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相互之间的矛盾竟然是因为这点小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4浏览:3收藏

北宋名相相互之间的矛盾竟然是因为这点小事?,第1张

寇准与王旦同年中进士,两个人进入官场的起点是一样的。但王旦却很快走到了前面,当上了宰相,这让寇准心里很不是滋味。人前背后,有意无意,寇准不免下些小绊儿,说些坏话。北宋王旦以雅量著称,特别有一种大度能容的“宰相风度”,并在历史上,王旦不仅为我们树立了为官的标杆,更展现了一种为人的境界。但为世人皆知的寇准就不一样了!同为官,则不同步,内心铁定不平衡!寇准与王旦同年中进士,两个人进入官场的起点是一样的。但王旦却很快走到了前面,当上了宰相,这让寇准心里很不是滋味。人前背后,有意无意,寇准不免下些小绊儿,说些坏话。

那时王旦掌管中书省,而寇准在枢密院任事,虽然一个管行政,一个管军事,但经常有一些工作往来。一次中书省有文件送枢密院会签,寇准发现行文的格式中居然出现诸多错误,他灵机一动,立刻把这当作一起“渎职”事件,向真宗皇帝作了正式汇报。王旦因此受到皇帝的责问,他不得不承认错误,并认真地做了自我检讨。寇准见此情景,心理平衡了许多,审查起中书省的文件格外地仔细,一有纰漏就向皇帝汇报,王旦因此没少挨骂。然而风水轮流转,过了一个月,枢密院有事往中书省送文件,也不合诏令格式,堂吏发现后非常高兴,马上就给王旦送去了,认为这下逮到机会了,也可以上殿参寇准一本了,顺便给他个教训。可王旦却心态平和,只是命送回枢密院更正,并不上奏。寇准知道后,大为惭愧,见到王旦忍不住感叹地说:“同年,你怎么这么大度呢?”王旦淡定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说一句话。

寇准的“小动作”让他自惭形秽!过了一阵子,寇准旧病复发,跟皇帝商讨事件时,话里话外,再次向王旦开炮,发泄他的不满,这样的人怎么能让他当宰相呢?而王旦却像蒙在鼓里一样,总在皇帝面前说寇准的好话,称赞他的才能,以至于皇帝都觉得不忍心了,提醒他说:“你虽然称赞寇准的优点,但他却专门反映你的缺点。”王旦说:“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啊。我担任宰相职务很久,处理政事过失也必然多。寇准对陛下不隐瞒,更加体现他的忠心正直,这就是我之所以看重寇准的原因。”真宗皇帝大为感慨,视他为忠厚长者。寇准的小动作不仅没有矮化王旦的形象,反而把他衬托得更加高大。

寇准因为他的火爆脾气没少得罪人,不久就被人告发而免去了枢密使的职务。要说混到这么个级别也不容易,寇准心有不甘,便放下身段,托人私下里找到主管人事的王旦,请他帮忙弄个使相的职务,保留个待遇。王旦听了倍感诧异,回答说:“将相之任,怎么可以自己要求呢?这事,我万不能接受。”

寇准落了个老大没趣,扪心自问,自己平日里处处跟王旦过不去,现在还指望他伸出援手,哪有可能呢?不落井下石就已经万幸了,这样想着不觉有些心灰意冷。可令他想不到的是,任命下来,安排的职务居然是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在自己的期望之下。所以当他面谢皇帝时,一个头磕下去,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真宗皇帝说:“你以为你的职务都是朕安排的?实话告诉你吧,这一切都是王旦举荐的结果。”寇准一下子愣在那里。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在这里!而更令寇准想不到的事发生在多年以后。王旦病重,真宗皇帝不得不安排他的身后事,问他说:“你的病万一好不了,让我把天下事托付给谁呢?”王旦说:“知臣莫若君,英明的君主自然能选择良臣。”这显然不是真宗想要的答案,再三问他,也不发表意见。皇帝于是说:“你尽管随便说说好了。”王旦振作精神举起朝笏回答说:“依臣愚见,莫如寇准。”皇帝说:“寇准为人,性格过于刚烈偏狭了,你再说说别的人吧。”王旦说:“对别的人是否有谁能胜任宰相,我实在不太了解。”

王旦死后,最终寇准被任用为相。当寇准走上人生辉煌的顶峰时,心里最感念的,恰恰是他屡屡中伤的王旦。

王旦(957~1017) 北宋名相。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王旦自幼好学,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淳化二年(991年),任右正言、知制诰,并被封为礼部郎中、兵部郎中。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4年之中连续晋升,初为中书舍人,后为参知政事。景德二年(1005年),加封为尚书左丞。次年,升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王旦为相10余年,知人善任,任人唯贤,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他推荐提拔的,但从未推荐自己的亲属做官。景德三年(1006年),除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天禧元年(1017年)九月,王旦病逝,册封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文正”。仁宗即位后,为其立碑,并亲笔御书“全德元老之碑”。其后,欧阳修奉旨为其撰写碑文,苏轼为王氏宗祠撰写了《三槐堂铭》。有文集20卷,已佚。《宋史》卷二八二有传。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王旦。幼沉默好学。父祐曰。此儿当至公相。初知平江县。其廨传有物怪。居多不宁。旦将至。前一夕。守吏闻群鬼啸呼云。相君至矣。当避去。自是遂绝。及为相。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帝曰。卿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阙失必多。准无所隐。益见忠直。此臣 王旦半身立像

[1]所以重准也。准罢枢密。私求为使相。旦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耶。准深憾之。已而除节度使同平章事。准入见。谢曰。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帝具道旦所荐。准愧叹。以为不可及。薛奎为江淮运使。辞旦。旦无他言。但云。东南民力竭矣。奎退曰。真宰相之言也。张士逊为江西运使。辞旦求教。旦曰。朝廷榷利至矣。士逊思旦之言。未尝求利。卒赠太师。魏国公。谥文正。家人未尝见其怒。试以少埃墨投羹中。旦惟啖饭。问。何不啜羹。曰。偶不喜肉。后又墨其饭。则曰。今日不喜饭。可别具粥。不置田宅。曰。子孙当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遗令削发披缁以殓。(王旦传) 王旦宋朝人,字子明,自幼沉静好学,其父王祐曾说:“此子将来必定官至三公宰相。”宋太宗时中举进士,起初任平江知县,当时县府内传说常闹怪物,不得安宁,王旦将到任前一夜,看守官听到群鬼在大声呼叫说:“宰相公要来了,我们应该避开离去了。”于是怪物从此绝迹。 宋真宗时王旦累升知枢密院,又任宰相,进封太保。受朝廷重用,居相位最久,凡事不固执己见,受人毁谤不与计较,军国大事都参与决策,常为国家荐引贤才,却不让其人知道。 当王旦任宰相时,寇准屡次在皇上面前说王旦的短处,然而王旦却极力称赞寇准的长处。有一天真宗笑着对王旦说:“卿虽然常称赞寇准的长处,但是准却专说卿的短处呢!”王旦回答说:“臣居相位参与国政年久,必然难免有许多缺失,准事奉陛下无所隐瞒,由此更见准的忠直,臣所以一再保荐…:.。”真宗由此更赏识王旦。当寇准任枢密院直学士时,王旦在中书有事送枢密院,偶尔不合诏令格式,准便上奏皇帝,王旦因而受到责问,但是王旦并不介意,只是再拜谢过而已。不到一个月,枢密院有事送中书,也不合诏令格式,堂吏发现很高兴地呈给王旦,认为这下逮到机会了,可是王旦却命送回枢密院更正,并不上奏。寇准大为惭愧,见王旦说:“同年怎么有这样大度量呢?”王旦不答。 当寇准免去枢密职位后,曾私下求王旦提拔他为相,王旦惊异地回答说:“国家将相重任,怎可用求来的呢?”准心中很不愉快。其后皇上果然授予寇准节度使同平章事。准入朝拜谢说:“臣若不是承蒙陛下知遇提拔,那有今日?”皇上便将王旦一再推荐之事告知,寇准非常惭愧感叹,自觉德量远不及王旦。后来寇准终于不负王旦,成为宋朝贤相。 当时有位卢某,深夜送黄金百两来求王旦提拔为江淮盐运使,王旦正色推辞说:“你的才能,不可担当这个职务,我那敢私受贿赂而废弃公道呢?”卢某惭愧而退,便整天焚香咒诅王旦快死,有一天晚上,卢某梦见神明呵叱他说:“王公尽心于国家,你竟然心存恶念,要他快死,上天将要惩罚你了。”卢某惊醒,汗流全身,经过几天就去世了。 薛奎 王旦半身像

[2]初任江淮运使,将赴任前,来向王旦辞行,王旦不谈其他,只说:“东南地方,民生非常困苦啊…”奎退出后说:“听宰相的话,可见他时刻都在关怀百姓啊!” 王旦居家,未曾发过脾气,家人要试验他,在他食用的肉羹内,投入尘灰,王旦只吃饭而已,家人问他何以不吃肉羹,旦说:“偶尔不想吃肉。”其后连饭也将它弄脏,王旦也不责问只说:“今天不想吃饭,可以另外弄些稀饭来。”家中不购置田宅,说:“子孙应当自立,何必田宅,田宅会让子孙因争财而作出不义之事呢!”临终时召集子弟到跟前咐嘱说:“我们家世清白,不要遗忘往日槐庭阴德,今后大家应当守持勤俭朴素的美德,共同保持我王家的门楣。我死后,可为我削发,披穿缁衣,依照僧道例殓葬即可。”说完便瞑目而逝。真宗临丧哀恸。追赠为尚书令魏国公,赐谥号文正。 按;王公当国,公忠体国,正直无私,举荐贤能,不使其人自知,容人所不能容之度,行人所不能行之事。至于居家,尘灰污其羹饭,也不动嗔心,当其临终犹不忘教诲子弟俭素持家,勤修阴德。观此数事,非圣贤胸怀,何能如此。宜其一生恩宠无比,人民钦敬,鬼神护持,生荣死哀。所谓世间大福德之人,必有过人之德量,由此可以证实。 后周显德四年(957年)

王旦出生

  因其生于凌晨,故取名旦,字子明。王旦先天相貌较丑,脸、鼻皆偏,喉部有突 起,华山老道预言其有异人相,“日后必大贵”。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

王旦19岁

  

其父王祜卒,享年64岁。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

王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人物,他拒绝了契丹的勒索。

契丹20岁向皇帝告别假硬币:你为什么回答?丹月:它不要把琐碎的事情看得太重。30岁时借了三百的东西各三万,第二年还说要还掉。它可惜契丹赢了。次年,有以下公司:契丹借了六万金币,很少。今天依然不变,以后也不会比较。赵德铭说,百姓饥肠辘辘,要百万粮。所有的大臣都说,戴明承诺了一个新的誓言,但却敢于违背它。请用一封信惩罚他。皇帝求援的时候,让你在京城有个小米百万的公司,派人去信给德明要了。德明得了圣旨,愧拜,曰,朝廷有人。

宋史王旦传

宋真宗时期的王丹是历史上有名的爱好和平的人。他的父亲王佑对他的子孙非常有信心。他在自家院子里种了三棵槐树,理直气壮地说:我的儿孙中,肯定有朝廷的人。王友他的预言在他儿子王丹身上实现了。王旦当了北宋的宰相,还挺成功的。所以他家被称为三淮王家。

迫使对手遵守规则。

在宋真宗统治时期,袁谭与契丹建立了联盟,以换取边境的和平。在这种群雄逐鹿的局面下,作为宰相的王旦只能尽量在袁谭联盟的格局下处理一系列外交事务。

有一年,契丹向宋朝提出,除了规定的年币之外,还要借一些钱。实际上,这显然是为了增加年度货币量。这种合同之外的不规范打球行为怎么办?

被宋真宗问到王丹的想法,王丹说只有少量的贷款可以堵住契丹的嘴。王丹美国的回应是以每30万人民币10%的利率向契丹提供30万人民币的贷款,贷款总额为60万人民币,然后从明年开始扣除这6万多人民币人民币。

王丹的举动是,虽然对方逾越了合同,要求额外的人民币,但我们把额外的货币放在了原合同的框架内。无论对方要增加多少日元,都会在既定金额的框架内入账。契丹想把多出来的钱变成小费,但王旦明确表示,多出来的钱还是老钱,还是按原来的合同办。只有女主任的厕所奴只涨了几个百分点,还得还。如果你想在框架外打牌,我我来扩展框架。结果,你的卡还在我的相框里。

契丹得知后,大为惭愧。即使在契丹感到羞耻的时候,第二年,宋朝仍然给契丹一定数量的年货币照常,不扣除前一年给的6万元,以示慷慨,但同时表示:这种事再也不会发生了。从此以后,契丹在古币问题上不敢节外生枝。

又有一年,西夏首领赵德铭,以全国闹饥荒为由,向宋朝索要百万粮食。北宋的文武大臣强烈反对:赵德铭没有t按照现有的合同行事,并在下一个圣旨中给了他很好的批评。不过,王丹有自己的好策略。他说,它这很容易做到。请有关组织准备几百万迎宾粮,放在我们东京城里。赵德明有胆子就来拿。赵德明听了惭愧不已。他鞠躬道:大宋有人。

王丹的秘密的举动是离家换家。所有人都想着怎么把粮草运到西夏去,但是王旦改变了思考方向,让西夏去运。客场变成主场,气场自然就不一样了,赵德明也不敢兴风作浪。

 北宋名相王旦巧拒契丹勒索

 契丹奏请岁给外别假钱币……帝曰:“何以答之?”(王)旦曰:“止当以微物而轻之。”乃以岁给三十万物内各借三万,仍谕次年额内除之。契丹得之,大惭。次年,复下有司:“契丹所借金币六万,事属微末,今仍依常数与之,后不为比。”西夏赵德明言民饥,求粮百万斛。大臣皆曰:“德明新纳誓而敢违,请以诏责之。”帝以问旦,旦请敕有司具粟百万于京师,而诏德明来取之。德明得诏,惭且拜曰:“朝廷有人。”

 《宋史 ·王旦传》

 宋真宗时期的王旦,是史上闻名的“太平良相”,他的父亲王祐对自己的子孙很有信心,在自家庭院里种下三棵槐树,自信满满地说:“在我的子孙当中,一定能有人位至朝廷三公的位置。” 王祐的预言在他儿子王旦身上应验了。王旦跻身北宋宰相位置,而且颇有作为。因此他这一家族被称为“三槐王氏”。

 逼对手按规则出牌

 宋真宗年间,与契丹定下檀渊之盟,以送岁币换取边境的平安。在这种武功不张的情况下,作为宰相的王旦,只能尽量在檀渊之盟的格局下处理一系列涉外事务。

 某年,契丹向宋朝提出:在已经规定的岁币之外,还要借贷一些货币。其实这分明是提高岁币额度。对这种合约之外的不规则出牌举动,该怎么处理?

 宋真宗问王旦的主意,王旦说:“只要用少量的借贷额就可塞住契丹的嘴巴。”王旦的应对办法就是:以每三十万岁币为基础单位,按照百分之十的比例,向契丹提供三万岁币贷款,总贷款数额为六万岁币,然后在明年的岁币中扣除这六万多增的岁币额。

 王旦这一招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对方逾越合约,索要额外的岁币,我方却将额外增加的货币置于原有合约的框架之内。不管对方要增加多少岁币,都在既定金额的框架内核算。契丹想把多增的货币的性质变成小费,王旦却摆明了这多增的仍然是岁币,仍然按照原来合约办,只不过多增几个百分点而已,而且还得偿还。你要在框架之外出牌,我就把框架延伸,结果你出的牌还是在我的框架之内。

 契丹得知后,大为惭愧。就在契丹惭愧之际,第二年宋朝却还照常给契丹既定数目的岁币,没有扣除前一年多给的六万,以示宽厚,但同时表示:下不为例。从此契丹不敢在岁币问题上节外生枝。

 又有一年,西夏的头领赵德明(即西夏开国皇帝元昊的父亲)以该国发生饥荒为由,在常例之外向宋朝索要粮食百万斛。北宋的文武大臣极力表示反对:“赵德明不按既有合约办事,下道圣旨好好批评他一番。”王旦却自有良策,他说:“这事好办,叫有关机构将百万斛粮食准备好,放在咱东京城,赵德明他有胆就过来取。”赵德明听说后很惭愧,拜服说:“大宋朝中有人。”

 

 王旦此举的秘诀在于变客场为主场。众人想到的是如何将粮草运到西夏去,王旦却改变思维方向,叫西夏过来运。客场变成主场,气场自然不同,赵德明就不敢惹是生非了。

第一位:赵普——创业宰相

北宋建立后四年,赵普就升任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并独相十年。在此期间,赵普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重大措施。太宗朝他又打压赵廷美与兵部尚书卢多逊 ,并主导策划秦王赵廷美谋反案。

第二位:王安石——伟大的改革家

王安石,神宗朝宰相,推行熙宁变法。

王安石为了力行变法,不得不与当时“正人君子”的名臣贤相,如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展开正面对抗。不幸他使用的新党吕惠卿、章惇及日后的蔡京物贯等,都被视为奸诈的小人,王安石本人也被说成“大奸似忠士诈似信”,连朱熹将王安石编入《宋名臣言行录》中,都遭到后代儒学者的反对及批评。明朝冯梦龙所编的《警世通言》第四卷“拗相公饮怅半山堂”,便是痛骂王安石的故事,借老头子口直称:“若见此奸贼(指王安石)必手刃其头、其心肝而食之。”把王安石写成亡国的罪魁祸首。

第三位: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仁宗朝宰相,为相期间发起“庆历新政”,推行改革。新政受挫后,范仲淹自请出京,历任四地知州,他在地方治政、守边皆有成绩。

第四位:寇准——只会做事不会做人

寇准,真宗朝宰相,曾两度入相。

寇准一向以大胆直言闻名。有一次他上奏反对太宗的旨意,太宗看了很不高兴,起身便欲转回禁宫。寇准却猛然地跑上去,拉住太宗的衣袖,把他拽回御座,裁决这件事后再下朝。太宗无奈,只好尊重他的意见。这事件过后不久,太宗在一次散朝后对身边的人说:“朕得了寇准,有如唐太宗得了魏征。”

第五位:李沆——“圣人”宰相

李沆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尤为注意戒除人主骄奢之心。有“圣相”之美誉,史称其为相“光明正大”,王夫之称其为“宋一代柱石之臣”。

第六位:吕蒙正——伯乐宰相

吕蒙正三十岁中进士,在官场十余年便升任宰相。

吕蒙正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宽容有雅度。当他就任参知政事时,有人在背后大说闲话,讥讽他这种对国家无甚功劳的考场秀才也配执政,吕蒙正对这种不利自己的风评,始终毫不介意。部属替他打抱不平,想彻查这些说闲话的官员,吕蒙正立刻阻止说:“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且不问之何损。”

第七位:吕端——大事不糊涂

吕端在宋太宗晚期担任宰相,他为政识得大体,清简处事,“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第八位:王旦——宰相肚里可撑船

王旦是真宗朝的宰相,他掌权十八载,为相十二年,深为真宗信赖。

王旦善于知人,多荐用厚重之士,力劝真宗行祖宗之法,慎作改变。他度量如虹,面对寇准经常的恶意批评,他不但不计较,还一直给予寇准很高的评价。

第九位:文彦博——一代贤相

文彦博,神宗、哲宗两朝宰相,出将入相五十年,为相期间,稳固朝局,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被世人称为贤相。

第十位:司马光——保守的正人君子

司马光,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三槐世系的介绍

  三槐王是太原王氏的又一衍派。褒公西入咸阳,传四世至綝公,綝有十子,第三子曒公为潞州刺史,曒公八传至言公,为唐滑州黎阳令,言公生彻,为后唐进士,官至左拾遗,彻公生祐,是为三槐王氏始祖。

  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生于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卒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祐公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后晋天福年中,以书见桑维翰,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至后周,仕为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宋太祖即位,擢拜监察御史,后加集贤院修撰,转户部员外郎。至宋太宗时,知河中、开封二府,以病请告,拜为兵部侍郎。祐公生逢五代战乱,历事后晋、后周和宋朝,皆以文武忠孝而显名。祐公宦居于汴梁城东时,筑室于仁和门外,尝手值三槐于庭院中,言称其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来王祐裔孙因之而称为“三槐王氏”。

  王祐有三子:长懿,字文德,励志为学,举进士,太宗至道年间为袁州知州,有政绩;次旦;季旭,字仲明,真宗咸平年间为殿中丞,因兄旦官居宰辅,避嫌不任,后由判国子监出知颍州,卓有成绩。旦卒,由兵部侍郎出知应天府。

  王旦,字子明,祐公次子,生于后周显德四年(957年),卒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旦公幼时沉默好学,有文采,深为乃父器重。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后历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太保太尉兼侍中。旦公辅弼真宗,竭忠尽智,事嫂爱弟,深致众望。三槐王氏自旦公而始显。

  旦公亦有三子,长雍,仕为两浙转运按察使;次冲,宋赞善太夫;季素。

  王素,字仲仪,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初以父遗恩为太常寺太祝,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官至屯田员外郎。后因事败,出知鄂州,仁宗思其贤敏,擢知谏院,迁天章阁侍制,淮南郡转运按察使,旋为龙图阁直学士。后知成都,为政务合人情,蜀人号其为“王公导断”。复知开封。治平初,西夏寇边,召拜端明殿学士。熙宁初以学士知太原府,入知通进银台司转工部尚书,卒谥懿敏。素公承秉家风,侍从仁宗三十余年,颇有名望。

  素公有九子:厚、固、坚、巩、本、硕、凝、常、奥。其中巩公采风流,为一时所宗。与苏轼友善,苏轼因之作“三槐堂铭”,铺陈其事,极言三槐王氏枝繁叶茂,槐荫满庭。

三槐王氏自祜公以后,簪缨相继,历世为官,子孙分任各处,足迹遍于浙东之宁、绍、温、台等地。

三槐王氏世系渊源争议论述要录

                   王 听 兰

  三槐王氏是当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闻名天下,枝繁叶茂,子孙散布于海内外。就本会成员中,大多数是三槐堂或自称是三槐堂后裔。因此,研究三槐世系具有重要而普遍的意义。三槐世系在五代末和北宋时期的王言至王巩的六代世系人物,无论从史书或谱牒资料上看均比较完整和详尽,这与当时北宋政权社会稳定,三槐王氏处于鼎盛时期有关。因此三槐世系研究重在北宋前和宋南渡后。北宋之前的五代时期政权更换频繁、门阀显贵乱套、多数姓氏世系出现断层。三槐王氏世系上朔虽有延绵,但存在二个分岐要点。一部分是认为三槐世系要挂在王元之后的琅琊世系,另一部分认为应挂在王威之后的太原世系。至于北宋灭亡,宋室南渡至今的三槐王氏,由于许多后裔随宋室南渡,也有不少北迁或留守中原,以后元、明、清各朝四处播迁,枝繁叶茂,史书难于记述,各方谱牒纷说不一,所以至今约900年历史的三槐世系也难于理清。

  针对三槐世系研究有以上二个难处,本人认为:第一、对三槐世系历史渊源的挂属问题,分清争议要点,开展适当讨论,必要时举办研讨会讨论,能统一认识就统一,不能统一的各自保留观点,求同存异。第二、我们研究的重点是从开基祖王言的三槐世系进行尽可能详尽的调查、清理、完善。编绘出较为完整的三槐世系总图。这对研究和发扬三槐文化,开展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现在,我首先从已经掌握的资料中,就三槐世系的分岐认识的论述,摘录刊登主要论述言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摘自王大良所著的两本书中,他是站在中间角度论述有琅琊、太原两种说法,莫衷一是,至今悬而未决。第二部分是太原市小店区政协(小店区即太子晋故居地古晋阳地)所著《太原王氏遍天下》文史汇编中张海瀛的文章,从《三沙王氏全谱》及三槐南迁后裔的宗谱记载资料,总结认为三槐世系应挂属在太原世系。第三部分是山东莘县政协所著《槐荫千秋》文史汇编中杨巨源的文章,论述三槐世系应挂属在琅琊世系。供大家研究参考,作为三槐世系研究的开始。

(一) 渊源归属至今悬而未决

达良著《中华姓氏通书-王姓》1993年2月第一版,第169-170页;和王大良著《中华姓氏通史-王姓》,2000年12月第一版,第188页。两书都是王大良所著。观点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三槐王氏族源,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疑案。

  三槐王氏兴起于唐末五代之世,初居大名府莘县(今山东莘县)。但关于三槐王氏的来源,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唯一共同的是都承认三槐王氏为太原王子晋之后,开基始祖是王言。

一种说法认为三槐王氏为琅邪王氏分支。如清修《三槐王氏宗谱》所录王国栋《修谱辨异》及《世系源流》说:"三槐王氏,系出琅邪。"琅邪王氏数传至晋丞相导,"导九世孙褒,江陵陷,奔后周,封石泉公,家渭南,为石泉王氏,褒十二世孙抟,相(唐)昭宗,封鲁国公。遭蓝田之祸,其子言遂占籍魏郡之莘亭,别称太原人。"此说主要流传在南方及海外王姓宗族中。

  与此说相近的一说也认为三槐王氏为琅邪王氏的分支,但认为是王羲之的后裔。如四川巴县南龙乡《王氏族谱》所载《王氏小引》即说:"稽我王氏系出姬姓,籍贯太原,自周灵王太子晋逊位景王,住迹缑山,别姓为王。……至羲之公,徒居会稽山阴县,十数传至佑公……以直道不容于时,尝手植三槐于庭。"

  另有一说与此大不相同,认为三槐王氏系出太原王氏,为隋代文中子王通之后,原属河汾龙门王氏,与王抟及其琅邪王氏无关。这一说多流传于北方地区,以山西太原,河南密县等地王姓族人为主此说的代表。

  此三说互相矛盾,因而关于三槐王氏族源,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疑案。

  三槐王氏的开基始祖,是唐朝黎阳令王言。据北图所藏《王氏世谱》所载赵孟頫《宋尚书兵部侍郎许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纪略》,王言的父亲名叫王乾,而非他谱所称的宰相王抟。王乾大概是个普通平民百姓,因而文献上只提到他的名字,而未提他的官职。王乾之子王言,始定居于山东大名府莘县。史称王言官唐末黎阳县(今河南浚县)县令,是个七品地方官,后以子孙贵,追赠许国公。其妻姚氏。

  (二)属于太原王氏世系

  太原市小店区政协编的《小店区区文史资料-太原王氏遍天下专辑》,张海瀛著《三槐王氏史略》论文的第二部分"历史渊源"中,依据三槐堂嫡系南渡后裔所编的《三沙王氏全谱》等家谱记载,得出结论是三槐王氏源于太原世系。

  三槐王氏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后裔,这是毫无异议的。但自太子晋传到王离以后,是出自王离的长子王元即琅琊王氏呢,还是出自王离的次子王威即太原王氏呢,则有不同的记录。

据《王氏通谱》记载,三槐王氏出自琅琊王氏,是王元的后裔。《王氏通谱》一0六卷首二卷,清王庸敬修,光绪二十年(1894)槐政堂活字本,原装八十二册。该谱三槐王氏部分记载王祜是王弘直的后代。从王弘直至王祐,其世系如下:弘直―林―光辅―宠―仲连―绍―玙―及―某―抟―言―彻―祐

在这个世系谱中,从弘直至抟,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完全相同,唯独关于抟之子的记载,则大相径庭。《新唐书》卷116《王抟传》关于王抟经历和遭兰田驿之祸的记载,与《王氏通谱》的记载,大致相同。但《王抟传》中没有关于其子的任何记载。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王氏世系表中,明确记载王抟有三子:长子名倜 ,字垂光;次子名倓,河南府文学;三子名伦,校书郎。这里并没有提到王言的大名。说王言是唐昭宗时宰相王抟的儿子,在史籍文献中找不到任何依据。所以,三槐王氏正宗后裔的族谱,都不承认唐末宰相王抟与三槐王氏先祖王言是父子关系。这也就是三槐王氏后裔不承认他们出自琅琊王氏的症结所在。

  三槐王氏传到王旦时,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皇室的显赫家族。传到王皋时,又以护驾宋高宗南渡之功,揭开了三槐王氏在江南发展的新篇章。王皋居官因与时政不合,遂隐居苏之获扁,是为三槐王氏南迁之一世祖。皋公三子:长曰易,字吾置,袭授殿帅府太尉,徙居昆山沙头,是为东沙王氏始祖,子孙散居海虞、太仓、澄江等处,旧谱称公有启圣开灵之德,耕钓不求闻达,坦然有肥遁之风;次曰铎,字吾伍,官尚书郎,守太博公遗业,居苏获川,为中沙王氏始祖;三曰允(又作胤),字吾曾,官礼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徙居无锡沙头,是为西沙王氏始祖。东沙、中沙、西沙,合称三沙王氏。这支王氏乃是三槐堂王氏的正宗。记录这支王氏的族谱,在王氏族人特别是三槐王氏后裔的心目中,是最具有权威性的族谱。

  《王氏三沙金谱》,又称《王氏三沙统谱》(见《中华族谱集成》)王姓卷第九至十三册,巴蜀书社1995年出版),清代王钟、正承烈、王锡骥等修,始修于咸丰五年(1855),完成于光绪五年(1879),历时24年。该谱记载了东沙王氏51支,中沙王氏28支,西沙王氏152支,原装122册,是一部规模宏伟、支派繁多、取材广泛、内容翔实的大型三槐王氏族谱。

  王皋,字子高,以太尉护宋高宗南渡有功,封柱国、太傅,为《王氏三沙全谱》之第一世祖。长子王易,为东沙始祖,该谱尊为东沙二世祖;次子王铎,为中沙始祖,该谱尊为中沙二世祖;三子王允(又作胤),为西沙始祖,该谱尊为西沙二世祖。该谱认为,三槐王氏是太原祁县王氏文中子王通的后代,文中子王通在该谱中占有异常显赫的地位。诸如,该谱的诰敕部分,开篇便是明嘉靖九年(1530)皇帝制曰隋儒王通配祀孔子庙庭的敕命。在始祖像赞部分,第一世祖,是周灵王太子晋的画像;第二世祖,是周司徒宗敬的画像;第四十二世祖,便是先儒文中子王通的画像,并有薛收、魏征、房玄龄撰写的像赞。该说在卷首部分,还载有《文中子世家》,由杜淹撰写,长达1600余字;接下来就是《文中子本传》,长达1000余字。

  该谱在《王氏太原合谱前编》中写道:

"王氏自子晋受姓至汉,元封琅琊、威封太原,二派特著。吾宗太原也。今或采史传、或本世家、或按旧谱,自受姓至宋南渡,为世五十有五"

接下来排列了周灵王太子晋至南渡始祖皋公的五十五代世系。按世系排列,隋代文中子通列为第四十二代,所以被尊为第四十二世祖。由隋代文中子王通至三槐堂王氏始祖王祜,共九代,其一线世系如下:

文中子通―福郊―元暕―景肃―政―仲舒―哲―言―彻―祐

王祐次子王旦,相宋真宗,赠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文正。所以《三沙传芳谱旧序》云:

"余赏遐稽文中子世家,知其为周家之裔。比观文正公旦家传,又知其为文中子之十世孙。其裔散处中原,不可胜述。"

  总之,记载三槐堂王氏始祖王祐后裔的这部大型《王氏三沙全谱》,以浓墨重彩的笔法确认,三槐王氏乃是太原祁县王氏文中子王通的后裔。

  此外,其它三槐王氏族谱亦有同样的记载。例如,清光绪《延政王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王庆洪等修,昆陵西宅刻本,原装二十七册。该谱以希古公为一世祖。希古公,名贤,字希古,是三槐王氏始祖王祐的第三子王旭的后裔。该谱在卷首的《原姓》中写道:

"吾姓王氏按遗谱周灵王子晋,二传之后,以爵为氏。其在太原者,皆姬姓。……至晋有右军将军,隋有文中子……后唐之黎阳令言,乃太原之正派,迁大名莘邑,生彻,举进士,为拾遗;彻生祐,后晋天福中为司户参军;又事后周,为南乐令。宋太祖受禅,拜监察御史。尝以家之百口,保符彦卿之无异意……吾姓之所自来,起自太原,迁自莘邑。如水之有源,木之有限,不可紊也。苟有背而之他者,谓之灭宗。"(见《中华族谱集成》王姓卷第七册第5-6页)

  又如,清光绪《高仓王氏族谱》十卷,王佐柳等修,三槐堂刻本,原装十册。该谱以仕魁公为一世祖。仕魁公乃三槐王氏始祖王祐之后裔。仕魁公生于元末,明洪武时,自江西泰和徙居高仓,是为高仓王氏始迁祖。该谱在《旧序》中写道:

"吾族系出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元封琅琊郡,元弟威守太原……凡二十一望,唯太原、琅琊最著。我肇基祖仕魁公,乃太原之后也。"(见《中华族谱集成》王姓卷第六册第20页)

由此可见,三槐堂王氏始祖王祐后裔所修的族谱都认为,王祜的祖父黎阳令王言,是由太原之正派迁到莘邑的。也就是说,黎阳令王言是太原王氏文中子王通的后裔,同琅琊王氏唐末宰相王抟没有父子关系,因而,不属于琅琊王氏系统。

  (三)属于琅琊王氏世系

山东莘县政协编《槐荫千秋》2004年1月第一版,第27-28页,杨巨源所著论文《三槐王发祥莘县地》中,根据《新唐书》及《安徽滁州三槐王氏家谱》中记载的唐代王练在王言之前曾任莘县尉,因而确认三槐王氏源于琅琊王氏(该文在《通讯》4期第12页刊登)。

唐代,姬姓王氏后裔王练出任莘县尉,携家迁居莘县(《初篆王氏家乘受姓源流序》:"方则,光禄卿,再传至练,为莘县尉,遂徒莘。历数传,至言公,令黎阳。"此事《新唐宰相世系表》亦有记载)。

  关于姬姓王氏移居莘县的时间,史有两说。范仲淹为三槐后代王质所撰的墓志铭中说"其先太原人",至王言时才"占籍大名"。元代赵孟頫为王言撰写的简历《宋尚书兵部侍郎许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纪略》中亦说自王言起定居大名莘县。这是"王言迁莘说"。欧阳修和宋祁主持纂修的《新唐书》和《三槐王氏家谱》则认定王练任莘县尉时携家居莘,这是"王练迁莘说"。王练和王言均为唐代人,王言是王练的六世孙。王练迁莘说见于正史,安徽滁州三槐王氏家谱中又有其先祖王练任莘县尉并携家居莘的明确记载,此说应十分可信。王练官职不大,其后代却不乏位高爵显之人。大官携家在外任职,其祖籍莘县并不为人知晓。至王言出任滑州(今河南滑县)、黎阳(今河南浚县)令时,距莘县不足三百里,老家莘县才渐为人知。至王旦成名时,人皆知其曾祖父王言是莘县人,曾任黎阳令,以上各代情况不详,更不知王练曾任莘县尉之事,故范仲淹给王旦的侄子王质写墓志铭时,敢于断言王家由王言那一辈"占籍大名"。至元代赵孟頫给王言撰写简历时,距王旦所处的时代已近三百年,并没有注意到《新唐书》中关于王练曾任莘县尉的记载(县尉这官实在是太小了),而是对范仲淹的结论深信不疑,这也是情理之中。如此一误再误,王氏迁莘的时间便由王练时期变成了王言时期,阴差阳错地被推后一百多年。

编者按:感谢为此文呕心沥血的王听兰先生。

信息来源: 三槐王氏网

王旦是北宋名相,曾掌权18年,为相12年,深受当时的皇帝宋真宗信任。不过后来,宋真宗却做出了一件很荒唐的事情,为了封禅事宜竟然暗中贿赂王旦。这让王旦陷入两难,最后他决定不在阻止真宗封禅。但正是因为此事,导致王旦饱受后世诟病,认为他没能履行自己宰相的责任,怕担责所以放弃阻止真宗封禅的决定,让一场闹剧就这样发生了。

1、宋真宗向王旦行贿

有一天,宋真宗请宰相王旦喝酒。喝着喝着,宋真宗就问王旦,王爱卿,朕这个酒味道怎么样?

这是皇帝的御酒,哪可能不好。所以,王旦自然说很好很好。

宋真宗说,既然你说这个酒很好,那么,宴会之后,我就送你一坛,你回去慢慢喝吧。

到这里,其实一切都很正常。皇帝赏赐臣子一坛酒,也是再自然再正常不过了。但是,当酒送到王旦的府上的时候,王旦一抱酒,就觉得这个酒很不正常。为什么呢?因为酒坛特别沉。本来王旦舍不得喝这坛酒的。但是既然发现这个酒这么沉,不正常,自然要打开来看。而当他打开酒坛的时候,一下就不淡定了。因为这里面根本就不是酒,而是满满的一大坛上好的珍珠。

王旦一开始疑惑不已,不过很快,他似乎就明白,为什么宋真宗会送他这么满满的一大坛珍珠了。

宋真宗这样做,是在向他行贿。

皇帝向大臣行贿,这可是闻所未闻。那么,皇帝有什么事,为什么要向一个大臣行贿呢?

2、封禅之事

事实上,在这之前,宋真宗曾问过王旦,关于封禅的事情。

其实,这个封禅的建议,是另外一位宰相王钦若给宋真宗提的。当时,宋真宗很高兴,但是也觉得这个事情不太靠谱。宋真宗也是饱读诗书的,知道封禅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可以做的事情。历史上真正做过封禅这件事的,除了远古时期传说中的帝王以外,隔得比较近的,也就只有秦始皇、汉武帝等少数几个皇帝。秦始皇、汉武帝,都是历史上一些标志性的人物。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汉武帝攻打匈奴,解除了北方少数民族一直以来的强力威胁,实现开疆拓土。所有这些,都是很大的功劳。显然,只有取得很大功劳的人才,敢做封禅这件事。他自己并没有这样的功劳,所以他不敢这样做。

不过,王钦若却告诉他,其实一个人功劳有多大,是由上天来评判的。上天认为这个皇帝的功劳大,就会给他降下祥瑞。只要地面上出现了祥瑞,那也就意味着,上天认可这个皇帝,这个皇帝就有资格去封禅。

而封禅行为,本质上是对上天的一种答谢。所以封禅是非做不可的。

当然了,这只是王钦若对宋真宗说的这个话,是王钦若给宋真宗讲的逻辑。究竟这个逻辑是否行得通,是不是有道理,还需要更多的大臣认可,尤其是朝中最主要的大臣宰相的认可。所以,他就拿这件事去问宰相王旦。

不过,王旦显然也觉得封禅非同小可,不是随便就可以做的。王钦若的说法,也只能是一家之言。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王钦若是王旦的政敌,王钦若得势,也就意味着王旦可能不会得势。所以,他当然不可能轻易就认同王旦的逻辑。

3、支持真宗

但是王旦也明白,宋真宗对封禅这件事是非常期盼的。宋真宗试探他,就是他很期盼的表现。于是,他就装着迷迷糊糊的样子,既不同意,也不否定。

也就在这种情况下,宋真宗决定向王旦行贿,送了王旦一坛珍珠。

当王旦拿到这一坛珍珠的时候,一方面他也很贪图这一坛珍珠,毕竟价值是很高的。另一方面,他也明白,自己没有退路了。如果皇帝向他行贿,他不答应的话,那也就意味着他的宰相当到头了。接下来,也就是他被发配流放到哪里去的问题。所以王旦就改变了自己的立场,转而支持宋真宗封禅。

由于有了王旦的支持,因此宋真宗封禅这件事,此后就进行得极为顺利。

全天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祥瑞,而宋真宗就依靠这些祥瑞,最后实现了到泰山封禅的这个目的。

那么,宋真宗为什么一定要做封禅这件事呢?

那是因为,宋朝刚和辽国打了一仗,并且辽国一直打到了澶州城下。宋朝和辽国在澶州城下,签订了一个澶渊之盟。这个澶渊之盟,是一个城下之盟,是非常耻辱的条约。因为每年需要向辽国交保护费,这在宋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宋真宗觉得到了后世,如果就这样评价他的话,他实在接受不了。所以,他想采用封禅的办法,转移大家的视线。大家知道他封禅了,就不会再说他城下之盟的事情了。

可惜,历史的评说不是这样的。就算宋真宗封禅了,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历史对他与辽国之战,以及澶渊之盟的评价,该怎么评,还是怎么评。宋真宗只是搞出了一个笑话。

王旦王旦(九五七~一○一七),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知平江县。荐为著作佐郎,预编《文苑英华》。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右正言、知制诰。累迁知理检院。真宗即位,除中书舍人,为翰林学士。咸平三年(一○○○),拜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四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景德三年(一○○六),除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天禧元年卒,年六十一。赠魏国公,谥文正。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二八二有传。

  王旦(957~1017) 北宋名相。字子明。今莘县人。王旦自幼好学,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淳化二年(991),任右正言、知制诰,并被封为礼部郎中、兵部郎中。至道三年(997),真宗即位,4年之中连续晋升,初为中书舍人,后为参知政事。景德二年(1005),加封为尚书左丞。次年,升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王旦为相10余年,知人善任,任人唯贤,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他推荐提拔的,但从未推荐自己的亲属做官。天禧元年(1017)9月,王旦病逝,册封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文正”。仁宗即位后,为其立碑,并亲笔御书“全德元老之碑”。其后,欧阳修奉旨为其撰写碑文,苏轼为王氏宗祠撰写了《三槐堂铭》。王旦有文集20卷传世。

  王旦。幼沉默好学。父祐曰。此儿当至公相。初知平江县。其廨传有物怪。居多不宁。旦将至。前一夕。守吏闻群鬼啸呼云。相君至矣。当避去。自是遂绝。及为相。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帝曰。卿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阙失必多。准无所隐。益见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准罢枢密。私求为使相。旦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耶。准深憾之。已而除节度使同平章事。准入见。谢曰。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帝具道旦所荐。准愧叹。以为不可及。薛奎为江淮运使。辞旦。旦无他言。但云。东南民力竭矣。奎退曰。真宰相之言也。张士逊为江西运使。辞旦求教。旦曰。朝廷榷利至矣。士逊思旦之言。未尝求利。卒赠太师。魏国公。谥文正。家人未尝见其怒。试以少埃墨投羹中。旦惟啖饭。问。何不啜羹。曰。偶不喜肉。后又墨其饭。则曰。今日不喜饭。可别具粥。不置田宅。曰。子孙当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遗令削发披缁以殓。(王旦传)

北宋名相相互之间的矛盾竟然是因为这点小事?

寇准与王旦同年中进士,两个人进入官场的起点是一样的。但王旦却很快走到了前面,当上了宰相,这让寇准心里很不是滋味。人前背后,有意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