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解答一下,‘措火牛录西哈拉’是什么意思?正白旗,凤凰城当差,是我家残存的家谱上的字
个人的大胆揣测:‘措火牛录西哈拉’是蒙古族一部落名称,但无从求证。。。
辽宁蒙古族风采
前 言
蒙古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辽宁省内的蒙古族人口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现有67万人口。
明末清初,蒙古喀喇沁部、土默特部、蒙郭勒津部和科尔沁部的一部分,自蒙古草原逐步南下,最后定居于辽宁。清王朝定鼎北京后,一些八旗蒙古兵丁、巴尔虎蒙古兵丁和他们的眷属因防务派往辽宁。上述蒙古各部、八旗蒙古、巴尔虎蒙古的后裔构成了辽宁蒙古族的主要部分。辽宁蒙古族主要分布于朝阳市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朝阳县、建平县、凌源县、北票县,阜新市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彰武县。
清代,辽宁境内蒙古族的阶级等级分明。统治阶级是蒙古封建王公贵族,被统治阶级分为平民阶层、属下阶层和奴隶(家奴)阶层。满族统治者在蒙古地区推行盟、旗制度,统治蒙古族人民。对蒙古族地区的汉族,设置厅、县机构进行统治。属卓索图盟的喀喇沁左、中、右旗,土默特左、右翼旗,属哲里本盟的科尔沁左翼前、后旗,以及清皇家的“苏鲁克”牧场(即养息牧“三陵”牧场),均在辽宁境内。
蒙古族是一个勇敢、智慧的民族。在文化艺术方面,创造了大量民歌、民谣和民间传说;音乐舞蹈优美动人,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色彩,同时,培育和造就了尹湛纳希、恩格特古斯、罗卜桑却丹等一代名人,由于信仰喇嘛教,寺庙林立,因而与建立寺庙相关的雕塑、绘画、石刻等艺术有过辉煌的成果。在医药事业方面,辽宁的蒙医蒙药独具特点,饮誉中外。在传统体育活动中,赛马、摔跤、射箭等项目代代相传,尤其那达慕大会不仅是对丰年的祝贺,更是蒙古族人民健身娱乐的大展示和相互交往的盛会。在风俗习惯方面,虽然在历史的进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的个别风俗习惯,但仍保持着传统的民族风格。
新中国成立后,蒙古族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在政治上完全获得了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经济、文化有了长足发展。政治上,由于中国***的民族团结、平等政策的贯彻落实,辽宁蒙古族地区建立了两个自治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23个蒙古族乡、镇和联合乡镇。同时,享有对国家大事的参政议政权利。在经济上,辽宁蒙古族一改旧社会的落后状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中国***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工业、商业、金融等方面步入了一个繁荣时期,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有的地方接近小康水平。在文化上,辽宁蒙古族继承和发扬了民族传统,整理和挖掘了大量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完成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中国民间音乐集成》、《中国民间舞蹈集成》的辽宁蒙古族部分,并有新的文化艺术创作。蒙古族地区的广播、电视、**、蒙古剧、蒙文书报出版等事业也有了一定发展。民族教育方面,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师范教育、成人教育形成了体系,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辽宁蒙古族的精神生活不断充实,民族素质不断提高。
民族来源
辽宁省蒙古族来源于多个蒙古部落。明代前期,有兀良哈部(即朵颜、泰宁、福余三卫蒙古人)。明末清初,喀喇沁部蒙古人、土默特都(含蒙郭勒津部)蒙古人、科尔沁部蒙古人先后游牧、驻牧辽宁境内。清前期,一些察哈尔部蒙古人、巴尔虎部蒙古人,八旗蒙古人进入并定居。这些蒙古人的后裔,主要分布、聚居在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及昌图、康平、法库等县。
(一)、族称来源
蒙古族在尚未形成、统一使用“蒙古”一名之前,其先人与中国古代北方东胡、鲜卑、契丹、室韦等就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蒙古”为民族自称,隋唐时期的蒙兀(蒙瓦)室韦是蒙古族的先世。蒙兀室韦只是蒙古语族诸部中一个部的名称,为“室韦”二十余部之一。“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音译。蒙兀室韦游牧于望建河(额尔古纳河)南岸,后逐渐西迁至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上游的肯特山一带,发展繁衍为许多部,i2世纪末、i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领的蒙古部落统一了漠南、漠北的草原诸部。一个具有语言、地域、文化共同性以及、在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共同特点的新的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即蒙古民族形成了。“蒙古”一名,由一个部落名称演变为民族名称。
(二)部族来源
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宋嘉定五年(1212年)前后,蒙古汗国势力逐渐扩展到辽西一带。此后及整个元代的150余年间,蒙古人从大漠南北向南迁徙,以军屯、民屯、建立行政管理机构等形式,定居或活动在辽宁各地。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元亡,蒙古封建统治者势力退回草原,史称北元。居住或活动于辽宁地区的蒙古人便以遗留民、内附民、三卫民等形式继续生活下来。明末清初,喀喇沁蒙古部、土默特蒙古部、蒙郭勒津蒙古部自蒙古草原南下,游牧、驻牧,最后定居于辽宁。清王朝在蒙古族地区推行盟、旗制。卓索图盟五旗,(即喀喇沁左、中、右三旗和土默特左、右翼二旗)以及哲里木盟的科尔沁左翼前旗、后旗,清皇家的“苏鲁克”牧场(即养息牧牧场),均在辽宁省境内。辽宁省境内的蒙古族主要是喀喇沁、土默特、蒙郭勒津、科尔沁、察哈尔和巴尔虎等蒙古部人的后裔。
1、兀良哈部 兀良哈蒙古人,元代写作“乌梁海部”。元末明初自贝加尔湖地区向大兴安岭以东到嫩江流域移牧。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在嫩江流域、洮儿河南北以及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一带的兀良哈蒙古人生活的地方,设置了朵颜、泰宁、福余三卫。
明永乐末年,三卫蒙古人不断南移。正统年间,已进到西拉木伦河以南地区。成化年间,兀良哈三卫的分布已是“自大宁前抵喜峰口,近宣府,日朵颜;自锦、义历广宁,至辽河、日泰宁,自黄泥洼愈沈阳、铁岭至开原,日福余"(《明史·兀良哈三卫传》)。
兀良哈三卫蒙古南迁以后,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东部蒙古封建主科尔沁部首领魁猛可(又写作奎蒙克·塔斯哈拉)率部从斡难河故地,东迁到嫩江流域。因与留居于呼伦贝尔的科尔沁以自别,号“嫩(脑温)科尔沁"。另一东部蒙古封建主(内喀尔喀五部祖先)库登汗虎喇哈赤(又写作和尔朔齐·哈萨尔)率10万众从宣府塞外东迁到辽河流域。其后,嫩江科尔沁部也向南扩张。此东迁二部占据之地正是兀良哈三卫蒙古故地。
16世纪末(约明万历年间),兀良哈之福余卫为嫩江科尔沁魁猛可所兼并。兀良哈之泰宁卫为内喀尔喀五部之始祖库登汗虎喇哈赤所兼并。兀良哈之朵颜卫则被其西邻喀喇沁部所兼并。
2、喀喇沁部喀喇沁,蒙古旧部。《蒙古秘史》、《史集》、《元史》等书,对蒙古汗国、元王朝时喀喇沁的历史均有记载。
15世纪中叶的明代,驻牧于河套西部地区的喀喇沁部,兵力最强。在其首领孛来的统领下,曾西攻瓦刺,东挟兀良哈三卫。
达延汗(约1474—1517年)统一全蒙古时期,孛来领主曾经统属的哈刺慎(喀喇沁)鄂托克之地,成为达延汗右翼3万户之一永谢布万户的组成部分。《蒙古源流》一书记载。达延汗死后,其孙“巴雅思哈刺(勒)占据永谢布之七鄂托克喀喇沁而居”,且以喀喇沁为部名。后来,永谢布人逐渐为喀喇沁人所融合,以致永谢布之名在历史上不复存在。是时,喀喇沁部的游牧地在张家口以北一带。
16世纪中叶,察哈尔部受阿拉坦汗胁迫,“惧为所并",东迁于辽东边外游牧,巴雅思哈勒统辖的喀喇沁部遂占据其原驻牧地。明嘉靖二十七年(1547年)以后,喀喇沁部的游牧地,巳在宣府(河北宣化)、张家口东北,至独石口外、开平(内蒙多伦西北)一带,且成为兀良哈三卫之朵颜卫的西邻。此后,朵颜卫逐渐为喀喇沁部所融合,兀良哈蒙古人成了喀喇沁部的重要成员。
喀喇沁部占据朵颜卫蒙古人的地面,将朵颜卫蒙古人融合于喀喇沁部的历史过程,便是《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喀喇沁部总传》、《蒙古游牧记》所记载的喀喇沁部;元臣扎尔楚泰者,生子济拉玛(者勒蔑),姓乌梁罕(兀良哈)氏,佐太祖(成吉思汗)定天下有功。七传至和通(花当、观童),有众6000户,游牧额沁河,号所部日喀喇沁。这是新的喀喇沁部——喀喇沁蒙古人与兀良哈蒙古人的融合体。喀喇沁部的首领青把都(巴雅思哈勒之子)死后,其六子六孙丧失了控制朵颜的权势。最后,兀良哈蒙古人苏布地(又写作速不的、苏不的、速不得)成了喀喇沁部的首领。
苏布地统辖的喀喇沁部,在明末受察哈尔林丹汗“伤残骨肉”、“被其欺凌”,天聪二年(1628年)与后金议和结盟。天聪三年(1629年)归服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喀喇沁部被分为左右两翼旗,以苏布地子固鲁思奇布(和通五世孙)掌喀喇沁右翼旗,以色梭(和通之四世孙)掌喀喇沁左翼旗。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封格嚼尔为扎萨克,掌新置喀喇沁中旗。
清代,喀喇沁部的驻牧地范围,据《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载;“喀喇沁部在喜峰口外,至京师七百六十里,东西距五百里,南北距四百五十里。东界土默特及敖汉,西界察哈尔正兰旗牧场,南界盛京边墙,北界翁牛特”。凌源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建昌县、建平县南部、锦州市所属西部与朝阳市接界的各个县的部分地区,都曾经是喀喇沁部蒙古人驻牧的地方。他们的后裔便构成了辽宁省蒙古族的重要成员。
3、土默特部 土默特,蒙古旧部。明代,土默特部成了达延汗右翼3万户之一(明代史籍写作“满官嗔万户一),游牧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地方。达延汗逝世后,土默特万户驻牧的地方,为其诸孙占据。其一孙阿拉坦汗(明史写作俺答)占据了12土默特,即后来的归化城(呼和浩特)土默特,其另一孙拉布克台吉占据了土默特之乌古新,即后来的东土默特前身。
明嘉靖年间,东土默特蒙古人已经游牧在长城边外,明隆庆时的佚名作者在其《译语》一书中,记叙他在嘉靖甲辰年(1544年)随明元戌袭虏(明代对蒙古人的诬词)所见,写到:“日呵刺慎(喀喇沁)、日莽观慎(满官嗔,即土默特),兵各二三万,常在宣府边外驻牧,云是分(份)地也”。说明东土默特与喀喇沁部共驻牧于宣府边外了。
察哈尔林丹汗时期,土默特部、喀喇沁部均为林丹汗控制。林丹汗尽夺明廷给各部的“尝额”(补助金),且控制各部对明廷的边贸。于是,土默特(东土默特二旗的前身)部封建主噶尔图(元太祖十八世孙)、莽古尔岱(元臣兀良哈人济拉玛十一世孙),为了“以避察哈尔(林丹汗)侵,由归化城移居土默特’’(《蒙古游牧记》之土默特右翼条)。土默特,正是原兀良哈三卫之自锦、义,历广宁(北镇)至辽河日泰宁挣卫蒙古人所驻牧的地方。 .
清代,移居“土默特”地方的土默特部,其驻牧范围和概况,据《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土默特部,在喜峰口外,至京师千里。东西距四百六十里,南北距三百有十里。东界阳什穆(养息牧,在辽宁省彰武县)牧场,西界喀喇沁,南界盛京边墙(柳条边),北界喀尔喀左翼及敖汉。土默特分左右翼,异姓同牧。主左翼者为元臣济拉玛(者勒蔑)裔。自济拉玛十三世传,至善巴,与喀喇沁为近族。主右翼者为元太祖裔。自元太祖十九世传,至鄂木布楚琥尔,生子固穆,与归化城土默特为近族”。上述土默特左右翼的出现,是土默特封建主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各率众来归” 皇太极后形成的。这个驻牧地,包括了辽宁省内朝阳县、北票县和阜新市市区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全境。在这个范围内的土默特部蒙古人的后裔,构成了朝阳县、北票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
4、蒙郭勒津部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的先人,主体是“蒙郭勒津”部蒙古人。蒙郭勒津,《元朝秘史》(《蒙古秘史》)写作“忙豁勒真”,明代称“满冠正” 、“满官嗔” 、“猛古振” 、“莽观镇”等。清代又有“蒙古尔济”、“蒙古贞”等译名。
明代的“满官嗔”(蒙郭勒津的异译),常与土默特通用,或作为土默特的代称。满官嗔与土默特部共牧或说是土默特部的一部分,因满官嗔的首领火筛(《蒙古源流》作科赛·塔布囊,或浩赛塔布囊)名声大、威望高,所以明代人只知满官嗔不知土默特,一个时期便以满官嗔之名称整个土默特部。
达延汗时,火筛所统属的蒙郭勒津被分封给其第四子阿尔苏博罗特(我折黄台吉)。阿拉坦汗(俺答汗)时,该部成为土默特之属部。阿拉坦汗之辛爱黄台吉率土默特之一部分在明嘉靖年问驻牧在宣府边外,蒙郭勒津与之共牧。这种局面一直到辛爱黄台吉之孙鄂木布楚琥尔时期(《蒙古游牧记》称是噶尔图时)。
察哈尔林丹汗时,设主帐于广宁以北之地。明崇祯元年、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林丹汗西攻驻牧宣府边外的喀喇沁部和与之共牧的含蒙郭勒津的土默特部。翌年(1629年),喀喇沁部和与之共牧的土默特归附后金。蒙郭勒津跟随当时土默特部首领鄂木尔楚琥尔,于公元17世纪20年代,向东迁移到今朝阳、阜新地区定居。居于朝阳地区者,乃是鄂木布楚琥尔所率领的土默特部落之一部,居于阜新地区者,乃是跟随土默特部来的蒙郭勒津部,称土默特。
16世纪末,兀良哈人元臣济拉玛后裔莽古岱(又作莽古尔代)从喀喇沁徙居东土默特,成为东土默特的主人。当蒙郭勒津人迁到东土默特后,便投靠了兀良哈部。天聪三年(1629年)莽古尔岱之孙善巴率众归清。天聪九年(1635年)封札萨克,编为土默特左翼旗。土默特左翼旗管辖蒙郭勒津部所在地,即阜新地区(不含彰武县)。
5、科尔沁部 科尔沁部的始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哈布图哈萨尔的第十四世孙魁猛可·塔斯哈拉,于明嘉靖中期自故地斡难河东迁到嫩江流域,占据了兀良哈三卫原福余卫蒙古人分布之地。留居于呼伦贝尔的科尔沁号“阿鲁”(北)科尔沁,东迁嫩江的科尔沁,号“脑温”(嫩)科尔沁。
至16世纪末,嫩江科尔沁部向南扩展兼并了兀良哈三卫中的福余卫,其地约在今辽宁彰武东部及康平、昌图一带。后金天命年间,科尔沁部的南端巳占据了辽河中游一带。清崇德、顺治年间,科尔沁部先后编为十旗。科尔沁左翼前、中、后三旗;右翼前、中、后三旗,郭尔罗斯前、后旗,杜尔伯特旗;扎赉特旗。其中科尔沁左翼后旗蒙古人的后裔,为辽宁省昌图、康平二县的蒙古族人。科尔沁左翼前旗蒙古人的后裔,为辽宁省法库县北部、彰武县东北部蒙古人的主体部分。
6、察哈尔部 察哈尔部,元室后裔。明嘉靖中,徙牧辽东边外。蒙古语“察哈尔"为“白”之意。察哈尔林丹汗时,势力大增,其统治中心的主帐,设在广宁以北一带,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林丹汗兵败死于赴青海途中。其子孔果尔额哲率部归降后金,被封为亲王,安置于义州(义县)边外。
顺治初年,清王朝在辽宁省彰武县境内,建一处苏鲁克(养息牧)牧场。顺治四年(1647年),从察哈尔八旗征调了蒙古16个家族.32户,共236人移牧“苏鲁克” 。他们的后裔是彰武县蒙古族人的一部分。
7、八旗蒙古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清政府调派北京部分八旗蒙古兵及其家属,同满汉八旗兵丁及其家属一起到盛京(沈阳)地区驻防,分拨到新宾、风城、岫岩等县。八旗蒙古人的后裔在岫岩县的大姓有鄂、包、秦、卜、马等。八旗蒙古人的后裔在凤城县的有鄂、陈、康、苏、戴、卜、白、常、巴、谢、韩、何、吴、石、艾、张、王、李、马等姓。八旗蒙古人的后裔在新宾县的有关、宋、张、自、王、石等姓。此外,大连市金州区亦有八旗蒙古人的后裔白姓。
8、巴尔虎部 巴尔虎部,属蒙古游牧八旗。清代在张家口外游牧。巴尔虎部,元代称“巴尔忽惕部”,他们最早居住在俄罗斯境内贝加尔湖东岸的巴尔古津河流域。明末清初,部分巴尔虎蒙古人已南迁到内外蒙古交界处,属于外蒙喀尔喀各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漠西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击溃了喀尔喀三部,巴尔虎蒙古也随喀尔喀蒙古南下附清,被清廷安置在张家口外驻牧。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清政府对巴尔虎人重新编旗。当年九月,盛京地区拨来巴尔虎人5000余口,其中壮丁1273名,编为10佐领。驻盛京3佐领,开原、辽阳、熊岳、复州、金州、岫岩、凤凰城等7城各l佐领。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寇姓、石姓、白姓等蒙古人,凤城满族自治县马姓(马卡氏)、谢姓(谢京氏)、陶(陶国浑氏)、何(何西勒氏)、吴、敖(皆吴西勒氏)、穆(穆奇德氏)、包(包尔机根氏,即博尔济吉特氏)、梅(梅林其德氏)、沙(沙土鲁氏)等姓氏的蒙古人,瓦房店驼山乡康、寇、赫、韩、卜五姓,大连市金州区七顶山乡车姓,庄河市寇、白姓,铁岭市开原县金沟子乡巴尔虎营子的蒙古人。他们都是清代巴尔虎蒙古人的后裔。辽阳、熊岳仍有一些巴尔虎蒙古人的后裔。
9、喀尔喀部 喀尔喀部,曾驻牧在辽河流域的五鄂托克喀尔喀,又称内喀尔喀五部。此喀尔喀五部的始祖是虎刺哈赤(又作和尔朔齐·哈萨尔·阿尔楚博罗特)。虎刺哈赤死后,其五予将喀尔喀分割统辖,形成了扎鲁特、巴林、翁青刺特、巴岳特、乌齐埒特等内喀尔喀五部。
喀尔喀五部中的巴岳特、扎鲁特和翁吉刺特曾在明代辽东都司所辖的沈阳、铁岭和开原边外一带驻牧,与辽宁省北部界内的一些地方有过关系,这三部蒙古人后裔的一些人还在辽宁境内生活。
10、元代蒙古族后裔 庄河县蓉花山乡《都氏族谱》记载:“都氏皇元宗室一。据明代所修《宁海州志》和山东牟平发现的元代碑文记载,都姓是元初宁海州等处都达鲁花赤必里海的后裔。元明之际居于山东牟平县姜格庄镇北头村。从清初开始,部分都姓为谋生迁到大连地区庄河、金州区、瓦房店、普兰店,至1985年共计有都氏蒙古族5000人。
11、撒哈拉氏蒙古人后裔 撒哈拉氏,汉文为许姓。原籍由蒙古新疆省天山北路撒哈拉地方发源。撒哈拉氏家谱记载:其始祖撒哈拉氏部民兄弟四人,明末清初,随太祖、太宗征克四夷,殁于王事者三人……顺治五年定鼎以后,分旗注册,仅存之始祖慧公,纳入盛京内务府正黄旗吗尔达佐领代管,遂驻防辽阳。顺治八年,退居农业,在辽阳东南鸡鸣寺开荒刨垦红领地……
辽宁省的辽阳市、鞍山市、大连市、锦州市、沈阳市、阜新市、抚顺市、本溪市、海城、锦西、盖县等地方都有许姓蒙古人。
12、一些汉族人融合到蒙古族中 其一,清代华北地区(关内)的汉族农民因天灾人祸,到蒙古地区谋生,垦荒农耕。据《朝阳县志》载:他们到蒙古地区后,“依蒙旗、习蒙语、行蒙俗、入蒙籍、娶蒙妇”,久而久之便融合到蒙古族中。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就有这样一些蒙古族的后裔。《蒙古风俗鉴》载,“汉人从事农业后加入蒙古族的”,在卓索图盟、昭乌达盟、哲里木盟等地都不少。
清代,皇室公主下嫁蒙古王公,陪嫁的汉族奴仆、匠人及为蒙古王公守陵的汉族人,随着岁月的推移,仆依主也融于蒙古族中。法库县四家子乡蒙古族李姓,昌图县东嘎乡、四家子乡的金、王、李、赵、贾、孟、何、高八大姓,俗称“八姓蒙古”。就是清雍正年间随端柔公主下嫁,从河北滦县迁来。他们的先人是蒙古王公的奴仆、匠人,其后裔渐渐成了蒙古族的成员。
巴尔虎蒙古部是蒙古族中一个著名的部族名和地名,曾用来泛指两个地区:一是指贝加尔湖以东的“巴儿古真河”(今俄罗斯境巴尔古津河)一带;二是指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地区。 巴尔虎得名于其先祖巴尔虎代巴特尔。“巴尔虎”的含义为:“居住在富有的江边平川的人们。”按蒙古人以山河湖泉及游牧驻地名称命族名的习惯,他们使被称为“巴尔虎”了。巴尔虎的图腾崇拜为天鹅,其始祖母为天鹅变成的少女。一说其首领称之为“巴尔虎(古代一种毛长、动作快捷的野狗的名称而来,意思是杰出、英勇)”,后成了部族名称。
8世纪初,巴尔虎人迁徙到贝加尔湖原地,与其他部落融合形成了“巴尔虎联盟”。“巴尔虎联盟”内有巴尔虎、布里亚特、豁里、秃麻惕 、脱斡列思、古儿列兀惕、塔儿忽惕 、布刺合臣、客列木臣等部落,由于巴尔虎等生活在蒙古草原北部的森林中,草原上的牧民称他们为“槐因亦尔坚”,意为“林木中百姓”,也即与卫拉特蒙古有关系。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在东、西蒙古两大集团内均有巴尔虎人。巴尔虎人随右翼蒙古迁居青海,除少数一部分融入留在青海的蒙古人中外,大部分成为漠北喀尔喀及漠西卫拉特的属部。少数返回内蒙古的,大多数融入察哈尔蒙古族中。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落时,巴尔虎人主要从属于永谢布万户及土默特万户,此外还有一部分巴尔虎人继续在贝加尔湖一带游牧,1666—1689年这些巴尔虎人一部分归附清朝;另一部分归入沙皇俄国;还有一部分投奔了喀尔喀。清初,巴尔虎作为喀尔喀蒙古的属部,分属喀尔喀车臣部和土谢图汗部,分散到贝加尔湖的东部和南部。
漠北蒙古族诸部称喀尔喀蒙古。15世纪末叶,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后,喀尔喀万户属左翼,以喀尔喀河为内外界共内外共十二部。将喀尔喀万户分封予阿尔楚博罗特和幼子格埒森札•札赉尔珲二子成两部。阿尔楚博罗特领内五鄂托克喀尔喀地区,形成漠南内五鄂托克喀尔喀集团。巴图孟克死后,内五部逐渐南徙,清初编旗,属内札萨克;格呼森扎留居故地,仍号所部为喀尔喀,“析众万余为七旗”,授子七人分领,格埒森札领外喀尔喀地区,将其所属领地全部分封给7个儿子,称外七鄂托克喀尔喀,后称“喀尔喀多伦和硕”(即喀尔喀七旗),分为东、西、中三路,以三汗掌之。辖地逐渐扩大,据有漠北地区(即外蒙古),东接呼伦贝尔,西至阿尔泰山,南临大漠,北与俄罗斯接壤。他的曾孙硕垒乌巴什洪台吉在大约1609年占领原卫拉特国的中心地,即吉儿吉思湖和乌布萨泊地区,他把卫拉特人从此地赶到黑额尔齐斯河和塔尔巴哈台(1620年,1623年),自称阿勒坦汗,建阿勒坦汗国,该汗国一直延续到大约1690年。
所以,从大的方面说,喀尔喀蒙古人是直属于成吉思汗后裔的,而巴尔虎蒙古是归附于其中的其他蒙古部族。
营口在清代前期称为“营子”或“没沟营”,所谓“没(音mo)沟”是指潮沟涨潮时水满沟平,但关于“营”及“营子”的由来则说法不一。日本人编撰的《满洲地理》认为:“往日此地为一种游牧之民所居,张帐幕而为生,名曰窝棚。此窝棚恰如军营,因名营子。”而《奉天通志》则认为是直隶移民在此张幕而居,窝棚相连,形似军营而得名。还有人认为是往来于辽东湾的渔民来此躲避风浪,在高处搭建窝棚其实,“营”即是帐房的意思,并非窝棚,它们的主人更非移民或渔夫,而是清初在辽南一带游牧驻防的巴尔虎蒙古。
巴尔虎蒙古发祥于贝加尔湖东岸巴尔古津河流域,是构成元代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古老部落之一。巴尔虎人在元代直辖于中书省太仆寺,明初喀尔喀蒙古统领,其活动范围逐渐南移。清初,由于沙俄入侵贝加尔湖,巴尔虎人被迫分批移牧于喀尔喀界内,并分散为几个部分,分别隶属于车臣汗、土谢图汗等部。康熙二十七年(1688),民族分裂主义者葛尔丹东侵,先后击溃车臣汗部和土谢图部,巴尔虎牧地亦遭战火洗劫。面对葛尔丹的威逼诱降,巴尔虎首领明知力不能抗,又耻于降服,于是毅然决定斩杀葛尔丹使者,率部南下归清,先后辗转至张家口、科尔沁等地。二年后,清军平定了葛尔丹叛乱,车臣汗等部重返故地,但劫后余生的巴尔虎人却已是屡遭残破、流离失所,处境十分艰难。为了表彰巴尔虎人的民族气节,康熙三十一年(1692)经议政王大臣议奏,将 南迁归清的5000巴尔虎人编为10个佐领,令其在奉天(今辽宁)境内的牛庄一带游牧。当时的营口尚无行政建制,属于牛庄防守尉辖境。因此,一部分巴尔虎人便来到营口一带游牧。《清史稿地理志》“营口条”下对此有明确记载。
后来,这些巴尔虎人被分别编入满洲八旗中的上三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拨往奉天(今沈阳)、熊岳、复州等地驻防。据大连地区发现的巴尔虎赫氏碑记载:“巴尔虎系驻防,原籍卡勤卡(即喀尔喀----笔者注)四部落七旗。男妇共五千余口,壮丁一千二百七十三名,移之奉天辽阳以西,编为十佐领,拨往复州、熊岳、辽阳、开原、岫岩、凤凰城、金州各一佐领,奉天三佐领。”此碑文与《盛京通志》卷三记载大体相同。因巴尔虎人怕被满洲人歧视,经清廷批准,各城均单设独立于八旗之外的巴尔虎衙门,时人俗称为“第九旗”。其中凤凰城、熊岳的为正黄旗,复州、岫岩的为镶黄旗、辽阳、金州的为正百旗。辽南各地的巴尔虎人均信奉佛教。
巴尔虎蒙古作为草原游牧民族,迁至辽南地区后依然长期保持其民族特点,在其游牧或驻防之地搭建帐房(即蒙古包),因此,他们的驻地往往被称作“营子”或“达子营”(达子是当时满洲人对蒙古人的称呼)。至今,辽宁境内仍有许多地名都与巴尔虎蒙古有关,如辽阳首山的达子营、开原金沟子乡的营子村、庄河吴炉乡西光村的巴尔河营子、盖州熊岳镇的东达营、西达营等等。营口的旧称“营子”以及“没沟营”的“营”字,也是当年巴尔虎蒙古在此地游牧时留下的。
蒙古族的饮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乳、肉、米(稷子米)为主,兼用其他粮豆、蔬菜和野果。巴尔虎、厄鲁特、布里亚特蒙古原本都是贝加尔湖周围的部落,饮食习俗大同小异,主要是肉食、乳制品,以粮为辅,其早餐必以奶茶为主。而农区迁来的蒙古族则以五谷杂粮、蔬菜为主,乳肉为辅。
1乳制食品
奶茶:蒙古族普遍饮用。砖茶煮成褐色,倒入器皿澄清,锅内放入几片羊尾,加稷子米炒熟,倒茶,加适当鲜奶煮开加盐。布里亚特人的奶茶则不同,用壶将砖茶沏成浓浆,开水另装在暖瓶中,喝茶时将茶浆、开水、牛奶以个人习惯兑成不同成色的茶,一般不加盐。巴尔虎人的早茶是:米单独煮成干饭,家庭主妇给每个人的碗里放上一勺米,放2~3片奶干儿,加一小勺奶皮子或乌如莫,加奶茶,奶茶随喝随倒,但食品一般就不再加了。
乌如莫:布里亚特人称朱黑(稀米丹)。过去将鲜奶放酸,把浮在表层的油脂收起。近代利用牛奶分离器分离,以备食用。
黄油:把乌如莫倒入锅内熬煎,分解出的油即为黄油。
朱乞黑:熬油的渣滓,加糖、野果做成的糕点。
酸奶:牛奶发酸后,蛋白质沉淀,凝结的部分,可拌炒米或饭吃,或做奶豆腐。
奶豆腐:酸奶煮熟,挤出汁水,捣粘,用模子制成各种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块状晾干。蒙古族牧民则将酸奶用手挤成碎块晾干,称奶干儿(巴尔虎人则切成片)。
酸奶汁:做奶豆腐挤出的汁,放置缸内发酵致酸,夏季兑凉水做消暑饮料,也可酿酒。
皮子:秋冬时乳脂增高,是做奶皮子的季节。首先将鲜奶煮沸,然后用微火长时间扬沸,使油脂上浮,晾凉,将其凝结层取出,折成双层晾干即可。
奶酒:鲜奶加酸奶储缸内,搅动,使其味酸,便可酿制。蒸馏法与酿酒无异。酒性柔软,不易醉,如醉则不易醒。
80年代,随着牛奶加工业的发展,蒙古族牧民自制的奶食品相对减少,奶酒则更少,而啤酒、白酒则日渐多起来。
2肉食
是蒙古族不可缺少的食物,有手把肉、肉粥、肉汤(徐勒)面等。
宝日斯:春季冬储肉开化时割成条状,在阴凉处晾干存储,夏季砸开切段下锅做粥或肉汤,也可烧食、蒸食。
马肉:热量大,冬季三九时食用最佳。
驼肉:一般上冻后、开化之前食用。
牛羊肉:是牧民的主要肉食,一般在冬季宰杀肉牛,夏秋季宰食羊肉。
巴尔虎人一般晚上煮肉,由家庭主妇把煮熟的肉按人分放,每人一份,吃不完时第二天喝早茶还可以吃自己剩余的那一份。
肉汤里放些大米或稷子米熬粥,加酸奶食用是布里亚特蒙古族的习俗;巴尔虎人则汤上撒干面粉,搅成面汤,称为拌汤。
3粮油
过去蒙古族多以稷子为主粮。食用的方法是,先将稷子蒸熟,晾干去皮加工成米――稷子米,以备熬茶或焖干饭、熬肉汤粥等食用。另一种是,将蒸出来的稷子米晾干,在锅内放细白砂烧热加米。
炒成爆米花,而后晾干加工去皮成炒米,在早茶时放半碗炒米加奶皮子或熟肉片倒热茶是比较普遍的吃法。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喜欢吃炒米拌酸奶加“乌如莫”和白糖。
80年代以后,牧民定居,住进砖瓦或土木结构的房屋,在食物上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多以食用面粉、大米为主,但炒米仍是不可缺少的食粮。而布里亚特人常吃自己做的“列巴”(面包),用专用炉烤制。
谁能帮我解答一下,‘措火牛录西哈拉’是什么意思?正白旗,凤凰城当差,是我家残存的家谱上的字
本文2023-11-24 16:14:5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4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