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穆的穆有几个墓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4浏览:4收藏

姓穆的穆有几个墓,第1张

穆家坟

辽阳地方墓葬群

穆家坟是定居于辽阳地方的满族大型墓葬群,其原名为满洲族乌苏代家族茔园墓地。

中文名

穆家坟

地点

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

年代

数量

161座墓

地理位置

穆家坟位于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穆家村北山。东至红花峪,西至庞家崴子,南至大东沟、当中沟、大西沟,北至汤河孙家寨村。

穆家坟是清初乌苏代家族奉旨在辽阳正兰旗界地择定的茔园墓地。皇封其茔占地面积约20多平方华里,分为东西两处茔园墓葬区;在清代共葬人161座墓,多为皇封品级的武将文臣、淑人恭人等。民国以来,在东西茔园周围,又迁葬或葬人211座墓。该墓群地势奇特,真山真水,古松密集,遮天盖日,景观众多,碑石林立,风景秀丽,肃穆宏伟,引人人胜。从其占地面积或葬人人物的数量来看,应是东北地区大型的满族墓葬群,实属罕见。

乌苏氏,原为东海女真瓦尔喀部海兰地方女真族人。于明末,为了女真族的统一,乌苏代氏八世祖渣努(又名扎努、贾努、国尔宽)率居地族众来归努儿哈赤,被编入籍,为正兰旗旗人。同时,渣努与努儿哈赤结拜为“把兄弟”,后被任命为正兰旗牛录额真之职,其氏族族众成丁后为正兰旗马步炮甲兵丁。渣努率旗兵驰骋疆场,转战各地。后金天命三年(1616)历史上有名的“萨尔浒”之战,后金取胜后,八旗军直入沈阳。渣努是员猛将,由于屡建功勋,被御赐为“引路侯”。渣努有子11人,有10人是武将,其中有9人战死沙场。

渣努于清初由于高龄,被任为拜他喇布勒哈番(中宪大夫)正四品武将,驻守东京城(辽阳新城)。故后追封为通议大夫,从三品,葬于穆家坟,为西茔园之祖。由其10子穆成额(又名穆成格、穆清格、穆清阁)接任驻东京城拜他喇布勒哈番之职,授正四品。乌苏代宗支后裔是随八世祖渣努,九世祖穆成额两代先世驻守东京城时,入住东京城的。不久,随皇封之土地定居于辽阳地方后,由于与兄弟民族共居一地,相互往来,通婚通户,相互渗透融合同化,到清中期以后,已汉化到满汉“语言、文字、习俗”共用。乌苏氏家族,从其十五代开始,改原满姓乌苏氏为汉姓“穆、柏’、吴”。改原满俗“称名不举姓”为汉俗“姓与名合一”。改汉姓后,多数宗支姓穆,而其茔园墓地也随改称为“穆家坟”。

由来

西茔园坐落在穆家村北山西侧,其向口为坐东朝西与汤河“逆水相对”。五座祖墓坐落在上32级石梯阶一高台上,其型如“太师椅”。上首左侧为乌苏氏的八世祖渣努(通议大夫)、佟佳氏淑人之墓,右侧为渣木奇、赤希理氏之墓(渣努之弟)。下首为乌苏氏九世祖巴尔柱、桑达氏之墓(渣木奇之子),右侧为富岱(从三品通议大夫、渣努11子)、舒木禄代淑人之墓,中为穆成额(正三品城守御、渣努10子)、哈尔泌氏淑人之墓。按满俗规定:“妻和继妻故后与夫合葬”,而“庶妻故后只能与夫之灵牌位合葬”于他处。因此,在下祖墓高台到中间处,在其左侧(南面)五座为穆成额庶妻之墓;在其右侧(北面)二座为富岱庶妻之墓。在石梯阶以下,以中间行道为界其左侧(南面)所葬者为穆成额、巴尔柱支系后裔之墓;其右侧(北面)所葬者为富岱支系后裔之墓。凡是受皇封够品级者,墓前均有碑记。在行道中间处有高大的石供桌,上置石香炉,以备祭奠之用。在茔园右侧或前方有石针若干根,埋在地脉的关键穴位上,“以避地气外流”。再往前在开阔地带上,耸立三座大石龟驮之高大的“二龙戏珠九眼七透窿”大石碑。碑前面为汉文、背面为满文,均为皇封碑记(今有前碑和右前二碑耸立在市博物馆碑林中)。在大门里左侧耸立祭田大方碑一座或旗杆与灯笼杆。在大门左右耸立高大的石柱兽(俗称其华表)。茔园肃穆威严。东茔园坐落在穆家村北山,是于康熙初年择定的。其向口是坐北朝南,在西茔园之山东面,故称为东茔园。康熙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朝庭根据乌苏代家族来归入旗后,八世祖渣努、九世祖穆成额等两代人为国尽忠的奉献功绩,皇清诰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追封渣努之父母、穆成额之祖父母七世祖孟古纳(又名孟古诺,孟吉诺)为“通议大夫”从三品、费莫(门)氏为“淑人”(三品夫人)。随之,其 孙穆成额、富岱、巴尔拉将其祖父母之墓,由祖籍东海女真瓦尔额部海兰地方,迁葬于此,为东茔园墓地之祖。其往下3层次所葬者,多为为国尽忠壮烈牺牲或无嗣者之墓,其地势与西茔园同。在行道前有高大的石供桌石香炉,以备祭奠之用。在茔前方耸立一座大石龟驮之高大的“二龙戏 珠九眼七透窿”大石碑,前面汉字背面满文为皇封碑记。在大门左右耸立高大的石柱兽(俗称为华表),威严壮观。清初,择定茔园立祖之后,为加强管理或维护,在茔园山南面向阳地段,由乌苏氏九世祖穆成额为长支、富岱为二支、巴尔柱为三支(简称乌苏氏老三支)共同出资按满俗建筑模式,由东(左)向西(右)建造三座大院(有正房、有厢房)。同时,三支从自家中择优选出未婚男女家丁各一人,结为夫妇,辈辈为其支系看护或管理茔墓事宜。长支坟丁徐姓住东院;二支坟丁丁姓住中院;三支坟丁袁姓住西院(简称坟丁老三姓)。上述三座大院,平时为三姓所用。到祭祀日或平时乌苏氏老三支后裔来办事时,其中部分必须确保其食宿之用,又称为“官厅”。

按祖制规定:每年的四个祭日是古历清明节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十二月二十五日。在祭日前,徐丁袁三姓各自按其支系做好一切祭祀的筹办事宜。“杀牲一口(猪)”,供菜一桌,供果32样,馒头、酒、、香烛、包袱(装阴币的袋子)等等及接待参祭者事宜。到祭祀时,徐丁袁三姓各自将备好祭品,派专人抬至墓前摆祭,焚化纸钱(包袱)。而乌苏氏三支参祭人合一,本着长前幼后形成一字长蛇阵容至墓前,奠酒祭祀,行三跪九叩礼后,举良以示悼念先人。祭祀毕返回本支官厅,共同研究有关看护或管理茔墓事宜。会后,重新摆放桌椅会餐,食毕而散,结束祭祀。

东西两处茔墓地,已近四个世纪。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致其茔墓和设施发生很大变化,曾多次进行维护和修缮。

清初,择定西茔园立祖时,进行了大修建,耸立大石龟驮之“二龙戏珠九眼七透窿”大石碑一座,使茔园初具规模。康熙初年,择定东茔园立祖时,又进行大修建,使东茔园初具规模。康熙十六年(1677)岁次丁已孟冬吉旦,在西园二次耸立大石龟驮之“二龙戏珠九眼七透窿”大石碑一座。同时,又对东西茔园进行了二次大修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第三次对东西茔园进行了大修建。于同年岁次戊辰孟秋中浣吉旦在东西茔园中又各耸立大石龟驮之“二龙戏珠九眼七透窿”大石碑一座。嘉庆十七年(1812)十月一日,由乌苏氏十三世祖,长支代表沙丙阿、二支代表富易、三支代表达三布在西茔园大门里左侧,耸立祭田大方碑一座,明确乌苏氏族三支和坟丁徐丁袁三姓,在坟田中的责任,世代传承,共同信守。民国十五年(1926)十月一日,东茔园中之墓前碑,历经300多年的风吹雨打或冻溶等自然因素的变化,其中部分碑身中出现字迹不清无法辨认,由乌苏氏三支后裔重新换碑补立。

1948年10月30日辽阳解放,结束了旧的习俗。从此茔园墓地无人看护管理,各宗支后裔也很少有人去祭祖扫墓填坟。先是外部设施遭到破坏,石碑、石龟、石柱兽(华表)、石供桌、石香炉、土地庙、石针、石梯阶等被推倒、砸坏,有的不知去向。以后内部设施又遭到了破坏。拨乱反正后,文保单位曾多次进行考察,拟按其历史及文物价值作必要保护,并将西茔园内的二座“二龙戏珠九眼七透窿”大石碑碎块运回市博物馆,经过修复后,立在碑林中,以供观赏与研究。[1]

穆 赞:唐贞元年间,穆宁长子自河南洛阳来泉州任刺史,以德政著名,得民爱戴,遂建居于泉。厥后子孙或散居龙湖亭,或分派永宁卫、泉州城郊花园头、永春、德化、延平、沙县、浯屿、大营、后深坑等地。历经沧桑,至今晋江穆氏仅有聚居深沪山头一支八户数十人。是为福建泉州穆氏始祖。

穆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姓氏,一般被认为是与中国历史上的皇族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穆姓真的是皇族吗?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穆姓的来源

穆姓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的说法是它是一个很神秘的姓氏,源自诸侯国齐国的陈泰公,后来由他的十六个儿子分别定居于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不同的穆姓家族。

穆姓与皇族的联系

穆姓众多分支中有一些跟历史上的皇族有着紧密的关联,比如穆桂英、穆善祥、穆如寿等人。这些人都是明朝的皇室后裔,他们分别担任过一些重要的职务,是明朝政治、文化、军事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穆姓确实与皇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穆姓的分布情况

穆姓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尤以山西、陕西、河北、河南、辽宁等省份为主。而在南方地区,穆姓数量相对较少。

穆姓的著名人物

穆姓有很多杰出的代表人物,比如穆桂英、穆斯林、穆万氏、穆青敏等人。其中,《红楼梦》中的穆琳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被认为是虚构的人物之一。

穆姓并非皇族

虽然穆姓中有一些人确实拥有皇族血统,但绝大多数穆姓人并不是皇族,他们只是普通的百姓,只不过穆姓家族比较庞大,涵盖了不同的社会阶层。

结论

综上所述,穆姓并不是皇族,尽管其中确有一些人是有着皇族血统的。穆姓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雅安大兴穆家村穆姓、水津关穆姓、

多营镇穆姓

都同属一家,家族原址就是现在的大兴镇穆家村

。蒙阳

穆姓

很可能

和这些穆姓是一家。雅安的这些穆姓

都是于元朝末年至明代洪武年间从

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

来到

雅安

的。我是一个

喜欢研究家族史的人,

有问题

共同探讨啊

收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明史》、《明太祖实录》、《明成祖实录》等典籍中,从散乱的明代档案里,索章摘句,缀辑编录,笺注出从洪武六年至永乐十五年的近50年里,在洪洞大槐树下共移民18次(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

移民分别迁至京、冀、鲁、豫、皖、苏、鄂、陕、甘、宁等地。

大迁徙触动了三晋百姓最敏感的神经,明统治者只得定出移民条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

吴晗先生在《朱元璋传》中这样写道:“迁令初颁,民怨即沸,至于率吁众蹙。

惧之以戒,胁之以劓刑。”这说明,当时的移民,完全是在强权政治的胁迫下进行的。

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笔记史料的记载,以及笔者收集查阅的家谱、碑文、信函资料和大槐树祭祖园留言簿的不完全统计,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共812个,移民分布共18个省(市)、500个县(市)。

其中:河南106县(市),北京、天津、河北129县(市),山东92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62县(市),陕西、甘肃、宁夏51县(市),山西34县(市),内蒙古8县(市),辽宁11县(市),吉林3县(市),黑龙江3县(市),广西1县。

河南的移民要以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为主,这和两河流域的水灾及元末农民起义的战场相吻合。

河南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分布有106个县(市):郑州、荥阳、开封、平顶山、洛阳、焦作、鹤璧、杞县、尉氏、新郑、登封、兰考、中牟、新密、巩县、新乡、卫辉、封丘、获嘉、温县、济源、博爱、辉县、原阳、武陟、盂县、沁阳、修武、安阳、范县、台前、滑县、浚县、内黄、清丰、濮阳、长垣、汤阴、林州、商丘、永城、睢县、宁陵、民权、周口、商水、扶沟、西华、太康、郸城、项城、许昌、漯河、鄢陵、郾城、襄城、鲁山、长葛、临颍、叶县、宝丰、陕县、禹县、驻马店、确山、西平、汝南、新蔡、上蔡、信阳、息县、固始、泌阳、正阳、新县、罗山、商城、南阳、方城、唐河、新野、邓县、淅川、南召、桐柏、镇平、内乡、西峡、三门峡、义马、盂津、汝州、汝阳、栾川、灵宝、渑池、偃师、伊川、宜阳、洛宁、卢氏、新安、淇县、嵩县、郏县、舞阳。

山东最初主要分布在鲁西北一带,这主要是因为元末明初山东的战乱和黄河泛滥都在鲁西北、鲁西南地区,但经过明初的再迁移,移民就分布到山东的大部分地区了。

山东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分布在92个县(市):济南、历城、章丘、长清、青岛、胶南、胶县、即墨、淄博、枣庄、滕县、德州、宁津、商河、济阳、禹城、夏津、陵县、齐河、武城、广饶、滨县、垦利、阳信、沾化、利津、博兴、惠民、潍坊、潍县、诸城、郯城、安丘、临朐、寿光、高密、益都、烟台、牟平、文登、莱阳、栖霞、掖县、荣城、莱西、招远、黄县、临沂、沂水、日照、平邑、沂源、沂南、莒县、莒南、费县、泰安、莱芜、新汶、肥城、平阴、宁阳、东平、济宁、兖州、鱼台、嘉祥、汶上、曲阜、邹县、菏泽、郓城、巨野、单县、曹县、鄄城、梁山、定陶、东明、聊城、东阿、临清、莘县、金乡、微山、阳谷、冠县、高唐、邹平、无棣、威海。

京、津、冀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129个县(市),主要为:北京、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通县、大兴、房山、天津、静海、武清、宝坻、宁河、蓟县、石家庄、唐山、灵寿、束鹿、晋州、赵县、井陉、获鹿、新乐、正定、深泽、无及、赞皇、元氏、栾城、平山、张家口、怀来、蔚县、张北、宣化、涿鹿、怀安、滦平、隆化、丰宁、万全、迁西、迁安、昌黎、卢龙、滦南、遵化、玉田、乐亭、滦县、丰南、安次、三河、霸县、固安、大城、秦皇岛、安乎、交河、肃宁、文安、永清、保定、涞水、阜平、唐县、徐水、高阳、沧州、青县、海兴、任丘、武邑、故城、冀县、丘县、鸡泽、临西、任县、涿县、定兴、安新、蠡县、博野、定县、涞源、新城、完县、清苑、满城、沧县、东光、河间、献县、衡水、饶阳、阜城、景县、枣强、深县、武强、邯郸、永年、曲周、魏县、成安、大名、涉县、广平、临漳、磁县、武安、邢台、柏乡、隆尧、南宫、巨鹿、沙河、临城、新河、清河、广宗、内丘、威县、南和、南皮、盂村 自治县。

皖、苏、鄂、湘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62个县(市),主要有:合肥、马鞍山、长丰、蚌埠、六安、明光、定远、淮北、安庆、铜陵、宿州、砀山、萧县、灵璧、怀远、滁州、凤阳、和县、泾县、寿县、亳县、蒙城、利辛、睢宁、阜南、南京、徐州、连云岗、丰县、沛县、盱眙、大丰、铜山、泗阳、沐阳、如皋、清江、江都、襄阳、武汉、十堰、孝感、大悟、荆门、监利、沔阳、郧县、均县、随县、随州、枣阳、宜城、保康、光化、钟祥、长沙、株洲、郴州、郴县、桑植、襄樊、邳州。

陕西、甘肃的移民分布在关中地区,宝鸡地区及邻近山西地区多一些,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山东、河南间接迁移去的。

其主要分布为:西安、铜川、宝鸡、岐山、武功、眉县、三原、户县、蒲城、韩城、大荔、合阳、白水、澄城、银川、青铜峡、石咀山、麟游、兰州、甘谷、天水、张掖、镇原、扶风、彬县、米脂、绥德、吴堡、周至、民乐、景泰、中卫、兴平、乾县、会宁、榆林、武威、商州、固原、华阴、古浪、洛南、商南、山阳、丹凤、城固、威南、靖远、平凉、庄浪、渭南。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西有34个县(市)、内蒙古8个县(市)、辽宁11个县(市)、吉林3个县(市)、黑龙江3个县(市)、广西1个县。

其分布为:太原、五台、平定、寿阳、代县、交城、祁县、阳城、灵石、平遥、清徐、忻州、大同、浑源、应县、朔州、榆次、太谷、介休、阳曲、阳泉、定襄、榆社、原平、平鲁、阳高、盂县、汾阳、孝义、运城、静乐、长治、潞城、晋城、呼和浩特、包头、固阳、凉城、丰镇、清水河、商都、兴和、沈阳、大连、清原、抚顺、丹东、鞍山、辽阳、海城、凌原、锦州、建平、长舂、四平、洮安、哈尔滨、鹤岗、嫩江、北流县。

为防止移民在迁入地聚族而居,形成新的家族势力,影响社会稳定,明朝的移民条律还规定,凡同宗同姓者不能同迁一地。

注重“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移民们,为了避免骨肉的再次分离,纷纷被迫痛苦地更姓易名,于是就从一些家族中分离出多个姓氏。

据记载:“大明洪武二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处一村。

而那些不愿更改姓名者,只能骨肉分离、天各一方,被异地安置了。

如,据家谱资料统计,山东境内的广饶陈官乡古氏与昌乐朱刘镇古氏、寿光田马乡古氏、五莲县古氏等,均来自于山西洪洞县古氏一族。

还有大部分不忍分离被迫改姓的。

如魏氏、刘氏)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魏姓和刘姓,铜佛为记。”(曹县《魏刘氏合谱》)

另在河南黄县就有魏姓与马姓,陈姓与邵姓,周姓与单姓,温姓与王姓都是异姓同宗。

类似这种情况,在河北、山东也不胜枚举。

在河北省河间县一带至今仍有“回、翟、常一个娘”,在山东“魏、梁、陈一家人”,“崇、刘、顾是一户”,在河南省永城“崔、谢、张、陈是弟兄”等说法。

在豫东和鲁北,关于“打锅牛”的传说,也广为流散。

相传,洪洞县有牛氏五兄弟,在集结于大槐树下后,方知同姓不能同迁一地。

五兄弟深知自此要劳燕分飞,天各一方,便匆忙将一口大锅砸成五瓣,各执一片,以备将来做为续祖寻亲的标记。

时间是弥合心灵创伤的最好药剂。

但在历经六百年风雨后的当今,豫鲁某些农村牛姓素不相识的长者们,见面后还要问“打锅不打锅?”如双方都说“打锅”,便认做同宗一家……

在冀、豫、鲁,关于“打锅牛、打锅常、打锅张、打锅郭、打锅申等传说也广为流传。

河南宜阳县孙氏、陕西省洛川县杨氏也有先祖打锅的传说。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在他的一本书中写道:“现代的辉县人,尤其是居住县城东北六公里的常村郭姓居民,他们所有的记忆,最远追溯到五百年前那个令人作呕的明王朝初年。

其他姓氏家族,根据族谱可知端倪。

如河南辉县的《穆氏家谱·序》中云,穆氏于永乐年间,“自……洪洞县乱柴沟初迁河南卫辉……穆家营庄,历居数世。

至万历年间,又迁于获邑西北隅距城十五里穆家营”。

迁往山东地区的移民主要分布于黄泛区的东昌、济南、兖州、青州等府,涉及今天山东的六十多个县市。

移民迁入后,多以姓氏为村庄、屯名,也有以故土的县名为名的,如丁官屯、随官屯、胡官屯、李营、屯留营、长子营等。

山东曹县刘庄的《魏刘氏合谱序》也记载:予族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士,大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历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住一村。

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铜佛为记,传流至今五百余年依然存在。

据后人回忆,始祖兄弟二人,名为光祖、亮祖,铜佛则可能是一个模样的两尊佛像。

山东曹县的《王氏家谱序》中,还记载了“一枪王”的故事。

谈到王氏始祖王良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举家由洪洞迁居这里。

由于王良一路上总带着一支长矛,于是为庄子起名为“一枪王”。

这个庄子风水实在不错,“左山东右直隶,乃两省之边界;前雍水后沙山,为一方之胜地”。

于是王氏建阳宅(村庄)于河北,建阴宅(坟地)于河南,兄东弟西,六门同居。

“后繁衍到二十余世,仍然是衣冠峥嵘,宗族旺盛,由“一枪王”变成了“千家王”。

但是,门户虽别,乃是一家之人,后人虽多,“乃不忘一枪之王”。

古槐,伴随着人们的繁衍生息而渐渐长大,古槐也成为历史的见证。

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庙、祠堂的楹额上铭记了纪念的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山东菏泽固堆袁家祠堂墙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题望槐思乡诗:“昔日从戎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

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

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晋中父老情。

卧雪传说流千古,后昆霞蔚赛劲松。”河南焦作市刘氏祠堂匾额书:“派衍洪洞。”河南偃师县牛氏家庙大厅的楹联写着:“十八祖平阳世泽,五百年亳西名门。”河南省濮阳县习城乡胡寨村胡氏祠堂内始祖像两旁的对联写道:上联是“永言孝思”,右联是“念先祖离洪洞单车匹马昔时苦”,左联是“怀世宗居曹州枝繁叶茂今日荣”。

河南省武陟县小东乡大淘村孙氏牌位对联:“祖洪洞支迁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河南偃师县寇店韩寨村《赵氏宗谱》说:始祖兄弟四人,起名“经、营、槐、显”,“显”意为“乡”,合起来就是“经营槐乡”。

陕西省蒲城县城东北约十公里的金栗山下,有一个保持着明清风貌的村庄——山西村。

这是一个保留着原始城墙的长方形村落,村庄坐东朝西,有东西城门两个,城墙经数百年风雨剥蚀,已有数十米坍塌,但仍有大部分保存了下来。

尤其是东面、北面的城墙保存基本完好。

其中西城门洞高约六米,门楣上方嵌有一青色碑石,上书“三槐并茂”四字,字呈红色,旁有“大清咸丰元年重修”字样。

据介绍,山西村是明初一王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至该村。

这一王姓家族共有弟兄三人,老大留在山西本地,老二迁至此地,老三迁至白水。

门楣上书“三槐并茂”即为弟兄三人家族兴旺,事业发达之意。

槐指山西大槐树。

因而,蒲城的山西村也是明代人口大迁徙的历史见证。

据村史记载说,该村迁址不久,经常有土匪、强盗来村庄骚扰,后在一王姓老者的倡议之下,全村村民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齐心协力花五年时间修筑城墙。

清咸丰九年,又置铁门一对,使西城门洞有两道城门,坚不可摧。

西城门洞上方有三间大房,解放前还有乡 在其上办公。

山西村的城门东西相对,门洞深约七米,门洞里原有两道门,由于时年已久,门已不存,然而安装门的青石门礅、门柱洞、门杠插孔依然保存完好。

穿过门洞走进村子,一条中心道路将村子分为南北两半,村不大,东西长约二百余米。

城堡内共有二十八户居民,其余人已搬至城外居住,以王姓为主。

这个村在当地俗称山西堡(bǔ)子。

村外人称进村为“进城”,村内人称出村为“出城”。

在山西村的城西门外五十米处,有一座陈旧的王氏祠堂,这里是村民一年一度举行聚会、搞年拜的场所。

在王氏祠堂内现存有碑石,上面清晰地记载着祠堂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

这一记载也说明了到清代康熙四十三年王氏家族已在该地成为一大户。

河南省南乐县福堪乡才丈村,杨氏的祖先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的。

当时杨氏兄弟二人,老大迁到今县城北坟上居住,老二便到今才丈。

老二到新居后,在住地周围栽了许多杨树,希望杨姓也和杨树一样,能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在老二的精心培育下,不久杨树长大成材。

老二以为这才仅仅是新生活的开始,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他盼望成材的杨树继续成长,就以此给自己的村子起名叫“材长”。

至清朝末年,演化为今名才丈。

才丈的杨姓至今已传二十四代,有二百多户人家。

当年山西移民东来时,大多异姓结伴而行,共同觅地建村聚居,因此新建之村多冠以姓氏。

当时山东省西部有几户杨姓人家在朝城北约三华里处定居,取村名杨庄,后又有史姓人在附近建村,因其地比较低洼,便取村名“史家洼”。

初建村落,难免缺这少那,遇上许多困难。

移民来时,一般只带些衣物锅碗,农具则一无所有。

后来慢慢置办一些,一时也很难齐备。

特别是大件农具,价格较高,购买不易,往往要节衣缩食三五年甚至七八年才能购进一件。

当时杨庄人经过几年努力,联户拴了一辆大车,一时买不起牛,外村人便把杨庄叫“杨没牛”。

史家洼则只买了一头牛,多年没能拴起车,外村人便戏称其“史没车”。

可喜的是,一个有车没牛,一个有牛没车,这种“瘸腿”现象却促成了两村自发的联合。

两村把车和牛配起套来,轮流拉土、送粪、运庄稼、串亲戚,协调得如同一个村,赶上大忙季节,两村相互推让,尽量让对方先用。

杨家用时,总是用好草好料喂史家的牛,连一下重鞭也舍不得打,生怕弄掉一根牛毛;史家用时,尽量少装载,走好路,遇上坎坷道,就牵牛慢行,惟恐弄坏了杨家的车。

这样合作了几年,牛养得膘肥体壮,车保养得完好如新。

史杨两村亲密无间的合作,在朝城一带传为佳话。

史家因地处低洼,每逢水患,就去杨家躲避。

后来,史家迁居到邻村,杨庄村址也有变更。

不论地理位置如何变化,史杨两家却始终保持着友好的睦邻关系,从古至今,相沿不衰。

当今中国穆氏族人广泛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湖南、广东、云南、四川、安徽等地。穆姓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历史上名人辈出,穆姓在《百家姓》中排 98位,在当今人口统计中排第230位。穆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2009年1月为止,穆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姓氏排名中未进入前二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九十八位,人口约五十五万三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035%左右。

姓穆的穆有几个墓

穆家坟辽阳地方墓葬群穆家坟是定居于辽阳地方的满族大型墓葬群,其原名为满洲族乌苏代家族茔园墓地。中文名穆家坟地点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