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旦,小青之分析
1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叫做《小青之分析》,作者是潘光旦。《小青之分析》是他读书时的一篇作业。
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这位作者,潘光旦与叶企孙、陈寅恪、梅贻琦并成为清华百年四大哲人。一生涉猎广泛,在性心理学、社会思想史、家庭制度、优生学、人才学、家谱学、民族历史、教育思想等众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摘自百科]
当年在全国上下倡导人多力量大的时候,潘光旦等人提出应该适当限制人口。但那时唯我独尊一言九鼎,限制人口的声音很快就被压下去了,潘光旦还被打成右派,直到79年才被解放。
潘光旦在清华堂读书时有一位老师,叫做梁启超,当时梁启超在清华堂给学生上课,讲的内容是“中国五千年历史鸟瞰”,要求学生妹据此写一篇文章作为作业。
潘光旦用当代的心理学生理学知识,分析了几百年前冯小青之死——相当于用现代的知识为过去的某些事情或者某些现象做出解释。
这个角度在当时非常别致,再加上潘光旦的分析有理有据,这份作业受到了梁启超的激赏。梁启超给了他很高的评价,说他的头脑滢澈,情绪深刻,无论是当科学家还是当文学家都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希望他专注某一方面,必能大成。
事实上,潘光旦并没有按照梁启超先生的建议走专一化的道路,依然走广与博的路线,一生涉猎广泛。在优生学和性心理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2
这本《小青之分析》就是他后来根据当时的作业完善拓展而来的,从性心理的角度考察分析当时冯小青为什么会死掉,冯小青顾影自怜究竟与性心理何干,甚至还给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有必要介绍一下冯小青的故事。冯小青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才女,从小聪慧,十岁时有个尼姑到她家口授佛经,她听一遍就能背诵。这个尼姑想要收她做弟子,冯小青的母亲没同意。
到了十六岁的时候,冯小青的母亲贪恋财物,把她嫁给了一个富人做小老婆。这个富人的大老婆是个悍妇,悍妇把小青单独迁到一个院落,没有自己的允许不准自己的丈夫与小青见面。
小青日益忧郁,后来大家发现冯小青经常跟自己的影子絮絮叨叨地聊天,旁人一近前就戛然而止。
本来冯小青周围有个可以跟自己交流的杨夫人,后来杨夫人随夫去了外地,冯小青更加孤独,更加忧郁。到最后变得茶饭不思,每天只喝几口梨水。
再后来冯小青觉得自己要死了,请画师来为自己画像,画了几次她都说不像,后来画师观察她的举动,终于做出一副她满意的画像。她对着画像说,小青,小青。然后就死掉了。
3
潘光旦从性心理的角度分析了这个故事中小青的一些行为形成的原因,和她为什么忧郁而死的原因,还提出了自己的性发育观。
潘光旦把人的性心理发育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子母认同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母体客观化与母恋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自我自觉及自我恋阶段;第四个阶段是自我恋扩大与同性恋阶段;第五个阶段是性成熟与异性恋阶段。
第一个阶段 就是小孩刚出生没多久,没有自己的意识,还认为自己和母亲是一个整体。
第二个阶段 是小孩逐渐有了自己的意识,意识到自己的母亲是另一个客观存在,并不和自己是一个整体,这个时候小孩在精神上对母亲充满了爱恋。
第三个阶段 小孩已经脱离了母亲的怀抱,受到社会压力或者大人引导,意识到母恋不会被允许,于是转而爱恋母亲之外的人。除了双亲之外,最熟悉的人就是小孩自己,这个时候的小孩在心理上爱恋的对象往往就是自己。
第四个阶段 自己的性心理逐渐发展,爱恋的对象从自己转移到别人,但是步子又不能迈的太大,往往会转移到不是自己但与自己相近的人的身上,也就是同性身上。恰在这个阶段,自己接触最多的别人往往是与自己同性的人。
第五个阶段 在生理上成熟了,繁殖的本能、欲望的本能共同影响,自我恋、同性恋已经无法应付这总影响,只有发育健全的异性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就进入了异性恋阶段。
4
《小青之分析》认为,人的性心理要经历上述5个阶段——子母认同、母恋、自恋、同性恋、异性恋。子母认同是开端,异性恋是归宿。
这个过程受某些因素影响,可能会发生回流。例如经历了同性恋阶段,跨越到异性恋后,受到某种刺激,在心理上就会退缩,性心理的发展阶段可能会退回到同性恋阶段,甚至退回到自我恋阶段。
很多人非常自恋,用《小青之分析》里的观点解释的话,那就是这人从自恋到同性恋、异性恋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过某些阻滞,在这个地方形成了一个影响深刻的心理区域,这个区域一直伴随着自己。
水仙花代表自恋。传说水仙花原本是一个美男子,他不爱任何人,没对任何人产生过爱情。有一次在水边低头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就对自己的影子产生了爱情,当他扑向水里拥抱自己的影子时,便化身一朵水仙花。
按照《小青之分析》的解释,水仙花这位美男子在性心理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一直停留在自我恋阶段,没能顺利进入同性恋、异性恋阶段。也有可能进入过这个这两个阶段,但发生了回流。
冯小青的故事中,有冯小青跟自己的影子讲话的情节,还有冯小青最后跟自己的画像讲话的情节。潘光旦认为,冯小青很可能也像水仙花一样,停留在了自我恋阶段——很可能是回流。
想想吧,一个十六岁的小女孩嫁给了一个富人,在那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口臭体臭腋窝臭,言粗语俗动作野等等刺激,再加上被他家大老婆排斥,很难再对异性、同性产生爱恋,就退回到了自我恋阶段。
恋母的妈宝男妈宝女也可以用《小青之分析》里的观点解释。本应从母恋阶段跨越到自我恋阶段的,但这个过程可能受到了阻滞——例如并没发现自己有什么值得下意识里自我恋的美好方面;或者母亲过度疼溺导致他们很难走出甚至走不出母恋这个阶段;或者虽然已经走出了这个阶段,但受到某些影响又回流退缩了。
当然,这里说的性心理状态,都是心理的范畴,很多东西都是一闪而过的下意识,并不会表现的那么清晰,自己未必能明显感觉到——不会说是“我几岁的时候处在母恋阶段”、“那年我从自恋阶段来到了同性恋阶段”。
阶段与阶段之间还会有重叠,而且某些阶段的作用会长期影响一个人。受到某些外力的影响,即便一个人做出了后面阶段的行为,例如整天与异性啪啪啪,TA的心理上可能还处在同性恋甚至自我恋阶段。
5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正常的性心理发展过程,而不是始终停留在母恋、自恋、同性恋这种中间状态,对于那种回流了的性心理成长过程,该如何是好呢?
外界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性心理的发展的阻滞,同样可以疏通和促进性心理的发展。
冯小青的故事中,冯小青认识一个被称为杨夫人的女人,这个女人在的时候,可以帮冯小青宽心解闷,如果这个人能长期引导冯小青,她可能再次从自恋到后面的性心理阶段的成长。杨夫人走了,冯小青只能顾影自怜,别人又不能和她接触,她自检就走不出自我恋的阶段了。
作为孩子的父母,可能更关心一个孩子身体上的成长,对心理尤其是性心理的成长,往往关心的不够。这就导致了性心理变态的人越来越多——变态在这里不是贬义词,是中性词,意味没有按照常规发展的意思。
父母除了关心孩子身体的成长,还应该关注孩子心理的成长,包括难以启齿的性心理——并不是说你假装看不到问题的存在,问题就真的不存在了,假装问题不存在,有概率问题会自行化解,但更可能问题越积越严重,最终追悔莫及。
其实,在正常情况下,父母只要提供一个正常的环境,孩子就可以朝着正常方向发展——该亲亲抱抱举高高的时候就亲亲抱抱举高高,但千万不要一直亲亲抱抱举高高。
《潘光旦:守住灵魂的底线》(潘光旦)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RJxQCcXIVgiTh3Iiu1Zlw
密码:84y0书名:潘光旦:守住灵魂的底线
作者:潘光旦
豆瓣评分:88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7-1
页数:295
内容简介:
《潘光旦:守住灵魂的底线》收录了潘光旦关于读书、教育、人文和社会思想等方面的散文和游记,阐述他学术理念和学术成果的同时,体现他的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为读者提供更鲜活灵动的潘光旦形象。既可供专业学术研究,也可供大众读者阅读,提高知识素养,扩大文化视野。
作者简介:
潘光旦,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学家。曾经担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教务长等职务,一生学有专攻,又博识多能,是一位在性心理学、社会思想史、优生学、人才学、民族史、教育学等众多领域都有很深造诣的学界泰斗。著有《冯小青》《优生概论》《自由之路》《家谱学》等。
潘光旦的位育之道
读潘光旦,先要弄清“位育”的概念。该生涩的名词,源自《中庸》上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有人作注:“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于是生发出潘光旦的“位育”论,即在适宜的位置上,求得最佳的发展。
握着理论的武器,潘光旦开始着眼于“人类的演进”,要在达尔文阐明“人类的由来”后,将关于人的极终学问再推进一步,并倚此阐释民族发展问题。将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纳入其说,再由此上溯,潘光旦发现,往往有不能安其位不能遂其生的。
如在《说“才丁两旺”》一文中,潘光旦犀利地指出,中国中等社会奉为处世哲学的“财丁两旺”(财字常写作“才”,以免太露),始终只是一个理想。财丁可以各旺,皆旺“却为事理所不许可”,这里头有人口与物力的调剂问题,中国的亏吃在丁旺财不旺,西洋社会的亏吃在财旺丁不旺。嫌说得不过瘾,他又用某作家的话来作譬,称财丁难以两全如同“大房子里住小家庭,小房子里住大家庭”。所以小家庭人丁欠旺,大家庭终要露出败象。
以往,中国长时间地陷入“位育失当”的悖论里(当然不止一处),其派生的人口包袱,至今仍背在全民族的身上。那么财旺是否就好?未必。学贯中西的潘光旦,对此亦见地不凡,由罗马帝国的兴衰,及美国社会的畸形消费,引出财浮于人能“引起种种*靡奢侈的恶习惯,小之可以杀身丧家,大之可以亡国亡种”,真可谓警愦觉聋。财力过旺损智伤体者,我们已有所见,把住度而“致中和”者,才是明白人。
十分明白的潘光旦,看到财丁不可两旺,却可相旺。相字有彼此顾及的意思,如此才不至于走入歧途。潘光旦讲位育,每每强调不能完全迁就环境,人类的进步,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和演化论中的“顺应”相区别。故此,生物所处的“静”的地位,要受制于其“动”的发展,反之亦然。为寻求中国人的位育之道,潘光旦在其力作《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中,全面剖析了中国人的禀赋,及生成这禀赋的主客观条件,意在竖起一面审视的镜子。
他认为较之西洋人,中国人极有耐性,这是一大优点,也是一大弱点,是让长期穷困给磨出来的,为适应穷困人们非勤即俭,这都要倚赖耐性。讲到迁徙的选择与淘汰作用,潘光旦也有精辟议论,点出中国历史上荒年频仍,其时总有体魄比较强壮的一派,不愿坐以待毙,而去别寻乐土,恰恰也就有更多的生存与发展机会。站在智者肩上,总有景致无限的感慨,读潘光旦,你不时要为其目光之深邃叫绝。
不仅在大作中寻求,就是写较轻松的小文章,潘光旦也要在人格完美上用力。他提出兴趣是主,事业是宾,以使兴趣合理发挥,收到安心现职、疏导名利之功效(《生计·事业·兴趣》),视角独到。潘光旦丰富的著述中,凡此思想的亮点俯拾即是,可惜他“优生强种”的旗帜只打到68岁,不然以他集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及翻译家于一身的优势,是可以为中国的人文科学耕耘出更多的沃土的
论潘光旦人文教育思想
内容提要:潘光旦(1899-1967),江苏宝山县人,是我国著名优生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是教育家。他站在生物遗产学的角度,以社会生物学理论为基础,围绕着近代教育的本质、目的、宗旨及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以“位育”观为核心、以人格培养、“通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系统教育理念。从中表达了他对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与现代人格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 “位育” 人格 品格 通识教育
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潘光旦的名字是不应当被人们遗忘的。他曾经执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长达18年,不仅担任社会学系教授,而且还担任过清华、西南联大的教务长、秘书长、系主任、图书馆主任等职务;他不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优生学家,同时,还是教育学家,在他一生所涉猎广博的诸多学术领域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他以坚实的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站在现代生物学理论的独特视角,融汇中西文化的人文精神,深刻阐发了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思想。其中,关于社会“位育”的教育观、全人格教育的思想、“通识”教育的观点和方法构成了他整体教育思想的基本框架。下面,仅就此略加评述。
一、基于“社会位育”观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达到“以群则和,以独则足”的理想
所谓“社会位育”(Social adjustment),是潘光旦从现代生物学理论中引申出的一个教育理念,以此奠定了它在整体教育思想中的核心地位。在美国留学期间,他深受西方社会生物学派的影响。1926年回国后,受英国遗传学家贝特森(Bateson)观点的启发,提出“言生物演化者,动辄论生物位育(Organic adjustment),晚近治社会生物学与社会学者,亦竟相发探社会位育之说。”(1)1932年,他主编《华年》杂志期间,比较明确地阐述了这个观点。他借鉴中国传统典籍《中庸》中“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思想,结合西方社会生物学的观点,论述道:“位者”,是“安其所也”;“育者”,是 “遂其生也”,即所谓“安所遂生”,这是“位育”观的基本涵义。(2)按生物遗传学的理论解释,在生物演化的进程中,物种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反映在“静”与“动”两个方面,所谓“静”者,是指生物在“环境里所处的地位”;所谓“动”者,是指生物“自身的发展”,因此,潘光旦认为,“这种生物现象和人类亦有相通之处”。那么,这种相通性和互动性是怎样的呢?他解释道:“社会位育”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位”,即社会秩序,这是保障任何一个社会稳定的基础;一方面是坝�保�瓷缁峤�剑�馐谴俳�桓錾缁嵯蚯胺⒄沟亩�ΑU舛陨缁岢稍崩此担�导噬鲜且桓觥巴�臁敝�涞谋缰す叵滴侍猓�拔弧保�巧缁嶂刃颍�爸刃虻母�菔巧缁岱肿蛹湎嗟钡摹���保弧坝�保�侵干缁峤�剑�敖�降母�菔巧缁岱肿蛹涫柿康摹�臁�保�)潘光旦认为,一个社会如果“同而过量”,那么,“社会生活便日趋保守,甚至于腐朽以死”,如果“异而过量,社会生活的主心不定,甚至消失,演成一种无政府的状况。”(4)所以,过分强调哪一个方面,都是不相宜的,作为一个健康的现代社会来讲,既要重视社会的人文环境,又要根据社会的自然环境,在此基础上给予社会成员充分的发展机会,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找到自身展示才能的地方,这是潘光旦“社会位育”思想的主要涵义。
他认为,“位育”就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促成这种位育的功能”,“从每一个人的位育做起,而终于达到全人类的位育”。(5)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类本身,它涉及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而“位育”正是“一切生命的目的”,这是“百年来演化论的哲学所发见的一个最基本最综合的概念”,所以,用“教育的努力而人各得其位育,人类全部的位育是不求而自致的”。他指出“文明人类之生活要不外两大方面,曰己,曰群,或曰个人,曰社会;而教育之最大目的,要不外使群中之己与众己所构成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与夫共得其相位相育之道,或相方相苞之道”。(6)
那么,如何达到“位育”的教育目标呢?他又提出了“调适”的观点,他阐述到:“人是群居的动物,人也是变异最多的动物,人也是有相当自由选择能力的动物,惟其群居,而此其所以为群,又和蜂蚁之所以不同,其分子之间,在智能、兴趣、与意向上,有极复杂的差别,”(7)因此,人类有了其特殊的“调适”功能,主要作用于三个方面,即自然、社会、人类,其结果,也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人要和自然环境调适,于是就有自然科学。要和目前的社会文化环境调适,于是就有了社会科学。又要和历史经验调适,于是就有人文科学”,这种反复调适的结果,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的演化,“终于教会人类在环境中更进一步的安所遂生的程度,安所遂生,就是调适,也就是我希望到的‘位育’”。(8)如果我们站在“社会位育”观的角度去理解教育,就会发现潘光旦所赋予的更深一层次的涵义:即教育完全不是仅仅教会人们识几个字、教会演算、甚至也不是教会人某种生活的技能,而是蕴含着另外一层意义,这就是使人在所生存的环境之中,寻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合适场所、一种人生依托,使人与自然、社会、文化这几个方面能够和谐相处。所谓“社会位育”的全部价值就体现在这里。
潘光旦提出“位育”观的重要意义在于,深化和丰富了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内涵,使人们对教育观念的理解提高了一步。
二、“全人格”教育思想之精髓涵义
潘光旦岢龅摹拔挥�惫郏�导噬鲜呛�橇苏�龅慕逃��蹋�谡庖还�讨校��痔岢隽烁��丶�奈侍猓�饩褪墙逃�康暮徒逃�谥季烤故鞘裁矗克�赋觥把�=逃� 哪康牟欢嗽诠嗍渲鞘叮��谂嘌�桓鲟襦鸬娜恕保9)“我们要承认每一个人是一个本体,是囫囵的,而不是零碎的;教育的对象是一个囫囵的人。”(10)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就是每一个人的人格的培养”。(11)经过陶冶而形成的人格,是一个不可分割整体,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体现。
人格教育问题之所以引起他的高度关注,是他针对当时教育界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弊端,由感而发。他主要列举了二点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忽视通性与性别,而过分强调个性;二是漠视人的意志与情感的培养,过分强调智识,甚至变为“唯一的宠儿”,其结果,造成“个人全都成为畸形之人,零星片断之人,而于社会,则分工愈细,合作愈见困难”。(12)潘光旦认为“一个学生原是一个不能分割的人格,现代的学校教育却硬把这个人格凌迟处决了”,“此种教育却单单把理智的部分隔离开来,而把其余的部分,或则根本舍弃,不加存问”,这是“举一而废百”的教育。(13)
潘光旦提出的全人格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他提出了“全人格”的基本内涵,即智识、情感、意志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及和谐发展。这既是实施人格培养的主要内容,又是整个教育过程不可偏废的有机整体。关于智识的教育,他认为绝非单纯的知识灌输,应以“推十合一”的科学方法加以传授,避免“泛滥无归”或“执一不化”的现象;值得强调的是,他特别重视人的情绪与意志的培养,认为这种精神力量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在中国儒家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培养“君子”及“士”的思想元素,例如:“士不可以不弘毅”、“君子任重而道远”、“士可杀不可辱”、“君子见危受命”等等,潘光旦对此给予首肯,并赋予新意。他指出“所谓弘,指的就是情绪的培植,” “所谓毅,指的是意志的训练,持志有方法”,(14)注重这二个方面的培养,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身心的健康益处很大。看似无形却是 “桃李无言、下自成溪”。对此,潘光旦的论述是准确的,他说“治学之精神与思想之方法,貌若完全属于理智一方面之心理生活,实则与意志之坚强与情绪之稳定均有极密切之关系。治学贵谨严,思想贵不偏不蔽,要非持志坚定而用情有分寸之人不办。”(15)
其二,他提出“品格的陶冶”即是人格教育的基本过程。在人格培养中,除了需重视人的心理诸因素的协调之外,还应重视个性与社会性的和谐、人与文化传统的继承,这都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潘光旦认为,品格教育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是通性与个性的辨识”;“二是明与恕两个标准的重申”;“三是个人的修养”与“意志与制裁能力的培植”。这三者之间,既有相互递进的关系,又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对“人性”的深入理解和诠释。在他看来,实施品格教育的首要前提,是认识人性的本质特征。他认为,人格是基于人性的,而人性不是一种单纯的东西,它包括通性(人与人之间相同的部分;社会的秩序、文化的继承都与此有关)、个性(因人而异之处,潘认为:对卓越的个性如果保护周到或培植得当,“往往是文化生活跃进一大步的因缘”)、性别(男女之分,与家庭、婚姻问题关系密切)。(16)只有充分认识人的基本特性,才会对人格教育产生深刻的理解。既然“人人既有此三部分的人性”,所以“人人即不能无一种要求”,因此,教育的过程就是使“此三部分的并重与协调的发展”,教育的目标是使“每一个人的共同中的有其别异的人格”,最终,达到人与社会“以群则和,以独则足 ”的理想境界。
三、“通识教育”的大学教育理念
在潘光旦的教育思想中,“通识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其思想的来源,显然是吸收和借鉴了中西方学术思想,融汇中西,阐发新知。一方面,他受到英美“普通教育”(General educaiton)和“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iton)的影响,并直接将它们译成“通达教育”一词。1946年,他还翻译并出版了英国学者赫胥黎的著作《自由教育论》。但是,另一方面,他不是全盘接受西洋的学说,而是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汲取丰厚的营养,给古老的观念赋予时代之新意。他对《论语》、《大学》、《学记》等中国儒家经典古籍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一个现代学者的眼光注入全新的理解和阐发。在比较中西思想的“异同”的基础上,他说道“西洋之大学教育已有八九百年之历史,其于此种教育之目的,虽未有明白之揭橥,然试一探究,则本源所在,实为希腊之人生哲学,而希腊人生哲学之精髓无它,即为‘一己之修明’(Know thyself)是已。此与我国儒家思想之大本又何尝有分毫之差别?”(17)在他看来,中国儒家传统思想中的“古之学者为己”、“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至于止善”“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等观念,都道出了教育的真谛。而且�徒��逃�砺壑�洌ㄖ饕�从谖鞣剑��⒉ 皇峭耆�嗟治妫��强梢韵嗷ト诤稀⑾嗷ゲ钩涞摹K�摹巴ㄊ丁惫壑苯游�樟恕堆Ъ恰返乃枷胗��骸爸�嗤ù铮�苛⒍�环担�街�蟪桑环蛉缓笞阋曰�褚姿祝 ��咴梅���墩呋持��舜笱е�酪病薄BR> 基于这样的思想基础,潘光旦的“通识教育”观在其整个教育思想中无疑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他认为,就大学教育而言,“毕竟与其他程度的学校教育不同,他的最大的目的原是在培植通才;文、理、法、工、等等学院所要培植的是这几个方面的通才,甚至于两个以上的综合的通才。它的最大效用,确乎是不在养成一批一批限于一种专门学术的专家或高等匠人”,(18)“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中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19)他认为是“专的过度”,造成的结果是“人格的畸形化”。“一个专家,如果没有充分的通识做承托,其实就等于一匠人,至多不过比普通的匠人细腻一些罢了。”他指出,“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20)
“通识教育”的内容是哪些呢?潘光旦作了如下阐述:
首先,“通识”是指“一般生活之准备”,“专识”是指“特种事业之准备”,二者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对人的一生而言,前者的作用显然大于后者。“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有通于人也”,所以,“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从社会需要而言,“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21)因为,生命的范围大于事业的范围,做人之道应大于做事之道,“事业不过为人生之一部分”,其作用是为人生这一大目标服务的,“足以辅翼人生,推进人生”。经过如此的分析,孰重孰轻,自然清楚。
其次,“通识”的内容应涵盖自然、社会、人文三大方面的知识。即“今日而言学问,不能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大部门”,所谓 “通识教育”,就是“亦曰学子对此三大部门,分而言之,则对每门有充分之了解,合而言之,则于三者之间,能识其会通之所在,而恍然于宇宙之大,品类之多,历史之久,文物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相为因缘与依倚之理。此则所谓通也”。(22)从中可以看出,“通”者,不是让学生埋头书海中,盲目的泛观博览,也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打破人为的限制,将宇宙、自然、社会视为一个整体,客观地思考人生与世界。“通”的重点在于“识其会通之所在”、 “一以贯之之道”、“因缘与依倚之理”,其实,这是指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而言的,即融汇贯通是谓也。
再次,他又提出了实施“通识教育”的具体措施。例如:大学不要过早划分院系和专业,至少延缓到第三学年;第一学年中增设“通论”类的课程,如“自然科学通论”、“社会科学通论”、“文化概论”、 “宇宙与人生”。他还提出中国工业化应培养通识型的技术人才的主张。在《大学一解》中,他将工业人才分为二类,一是技术人才,二是组织人才,据此,他认为中国工科院校也应该相应地划分为二类。专科学校重点培养应用型的工业技术人员;大学工学院主要培养工业组织人才,这种组织人才的最大特点是“通才”,应该对工程与工程之间,理论与技术之间,人与之间,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 “必须添设有关通识的课程,而减少专攻技术的课程”。他强调,对工业组织人才而言,开设诸如“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致于一切的人文科学、文化背景” (23)方面的课程是大有裨益的。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扩展,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步入室微,中国学术界正逐步建立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学术体系,形成了新的学术理念和方法。在这个背景下,一部分现代学者站在时代思潮的前面,不断从传统中挖掘出可资立新的思想资源,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中西方之间、古今之间进行着融汇贯通的艰辛探索,以期达到“会通中西”的目标,潘光旦无疑是他们中间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的独具匠心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对后人的启发将会继续下去。
2001年8月8日
参考文献
①(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潘光旦选集》第三集,潘乃谷、潘乃和选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49页、第49页、第372页、第435页、第232页、第233 页、第366页、第483页、第475页、第484页、第369页、第359页、第483页、第125-133页、第435页、第174页、第443页、第443页、第443页、第444页、第175页;
② (1)《潘光旦选集》第二集,潘乃谷、潘乃和选编,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9年8月第一版 第8页;
③ (2) 《潘光旦选集》第四集,潘乃谷、潘乃和选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425页;并参见李全生《位育之道超越了什么?》《中和位育-潘光旦百年诞辰纪念》潘乃穆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潘光旦,小青之分析
本文2023-11-24 15:01:1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45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