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为什么连一个子嗣都没有?
宋仁宗是北宋的皇帝,在皇位上勤勤恳恳,深得百姓和邻国辽国的敬佩,但在子嗣上就显得很凄凉了,在位的四十二年,竟然连一个儿子都没有,宋仁宗身为一代明君,为何会这般境地呢?通过史料的记载来看,总的来说有如下两个原因。
一、宋仁宗颁布的生子圣旨引发了后宫无休无止的黑暗斗争。有人怀疑是宋仁宗身体方面的原因导致他无子嗣,事实并非如此,宋仁宗一生儿女众多,儿子也生过三个,第一个名叫赵昉,母亲是俞德妃,第二个名叫赵昕,母亲是苗贵妃,第三个是赵曦,母亲是朱才人,女儿就更多了,一共出生了13个,但最终只有三个女儿成年,其他子嗣全部夭折。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宋仁宗的嫔妃们一而再,再而三的为他诞下小公主之后,他就有点慌了,为了求儿子,慌乱之中颁布了一道圣旨,后宫三千佳丽,不管谁能生出儿子,立马就能做皇后。后宫佳丽为了争夺后位,互相残杀,整个后宫终日都是无休无止的黑暗斗争,虽然皇后也换了几个,但最终子嗣全部夭折收场,导致最后一辈子也没有一个儿子,皇位最后也只能传给其侄子宋英宗赵曙。只能说宋仁宗一辈子无子,说到底都是自己埋下的祸根。
二、宋仁宗在处理后宫子嗣问题上,太过冷血。在后宫妃嫔们为了子嗣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甚至出现了好几起命案,但宋仁宗却始终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特别是到了晚年,更加坐之不管,没有从中干涉后宫子嗣问题,使得整个后宫更加为所欲为,你死我活的场面更加激烈。宋仁宗虽然作为两宋十九位皇帝中声名最好的一位,宽厚仁慈的治国理念更是被后世推崇和赞誉,但在后宫家务上,处理方式太冷血了,一辈子都没有儿子,宋仁宗自己也要负一大半的责任。
宋仁宗因为在位期间,与辽国和平相处,从未发生战争,因此,两国老百姓度过了幸福安宁的几十年,后来宋仁宗驾崩后,辽国皇帝非常伤心,亲自为他在辽国祠堂立了牌位,让他享受和辽国皇室一样的待遇,供老百姓瞻仰,能获得敌国的爱戴,这种待遇也不是什么人随便就可以得到的,宋仁宗确实是一位贤明的君王。但他同时也是一位没心没肺的丈夫和父亲,不懂得疼爱保护自己的子女,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一生无子真的是一件很可悲的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活在世上的每个人,或许都不会十全十美吧。
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并不会没有生出过儿子来,只不过都过早的夭折了,究其原因可能跟宋朝皇室的遗传因素有关系,另外可能跟其居住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相信很多人听说过“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而宋仁宗赵祯就是狸猫换太子的主角,赵祯十二岁登基,五十四岁驾崩,在位四十二年的时间,其在位期间,宋朝的政治、经济都达到了巅峰,所以宋仁宗的谥号里带有一个“仁”字,不过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宋仁宗没有能够成人的子嗣来继承宋氏江山。在宋仁宗一生中有过子女十六人,其中儿子三人、女儿十三人,不过皇子都全部夭折,而女儿中也只有四人活到成年,这对一位帝王来说,没有子嗣继承无疑是非常悲哀的结局。
关于宋仁宗为什么没有子嗣的问题,很多人都进行过研究,不过研究的结果就是宋朝皇室本身的生育能力就有问题,在宋朝很少有皇室多产的情况出现,而且宋朝的皇室可能遗传基因有问题,这也就导致了宋朝皇室的子嗣夭折几率非常高达到了40%以上,而宋仁宗更是达到了80%,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就算在医疗条件并不发达的古代,这个夭折概率也是非常大的,这不禁让人怀疑是宋仁宗他们居住的环境有很大的问题,宋仁宗期间,装修宫殿时大量的使用了含有水银、丹砂跟铅的涂料,在古代人们意识不到这些东西对人体的危害,而且因为这些东西价格极为昂贵,所以只有皇宫才有资格使用,这些东西对人体伤害是非常大的,更是导致婴儿夭折的元凶。
你知道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为什么没有一个儿子吗?欢迎留言讨论。
有点多!
宋太祖 宋太祖 (927—976)即赵匡胤。宋朝创建者(960—976)。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原为后周殿前都点检。 建隆元年(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后周政权,称帝于开封,建宋朝,史称北宋。自建隆三年 (963年)起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攻灭荆南等南方割据政权,且在北方要地驻兵防守。又以杯酒释兵权等策,削夺禁军宿将及藩镇兵权。改革官制,以文臣出任州县长官。中央增设副相(参知政事),又使枢密使、三司使分掌兵财,以分相权。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但其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方针,对宋代的“积贫积弱”有较大影响。 宋太宗 宋太宗 (939—997)北宋皇帝(976—997)。名赵炅。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他曾参加陈桥驿兵变,拥立其兄为帝。继承太祖各个击破割据政权的方针,迫吴越王献土归降,又亲征灭北汉,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但在两次对辽征战失败后,采取消极防守的方针。对内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科举取士制度,建崇文院编《太平御览》等。他注重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统治晚期剥削加重,激起王小波、李顺起义。他背弃了“金匮之盟”,费其弟光美为庶人后杀掉,又费其长子楚王元左为百姓。997年,病逝于汴京万授殿,终年五十九岁。 宋真宗 宋真宗 (968—1022)北宋皇帝(997—1022)。名赵恒,原名赵德昌,太宗第三子。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寿王。后立为太子。统治前期的咸平、景德年间因勤于政事, 经济发展,号称治世。但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进犯澶州,真宗亲征,澶渊之役订城下之盟,开创纳岁币求和苟安的先例,以物质换取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后期任用王钦 若大兴祥瑞,东封泰山,西祀汾阳,又广建佛寺道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激化1022年病逝于忭京宫中延庆殿,终年五十五岁,在位二十五年,葬于永定陵。 宋仁宗 宋仁宗 (1010—1063)北宋皇帝(1022—1063)。名赵祯,原名受益。真宗子。其即位时只有十三岁,由章献太后垂帘听政,十余年后亲政,他的统治开始较为节俭。但对西夏战争屡败,被迫以“岁赐” 银、绢、茶妥协,对辽也以增纳岁币求和。土地兼并及冗宫、冗兵、冗费现象日益严重,虽起用范仲淹等进行改革,但结果失败。但总的来说,仁宗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定,1063年,仁宗病逝于宫中福宁殿,终年五十四岁。据《宋史》载,其母李氏生仁宗后,被刘德妃窃为己子,仁宗即位后,仍认刘后为生母,李氏临死也没敢母子相认。刘后死后,仁宗才知道内情,追封李氏为皇太后。后人根据这段历史编写了《狸猫换太子》。 宋英宗 宋英宗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任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宝。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杨延昭等。 宋哲宗 宋哲宗赵煦,原名佣,神宗第六子。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时被立为太子。哲宗即位后,年仅九岁,由高太后执政,1093年,亲政后,任用主张变法的大臣,对守旧派、中间派进行打击。追贬司马光,并将苏辙等人流放到岭南。恢复免役法、保甲法、青苗法等。终止与西夏的谈判,加强边境防御,屡败西下,迫使其求和。1100年正月,病逝于汴京,在位十五年,终年二十四岁,葬于永泰陵。 宋徽宗 宋徽宗 (1082—1135)北宋皇帝(l100—1125)。名赵佶。统治期间重用蔡京、童贯等奸臣权阉,贪污横暴, 掠夺民财。又尊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兴木土、广建宫观庭院,设局搜刮奇花异石,称“花石纲”。于京师筑“艮岳”,劳民伤财,导致农民揭竿起义。宣和七年(1125年)传位给钦宗赵桓,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年)为金兵俘虏北去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至死不得归。工于书画,以花鸟画和“瘦金书”书法名于世。书法初师薛稷,草书学黄庭坚。楷书瘦劲峻丽,有“屈铁断金”之誉,自成法度,世称“瘦金体”。传世书迹有《真草千字文》、《临写兰亭绢本》等。 宋钦宗 宋钦宗 (1100—1156)北宋皇帝。名赵桓。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时受父徽宗之禅即位。次年被迫起用主战派李纲抗金,斩杀罢黜了蔡京一党。但仍答应以赔款、割太原等三镇乞降求和。汴京城破后,降金,北宋灭亡。靖康二年 (1127年)与徽宗为金兵俘掳北去,囚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1161年,钦宗赵桓在金国被马踩死,终年五十七岁,葬处不明。 宋高宗 宋高宗 (1107—1187)南宋皇帝。名赵构。徽宗子。靖康二年(ll27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南逃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政权。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韩世忠等大将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 条件向金人乞降求和,收韩世忠等三大将兵权,杀害岳飞。1161年,金帝完颜亮撕毁和议,再次南侵。高宗以屈辱求苟安的国策遭到强烈反对。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传位于孝宗,自称太上皇。1187年,病逝与临安宫中的德寿殿,终年八十一岁,葬于永思陵。著有《翰墨志》。 宋宁宗 宋宁宗赵扩,南宋第四代皇帝,年号庆元。宁宗即位后,任用赵汝愚和韩侂胄。赵、韩两派斗争激烈。宰相赵汝愚倡导理学,引荐朱熹,企图组织韩侂胄参政。宁宗罢免了赵汝愚,韩党专权。又定理学为伪学,禁止赵汝愚、朱熹等人担任官职,参加科举。这就是“庆元党禁”。1202年,才宣布弛禁。宁宗还追封岳飞为鄂王,削去秦桧封爵,大快人心,打击了投降派。1206年,韩侂胄冒然北进而大败,被杨皇后所害,主和派把持了朝政。1208年,与金订立屈辱的“嘉定和议”。1224年,死于宫中。在位三十年,终年五十七岁,葬用茂陵。 宋理宗 宋理宗是南宋第五代皇帝。宁宗养子。宁宗病死后,宰相史弥远拥立其为帝,年号宝庆。理宗即位后,有史弥远专政,他只沉湎于酒色,朝政昏暗如故。1233年,史弥远亡,理宗亲政。1234年与蒙古军联合灭金。理宗崇尚理学,任用奸臣。1259年,蒙古军攻打鄂州,,奸相贾似道称臣纳贡,划长江为界国家败亡之势已成。1264年10月,理宗病死于临安,在位40年,终年60岁,葬于永穆陵。 宋度宗 宋度宗姓赵名(礻基),理宗之侄,被收为养子1260年立为皇太子,理宗死后他继位。年号咸淳。即位后昏庸荒*,重用奸臣贾似道,封其为太师,倍加宠信,朝政统统交给他。襄阳被困两年,贾似道密而不报,还骗度宗说元兵已经退去,此时的南宋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1274年7月,度宗病逝于宫中,终年三十五岁,在位十年。葬于永绍陵。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从公元960年至公元1127年;南宋的历史从公元1127年至公元1279年。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公元1279年,元军攻破崖山(今广东新会南),陆秀夫背着帝昺投海,南宋灭亡,宋朝历时320年。
宋仁宗的生母李氏本是刘后做妃子时的侍女,庄重寡言,被真宗看上,成为后宫嫔妃之一,当时,真宗的后妃曾生有五个男孩,但先后夭折,无后继承,真宗忧心如焚。这时,一个皇子出生,迫在眉睫,据记载,李氏有身孕时,跟随真宗出游,不小心碰掉了玉钗。真宗心中暗卜道:玉钗若是完好,当生男孩儿。左右取来玉钗,果然完好如初。
虽这一传说迷信色彩浓厚,但是正体现了当时真宗对于后代的急切渴望,后来李氏却果真生下了一男婴,也就是后来的赵祯,他还没来得及睁开眼睛看模糊的世界,就在真宗的默许之下,被一直未能生育的刘氏据为己子。为什么是默许呢首先,这是真宗中年得子,急切渴望得来的一个儿子,必然要继承大统,需要一个雄厚的背景,其二,刘氏身为皇后,地位高,也未有子嗣,交给其教养,必然是极好的,其三,李氏身份地位,护不住这孩子,就算夺了她的孩子,观她的性子也不敢到处乱说。
所以历史上的“狸猫换太子”并不存在,这是一场宫廷事件,为皇帝所默认。那么赵祯在后面是怎么找回自己的亲生母亲的呢民间传说中是包拯破了这一案,帮助他寻到了母亲。但在正史中,赵祯13岁即位之后,一直活在刘后的阴影之下,刘氏权势滔天,这时候估计没人去触她霉头,告诉仁宗绅士的,直到仁宗20岁,刘后病逝,仁宗得以亲政,这个秘密逐渐公开,那么是谁最先告诉仁宗的呢据宋史列传第一后妃上记载:后章献太后崩,燕王为仁宗言:“陛下乃李宸妃有所生,妃死以非命。”
虽然知道了自己的母亲是谁,但是李氏却在前一年不明不白地死去,明道二年仁宗亲政,明道元年李氏去世,仁宗一面赴安放李妃灵柩的洪福院,一面派兵包围了刘后的住宅,听闻自己母亲死于非命,赵祯一定要开棺验尸,本以为打开的是死相凄惨的李氏,结果当棺木打开,只见以水银浸泡、尸身不坏的李妃安详地躺在棺木中,容貌如生,服饰华丽。足以看出并不是死于非命,仁宗也未对刘后作出太大的怨言,并在刘太后遗像前焚香,道:“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可见野史上的狸猫换太子,包拯帮助仁宗寻母的故事都是后人编造的。
赵祯生有三子,但全部早夭,后因急于生子,导致纵欲过度身体虚弱。曹氏也一直无孕,便在早些年将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接进宫中抚养。公元1062年,仁宗立赵宗实为太子,赐名曙,次年,仁宗去世,赵曙即位,为英宗,曹氏升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后不久就生病,无法料理朝政,曹氏于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英宗病情好转后,她立即撤帘归政,这与仁宗时的刘太后一比,贤德立见高下。
公元1067年,英宗病逝,其长子赵顼即位,为神宗。曹氏升为太皇太后。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革除许多弊政。曹氏认为“祖宗法度不宜轻改。”予以反对,但神宗没有采纳。公元1079年,苏东坡以“乌台诗案”下狱,由于曹太后出面求情,苏东坡方才免于一死。同年冬,曹太后病逝,终年六十四岁。谦逊识大体的皇后!
历史上,宋仁宗赵祯一出生就被过继给了刘娥。当时刘娥最得宋真宗宠爱,但他们之间并没有儿子,为了防止两宫相争所以决定把李宸妃的儿子交由刘娥照顾。剧中李顺容这个角色便是历史上的李宸妃,赵祯也是长大后才得知自己身世的真相。不过后人编出了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认为刘娥是为了自己皇后的地位,所以才迫害李宸妃将她的孩子给夺走,不过这并不是真相,刘娥也因此背负了许多骂名。
李顺容是谁
《清平乐》这部剧中,揭示了宋仁宗赵祯的亲生母亲并不是刘娥,而是李顺容,那这位李顺荣究竟是谁呢?赵恒驾崩,赵祯继位,太后刘娥辅政。后来赵祯的乳娘告诉他,自己的生母是刘娥身边的嫔妃李顺容,赵祯这才得知身世真相。
后来赵祯想要进陵见生母李顺容,而李顺容听说后,病重的身体一下子焕发了生机,起身梳洗准备见日思夜想的儿子。这时吕相派来劝说赵祯的晏殊飞马赶到,他苦劝赵祯为国家社稷以及大宋的祖制着想,即刻回宫,但赵祯坚决不肯,他认为前来看一下自己的生母并不为过,甚至想为了孝顺生母而放弃自己的皇位,带着李顺容离开永定陵。
李顺容强行按下激动的心情,她理解赵祯此刻想见自己的迫切心情,但她更清楚,此时去见赵祯无异于将他放到火上煎熬,于是派身边的公公去劝说赵祯回去。李顺容让公公把自己抄了一年的经书交给赵祯,希望他能为了百姓着想去做一位好皇帝,并表明自己在永定陵生活得很好,不必为自己挂怀,自己也不想被他所打扰,赵祯这才放弃入陵的念头。
其实刘娥对赵桢这个养子也十分疼爱,当年,她并不是为了夺走李顺容的儿子来稳固自己的地位,而是先帝非要这样做。先帝担心两宫太后各自为政而乱了江山,这才让刘娥这个原配皇后抚养赵桢并垂帘听政,把李顺容发配到了永定陵守灵。刘娥也是被误会的那一位。
李顺容原型
大中祥符五年(1012)五月刘娥被册立为皇后。因为没有儿子,以李宸妃所生子赵祯为己子,天禧四年(1020)真宗病重,政事多决千刘皇后,她粉碎了宰相寇准、内侍周怀政废后的密谋。
真宗死后,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权处分军国重事。仁宗赵祯即位年幼,垂帘听政达11年之久,非常像历史上的武则天。刘皇后极有心机,死前终不让仁宗知道其生母系李宸妃,致母子不得相见。李宸妃郁郁而死。后来人们据此演绎出狸猫换太子的戏码。
历史上宋仁宗生母李氏是刘娥从外面带回宫的一名侍女。宋真宗宠爱刘娥,但是刘娥出身不好,又没有子嗣,所以宋真宗找不到借口立刘娥为后。这才想出了一个借腹生子的办法,让刘娥侍女李氏侍寝并且怀孕,如果李氏生下儿子的话,那这个孩子便归刘娥抚养。后来李氏的孩子出生,果然是个男孩,宋真宗对外宣称这个孩子是刘娥生的,并且借着这个机会册封刘娥为德妃,至于赵祯生母李氏,也只是被封了个崇阳县君。李宸妃的位份还是刘娥当上太后之后给她晋封的。
李氏作为宋仁宗的母亲,她从来不以皇帝生母自居,为人处世十分谦和低调。历史上李宸妃是生病而死的,享年四十六岁。李宸妃去世后,有流言蜚语称李宸妃是被刘太后给鸩杀的,宋仁宗也曾怀疑过生母是死于非命,还下令开棺查看生母李宸妃的尸体,发现李宸妃死的安详,没有被残害和毒杀的迹象,宋仁宗这才放下对刘太后的恨意和怀疑。
宋仁宗是宋真宗的第六个儿子,母亲是李宸妃,被刘太后收为养子。宋仁宗的城府很深,历史上说他是喜愠不形于色。
关于他的母亲,《清平乐》中描绘的与历史在这里有些差别,《清平乐》中说他在母亲活着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刘太后不是生母。《宋史》中记载是母亲死后才知道。
追尊宸妃李氏为皇太后, 至是帝始知为宸妃所生。——《宋史本纪·卷十》
所谓民间的狸猫换太子自然也是后人编撰的了。
宋仁宗从12岁开始到54岁为止,一共当了42年皇帝,在位时间在古代也属于比较长的。
他掌权分为两部分:
一、刘太后掌权
宋真宗死后,宋仁宗年幼,刘娥自然就介入政治了,刘太后主政期间,宋仁宗自然只是一个摆设。刘太后属于武则天一样的人物,她甚至穿上了代表天子的衣服,不过最终她没有走出武则天那一步,否则宋仁宗的命运可能就要改写。
二、自己亲政
1、听忠言
总的来说宋仁宗还是比较能够听得进忠言的。
比如刚刚亲政的时候,吕夷简就对他提出:正朝纲、塞邪径、禁货贿、辨佞壬、绝女谒,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
包青天反对任命父张尧佐为三司使,这个在《清平乐》也有出现,口水都喷到他脸上,他还可以用手挡着继续听。
最后还是听从他们的建议,没有任命张尧佐。
2、想变革
当时北宋财政负担很重,范仲淹上书: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这十条建议就开启了历史上的“庆历亲政”。
由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推动。
3、心底不信任群臣
虽然宋仁宗可以从谏,但是他们打心底防着群臣,只是谁权力过大,朋党过多,他就会进行打压。
吕夷简权大之时,他就利用王曾与其矛盾一起将这两位罢相,吕夷简贬出京城。
“庆历亲政”是他亲自发动,却也是他亲自结束。因为他发现这帮人结为朋党,可能会对皇权产生威胁。所以他先从晏殊下手,然后将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一一罢免。
当然也是利用反对派。
4、对人宽仁
总的来说宋仁宗对手下还是比较宽仁的,不怎么杀人,只要他们交出权力,过一段时间觉得没有威胁又会重新启用。这一点《清平乐》中有很多描述。
比如晏殊被贬出京,他说想回京治病,宋仁宗就留他在京而且5天让他来讲一次课,以宰相的待遇相待。
结语:
总得来说宋仁宗还是一位好皇帝,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相对安定,虽然有宋夏战争、侬智高起义等等。宋仁宗个人修养也挺高的,书法不错,音乐修养也不错。不过创新能力不足,只能说维持局面不错,是一个守成之主。如果满分100,他可以得75分这样的水准。
这是我对宋仁宗的看法,仅供参考。
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为什么连一个子嗣都没有?
本文2023-11-24 17:27:2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45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