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改革家的赞歌——献给王安石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4浏览:3收藏

献给改革家的赞歌——献给王安石,第1张

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前后将近15年,各项新法皆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特权阶层的利益受到一些剥夺,豪强兼并及高利贷的活动得到有效扼制,而农民们则减轻了沉重的赋税和差役负担,国家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军队战斗力明显提升。熙宁年间,由王安石一手提拔的大将王韶,率宋军取得熙河战役的全胜,收复河湟(陕西、甘肃、青海一带)故汉地二千余里,歼敌近万,招抚民众三十余万,这是北宋建国以来最大的军事胜利。消息传到京师,宋神宗感动得将自己的玉带都解下来赐给王安石。著名学者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写道:“荆公秘赐玉带,阔十四稻,号‘玉抱肚’。”成为王安石后代的家传宝物。

我看累了,也想累了,踱到展厅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对面的王安石半身塑像昂首挺胸,目光坚定。我看着看着,心中又思索了起来:自中国有历史以来,改革的记载就不绝于史册,为何要改革?改革的实质是什么?改革又为何失败的居多?这些个大问题的确需要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思忖一番。

当一个朝代民贫国弱,原有的统治无法维持下去时,统治者才愿意考虑改革的问题。这样一种改革往往是被动的而非主动的,所以改革一有成就,或一遭强烈的反对,或改革本身就危害到统治的稳定时,改革便被强行中止,改革的主持者则常常是轻则革职,重则人头落地。至于改革的实质就在利益的重新分配,特权者的利益必须让出一些,而社会的弱势群体则可以获得一些利益上的补偿,仅此而已,无有其他。

如此,中国历朝历代的改革就不可能是一路的鲜花、处处赞歌,而必定是一路的荆棘、充耳的诽谤。毕竟,有一部分人,且往往是有权有势者的利益受到了侵害。

王安石改革不就如此吗?宋神宗在中国历史上给改革者以鼎力支持而闻名遐迩,但在召王安石谈话时,提出的问题却是:“祖宗守天下,能百年无大变,粗致太平,以何道也?”其潜台词是:我的列祖列宗们,不行变法,不也坐致百余年的和平吗?这是何道理呢?更深一层的含义在于:我为何要变法呢?王安石虽然在后来上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以累朝因循弊政,导致国家贫弱、内外矛盾激化,朝政失修、社会弊病丛生等各方面的问题来论证改革是必须的,也达到了说服宋神宗的目的,但毕竟变法并非是皇帝的主动之举,纯粹是迫不得已。这就埋下了王安石变法虽然取得很大的成效,却最终流产的伏笔。

王安石变法开始不久,朝野就出现一片反对新法的声音,神宗帝有些犹豫了。还在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二十八日,神宗召王安石,问:现在有许多人议论朝廷不畏天变,不听取人们的言论,也不守祖宗的规矩,这如何是好?王安石坦荡诚恳地答道:陛下您认真地处理政务,每件事皆为民众利益着想,这就是“畏天变”了;陛下您常常征询下面的意见,无论职位高低者的看法您都认真听,这“岂是不恤人言”?况且,有些人的话未必都对,只要我们合乎道理,又何必怕人议论呢?至于“祖宗之法不足守,则固当如此”,历代历朝,那有不修改法令的?神宗帝听进去了,王安石变法得以继续进行,“三不足”精神由此贯之于变法的全过程,而拗相公、刚愎自用、不懂人情世故等别号、形容词等也与王安石相伴终生,传之久远。

但是,王安石可以真正做到“三不畏”,皇帝岂真能如此?到了熙宁六年(1074年),河北大旱,连续十个月没有下雨,无数的农民四处逃荒要饭。宋神宗正心焦,有个坚决反对变法的官员画了一幅“流民图”上呈皇帝,并说之所以有旱灾,就是王安石变法造成的,所以,必须“去安石,天乃雨”。神宗帝看了这幅流民图,大为震动,长吁短叹,觉也睡不着,亲自减膳以示与民同甘共苦,并下诏书求谏。正在此时,作为皇亲国戚、大官僚、大地主利益代言人的神宗帝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皆到神宗帝面前哭泣,异口同声说是王安石把天下搞乱了,必须停止新法。而著名的司马光也向神宗帝上了《应诏言朝政阙失事》,洋洋数千言,逐条批驳新法。此时的神宗帝开始既畏“天变”又畏“人言”,且屈服于“祖宗”的家法了。

王安石生性执拗,且从不以做大官为念,一心只想做大事。新法受到如此指责,推行起来又常常走样,王安石一则气愤难忍,一则疾病缠身,遂先后六次上书辞职。神宗帝再三挽留,王安石再三辞谢,终于获准辞相,改任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熙宁七年(1075年)的六月,王安石携家人离京赴江宁府上任。

离开金陵多年,王安石在京师主持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变法,如今又重返故地,怎不让王安石感慨万千?他赋诗一首云:“人间投老事纷纷,才薄何能强致君。一马黄尘南陌路,眼中唯见北山云。”这已经隐隐透露出王安石的归隐之心了。但时仅半年,即熙宁八年(1076年)二月,神宗帝又启用了王安石,恢复其宰相之职。王安石继续呕心沥血为变法努力,但人算不如天算,他的身体日渐衰弱,而保守势力也越来越大,时局变得扑朔迷离。一次,天空出现了彗星,许多人皆认为是不吉之兆,神宗帝又有些惊惶失措,要大臣们对朝政提出看法。保守派自然不会放过机会,大肆攻击新法,认为新法造成了民众怨声载道,引起了天谴。王安石虽然雄辩,怎奈神宗帝心神不宁?此时,他的爱子王雱不幸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无比的悲痛使王安石又生重病。医生诊断后,开出的药方要用紫团人参配药,而市面上根本无此药出售。恰在此时,一位名叫薛师政的官员从河东来,带了一些紫团参,并送来几两,王安石坚持不受,家人说:配药非用此不可。王安石说:我平生不用此药,不也活到现在吗?这是宋代著名自然科学家沈括记载在《梦溪笔谈》中的事情。

于是,1076年,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之际,前后居相位八年之久的王安石,再一次上书辞去宰相之职,重回江宁府,从此永远告别了政坛,直至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居士而终老金陵,留下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无限浩叹。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我与李博士坐在北驰的火车上,朝着南京方向进发。窗外寒流阵阵,空旷的田野,寂寞的乡镇,人们皆躲避在屋中取暖了。想900余年前,王安石辞相回金陵后,政局突变,神宗帝年仅38岁便逝世了,接位的哲宗是个9岁的孩子,由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这个一贯反对新法的太后,立即起用司马光等保守派,逐步地有计划地废除了王安石的各项新法。

客居金陵的十年,也就是新法逐步遭废弃的十年,这时的王安石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又有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在摇摇晃晃的火车上,伴着咔嚓咔嚓的响声,我试图跨越时空去神交荆公,可却朦朦胧胧中睡熟了。清晨,睁眼一瞧车窗外:呀,好大雪!无尽的山间乡村与大地,一片白雪茫茫真干净。车厢内,传出许多大人小孩的惊喜声,近几年,雪景已是不常见了。我想,居住在金陵的王荆公,生活自然是朴素的,一如他以前的一贯作风;而心境肯定不会是惬意高兴的,但是不是就像这窗外的大雪一般寒彻骨髓呢?当然不会。

一则,王安石的生活是充实的。他在金陵孜孜不倦地继续删定《字说》,考之诸子百家之说,究心于各派意见,一心要为所有的“字”提升出意义来,比如说,“美”字何解?荆公云:“羊之大者方美”。这似乎真的是咬文嚼字,但荆公的深意却在:要做到“以经术造士”的目的,首先要真正读通读懂儒家的经典,而这又必须从理解字词的意义入手,以防止对经学纂注解释上的纷乱歧义。据说,荆公常在一座庙中作《字说》,禅床前置笔砚,看似睡去,却忽又起身写一二个字,通常是彻夜不眠。二则,荆公看淡了世间的名利,退居金陵不久,便上奏折将自己所有的田产及余财捐赠给了蒋山(今南京钟山)太平兴国寺。王安石还自己动手,在江宁府东郊的一大片无人居住的荒僻地带,雇人修筑了数间简陋的草庐,起名“半山园”,作为园主的王安石,看着自己的新居,欣然赋诗一首:“今年钟山南,随分作园囿。凿池构吾庐,碧水寒可漱。”颇有隐居之诗情画意。

但实际上,半山园并非是豪华的乡间别墅,而是位于“四无人家”的偏僻之地,小宅“仅蔽风雨”,亦无围墙。有人劝其筑墙以保安全,王安石不答。平日他乘一驴,数个童子跟着,遍游金陵诸般名胜。若要入城,则乘小船前往,从不骑马,也坚拒坐轿,认为不能以人代替牲畜。可见,荆公的隐退生活还是有滋有味的。他进可为官从政,退可赋诗作文论学,这自然要比那些只能当官不知其他者要强得多。

清晨,我们在南京下车,住进了中国著名学府南京大学。稍事休息,热心干练的江苏社会科学院的胡发贵先生便带我们前往位于南京海军指挥学院东北隅的半山园。

一夜的大雪,金陵全城银装素裹,六朝古都更显庄严肃穆。通过两道戒备森严的围墙,远远望去,一幢粉白色的青砖小院忽然映入了我们的视野,这就是王安石居住过八年的地方——半山园遗址。这所宅院建在一山岩旁,东西长有25米,南北深有33米,进得院去,内分两小院,小巧,素雅,静谧。正厅陈列着王安石的生平事迹。屋外的山岩上,还修有一座方亭,映掩在高大的树木和茂密的衰草之中。登高望远,古城金陵在大雪的覆盖下,一尘不染,洁白无瑕。游至亭东,兀然见一块石碑,上书《重修半山亭记》,默念之,知此屋及亭皆为清末重建,自宋到明清,一代名相王安石的故居已荒芜废弃得无影无踪了,岂不痛哉!

《能改斋漫录》记载,王安石所筑草堂当在今半山亭的位置上,曾引水作“小港”,叠石为桥,平日里他吟诗作画,读书交友。荆公此时在此地才真正得以逍遥自在,他曾集句填《菩萨蛮》云:“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似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柳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元丰七年(1084年)春,王安石已64岁,患了严重的疾病,几乎一病不起。皇帝亲自派人送药慰问。大病之后的王安石,对世间的一切似乎都已看得更透更淡了,再上奏折将自己经营多年的半山园宅子捐出为僧寺,半山园就改名半山寺了。王安石一家在江宁府城内的秦淮河畔租了一所院子居住。

七月,王安石大病初愈,适逢苏东坡自黄州到汝州上任,路过金陵,事前托人说要来看看荆公。王安石一身便服,骑毛驴亲到江边迎接。苏东坡也不穿官服来候,两人见面哈哈大笑,东坡说:今日我敢以“野服见大丞相”。王安石笑着说:“礼岂为我辈设哉!”俩人携手同游金陵的山水名胜,同桌品茗,挥毫泼墨,为文赋诗,优哉游哉,苏东坡甚至也想到金陵买田购屋陪伴王安石终老于斯。

元祐元年四月初六日(1086年5月21日),病重中的王安石听说其利国利民的免役法也遭到无端废除,经不起这雪上加霜的打击,王安石再也没有从疾病中恢复过来,郁然病逝在秦淮河畔的这所小院内,享年66岁。

我踏着漫山遍野的积雪围着半山亭转了几圈,心中一直郁结着一个大疑团。据《景定建康志》称,王安石死后葬在原居住的半山寺之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站的半山亭的周围了。可是在周辉的《清波杂志》中,又说荆公墓在建康蒋山东三里,与其子分昭穆而葬。当时,士大夫去荆公墓祭拜者络绎不绝。在北宋所谓“元祐更化”时期,王安石新法多被废,大臣陆佃曾率许多儒生去哭祭王安石,并撰有《祭丞相荆公文》。元祐七年(1091),陆佃调任江宁府,再次拜祭荆公墓,写下了《江宁府到任祭丞相荆公墓文》。但在宋之后,就再也不见有荆公墓的记载了。一直到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才有记载说,一个名叫石岩的太监,为了营造茔地而取用了王安石墓上的大砖。到了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临川知县在刻印王安石文集时,于序言中写道:“公墓不知所在”。可见,荆公墓早已无影无踪了,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在当时,一个宰相的墓应该有相当的规模,何况王安石家族世代为官者实在是不少,何以断了祭祀的香火呢?这在把对先人之祀作为人生要务的中国古代是难以理解的,也是不该发生的。张明华先生在《王安石晚年与变法》一文中沉重地写道:“在现存的宋人文集笔记和各种文献中,竟然找不到任何有关王安石行状、墓志铭、神道碑的记载。可见,宋神宗去世后,王安石不仅经受了精神上的折磨,而且饱尝了人间的世态炎凉,他身后所受的冷落与他生前轰轰烈烈的变法事业显得极不相称。用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王安石对变法事业的贡献一点也不过分。”

在今洛阳附近,与王安石同时为宰相的司马光的墓不仅规模宏大,而且极尽豪华,成为当地一大旅游景观;而江西的乡贤——对中国政治、文学、经济、社会均产生重大影响的王荆公却已不知魂归何方,岂不悲哉!

立在半山亭,远眺天际,厚厚的积雪一望无垠。荆公的宅子、荆公的半山寺、荆公的活动,一切的一切,皆没有留下半点痕迹。王安石有诗云:“我自山中客,何缘有此名?不缘琴不鼓,人不见亏成。”一代名相做了“山中客”,为何仍然有“此名”?因为他呕心沥血为国为民;今日已近千年过去了,荆公的余物已荡然不存,可我等为何仍不远千里来凭吊呢?因为先贤先哲虽已逝,可其思想、精神、人品道德、才学文章已永驻天地之间,与江河同流,与日月同辉了。

下午,我们一行三人同到方志学专家季士家先生的住宅中,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我们一边品着淡淡的绿茶,一边探讨着王安石的有关问题。我告诉季老,我曾与同事至抚州东乡上池王家看了一本刻于明代崇祯年间、数本刻于民国三十一年的《上池王氏族谱》,内皆记载有王安石墓迁回了家乡,安葬在王安石家族的祖坟山金溪的月塘村后,在刻于民国时期的家谱中更有一张墓地的风水图。我们根据此图,又驱车前往月塘,在二位风水先生和几十个热情的村民帮助下,我们找到了一个与图完全吻合的地方。这是一处山洼之地,现已开垦出了田地,图上称此地为“牛眠地”,是“上有桃源下有汪”。查之月塘村《王氏四修宗谱》,内也有荆公墓迁回之说。当时,我们一行是欣喜若狂,找出一座古人的墓并非壮举,但若能发现自南宋开始便已失去踪迹的荆公之墓,那真的是功莫大焉。

祭奠先贤先哲,并不是仅仅对着一座土坟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在祭祀过程中,缅怀其道德文章,人品事迹,以提升自我的修养境界,传承历史文明。可是,等我回到南昌,找了一些资料来看,发现宋史大家、也是王安石研究专家的邓广铭先生早在1985年便撰文引用了许多正史及笔记材料,认为:王安石迁葬说是没有根据的。而历史学家姚公骞先生也早在1978年就写文章论证说:上池王家为争得临川盐阜岭的王荆公祠和祠产,不惜在家谱中造假,以证明上池王家是王安石家族的祖居之地。所以,王安石从南京迁葬回家乡一说也是毫无根据的。

季士家先生认真地听着,并仔细地看了我们带去的有关资料,说他也不太相信王安石墓已迁回金溪之说。一般说来,荆公墓要迁移,这是地方上的一件大事,方志一类的史料不可能不记载,可南京地方史的资料完全没有一字一句谈到这件事;此外,中国古代的迁墓是一件大事,不可轻易为之,因为可能会破坏风水。王荆公墓为何要迁呢?季老的话又使我想起梁洪生先生的话。他说:荆公在历史上当然是声名显赫者,其墓葬要迁,宋元人的笔记、各种野史是会大做文章的,可是就目前所见还无任何记载。

那么,荆公墓仍在南京的某处罗?就在我们上午去的半山园?还是在蒋山的某地?季士家先生告诉我们,荆公墓详细地址的记载早就在地方志中消失了,即使在大规模的实地的文物普查中也从未找着过。

我想,问题或许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荆公之墓,是何等的人的墓?一代宰相之墓;荆公又是何许人?影响千古、流芳百世之人,即便是在南宋时期,王安石背着许多骂名,却仍然有众多的士大夫前去拜祭。它突然在明代左右消失,极有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迁葬回了故乡之地。明太监王岩之所以能取荆公墓大砖,不就因为荆公墓已迁吗?墓砖当然是不可能迁走的。

季士家先生又取出一篇自己写的《明都南京城垣略论》的文章,内有一图,我们看到,半山园正位于京城与皇城之间的城墙边上,紧靠皇城,似乎有迁葬的必要。而在江西王安石家族的诸多家谱中,所记载的大部分都说到荆公墓迁自明洪武年间,是因为朱元璋建陵之需。是不是并非出于建陵的需要,而是因荆公墓紧靠皇城所以必须迁走?

又是一大疑惑,看来抚州崇仁的甘坑是不可不去了。由南京返昌,又驱车上路,直奔崇仁。我曾在1989年的《崇仁文史资料》第二辑上看到一篇由范贤儒、张涂喜先生写的《王安石家世史料》的文章说:在江西省崇仁县港下乡的甘坑村,发现了王安石的家谱——民国丙戌年修《王氏九修族谱》,甘坑王家源于王安石之子王雱过继的儿子王棣,也可以说是王安石的直系后裔。张涂喜先生更作《王安石墓葬考略》,经多方考证,认为:“王安石墓迁葬临川月塘是千真万确的”。

山重水复,我们来到位于崇山峻岭之中的甘坑,但见山高林密,泉水奔涌。村口的水塘划分出几块,据说也是分田到户后的事。村民们三三俩俩聚在一块闲聊,十余幢砖木瓦房依山傍水,村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热情的村民,拿来了家谱,搬出了传说是王安石亲传的巨型紫铜锣。

关于荆公之墓,《崇仁甘溪王氏九修族谱》是这样记载的:“荆国公墓:公卒半山寺,敕葬于钟山之阳。我明太祖阡陵,问曰:‘旧为若坟?’辅臣对曰:‘水口为吴王孙权墓,服山为宋丞相王安石。’太祖乃曰:‘孙权居水口,留为守陵。王安石可召其子孙迁葬。’乃赐额。时支子孙伯安丞命迁葬于临川月塘祖旁,有神道碑,火逸其半,见艺文集……”这段记载点出了荆公墓为何要迁的原因:朱元璋要“阡陵”;也说明了迁葬地:临川月塘祖旁。考之现今金溪县琉璃乡月塘村,的确是王安石家族的祖坟山,王安石曾祖父王明、祖父王用之等皆葬此地,置有专门的祭田。王安石父子也曾多次到此地拜祭,并住在附近的城陂院。王安石也撰有《城陂院兴造记》,内云:“灵谷者,吾州之名山,卫尉府君(王用之)之所葬也。山之水东出而北折,以合于城陂。陂上有屋,曰城陂院者,僧法冲居之,而王氏诸父子之来视墓者,退辄休于此。”第三还说明了是由何人主持迁葬的:支子孙伯安。据张涂喜先生考证,王伯安是王安石十六世孙,明洪武十五年(1382)以通经博学,官授国子学录;洪武二十四年(1391)改迁广西梧州儒学正提举。后辞老归田,78岁时去世。

应该说,甘坑王家并没有去争夺王荆公祠及祠产,当然也不需要去刻意造假。许多老先生也都异口同声地告诉我:中国乡间的家谱对墓葬的记载一般都是比较严肃的,如果王安石之墓仍在南京,又何必去伪造出一种详细的迁葬之说呢?金溪县文管所长吴定安先生说:“我是持‘迁葬无疑’之说的”,“学者总是重视正版专著,轻视民间谱牒,殊不知百姓修谱是极为郑重其事的。”而文化局长吴牧山先生更急迫地希望我能断言荆公墓已迁金溪月塘。我耗费数月时间,行程数千公里,当然是盼望着能破译荆公墓葬之迷了。

这些记载和说法可信不可信?考之正史、官修地方志、宋元笔记等皆无荆公迁葬之说;视诸王氏族谱,却处处看到荆公墓已迁金溪月塘之论。我又回忆起在月塘村后那如一面屏风般的凤山上,我们几十人漫山遍野寻找荆公之墓的情景,心中不禁吟咏起荆公著名的诗篇《南乡子》: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修祠堂并续族谱,

血脉延续知源头;

继往开来添光彩,

家兴族旺国永固。

作为族人当投入,

出谋划策捐钱物;

男女老少付真情,

功在当代利千秋。[赞][赞][赞][玫瑰][玫瑰][玫瑰]

是件好事。李氏若有人续家谱我愿意捐款!

谢谢!这位师友的问题我还真是刚刚在做这件事。去年我老家七十四岁的本家爷们,召集村里在外边工作的乡亲开会,说是要续写家谱和修家庙,得到了大伙的一致赞同!因为,这续谱是我们农村传承的优秀美德吧。从我们村建立开始,就开始论资排辈的续写家谱了。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就赞助钱了。我对续写家谱很赞同,也尽其所能进行赞助,但对修家庙提了两点看法:一是不赞成修家庙。因为,我们村的这个家庙年久失修,已经是破败不堪了!我小时候这里是村里的一个小卖部,那时候它还可以吧;大门前有两棵大槐树,我们经常爬到上边玩。后来,西边一棵先死去了,东边一棵被革委会砍去做了办公桌椅了。家庙里东西两边的厢房已经是荡然无存,仅剩主堂三间了,也已经是少砖缺瓦了,如修完整投资较大。二是修家庙如无人管理,还会重蹈覆辙吧!况且,不能提倡烧香拜神的迷信的风气。尽管我的意见没有被本家爷们所接受,但仍调整了少化钱只做简单整修的办法。目前,续写家谱已接近尾声;前段时间,我受乡亲们所邀,参加了家谱的付印仪式,看到了众多乡亲老少爷们的高兴劲儿,尤其是负责组织的七十多岁的本家爷们,好象年轻了许多岁!精神抖擞的给大家详解家谱续写过程以及又加了那些现代元素。并介绍家庙筹修情况。我深切地感到,中国传统的优秀美德和文化,在群众中深深地扎根,只要对 社会 发展有利,我们还是要努力地传承下去好啊!个人观点,请师友指正!谢谢!

修家谱乃正道,国史、方志、族谱中华文化之根,不可废也。中国人历来讲究"落叶归根"、"认祖归宗",在过去年代,若被逐出祠堂,清出家谱是非常可耻的事。所以,老家族人来信约你,你应感到荣幸,说明族人没忘记你,你要极积支持参与,否则,活着是无根飘萍,死了是孤魂野鬼。

续家谱是正确的,是值得肯定的,每个家族都应该做。修家庙也是好事,有条件应该修建,不过修家庙要有经济实力,不仅仅只是修起来,还要管理好,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才行,家族没有凝聚力是做不好的!

这个是民间的活动。不过,对族群的记载还是有意义的。家里邀请参加,应该参加。

应该全面支持,这是一个百年福泽绵长,恩在千秋的伟业,为子孙后代能够寻根溯源的好事,修祠堂宗谱都是孝子贤孙,有话古话叫有德者修谱!你作为子孙一定要好好支持。没有家谱同宗不识,长幼无序!

好哇,续家谱总可以让族里人有点团结意思。

我为什么会采取支持和赞成的态度呢? 我觉得了解和理解家谱与家庙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家谱的作用

1、家谱能追根溯源。

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的根底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现在不知道自己祖父母名字的人为数不少,更谈不到自己是哪支哪房,所以修家谱,意义重大。

2 、家谱能凝聚血缘亲情。

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庭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是忘不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埋葬着他们的祖先。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有着他自己祖宗的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的习惯,这就是谱,只要有了谱书,凡与族人有关的人和事,谱上都有记载。

3、家谱能教子育人。

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人伦的教导。用什么教育他们,谱书中就有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后人的言行。谱书中收录了历代经典,例如,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有很多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她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族争光。

4、家谱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修家谱一是上对先人,二是下对后辈负责,先人千辛万苦创业,育人,为 社会 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我们这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

(二)家族祠堂(家庙)在现代 社会 的作用。

(湖南常宁廖氏宗祠外景)

1、祭祖

祠堂是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牌位、瞻仰祖先德能的地方。

2、团结交流的基地

族人通过在祠堂内进行一系列传统 健康 有益的活动,进一步调动族人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团结族人、增强凝聚力,促进交流,增进友谊,最终达到互帮互敬,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

3、传承和发展乡俗文化的平台

祠堂本身就是家族变迁史的集中地,也是一个地域的民俗博物馆,是家族内的精神家园。通过了解祠堂的建筑风格、文化起源、 社会 历史 作用;族谱、族规、族训的文化渊源,先祖的开拓创业精神,历代贤达明智的进取意识等等。达到了解家族、传承、变迁的缘由,掌握家族、民族 历史 ,进一步掌握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同时影响、教育族人,特别是年轻人要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勇于开拓,不断进取,为家族、为 社会 、为国家多做贡献。使家族、 社会 、国家更加兴旺昌盛。

我老家去年刚修了家谱,刚开始我也认为是封建的家族观念,后来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感觉还是蛮有意义有必要的。

老年人的家族观念都很强,花二百块钱不仅让父母开心,还能增强家族对我的认同感。

去年中秋,老家来人说修家谱,要每家出200块钱,我出了。不想父母又另出了500块。父母平时省吃俭用,我不禁问这会怎么这么舍得,父母只说了一句“身从何处来?”

想想也是,自从我大学分工以后,父母也搬离了老家,这么多年爷爷奶奶的坟也是三五年才回老家祭一回,都靠老家的亲人维护着。每次回去,今天某爷爷奶奶接喝茶,明天某伯伯叔叔喊吃饭,后天某兄弟姐妹请喝酒,人家凭什么招待你?都是看祖宗面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现代 社会 ,老了“归根”不是很现实了,但“根”不能忘。

家谱中的记载的家风家训,让我们了解到许多家庭文化,受益很深。

老年人的家族观念很强,我们年青人不能理解。看过家谱以后,我感觉古人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实际上很有必要。

腊月的时候,房族一个堂兄送来一本家谱,外面用红绸子包着,看上去就知道老家对修家谱很慎重。我打开一看,里面除了血缘关系图表以外,还有家风,家训。我在老家名字叫“昌盛”,原来我那是按辈份爷爷给我取的名。父亲是世字辈,我昌字辈。

这辈份排名像诗一样,也体现了祖辈的朴素的家国情怀。我们上一回修家谱,是清朝家族出了一个进士,入了瀚林院,还当过大官,后来归隐老家,晚年专门为家族修谱。

还有许多对做人处世的要求,这些家风家训对我们做人多有教益。

家谱中记载的血缘图表体现生命的接续性,使我明白生命不仅是我的生命,也是大家的生命,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在家族和 社会 中的位置,承担一份责任。

我们的祖先是清朝从江西逃水荒到湖北,一路上励精图治,筚路蓝缕,始有今天子孙兴隆的局面。

在近代和现代,家族人才辈出,有人清朝科举出仕,得到康熙的接见;有人在民国读过黄埔军校,是抗日名将;有人参加革命牺牲,有人成为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面对家族如此辉煌的 历史 ,如此优秀的基因,如此优良的传统,感觉自己也要发奋图强,争取为国为家多尽点责,争取干出成绩来,不能让祖宗脸上无光。

总之,续家谱不能简单看作封建思想,它不仅给我们清白的出身,让我们融入家族,接受古朴家族文化的洗礼,同时了解祖辈辉煌的 历史 不仅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还能增强我们的责任感,使命感。

一、拟定家谱编修计划

首先是确定版本,是编订纸质家谱还是网络谱,纸质家谱中又有精装、平装等不同类型;其次,要确定

修谱的开始、结束时限;第三步,要成立修谱委员会,确定修谱团队。第三步,确定家谱中入谱成员的

范围

二、确定组织章程

组织章程主要包括修谱大纲、责任分配、发凡起例。这一部分的工作任务应由成立好的修谱委员会共同

商议,确定细节。

三、修谱资金的凑集

由于家谱编修是一件耗时耗力的工作,所以在人员以及工作进行中的经费保障非常重要。

四、资料分析

资料包括了参考所用的本族旧谱、族谱的研究资料、研究与过滤资料、请教族谱专家等。

五、谱书编辑

将前期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开始组织内容大纲、制作世图表、填写行实履历、撰写名人家传、考订

姓氏渊源、记录迁徙过程、著录文艺著作、附录照片图版、其它次要内容。

六、审订内容

当所有内容编辑完成后,须由修谱人员或请专家进行三审三校,多次审核以确定谱书的正确性。

七、印刷出版

许多家谱一般会将家谱中前边的重要内容印刷为彩色,再将后边繁多的核心内容印刷为黑白,当然也有其它多重印刷出版的方式。

八、领谱典藏

在谱书印刷完成后,还会有专门的颁谱仪式,这时会在家族所在地举行隆重的颁谱仪式,由族人领谱。

文 | 鹤湖风光

东至县胜利镇新华江村,位于升金湖北滨后村庙,前眺鹤湖笔架山,后观菊江振风塔。嘉靖四十年,菊江江氏八房七世祖镜公,见山青水秀,定宅耕读。历世五百载,开枝散叶,瓜瓞绵绵。

姓氏是每一个人的标签,是一个家族的符号。宗谱则是同一个姓氏家族从古至今的生命载体,精神家园。古人云:谱牒身之本也。万里江水,源起何处,谱能告诉你,你是谁,来自何方。宗谱为我们开启了一条时光隧道,让我们驰骋其间,目睹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聆听先哲们的家训和家规,敬宗睦族,团结友爱,光大家风。

上溯民国三年,菊江江氏八修宗谱,巳经遥遥百年。历经战火兵燹,老谱残缺不全,重修家谱,迫在眉睫。菊江江氏后村庙二十一世裔末泉宗贤率先出资,倡议修谱,合族相应。族内宗仁希平、声平、中年、云旺、海平诸君,慨然担纲,积极推动。他们肩负着家族的使命,上乘先祖之德,下启后来之贤。续修家谱的热情,激荡着他们的情怀,无惧风雨,不惮远涉,四处奔波,终于寻回百年老谱。

宗谱是大家巨族的瑰宝。拜考江氏远祖,有危身之忠,有显亲之孝,有戡乱之武,有华国之文,有利人之功,有惠民之政。其巍然可仰、凛然可畏的先祖事迹,非独仪型其家,实足以惠中华。余笔何足以副仁人孝子之心,更难著斯谱之重文!

江氏历史悠久。夏启之时,中华始祖黄帝瀛姓后裔元仲公,因伯父益公佑舜有功,受封江地侯,元仲公尊为江氏得姓一世祖。三十世济公助周武王伐纣,功封七百里,国号江国,位于今河南省正阳县。江国世袭千年,至公元前623年被楚国所灭。后代迁徙各地,为不忘故国,便以原国名江为姓氏。随后各代,功高位显,因官散居天下。

60世烈公,周赧王时任殿中大夫,由济阳迁居阳安(河南确山);69世祐公,东汉光武时任广陵太守,由阳安迁临淄(山东淄博);71世革公,中华孝经二十四孝之一,人称江巨孝,封谏议大夫升齐相,由临淄迁邳州(江苏睢宁);75世统公任太子洗马,由邳州迁丹阳(安徽宣城);77世淹公梦笔生花,文思卓然,登进士第,封醴陵侯,由丹阳迁萧山(浙江萧山);83世法跃公由萧山迁信安(衢县);87世宏秦公由信安迁开化(浙江开化);94世大沣公后汉乾祐庚戌进士,其孙淮公由开化迁鄱邑泽源(江西铁炉埠);107世胜五公弃泽源迁居鄱阳大湾;至117世华二公,赠封监察御史,于明洪武十三年由江西大湾迁居安徽东流南门道观嘴,华二公敬为菊江江氏始迁祖。

华二公生八子,八房径公于明永乐十年由道观嘴迁居濠口嘴江家坝;菊江江氏七世祖镜公于嘉靖四十年,由濠口嘴迁居后村庙,为新华江村始迁祖;十三世士华公,讳有功,恩授武略骑尉升江都阃府,由后村庙迁居省城。

远仰高风于前代,近采芳迹于潮流。文坛华国,千年相承,前贤淹公名誉青史,后昆二十二世裔江亚峰,光宗耀祖,文章卓尔,名列中国当代青年作家;政坛惠民,后继有人,二十世裔江泽胜荣任东流镇委书记,东至县政协常委。地以人传,人杰地灵,上继先哲,有志竟成。以忠孝继先,以读书韶后,以勤俭律身,以清白立世,家风是我们行走世间展示自己的最好名片。后村庙菊江江氏以历史的厚蕴,必将人文蔚起,枝繁叶茂。先祖庇萌,宗族团结,共同构筑美好江村。

亲族家谱族谱的纂修要点有哪些?因为家谱族谱能够证明一个人的身份,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历代都重视家谱族谱的编修。唐代以前,家谱族谱的政治作用比较明显,选官、婚姻、人际交往都离不开它。为了保证家谱族谱的权威性,家谱族谱往往由政府纂修,由政府设置专门的机构「谱局」保存,以备必要时查验。

一、家谱族谱格式

中国家谱族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族谱,大致应有以下各项:

1、谱名。2、谱序 。3、谱例 。4、谱论。5、恩荣录 。6、像赞、遗像 。7、姓氏源流 。8、族规家法 。9、祠堂 。10、五服图 。11、世系 。12、传记 。13、谱系本记 。14、族产 。15、契据文约 。16、坟茔。17、名迹录。18、任宦记。19、年谱。20、艺文 。21、字辈谱 。22、领谱字号 。23、续后篇。24、纂修、捐资人名。

二、家谱族谱的纂修

家谱族谱是一个家族、宗族全面、详细的记录,堪称家族、宗族史或家族、宗族百科全书,同时家谱族谱又起着敦宗睦族、凝聚血亲的功能和作用,那么纂修家谱族谱可说是中国古代家族生省事中的一件大事了。

一部家谱族谱从酝酿重修或续修到新谱修成,中间有许多过程,这里分别叙述如下:

1、家谱族谱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家谱族谱的纂修家谱族谱是家族、宗族的一件大事,根据家谱族谱资料记载,纂修家谱族谱须得家族、宗族大部分成员同意后方可进行。重修、续修家谱族谱的时间古无定制,一般是三十年一修的,也有二十年一修甚至十几年一修的,还有由于兵荒、灾疫、迁徙等原因而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未修的。

综上所述,家谱族谱的纂修是一项庄重、严肃、认真、细致的工作,既要求有全而翔实的资料,又要求有充裕足够的经费,这样才能修出一部比较像样的家谱族谱。亲族家谱希望“把家谱用起来”!增强家族情感,族人互助,家族公益,家族商业资源整合,吸引年轻族人积极关注家族、实现家风家训家族文化传承!“把家谱传起来”,人人相传、代代相传!

根据《平湖周氏十修宗谱》记载,平湖周氏在古代,“循吏”人物有周因、周继珇、周继瑜、周九皋等;“笃行”人物有

周如璋(字君宝,任侠,自喜慷慨,有大谋)、周果、周维城、周苖、周介、周谟、周纯臣、周定美、周斯美、周定南、周秉

忠、周继文、周嘉善、周瑞应、周茂兴、周厚成、周鸿凯、周日晨、周道省、周鲁藩、周时立、周述先、周思元、周瑞懽等;“独行”人物有周光大、周赀八等;“隐逸”人物有周郁文、周从彪、周泰生、周晟、周缵服、周宗镐、周导等;“文苑”人

物有周九渊、周维新、周容、周给、周廷弼、周献臣等;术士人物有周明柱、周集禧、周成万等;商贾人物有周虎臣、周先春(字宗贤)、周贵茂等;贞妇烈女有周宜求妻李氏、周质本妻吴氏、周景伦妻叚氏、周华甫妻郑氏、周哲威妻叶氏、周缵服妻张氏、周宗武母邹氏、周茂妻邹氏 、周浙妻万氏、周赞臣妻徐氏、周廷弼妻黄氏、周大年妻张氏、周瑞裔妻危氏、周尚隆妻

吴氏、周尚禄妻黄氏、周应福妻章氏、周时满妻王氏、周定佛妻盛氏、周时杰妻钟氏、周瑞光邹氏、周庆德妻邹氏、周恭立妻黄氏、周恒茂妻邹氏、周光辉妻游氏、周荣春妻李氏、周大寅妻傅氏、周茂明妻吴氏等;还有许多为官从政之人。这些周氏名人还与当时社会名流交往,比如:周果与吴士弼(崇仁县人,崇仁学派创立者,明代学者、诗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交厚,吴士弼在明成化乙未年(1475 年)为周果所修谱写序;万历辛丑年(1601 年)周献臣二修谱,因周宗武、周宗镐、周献臣和汤显祖相熟,故汤显祖在万历壬寅年(1602 年)为该谱写序;周瑞裔和李友棠相熟,且周瑞裔弟周岵

又与李友棠弟相熟,故李友棠(当时为赐进士第、翰林院侍讲、史科掌印、前福建学

政兼台湾御史,李绂的孙子)在乾隆丙戌

年(1766 年)撰 《平湖周氏族谱序》;等

献给改革家的赞歌——献给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前后将近15年,各项新法皆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特权阶层的利益受到一些剥夺,豪强兼并及高利贷的活动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