魏和东吴抱头鼠窜,但实际情况却是刘备集团的精英人才最少、占据地盘最小,刘备的“谋主”徐庶徐元直,拒绝刘备邀请的石韬石广元、孟建孟公威,都跑到曹操手下当了中层干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纯属虚构,他能在曹魏当御史中丞,就是因为话说得多、说得好。

刘备的高光时刻,是跨有荆益进取汉中,并在消耗战中拖垮了曹操:“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

汉中之战以刘备获胜告终,但是在整场汉中战役中,也出现了一些令刘备比较不满意的情况——马超和张飞联手进攻下辨,旷日持久靡费钱粮,结果还打输了:吴兰任夔被杀,张飞马超撤回汉中。

这场下辨之战,在《先主传》和《武帝纪》中的记载基本一致:“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分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武都,皆为曹公军所没。”“刘备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辩,遣曹洪拒之。曹洪破吴兰,斩其将任夔等。三月,张飞、马超走汉中,阴平氐强端斩吴兰,传其首。”

无论是在正史还是演义小说里,马超和张飞随便拉出一个就能吊打曹洪,但是两大顶尖高手对付一个曹洪,最后还是损兵折将铩羽而归,这其中原因,诸葛亮应该是知道的,但即使他心知肚明,也不能对刘备说——如果把事情挑明,不但刘备会颜面扫地,自己的“隆中对”,也就成了夸夸其谈。

有人说曹洪击败张飞马超联军,是曹休曹文烈的功劳:“刘备遣将吴兰屯下辩,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为骑都尉,参洪军事。”

在出征前,曹操对曹休说:“你名义上是参谋军事,但实际上有最终决定权,你叔叔曹洪也得听你的!”

曹洪一听曹操这样安排,才知道自己这个统帅实际就是个牌位,也就乐得当甩手掌柜:“洪闻此令,亦委事于休。”

事实证明,曹操的知人之明不在刘备之下,或许还在诸葛亮之上,曹休识破张飞的围点打援计谋,建议曹洪逮住吴兰猛揍。

吴兰当然打不过曹洪曹休,他一败涂地,张飞看取胜的把握不大,也就赶紧撤退了,在撤退途中,张飞马超联军不断被地方武装袭扰,连大将吴兰也被截住杀掉了。

能在正史中留下姓名的,都是重量级武将,张飞马超吴兰任夔四人出征,只跑回去马超张飞二人,刘备这回做了一把赔本买卖。

实事求是地说,张飞马超不但悍勇,而且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和能力,也远在曹洪曹休之上,但是这两位“有信布之勇”的“万人敌”还是打输了,这其中原因,还真不是兵马不足和指挥不力,输给了天时地利人和。

关于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孟子曾经做过精辟阐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演义小说中的刘备当然是一位志诚君子,但是当时的门阀士族乃至寻常百姓显然不这么看。曹操是“奉诏平叛”,刘备是“奉衣带诏讨贼”,但“衣带诏”的最终解释权在大汉天子刘协手里,而刘协又掌握在曹操手里,他完全可以让刘协布告天下:衣带诏纯属伪造,刘备就是叛逆,天下共讨之、人人得而诛之,附逆者诛灭九族!

即使有衣带诏原件,刘备也拿不出来,而当时的百姓只认天子,于是在当时的舆论场上,曹操占据了绝对优势,所以“诸葛四友”中有三人长途跋涉投奔了曹操(等于入朝为官),而且曹操给那些人的官帽,远比刘备能拿出来的大好几倍——汉中之战相持阶段,张飞只是刘备封的征虏将军、新亭侯、巴西太守,马超只是刘备封的平西将军、都亭侯,他原先的“偏将军、都亭侯”官爵,早就在跟曹操打架的时候就被免掉了,而他自封的“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连刘备都不承认。

割据势力自封的两个杂号将军张飞马超,对战的是顶着钦命头衔的谏议大夫、都护将军曹洪和虎豹骑都尉曹休,您说战区世家大族和老百姓会支持谁

这就是张飞马超面临的窘境:得不到战区民众支持,又不能纵兵抢掠坏了自己的名声,军需物资都需要从汉中乃至成都转运,还要防范沿途大小民团武装的截击,向出奇兵速战速决,计策又被曹休识破,张飞和马超就是再能征惯战足智多谋,也只能含恨接受失败的现实:跟曹军相比,我们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吴兰才会死于非命!

张飞马超面临的困难,刘备集团一直都有,而且直到最后也没有克服,这一点诸葛亮应该是十分清楚的,而这也跟他的“隆中对”描绘的美好前景截然相反。

诸葛亮抬举刘备:“将军既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当然知道,在东汉末年,“帝室之胄”多如牛毛,根本就不算不上金字招牌——曹魏重要谋士刘晔,家谱比刘备还详实,他不也得给曹操打工至于思贤如渴,曹操做得好像比刘备还彻底:“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刘备用人的原则是“芳兰生门,不得不锄。”而曹操用人,不管你人品如何,只要你有能耐,我就给你高官厚禄。

曹操用人是半夜偷茄子不管老嫩,剜到筐里就是菜,这种千金买马骨的做法,结果是人才如过江之鲫,而刘备杀了张裕和彭羕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杰出人才来投奔了——刘备寄予厚望的孟达、黄权都投入了曹营,说明曹操曹丕比刘备孙权都有吸引力。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设想:“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老百姓有没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刘备没有看到那一天,但是张飞和马超却是感慨良多:“哪有什么箪食壶浆,我们得到的只是冷箭和砖头瓦块!”

张飞马超在下辨之战中显然是没有得到地方武装和战区百姓的支持,军事实力和指挥才能干不过民心向背,张飞马超之败,就败在没有得到广泛支持,如果像项羽处在张飞马超的位置上,也只能无奈叹息:“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战之罪。”

张飞马超输给了曹洪曹休,输得也冤也不冤,读者诸君可以在这里设想一下:如果您处在张飞马超的指挥位置上,能用什么办法打赢下辨之战

在亚美尼亚,其实不仅姓马米科尼扬的人知道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国,几乎所有的亚美尼亚人都知道这一点,这主要是因为马氏家族后裔出了一位为亚美尼亚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民族英雄。记者刚到亚美尼亚时,当地朋友带记者参观的第一个景点就是位于首都埃里温市一个广场的瓦尔丹·马米科尼扬雕像。只见在蓝天的映衬下,一位勇猛的将军跃马挥剑,仿佛在指挥将士们奋勇杀敌。

当地朋友告诉我,公元五世纪中期,为加强对亚美尼亚的统治,波斯当局强迫亚美尼亚人改信波斯人信奉的玛达教(拜火教的分支),引起了亚美尼亚民众的强烈反对。公元450年,东亚美尼亚出现全民起义,起义军的统帅就是马抗的后代瓦尔丹·马米科尼扬。起义遭到波斯当局的残酷镇压。公元451年,双方在阿瓦赖尔(现伊朗境内)进行决战。在战前的誓师大会上,瓦尔丹·马米科尼扬说:“懵懂而死,与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为永生。”这句话后来成了亚美尼亚人家喻户晓的名言。

决战打得十分惨烈,双方死伤惨重,瓦尔丹·马米科尼扬也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波斯当局也做出了让步,不再要求亚美尼亚人改信玛达教。

482年,东亚美尼亚在瓦尔丹·马米科尼扬的侄儿———瓦安·马米科尼扬的领导下,再次爆发了反对波斯人统治的起义,最终迫使波斯当局签署和约,使亚美尼亚实际上恢复了自治地位。

从此,瓦尔丹和瓦安·马米科尼扬就成了争取亚美尼亚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英雄。1991年亚美尼亚独立后,还设立了“瓦尔丹·马米科尼扬”勋章,表彰为争取国家独立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原来中国先祖也是驰骋沙场的勇士”

记者来亚美尼亚时间虽然不长,但感觉当地人对中国真的非常热情。这其中有马米科尼扬家族的贡献,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和亚美尼亚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已经印在亚美尼亚的民族记忆中。据亚美尼亚史料记载:公元二世纪时,亚美尼亚商人就从中国运送丝绸和其他商品到西亚和欧洲各地,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延伸做出了贡献;公元1307年,中国广州形成了亚美尼亚第一个在华社区,建有亚美尼亚教堂和规模宏大的商行。亚美尼亚朋友还告诉我一个当地的传说:远古时,当地有一对兄弟,年长的一位去了东方,他的后代成了中国人;另一位留在当地,后代就是亚美尼亚人……

当我查清亚美尼亚马米科尼扬和中国马氏的关系后,马上打电话约苏里在广场见面。在瓦尔丹·马米科尼扬塑像前,我对苏里说:“亚美尼亚马氏的先祖马抗是中国一位大将军马超的后代。马超是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套用现代的军衔,最起码也是个上将。”

苏里听完我的讲述,仰望着瓦尔丹·马米科尼扬的塑像,激动地说:“原来,我们的中国先祖也是驰骋沙场的勇士。瓦尔丹·马米科尼扬能成为亚美尼亚的统帅绝不是偶然的,应该有遗传基因吧!”

苏里告诉我:“如今,亚美尼亚的马米科尼扬家族人丁兴旺,各行各业都有。中亚一些国家也有许多马米科尼扬家族的人。我们在埃里温成立了马米科尼扬家族联谊会,我现在是副会长。”对于我查到他们先祖的身份,苏里非常感激,他很郑重地对记者说:“如果你愿意,可以成为联谊会会员。”记者高兴地答应了。

过了一会儿,苏里又问我:“请告诉我,我在中国有多少亲戚?”我告诉他:“在中国百家姓中,马姓排名第19位,恐怕有好几百万吧。”苏里听后高兴说:“这就是说,在中国的本家相当于亚美尼亚全国总人口(300多万)!”为加深友谊,我提议:“既然我们都是马超的后裔,那么我们今后就以兄弟相称吧。”一报年龄,我比苏里小了好几岁,自然就成了弟弟。现在,当我向亚美尼亚朋友做自我介绍时,总会情不自禁地说:“我姓马,和贵国的马米科尼扬氏是本家。”

在三国历史上关羽张飞赵云三人的妻子是谁?为什么史书没有提及?

曹操妻妾成群,知其姓氏者就有十五人,据《武文世王公传》载,其中十三人生子二十五人:

卞皇后--丕、彰、植、熊

刘夫人--昂、铄

环夫人--冲、据、宇

杜夫人--林、衮

秦夫人--玹、峻

尹夫人--矩

王昭仪--干

孙姬---上、彪、勤

李姬---乘、整、京

周姬---均

刘姬---棘

宋姬---徽

赵姬---茂。

关羽妻子胡金定

关羽其人,在《三国志》和各种典籍的记载中,都没有关于他身世的详细记载。既没有关于他长辈和妻室的记载,对他的几个儿子以及他本人的生辰等也均语焉不详。只是在《三国志》《关羽传》中说了一句:“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就没有交代了。而有关他那个在《三国演义》中被频频提到的儿子、蜀汉大将关平,也只在说关羽死的时候这么记了一笔:“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裴注《蜀记》又曰:“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便再没有说什么,连关平的表字是什么都不知道。关羽其他的后代和家 [被遮蔽广告]

[被遮蔽广告]属,在《三国志》他的本传中关羽死后说道:“……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裴注《蜀记》曰:“庞德子会,随钟、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

看这些资料可以知道:关羽,本字长生,河东解人,有子关平、关兴。关平和关羽一起在荆州被杀。关羽次子关兴早卒,而关兴的嫡子关统无后,所以在关统死后便由关兴的庶子关彝继承了关羽的爵号。而关氏家族在成都的人口被魏将庞德的儿子庞会随邓艾入蜀后全数杀死。大约我们可以知道的基本上就是这些了。

关羽的身世,一直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才有了个比较明确的答案。康熙戊午,解州守王朱旦在浚修古井的时候,发掘出关羽的墓砖。上面刻有关羽祖、父两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资料比较详细,还略有提到关羽的家庭状况。他因此写了《关侯租墓碑记》。据墓砖上文字记载,关氏家其实是个文人世家。关羽祖父叫关审,字问之。汉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生,居住在解州常平村宝池里。记载说他“冲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训其子,于桓帝永寿二年丁酉卒,年六十八。羽父关毅,字道远。性至孝,父审卒后,在墓上结庐守丧三年,除丧,于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关羽。羽长成后娶胡氏为妇,灵帝光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下了儿子关平。后钱塘人冯景山又据此作了《汉寿亭侯祖系记》。

按照这些资料看,民间习俗以五月十三为关羽的生辰去关庙祭祀关羽以及在家供奉,实在是个误传,五月十三日当是关羽子关平的生辰。墓砖的发现还让我们证实了关平的确是关羽的亲生子,而并非是象《三国演义》和一直以来民间传说中所说的那样,只是他的养子。同时,从墓砖上的记载还可以知道,《三国志》裴注中所引的:“江表传曰: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一说,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关羽祖父关审就用《易》和《春秋》来教子,所以关羽对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应该是承秉家学所致。

至于那个关索,我们可以从前面的史料上知道并无这个人的记载。南通曾经在七十年代出土了明成化(1465—1487)年间刊刻的《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等四种》,其中的《花关索出身传》一开篇就写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一见如故,“在青口桃源洞”“姜子牙庙王”之前“对天设誓”,以后打算干一番大事业。刘备对关、张二人说,“我独自一身,你二人有老小挂心,恐有回心”,关公道:“我坏了老小,共哥哥同去。”张飞道:“你怎下得手杀自家小?哥哥杀了我家老小,我杀了哥哥底老小。”刘备道:“也说得是。”于是关、张二人约定互相杀光对方的家属。张飞跑到关羽老家蒲州解县,杀死了关家大小十口,只是因为不忍心才带走了已经长大了的关羽长子关平、放走了已经有身孕的关羽的妻子胡金定,后来生下小英雄关索。关羽杀了张飞的全家。办完这些事后:将身回到桃源镇,弟兄三个便登呈(程)。前往兴刘山一座,替天行道作将军。再后来的情节是说关索长大后到荆州找到关羽要认父归宗,关羽不认,关索大怒便翻了脸威胁父亲说如果不依他,他就要投奔曹操,起刀兵来捉拿关羽等五虎上将等等……。而在水浒中有叫病关索的诨号,云南还有地名叫关索岭的,并有祭祀他的祠庙,可见这个关索在民间传说中是颇有影响的,但是许多学者认为,民间流传所谓“花关索”的故事,并没有历史根据,也有人认为“索”和“平”字的古篆写法差不多,关索可能就是关平,可关平一生从未到过云南,所以这种说法也不可信,因此一般史学界公认的结论是,这个纯粹是个传说,历史上并无关索其人。看以上资料,应该说目前我们只能承认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不过有一点是对的,就是关羽的夫人是胡氏。

另外,现在在上海图书馆收藏有五种关姓家谱,地方分别是浙江杭州和广东南海、番禺、新会,其中有四部谱,关氏族人都自称为“汉寿亭侯”后裔,山东省兖州县档案馆也收藏有一部(山东)《武圣府分支关氏宗谱》,编修人叫关金标,是民国三十年(1941)的刻本。不过,一直到目前来看,还没有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关氏家谱》。因为现有的家谱都是从宋以后开始记载的,在图表中并没有关羽的名讳。所以严格讲起来,它们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公家谱,对我们了解关羽其人没有太大的帮助。到是对研究谱牒学的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1995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北京)也曾经影印出版了一部《关帝文献汇编》丛书,共分10册,第8册(405页至462页)中有影印《关氏家谱》。这是目前唯一一部正式发现的由朝廷正式编修的关羽家谱,可惜注意到的人很少,丛书由鲁愚等人编辑的。只是这本也只是清代的写本,在清康熙到嘉庆年间递经增修,嘉庆时的编修人为关文榜,是关氏五十八代孙。

樊氏(张飞妻,素有倾国倾城美誉)夏侯氏(张飞妻,夏侯霸的堂妹)

刘备原先的夫人有甘夫人、穆夫人、糜夫人但都先后在兵荒马乱中死去。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历来就告诫刘备,蜀国的主要敌人是曹操,蜀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应是"联吴抗曹。"所以当孙权派使者鲁肃到蜀国表达了愿结秦晋之好、并共同抗曹的意见后,自然是一拍即好。就是这位孙权之妹孙尚香孙夫人了

周瑜的妻子小乔 小乔,(乔字古做“桥”)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乔公次女,周瑜之妻,大乔之妹。与大乔并称为“江东二乔”。据传为绝世美女

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的妻子是谁?

关羽妻子 胡金定 张飞妻子 樊氏夏侯氏 赵云妻子 马腾之女,马超之妹(马云禄)

胡定金,关羽妻,野史记载 张飞的妻子夏侯(涓?)。夏侯渊的侄女 赵云没有老婆

三国历史上关羽的评价

位列五虎之首,文韬武略兼而有之。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足见其胆量过人,但其人待人过于孤高,傲慢有时让他失去理智,最终败走麦城,死于小人之手。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 关羽在涿郡(今河北涿县)遇上东汉 动员各地豪强地主组织武装,共同镇压黄巾起义。他在这里结识了当地正在聚众起兵的刘备(刘备自称是西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和张飞,三人志同道合,一见倾心,友爱异常,亲如兄弟。后世传说,刘、关、张三人曾在桃园结义。刘备起兵,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关羽、张飞担当他的护卫,是他得力的左右手,终日侍立刘备左右,保护刘备。 曹操攻击刘备,备败逃依附袁绍,关羽及刘备妻室被围于下邳,羽降曹,诏为偏将军,待以厚礼。七月,羽探知刘备在袁绍部下,遂挂印封金,拜书告辞,离开曹操回到刘备身边,随之与刘备奔往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联络刘辟击曹。建安十二年(207),刘、关、张兄弟三顾诸葛亮于隆中草庐,始请得孔明(诸葛亮字)出山相助。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击败曹操占领汉中,自称“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列“五虎上将”之首。八月,羽乘孙权与曹操交兵之机,率其主力北上攻打樊城、襄阳,放水淹杀曹军,斩杀曹将庞德,收降于禁,威镇华夏。就在关羽志得意满之时,同年十月,孙权遣吕蒙抄其后路,袭取荆州。羽腹背受敌,军心涣散,处境危艰。十一月,羽从樊城撤军,企图夺回荆州,途中连遭吴军截击,部卒走失,战斗力大减。羽见夺回荆州无望,且战且退,先抵麦城(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南),欲逃往西川与刘备会合。十二月,羽从麦城败退临沮章乡(今湖北省安远县北),被孙权伏兵所擒,与子平同时遇害,时年59岁。 关羽生前除曹操奏请汉献帝封其为汉寿亭侯外,正式官职为襄阳太守、都督荆州事务。刘备封赐的爵位先为荡寇将军,后为前将军,列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在其殁后的41年,即三国蜀景耀三年(260,正好是其诞辰100周年),后主刘禅追諡为壮穆侯。然而,从南北朝开始,直到清朝末年,关羽受历代封建帝王的祟封有增无减,“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尽,庙祀无垠,关羽名扬海内外,成为历史上最受崇拜的神圣偶像之一,以致与孔夫子齐名,并称“文武二圣”。 关羽是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需要这样的典型人物来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守护神,因而无比地夸张、渲染其忠、义、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将能象关羽那样尽忠义于君王,献勇武于社稷。但关羽身上也有一个瑕疵,那就是大意失荆州 关羽没有杀华雄,那是罗贯中编的。据《三国志·孙坚传》记载:“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所以,华雄是孙坚杀的。

历史上赵云的妻子是谁

赵云有两个老婆。第一个老婆叫李鸿雁。因黄巾军屠村致死。另一个是马超的妹妹马文璐。

---------

请采纳!

三国历史上关羽有多厉害

转一篇文章,供参考

世人皆知关羽,从“温酒斩华雄”的英迈到“千里走单骑”的忠义,从遍布世界的关帝庙到香港影视剧里警察局供奉的香案,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把关羽当成神去看待。关羽的尊号一封再封,从关公、关二爷到关帝,直至清朝取代岳飞成为与孔子并列的“武圣”,他终于走上神坛,名垂千古。

一介武夫

因《三国志》作者陈寿“尊曹抑刘”的倾向,关羽的传记不足千字,可以确定的是,关羽是一员勇猛非凡的虎将,但也不过一介有勇无谋的武夫。关羽的身世一直不详,到清代康熙年间才出土了他家族的墓碑,他其实出自一个经学世家,至少在他父辈时还以学问为业。(《关侯祖墓碑记》:“(羽祖关审)冲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训其子。”)但没有更多证据显示关羽本人饱读诗书,后世广为流传关羽“夜读《春秋》”的形象,恐怕还是受罗贯中的影响。

关羽确实武艺高强,颜良就是被他“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三国志·关羽传》: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不过接下来的“诛文丑”则又属《三国演义》的发挥。“诛文丑”出现在《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关云长挂印封金”,为制造气氛铺垫关羽出场,作者先交代了曹操帐下名将张辽、徐晃等都拿文丑莫奈何,等关羽出马,三两下就把文丑搞定。文丑是袁绍手下名将,本事也着实了得,他就这般“冤死”了。按史载,文丑命丧于著名的官渡之战,而且很可能死在乱军之中(《三国志·袁绍传》:绍渡河,壁延津南,使刘备、文丑挑战。太祖击破之,斩丑。),和关羽搭不上干系。

鲜为人知的是,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另有山西祁县、清源人说),他在小说中把老乡山西解县人关羽当作儒家学说“仁义礼智信”的典型代表,大书特书关羽的丰功伟绩。和诛文丑一样,华雄本为孙坚所杀,蔡阳实为刘备所斩,罗贯中把别人的战绩,硬塞到关羽的“功劳薄”上。历史上确有其事而夸大其词的更是多见,如为护刘备家眷

关羽实际上是被演义美化之后了,他实际上并不是很完美,他确实很勇猛,用兵打仗谋略也很有一套,但是关羽缺点很明显,脾气秉性很急躁而且有些傲娇,关羽成名之战就是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这时候的关羽达到了人生巅峰,同时也是衰败之源。威震华夏这一成语就出自关羽的水淹七军,你可以想象威震华夏的男人打仗能力有多强,关羽的指挥战斗能力确实很强,缺点也很明显,轻视敌人藐视对手,最终在威震华夏的短暂华丽成就之后他也就败走了麦城,葬送了自己和儿子关平的性命。

历史上有关羽,张飞,赵云吗?

被刘备册封为五虎上将的分别是: 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和赵云,所以总把这么几个人搞一起。 期中,关羽,张飞和刘备是结拜兄弟, 赵云是刘备专用保镖。 马超原来是西凉的,打不过曹操所以投奔了刘备。

三国历史书上关羽人头是谁所砍,急,谢谢

侩子手

《关羽传》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蜀记曰: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权欲活羽以敌刘、曹,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乃斩之。

历史上关羽张飞谁的武艺高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杀手,曾经干掉众多一流高手,还包括超一流高手颜良、文丑;

关羽的武器是青龙堰月刀,属于力量型武将,爆发力强,所以关羽在很多时候都是速战速决,一旦对方防守较好,关羽马上就不行了。很多时候,他都是仗着马快、手快,几招之内解决战斗。

张飞力量大,而且技巧也很好,所以张飞的武器是蛇矛,能够用好丈八蛇矛,既需要力量,也需要技巧。张飞能把纪灵在10合中刺死,也能跟吕布大战200回合,跟马超挑灯夜战220回合。爆发力强,防守也不错。

论综合实力,张飞要强于关羽,就算关羽骑着赤兔马也打不过张飞,除非关羽搞暗算 引用的别人的意见 个人认为是关羽但没什么资料证明

我投关羽一票

正史: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

演义:关公望见张飞到来,喜不自胜,付刀与周仓接了,拍马来迎。只见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吼声如雷,挥矛向关公便搠。关公大惊,连忙闪过-----换成弱智炎凉又一方欲问时

说起三国,大家对赵云肯定并不陌生,甚至于说,很多人还是赵云的粉丝,佩服赵云的忠义和勇猛。既然大家如此喜欢赵云,自然会对赵云的身世、后代、妻子这些信息非常感兴趣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赵云的后代是谁,妻子又是谁

赵云

真正三国历史中的赵云,绝对是个精彩绝伦之辈,要不然也不会在史书中留下美名。但事实上,正史中的赵云,其实是被弱化了的,或者换种说法,正史中的蜀汉人物,都是被弱化了的,而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蜀汉被灭亡了,蜀汉遗留下来的史料很少,就连我们熟知的《三国志》,当年也没找到多少蜀汉的史料,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相比于曹魏的角色,蜀汉的人物记载其实是比较少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赵云在正史中留下的事迹其实少了很多。

正史中连赵云的记载都比较少,更不要说赵云的儿子和妻子了。三国时期,女性的地位也相对比较低,史书中很少出现女性人物的记载,即便出现,也没有记述她的全名,基本是以姓氏指代,所以说关于赵云妻子的正史记载,几乎是没有的。事实上,不仅赵云,就连关羽这种牛人,对于他的妻子,史书中也没有提过半个字。刘备是因为他乃蜀汉开国皇帝,所以记录了他妻子的事情,张飞是因为他妻子是抢的夏侯渊的侄女,所以被记载下来了。而且这份记载还是《魏略》所说,相当于是魏国那边的史料,所以严格来说,蜀汉那边也没有记载的。正是由于史料缺乏、女性地位低这两个原因共同作用,所以正史中,赵云的妻子是谁,大家都不知道,除非你回到三国去看。

事实上,在正史中,赵云的名声是比不了关羽和张飞的,不过随着《三国演义》的兴起,赵云被打造出了一个忠义无双的人设,无论从哪方面看,赵云都近乎完美,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赵云。可以说,正是因为三国演义的流行,为赵云俘获了一大批粉丝。喜欢赵云的人越来越多,而关于赵云的记载描述却很少,于是民间便出现了各种关于赵云的故事,当然了,这里面绝大部分都是虚构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民间故事中,赵云的妻子是谁

樊夫人

首先,被认为是赵云夫人的女子是樊夫人。据说樊夫人生得国色天香,是一个超级美女,而且他是桂阳太守赵范的寡嫂,当年刘备命赵云攻打桂阳时,赵范就曾想将寡嫂许配给赵云,结果遭到了赵云的拒绝。在演义中,关于樊夫人的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不过在《云别传》中,这个故事还有后续,说的是赵范在投降刘备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背叛,逃离了桂阳。而赵范逃走后,关于樊夫人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赵范把她带走了,一种说法是她被赵范抛弃了,后来被刘备许配给了赵云。

关于这两种说法,大家都比较倾向于第二种。第一种说法中,赵范既然是逃亡,肯定是不会带上寡嫂的,毕竟没啥血缘关系,而且带上一个女子,速度太慢,容易被追上,所以大家倾向于认为樊夫人被留了下来。再加上樊夫人长得漂亮,和赵云乃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所以众人都还是倾向于认为最终樊夫人嫁给了赵云,所以说在民间传说中,樊夫人就是赵云的老婆。

马云禄

关于马云禄是赵云老婆的说法,主要出自于近代周大荒所著的《反三国演义》。在这本书中,马云禄是马超的妹妹,人长得非常漂亮,且武功不错,在父亲马腾被曹操诛杀后,马云禄跟随马超起兵反抗曹操,兵败后投靠了汉中张鲁。再然后,她又跟随马超投靠了刘备,而刘备为了拉拢马超,便让赵云娶了马云禄,所以说,赵云的其中一个老婆其实是马超的妹妹。

不过说实话,这个故事非常扯了,完全不足信。《三国演义》好歹是明朝时期的书籍,掌握了不少的史料故事,而《反三国演义》乃是近代所创,史料不知道缺失了多少,赵云的老婆是马超的妹妹马云禄这种说法,完全就是个人编造,没有一丝丝的根据,完全就是图个乐而已,根本当不了真。《三国演义》中的樊夫人,好歹在《云别传》中还有所提及,至少还能有一丝关联,马云禄这人,完全找不到任何出处啊,按照周大荒所说,大可以认为赵云的老婆是关羽的妹妹,叫关云禄,张飞的妹妹,叫张云禄。当作日常笑话看可以,千万别当真啊!

赵云后代

关于赵云的妻子,民间还有许多说法,有叫李夫人的,有叫孙夫人的,但说白了,这些全都是虚构的,可以当作笑料,但绝不能当真!赵云的妻子在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不过赵云的儿子,在史书中还是有准确记载的,而且赵云的儿子,也继承了赵云的忠义,一直在为蜀汉贡献自己的一份精力!

据史书记载,赵云有两个儿子,长子叫赵统,次子叫赵广。另外,据《关氏家谱》记载,赵云还有个女儿,嫁给了关平,生下了关樾。不过很显然,这份记载是存疑的,因为在襄樊之战后期,关羽遭到孙权偷袭,关羽、关平父子均战死于沙场,关家在荆州的后人要不就是死,要不就是被罚为奴隶,不可能再有出头之日了,可以说荆州的关家,基本可以宣告灭亡了。而留在成都的关兴一脉,在蜀汉被灭之后,也遭到了庞德之子庞会的屠杀,所以所关兴这一脉,也消失殆尽。

严格意义上来说,蜀汉灭亡后,关羽基本是处于绝后的状态了。所以说后世所谓的《关氏家谱》,大概率是后人杜撰的,只是把关羽认作祖先而已,其实压根没有血缘关系,所以说其中记载的赵云女儿嫁给关平一事,大概率也是虚构的!

说回到赵云的两个儿子。赵云的长子赵统承袭了赵云的永昌亭侯爵位,后来更是官至蜀汉虎贲中郎督,加行领军,可以说在蜀汉是混得非常不错的。不过史书对于他的记载也就仅此而已,估计最后跟着刘禅一同投降了魏国。

赵云的次子表现得其实更为刚烈,他虽然只是牙门将,但精忠报国之心也足以令人感叹,最终战死于沓中。

《三国志》: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

当时姜维屯兵于沓中,魏国伐蜀,派出两路大军围攻姜维,想要将姜维吃掉,姜维发现了魏军的阴谋,选择了向剑阁撤军,赵广很可能就是在掩护姜维撤退时阵亡的。

赵云一生忠勇,令世人倾慕敬仰,于是很多人对赵云的后代、妻子、家庭非常感兴趣。民间流传的赵云妻子,主要有樊夫人、马云禄、李夫人、孙夫人这四人,不过说实话,这些人其实基本都是虚构的,除了樊夫人在正史中有过提及,而且也不知道她到底有没有嫁给赵云,其他人,大多是后人编造的,不可当真!正史中对于女性的记载比较少,所以我们很难知道赵云的妻子是谁,不过赵云的两个儿子我们还是知道的,其中长子赵统,官职虎贲中郎将,次子赵广,最终战死于沓中,为蜀汉贡献了自己的生命,也算是为赵云长了一口气!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云别传》)

罗贯中(1330年-1400年),名本,字贯中,以字行,山西太原人,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通俗小说家。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祁县(今山西太原)[1] ,一说是东原(今山东东平)[2][3], 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4] ,不可确考。但是,近年来由于在山西省祁县河湾村发现了罗贯中之家谱,以及个人使用的印章,故基本可以确定其籍贯为太原府祁县。

赵子龙------当之无愧的三国第一名将

人生一世,不过是草木一秋。然而既入俗世,生于天地之间,又会有谁甘于庸碌,虚行此生?即便有谙晓世理,谨守平凡,于平淡中顺从命运之安排者,又何尝不会在心中暗自羡慕英雄,并为英雄身后留下的不同寻常的人生轨迹而浮想万千?

所谓英雄,如同夜空中闪耀的明星,必定要从乱世的黑暗动荡之中,凭借非凡的人格魅力,脱颖而出。三国纷争的年代,中国大陆正是霸王角逐的历史舞台,正可谓英雄辈出,群星闪耀。

在《三国演义》一书中,罗贯中用平实有力的文字,把英雄的故事,经过巧妙的艺术加工,生动地展现于世人眼前。在如同走马灯般时隐时现的众多人物之中,罗贯中塑造了一位几乎完美的英雄。他,就是赵云。

生于汉室倾颓的乱世,对于自己的人生定位,以及凭何安身,借何立命,赵云有着明智的理性思考。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又有汉伏波将军马援,从君臣双方的角度说过另外一句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君主并非人人可做,对于这一点,赵云非常清楚。他从一开始就为自己定下了人生目标,就是要做辅佐名君的良将,决意横枪立马,效命疆场。至于建功立业,英名著于千秋,则并非他所刻意追求。那些不过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产物。

赵云初在袁绍军中,未受重用,默默无闻。赵云觉得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遂弃之往投公孙瓒。在前往公孙瓒的途中,在磐河附近的山坡,赵云恰遇公孙瓒与袁绍交兵,公孙瓒战败,被袁绍部将文丑追杀得狼狈不堪。于是赵云飞马挺枪,杀走文丑,救了公孙瓒,并投其麾下。次日,公孙瓒整兵与袁绍再战。公孙瓒因初得赵云,不知心腹,故不敢委以重任,只令赵云领后军。两军交战,瓒军大败。绍将麴义砍倒瓒军绣旗,直冲到公孙瓒后军。赵云遇着麴义,数合之间,一枪刺其于马下。赵云匹马杀入绍军,如入无人之境。后终因绍军势众,赵云保公孙瓒突围而走。绍驱兵追赶,被前来救援的刘备率军杀败。瓒绍双方罢兵相持。

刘备一见赵云,即甚相敬爱,便有不舍之心。及至公孙瓒与袁绍罢兵讲和,瓒军班师,刘备与赵云分别时,二人已是英雄相惜,彼此投缘。——刘备执手垂泪,不忍相离。云叹曰:“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玄德曰:“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洒泪而别。

世间之事,缘份一说,最是难以索解。刘、关、张桃园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其中因缘,难究其详。而刘备和赵云,亦是一见倾心。这绝不是用缘份两个字,就可以简简单单说清的事情。刘备和赵云,都不是夸夸其谈,泛泛之辈。二人各有其志。刘备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英雄。而赵云之志,是凭武艺立身。刘备深知欲成大业,虚得良将辅佐;赵云同样清楚欲展武艺,需随名君,否则英雄也不会有用武之地。刘备和赵云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英雄之间慧眼相识,惺惺相惜,互为倚重,相互依赖的关系。所以当二人分开以后,彼此心中无不牵记对方。

曹操为报父仇,领军攻打徐州。刘备应孔融之邀,往徐州救援。刘备找公孙瓒借兵,点名借赵云同行。吕布袭兖州,曹操撤军。赵云再次与刘备分别,回公孙瓒处。

公孙瓒兵败身死。袁绍多次招赵云。赵云深知袁绍非用将之人,未往。在赵云的心中,其时已全是刘备。而刘备却正栖身于袁绍处。赵云想投刘备,又怕袁绍见怪,只好四海飘零。天地虽大,却无容身之地。赵云听说张飞在古城,前去相投,在卧牛山杀了欲夺其马的裴元绍。刘备离开袁绍,会合关羽后,遇见周仓。周仓引刘备往卧牛山。赵云和刘备终于得以再次相见。二人心中大喜,各表衷言。——玄德曰:“吾初见子龙,便有留恋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云曰:“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

自此,赵云方和刘备共处一室,始为一家。这里我们可以想象,当赵云四海飘零之时,在其孤独的心中,不乏忧伤。然而赵云寻找刘备的行动,又极为坚定。在赵云的身上,不仅有依附于他人的个性,同时又具有独立的果决气质。一旦认准了方向,就决意前往,不管前途是何等渺茫,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誓不回头,这种韧劲是赵云身上最为突出的地方。也正是因为具有这种个性,所以赵云在拼杀于战场之时,才会全无惧意,胆气过人。

赵云跟随刘备以后,除了领军破敌,行将军职责,实际上他还担负着一个重要的职责:做刘备的亲随,负责保护刘备以及家小的安全。毫无疑问,这是极其重要并且十分艰巨的工作。赵云也确实没有让刘备失望。当阳长坂,单骑救主;截江夺阿斗;刘备东吴成亲,赵云行诸葛锦囊之计,保护刘备。赵云无不舍身忘死,尽于职守。在当阳长坂坡一战中,赵云孤身一人,行走于百万军中,心中全无惧意,一心只想救回刘备家小。

——却说赵云自四更时分,与曹军厮杀,往来冲突,杀至天明,寻不见玄德,又失了玄德老小,云自思曰:“主公将甘、糜二夫人与小主人阿斗,托付在我身上;今日军中失散,有何面目去见主人?不如去决一死战,好歹要寻主母与小主人下落!”回顾左右,只有三四十骑相随。云拍马在乱军中寻觅

——我上天入地,好歹寻主母与小主人来。如寻不见,死在沙场上也!

——云插剑提枪,复杀入重围,回顾手下从骑,已没一人,只剩得孤身。云并无半点退心,只顾往来寻觅;但逢百姓,便问糜夫人消息。

“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我觉得对赵子龙用四个字评价他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最合适——“孤胆英雄”(至于是不是统帅能力造成他只有“孤胆”,就不是本文考虑的问题了,反正这样更衬托他的武力一流)。想一想,一出场就是单枪匹马斗文丑,后来单枪匹马杀裴袁绍占山寨,汝南单骑挑高览,又单枪匹马闯曹营,保诸葛祭周瑜,保刘备娶老婆,单身劫江夺阿斗,即使七旬还孤身力杀五将。真是“浑身都是胆”的武将!但其一生的战绩还是以长坂坡最为著名。

这一场杀,赵云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可以说,一路狂飙,所向披靡,阻者即亡,让者能生,上至将军,下到小校,望见赵云,如同瘟神,排山倒海,营帐相冲,即使张合,也不能敌,落入陷坑,平地跃起,剑斩拳打,血染征袍,翻身上马,再冲敌阵,曹公见之,爱才心起,不许放箭,赵云得免,将军奋勇,一往无前,怀抱幼子,单骑突阵,枪挑剑砍,五十四将,砍旗两面,夺槊三条,将军神勇,曹军无颜。

当赵云拼死救回阿斗,见到刘备时,不表有功,却言有过。其谦逊之心,一致于此,实令人落泪。也难怪刘备接过阿斗后,竟会掷之于地。刘备和赵云之间,原本就不仅仅是君臣之情,同时有着朋友之义。赵云沥胆忠心的表现,当然会使刘备有些手足无措。诗云: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刘备得荆州后,征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赵云领军取桂阳。赵云捉陈应,放回。赵范投降。

——赵范与赵云,二人同乡,同年,又同姓,遂结拜为兄弟。范嫂樊氏,有倾国倾城之色。寡居。范劝其嫂改嫁。其嫂云:“若得三件事兼全之人,我方嫁之:第一要文武双全,名闻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仪出众;第三要与家兄同姓。”因此赵范欲将其嫂说与赵云。赵云闻言大怒:“吾既与汝结为兄弟,汝嫂即吾嫂也,岂可作此乱人伦之事乎!”夺门上马出城。

赵云重新夺取桂阳后,刘备与孔明亲赴桂阳。

——云迎接入城,推赵范于阶下。孔明问之,范备言以嫂许嫁之事。孔明谓云曰:“此亦美事,公何如此?”云曰:“赵范既与某结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使失大节,二也;赵范初降,其心难测,三也。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大事?”玄德曰:“今日大事已定,与汝娶之,若何?”云曰:“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玄德曰:“子龙真丈夫也!”

赵云不娶樊氏,所说的理由中,第三条可见赵云谨细而慎重。而一、二两条,如果换作今时,不知会遭到多少人的蔑视。但在当时,赵云的想法,却合乎正统。孔明对赵云之言,恰恰说明孔明有着圆滑变通的处事方略,这和孔明多智慧擅狡计的性格相符,也与其军师身份相符。刘备亦然。赵云虽无变通,却以其正行,赢得了刘备的赞许。

刘备得西川,领益州牧,封赵云为镇远将军。

——刘备欲将成都有名田宅,分赐诸官。赵云谏曰:“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令安居复业,民心方服;不宜夺之为私赏也。”刘备大喜,从其言。

此处大喜二字,含义深远。刘备想收买军心,故欲赏官;同时,刘备又怕失去民心。赵云揣摩刘备心中之意,故谏,可见其智。这里也许是二人演的双簧戏,也未为可知。但是赵云之正名,丝毫无损。这也许是赵云少有的参政行为。

定军山一战,老将黄忠斩了夏侯渊。曹操自领大军二十万,来与夏侯渊报仇。黄忠领兵深入曹境烧粮,被张郃、徐晃大军包围。赵云引军杀透重围,救回黄忠。曹兵追来,赵云设下埋伏,匹马单枪,立于营门之外。张郃、徐晃领兵追至,见此情景,犹疑不前。曹操亲到,督军向前。赵云全然不动,曹兵翻身就回。赵云把枪一招,壕中弓弩齐发。赵云领兵大败曹操。刘备细知此事后大喜,欣然谓孔明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赵云位列其三。

刘备称帝,为报关羽之仇,欲伐东吴。

——赵云谏言: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丕篡汉,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愿陛下察之。又言: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

刘备伐东吴,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而逃。吴将朱然引军追赶。赵云赶至救援,一枪刺朱然于马下,杀散吴兵,救刘备回白帝城。

刘备临终,托孤于孔明,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后,汗流遍体,手足失措,叩头流血。刘备又嘱赵云:“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云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马之劳!”(刘备临终托孤,可谓思虑周全,面面俱到。先安孔明之心,复嘱赵云尽忠为制。刘禅之君位,可谓稳若泰山。)

孔明七擒孟获,平定南方后,作《出师表》,出师伐魏。其时赵云已老,年过七十,故孔明不用。赵云请命出征。

——孔明曰:“今将军年纪已高,倘稍有参差,动摇一世英名,减却蜀中锐气。”云厉声曰:“吾自随先帝以来,临阵不退,遇敌则先。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吾何恨焉?”孔明再三苦劝不住。云曰:“如不教我为先锋,就撞死于阶下!”孔明乃令邓芝为辅。

赵云兵出凤鸣山,杀韩德四子:韩瑛、韩瑶、韩琼、韩班。邓芝贺曰:“将军寿已七旬,英勇如昨。今日阵前力斩四将,世所罕有!”云曰:“丞相以吾年迈,不肯见用,吾故聊以自表耳。”再次交战,赵云又刺死韩德。夏侯茂听从程武之计,将赵云重重围困。赵云见形势危急,仰天叹曰:“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这也许是全书之中,赵云唯一一次面对险境,不得不放弃的描写。)后赵云幸被孔明派为应援的张苞和关兴救出。

马谡失街亭,孔明摆空城计,吓得司马懿回街亭。孔明回军。赵云、邓芝伏兵于箕谷道中,以为断后。魏军追来,赵云杀死苏颙,败走万政,护送车仗人马,退回汉中,沿途并无遗失。孔明对赵云倍加钦敬。分享给你的朋友吧:人人网新浪微博开心网MSNQQ空间

对我有帮助

74回答时间:2010-9-14 15:34 | 我来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w8gh86112 | 七级采纳率:61%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内容

2010-4-12 三国演义之三顾茅庐写啦刘备 关羽 张飞 诸葛亮 四人的哪些信息300字 32

2010-8-16 怎么写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各一篇)300字左右 小学5~6年级水平 119

2010-8-29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读后感(500字) 21

2010-10-7 三国演义诸葛亮人物简短分析,要简短的,200-300字左右 8

2009-2-20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的简单评价,只需300字,拜托拜托! 232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三国演义 读后感 诸葛亮 赵云

等待您来回答2回答5宫锁心玉里洛晴川什么时候和八阿哥结婚的、具体在第几集?1回答李世民的大哥李建成在正史也是那么坏吗?0回答中华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0回答刘备和张飞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列举三国中的故事shuoming0回答5哪里有卖古汉生发精0回答20寻求家谱,已知字辈:春、轩、培、德、朝。0回答5大哥们小女子还有一事,麻烦把麻雀要革命的4和番外发到980068477@QQc0回答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的一句格言也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其他回答 共4条

日本校园七大不可思议事件

世界上有鬼的证据 (1)在美国科学家们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找来一个人,将他催眠,他竟能说出自己的前生的情况和今生死时的模样

(2)我的一个朋友就这么不幸死去。

她有一次在家无聊地用自己家电话拨通自己家电话,很多次后终于拨通了,她听到一个空洞洞的声音,好象一个回音谷并且还有水滴的声音。第二天她失踪了,三天后警察在一个回音谷的潭水边找到了我朋友的尸体。

(3)有一次晚上我十二点和朋友吃完饭一起回家,经过一个有坟墓的地方,朋友很害怕。结果第二天早上他精神时常,常常说这么几句话:坟墓有人爬出来。他们在笑。他们在流血。

(4)我家有一个晚上停电,结果找来找去就只有白色蜡烛了,点在床头后照照镜子睡觉,可是那天觉得胸闷,喘不上气,翻来覆去好象被什么东西压着,照找镜子后发现我正背着我奶奶的包!我明明没背上去的!

整个湖都变成红色的了(那是血),从湖里伸出一只手,抓住了女孩的脚,硬把她拉进湖中,随后,人们在离那片森林100公里远的地方找到了女孩的尸体还有衣服,只是她的头不见了,人们打开她的背包,吓坏了,包里就是她的头,她的表情十分痛苦,发现她的那些人把她的尸体丢弃在了那片森林,然后就离开了,从此,那片森林就再也没人敢去

如果你看了此帖,请立即回贴,回复“菩萨保佑”,然后将此贴在别吧转发三份,如果不发的话,那只手会在你洗澡时伸出来,你会和那个女孩是同样下场!要相信,一切是真的。

(不要怪偶,偶是迫于无奈

回答者: 陈云昭 | 二级 | 2010-9-12 17:12

观后感

《三国演义》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故事。

有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 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

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关羽在三国演义里有着了不起的历史比如: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封建统治时期有一个忠臣他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读完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开阔,做事要顾全大局,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下辨之战最后的结果怎么样?马超张飞输在哪里

下辨之战,马超和张飞输给了曹洪曹休,很多人都对此十分费解:打曹洪曹休,一个马超就够了,怎么张飞与马超两大高手齐出还没打赢张飞马超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