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4浏览:2收藏

栖霞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第1张

栖霞市属于山东省烟台市。

栖霞市,山东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腹地,东临牟平区、海阳市,西襟招远市、龙口市,南与莱阳市毗邻,北与福山区、蓬莱区接壤。介于北纬37°05′05″—37°29′46″,东经120°32′45″—121°15′58″之间,东西长63千米,南北宽46千米,总面积为1793(17932488)平方千米。下辖3个街道、11个镇。

栖霞市历史沿革

据杨家圈出土文物考证,远在6000年前即有人类在栖霞聚居。

春秋以前,县境属牟子国地。

战国时期,为齐国东莱地。

秦并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县境属齐郡东境。

西汉为_县(治所在今福山城)地,属东莱郡,隶青州。

东汉末,_县废,改属黄县(治所在今蓬莱城)属东莱郡,隶青州。

  良渚文化玉器的表面颜色,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玉器的玉质细腻纯净,透明度较高,未受沁蚀或受沁程度较小,颜色为黄绿和深浅不一的绿色。第二种是玉器的玉质不纯净,有绺裂和杂斑,透明度差,颜色从浅褐色到墨绿色,亦有多种颜色杂于一器者。第三种是前两种玉器受沁蚀较深者,一般表面呈“鸡骨白”或“象牙黄”,也有呈现出乳白色网状脉络与浓淡不一的色块形成的斑杂颜色。

  上述三种玉器玉料的来源,除第三种由于沁蚀较深不易判别外,前两种玉料的产地应是不同的。第二种玉器玉料特征被称作具非均一性斑杂结构(Taxitic Structure)的透闪石――阳起石软玉,是接触岩构造特征的留存,而且江苏溧阳小梅岭就蕴有此特征的透闪石软玉。小梅岭系横贯宜溧地区的茅山支脉,透闪石软玉地表露头所见矿石,除有灰白色不透明致密块状者外,还有具斑杂结构的青黄玉,即半透明部分与不透明部分呈斑杂构造。现藏南京市博物馆的浦口营盘山崧泽文化遗址所出玉料PYM31与其非常相似。类似的软玉还见于崧泽出土玉璜QSM60:6,余杭反山的琮YFM12:90和玉钺YFM12:100,这至少可以证明小梅岭曾是良渚玉料的产地之一。因此,这类玉料无疑出产在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带,曾为史前先民大量开采和使用。

  第一种玉器的玉料在良渚玉器中质量最佳,以江苏吴县张陵山、草鞋山以及上海青浦县福泉山良渚文化墓地出土的玉器为代表。张陵山、草鞋山出土的玉器颜色偏黄,而福泉山出土的玉器则以绿色为主,玉质细腻纯净。这类玉料的来源目前尚不清楚,良渚文化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太湖周围及杭州湾地区并未发现这种玉料。虽然有些学者指出浙江天目山也可能是良渚玉料的产地,但仅是推测而已,并没有确凿的根据。

  张陵山等地出土的玉器曾做过矿物学鉴定,但都未能解答玉料来源的问题。江苏和浙江的地矿资料中,也不见有当地出产颜色偏黄和黄绿色玉料的记载。笔者认为,如果用“玉矿已被古人开采枯竭”的说法来解释今天找不到良渚玉料的产地,是很难令人信服的。因为任何玉矿脉的蕴藏量都不会少于数吨,以目前发现的所有良渚玉器总重量加起来恐怕也不会超过这个数,何况史前时代使用非金属生产工具开采玉矿,采矿的效率和规模都很有限,无论如何也不会将玉矿脉开采得干干净净,毫无踪迹可寻。新疆和田玉、辽宁岫岩玉和河南独山玉都有数千年开采的历史,至今仍在出产玉料,即是明证。实际上,良渚玉器所呈现出复杂多样的颜色和质感,说明其玉料来源是多源的,并不局限于良渚文化所分布的范围。虽然很多学者认可“史前时期玉料的来源主要靠就地取材”的观点,但很少有人考虑不同地域间的物质文化的交流对玉料来源的影响。笔者认为,良渚玉器中的颜色偏黄和黄绿色玉料应是良渚先民与其它地区之间物质文化交流的产物,其来源应在良渚文化分布范围之外去寻找。

  从目前的地矿资料来看,颜色偏黄和黄绿色玉料主要产于新疆和田的昆仑山和辽宁岫岩的细玉沟。从考古资料来看,和田玉可能在夏代时才大量输入中原内地,最早输入中原的时间在公元前20世纪左右,输入的路线被称作“玉石之路”。由于和田玉输入中原的时间晚于良渚文化,因此可以不考虑将其作为良渚玉料的来源。岫岩细玉沟所产透闪石软玉,主要颜色有黄白色、浅绿色、青色和黑色,其中颜色偏黄和黄绿色的软玉是其最具特征、产量丰富的玉料。岫岩软玉的开采和使用的历史很悠久,王时麒先生认为,红山文化玉器的颜色主要是浅豆绿色和黄白色,这两种颜色玉器的玉料无疑来自岫岩。红山文化的时代稍早于良渚文化,因此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假设:良渚文化玉器中颜色偏黄和黄绿色玉料可能来自辽东半岛的岫岩。实际上,已有学者意识到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颜色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闻广先生曾详细研究了美国佛利尔美术馆(Freer Gallery of Art)和沙可乐美术馆(Arthur M Sackler Gallery)所藏中国古代玉器,特别是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玉器。他指出,红山文化玉器的特征玉料是颜色偏黄而半透明度较佳的透闪石软玉,相当的商品名为青黄玉及玵黄玉,这种颜色偏黄的软玉料,在有些良渚文化玉器中曾经沿用,如张陵山四号墓(WZM4)所出20余件玉器中不少是此类玉料,并强调了玉料的沿用关系。邓淑苹先生根据对一些山东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的观察作出推断,认为“岫岩闪玉”的采用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可能曾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华东地区。

  古代玉料的长距离异地传输交易,需要有三个条件:1、异地对玉料的大量需求(即传输的动力);2、有固定的传输路线,并有原始部落作中转;3、作为起中转作用的部落亦有发达的玉文化,并与产玉、用玉地区的原始部落存在着密切的文化交流。以和田玉的输入为例,中原地区在公元前20世纪前后跨入了文明门槛,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发展。王朝的建立是和田玉大规模东输的最重要的动力。随着夏王朝的建立,典章制度必然随之建立,而用玉制度则是其重要内容之一。用玉制度的建立,使得玉料的需求量具有了规模性和稳定性,这对于和田玉源源不断输入中原内地是至关重要的保证。和田玉东输所形成的“玉石之路”早于后来的“丝绸之路”一千多年,其路线是从现在新疆和田向东,沿塔里木盆地南缘和东南缘到达今甘肃敦煌的玉门关。再沿祁连山至甘肃中部,再转向东经宁夏、内蒙古南部、陕西北部进入山西。沿途的起中转作用的史前文化为分布在甘青一带的齐家文化、分布在内蒙古南部和陕西北部的新华文化、分布在晋南的陶寺文化。这三个史前文化彼此之间都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面貌,说明文化交流是很密切的,而且它们都有发达的玉文化,其中也有少量的以和田玉料制作的玉器。这三个史前文化分布区域自西向东相互连接,形成和田玉输送的中转链,从而奠定了长达万里之遥的“玉石之路”的基础。

  我们可以套用和田玉输入的模式来推测岫岩软玉输入到江南的背景和路线。良渚文化是一个物质文化高度发达的史前文化,玉器的制作和使用是其物质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下,整个社会都笼罩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有学者指出,良渚社会存在着大量的非生产性劳动支出(如制玉),包括社会中下层在内普遍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这种享乐型社会生活风气的蔓延,甚至使良渚社会调节能力逐渐丧失,最终导致良渚文化的消亡。可以想像,当时需要有多大的制玉规模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用玉需求。良渚先民究竟制作了多少玉器,恐怕永远是个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对玉材的寻找、开采、运输和交易是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从良渚文化陶器、玉器等的造型和纹饰来看,良渚社会生活处处表现出精于计算安排的思维特点,那么,对如何获得充足的玉材并保证其供应的稳定也应有周密的安排,很难想像一些零散的小玉矿会满足良渚数百年用玉量,这样,辽东半岛丰富的岫岩软玉资源自然而然地成为良渚优质玉材的来源之一。尽管辽东半岛距离太湖地区有千里之遥,但良渚社会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只要是在它的影响范围之内,总是有能力通过军事或经济手段,直接或间接地获得岫岩玉材。

  岫岩软玉的输入路线,是从辽东半岛南部沿海出发,渡过渤海海峡到达胶东半岛,再向西南入山东腹地,折向南到江苏北部进入良渚文化分布区。在这条玉材传送路线上起运输中转作用的,是辽东半岛的原始部落和以大汶口、龙山文化为代表的山东地区原始部落,而这些史前部落都有着发达程度不同的玉文化。

  辽东半岛的岫岩玉材,除了可以肯定为红山文化所使用外,也很早为当地史前文化所使用。距今6000-7000年的小珠山下文化层中就出土有1件浅绿色玉斧。辽东半岛南部出土史前玉器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旅顺老铁山和长海县广鹿岛(距今5000年左右),出土有斧、锛、镞、圭形器和玉料等,颜色为深浅不一的绿色,亦有少量的黄绿色和白色玉器。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水域内分布着一个较大的岛群――庙岛群岛,是渤海和黄海的分界处,由南北长山岛、庙岛、大小黑山岛、大小竹山岛、大小钦岛、砣矶岛、南北城隍岛等20岛屿组成,南北纵列,分布于渤海海峡内三分之二的水域上,最南端的长山岛距胶东蓬莱大陆仅35哩,最北端的北城隍岛距旅大老铁山228哩,各岛之间相距07-191哩,相邻之岛皆在人们的视线之内,像一条锁链似地架起了一座沟通南北两岛交流的桥梁。庙岛群岛上已发现了20余处原始文化遗址,均与胶东的同时期遗存面貌一致,可见庙岛群岛曾直接接受了胶东大陆的文化影响。有学者指出,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原始文化交流开始的时间,可追溯到距今约5100年前后,到距今4400-4000年时达到高峰。辽东郭家村下层中出现的胶东紫荆山下层的盆形鼎、泥质红陶黑彩彩陶、觚形器、铆钉状把手等遗物,在庙岛群岛的大黑山北庄、北长山北城、大钦东村、北隍城山前村等遗址都已发现。至于辽东对胶东的影响,各岛上也都发现了辽东大量存在的筒形罐。龙山文化时亦如此,凡是胶东影响到辽东的一些文化因素,如盆形鼎、环足器、黑陶杯、豆、罐等,在庙岛群岛的砣矶大口、大钦北村亦有所见。同时,在大钦北村也出现了辽东影响到胶东的口饰附加堆纹的筒形罐。特别是山东大汶口-龙山文化玉器中的牙璧,可能是源自辽东地区。因此,南北两岛交流中出现的共同因素是通过庙岛群岛这条通道而到达对方的。

  大汶口文化出土玉器的墓葬和遗址大致分布在今山东境内黄河以南、大运河以东的区域内,这一区域目前尚未发现透闪石玉矿。据研究,属于大汶口文化早、中期的玉器很少,到大汶口晚期时(距今4800-4500年),玉器的数量和种类丰富起来,有装饰品、工具和异型器等,共约90件。山东龙山文化时期(距今4500-4000年),这一区域玉文化的发展达到高峰,玉器的数量和种类空前丰富。大汶口文化玉器以深浅不一的绿色为主,而山东龙山文化玉器除绿色外,也见有偏**的玉器,如山东临朐朱封龙山文化墓葬出土的几件玉钺。大汶口-龙山文化玉器使用之风的渐起和炽盛,正与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原始文化交流开始与达到高峰的时间相合,两者之间或许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大汶口-龙山文化所使用的玉料,有相当一部分也有可能来自辽东半岛。

  山东地区的大汶口、龙山文化与良渚文化作为邻近文化,在长期的交往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关系非常密切。良渚文化的绝对年代,大体是距今5000年至4000年左右,相当于大汶口文化的后期阶段至龙山文化第一期至第三期。就目前所知,大汶口文化可能在其早期阶段即与江南的崧泽文化有了交往,在吴县草鞋山、上海崧泽出土的崧泽文化彩陶片,与邳县大墩子、泰安大汶口、兖州王因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早期彩陶十分相似。大汶口文化在其中晚期则与良渚文化有更密切的交流。譬如,南京北阴阳营H2出土的良渚文化陶尊,无论从造型上,还是从刻划符号上都与鲁东南大汶口文化陶尊相同。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墓中的彩陶背壶、弦纹玉琮,其形制与大汶口文化背壶、骨雕筒非常近似。一般认为,良渚文化最北端的遗址是江苏阜宁陆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最南端的遗址是江苏泗洪菱角张遗址。在江苏新沂县花厅遗址的几座墓中,背壶、镂孔豆、圈足尊等大汶口文化典型陶器,与瓦足鼎、贯耳壶、玉琮等典型的良渚文化陶玉器共存,二种文化在这里水乳交融,珠联璧合。另外,在山东栖霞杨家圈、莱阳于家店等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存中,发现了与良渚文化典型陶器相近似的器物。因此,有学者认为良渚文化向北发展,其影响至少达到苏鲁交界处,甚至辐射至胶东半岛;大汶口文化向南拓展,其影响可达到太湖地区。从这些频繁的文化交流中,我们就不难理解当时作为重要贸易物――玉料,源源不断地从辽东半岛经山东地区输入到良渚文化的中心区――太湖流域和杭州湾平原。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论点只是笔者对良渚文化部分玉料来源作出的一个初步判断,这一课题最关键的是要将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和良渚文化的玉器,进行矿物学的采样检测分析,对比它们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成份是否吻合,只有这样,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良渚文化的玉矿在哪里?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种类数量非常多,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甚至提出了“玉器时代”说,以诠释玉器在中国古史分期上的重要地位。玉器的数量多,说明良渚时期玉料的用量很大,要有丰富的玉矿来供给。在良渚文化范围内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发现良渚时期的玉矿,有人就认为良渚玉料是从盛产玉的辽宁或新疆辗转运来。这个观点显然很难站得住脚,想象一下,在史前古社会,人口稀少,生产力低下,运载工具、交通工具简陋,良渚人如何能够从那么遥远的东北、西北,穿过无路的荒野莽林、高山大川把玉料运至东南的良渚文化圈内?雅昌艺术博客 bOG qX!K

  天上不可能掉下玉石来,所以有的专家执着地认为,在良渚文化的区域里尤其是在良渚遗址群内的天目山余脉,一定存放着被人们遗忘了的古代玉石矿藏。文化可能消失,但是先民开采的古玉矿藏却应该是永恒存在的。雅昌艺术博客\;zln8v#]n

  1982年,在江苏省溧阳小梅岭发现透闪石软玉矿藏,经取样鉴定,此矿藏的软太硬度在55-6度之间,玉石的质地细腻,色泽呈白色和青绿色,透明度较好,呈蜡状光泽,与良渚文化玉器所用玉料相似。这一发现兴奋了考古学术界,专家们普遍认为,“良渚文化的玉料来源可以确定是就地取材,而非远地转运,有关玉料来源这一重要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

  但目前还存在的疑点是,位于浙江余杭境内的良渚文化中心遗址――良渚遗址群内出土的玉器是其它遗址出土玉器数量的总和,其所需的玉料也应是良渚文化圈内量最多的,这些大量的玉料都是从江苏小梅岭运来的吗?在良渚遗址群内至今没有发现矿藏的同时,不少专家仍坚信很可能是“就近取材,来自附件的地区已被遗忘的古矿床”。这一推测符合现代人的思维,为普遍人所接受和期待,但愿将来的考古发掘能够证实这一推断。

  http://blogy2cn/2/viewspace-21552html

距今4500~4000年的龙山时代,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古文献上记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都发现了青铜制品。

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形成期的铜器有以下三个特点:①红铜与青铜并存,并出现黄铜。例如:甘肃省东乡林家遗址,出土一件范铸的青铜刀;河北省唐山大城山遗址发现两件带孔红铜牌饰;河南省登封王城岗龙山城内出土一件含锡量为7%的青铜容器残片;山东省栖霞杨家圈出土的黄铜残片。而发现铜质制品数量最多的是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齐家文化,有好几处墓地出土刀、锥、钻、环和铜镜。②青铜器品种较少,多属于日常工具和生活类,如刀、锥、钻、环、铜镜、装饰品等。但是,已经证实了当时人们已经能够制造容器。③一般小遗址也出土铜制品,这就说明了一般居民也用青铜制品。此外,这个时期的青铜制品大多朴实无饰,即使有纹饰的铜镜也仅为星条纹、三角纹等的几何纹饰。

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

夏朝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偃师二里头遗址青铜铸造作坊面积超过1万平米。二期至四期都有冶炼青铜器的出土,一期青铜铸造遗迹里也有冶炼痕迹。

商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三足中必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在视觉上有不平衡感。鼎、斝等柱状足成锥状足和器腹相通,这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掌握对范芯的浇铸全封闭技巧。

方鼎巨大,容器部分作正方深斗形,与殷墟时期长方槽形的方鼎完全不同。爵的形状承继二里头文化式样,为扁体平底。流甚狭而长。

到了东汉末年,陶瓷器得到较大发展,把日用青铜器皿进一步从生活中排挤出去。至于兵器,工具等方面,这时铁器早已占了主导地位。隋唐时期的铜器主要是各类精美的铜镜,一般均有各种铭文。自此以后,青铜器除了铜镜外,不再有什么发展。

扩展资料:

西周时期除了陶范法冶铸外,也还延续了夏商时期用石范铸造青铜器小件和不复杂器物的传统。由于石范法只能制造一些简单的工具和武器类青铜器,所以到西周时期石范铸造青铜器的方法,基本上没有得到发展。

在西周时期绝大多数青铜器的铸造还是采用陶范法铸造,只有极少数的青铜器是用石范铸法铸造,我们在鉴定这一类石范法铸造的青铜器时,就要和陶范法铸造青铜器的鉴定要点区分开来,如石范法铸造的青铜器,存在着器形和纹饰之间相同的现象。

从其它看,西周时期青铜器在以下几个方面和夏代青铜器的特征相似,如,在听声音上和青铜器的锈蚀上、以及青铜器的重量上,其辨伪的方法基本相同。

-青铜器

 青铜的特点

 青铜具有熔点低、硬度大、可塑性强、耐磨、耐腐蚀、色泽光亮等特点,

 适用于铸造各种器具、机械零件、轴承、齿轮等。

 青铜器的类别有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农器与工具、货币、玺印与符节、度量衡器、铜镜、杂器十二大类,其下又可细分为若干小类。其中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这五类是最主要的、最基本的。

 青铜的研究

 动植物形象纹:“蟠虺纹”因图形为盘绕成组的蛇形得名,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虺是上古典籍记载的剧毒

 蛇,所谓似蛇而小。“蟠虺纹”仅见于春秋时期。

 “象纹”与“象鼻纹”也是青铜器上的常见纹饰。象,通相。既是一种温顺的大型动物,又常作为太平吉祥的象征,还有就是“出将入相”的辉煌。

 “兽面带纹”过去亦称“狩带纹”,是青铜器上一种变形为带状装饰纹的动物面部形象组合。这种纹饰带出现于西周晚期,流行于春秋战国。

 几何图形:指菱形、三角形、圆形及其他相连成组的变形图案等。比较典型的有:“圈带纹”或称“串珠纹”,多为辅助纹饰,流行于商周时期;“三角云纹”常交错其他纹饰,流行于战国时期;“菱形斜格纹”多见杂以“涡纹”和“S”形图案,流行于战国;“环带纹”,旧称“公字纹”,表现为连续的“S”形波浪带图案,上下充填“窃曲纹”或环纹,流行于西周晚期;“窃曲纹”很早就见于《吕氏春秋》的记载,“窃曲纹”的变化很多,如蜷曲若双环而其中之一有目形者,有两端内曲呈一如意头状者,不一而足。

 青铜的运用

 国外

 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制造出青铜,但用作一般应用的人工制品要晚得多。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荷马在《伊利亚特》史诗中提到希腊火神赫斐斯塔司把铜、锡、银、金投入他的熔炉,结果炼成阿基里斯所用的盾牌。铜和锡的比例变化范围很大(从残存人工制品中测得,铜含量为67~95%);但在中世纪已经知道不同的比例可以产生不同的效用。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图书馆收藏的11世纪希腊手抄本中列举了1磅铜与2盎司锡的合金,即8比1的比例,这与后来使用的炮青铜相近。青铜较铜坚硬,熔点较低,容易熔化和铸造;青铜也较纯铁坚硬,不同合金成分的青铜适于制造炮管和机器轴承。在工具和武器中,历史上以铁代替青铜并不是铁本身有任何特殊优点,而是由于铁较铜和锡丰富。钟青铜的特性是受敲击时能发出洪亮的声音。其含锡量较高,为1/4~1/7雕塑青铜含锡量低到1/10,有时还加入锌和铅的混合物。锌能提高硬度,轴承合金中通常含少量的锌。青铜中加入少量的磷能改善其性能和强度;磷青铜含磷量铸锭可达1~2%,铸件只含微量;它的强度高,特别适用于作泵的柱塞、阀和套。在机械工业中也使用锰青铜,它含有少量锡或甚至不含锡,但含有大量锌和锰。除用作工具和武器外,青铜也广泛用于制作钱币;很多铜币实际上是用青铜铸造的,其典型成分是4%的锡和1%的锌。 青铜是和水一样热胀冷缩的物质。

 中国

 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期和转变期。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也由原来礼乐兵器及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等重要场合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形成期:距今4500~4000年龙山时代,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古文献上纪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形成期的铜器有以下特点:

 1、红铜与青铜器并存,并出现黄铜。甘肃省东乡林家遗址,出土一件范铸的青铜刀;河北省唐山大城山遗址发现两件带孔红铜牌饰;河南省登封王城岗龙山城内出土一件含锡7%的青铜容器残片;山西省襄汾陶寺墓地内出土一件完整铜铃,系红铜;山东省胶州三里河遗址出土两件黄铜锥;山东省栖霞杨家圈出土黄铜残片。发现铜质制品数量最多的是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齐家文化,有好几处墓地出土刀、锥、钻、环和铜镜,有些是青铜,有些是红铜。制作技术方面,有的是锻打的,有的是用范铸造的,比较先进。

 2、青铜器品种较少,多属于日常工具和生活类,如刀、锥、钻、环、铜镜、装饰品等。但是应当承认当时人们已能够制造容器。此外,在龙山文化中常见红色或**陶鬶,且流口,腹裆部常有模仿的金属铆钉,如果认为这时的铜鬶容器与夏商铜鬶,爵、斝容器功能一样的话,当时的青铜器已经在或开始转向礼器了。

 3、一般小遗址也出土铜制品,一般居民也拥青铜制品。此外,这个时期的青铜制品多朴实无饰,就是有纹饰的铜镜也仅为星条纹、三角纹等等的几何文饰,绝无三代青铜器纹饰的神秘感。

 鼎盛期: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礼器是古代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使用的,它带有一定的神圣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场合使用的。所有青铜器中,礼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美。礼乐器可以代表中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礼器种类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类。这一时期的青铜器装饰最为精美,文饰种类也较多。

 青铜器最常见花纹之一,是饕餮纹,也称兽面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山东龙山文化继承了这种纹饰。《吕氏春秋·先识》篇内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故此,一般把这种兽面纹称之为饕餮纹。饕餮纹在二里头夏文化中青铜器上已有了。商周两代的饕餮纹类型很多。西周时代,青铜器纹饰的神秘色彩逐渐减退。龙和凤,仍然是许多青铜器花纹的母题。可以说许多图案化的花纹,实际是从龙蛇、凤鸟两大类纹饰衍变而来的。

 蝉纹,是商代、西周常见的花纹,到了春秋,还有变形的蝉纹。春秋时代,螭龙纹盛行,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把其他花纹差不多都挤掉了。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制作工艺的精巧绝伦,显示出古代匠师们巧夺天工的创造才能。用陶质的复合范浇铸制作青铜器的和范法,在中国古代得到充分的发展。陶范的选料塑模翻范,花纹刻制均极为考究,浑铸、分铸、铸接、叠铸技术非常成熟。随后发展出来毋需分铸的失蜡法工艺技术,无疑是青铜铸造工艺的一大进步。

 在青铜器上加以镶嵌以增加美观,这种技术很早就出现了。镶嵌的材料,第一种是绿松石。这种绿色的宝石,至今仍应用在首饰上。第二种是玉,有玉援戈,玉叶的矛,玉刃的斧钺等。第三种陨铁,如铁刃铜钺,铁援铜刃,经鉴定,铁刃均为硕铁。第四种是嵌红铜,用红铜来组成兽形花纹。春秋战国时也有用金、银来镶嵌装饰的青铜器。著名的越王剑也是由青铜铸造的。

 东周时代,冶铸技术发展较高,出现了制造青铜器的技术总结性文献《考工记》。书中对制作钟鼎、斧斤、弋戟等各种器物所用青铜中铜锡的比例作了详细的规定。由于战争频繁,兵器铸造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吴、越的'宝剑,异常锋利,名闻天下,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铸剑的匠师,如干将,欧治子等人。有的宝剑虽已在地下埋藏两千多年,但仍然可以切开成叠的纸张。越王勾践剑等一些剑,其表面经过一定的化学处理,形成防锈的菱形、鳞片形或火焰形的花纹,异常华丽。

 中国青铜器还有一特点,就是迄今为止没有发现过任何肖像。不少的青铜器用人的面形作为装饰品,如人面方鼎、人面钺等,但这些人面都不是什么特定人物的面容。更多的器物是人的整体形象,如人形的灯或器座;或者以人的整体作为器物的一部分,如钟架有佩剑人形举手托住横梁,铜盘下有几个人形器足之类,这些人形大部分是男女待从的装束,而且也不是特定婢奴的肖像。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立体像、人头像,大小均超过正常人,均长耳突目,高鼻阔口,富于神秘色彩,应是神话人物。

 商周青铜器中数以万计的铜器留有铭文,这些文字一般叫金文。对于历史学者而言起着证史、补史的作用。

 中国青铜器的铭文,文字以铸成者为多。凹入的字样,称为阴文,少数文字凸起,称阳文。商代和西周,可以说铭文都是铸成的,只有极个别用锋利的工具刻字的例子。

 西周晚期,开始出现完全是刻成的铭文。战国中期,大多数铭文已经是刻制的,连河北省平山中山王汉墓的三件极为典重的礼器,都是契刻而成,其刀法异常圆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古人认为青铜器极其牢固,铭文可以传流不朽,因此要长期流传的事项必须铸在青铜物之上。因此,铭文已成为今天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铸造青铜器的技术进一步发展,由于经验的积累,铸造各种青铜器时铜与锡的配合已有一个比例。《周礼·考工记》说: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这里的所谓金就是铜,铜锡合金即青铜。所谓“金之六齐”,就是区分青铜品种的六种配方之分量,以制造各种用器。所谓“钟、鼎之齐”铜、锡比例为六比一,即铜占8571%,锡占1429%。“斧斤之齐”的铜、锡比例为五比一,即铜占8333%,锡占1667%。“戈戟之齐”的铜、锡比例为四比一,即铜占80%,锡占20%。“大刃之齐”所需铜、锡比例为三比一,即铜占75%,锡占25%。“削杀矢之齐”铜、锡比例为五比二,即铜占7143%,锡占2857%。“鉴燧之齐”铜、锡比例为一比一,即各占50%。杨宽先生认为:《考工记》规定各类青铜器的“铜锡合金的比例是很合乎合金的原理的”①青铜中锡的成分占17%到20%最为坚韧。《考工记》说“斧斤之齐”锡占1667%,“戈戟之齐”锡占20%,是因为斧、斤、戈、戟都需坚韧。青铜中锡的成分占30-40%,硬度最高。《考工记》中规定“大刃之齐”锡占25%,“削杀矢之齐”锡占2875%,是因这类武器所需硬度高。青铜中锡占的分量增多,光泽就会从青铜色转为赤**、橙**、淡**。锡占到30-40%,青铜就会变为灰白色。《考工记》规定“钟鼎之齐”锡占1429%,为了使它能呈现橙**较美观,同时也为了能敲出美妙的声音。《考工记》规定“鉴燧之齐”锡占50%,是因为铜镜需要白色光泽。

 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墓编钟,有纽钟19件,甬钟45件,楚王赠送的镈一件①经测音知道,“这套编钟系七声音阶,与现代音律相同,它的振动频率也与现代国际标准相近,总音域跨五个八度,比现代钢琴的音域两端各少一个八度。这套编钟的音色优美,音域很宽,变化音比较完备,能奏各种曲调”②这组编钟的发现,是春秋时期青铜铸造技术成就辉煌的一个生动例证。

 《周礼·考工记》说:“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次之,然后可铸也。”这是符合冶金学道理的。在青铜混合熔铸中,首先是不纯物质挥发,所以产生"黑浊之气"。其次,锡熔化挥发,于是产生“黄白之气”。温度再上升,铜熔化挥发,又产生“青气”。到“青气”出现,铜、锡完全熔化,青铜合金冶炼完成,而后就可以铸成器物了。荀子说:青铜器的铸作在于“刑(型)范正,金(铜)锡美,工冶巧,火齐得”。③这说明铸范的制作、原料选择、冶铸技巧、火候的掌握等环节都要掌握好,才能铸造出好的器物。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技术的进步,突出表现在以下两项技术的使用上:一项是金银错技术,所谓金银错技术就是在铜器表面上镶嵌金银丝,制成图案或文字。这项技术,春秋中期已出现,当时楚、宋等国的兵器上有错金的美术字。战国初,铜礼器上出现了大片金银错图案,战国中期这种技术不仅用在兵器、礼器上,而且也用在符节、玺印、车器、铜镜、带钩和漆器的铜扣上。二是战国中期以后刻镂画像工艺发展了起来,这种工艺是在比较薄的壶、柸、鉴、奁上制上细如发丝的刻镂画像图画,一般多是水陆攻战、狩猎、宴乐礼仪等方面的图画。这些图画是在铸成器形后,用钢刀刻镂加工制成的。

 转变期:指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这一时期。经过几百年的兼并战争及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具有中央集权性质的封建社会最终建立,传统的礼仪制度已彻底瓦解,铁制品已广泛使用。社会各领域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器物大多日用化,但是具体到某些青铜器,精美的作品还是不少的。如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掘获的两乘铜车马。第一乘驾四马,车上有棚,御者为坐状。这两乘车马均为青铜器铸件构成,大小与实际合乎比例,极其精巧。车马上还有不少金银饰件,通体施以彩绘。第二乘马,长317、高106米,可以说是迄今发掘到的形制巨大、结构又最复杂的青铜器。

 到了东汉末年,陶瓷器得到较大发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从而把日用青铜器皿进一步从生活中排挤出去。至于兵器,工具等方面,这时铁器早已占了主导地位。隋唐时期的铜器主要是各类精美的铜镜,一般均有各种铭文。自此以后,青铜器除了铜镜外,可以说不再有什么发展了,因而本网对中国古代铜器发展的研究,至隋唐为止。

栖霞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栖霞市属于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山东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腹地,东临牟平区、海阳市,西襟招远市、龙口市,南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