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巡抚刘铭传台湾巡抚刘铭传家谱
1、洋务派骨干刘铭传生平简介2、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有怎样的事迹?3、1885年,台湾正式建立行省,第一任巡抚是4、刘铭传的重大事迹洋务派骨干刘铭传生平简介
刘铭传(1836年9月7日—1896年1月12日,字省三,自号大潜山人,因排行第六、脸上有麻点,人称刘六麻子,安徽合肥(今肥西大潜山麓人。清朝名臣,系台湾省首任巡抚,洋务派骨干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洋务派骨干刘铭传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刘铭传生平简介
刘铭传是清朝末年的人,他家住安徽省,是合肥县人。刘铭传生于1836年,卒于1895年,字省三,他也是著名的淮军将领。那么刘铭传简介是如何介绍他的呢
通过刘铭传简介知道他童年的生活并不好,生活很艰苦,他在十一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不过他后来也并没有像很多贫穷的孩子那样长大之后考取功名为官,他在十八岁的时候不再读书,流落山中做起了劫匪。在1856年的时候他的母亲被受到牵连自杀身亡了,他在被伤不已还乡去做了团练。
后来刘铭传想加入太平天国,但并没有这样做。1857年的时候他入狱了,因为当时他没有答应合肥知县的求救,不久后他才被放了出来。李鸿章手下招兵后他跑去投靠淮军,开始了对太平天国的战争,在这里要提到一件事,刘铭传还未加入淮军的时候他还是反对清政府对抗太平天国的。公元1862年的时候,太平军向清政府投降,上海浦东被收复了。
1864年他被晋升为直隶提督,是因为他当时率领部队攻克常州,俘虏了陈坤书有功。1867年的时候他因将东捻军领袖军任柱击毙,被封为男爵,可是不久之后他又从马上摔落下来受伤昏迷了。昏迷一个月之后,李鸿章从紫禁城求来了一枚丹药,他服用之后才醒了过来。
他在功名越发高大的时候被人诬陷,刘铭传冒功的流言四起,最后彻底激化了湘军和淮军之间的矛盾。刘铭传于1868年辞官回乡,搞起了建设家乡的活动,创办了肥西书院,修建祖祠。
刘铭传后人
关于刘铭传后人,有一个比较著名的时间,牵扯到了“晚清四大国宝”之一的虢季子白盘,这件宝物历经百年沧桑之后,刘铭传的后人将此宝物挖出来献给了国家。
刘铭传的后人刘学亚在说到这件宝物的时候很是感慨万分。1864年,刘铭传奉命率军与太平天国交战,攻打常州。在一天夜里,刘铭传巡查军营的时候在马槽无意间发现了里面的虢季子白盘,原来这竟然是商周时期青铜器。
刘铭传思前考后觉得在战乱的时期虢季子白盘肯定会再次流落,命人将它送到合肥老家,并修筑盘亭,让人看守。刘铭传死后,虢季子白盘便成了刘家的传家之宝,每到了祭祀的时候大家都来轮番祭拜。
刘光亚说在一九三五年他的父亲刘肃曾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这护盘的重任便落到了他的身上。刘光亚还说,当时有个美国人想来用移居美国,赠房产的条件引诱刘家拿出虢季子白盘,但被拒绝了。后来这样的事情屡屡出现,但都没能将虢季子白盘献出去。后来日本人想用大笔金钱来换,但刘肃曾照样送客,他说他是中国人绝对不会卖掉国宝,做不肖子孙。后来的七七事变,刘肃曾将虢季子白盘藏到庄园的地下,放出风声说宝物早被运走,转移了日军的注意力。之后刘铭传后人将宝物送给国家保护,不流落国外。这件宝物也是不被容许流进国外的,刘铭传后人这样做也是不希望它被国外的人拿走。
刘铭传故居
刘铭传是合肥地区的人,他在清朝年间曾经参加过许多的战争,开始的时候只是开办了团练,后来因为表现的非常出色而受到了上级的赞扬,他的职位也开始不断的上升,不久之后就升到了总兵的职务。在1884年的时候开始管理台湾地区,并且担任巡抚的职务。在台湾进行了军事、经济等许多方面的改革,因此一直都非常的有名望。而刘铭传故居则是他在合肥地区的居住地。
刘铭传故居原来有上百间的房屋,在合肥当地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私家宅邸,但是现在保存下来的却并不是很多。在刘铭传故居的周围环境都十分的清雅,风景也非常的秀丽,现在那里仍然有当年他亲自栽培出来的玉兰品种,尽管历经了多年的风霜雨雪,但是仍然十分的高大健壮,如今已经成为当地的市树。在故居的周围还有两道非常深的沟壑,里面的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金河水。而围墙则是全部采用石头建造而成的,上面还有五个碉堡。
在刘铭传故居的正厅是一座西洋风格的二层小楼,总共有三间房子,看上去十分的精致小巧,二楼主要是用来收藏书籍,而楼下才是平时住人的地方。在北方还有一个两层高的钢叉楼,而在钢叉楼的后面则是盘亭,四周到处都是水,想要过去只能通过中间的石桥。在盘亭的北面则是用来会客和举办宴会的地方。而在这个会客厅的后面则曾经是主人用来放置弹药的地方。
1近代史人物评价论文范文
2朝鲜高宗李熙的生平介绍
3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简介
4洋务运动领导者奕欣生平简介
5清朝经学家王_运生平简介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有怎样的事迹?
刘铭传是一个讲近代台湾发展绕不过的一个人物,曾国藩评价他有帅才,曾把太平军打的节节败退,先败东捻军,后又以收平西捻军的全功而晋爵一等男爵。之后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法国舰队,为国争光。但刘爵爷可不只有帅才,他治理台湾所取得的成就更令人惊讶,更是被誉为了台湾近代化之父,帮助台湾实现了第一波快速的发展,听闻台湾被割让后,他本人忧郁吐血、不久后就病逝。
刘铭传是安徽人,而且家里头世代务农,后来又因为看不过乡里土豪横行霸道,夺了人家的佩刀反手一刀把人家劈了,之后又振臂高呼拉了一帮人开始了团练生涯。要说到这,也还只是草莽英雄,成不了大器。但刘爵爷到底是有远见,在朝廷攻打太平军受挫急需征兵时,刘爵爷马上带着手下一干人投了军。从草莽摇身一变成了有名有份的官兵。
雪中送炭到底比锦上添花强。曾国藩很看重手底下这帮“草莽”新兵,待遇给的都和自己手底下的湘军一样,而刘爵爷又是自己这一帮人的主心骨,就当了自己这一帮人的营官。有装备有粮草还有一帮服从命令的兄弟,刘爵爷开始了神一样的的人生。
刘铭传打太平军,几乎是派到哪里就胜到哪里,一路上实力越来越强,官也越做越大。年仅28岁就做到了清朝军队的最高军阶—提督。但在一路高升的过程中,刘铭传也得罪了不少人,有些是抢军功得罪的,有些则是身为武夫的刘铭传说错话得罪的。但人非圣贤,刘铭传也有犯浑的时候。
1867年正月,刘铭传为了争功,率“铭军”冒进,遭遇太平军东捻军,被杀的大败,差点就为国捐躯了,好在友军鲍超及时杀到,不仅救了刘爵爷还反败为胜。但刘铭传不但不感激,反而把自己失利的锅甩到了鲍超头上,鲍超功劳没挣到还无端受了个处分。虽然之后李鸿章为鲍超请功平息了这事,但军中本就忌讳抢夺军功,何况刘爵爷还恩将仇报,可想而知在一众同僚中这事影响有多恶劣。后来刘铭传被弹劾赋闲在家,与此不无关系。
刘铭传被革职只是因为军中闹事,被弹劾举荐非人。本来这事好像也不是啥大事,主动认个错受点小罚就完了,但偏偏就因此被革职了。这换谁估计也平衡不了。刘铭传心灰意冷,索性回到了老家过起了清闲日子,这一过就是十八年。人生有几个十八年?直到听闻中法战争爆发,47岁的刘爵爷才愤然而起,准备杀敌报国。
清政府也寄希望于这位常胜将军能给自己挣回点颜面,命爵爷督办台湾军务。1884年,法军进攻基隆,刘铭传率部下奋勇抵抗,而这场抵抗持续了半年之久,终究以少胜多。直到1885年,清政府“乘胜即收”,与法签订条约,这场保卫战争以中国的英勇抵抗最后胜利结束。台湾民众在这场战役里始终与清守军同仇敌忾,共御外敌,这场胜利其实也是全台军民的胜利。
有了这场台湾的保卫战,刘铭传在台湾也有了一些民众基础,清廷便索性任命刘爵爷为首任台湾省巡抚,把一个武夫丢去治理台湾,也不知道清政府如何下的这个决心。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刘铭传不仅治理了台湾,还打理的相当的好,为后来台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铭传一到台湾,首先把建制给敲定下来,把台湾行政建制定为三府、一州、十一县、四厅,这些也为后来台湾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接着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刘爵爷抓了不少蛀虫,又提拔了许多为台做出贡献的人才,稍稍稳固了大战后台湾的局面。但真正让民众稳定的还是民生。
首先是平内乱,台湾当地有土著,即高山族人,当时清人称他们为番人。番人不得教化,一些未经招抚的番人出现了杀害垦民的事件。这里刘铭传就没有发挥武夫本色,一股脑都杀了。而是派兵过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咱们都是朝廷赤子,一视同仁,分什么里外,又何必打打杀杀?当然,愿意接受招抚的自然大家皆大欢喜,不愿意还继续闹事就只能用兵了。
刘铭传这一手恩威并施,民族大团结的政策收效甚著,“半岁之间招抚四百余社,剃发归化逾七万人”可见其功。此后刘铭传教番民耕种,操办番民学堂,教授番民知识,甚至还编写了一首《劝番歌》,对番民教化显著。民族团结平息内斗也只是民生的一部分,另一部分自然就是衣食住行了。想要生活的好,首先得有钱,想要有钱,工商业就得发达。
所谓,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商业发展的命脉。1887年沪尾至福州川石山海底、安平至澎湖妈宫港海底电缆铺设成功,保证了台湾与大陆的通讯。之后爵爷又效仿外国设立邮局,于1888年在台北设立邮政总局,发行邮票,这相比于当时用驿站传送消息不知道先进便捷到哪里去了。随后又成立了轮船公司,与外国商轮展开竞争,毕竟台湾是个岛屿,水路至关重要。
刘铭传还主张修建铁路,他认为铁路对于海防极为重要,对于商业也可以“繁兴商务,鼓舞新机”。这就十分有远见了,要知道在当时汽车可不普及,铁路运输比之车马驼运不知效率高了多少,所谓时间就是金钱,兵贵神速,这点不管是对于商业还是海防都极为重要。花了将近四年的时间,台北至基隆段铁路在1891年竣工通车。这是中国第一条自己花钱自己建造自己控制的铁路。
刘铭传对于台湾的治理是极有成效的,刚开始台湾每年还要朝廷每年支援80万两白银,五年后就不用支援能自给自足了,而且一系列措施为台湾近代化建设建立了资金基础,与台湾来说,刘爵爷是当之无愧的台湾近代化之父。
可惜刘铭传因为在税务问题上被弹劾被迫离职,离开了经营7年之久的台湾。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拱手让人,这让刘铭传备受打击,十分难过。最终忧思难解,口吐鲜血。据传刘铭传曾面向东方高呼“苍天啊,还我的台湾!”。刘铭传于1896年一月病逝,享年六十岁。
台湾被日本占领后,林朝栋仍然穿华装拒不归日,说:“吾不忍负刘公也!”刘铭传治理台湾的功绩由此可见一斑。
本文作者:白明
审核:国师
1885年,台湾正式建立行省,第一任巡抚是
1885年,台湾正式建立行省,第一任巡抚是刘铭传。
1885年清廷任命刘铭传为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在台湾任职期间,修建铁路,开煤矿,创办电讯,改革邮政,发展航运事业,促进台湾贸易,发展教育事业,促进了台湾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台湾防务也日益巩固。清廷加刘铭传兵部尚书衔,帮办海军军务。
1890年刘铭传因通商口岸税务问题上与外商交涉及基隆煤矿招商承办等事,遭到顽固派官僚的激烈反对和清廷的严厉申斥,忧病交加,被迫向清廷提出辞呈。次年清廷准其辞职。刘铭传怀着忧郁之心乘船离开他苦心经营7年之久的宝岛。
扩展资料:
刘铭传是推动台湾现代化建设的先驱者,有台湾洋务运动之父和台湾近代化之父之誉。1896年1月12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已辞职居住老家刘新圩的刘铭传得知自己一生中花最大精力创置的台湾省被割让给日本,忧愤而逝。
1956年,为了纪念清朝台湾巡抚刘铭传,包德明博士与李应兆博士共同创办了台湾铭传大学。2011年4月12日,刘铭传遗骨葬到其故里肥西大潜山麓,并建有刘铭传墓园,作为肥西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刘铭传
人民网—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抗法保台
刘铭传的重大事迹
刘铭传的重大事迹如下:
1854年在家乡举办团练,对抗太平军。1859年协助湘军攻陷六安,朝廷授给他千总的军职。1862年刘铭传带领自己训练的团勇投奔李鸿章,被编为淮军铭字营,在苏浙地区从事镇压太平军的活动。因为他军功卓著连升为都司、总兵。
1865年至1868年先后跟随曾国藩、李鸿章围剿捻军,升任直隶提督,加封一等男爵。1868年10月率军入陕西镇压回民起义,后来因为生病而返回,1880年上疏朝廷,主张向洋人借债来兴修铁路。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奉命督办台湾军务。刘铭传采用灵活机智的战术击退法国舰队对台湾的进攻。
1885年台湾设行省,出任台湾首任巡抚。在他任职期间,兢兢业业,大力开发台湾,加强海防,增筑炮台,整顿吏治,丈田轻赋,兴修铁路,开办煤矿、铁矿及兴办新式学堂,为台湾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1891年刘铭传因病辞去了巡抚的职务。
扩展资料:
刘铭传主要功绩:
1、奠定建制
刘铭传到台湾各地巡视、查勘,于1887年10月正式提出新的行政区划方案,全台行政建置定为三府、一州、十一县、四厅,从而基本奠定了台湾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
2、整顿财政
刘铭传注意开源节流,重点抓好了清赋和整顿厘金两项工作,为台湾的近代化建设提供了资金基础,台湾刚建省时,经费不能自给,需要中央的财政补贴和福建的协饷每年共80万两白银,经过刘铭传的整顿,五年后就取消了福建的协饷,并且不要中央财政的补贴了。
3、发展教育
刘铭传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在全台各地开办了几十所书院、义学、官塾。于l887年3月兴办了一座“西学堂”,开设英文、法文、地理、历史、测绘、算术、理化等课程。当他被迫离开台湾以后,他把朝廷历年来给他的养廉银和赏银,都留在了台湾的西学堂和番学堂。
-刘铭传
喻家稻场喻氏宗谱德宗支六修宗谱序
国史,县志,家谱,是一个名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家谱,它详尽记载了家族的起源、迁徙、繁荣和发展的家族历史演变过程,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古人曰:“谱牒身之本也。”意思是说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里来?有了谱书你就能够追根溯源。没有家谱,寻根问祖,无非是缘木求鱼;追根溯源,简直是无本之木。今国家昌盛,日渐强大,国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也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家谱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没有优良的家风,就没有优良的国风,就没有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
古语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牒尚有遗风;谱牒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我族距离上次修谱,有七十余年,续修宗谱已迫在眉睫,但族人大多因时间,精力,经济等方面限制,心有余而力不足。今有幸得知我族家锋(字四海)叔利用退休时间,不辞辛劳,独自一人,跨越多省,走村串户,多方联络,上与中华喻氏重庆总部取得联系,对接上猛公支系图,让我始祖德宗公以上四十多代得以明确;下走访河南安徽等地找到众多因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不畅而在前几次修谱时未编修进家谱的德宗祖后裔,让我支喻姓族人更加庞大,实现上次1947年修谱时我族多位有识之士想达而未能达成之心愿。凭此所见,家锋叔功德无量。我受家锋叔之邀,为我族本次六修宗谱稻场湾作序,其实这次修谱我未尽半份职责,何德何能为我湾作序?惭愧之余,积极研究家谱,并与家锋叔和六房湾堰兵叔以及我湾老人先辈,请教我湾喻家稻场族人的迁徙和来龙去脉,并找到从喻家稻场迁居出去的先祖后裔宗亲,研究他们与我湾的渊源,得出些个人见解,分享予族人。因本人水平有限,在撰写过程当中如有错误及疏忽,望族人海涵。此序也望能给后世提供参考,还原我族祖先传世过程及迁徙脉络。
我族喻氏乃西汉苍梧太守喻猛(字骄孙)之后,传至我支系始祖德宗公已传四十六世,具体世系图可参阅中华喻氏总谱,这里简略介绍直系图:喻猛--四子喻锦--次子发麟--次子季用--次子喻霖--次子喻佑--次子绍天秩--长子喻合--师州--长子尧咨--奕世--喻庆--喻载--次子兆民--喻绪--子耕--大伦--次子宗义--世信--三子显才--四子喻琮--长子喻哲--长子仁易--思文--中和--闳昌--长子喻骥--长子子颜--长子重华--迪冲--喻潜--居安--绍云--喻彻--喻顺--喻凫--正邦--慧观--二子希武--骄孙--次子滕暹--国兴--正朗--遗槐--徳宗 德宗是遗槐长子,据江南老谱记载,遗槐有三子,长子德宗,次子易言,三子易讳,德宗祖迁居湖北黄陂东土寨湾,也就是我们支系始祖,易言祖迁居湖北黄陂东北喻家冲,为喻家冲始祖,易讳生二子分别迁河南和武昌,后人无有记载,现在经近六百余年时光流逝,已无从考证了。在此重点探讨一下猛公四十一世娇生公至四十六世我支始祖德宗公之间的迁徙过程。
骄生公(也有记载骄孙,因与猛公字混淆,在此作骄生),北宋进士,住江西吉水县,隐居不仕,根据江南老谱和大悟老谱记载,骄生公迁居西陵,中华喻氏总部族史研究委员会由此得出结论,骄生公定居宜昌,其可能误把西陵当作宜昌。据我考,《汉书·地理志》记载,西陵县是汉高祖始置江夏郡的十四县之一。《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三》曰:“黄陂县,本汉西陵县地”。县治在今武汉市黄陂区西南。从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北分册》的两汉地图来看,古西陵县县域涉及今湖北省武汉市的黄陂区、新洲区、孝感市安陆市。孝南区、孝昌县、云梦县及黄冈市的黄州区、团风县、麻城市、红安县等。又据《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三》和《宋书·州郡志》记载,两汉时,今黄陂区境的东南和北部属西陵县,西南部属安陆县;而宜昌西陵,三国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孙权改夷陵为西陵,属宜都郡。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西陵为夷陵县,也就是说在晋代太康元年以后,宜昌西陵就已经改为夷陵,故在骄生公所在的北宋年间,西陵城指的就是黄陂大悟一带,所以江南老谱记载的骄生公迁居西陵应与宜昌无关。另据逻辑分析,黄州黄陂一带均为丘陵,其西称西陵,古称黄陂县为西陵城在逻辑上是合理的,且黄陂一带比宜昌西陵峡居住条件要好得多,那里交通只能靠水路,当时百业待兴,而不是因战争灾荒往偏僻的地方逃难。所以迁居黄陂黄州这边的可能性更大更合逻辑。
我支喻氏宗谱老谱开篇记载“祖德宗公洪武初年自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瓦屑墩筷子巷迁居楚北黄陂之东乡高邑里土门会祝家坳,今名土寨湾”,依前考,骄生公北宋年间迁居西陵(黄陂、大悟一带),其六世孙德宗又从江西瓦屑墩筷子巷迁居黄陂,不合逻辑。我分析,骄生公生活在北宋年间,迁居到西陵(黄陂。大悟一带),开枝散叶,宋末又遇战乱,蒙古大军扫荡北方,一举南下,骄生公子孙一部分又从西陵(黄陂、大悟一带)逃难返回到江西的可能性极大,这也与瓦屑墩是难民集中营的史料相吻合。
骄生次子滕暹,滕暹次子国兴,国兴次子正朗,正朗长子遗桂,遗桂子德茂,江南老谱记载,德茂定居西陵,德茂有六子,九孙,其孙分别迁往汉川,安陆,云梦,黄陂姚集,孝邑,广阳,大悟等,均在当地开枝散叶,正朗次子就是之前提到的遗槐,遗槐长子为我支始祖德宗。
德宗这一支,迁居土寨湾之后开枝散叶,发扬光大,因子孙繁盛,土寨塆的土地有限,后世逐渐搬迁,形成土寨湾,喻家稻场,六房湾,庙家田,丁王湾五个相邻村组成的庞大村落群。我湾喻家稻场位于北纬30°57´2304″,东经114°29´2688″,属武汉市黄陂区万寿寺村管辖,于土寨湾东北方向15公里处。村落整体南北长,东西窄,解放前房屋大多呈坐西朝东之势,东面有门前大塘。听老人云,塘水从未干过,清澈见底,一方塘水养育族湾十几代人。解放后,房屋渐呈坐北朝南之势。喻家稻场人杰地灵,地缘广阔,正北背靠王驾山,西北背靠柴山,南面地势平坦,王驾山与柴山二山蜿蜒而下,气势聚集于我湾正中,风水极佳。黄陂风水巨著《西陵龙章》记载:“万寿寺边一条龙,兔走鸟飞不见踪,前有文星并武库,后有权星列寺从,小山连迭台侯品,太阳高采状元峰。”如此风水宝地的确是我族先人的一处福地,从明朝七世祖迁居稻场湾至今400余年,稻场湾开枝散叶最为显著,人丁繁衍,兴旺发达。湾最鼎盛时期人口有200余户,湾人文才武略,勤俭持家,上有参军为国,浴血沙场,下有寒耕热耘,春种秋收,喻家稻场四字,方圆百里,远近闻名。听老人云,乱世时期,土匪强盗,听到我湾威名,都不敢来犯。据我统计,我始祖虽在土寨湾,但我稻场湾繁衍出的人口以及由我稻场湾迁居出去后续繁衍到全国各地的人口,占我德宗支总比例一半有余,由此可见,我湾的确是风水宝地,促进我支族人发旺,生生不息。遗憾的是,1974年,国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从黄陂北木兰湖水库引水,修渠道往东南灌溉,正好途经我湾,在我湾正北方由西向东修了一条渠道,切断了王驾山与柴山连接我湾的龙脉,气场破坏,至后世稻场湾日渐衰落,族人纷纷搬迁,现人口不足百户,很难恢复往日繁华。
我支字派演变及发展:老字派"朝添思伯,守一国臣,自文之式,会典必元",始祖德宗为第一世,“朝”字辈为第二世,“添”字辈为第三世,“添”与“思”之间还有一代,祖先未按字派起名,为第四世,“思”为第五世,“伯”为第六世,“伯”与“守”之间还有一代,祖先未按字派起名,为第七世,“守”为第八世,后面均按字派起名,此字派至十二世“式”字辈止,于康熙二十三年续,从十三世改成“光明正大,洪定保家,崇礼重义,富贵荣华” 又于民国三十七年即公元一九四八年续新派"宝行庭训,培植心田,克昌其后,恢耀先贤”至四十四世,再于一九九三年,由十八世定琼(端甫)公续新派:“忠诚敦让,积善永康,怀才万载,治国安邦,世道精良,启迪芳香,千祥景庆,发达远扬”到七十六世止。
喻家稻场族人构成分为三大房,俗称北分,中分,南分,自德宗公起,截至公元2019年5月止,喻家稻场已传至二十四世“义”字辈。关于喻家稻场的来历,湾下老人口口相传:我湾北边有一稻场,占地巨大,土寨湾的先祖农忙时会到这个稻场打谷,晚上必须有人值守,久而久之,便渐渐在稻场附近建起了房屋,这样土寨湾一部分先祖纷纷搬迁至此,开枝散叶,形成村落。另据1947年谱《喻家稻场里居记》记载,此地原有王孔二姓,王姓占多数,称王家稻场,我十世祖自恂公及十四世祖开道公迁居于此后,子孙繁衍,蒸蒸日上,王孔二姓逐渐没落,喻家稻场之名便慢慢传开。十世祖自恂公,有二子之瑞和之琬,之琬未传,之瑞有二子学伦和学典,学伦为中分先祖,学典为南分先祖,即自恂公是中分和南分的共同先祖,十四世开道公为北分先祖,综上所述,喻家稻场形成过程以及是哪位先祖搬迁至此似乎都很明确,且合乎逻辑,但据我考,其实不然,此过程及年代还有待商榷。
我族谱有很多支谱,搬迁年代及搬迁始祖都记载详细,例如,官家河始祖,谱记载:十二世祖学智公,康熙四十年从喻家稻场迁居长岭岗下官家河;再如喻油坊始祖,谱记载:十六世太有公,雍正十年由湖北黄陂县土门会喻家稻场迁籍河南罗邑周堂畈喻家油坊。唯独我喻家稻场始祖没有明确年代及始祖名字记载,在此盲目推断自恂公和开道公是不严谨的。另外,学智公和太有公不属于自恂公的后代,更不属于同一支,由此得出自恂开道二公只是住于喻家稻场,并非第一批迁居于此。既然如此,最早从土寨湾搬迁到喻家稻场的是谁呢?只能从我们自己的族谱中寻找蛛丝马迹了。先说年代,十六世太有公雍正十年,十二世学智公康熙四十年都还在喻家稻场,说明喻家稻场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另据家锋(字四海)叔走访河南光山马畈喻冲得知,他们支谱自认我德宗十世自举公为他们先祖,且从喻家稻场搬迁过去的年代也研究确定为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这一下把喻家稻场历史又往前推了四十年,此年代为先祖从喻家稻场搬迁出去的最早年代,这个时期我湾之人员构成也初步明朗:十二世学智和十六世太有为十世自能公后代,自能与自举为亲兄弟,自举在这一年迁去光山马畈,自能的后代也搬去官家河和喻油坊,北分先祖十四世开道公和迁去光山罗管店的十二世学舜公为十世自竒公后代,自竒和中南分先祖自恂为亲兄弟,这样,自能,自举,自竒,自恂以及他们的堂叔伯宗亲为组成稻场湾的主要先祖。经过分析,大致可以确定自能自举的曾祖七世祖柬公和自竒自恂的曾祖七世祖朿公为最先搬迁到今喻家稻场所在区域的祖先,根据自举公搬迁至河南的年代(公元1660年)往前推3代(75年),大致可确定为明万历十三年前后(公元1584年),这也与始祖德宗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迁土寨湾传七世(175年)正好是1543年前后相吻合(相差41年因古人搬迁时一般为青壮年)。至此,我湾喻家稻场先祖及年代均能大致明确,即七世祖柬公和朿公,年代为明朝万历年间。
喻家稻场至今400余年,先祖们在生产落后,条件恶虐的情况下,世代相传,繁衍生息,可谓历经艰辛。从七世到二十四世,虽无达官显贵,但也不乏众多有识之士,栋梁之才,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更不能不知我们的清晰来历。今恰逢太平盛世,国运昌隆,族人衣食无忧,交通便捷,网络信息发达,自我祖德宗开始六百余年,从未有如此天赐良机,让我们这次第六次修谱拥有前五次都未曾有过的得天独厚之优势;可惜本族宗亲全国分散,字派繁多,有的分支谱牒遗失,甚至迁居出去后未修族谱,始祖姓名生卒均无可考,墓碑无字,后人反复搬迁,曾经的村子喻姓族人全无,只留下喻姓之湾名,找其后人如大海捞针,故此次清谱过程艰苦繁琐,劳心劳力,在此要特别感谢本次修谱发起者家锋(字四海),他凭一己之力,东奔西走,校对核查,捐资筹款,印谱刊发,此次贡献与功德,后世不能忘记。
本序仅对喻家稻场的历史及先祖迁徙脉络作出探讨,也为后人续修宗谱留下承上启下的宝贵线索,因本人才薄智浅,力所不及,撰写过程中有疏漏之处,望族人海涵。并对本次修谱的所有参与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附上400余年从喻家稻场迁出的分支,年代为大概估算,如有遗漏望族人海涵。 七世祖柬公和朿公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从土寨湾迁到喻家稻场十世自举公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从喻家稻场迁光山牢山堡,马雷桥易凉亭,后人迁至马畈喻冲十二世学智公康熙四十年(公元1702年)从喻家稻场迁居长岭岗下官家河十二世学舜公康熙六十年(公元1722年)从稻场湾迁居至光山罗官店,后发展至火焼畈、铜钱洼(其后代十五世天凤公由罗官店喻新街迁回湖北何家湾;天绪公迁往江苏广徳。天隆公迁往梅家湾;天顺公由喻新街迁往火烧畈,十六世文敏公迁铜钱洼,十六世朝阳公由罗管店铜钱洼迁往信阳柳林庄,十七世永慎公由罗官店迂周家湾,十八世定体公、定琮公由罗官店迂黄家寨;定保公、定扬公迁往江苏广德;定亮公由罗管店迁往彭家湾,等等)十六世太有公雍正十年(公元1733年)从喻家稻场迁居罗山周党畈喻家油坊十六世太洪公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从喻家稻场迁甘家集十六世太选公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从喻家稻场迁孝感汪杨店(今孝感杨店)十四世明隆明茂明发三公乾隆三十年(公元1766年)从喻家稻场迁汉镇(今汉口)以后是否转迁迄今杳无音信十五世世清公乾隆五十年(公元1786年)从喻家稻场迁罗山县西乡九里店(今高店喻湾)十六世文周公嘉庆十年(公元1806年)从喻家稻场迁信阳彭家湾喻湾十六世太兴公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从喻家稻场迁光山罗陈百步村十四世开仕公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从喻家稻场迁陕西山阳县竹林关(今丹凤县竹林关镇)十六世文秀公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从喻家稻场迁光山罗官店复迁易店喻老湾十五世世亨世文二公道光二十年(公元1841年)从喻家稻场迁塔尔岗十五世世爵公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3年)从喻家稻场迁白菜园(今光山白雀园镇)十六世太斌公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从喻家稻场迁罗山潘兴店。
德宗二十一世孙崇聪(字聪)二零一九年八月于武汉
公司突出发展工业机械制造业供应链物流核心业务,重点发展物流信息化、物流网络、供应链管理和执行业务,为工业制造业、家电消费品、白糖制造及经销等企业提供全程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公司拥有20万平方米仓库,3条铁路专用线,可调动运输车辆600多辆,是广西第一家能提供“一体化”供应链全程物流服务和物流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物流企业,处于西南地区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领先地位。自主创新的工业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和生产JIT精细配送模式得到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和国内诸多物流专家的肯定。公司与北京物资学院、广西大学等院校成立物流技术研究基地。
公司客户有上汽通用五菱、柳工股份、海马汽车、东风柳汽、欧维姆、两面针、花红药业、凤糖集团等数十家大型工业制造企业。物流网络遍及上海、海口、重庆、青岛、天津、无锡、西安等地。
今川义元(1519-1560)
日语原文 今川义元
假名 いまがわよしもと
罗马字 imagawa yoshimoto
今川义元,骏河国守护大名今川氏亲三男,永正十六年(1519)生,幼名芳菊丸,自幼入骏府郊外善得寺修行,法号梅岳承芳。天文五年(1536),今川家家督氏辉暴毙,义元还俗继位,其后分别与武田、北条同盟,并迅速统一了骏河、远江、三河。永禄三年(1560)上洛途中,于桶狭间遇袭而亡。桶狭间大意遇袭几乎抹杀了义元前半生的功业,以至后人一提到义元,就想到是信长手下败将。一些初涉战国的朋友甚至认为他是愚蠢无能的大名之一。而实际历史上的义元,在武勇、文化、内政、外交上均有突出的表现,桶狭间之战亦有其偶然和巧合之处。
武勇——(花仓之乱、小豆坂之战) 天文五年(1536)第八代家督氏辉离奇死亡,两位继承人三男义元和庶出的二男惠探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激烈冲突。年仅十七岁的义元在这场争斗中显示出了超人的判断力与决断力。他于六月十日包围了惠探所在的花仓城,数日破城,惠探自刃。天文十五年(1546),尾张的织田信秀与三河的松平广忠发生冲突,松平广忠向义元求助,义元欣然出兵。天文十七年(1548)织田、今川两军主力对峙于小豆坂。义元亲率大军,大败织田,并生捕信秀之子信广。此战快速激烈,是正攻法的典型,被收录于《日本的合战》一书中。
文艺——义元不仅武勇卓越,且能歌善赋,可称得上是一位儒将。他自幼入善得寺拜护国院常庵龙崇长老(太原雪斋)为师,精修佛法。同时喜好汉诗、和歌。据《续丛书类丛》载其“爱读宋景濂之富士诗”,留下诗歌众多。如天文二年为迎仁和寺尊海而与雪斋三人的连句诗:花待春宿梅——喜卜(尊海);友三话岁寒——九英(雪斋);扣水茶煎月——承芳(义元)。
内政——义元在对外扩张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内政的重要性。继位之后,他即向各地派遣检地奉行,开展了艰苦的检地工作,使领土基盘得到了强化。天文二十一年(1552)义元在父亲氏亲制定的基础上推出了在今后整个封建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今川假名目录及追加》,其中详细制定了家臣统制、家臣
关系等一系列封建制度。据考其后德川幕府遵循百年的《家康百训》在制定中亦有部分是参照了此《今川假名目录》。义元的贡献可谓巨大。
外交——义元在其四十年生涯中表现出了高超的外交手腕。在继位前,今川家正与甲斐武田激烈交战,北条氏亦在旁虎视眈眈。义元继位后,于天文六年(1537)迎娶武田信虎之女,并与关东统领山内上杉宪政结盟,使北条在伊豆的国境后退,义元成功地支配了骏东、富士二郡。天文十八年(1549)冈崎城松平广忠死,义元以竹千代(德川家康)为质又吞并了三河。
最后,再来谈谈桶狭间之战。
永禄三年(1560)五月,义元出兵向京都进发,希望代替没落的足利家行使将军一职。他当时已是骏、远、三河三国百万石的国主,后方的武田、北条已同盟;中西部几个有实力的大名,毛利远在中国,长宗我部在四国岛,岛津家更在遥不可及的九州;今川家又是镰仓新罗八郎源义家一系的名门望族,拥护者众多。如无信长的出现,义元成为征夷大将军确是指日可待之事。真可谓既生义元,何生信长!
桶狭间之战是战国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因而大部分史书所记均把织田军数量记录极少,而今川军数量极多,以示其“以少胜多”。太田牛一的《信长公记》记为今川军四万五千,织田军二千。《北条五代记》记为今川军二万五千,织田军六、七百。似以日本参谋本部编的《日本战史》中今川“兵员总计二万五千,号称四万”,最为接近事实。以当时寄亲寄兵制,一个支城聚集四百到五百人,今川家全盛时期约三十个支城,加上直系军队和临时招募,二万五千人确实差不多。且实际上这二
万五千人中只有两千到三千是领禄米的武士,其余二万三千多人都是刚刚放下锄头拿起扎枪的农民。
五月十日先阵井伊直盛出发,义元的本队十二日从骏府出发,十三日到挂川,十四日到引马,十五日到吉田,十六日到冈崎,十七日到知应,十八日到踏挂,十九日先阵已攻下丸根、鹫津。义元本队向大高进军,中午在桶狭间田乐小憩。就是这短短几个时辰的休息断送了义元的性命。
据《松平记》中描写“……午后二时,信长二千精锐自小径而来……直袭本阵铁炮打挂,百余人冲突而下……服部小平太云者,长枪突中义元,义元以刀断枪,伤小平太之膝……信长近臣毛利新助,突袭义元,倒,口噬其指,新助第二太刀斩下义元首级,左指犹在义元口中……”。当时大雨倾盆,掩盖了喊杀声,且当时义元真正本阵的亲兵只有一千余人,因此实际上成了今川义元以少抗多,不敌而亡。
其实虽然措不及防,但以今川的能力,要突围应该不难,只要缓过一口气,其主力部队即可赶到。据江户著作《集览桶延间记》载义元“……出阵,踏挂具足……马乘,落马”;肥前平户城主松浦正 信著《武功杂记》:“今川义元,足短而胴长,临济寺喝食致置”。可见义元八成在突围中由于足短身长,战马受惊因而摔下马来,致服部、毛利有机可乘。饶是如此,在义元生命的最后关头,他仍重创数人,口咬敌指,含恨而亡,其武勇不应遭到怀疑。
桶狭间战役胜利的原因一般归纳有三点:一、情报准确。信长军在百里之外赶来,于连绵数里的军
营中准确地袭击了义元的本队,在那个没有任何通讯工具,仅靠几个忍者来回报告的年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合理的截释是,今川军中有内奸!《松平记》中记载,除义元近习数人讨死外,另有佐佐枭人正、一宫左卫门等人失踪。也许就是这几个人,是归降了信长的内奸,通过某种方式准确地提供了今川军的动向。其次是那场及时的大雨。大雨不仅掩盖了马蹄声和喊杀声,使救援部队不能及时赶到,还使守军不能发射火枪,无法进行有效的还击。
第三就是颇有争议的织田信长的野武士战法。当时日本的战争以正攻法为主,即两军在约定地点集结,然后根据兵种、阵形,你攻我守,极有章法,要求将领有极高的统率能力。如十二世纪名将楠木正成以居高临下的“楠战法”享誉日本;甲斐名将武田信玄则以“风林火山”的机动战术著名。在战斗中,双方士卒都光明正大,背插绘有家徽的战旗,大喊主君口号,奋勇当先。那时的战争是一种极为神圣的事。今川义元即是在这样一种传统战术策略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大将。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完全是按照当时战争的惯例进行的。如果把这场战役比作一盘围棋,那义元完全是按着定式在下,一板一眼,挑不出一点毛病。而织田信长,众所周知,自小就放纵不羁,被人称作“白痴、疯子”。作为大名的长子,这些传统的战术理论估计他是学过的,但根据他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放在心上的。这可能与织田家崛起短暂的历史也有关系。他不象今川义元,循规蹈矩,行事稳重,以维护今川家古老的荣誉为己任,而只是以与生俱来的直觉寻找战机。因此,在今川军到来之际,他尽率精锐,卸下战旗等累赘,以布包住马蹄,翻山越岭抄小路偷袭。虽艰苦而狼狈,但最终成功击毙今川义元。这样的行动,在以前的战争中绝无仅有。这样的偷袭,如果人数再少一点,简直就是暗杀。而使用忍者暗杀是当时日本极为人所不齿的一种卑鄙行为,与宣扬英勇无畏的武士道完全背道而驰。由此织田信长开创了后来被称为“野武士”的战法,即不具一格、不择手段赢得胜利。今川义元亦不幸成为信长不择手段统一天下的踏脚石。不过以义元的为人,与信长易地而处,有一个偷袭的良机,要他拔下家徽、布包马蹄去偷袭,就好像要他以布蒙面去人家家里偷东西一样,他是宁死也不会干的!
呜呼!最后以义元和歌一首纪念这位没有得到历史公正评价的战国名将:
心似红叶染神榭 常磐秋色契君心——《今川氏与观泉寺》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而作为孔子的得意门生,仲由(子路)在《论语》中“露脸”的机会相当多,孔子也对这位以“政事”见称的弟子和助手评价颇高。时光“穿越”2500多年,子路的后裔现居何处?相关人士考证发现,苏州不仅子路后裔甚多,吴江市盛泽镇更是仲氏大宗的中心。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在全国40余万仲姓人口中,70%的仲姓族人都源自南宋时定居苏州的仲基及其两位胞弟。近日,在苏州工作和生活的子路后裔们首次聚集在一起,在缅怀共同祖先子路的同时,共同感受了这段跨越了2500多年血浓于水的亲情。 8月18日下午,“2500多年前是一家”的部分仲姓人士在苏州首次聚会。参加此次聚会的不仅有来自市区、吴江市、常熟市和张家港市的苏州籍仲姓人士,还有在苏州工作的外地仲姓人士。 据此次聚会的组织者仲华、仲建伟、仲巧男、仲启飞介绍:仲姓源于春秋时期孔子的高徒仲由,现有后裔40余万人,分布于全国各地。目前基本查清我国大陆地区约有108个县(市)有仲氏族人。如今仲姓不仅有宗亲联谊会、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仲子历史研究会,还建立了“华夏仲氏网”。今年4月,全国各地仲姓代表还在海安县的江苏海迅集团召开了续谱会议,全面启动族谱的续修。在苏州生活和工作的仲姓宗亲,也建立了QQ 群。这次聚会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才组织起来的。仲建伟告诉记者,仲由对后世影响极大,先后被追封为卫侯、河内公、卫国公。明世宗嘉靖九年,仲由被尊为“先贤仲子”。仲氏一族也有着辉煌的历史。据族谱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观看了姓源著作《氏族志》后,在贞观八年七月初三那天赞道:“朕观诸谱,仲氏最古,上自轩辕,下逮子路。于戏!代生贤圣,孰得而左”。 淮安市的仲兆仁,是子路第71代后裔,在网上得知聚会的消息后,专程赶到苏州。据他介绍,苏州本地仲姓族人很多。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原籍济宁的仲氏家族大宗子、子路第49代嫡长孙仲基(字址生,号益庵),偕其胞弟仲琪(号白庵)、仲祺(号履庵)与孔子第48代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一起随宋高宗南渡。仲基因功升浙江台州知府,擢江南东路安抚司参议;绍兴十五年(1145年)八月十六日封秘书学士兼节制军国检校,定居吴江盛泽镇膳字圩朝潭浜,葬于小口圩普福桥北堍,那里曾有宋高宗御赐、占地一百余亩、至今规格最高的子路庙,现在全国70%的仲姓族人都是仲基兄弟三人的后代;宋末元初,原籍济宁的子路第51代孙仲德懋迁居常熟;另外,工业园区的斜塘,也有不少仲姓族人定居。 仲由,字子路,一字季路,公元前542年出生于鲁国卞邑,即现在的山东平邑县仲村镇小卞桥(一说为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虽然子路出生在古卞邑,后人在济宁休养生息,开枝散叶,但苏州却是仲氏家族一个重要的“落脚之地”,也是仲氏繁衍壮大的重要起点。 仲巧男说,留居吴江的仲氏族人,为吴江及盛泽镇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盛泽仲氏家族自64代仲沈洙到73代仲冠雄,勉力笔耕,在280年间修成《盛湖志》3种。有人谓之曰“盛泽二百余年来,修志者皆出仲氏”。著名的“钢铁大王”、“唐仲英基金会”董事长唐仲英先生,其母亲就出身于盛泽镇的仲氏望族。而随着全国仲氏族谱———《仲子世家谱》续修工作的启动,仲氏大宗圣地吴江市盛泽镇,必将成为40余万仲子路后裔注目的焦点。 参加聚会的子路第73代后裔仲伟权说,子路最可贵的精神是孝、忠、勇、信。举办这样的聚会,除了学习仲氏的历史文化,弘扬老祖宗的精神外,也能够增进大家之间的感情。他还说:“我们的祖先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既是我们这些后裔的骄傲,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我们这些子路后裔在新时代能尽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台湾巡抚刘铭传台湾巡抚刘铭传家谱
本文2023-11-24 18:45:5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46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