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记》的作者徐兴公、评点者脂砚斋畸笏叟、续写者
徐兴公是《石头记》的作者,评点者脂砚斋、畸笏叟、棠村等人身份也已经确定。
《石头记》在乾隆时期开始流传之前作者早已死去
先来看乾隆曹学的《石头记》时间表。
甲戌,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脂砚斋评语说,作者已经于壬午年(1763)去世。
丙子,乾隆二十一年(1756),五月初七日抄手抄录对清。
己卯,乾隆二十四年(1759)。
庚辰,乾隆二十五年(1760)。
壬午,乾隆二十八年(1763)。作者去世。
丁亥,乾隆二十三年丁亥(1769)。
乾隆时期的曹雪芹(1715-1763)。
甲戌,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本中,脂砚斋评语说,作者已经于壬午年(1763)去世。
庚辰,乾隆二十五年(1760)本中,畸笏叟于丁亥年(1769)写的评语在回忆三十年前的作书人。
这就是说,《石头记》在乾隆时期开始流传时作者早已死去。
脂砚斋评语,抄手抄录对清,如果这两件事情是同时发生在乾隆二十一年(1756)。那么就出现了问题,脂砚斋不可能在1756年预言1763年作者死亡,说明这个时间表是不成立的。
正确的时间表应该是:
甲戌,崇祯七年甲戌(1634),甲戌本。
己卯,崇祯十二年己卯(1639),己卯本。
庚辰,崇祯十三年庚辰(1640),庚辰本。
壬午,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作者曹雪芹、石兄去世。
丁亥,顺治四年丁亥(1647),畸笏叟评语。
甲午,1654年,畸笏叟最后评点,八月泪笔之后死去。
丙子,乾隆二十一年(1756),五月初七日抄手抄录对清。
《石头记》的作者
《石头记》作者曹雪芹、石兄,实际上是同一个人。而且除了曹雪芹、石兄,再也没有其他作者。
畸笏叟说,《石头记》作者是“芹”。
《石头记》畸笏叟甲戌眉批: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畸笏叟说,《石头记》作者是“石兄”。
《石头记》第二十七回庚辰眉批:「开生面」、「立新场」是书不止「红楼梦」一回,惟是回更生更新,且读去非阿颦无是佳吟,非石兄断无是章法行文,愧杀古今小说家也。畸笏。
《石头记》作者是“芹”、“石兄”,两种说法都是来自畸笏叟同一个人。所以《石头记》作者“芹”、“石兄”就是同一个人。
曹雪芹不是编辑是唯一作者
《石头记》第一回: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甲戌眉批: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
《石头记》第一回正文说,曹雪芹不是作者,只是编辑。
甲戌眉批说,作者异常狡猾,曹雪芹不是作者是编辑这种说法是故意误导读者。可见曹雪芹不是编辑,就是《石头记》作者。
庚辰:缺中秋诗,俟雪芹。
这里也可以看出曹雪芹是《石头记》作者,而且是唯一作者。除了曹雪芹、石兄,再也没有其他作者。曹雪芹的作者地位是无可取代的,缺中秋诗,就只有等曹雪芹来填补。其他很多地方空缺的诗词,也就一直空缺到现在。如果还有其他作者,早就填补上了。可能是畸笏叟等人尊重原作者,更愿意保持《石头记》残缺的原貌,不愿意增加改动。
曹雪芹是笔名
明清小说惯例,白话小说全部署笔名。这就是说,曹雪芹是笔名,作者可能不姓曹。
《石头记》的作者是徐兴公
徐兴公(1570-1642),名为徐火勃(火勃二字连起来),字惟起,后改字兴公,号竹窗病叟、读易园主人、笔耕惰农、天竺山人、天竺居士、鳌峰居士、筠雪道人、石农、东海徐惟起、东海徐火勃兴公。明末藏书家、诗人、文人、画家、书法家、金石学家、戏曲家、小说作家、地方志作者、茶学专家。
徐兴公祖籍侯官(今闽侯县荆溪镇徐家村),闽县(今福建福州)鳌峰坊人。
徐兴公童试后,摒弃科举,致力于读书治学和创作。徐兴公善诗文,晚年致力于文章。徐兴公、曹学佺并称诗坛盟主。明末福建代表诗人有曹学佺、谢肇淛、徐兴公等人。徐兴公是明末福建代表诗人之一,在全国也具有一定影响力。
《石头记》的作者有几个条件,徐兴公全部符合。
《石头记》的作者死于壬午年除夕之前。徐兴公(170-1642)死于1642年壬午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石头记》的作者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都先死。徐兴公排行第二,哥哥徐熥(1561-1599),死于1599年,即是贾珠、绛珠、秦可儿。弟弟徐熛(1576-1630),即是棠村,死于1630年。
贾宝玉厌恶科举。徐兴公童试后,就摒弃科举,致力于读书治学和创作。
《石头记》「作者无所不知,上自诗词文赋,琴理画趣,下至医卜星相,弹棋唱曲,叶戏陆博诸杂技,言来悉中肯綮。」徐兴公博学,是大藏书家,家中有藏书楼七座。徐兴公是藏书家、诗人、文人、画家、书法家、金石学家、戏曲家、小说作家、地方志作者、茶学专家。
徐兴公著作很多,有《红雨楼纂》、《闽画记》、《闽中海错疏》、《荔枝谱》、《榕阴新检》、《笔精》、《闽南唐雅》、《鳌峰诗集》等约50种,又重修《雪峰志》、《鼓山志》、《武夷志》、《榕城三山志》等。据不完全统计,徐兴公撰辑的著作约有50种。徐兴公还有可能写作了《金瓶梅》、《石头记》(红楼梦)、“三言”、《情史》、 《西游记》、《醒世姻缘传》、《新列国志》、《石点头》、《西湖二集》、《二刻醒世恒言》等等,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大连环杀手。
徐兴公写小说,有文言短篇小说集《竹窗杂录》、《榕阴新检》署名徐兴公出版。
徐兴公是诗人,写诗速度很快,每天可以写二三十首,而且又快又好。徐熥《仲氏像賛》:垂髫而操觚作赋,弱冠而艺苑蜚声。八叉可就,四座皆惊。姚旅《露书》:徐兴公信手皆诗,一日可得二三十首。故曹能始和其春日闲居诗云:「诗无宿债轻酬客,笔不停耕可代农。」南居益委托张燮作《鳌峰集》序:「诗自乐府、歌行,迨古、近体。文自序、记、碑、铭、颂、赞、论、说、题跋、谈丛,无所不备。非止小才者之仅一长焉。」徐兴公的诗风格以典雅清稳见长,与曹学佺主持闽中诗坛多年,被称为「兴公诗派」。徐兴公《笔精》中有大量评论诗歌的诗话,对诗歌写作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徐兴公的诗歌作品主要收入在《鳌峰集》中。
徐兴公文学理论水平高,一直钟爱《文心雕龙》,外出也携带阅读。
徐兴公的小说家素养,注重生活体验,经常深入下层。徐兴公重视生活实践和小说素材收集。南居益《鳌峰集》序:「问奇之履,恒满里中。」
徐兴公是画家,喜欢唐寅、仇英。
贾宝玉怡红快绿,徐兴公家中有红雨楼、绿玉斋。
徐兴公爱好戏曲,经常和同样爱好戏曲的曹学佺交流。
贾宝玉骑马,徐兴公少年时候爱好骑马,“马至醉能骑”。
《石头记》第五十一回,胡庸医乱用虎狼药,来自徐兴公自己的经历。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徐兴公病,庸医误投药,死而复苏者四。
《石头记》中的人物全部是徐兴公的熟人,大部分是福建人。比如晴雯是徐兴公的邻居吴雨,字元化,左手有二寸长指甲,著有《诗经草木鸟兽疏》,即是《石头记》中的雀金裘。
曹雪芹的名字分析
徐兴公为什么选择了曹雪芹这个笔名。
「雪芹」二字出自苏轼诗。苏轼《东坡八首》之三:「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徐木昂、徐兴公父子都喜欢苏轼,从苏轼诗取笔名很自然。
福州有芹山、雪峰山。
芹山和徐氏有关系。
徐兴公曾经作《雪峰寺志》。
徐兴公主张三教合一。曹雪芹这个笔名有体现。
曹,曹学佺欲修儒藏,代表儒教。
雪,福州雪峰寺,代表佛教。
芹,福州芹山,是著名道士白玉蟾修道的地方,代表道教。
《书史纪原》雪芹校字
有人主张《石头记》作者为冒襄,理由是《书史纪原》上有“雪芹校字”四个字。
《书史纪原》一书由明朝夏兆昌编纂,编者自序写于明天启四年(1624)春。此书由蒋源刻成于当年的夏天。《书史纪原》现收藏于山东省泰安市的岱庙。在紧接着“书史纪原终”五个字下面,有手签的“雪芹校字”四个字;再在“雪芹校字”下面,盖上了刻着“长相思”三个字的闲章。明清易代,康熙间《书史纪原》为曹寅所得。清末,为山东日照丁麟年所得。
《书史纪原》特别之处在于收录了董其昌亲笔写的序言。董序纸张比刻本大,并且盖了董其昌的印章。这本书是由刻本加上董序重新装订而成。
董其昌和林古度有交往,曾经向林古度借书《易林》,赠送给林古度福橘五枚,和一首诗,林古度把董其昌的诗装成一卷。徐兴公《鳌峰集》董玄宰宗伯元日从茂之借易林送福橘五枚有诗倡酬茂之装成一卷命予次韵。
董其昌亲笔写的序言可能是给了林古度。林古度是徐兴公朋友,《石头记》中花袭人原型。
徐兴公《徐氏家藏书目》:《书史纪原》夏浸之。
徐兴公家有《书史纪原》这本书。冒襄的父亲冒起宗又曾经去过徐兴公家。因此,《书史纪原》是冒起宗从徐兴公家获得,获得的时候已经有了“雪芹校字”四个字。
1628年,崇祯元年戊辰。十月,冒起宗到福州访曹学佺。可能同时到徐兴公家,获得了《书史纪原》。冒起宗爱好书法,徐兴公在写给冒起宗的信里面也称赞其书法,有可能投其所好,赠送珍贵的书法理论著作《书史纪原》。
曹寅家谱里面没有曹雪芹这人,而且曹寅号雪樵,其子孙由于礼法不敢使用雪芹为名字。所以《书史纪原》“雪芹校字”不是曹寅收藏之后曹家人添加的。曹雪芹生活在曹寅之前。
空空道人
空空道人是徐兴公。
徐兴公家有很多竹子,竹子中空,这是空空道人这一笔名的来源。
吴玉峰、东鲁孔梅溪
《石头记》第一回:“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吴玉峰、东鲁,乃是把东吴二字拆开,用于表示作者是福建人,隐晦地表达作者所在东吴的地理位置。
东吴即包括福建。福建在三国时期就属于东吴,建安郡。
《石头记》的评点者
《石头记》的质量较高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采取了集体审稿制度。
徐兴公写出初稿之后,由诸公评点,提出修改意见。诸公评点不外传。
脂砚斋认为,诸公评点不外传,自己的评点却是有意外传的。
脂砚斋评本保存了审稿团队的意见。个人意见和不同意见偶尔有署名。
脂砚斋
脂砚斋即是林雪,字天素,西湖八艳之一。女画家,爱好武术。《石头记》中龄官。和贾蔷原型郑邦祥恋爱,被薛宝钗原型谢肇淛阻扰恋爱失败。
畸笏叟
畸笏叟即是林宠,字异卿,号阆仙、墨农。明末清初书法家、诗人。死于1654年甲午年八月泪笔之后。
林宠(1585-1654),一名林绍宠、林子宠,字异卿,号阆仙、墨农,福建闽县人。明天启间生员(秀才),人清不仕,潜心读书练字自娱。工楷书,小楷尤端谨秀润,一时奉为典范。擘窠大字亦甚苍劲有力,闽中众多碑版匾额多出其手。誉为一代书家。著有《聊乐斋小草》。
林宠居住在福州丁戊山房,现名芙蓉园,畸笏就是芙蓉园中名为玉版禅师的石头。
棠村
棠村是曹雪芹、石兄的弟弟。
石兄曾经写作过一本书《风月宝鉴》,其弟棠村作序。
棠村是徐兴公的弟弟徐熛。徐熛(1576-1630),字惟扬,徐兴公的弟弟,排行第三。徐熛严尊父命,终生致力于科举而无所得。邑庠生,崇祯三年(1630)卒,长于古文,著有《徐氏易腴》。徐兴公说徐熛「朴茂无华」。
芹溪
芹溪是徐兴公的儿子徐陵。
畸笏叟认为秦可儿*丧天香楼一段过于暴露,命令芹溪删去了这一段。
梅溪
梅溪,可能是池直夫。池直夫是梅溪人。
何乔远《闽书》:梅埔山。下有钟潭。旧志:「潭水有钟。」唐贞元中,僧惟亮欲取之,见蛟龙出没,遂不敢近。其木多梅。梅溪之水出焉。又西为小箬,界于古田。
杏斋
杏斋,可能是倪范或者陈衎。
倪范家有古杏轩。
陈衎曾经作《金陵杏花赋》,得到徐兴公称赞。
松斋
松斋可能是汪汝谦。
《丛睦汪氏遗书》卷一汪汝谦小传:号松溪道人。
《石头记》的续写者
《石头记》后四十回的作者,有几个可能的人选。
胡莲
胡莲写作《石头记》后四十回,有几点理由。
徐兴公临终前两年,经常都和胡莲在一起。胡莲了解《石头记》的创作情况。
胡莲善于弹琴。《石头记》后四十回有大段讲述琴艺理论。说明续作者懂得琴艺。
胡莲作为女史,容貌普通,因此交游较少,有足够时间创作。
徐兴公多次向汪汝谦、曹学佺等朋友推荐胡莲,关怀备至,胡莲有报答徐兴公恩情的动机。
徐陵
徐兴公的幼子徐陵,即徐存永,又名徐延寿。
徐陵补充写作完成了《石头记》后四十回,并改名《红楼梦》。
《石头记》抄本的流传
徐陵拜访了文坛名人周亮工、钱谦益、龚鼎孳、王士祯,这些人都开了获得《石头记》。
周亮工和曹寅关系好,曹寅有可能获得《石头记》。
钱谦益见过徐兴公,曾经为徐陵的诗集《尺木堂集》作序,后此二页被撕掉。钱谦益在清朝初年遭到打压,所有包含钱谦益的图书序言图章都遭到焚毁和禁止。《石头记》可能也有钱谦益的图章遭到撕毁的。
《石头记》的抄本最早可能在钱谦益、冒襄等人手中传播。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钱谦益建楼题名绛云楼,冒襄等人的诗歌有类似《石头记》的地方,董小宛葬花也是效仿《石头记》中的林黛玉。
冒襄见过孔尚任,杨云友认识脂砚斋林雪,孔尚任、杨云友有可能看过《石头记》,并且模仿作诗。
乾隆四十七年(1782)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徐嗣曾、戚蓼生二人均在福建任职,且关系密切。福建巡抚徐嗣曾仕闽期间曾重价购得《石头记》抄本八十回和《红楼梦》抄本一百二十回。
先说说曹家的情况。曹振彦生有曹玺(曹尔玉)和曹尔玉,为“尔”字辈。曹玺生有曹寅和曹荃(曹宣),为“宝”字辈。曹寅生有曹颙,一般认为曹頫为曹荃所生第四子,则曹颙和曹頫实为叔伯兄弟,同为“页”字辈。曹雪芹的父亲肯定是曹颙和曹頫中的一个,这个是毫无疑问的。我们根据红楼梦的情节来推断一下到底谁是曹雪芹的父亲。我们假定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是曹雪芹,里面的内容都是按照真实历史写的。荣府里的贾母是荣府和宁府里最长的人。本来宁国公为长的,按理宁国府是高于荣国府的,因为贾母最长,所以在红楼梦中荣府是高于宁府的。贾母有俩儿子,老大贾赦,老二贾政。贾赦世袭荣国公,长子嘛,按理他的地位应该高于弟弟贾政的。可是,偏偏是贾政夫妻和贾母住在正房,显得很奇怪。还有当荣府举行大型宴会时,贾母右侧坐的是贾政,左侧是贾赦。而我们知道,古时候是极讲究长幼尊卑的,一点都不能含糊。座位是右为尊,那说明贾政的地位是高于贾赦的,这点毫无疑问。难道仅仅是因为贾赦为人好色,平日依官作势,行为不检就遭到贾母如此讨厌的吗?很显然,并非如此。古代官宦有几个不是好色之徒,有几个行为检点?再说了,贾政在品行上也好不到哪去。将小说搬到现实中去。贾母是曹寅的妻子李夫人的原型,那贾政应该是曹頫的原型。曹颙虽是长子,可他早逝,留有遗孀马夫人。曹頫虽然不是李夫人的亲生儿子,但是既然过继来了,那就是曹家的主人,地位当然不会低。因为康熙帝让李煦(李夫人弟弟)为挑曹寅挑个孝顺贤德的继子,就是念曹寅和自己的情谊之深厚,让曹寅的夫人和儿媳两位寡妇得到照顾。那这样就可以解释小说中为什么长子贾赦地位低下了,无非是:要么贾赦的原型是曹颙(虽然是嫡亲长子,却早逝,在小说中只是个影子);要么贾赦的原型是曹頫的亲哥哥(也就是曹荃的其中一个儿子)。唯有这样,才可以解释为什么贾赦那么卑微,否则实在是说不通。在小说中,贾宝玉是贾政的儿子,那现实中曹雪芹的父亲就应该是曹頫。也就是说,曹寅并不是曹雪芹的亲祖父,只是叔祖。那为什么小说中贾母那么疼爱贾宝玉呢,他并不是自己亲孙子呀!我们知道,曹頫过继给曹寅时,已经结婚生子。虽然曹頫已经有了儿子,但是年龄尚小,李夫人完全可以把他当作自己的亲孙子来养。这也就能说通为什么贾母对儿子贾政并没有多少亲情,却对孙子宝玉呵护有加。不过,把曹雪芹当作贾宝玉的原型的话,有一个硬伤。就是在小说里贾政的女儿是妃子,而在现实中曹寅的女儿是妃子,这样的话,辈分就错了。那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曹颙是贾珠的原型,曹頫是贾宝玉的原型?而曹雪芹是贾宝玉的儿子贾桂的原型?这样一来,辈分问题就解决了。只是曹寅成了贾政的原型后,那贾母就应该是曹玺夫人的化身了。反正不论怎么说,小说总有虚构的地方,在辈分上,时间上都可以出现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地方。不论小说中的人物原型是怎么样,曹雪芹的父亲是曹頫的可能性更大些(有人认为曹雪芹的父亲是曹颙,但史料载曹颙的遗腹子为曹天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家谱修订中,养子、继子一般并不会特别注明。那我们现在看到的史书记载,就有可能和真正的历史不一样。比如从家谱可以推断你是哪一支的传人,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注:本文由本人根据网络等媒体资料整理而成。)
祖籍辽宁辽阳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1724~1764),名霑,号雪芹、芹圃、芹溪、梦阮。
他的祖上明末前居住在今辽宁铁岭西南郊腰堡大汛河村一带。在努尔哈赤的后金兵掠地时,曹雪芹的远祖曹锡远被后金的军队俘虏,给多尔衮当家奴,属正白旗包衣(“包衣”即满语“家奴”一词译音“包衣阿哈”的简称)。清朝建立以后,设立“内务府”,负责为皇帝管理财产、饮食、器用等各种生活琐事和宫廷杂物,曹家成为“内务府”的成员。曹锡远的儿子曹振彦因建立军功,官至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法道。从曹振彦的儿子曹玺和曹玺的长子曹寅,曹寅的长子曹颙和侄儿曹,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一职。织造的职务,主要为皇帝管理制造和采办宫廷用品,但除此之外,还同时担任替皇帝搜集情报的工作,曹寅就经常向康熙密奏南方各方面的情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治安、民情等等。曹家几代人担任这一职务,表明他们跟皇帝有一种特殊亲密的关系。曹玺的妻子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康熙南巡时还在江宁织造府内接见过孙氏,称她为“吾家老人”。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小时候曾做过康熙的伴读,以后又担任御前侍卫。曹寅在给康熙的奏折中自称“臣系包衣下贱”,说明曹家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对于皇帝来说是奴才,但对一般人来说,则是一个极为显赫的大官僚,是属于最高统治层中的成员。雍正继位后,曹家遭受冷落,曹时受斥责。雍正五年(1727)末、六年(1728)初,曹因织造差员勒索驿站及亏空公款等罪,被下旨抄家,曹被“枷号”,曹寅遗孀与小辈等家口迁回北京,靠发还的崇文门外少量房屋度日。曹家从此败落。经历这样家族变迁的曹雪芹,因此而获得对贵族之家种种黑暗与罪恶的深切体验,这便成为他创作《红楼梦》重要的生活基础。
曹寅有很好的文学修养,藏书极富,是当时一位有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会作诗词,又兼作戏曲,有《楝亭诗抄》、《楝亭词抄》、《楝亭文抄》等著作。他曾奉旨主持刊刻了《全唐诗》和《佩文韵府》。他跟当时一些著名的诗人和作家如施闰章、陈维崧、尤侗、朱彝尊、洪升等都有过交往。家庭中这样的文化传统,必定使曹雪芹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化教养和艺术熏陶。他在《红楼梦》中表现出来的非凡艺术天才,是所来有自的。
胡适通过他的代表作《红楼梦考证》,对曹雪芹家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他所编订的曹氏家族世系,也只是从曹雪芹的远祖曹振彦而下,已经考出的人物关系,随着新资料的发现和研究的逐步深入,可探讨和分析的地方逐渐增多。
1992年7月,在北京东郊通县张家湾出土了一块曹雪芹墓石。据发现此墓石的当地村民李景柱讲,这块墓石是1968年被发现的,当时“文革”还在高潮期间,乡里为了平掉张家湾镇周围的荒坟,改为庄稼地,才决定把张家湾村西北的窦家坟、马家坟、曹家坟平掉。这三座大坟是相连的,面积很大,曹家坟高出地面有1米多。就是在平曹家坟的过程中发现了这块墓碑,墓碑埋在地下1米多深处。墓石正面刻“曹公讳霑墓”五字,左下端刻“壬午”两字。“午”字已残。在墓碑下面约离地面1�5米左右的深处,挖出来一具尸骨,没有棺材,是裸葬的,尸体骨架很完整,据说是一具男尸。
当时急于要平坟地,特别正是在“文革”中“破四旧”,李景柱自称没有敢多想。他读过《红楼梦》,知道曹霑就是曹雪芹,并告诉了在场的人。当时有一位一起平地的人听说曹霑就是曹雪芹,认为墓里很可能有东西,就下去墓坑里拨弄尸骨,结果一无所获。到晚上,李景柱就与他的堂弟李景泉一起把这块墓碑拉回了家里,埋在院子里。直到1992年镇里规划要发展旅游,建立“张家湾人民公园”,想把周围的古碑集中起来建碑林,因而想起了这块碑,才又把它拿了出来。由于当地没有人研究《红楼梦》,就辗转请来了红学会的会长冯其庸先生,请他来做鉴定。冯先生通过仔细观察勘定,认为这块墓石应该是属于那位文坛巨匠曹雪芹的。
墓碑约1米左右高,40多厘米宽,51厘米左右厚,墓碑质地是青石,做工很粗糙,像是一块普通的台阶石,只有粗加工,没有像一般墓石那样打磨,碑面上粗加工时用凿子凿出来的一道道斜线都还原样未动,证明是根本未打磨过,碑面上凿刻有“曹公讳霑墓”五个字,也不像一般碑文的写刻,就像是用凿子直接凿的,因为字体是笔画一样粗细、方方正正的字体,有点类似八分书,但毫无笔意,所以说可能是未经书写,直接凿刻的。总之给人以十分草率的印象。因为刻得很浅,字迹与石色一样,几乎已看不清楚,仔细看看,才可以辨认出来。
由此关于曹雪芹的家世祖籍问题,更加引发了学术界一直在进行的争论与研究。其中周汝昌、冯其庸两先生用力最勤,多年来汇集了不少有关资料进行考订。
周先生的观点,是曹雪芹上祖的籍贯是河北丰润,在学术界影响很大,虽然此说中有着一定猜测成分,与之商榷的文章也出了很多,
如南京师院中文系编的《曹雪芹年表》中说:“雪芹远祖曹世选(又作‘锡远’)祖籍河北省丰润县咸宁里,后迁居东北。”西北大学中文系的《论曹雪芹》一书也说:“曹家原籍河北丰润县,后迁居到东北铁岭卫(今辽宁铁岭县)至辽阳这一带地方。”可见这个说法确是代表了当前关于曹雪芹祖籍的较为普遍的看法。
但冯其庸先生的主张,证明当河北丰润曹家的一支迁到辽东,却已是康熙九年的事,认为曹雪芹的上祖则应该就是原籍辽阳、后迁沈阳的《五庆堂曹氏宗谱》的始祖。他的籍贯确是辽阳、沈阳,而不是河北丰润。
曹雪芹的父亲到底是谁?这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根据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的研究,曹雪芹的父亲,是由曹宣的第四子过继给曹寅为嗣子的曹。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曹雪芹是曹寅之子曹颙的遗腹子。曹颙是曹寅惟一长到成年的爱子,他也深受康熙帝的喜爱与器重,死时只有27岁。关于曹颙的这个遗腹子,在曹入继曹寅一支之后的一封奏折中,有专门的提及:
“……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恐长途劳顿,未得北上奔丧,将来倘幸尔生男,则奴才之兄嗣有在矣。……”
有人认为曹雪芹很有可能就是曹颙的这个遗腹子。但新的资料的发现又引出了曹天佑这个人,从年龄与身份地位来看,似乎他才是曹颙那个遗腹子。那么曹雪芹到底是哪支所出,就又成了疑惑与探讨争议的话题,直至如今。
总之曹雪芹是一位文化巨匠,它博学多才,对诗词、曲赋、绘画、书法等无不喜好和擅长。在《红楼梦》中,被他隐去的时代,其实应该就是他祖辈、父辈和他自己生活的时代,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正是大清帝国的鼎盛时期。
另外,同在江南主持织造与轮流担任两淮巡盐使的,还有一个苏州织造——李煦。李煦是曹寅的妻兄,是内亲,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月曹寅在扬州病故后,其后事都由李煦照料,包括曹寅名下所有的亏空,都由李煦奏请补赔。康熙五十四年(1715)正月曹颙在京病故,其后事及家庭事务,也是李煦一手照料的。李煦在给康熙的奏折里说:
“奴才与曹寅父子谊属至亲,而又同事多年,敢不仰体圣主安怀之心,使其老幼区画得所。奴才谨拟曹于本月内择日将曹颙灵柩出城,暂厝祖茔之侧。事毕即奏请赴江宁任所。”
所以要了解曹雪芹家族,是离不开李煦的。
李煦的父亲李士桢,是山东都昌人,本姓姜。据杜臻撰《广东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公士桢墓志铭》说:
“公本姓姜,世居东莱之都昌。……壬午,从龙辽左,继正白旗佐领西泉李公,即以李为氏。”
又有《昌邑县志》记载:
“崇祯十五年壬午十二月,大清兵围昌邑,十六日城破。”
李士桢就是在这次城破被俘,归李西泉的。其身世略如曹雪芹的远祖曹锡远和曹振彦,所不同者,曹氏是明朝驻防辽东的军官,李氏是昌邑的百姓。两年后,甲申,明亡,李士桢就真正从龙入关了。
李煦生于顺治十二年(1655)乙未,长曹寅三岁。康熙十七年(1678)他出任韶州府知府,时年24岁。后来又调浙江宁波府知府,以后又任畅春园总管。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任苏州织造,后来又任两淮巡盐御史,与曹寅轮番更替。
李煦与康熙也是有特殊关系的。一、李煦的生母文氏,也是康熙的保姆,这一点与曹寅的身份一样,而且曹寅不是生母而是嫡母孙氏作康熙的保姆,这一点来说,李煦与康熙的关系比曹寅与康熙的关系还要近上一层。康熙对曹家的孙氏很亲切,曾称孙氏“此吾家老人也”;而他对李家的文氏也是同样的亲切,李煦在《谢召见李鼎折》里说:
“蒙温旨下询及奴才,兼及奴才之母,天颜开霁,宛若家人父子。”
在《李鼎蒙允追随哨鹿谢恩折》里说:
“奴才九十三岁之老母,复蒙万岁垂慈询及,一家老幼叠受圣主天恩。”
在《生母病逝遵遗命代具谢恩折》里说:
“窃奴才生母文氏,于十一月初五日忽患内外感之症,虽病势甚重,心神甚清,吩咐奴才云:‘我蒙万岁隆恩,赏给诰封。就是历年以来,汝面圣时节,必蒙问及;即今秋孙儿热河见驾,又蒙万岁温言垂问。我是至微至贱的人,竟受万岁天高地厚恩典。’”
以上可见李煦与康熙之间的特殊亲密关系。
由于有着康熙帝对曹、李两家的背后支持,以及曹、李两家的彼此呼应,此时的曹家与李家,呈现出空前的繁荣。
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二月初六,时任两江总督的噶礼参奏曹寅,密报康熙说,曹寅和李煦亏欠两淮盐课银三百万两,请求公开弹劾他。康熙把曹寅看成是“家人”,噶礼要求公开弹劾,康熙当然不会批准。但事关重大,康熙不得不私下谆谆告诫曹寅和他的大舅子李煦,必须设法补上亏空。
曹寅面对茫茫债海,已经无法弥补,也没有能力挽回局面。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月,一病不起,死在扬州。李煦奏折上说:弥留之际,核算出亏空库银23万两,而且曹寅已经没有资产可以补上。
曹寅死后,康熙为保全曹家的家产免遭搬迁的损毁,特命曹寅之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两年后曹颙病故,康熙又亲自主持将曹寅的四侄曹过继过来,接任了江宁织造的职务。同时康熙又让曹寅的大舅子苏州织造李煦代管两淮盐差一年,用所得的银子补齐曹寅生前的亏空。
康熙五十四年(1715),又查出曹寅生前亏空织造库银三十七万三千两。
康熙只好再次做安排,让两淮盐政李陈常和李煦代为补还。到了康熙五十六年,才总算把这笔账补上。
康熙照顾曹家,是看在曹玺和曹寅的情分,到了曹这一辈,就疏远、淡漠了许多。康熙曾经明确地对曹说:“念尔父出力年久,故特恩至此。”康熙六十一年,因李煦、曹拖欠卖人参的银两,内务府奏请康熙,严令李煦、曹将拖欠的银两必须在年底之前交清,否则就严加惩处,康熙当即就批准了。显然,这与康熙以前对曹寅的态度,已是截然不同了。
雍正上台以后,接连颁布谕旨,开始在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地清查钱粮,追补亏空。他一再表示,我不能再像父皇那样宽容了,凡亏空钱粮的官员,一经揭发,立刻革职。
仅雍正元年,被革职抄家的各级官吏就达数十人,与曹家既是亲戚又患难与共的苏州织造李煦,也因亏空获罪,被革职抄家。
但一开始雍正并没有把曹家与李煦一起治罪,而是允许他将亏空分三年还完。曹自身的亏空尚未补完,又增加了曹寅遗留的亏空,只好多方求人托人。雍正为防止有人吓唬敲诈曹,特地在曹的请安折上写了严词批语:乱跑门路,交结他人,只能拖累自己,瞎费心思力气买祸受;主意要拿定,安分守己,不要乱来,否则坏朕名声,就要重重处分,怡亲王也救不了你!
雍正皇帝的这个朱批特谕表明,虽然他对曹“乱跑门路”是十分不满的,但是雍正对曹的好意体恤、亲密关怀还是读得出来的。
雍正四年(1726),曹负责操办的缎匹衣料质量“粗糙轻薄”,受到赔偿并罚掉一年俸禄的处分。不久,雍正穿的石青缎褂褪色,经查又是江宁织造的产品,结果又罚掉曹一年的俸禄。曹一次又一次地失职,导致了雍正对他越来越不满和失望。
雍正并没有就此将曹问罪,决定将他召回北京当面考察和训诫。雍正五年五月传旨,命苏州织造高斌不必回京,他所督运的缎匹由曹送来。不料曹在督运织造缎匹的途中,又在山东长清县等处勒索费用,骚扰驿站,终于招致雍正“龙颜大怒”。十二月初四,雍正下令将曹等交由内务府和吏部严审。
在曹被撤职受审的时候,雍正又得知曹转移财物,企图隐蔽,于是新罪旧账一齐算,雍正五年《内务府满文上传档》记载:十二月二十四日传旨查封曹家产。他命令江南总督范时绎,将曹家中财物封存看守,并将重要家人立即捉拿。
范时绎接到谕旨,立即将曹的管家数人拿下,关押审讯,所有房产财物一并查清,造册封存。第二年二月,新上任的江宁织造隋赫德将曹江南家产人口查明接收,曹在京城的家产人口,也由内务府全部查封。六月,骚扰山东驿站案审结,判曹赔银四百四十三两二钱,由内务府负责催讨,并将曹戴上木枷示众。
雍正六年初夏,曹雪芹随同祖母、母亲等全家老少,由南京回到北京,住在崇文门外曹家旧宅,开始了穷困潦倒的悲凉生活。这一年,曹雪芹刚18岁。
他不是太监
曹雪芹本名曹霑 ,号雪芹、或芹圃,芹溪。为什么三个号都离不开一个“芹”字,这里有个民间传说。原来曹雪芹住在西山的时候,曾用野芹熬汤治好了一名茶馆伙计马青,从此医名大震,后来他用中草药治好许多人的病。为了进一步表明他的志向,他便特意给自已取了一个雪芹的号,意思是愿做一棵山乡的芹,既可给父老乡亲们充饥,又可为穷人治病。后来又取了芹圃、芹溪的号,他的正名倒不大有人提起了。
为什么“芹”字之前冠以“雪”字,周汝昌以为怕是从苏东坡《新春》诗:“园父初挑雪底芹”的意思中取来的。寒雪压芹,芹芽却以顽强的生命力破雪而出,迎接春天的到来。不是颇有深意吗?
同时,他还有“梦阮”的号。“阮”即是以蔑视礼教、率性任性著称的魏晋名士阮籍。“梦阮”之号表达了他薄名利、鄙流俗、重性情的人生品格追求。
曹雪芹的生年,研究者一般推测为康熙五十四年(即公元1715年)出生于江宁织造府。这时曹家不及先前那样兴盛,但曹雪芹赶上了家庭最后一段繁华时期。曹雪芹的先祖原是汉 人,被满人贵族掳为正白旗包衣,成为奴仆,入了旗籍,后来成为清皇室内务府的奴隶。曹家发迹是从上祖曹振彦开始。他随清兵入关,为清皇室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振彦儿子曹玺之妻孙氏当了康熙的保姆,康熙即位第二年曹玺任命为江南织造第一任监督,掌管宫廷所需织物和采购,这是个财赋要职。曹玺去世,康熙又命其子曹寅袭了此职。曹寅是曹雪芹的祖父,被称为“读书洞彻古今,负经济才,兼艺能”,他任职时期是曹家鼎盛时期。康熙6次南巡,就有五次以江南织造署为行宫,后四次在曹寅任上。曹寅死后,康熙又命其子 曹顒袭职,过两年, 曹顒去世,康熙又命曹寅之侄子曹 兆页 (可能是曹雪芹之父)过继给曹寅为子并袭职,直至雍正五年,因皇室争权夺利,互相倾轧,曹兆页 获罪 (据张书才先生考证:当时曹家亏空200万两银子以上,是获罪的重要原因),遭株连,后被革职抄家。曹家祖孙三代任江宁织造之职达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出生在南京,少年时代过着“锦衣纨裤”“饫甘餍肥”的豪华生活,曹家又是“诗礼簪缨之族”,特别是曹雪芹祖父曹寅,是当时有名的才子,著名的《全唐诗》就是他主持刊印的。他能作诗、词、 曲,有《楝亭诗抄》等著作,同时又是著名的藏书家,家有藏书数万册。这样一个有极深文学修养的家庭,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准备了优良的文化素质和艺术素质。
在曹雪芹十三岁时,即曹家被抄家的次年,全家迁回北京。最初安身之地是北京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十七间半房,我曾于200年夏去参观过这个地方,有两位老人(曹家后代)指着一间十多个平方的空房子说,曹雪芹就是在那间房子里写《红楼梦》的。他可能在宗学里当过差,从好友敦诚的诗来分析推测,他在宗学里不是干粗活,而是“诗笔有奇气”“高谈雄辩”,以才子、诗人的形象出现在众多皇族子弟面前。
曹雪芹大概在四十岁前后移居北京西郊傍近西山的一个荒村,敦诚的题为的《赠曹雪芹》的诗:“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前句写住地,后句写生活困窘之状。从他一些好友诗作零星记载中,我们仅能知道他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喜欢喝酒,对黑暗的社会抱着不屈的傲岸态度。张宜泉有首《题芹溪居士》一诗中说他:“羹调未羡青莲宠,苑召难忘立本羞”。意思是他不羡慕慕李白(青莲居士)曾受到皇帝调羹赐食的宠幸,不忘画家阎立本应召到御前画画所留下的羞耻。看来,工诗善画的曹雪芹是有机会往高枝上爬的,但他连皇帝的恩赐也不希冀,这样傲世的性格决定了曹雪芹必定愈来愈贫困。曹雪芹在北京西郊荒村,度过了十个春夏秋冬,最后因爱子夭折,悲伤过度,一病不起,“泪尽而死”,终年还不到五十岁。
《石头记》的作者徐兴公、评点者脂砚斋畸笏叟、续写者
本文2023-11-24 13:43:1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44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