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金庸的文章 详细一点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4浏览:4收藏

介绍金庸的文章 详细一点,第1张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生,浙江海宁人,出身望族。查家几百年来名人辈出,领尽风骚,清朝皇帝康熙称之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大学主修英文和国际法。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曾在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及《新晚报》任记者、翻译、编辑,1959年创办香港《明报》,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期间创办《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新加坡《新明日报》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等。1972年,金庸挂印封笔,金盆洗手。所获荣衔甚多,包括:1981年英国政府OBE勋衔,褒扬其对新闻事业及小说写作的贡献;1986年香港大学社会科学荣誉博士,表扬其对社会工作及文学创作的成就;1988年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名誉教授;1992年加拿大UBC大学DoctorofLetters;1994年北京大学名誉教授;以及1996年剑桥大学荣誉院士等。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他有两支笔:一支是写武侠小说的“世界第一侠笔”,另一支是写社评的“香港第一健行”。香港市民喜欢看他的社评,连国共两党政要、美国国务院也剪辑他的社评,作为资料加以研究参考。金庸的作品包括:1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飞狐外传》、《倚天屠龙记》、《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越女剑》。以上各书均曾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广播剧、舞台剧等,其中若干作品已被译成英文、泰文、越文、法文、马来文、韩文等在海外流传,日文版亦将由德间书店於1996年9月起陆续出版,其作品销路长期高踞华人社会之榜首。2政治评论:撰写《明报》社评二十馀年,有《香港的前途》评论集。3散文:有随笔、**评论、戏剧评论、佛学研究及历史人物研究《袁崇焕评传》等。4翻译:已出版者三种,在报刊连载者四种。5**剧本:十馀种,**剧本《绝代佳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金章奖。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决,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笑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

还有一部越女剑

一共15部

这是一本旧书,曾以《众生之相》和《金庸小说人物谈》为书名分别在上海三联书店和台湾风云时代出版社出版过。

文学是入学。小说创作的最高旨趣,无非是刻画人物性格,书写人物情感,表现人物心态,探讨人性本质,并思索人类命运。金庸小说的重大成就之一,就在于它刻画了一系列让人津津乐道的人物形象。谈论和分析金庸小说人物的书有很多,只不过各人选择谈论的对象不完全一样,谈论的角度、观点和方法更是各有不同。我的这部书,书写了我个人对金庸小说人物的一孔之见。

好在,金庸小说的人物形象众多,精彩纷呈,经得住一再谈论。也值得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把这些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其心态情感放在众生之相的维度上看,或许能品味出若干别样的滋味。

此书再版之际,我总是想起上海三联书店的资深编辑冯芝祥先生仅凭视力正常的一只眼睛认真审阅和订正了我的书稿的情形。也想起冯太太即上海育才中学的高中语文名师周翠堤老师曾为我书稿的审读校正付出了许多辛劳,虽然至今未曾见过周老师,但这一份由衷的感激总在心头。

这本书于2001年的春节期间完稿,我的妻子和女儿陪伴我跑完又一段漫长乏味的马拉松,以至于那一个春节寒假,她们都因为我的写作而不得不留在家中,哪儿都去不了。而2007年的春节,这一幕再度上演,因为我要写另一本有关金庸小说的书,她们又一次修改出外度假过春节的计划,再度在家陪我跑马拉松。我知道这马拉松的陪练并不好玩,在我写作顺利的时候还好说,在我写作不顺利的时候还要承受我的恶劣心情和难看的脸色。对此,我除了谢意,还有愧疚。当然,我在家里有时候喜怒无常,也正是那众生之相中平常的一种。

最后,我要借此机会,对人民出版社的有关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当然还要感谢我的新任责任编辑、出版社宣传策划部主任孙兴民先生和许运娜**!

陈墨

2007年2月底于北京

昨天,我和灵芝开车去海宁袁花镇参观金庸旧居,是金庸的出生地。金庸老家早在文革中被烧了,现在的旧居是仿当年的模样造的,不过听旧居守护人,即金庸同父异母弟弟说,现在造的只是当时的一部分。旧居里陈设的东西并不多,只是有关海宁查氏家族明清以来的一些有名望的文人士子介绍、金庸作品、金庸回乡参观的一些照片等。

金庸父亲前后娶了两个老婆,第一个老婆生了四个男孩四个女孩,有两个女孩没有养大,现在这些子女及其后代都没在海宁袁花镇生活,或在上海,或在香港,境况大多不错;第二个老婆原是查家丫环,金庸母去世后,被金庸父收为妾,并生了四个儿子,这四个儿子及其子女依然生活在海宁袁花镇新伟村,和普通的农人一样种田养蚕艰难维持生计,金庸和这四个弟弟没有任何联系,即便在1996年回乡时也没有到出生地看看,也没有和这几个兄弟见面话情,显得有点无情,乡亲们对他颇有微词,倒是同是查氏的查济民回乡投资、捐助深得乡民称赞。

金庸先后娶了三个妻子,第一个妻子是上海人,当年随他一起去了香港,据金庸堂侄媳说,当是金庸在报社工作,非常努力,常常工作到深夜,很少有时间陪妻子,妻子不懂粤语,和人交流很少,感到非常孤独,后来就和金庸离婚回到上海;金庸的第二个老婆应该说是和金庸共苦的,而且为他生了二儿二女,但金庸把《明报》买下来,有了地位和名气后,又恋上一个比他小二十九岁的女人,也就是他现任妻子林乐怡,为此和妻子离婚。妻子有一个离婚条件,就是要求林乐怡结扎,不能生孩子,林乐怡为了要和金庸在一起,做了结扎手术。就在金庸和妻子离婚的当年,他的长子因为自己失恋而逃楼自杀。金庸和他的二子关系并不好,几乎没有来往。

金庸异母弟弟查良楠看上去是一个极本份善良的农村人,现管理着金庸故居。我们到金庸居故时已经十一点,旧居参观时间是上午八点半到十一点,下午一点到四点。他看我们在闭馆时才到,并不阻拦我们进馆,而微笑着说:“上午十一点关门,你们快点进去看看就出来吧。”我们进去了,自然怀着好奇与兴奋仔细参观,整个旧居里就我们两个游人,这里就变成我们的了,这样的旅游情况到那里去找,国庆时期各大小游览地人满为患,所以,我们自然不能轻易地结束这种享受,我们在里面拍照聊天欣赏,我们转了一转圈,大伯找过来了。我们就和他聊,我们告诉他我们原是想来了解查家清代著名学者查慎行,问他是否知道,他说知道,我们问他查慎行故居在哪里,他说在袁花双丰,但查慎行故居已经没有了,只成了一片桑树地了,查慎行的坟墓也不知在哪里。我们问那里还有没有查慎行的后裔,他说没有了,也不知搬到哪里去了。我们很感谢老伯,提出来要去老伯家吃饭,可以继续聊聊,老伯很为难地说家里没有其他人,也没有好吃的。我们问他家里是不是有查氏家谱,他有些迟疑的说没有,他说重修的家谱在海宁博物馆和徐志摩故居有,还有一些在查氏一些做生意的老板手里。我们又问金庸有没有回过故乡,他说没有,问金庸的兄弟姐妹在哪里,他说有四个儿子在外,后母生的四个儿子还生活在这里。聊得多了,老伯对我们似乎放弃了戒备,于是,很自然地说:“我是他的弟弟”,我们惊讶极了,原来他就是金庸的弟弟,我们便和他拍照留影。后来他回去吃饭,我们准备到袁花镇上用午餐,并告诉他,我们下午再来。他说下午不是他值班,是一个女的来值班,想看家谱可以问问她,她家有。我们谢过老伯离开金庸故居。

我们在袁花镇用过午餐后又在镇上兜了一圈,买了一些种花草的工具,开车再次来到金庸故居,有两位中年女子坐在门首,看见我们,脸露笑容。我们告诉她们,我们上午来过,想来看看家谱。一位坐在凳子上穿黑色衣裤的女子说:“要看家谱啊,我们家有,我去拿了给你们看。”本以为她会不给看,没有想到她如此爽快,大出意外。她问我们想看谁?我说是想看查慎行。她起身回去拿了。我们就和另一位穿花布衣服的女子聊起来,问她是不是姓查,她说是的,他是金庸的堂侄女,刚才那位是她的堂弟媳妇,也是金庸的堂侄媳妇。我们说你们查家在明清时出了很多有名文人,现在子孙有没有受此影响,有没有出息的,她笑说:“没有,没有一个出息的。”还说她自己不认字,所以也不知道这些情况。倒是她堂侄媳认些字,了解些情况。一会儿她侄媳妇拿着一本书走了过来,边过来边说:“没有你们要找的人的记录,可能不在他们这一支上。”这个稍有些遗憾,但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家谱,所以,看她拿了家谱,也就很兴奋的翻阅,问她如何看家谱,她说:“原来也看不懂,但现在知道怎么看了。”于时她给我们从金庸祖父看起然后看金庸父亲及其金庸子孙辈。我们发现眼前的两位女子也被编进了族谱,包括她们的孩子,因为这本家谱是最近重编的。

此番去袁花镇,本想去了解一些查慎行的事情,结果见到了金庸的亲人、了解了金庸的一些生活琐事,感觉不虚此行。

《倚天屠龙记》

碧:《碧血剑》

鸳:《天龙八部》

射:《射雕英雄传》

白:《白马啸西风》

鹿:《书剑恩仇录》

神:《神雕侠侣》

侠:《侠客行》

倚:《鹿鼎记》

笑:《笑傲江湖》

书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飞:《飞狐外传》

雪:《雪山飞狐》

连:《连城诀》

多年以前我就有一个愿望,想要写一系列文章,专门谈论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金庸小说最突出的特点和成就,金庸小说广泛流传并且经久不衰的最大原因,说到底是因为作者突破了通常武侠小说的局限,尽可能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书写人性、体验人生并努力塑造个性不同的人物形象。当然,毕竟因为武侠问题形式的局限,再加上作者的文学观念和艺术技巧也有一个发展与成熟的过程,因而其中人性、人生和人物形象的描写自然就有深有浅、有得有失,甚至有成有败。这就需要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和非常具体的点评。

当年我曾有过一个很具体的计划,想对金庸笔下的人物作分门别类的逐一分析点评,想将这些点评分成《侠士卷》、《情人卷》、《恶人卷》、《异人卷》、《历史人物卷》和《喜剧人物卷》等几个大类。由于种种原因,计划没有完成。

这份多年未了的心愿,就成了我现在写这本书的主要动因。

这本书的原书名叫做《众生之相》,其中当然包含了佛家的“众生平等”的观念,首先当然就要讲究人人平等。所以就不分超人与凡人、情人或恶人、大人物与小人物、真实历史人物和虚构传奇人物,甚至也不分主要人物与非主要人物,只要觉得值得一谈的,就谈,哪怕她或他是一个次要又次要的人物。不值得一谈的,就不谈。哪怕他或她是某部书的主人公。当然,由于主人公在小说中是作者的主要描写对象,故事较多,性格有时候较为复杂,所以不但大多要谈,而且对他或她的分析文章篇幅也就相应较长些。

所谓众生之相,不是指众生的共相,而是指不同的人物个性形象。人间众生,实际上正是由无数的不同性格、不同形象的个人所组成。进而,众生之相不仅是指众生的形象,同时也是指众生的“心相”,包括他们的个性特色和心理奥妙。在金庸所创造的武侠世界中,众生之苦主要不是缺衣少食、挨饿受冻等物质上的匮乏,而是有求不得或身不由己的精神上的扭曲和煎熬。对应于金庸小说的性格描写、人性揭示和心理刻画,对众生之相的悲悯态度等,我的谈论当然就不能局限于人物描写的艺术技巧,而要对其中人物作心灵的关注。进而还要涉及超乎其上的人文精神。

以下是关于这本书的几点说明。

首先,我已经出版过的那本《金庸小说人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与这本《人物金庸》是否有重复之嫌?这一点,我想应该不会,因为这两本书的重点和体例大不相同。具体说,一是前者着重理论,将全书分成了《人格论》、《人性论》、《人生论》、《情爱论》、《人才论》、《人种论》等不同的论题;而这一本则是注重实际,专谈具体人物。二是前者着重人物的类型分析,将论述对象相应分成侠者与小人、善人与恶人、异人与常人、奇人与真人、男人与女人、超人与凡人、汉人与夷人等等;而这一本则是不分类别,专注于个别人物的性格与人生。三是讲述方式的不同,前者是“论”;而这一本则是“谈”。我希望,谈比论要更加自由、更加具体、更加轻松,也更加亲切。最主要的一点,当然是想“谈”出一些新意。

其次,之所以选择这五十二位人物作为分析谈论的对象,主要是因为我对所谈论的这些人物比较感兴趣,或者干脆说是因为我有些感想要和大家交流。本书的原书名是《众生之相》,是想要尽可能讲述各种各样的众生,还想尽可能谈得有些深度,这样,就有一些大家非常熟悉、也非常喜欢的人物在这里无法论及。如《书剑恩仇录》中美丽的香香公主、《倚天屠龙记》中的小昭、《鹿鼎记》中的双儿等等等等。这些人物当然都是非常著名、也让人喜爱并且能够深入人心的传奇人物,但在“众生之相”的题目下,香香公主的美丽天真、小昭和双儿的温柔体贴,却未免太过单纯或单薄,因而不能入选。这虽然不免有些令人遗憾,但“众生之相”这个题目,总该有一定的深度标准。

再次,即使按照比较特殊或比较严格的标准,在金庸的小说中,可谈论或值得专门谈论的人物也还有不少。例如《射雕英雄传》中的裘千仞、欧阳锋和一灯大师,《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陆无双、林朝英,《倚天屠龙记》中的殷离、赵敏、成昆和陈友谅,《连城诀》中的戚长发、戚芳、汪啸风、陵退之,《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游坦之、阿紫、段正淳及其几位情人,《笑傲江湖》中的任盈盈、左冷禅、东方不败、余沧海、刘正风和莫大先生等等。这些人物之所以没有被选入,纯粹只是因为篇幅所限,如果对这些值得一说的人物一一谈及,那么这本书恐怕就要增加一倍以上的篇幅。

第四,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越女剑》、《白马啸西风》、《鸳鸯刀》和《雪山飞狐》这四部书中的人物全都没有列入这次的谈论对象之中,这不仅是因为这几部书的篇幅相对较短,而且有的还不是以写人物为主,因而可以拿出来独立谈论的人物本来就不多;而其中的一些值得谈论的人物,我在别的书中也都说过了。在这里我一时也谈不出什么新意,又想这本书没有必要搞平均分配,没必要本本点到或人人点到,所以干脆就空缺了。

第五,要专门说明的是,在这本书的目录中也找不到萧峰、段誉、韦小宝这三个重要人物的名字,这当然不是无意的疏漏,而是因为我曾经分别写作并发表过有关他们的长篇论文,我现在又谈不出更多更新的内容,而又不想在这里炒冷饭,所以就只好干脆不说。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对金庸小说谈论得较多,在这本书里想要完全避免我过去曾经说过的每一个观点或每一句话,那当然是不可能的。我只能尽量保证少做重复,多出新意。

最后,既然是“人物谈”,而不是“人物论”,我就想尽可能保持一种较为轻松随意的心态笔法,也尽可能采取非纯学术或非学究的方法形式,即不想对所谈论的人物作面面俱到或逻辑周密的论证。在评论人物形象的时候,我当然会好处说好,不好的地方就说不好。不过,更多的时候,我不一定都是在做评价,更想做的是人物心理分析,最想做的其实还是想要寻找更多的见识人生的角度和方法,有时不免也会表达自己对人性的认识和人生的感慨,甚而时常兼及自己对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文明方式等等所作的思考。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会借题发挥。

我的评说和发挥到底怎么样,敬请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金庸的表哥是徐志摩,两个人是姑表关系。

金庸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的母亲是徐志摩的姑妈,他是我的表兄。他死得很早,我和他接触不多,但印象深刻。我读过他的新诗,看过他的散文,都是很优美的,对我教益很深。”

金庸母亲徐禄是徐志摩的堂姑妈,金庸是徐志摩表弟,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了琼瑶的三舅袁行云,钱学森的岳父、保定军校校长蒋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和金庸是同宗姑侄,所以蒋英是金庸的表姐,而蒋百里的副官居然是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而我国著名的古建筑“纠偏大师”曹时中是金庸的妹夫,已过世的北京德云社演员张文良本名叫查良燮,是金庸的亲叔伯兄弟。

扩展资料

金庸姻亲血亲中的亲戚名人还有钱学森、穆旦、琼瑶、蒋百里等,细究近现代不少名门望族的族谱,发现不少耳熟能详的名人居然都是亲戚。

金庸先生出生于浙江海宁名门望族査家,海宁博物馆地方史研究者吴德建曾参与修订了最新一版査氏家谱,这套家谱足足有6卷本,査家共出了22个进士,康熙年间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进入近现代,査家还出现过实业家査济民,教育家査良钊,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诗人查良铮(穆旦)。其中,查济民曾于1992年担任首届国务院香港事务顾问,因此荣获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

除了这些査姓名流外,原来金庸族谱旁系姻亲关系中还出现了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除了穆旦是金庸的堂哥之外,金庸母亲徐禄是徐志摩的堂姑妈,金庸是徐志摩表弟,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了琼瑶的三舅袁行云,钱学森的岳父、保定军校校长蒋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和金庸是同宗姑侄,所以蒋英是金庸的表姐,而蒋百里的副官居然是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而我国著名的古建筑“纠偏大师”曹时中是金庸的妹夫,已过世的北京德云社演员张文良本名叫查良燮,是金庸的亲叔伯兄弟。

但金庸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徐志摩去世早,和他接触不多,小时候,金庸跟母亲回徐家,见过这位才华横溢的表哥。当时徐志摩已从英国留学回来,在剑桥大学写的《再别康桥》一诗已脍炙人口。

而至于穆旦,由于金庸出于海宁査家,而穆旦出于天津査家,据说,两人终生未曾谋面。

凤凰网:金庸谈表哥徐志摩:我只和他的儿子做朋友

抱歉我只能搜到这些了~

现代查氏家族还有三位知名人物:

  ①南开大学教授查良铮(穆旦)(20世纪40年代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

  ②国立河南大学校长、台湾学术界风云人物、台湾当局“司法部长”查良钊;

  ③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专家委员会第一至第四届委员、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咨询组成员,北京市第九、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查瑞传。查良钊之子。

  此外还有:

  ①徐志摩——著名诗人。金庸的表哥。

  ②蒋英——钱学森夫人。中国最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权威”,著名钢琴家和歌唱家。金庸的表姐,已去世。

  ③钱学森——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金庸的表姐夫。

  ④曹时中--我国著名的古建筑“纠偏大师”。金庸的妹夫。

  ⑤张文良——老先生本名叫查良燮,是金庸金大侠的亲叔伯兄弟,北京德云社演员,已去世。

介绍金庸的文章 详细一点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生,浙江海宁人,出身望族。查家几百年来名人辈出,领尽风骚,清朝皇帝康熙称之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